评价为妖道所四大名著的评价书

本生故事:糊涂国王误信邪教,智勇皇孙折服妖道
  编者按:这则故事出自《六度集经》,原题“须罗太子本生”,许钧居士翻译为白话文。这个故事情节曲折,有些内容经过后世演绎,影响较为深远。
  我亲自听佛说:某时,佛居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有菩萨万人共同在座。佛的第一弟子鶖鹭子(舍利弗)到佛前稽首,长跪说道:“驭者车匿的过去世有什么功德呢?菩萨处在家中,应当成为转轮圣王,而能劝其抛弃国家,入山学道,自成佛果。拯济众生,功勋巍巍,直至涅槃。唯愿世尊为我们说一说原由吧!”
  佛赞叹道:“善哉善哉!舍利弗!你所问的非常好,车匿累世的功勋真是无量无边。你们要认真地听,我给你们解说。”
  舍利弗答说:“遵从教导!”
  佛说:“我过去世为菩萨时,居住在尼呵遍国。”
  那里的国王听说人或可以学道升天,或可以祈祷神祠升天等等。大王从小以来,自己就希望能升天,但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升天好。
  这个国家有梵志四万余人,大王召集他们说:“我想升天,需要用什么方法呢?”有位老年梵志对他说:“善哉!问得好!但不知大王是想用肉身升天呢,还是想让魂灵升天呢?”大王说:“我想就如此坐着升天啊!”老梵志说:“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就可以获得升天。”
  大王无限欢喜,赏赐给他金银二千斤。老梵志得到财宝回家,快快乐乐地欢娱挥霍,金银被用尽了,他与众梵志商议道:“让大王集中容貌出众的童男童女各百人,象马牛羊等家畜各百头,先宴请我们吃饱喝足后,然后杀死这些人和畜牲,用他们的骨头和肉作祭品,为陛下祀求升天。”他将这些话告诉了国王。
  大王听后说道:“很好!”即刻命令宫外的大臣们全部如数赶快按照老梵志的说法准备,王命一下,两百个童男童女都被捉来关进了监狱,悲哭声充斥了路里巷间。国民们都埋怨说:“身为国王,违背了佛的真正教化,而相信妖孽的蛊惑,这是亡国的基础呀!”
  老梵志又对他同谋说:“如果杀了这些生灵,大王不能获得升天的话,我等必将被戮尸在市场上。”于是又策划阴谋道:“香山之中有个天王的伎女,名为似人形神,神圣而难以获得,让国王求到她。如果不能弄到,众事都可以停息了,我等也可以无罪啦!”于是他们又进王宫说:“香山之中有个奏天乐的女神,应当取得她的血液,与人畜合在一起作为阶梯,而后方可升天。”大王又大喜道:“你们怎么不早点说呢?如今已有四个月了,你们才开始讲呀!”梵志答道:“法术本来是有主次先后之分的。”
  大王命令国内的黎民百姓分头集会,大加赏赐,预备了酒乐款待。问民众说:“今日谁能获知神女的住所?”民众中有知道的说道:“第七座山中有两位道士,一位名叫闍犁,一位名叫优奔,他们知道那位女神的居住处。”大王说:“喊他们来!”使者奉命入山,数天后即将两位道士请来了。大王欢喜地设置酒宴,招待他俩欢乐地度过了七天,然后对他们说:“你们为我将神女找到送来,我如果升天以后,就将国家惠赠给你们。”两个道士说:“我们必定相互勉励,努力寻求。”说完退座,离开了王宫。
  他们寻找了两月有余,经历了七重高山后才到香山,见到了一个大水池,纵广有三十里;池边的平地上有座大宝城,纵广和高度各有八十里。宝树环绕宝城,霞光照耀宝城。大水池中生长着莲花,花瓣都有千叶,花分五色,色光交相辉映,各种小鸟相互唱和鸣叫。城门有七重,楼阁、宫殿也各有七重,幢幡光辉闪烁,钟铃摇晃发出五音。天帝高居殿中,艺伎作乐相娱。七日之后,帝释出来游戏,在这水池中沐浴,尽情欢乐后,仍旧升回天宫。
  池边的宝树下有一位圣人梵志,内外都已清净无垢,获得了“五神通”的明智。两道士向他稽首问:“这音乐美妙绝伦,将是为谁演奏呀?”圣人答道:“为首的魔王女等有千余人,在此处游戏,正要来这里,你们早点离开吧!”
