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貌是一个社会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观念风貌?是否?

2015尔雅美学原理81分27-第6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2015尔雅美学原理81分27-6
禅宗认为事物的意义在于事物之外;我的答案:×;27;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赞成真善美三者的统一;我的答案:×;28;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忧郁惆怅包含着对命运和存在的一种;我的答案:√;29;德育是熏陶、感化;我的答案:√;30;中国美学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我的答案:√;31;审美的层面是人生中最高的层面;我的答案:√;32;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
禅宗认为事物的意义在于事物之外我的答案 : ×27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赞成真善美三者的统一我的答案 : ×28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忧郁惆怅包含着对命运和存在的一种忧患。我的答案 : √29德育是熏陶、感化。()我的答案 : √30中国美学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我的答案 : √31审美的层面是人生中最高的层面。我的答案 : √32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我的答案 : √33高尔太承认美感的产生要有一定的对象。我的答案 : √34审美活动都属于艺术活动。我的答案 : ×35一个人的审美格调是天生的我的答案 : ×36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无法体现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我的答案 : ×37要使美学成为国际化的学科,它必须具有多种文化视野。我的答案 : √38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我的答案 : √39审美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我的答案 : ×40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我的答案 : √41《牡丹亭》中塑造了一个“有情”的典型――杜十娘。我的答案 : ×42“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是冯友兰说的。() 我的答案 : ×43美感是从审美意象方面表述审美活动我的答案 : ×44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 我的答案 : ×45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我的答案 : √46王夫之认为诗就是审美意象。我的答案 : ×47能否高价出售不是判断一件物品是不是艺术品的根据。() 我的答案 : √48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审美价值的意义上不会有所区别。() 我的答案 : ×49时代风貌是一个社会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 我的答案 : √50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我的答案 : √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2015尔雅美学原理81分27等内容。 
 2015年尔雅美学原理作业:美是什么 (一)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 ? ? ? ? (2.50 分)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大学尔雅美学原理考试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大学尔雅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壮美和优美的关系,就不是互相排斥的,不是相互分 裂的,不是...  2015年尔雅美学原理作业:艺术美(四)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 ? ? ? ? (2.50 分) A.诗歌不能表达志向 B.诗歌与意蕴是独立的,毫无关系 C.诗歌意蕴...  尔雅美学原理2015年题库,绝对权威_艺术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尔雅美学原理2015年题库,绝对权威1 选A 2 选C 3 4 5 6 否 7 8 9 10 认为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  2015年尔雅通识课美学原理作业及答案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这是美学原理,雅尔通识...(20.00 分) ? ? ? ? A.现在 B.存在 C.现成 D.显现真实 多选题(0 ...  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班级: 成绩: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2015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2014尔雅《美学原理》原题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今日推荐 四...美学原理 尔雅 暂无评价 8页 免费 尔雅美学原理作业90分有... 暂无评价 10页...  2015年超星《美学原理》网络课程满分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直接复制题目...C、歌德 ? D、康德 正确答案: D 18 下面能表达超越了主客二分关系,超越了 ...  2015美学原理考试题库答案100分_设计/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2015美学原理考试题库答案100分_设计/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1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B、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C、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D、以上说法都正确我的答案 :D
2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 A、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B、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C、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D、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我的答案 :D3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A、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B、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C、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D、美育属于人文教育我的答案 :B4不属于优美的特点的是? A、静默B、单纯C、和谐D、恐惧我的答案 :D5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我的答案 :D6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我的答案 :B7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 A、优美B、崇高C、壮美D、悲情 我的答案 :C8“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出自() 。 A、苏轼B、柳永C、李清照D、曹雪芹我的答案 :D9从一个点去透视,去看一个世界的是() 。 