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为什么不装备出海概念飞机出海

中国航母出海了吗?_百度知道
中国航母出海了吗?
提问者采纳
出海了。时间:日15:00—15:45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持人: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耿雁生:29日,航母平台再次出海试验,国防部新闻事务局专门发布了消息。需要强调的是,这次出海试验是计划内的例行安排,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能够理性客观看待。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航母建设涉及多种武器装备和设施设备,需要稳步开展各种试验。何时进行何种试验,将根据整个研制进程确定。目前,有关工作正按计划顺利展开。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出了!第一在8月,第二次在11。29,第一次是试航。第二珐工粹继诔荒达维惮哩次是训练J-15
米-29 米-31 来试甲板的!
昨天又出去了一次,这个航母只是试验的,而且一个航母要形成战斗力不是一两年的事,我国要拥有一个航母战队至少还得10年以上,瓦良格只是用于试验培训航母人员的,
已经出来两次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中国航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解读歼15战机105米起飞起飞甲板航母飞机降落
摘要: 6月9日,中国海军辽宁舰航空母舰再次出海训练。歼15战机实现105米短距离起飞,对于提高辽宁舰航母战斗力意义重大,但是滑跃甲板航母前点短距起飞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那就是战机的载重量下降。 中国歼15舰载机飞行员已 ...
&&&&6月9日,中国海军辽宁舰航空母舰再次出海训练。歼15战机实现105米短距离起飞,对于提高辽宁舰航母战斗力意义重大,但是滑跃甲板航母前点短距起飞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那就是战机的载重量下降。&&&& &&&&&&&&&&&&中国歼15舰载机飞行员已经在陆地基地经过了多年训练。图为歼15在模拟起飞平台训练。&&&&辽宁舰进行舰机一体作业 开始形成战力根据相关报道辽宁舰先后进行了舰机适配性试验、舰载机飞行指挥与保障作业流程训练、舰载机着舰技术恢复性训练、歼15舰载战斗机多人、多架次舰上连续起降训练。这些都清楚的表明辽宁舰已经开始航母甲板及舰机一体化作业的训练,这些都是决定一艘航母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在这个新闻当中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短点起飞,在此次训练试验任务中,中国歼15战斗机首次从辽宁舰航母的第1、2起飞点起飞,它们距离航母甲板艏端105米,而歼15第一次从辽宁舰航母起飞,使用的是第3起飞点,它的距离是195米。&&&&辽宁舰使用的是滑跃甲板,它利用向上的甲板赋&予飞机一定的初始高度、角度&,飞机离舰以后,凭借自身的动力继续爬升,不过滑跃甲板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飞机离坡的速度大大低于飞机水平起飞的速度,而升力与飞机速度的平方呈现正比。所以舰载机在滑跃起飞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增加自己的滑路距离,以增加飞机的离坡速度。也就是说对于滑跃起飞来说,滑跑距离越小,显然就越安全,歼15第一次从长点起飞,显然就是这个原因。&&&&&&&&&&&&辽宁舰短距起飞位长度仅有105米。此前,歼15战机都是在长跑道起飞位滑跃起飞。短距起飞对甲板合成风要求很高,陆地机场无法模拟,因此对飞行员和飞机来说都是第一次,需要克服心理压力。图为辽宁舰甲板示意图。&&&&航母甲板面积有限飞机调度存在困难那么歼15为什么还要从短点起飞呢?这就需要从航母飞行甲板的布置说起,我们知道现代喷气式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起飞和降落速度较快,因此需要较长的跑道,但是受到预算和经费的限制,航母排水量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它的飞行甲板相应的也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海军对于航母进行了分区,产生了起飞区、着舰区和停机区等概念。&&&&起飞区顾名思义就是用于飞机的起飞,而降落区用于飞机的降落,停机区用于飞机的停放,输油装弹及一些初级维护等,现代航母为了提高战斗力,减少着舰事故,采用了起飞、降落互不干扰的带斜角甲板的飞行甲板,将着舰区设在斜角甲板上,以避开起飞区,不过由于现代作战飞机对于跑道长度要求增加,所以现代航母的起飞区和着舰区实际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合,虽然这&样做有利于缩短飞行甲板的长度,控制航母的排水量,但是增加了甲板飞机调运的难度,特别是持续作战的时候,对于航母作战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航母甲板3个区域需分开以免互相干扰现代航母飞行甲板作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起飞作业,飞机起飞前需要对地勤人员对飞机状态进行查看,启动发动机进行测试,然后根据自身&的动力滑向起飞点,由于现代喷气发动机的尾流温度较高,可能达到数千度,所以这个时候要求飞机的后部没有其他飞机、人员和物资,所以我们看到现代航母飞行甲板停放飞机的时候,一般都停在船舷,尾部向外,就是利于飞机移动和对发动机进行测试。