  两道士受命退到隐蔽处,商议道:“这位梵志有道德和神灵,我们应当用什么办法得到天女呢?唯有念蛊惑道业的咒语,用野草打结诅咒后投入水中,使梵志身体沉重,叫天女灵性丧失才行呀!”二人随即结草投水,以蛊道的邪咒祝之。
  帝释天与诸天人都飞升而去,只有那个天女飞升不起来。两道士急忙跳进池水,脱其上衣,将天女捆绑起来。天女说:“你们想要我做什么?”两道士将大王想升天要用天女血的话回答了,并用竹枝编织成竹笼,装进天女,走了七天,才到达那个国家。他俩走进王宫时,心中有些恐惧。大王见到天女非常高兴,为她供奉饮食,并慰劳两道士说:“我获得升天,这个国家就惠赠给你们。”
  大王的长子名叫难罗尸,为他国的国王。他有个太子名叫须罗,天生有仁慈的内心,温和而明智,能照了大千世界。他能预见到世间众生未来将发生的事件,不论怎样深远的事物都能看得到,不论怎样微细的地方都能触及到。他胸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高行,一刻也不忘记,自己发誓求得如来、无所著、正真觉、道法御、天人师、善逝、世间解于本无之中。
  大王说:“我快升天了,通知皇孙来辞别。”须罗到来稽首,听了大王的辞别话后,就退下就座。大王问:“你父母亲和民众平安吗?”皇孙回答说:“蒙您的润泽,都很安宁。”但心中却想:“我如果不求天女为妃的话,大王必定要杀害她!”因此让侍从将此意告诉了大王。大王说:“我要用她的血做阶梯升天呢!”皇孙看到大王不答应,于是就绝食,怏怏地躺卧在床上。大王害怕他死去,就将天女匹配他为妃。宫内宫外的人们无不庆幸欢喜,所害怕发生的悲剧将消失了。
  四个月之后,老梵志又去见大王说:“应当挖个坑,将准备好众多牲畜宰杀填入坑中,并取神女的血涂在上面,择吉日祭天。”大王说:“很好!”命令诸位国老、臣僚、民众都来参加这次祭祀。
  皇孙听到这件事,惊愕地质问老梵志说:“这种祭祀的法术,出自何种圣典呀?”老梵志答道:“我认为这种祭祀的福祚,能感应升天。”皇孙问难道:“杀者,杀害众生的生命,这是逆恶的元首,祸殃之大是无边无际。灵识轮回转化,更替仇怨,相互毒害,刀刃相残,生生世世无有休止。死后还要堕入太山地狱,受尽火烧、汤煮、脯割等种种毒刑。地狱罪毕,或转作畜牲,受人屠宰。如若侥幸转化为人,难免有杀戮抛尸的灾祸。这都是残杀的因果报应,那里会有行暴虐而得升天的道理呢?”
  梵志说:“你的年纪如东方日出,刚刚开始,你的智慧能够高到什么地方?而来向我等问难呀!”皇孙说:“我过去的宿命久远,生梵志家连续五百世,学习过许多梵志的修道书籍,了知清净真实为修道的首要。你等弄虚作假,哪有一点符合经典的宗旨呢?”梵志说:“你既然知道我们的修道方法,为什么不讲点给我们听听呢?”