A、中国诗人B、中西皆有C、古代诗人D、西方画家我的答案 :A10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 A、托尔斯泰B、屠格涅夫C、普希金D、契诃夫我的答案 :C11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A、唯美B、生命C、唯心D、意趣我的答案 :D12“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 A、王国维B、梁启超 C、鲁迅D、蔡元培我的答案 :D13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 A、美B、理C、法D、情我的答案 :D14不能用来代指“美感”的概念是 A、审美经验B、审美意象C、审美意识D、感兴 我的答案 :D1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B、审美偏爱影响审美能力。C、审美偏爱和审美选择是审美能力的体现。D、审美趣味是个人文化的产物,是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产物。我的答案 :C16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思维模式是: A、主客二分B、天人合一C、主客统一D、天人分离我的答案 :A17以下关于境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学的最根本是要提升人的人生境界。B、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引的作用。C、境界只有理性层面。D、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的答案 :B1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C、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我的答案 :A19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 。 A、胡适B、冯友兰 C、牟宗三D、成中英我的答案 :C20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悲剧性的主题是美的毁灭。B、它的人生感表现为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C、它仅是一部爱情悲剧小说。D、它杂糅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我的答案 :C2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文学和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B、民俗风情具有时代地域的差异性。C、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D、尼采认为节庆狂欢的生活状态就是日神精神的体现。 我的答案 :D22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特殊,是因为() 。 A、混合中国文化B、包含意境C、种类繁多D、历史悠久我的答案 :B23审美心胸又可以称为: A、平常心B、童心C、闲心D、以上都有我的答案 :D24能显示大唐前期的博大胸襟的陵墓是? A、永陵B、长陵C、乾陵D、端陵我的答案 :C25“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的观点? A、白居易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我的答案 :C26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一旦形成永远不能改变B、格调是长期形成的 C、审美格调带有稳定性和保守性D、艺术教育能提升人的格调我的答案 :A27《15至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作者是? A、巴赫金B、布罗代尔C、保罗.福塞尔D、约翰?奈斯比特我的答案 :B28最早明确提议创意产业的是以下哪一个国家? A、美国B、英国C、中国D、法国 我的答案 :A29在西方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概念的是: A、歌德B、席勒C、尼采D、亚里士多德我的答案 :B30在当代社会时尚和时髦的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因为() 。 A、精英集团为了精英和大众之间的文化差异B、社会大众接受能力提高C、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加快推陈出新D、上层社会为了体现自身地位我的答案 :D31“美是物在人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这一观点来自() 。 A、高尔泰B、吕荧C、宗白华D、李泽厚我的答案 :B32宋明理学家主要强调() 。 A、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B、人体美C、心灵美D、人的风姿与风神美我的答案 :C33以下属于对“生活世界”的正确理解的是? A、生活世界不是抽象的概念世界,而是原初的经验世界。B、生活世界不是脱离人的死寂的物质世界,而是人与世界的“共在世界”。 C、生活世界就是一种意象世界。D、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存活动本身。我的答案 :A34不属于美育的主要功能的是 A、培养审美心胸B、提升审美能力C、培养审美趣味D、形成审美风尚我的答案 :D35不属于时尚特点的是 A、影响面广B、渗透力和扩张力强C、具有时间性D、地域性 我的答案 :D36《格调》的作者是? A、巴尔扎克B、爱德华?傅克斯C、保罗.福塞尔D、维特根斯坦我的答案 :C37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自然美是一个历史范畴B、自然是全美的C、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有高低之分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与人的审美意识有关我的答案 :B38关于席勒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他认为感性冲动就是审美冲动。B、他认为人都具有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C、他提出了游戏冲动的说法。D、他认为在古希腊时期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是统一的。我的答案 :A39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 。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我的答案 :B40第一次提出意象这个概念的是 A、谢安B、刘勰 C、王夫之D、朱光潜我的答案 :B41下列不属于休闲文化重要内容的是: A、酒文化和茶文化B、健身C、文物古董的收藏和玩赏D、旅游文化我的答案 :B42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的是() 。 A、王国维B、胡适C、张潮D、欧阳修 我的答案 :C43以下不属于社会美范畴的是? A、人物美B、自然风光C、日常生活D、风俗民情我的答案 :C44()是最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 A、劳动的生活B、狂欢节的生活C、日常的生活D、和平时期的生活我的答案 :A45以下对休闲与休闲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B、酒文化和茶文化是重要的休闲文化。C、休闲文化的核心是“饮食”。D、休闲是在职业劳动和工作之余,人的一种以文化创造、文化享受为内容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我的答案 :C46“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出自于: A、鲍姆嘉通B、苏格拉底C、伽达默尔D、伽利略我的答案 :C47提倡“人生的艺术化”的著作是 A、《西方美学史》B、《美学散步》 C、《谈美》D、《诗论》我的答案 :C48西方传统的“真正的世界”的表现形态不包括? A、理念世界B、生活世界C、彼岸世界D、“物自体”的世界我的答案 :B49“人类求知是出于本性”是谁的话?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尼采 我的答案 :B50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 A、心手相应B、刻镂无形C、胸有成竹D、气韵生动我的答案 :A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 分)1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等于作品的意蕴。 () 我的答案 :√2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是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 我的答案 :√3境界对一个人的生活实践没有指引作用。 我的答案 :×4黑格尔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我的答案 :×5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一定有对对象道德的评价。 () 我的答案 :×6审美心胸是进入审美活动的前提。 () 我的答案 :√7诗史意味着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实录来读。 我的答案 :×8真理具有相对性,依靠人的思维只能达到逻辑的真。 我的答案 :√9古希腊人不重视人体美。 我的答案 :×10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 我的答案 :×11艺术美和自然美都是由心灵产生的。 () 我的答案 :√ 12保罗?福塞尔认为不同的格调和品位都会打上社会等级的烙印 我的答案 :√13人体美最终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 我的答案 :√14自然物具有社会性,所以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 我的答案 :×15所有的自然风景都是美的。 我的答案 :×16中国山水画中的“高远”“平远”“深远”中,尤以“深远”境界最高。 我的答案 :√17社会美往往能够引发人对命运的体悟。 我的答案 :√18《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 我的答案 :√19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中的认知是存在认知。 我的答案 :√20美带有历史性。 我的答案 :√21伽达默尔认为审美体验不仅是一种与其他体验相并列的体验, 而且代表了一般体验的本质类 型。 我的答案 :√22美与美感统一于审美经验。 我的答案 :×23美的社会性不在审美主体,而在自然物本身。 我的答案 :×24“庭前柏树子”的典故告诉人们佛法大道就在当下眼前这个世界。 我的答案 :√25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 我的答案 :×26 禅宗认为事物的意义在于事物之外 我的答案 :×27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赞成真善美三者的统一 我的答案 :×28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忧郁惆怅包含着对命运和存在的一种忧患。 我的答案 :√29德育是熏陶、感化。 () 我的答案 :√30中国美学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 () 我的答案 :√31审美的层面是人生中最高的层面。 我的答案 :√32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我的答案 :√33高尔太承认美感的产生要有一定的对象。 我的答案 :√34审美活动都属于艺术活动。 我的答案 :×35一个人的审美格调是天生的 我的答案 :×36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无法体现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 我的答案 :×37要使美学成为国际化的学科,它必须具有多种文化视野。 我的答案 :√38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我的答案 :√39审美活动的核心是创造一个意象世界。 () 我的答案 :×40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 我的答案 :√ 41《牡丹亭》中塑造了一个“有情”的典型――杜十娘。 我的答案 :×42“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是冯友兰说的。 () 我的答案 :×43美感是从审美意象方面表述审美活动 我的答案 :×44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 我的答案 :×45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和沟通。 我的答案 :√46王夫之认为诗就是审美意象。 我的答案 :×47能否高价出售不是判断一件物品是不是艺术品的根据。 () 我的答案 :√48 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审美价值的意义上不会有所区别。 () 我的答案 :×49时代风貌是一个社会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 () 我的答案 :√50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 我的答案 :√
2015尔雅美学原理81分―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美学原理加强版-免费论文
欢迎来到网学网学习,获得大量论文和程序!
美学原理加强版
【美学栏目提醒】:会员鉴于大家对美学十分关注,论文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美学原理加强版 - 艺术”一文,供大家参考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他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7美是什么日常生活中的“美”与美学学科领域上的“美”的区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美”的概念比较随便例如炎热的夏天吃一根冰棍你会说“多美啊”。&&&&这些都不是美学学科领域的“美”的概念。&&&&广义的“美”的概念与狭义的“美”的概念的区分狭义的“美”的概念是指我们将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而广义上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8柏拉图观点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奇妙无比的“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是客观的。&&&&例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的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 9中国美术界的代表人物①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②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美在心不在物。&&&&就美与美感的关系说是美感决定美③李泽厚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④朱光潜主客观的统一。&&&&美既不全在物也不全在心而在于心物的关系上。&&&& 10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命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第二没并不是对任何人都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11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有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答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自我”对外物的单纯肯定。&&&&主客二分关系中的“自我”不仅实体化了自己而其实体化了客体因而总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看成彼此外在、相互对立的所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把实体性的“自我”进一步绝对化只有“自我”是真实的“自我”之外一切都不存在所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自我”对外物的单纯否定。&&&&到了第三阶段“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超越了主客二分的关系超越了“自我”。&&&&在这个境界中人们才真正见到事物世界的本来面目见到万物皆如其本然这种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非实体的“心”“空”、“无”上面刹那间显现的样子。&&&&这是刹那间的真实。&&&&这是“心物不二”。&&&&所以马祖道一说“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固有。&&&&”“万物皆如其本然”万物的本来面目就是在这个非实体性的“心”上显现、敞亮。&&&&反过来说“心”的存在就在于它显现了万物的本来面目。&&&& 12美在意象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13梵高《一双鞋》能解释什么这个感性的世界在这双农鞋被扔在农舍中时并不存在在农妇漫不经心的穿上它、脱下它时也并不存在而只有梵高对它进行审美观照时也就是当他进入梵高的审美活动审美体验时它才对艺术家敞开。&&&&艺术家于是看到属于这双破旧的鞋的那个充满意蕴的世界。&&&&这不是一双作为物理存在的鞋或有使用价值的鞋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这个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就是审美意象也就是美。