  皇孙为此系统地讲述,使梵志们暗自佩服。皇孙接着严肃地指出,说:“圣人的趣向是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染,至极清净。而你们垢秽而污浊,残酷而贪婪,伪装祈祷,却以邪术祭祀,公然杀人、杀畜,自己饮酒淫乱,欺骗大王,毒害民众,令黎民背离佛道,违犯法律,远离圣贤,不顾宗亲,搜尽财物,祭供鬼神,而使亲人受冻挨饿。哪里有一点是合乎圣贤沙门的高尚德行!”梵志们听完须罗皇孙的话,内心惭悔,不得不稽首退出。
  皇孙即为祖王陈述无上正真、最正觉至诚可信的大道说:“人们要想升天者,应当归命三宝,觉悟到四无常,杜绝悭贪之心,培植清净的志向,舍己济众,润及众生,这是一。以慈悲之心怜悯众生的生命,克己助人,济他危难,心志经常知止知足,不该己有就不取,守贞操而不乱,尚信誉而不欺,知酒是乱性的毒汁,孝敬年迈老人,遵奉十善德行,引导双亲眷属奉行正道,这是二。忍受众生的侮辱,悲悯众生的颠狂迷醉,别人以恶毒的手段对付我,我却以哀悯的态度对待他、帮助他,而不伤害他,对他晓谕三宝的功德,他们理解和遵奉了,我们就要随喜祝贺他,慈悲教化,平等爱护,恩泽齐于天地,这是三。建立高尚的志向,按照佛的教义,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过程中,精进不懈的努力,向上攀登高清的大行,这是四。抛弃邪念,扫除心垢,意志寂静犹如虚空,这是五。广博地学习出世一切善法,远离五盖,求得知了一切佛智,这是六。一个人胸怀这六种弘广的道德,始终坚持不犯过错,欲求成为三界法王尚且可得,要想升天又有何难呢?如果违背了佛的慈悲教诲,崇尚那些凶恶、残酷的邪法,残害众生的性命,一面淫乐,一面邪祭,活着也会被天神所抛弃,死后就要堕入三途恶道,轮转承受折磨杀戮,遭受的祸患是无穷无尽的。这样的首恶元凶还期望升天,就譬如违背国王命令的人,还想得到高官厚禄一样啊!”
  大王说:“善哉!你说的话我相信了!”于是打开狱门,实行大赦,惩办和杜绝种种妖孽行为,并拿出国库的财宝,命皇孙为他振兴道德事业。皇孙获得财宝,全部布施给穷苦的国民,连续布施了七天,贫乏的民众没有不满足的。布施之后,他又劝导国民守持戒律。全国士庶百姓都感谢皇孙的恩泽,无不遵守奉行。天龙鬼神都来赞叹称善,并且从天上像落雨一样,落下各种宝物、华丽的织品、各种谷物。相邻的国家仰慕这里的道德,纷纷前来归化,好像众流之归大海一样。
  皇孙陪同妃子告辞祖亲,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国后,关闭殿阁,不闻政事,与妃共相娱乐。众大臣向难罗尸王说:“不废除太子妃,国事就要坏了!”难罗尸王说:“这是祖王赐给他的妻子,怎么能够废除呢?还是召她进宫、关进冷宫吧!”妃子听到此事以后,心中十分惭愧,就飞回到原来居住的第七山去了。她见到优奔等人就告诉他们说:“我留这只金指环为信物,我丈夫来的时候,请你们代我送给他吧!”难罗尸听说妃子已飞去了,急忙通知太子回国。须罗回国后见不到妻子,很忧伤地流泪了。护宫神说:“你不要悲伤,我指点你道路,你的妻子现住在第七山,你赶快去寻找,可以见到她。”
  须罗听说,随即穿上珠宝镶成的衣服,佩剑执弓出发了,宝衣的光辉照耀四十里方圆,第二天就抵达第七山。他见地上有妃子折断的数枝做标记,就跟着标记前进,见到了两个道士便问:“我的妃子从这里经过了吗?”两个道士说:“是的!”就将金指环交付给他,并跟随他一起走。他们用树木横下当桥,渡过了一条小溪,到达了第八座山头。他们见到了那位四禅梵志,须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道:“请问,可见到我的妃子经过这里吗?”圣梵志说:“经过这里了,你们先坐片刻,我来指点她的去处。”
  当时,天帝释变化成一只猕猴,显出威灵,震撼着山岳,皇孙大为恐惧。梵志说:“你们莫要怕,它是来供养我的。”猕猴见有三个道人,怀疑地止住不向前走。梵志说:“进!”猕猴就走来了,并以山果供养梵志。梵志接受下来,与四人共同享用,并对猕猴说:“带这三个人到似人形神的住所去。”猕猴口吐人言道:“这是什么人,让他们升天呀!”梵志说:“这位是国王的太子,是位菩萨的元首,将成为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道法御、天人师,大地众生都会蒙受他的恩泽,得到还归本无者。”猕猴赞叹道:“善哉,菩萨!证得佛果后,我乞求为你作骏马。”优奔、阇梨二人,一愿意为奴,一愿意为阿罗汉。须罗菩萨说:“大善!”随即三人跟随猕猴都升入了天宫。在道路上见到五百名辟支佛,他们向辟支佛们稽首,并派遣猕猴回去,采来香花,散在诸佛身上。太子菩萨发愿说:“令我早日成佛,将来化导众生,灭除生死的神识,还归于本无。”优奔、阇梨、猕猴三者也发了如上的愿望,共同向诸佛稽首而去。