&&&& 14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被人认识和利用的时候即是“为我之物”真代表“有”。&&&&善是人们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遵循它利用它以符合人的意愿便有了善的价值。&&&&人类社会体系中主要是“真”和“善”的价值经历了一个从真到求善的一个过程。&&&&美以真善为前提美必须建立在真的前提上美必须以善为前提真善并非都是美的。&&&&美是以真善为基础的一种高层次高境界的内容。&&&&真善美的统一只能在审美活动中实现。&&&& 15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用“现量现在、现成、显现真实”说明美感的性质美感的三个层面“现在”是当下的直接的感兴是“心目之所及”。&&&&“现成”就是指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世界。&&&&美感是“显现真实”―是真与美的统一。&&&&审美体验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的体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16审美态度是什么及中国文化中的审美态度①为得到诗意和美感就必须超越主客观关系的模式为进入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准备条件。&&&&这种条件在西方美学史上叫做审美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叫做审美心胸。&&&&瑞士审美学家布洛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这种审美态度。&&&&所谓“心理的距离”就是指审美主体必须与实用功利拉开一定的距离。&&&&②中国美学中审美心胸的理论发源于老子老子提出“涤除玄鉴”的命题“涤除玄鉴”就是把关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庄子提出“心斋”和“坐忘”的理论。&&&&理论最核心的思想是要人们从自己内心排除利害观念保持一个空明的心境。&&&&“平常心”是禅宗的概念。&&&&所谓“平常心”一是要破除“功利心”二是要破除“分别心”。&&&& 17什么是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移情作用的核心乃是意象的生成移情作用之所以使人感受审美的愉悦也是由于意象的生成。&&&& 18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区分的根据主要是两点第一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生理快感则其与实用要求的满足。&&&&第二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美感必有一个审美意象而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刺激所支配它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但是不要把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这种区别加以绝对化。&&&&要注意第一人的美感主要依赖于视、听这两种感官。&&&&第二除了视听这两种感官其他感官获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 19高峰体验是什么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的体验的概括。&&&& 高峰体验的特征1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有一种比任何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合的自我感觉。&&&&2高峰体验的认识是存在认识。&&&&3存在认识和普通认识还有一个区别。&&&&存在认识如果不断重复感知会越来越丰富。&&&&4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去时空的感觉。&&&&5在高峰体验中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种神秘和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6高峰体验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是手段体验。&&&&7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8处于高峰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情怀。&&&& 20美感的特征综合描述1无功利性。&&&&2直觉性。&&&&3创造性。&&&&4超越性。&&&&5愉悦性。&&&& 21为什么审美具有社会性1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2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22自然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天然景物必然会深刻的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而这种方式和精神气质又必然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貌。&&&&梁启超提出两个论点①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一个朝代的气象审美风貌。&&&&②不同的天然景物也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雄浑悲壮与秀逸纤丽这样两种不同的意向和风格。&&&&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①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以及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最时髦的中心人物必然会影响整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必然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艺术的各种形式中表现出来。&&&&②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尚确实是在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处处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这就是美与美感的社会性。&&&& 23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格调或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表现。&&&&审美趣味与审美格调在审美价值的意义上有种种区别高雅与低俗的区别健康与病态、畸形的区别纯正与恶劣的区别广阔与偏狭的区别等等。&&&& 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两者的区别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是多数人的审美追求而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所显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是那个时期的社会美和艺术美所显示的时代特色。&&&& 24自然美的性质1自然美是在与自然物的属性。&&&&2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3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4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自然美也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自然美就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25自然美的意蕴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与自然自然风景互相沟通、互相契合的产物因而它必然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然受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湖石之美的意蕴北宋书法家米芾用“瘦”、“漏”、“透”、“皱”四个字评价太湖石。&&&&瘦如留园冠云峰孤迥特立独立高标有野鹤闲云之情无萎弱柔腻之态。&&&&漏太湖是多孔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通透与活络。&&&&透与漏不同漏与塞相对透则与暗相对。&&&&皱前人认为此字最得石之风骨。