  他们到达似人形神的城门外,猕猴稽首离去,三人同时坐下,这时有个青衣女子出来汲水,须罗菩萨问道:“你打水做什么?”青衣女子答道:“给王女沐浴。”大士脱下金指环投入青衣女子所提的水桶中,天女见到了指环,停下不沐浴了,她回宫启禀双亲说:“我的丈夫相寻来了,如今已到这里。”天女的父亲名叫头摩,欢喜地急忙出城与三人相见,须罗稽首,按照女婿的礼节向头摩顶礼,两个道士稽首后就走开了。天王请太子入城,亲自拉着天女的手和须罗太子见面,天宫中的侍女千余人奏着天乐,陪伴他们娱乐。
  头摩天王留太子达七年之久。须罗心中想念双亲的养育之恩,一提起来就哭泣,想辞别回国。天王说:“这个国家的所有一切,如今正要托付给你,为什么还要离开呢?”须罗仍旧以思念双亲的理由,再次请求告辞,天王说:“你再留住七日,尽情地娱乐一番,然后再回去。”七天之后,有位大神王到天宫祝贺说:“你失去的女儿回来了,还得到了一位圣贤女婿。可喜可贺!”天王说:“我女儿微贱,嫁了圣雄的女婿,但是他思念双亲,想归家奉养双亲,麻烦你送他回去吧!”大神王恭敬地承诺了,即以天宝化为宫殿,这是一座世所罕见的,用各种宝贝装饰的七层高阁,演奏着天乐,大神王以手掌托着奉送太子回到故土,稽首告别而去。
  菩萨见到了祖王和双亲,他用恭顺的语言,虔诚的侍奉,克尽小辈的孝道。祖王欣喜地决定将王位禅让给他,天女和鬼龙等无不称善。须罗太子继承王位后,大赦众罪犯,取国库财宝尽情布施,四方平民,下及一切众生,救济他们的贫困,满足他们心中的欲求。众生个个踊跃,无不赞叹佛德的仁慈,润泽超过天地。四面八方黎民仰慕他的仁泽,都来到这个国家,如同幼童依附慈母一样。祖王寿终之后,即生到了天上。
  佛告诉舍利弗说:“皇孙就是我的过去身,四禅梵志就是你舍利弗,优奔就是如今的目连,阇梨就是车匿,天帝释就是白马犍德,父王是迦叶,祖王就是如今的净饭王,母者就是我母摩耶夫人,天妃就是耶输陀罗啊!菩萨累劫以四无量弘慈六度无极拯救众生到涅槃彼岸,其功德难以估量啊!”
  佛说此经竟,诸菩萨、四众弟子、天龙鬼神及质谅神无不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妖道志电子书txt全集下载_百度知道
妖道志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妖道志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妖道志作者:后来爱你第一章 初识更新时间 18:52:00
字数:3176 宁星一个人做在火车上呆呆的望着窗外,看着树木 房子 一个个快速的向后移动,他很享受这种相对速度的快感,和相对的宁静。叹口气,揉揉自己的脸,闭起眼来。他已经坐了10个小时的火车了,真的很累。  宁星是一个很平凡的一人,1.7M的个子,不出色可以算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脸,转一位大大精辟的话就是:&算你盯着他的脸瞧上一个时辰,却能在瞬间忘记他的长相&。  火车是开往枫市的,宁星考上了这个城市的一所大学&枫林学院&,他考上这全国也小有名气的学府也让大家大跌眼镜,平凡的相貌,平凡的成绩却给了大家出人意料的惊喜,一瞬间大家倾注了很多的希望,火车上的宁星微微斜些身身找到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睡着,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事情,嘴角扬起了些些微笑。  ---------------------------------------  下了火车,宁星可就不敢乱跑了,他看着周围成群结队的人一片茫然,他.....是个路盲级别的(汗,偶也是,没办法这是给我量身定做的,..嘿嘿)。宁星瞪大了眼睛找着学校的迎接新人的校车,可给各个学院的横幅看了个遍,就是没发现 枫林学院 的
,耸耸肩,只得问人了。  “这位同学,请问枫林学院的新生在那集合?”宁星随手在边上找了个其他学校接新人的同学问了下。  “哦,枫林学院啊,他们每年从不接新生的。”那位同学说了这句话后就有新生找到了……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电子书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已发站内信。
已发送,请采纳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名著的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