&&&& 26中国对于自然美的鉴定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27、社会美的形态1人物美人物美的第一个层面是人体美人物美的第二个层面是人的风姿和风神人物美的第三个层面是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2日常生活的美饮食是一种文化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政治、到生活方式从社会风气到社会心态紧密联系包含有历史的、审美的意蕴。&&&&日常生活的美是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氛围给人的美感。&&&&3民俗风情的美。&&&&北京城里的吆喝是一种充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人心灵短暂的慰藉又是一闪而逝的美的享受。&&&&4节庆狂欢。&&&&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生活回到了自身人回到了自身“回复到人类原来的样子”。&&&&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5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休闲文化的核心是一个“玩”字。&&&&“玩”是自由的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 28、什么叫审美形态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29、什么是审美范畴审美范畴则是这种“大风格”即审美形态的概括和结晶。&&&&审美范畴包括五个内容1“优美”就概括了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人体雕像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2“崇高”则概括了继承希伯莱文化的西方基督山文化中以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3“沉郁”概括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4“飘逸”概括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表的审美意象大风格。&&&&5“空灵”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30、优美的审美特征古希腊的单纯、静穆、和谐的美就是人们常说的优美。&&&&优美的特点就是完整、单纯、绝对的和谐。&&&&“没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没有地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觉而是在明净清楚的界线里保持着绝对的调和” 31、崇高的文化内涵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神是崇高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哥特式教堂是崇高的典型代表。&&&&到了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时期“崇高”的文化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的超越自我的精神历程成为崇高的核心。&&&&诗和音乐成了崇高的新的感性显现。&&&& 32、崇高的审美特征形式上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美感上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崇高的特征是无形的既无规律的无限制表面粗糙、怪异、多直线、折线、常突破或违背对称均衡均匀节奏和谐等形式美法则各部分不协调。&&&&可以调节情感清除忧伤、愁苦、郁闷的心情振奋人的精神给人以鼓舞使人心胸开阔。&&&& 33、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又称壮美与优美。&&&&区别1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中国美学中的优美并不具有西方美学的优美那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文化内涵中国美学中的壮美也不具有西方美学中的崇高那种宗教的文化内涵。&&&&2由于中国美学的壮美和优美都源于《易传》而按照《易传》“一阴一阳之为道”天地之道是阴阳刚柔的统一就是说阳和阴刚和柔不但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都是“道”所不可缺少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可以“偏胜”但却不可以“偏废”。&&&&在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壮美的意象不仅要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优美的意象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 34、悲剧的代表观点亚里士多德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黑格尔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尼采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怜悯、恐惧、振奋三要素。&&&& 35、什么是悲剧1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悲剧。&&&&2正是悲剧英雄这种独立自主、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品质给观众以巨大的震撼和激动使观众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净化”。&&&& 36、悲剧的本质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当作为个体的人所不能支配的力量所造成的灾难却要由他来承担责任这就构成了悲剧。&&&& 37、悲剧美感的特点1这种爱或同情会产生一种愉悦。&&&&怜悯还包含有惋惜的感觉。&&&&这主要是一种痛感。&&&&2悲剧中的同情并不是普通生活中的“同情的眼泪”或指向某个外在客体的道德的同情而是一种审美的同情。&&&&3悲剧感类似与崇高感。&&&&“在崇高感中这样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感觉的根源是崇高事物展示的巨大力量而在悲剧中这种力量呈现为命运”。&&&&4悲剧引起观者的怜悯和恐惧的情绪但它在最后并不会使人感到沮丧压抑悲剧主人公有一种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5、总之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运感然而从不畏缩和颓丧他赞扬艰苦的努力的英勇的反抗。&&&&它恰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表现人的伟大和崇高。&&&& 中国的悲剧核心是命运是命运不可抗拒的有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内涵。&&&& 38、喜剧的定义喜剧体现古人的一种时间感。&&&&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的东西总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产生了喜剧。&&&& 特点轻松愉快地笑有滑稽机智幽默反讽诙谐夸张等 39、丑的审美价值1实际生活中不仅有美的、健康的、光明的东西同时也有丑的、病态的、阴暗的东西“丑”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展现“生活的本来面目”。&&&&2十九世纪以来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观察和显现各种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丑常常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3优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和谐丑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和谐。&&&& 40、中国美学中丑的内容1“丑”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力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2“丑”由于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3“丑”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对人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4“丑由于发掘和显现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审美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