&&&&降落作业,着舰区是飞行甲板最大的一个区域,这是因为首舰是舰载机最为困难的飞行项目之一,特别是许多舰载机着舰失败以后,需要横越飞行甲板进行复飞,即使成功首舰,由于飞机发动机已经关闭,飞机移动需要在牵引车和相关的引导人员,因此甲板上的人员和车辆较多,这些都给甲板作业带来的难度。&&&&整备作业;飞机由于牵引车进入停机区以后,就要进行相应的整备,例如地勤人员查看飞机的状态,然后加油、挂弹,补充其他物资等等,然后飞行员进行确认飞机的状态,启动发动机,准备再次起飞。&&&&&&&&&&&&从图中可以看到辽宁舰航母的前起飞点距离特别的近。&&&&航母需减少起飞区与着舰区重叠面积前面说过现代航母飞行甲板面积受到限制,所以起飞、着舰、停机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叠,这些就会造成相关作业的冲突,就会导致甲板的堵塞,所以各国海军都倾各于采用分批出动的方法来使用舰载机,就是&每个批次的舰载机的起飞、降落、整备分开进行,并且与前一批紧密相连,也就是说甲板作业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不同批次的飞机能够形成无缝的联接,第二攻击波起飞的时候,第一攻击波开始降落,甲板上没有空闲状态,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对于一艘航母来说,想实现飞行甲板效能的最大化,一个根本前提就是尽可能的缩小起飞区和降落区的重叠区域,做到双方互不干扰,这样甲板调运指挥官可以更多的掌握各个区域范围内的情况,对于跨各区域作业的协调考虑较少,降低他们的负担,提高相应的效率。辽宁舰最前端起飞点几乎不影响着舰区如何我们鸟瞰辽宁舰的飞行甲板,就会发现第3起飞点已经深入降落区,大致处于降落跑道一半的位置,我们舰载机飞机在着舰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因为着舰失败需要复飞,所以跑道必须清空,这个时候,因为有飞机的存在,其他飞机就无法降落了,显然这个起飞点在使用的时候受到较大的限制,,而第1、2两个起飞点恰好位于降落区和起飞区的边界,这样在飞机起飞的时候,几乎不需要相关人员和装备进降落区,不会影响降落区的操作,行文至此,相信网友已经大致明白,为什么新闻要强调歼15从短点起飞了。&&&&&&&&&&&&从辽宁舰第1、2两个起飞点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距离太短,导致战机载弹量下降。图为歼15战机正在起飞。&&&&前点短距起飞等于给航母上保险第1、2起飞点对于辽宁舰航母为说,它是一个紧急起飞点,我们知道舰载机不可能长时间在空中滞留,即使美国航母平时也只保持1架E-2C,两架F-14或者F/A-18E/F作为值班飞机,高威胁的时候才增加到4架,即2架在主要威胁方向,2架负责其他方向,此外还会有两座弹射器保持在战术值班状态,4架飞机处于5分钟战备状态,甚至还会有2架飞机在弹射器上面,发动机低速转动,可以在得到命令后一分钟内起飞。&&&&对于辽宁来讲,当前一个攻击波降落的时候,可以保持2架飞机在空中执勤,另外2架飞机在第1、2起飞点保持警戒,如果需要可以在5分钟内起飞,特别是考虑到舰载机降落比较困难,如果发生飞机起落架损坏、冲出跑道等事故,就需要较长的时候进行处理,这个时候跑道就处于失效的状态,对于一艘航母来说,飞行甲板失效就等于航母失去了战斗力,在这个时候,第1、2两个起飞点的飞机可能就是航母能够使用的全部飞机,显然这是非常宝贵的。前点短距起飞适合防空 难以对地打击不过第1、2两个起飞点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距离太短,飞机加速度时候较少,起飞速度较慢,加上滑跃甲板进一步降低飞机的起飞速度,所以这两个起飞点限制了飞机的起飞重量,由于歼15的数据外界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根据苏33的数据对歼15的挂弹量以及航程做一个大致的推测:&&&&根据相关资料,在开加力的情况下,从第1、2点起飞,苏33的起飞重量大约是29吨左右,以苏-33空重为19.5吨计算,标准空战载荷(4枚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4枚R-73近距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飞行员及保障系统、航炮炮弹)大约是2吨重,那以苏-33大约还可以装载6-7吨航油,这个指标大约可以苏-33具备1000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或者距离母舰250公里处巡逻3个小时,但是如果用于对地攻击的话,考虑到空战自卫武器(2枚R-77和2枚R-73),那么它只能挂载大约2-3吨的对地攻击武器,以便能够容纳足够的燃料,能够保持一定的载油系数,以保证飞机的航程。&&&&需要指出的是苏33这些数据是在寒冷的巴伦支海取得的,中国辽宁舰航母活动的区域包括低纬度的南海等海域,这些地方的温度较高,对于发动机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推力损失,从而降低飞机的推重比,因此对于歼15来说,如果在南海等海域作战,它的起飞重量可能还要降低,因引对于歼15来说,从第1、2起飞点起飞可以满足辽宁舰防空任务,如果想执行远程对地打击任务就显得力不从心。&&&&&&&&&&&&滑跃航母如果想执行远程对地打击任务,就必须使用第3起飞点,根据相关资料,苏33从这个起飞点起飞,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2吨。图为歼15战机准备起飞。&&&&滑跃航母起飞点少重载起飞必须在后点如果想执行远程对地打击任务,就必须使用第3起飞点,根据相关资料,苏33从这个起飞点起飞,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2吨,这样苏33可以把对地攻击武器的重量提高到3-4吨,仍旧能够拥有6吨以上的航油,飞机的航程和作战半么都可以明显的提高,但是这样做的话,产生的问题就是起飞区和降落区重叠区域过大,甲板调度控制官需要精确的知道甲板上各区域的状态及实时情况,以避免出现问题。&&&&对于滑跃甲板航母来说,相对于平甲板、弹射器航母,它的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起飞点少,由于有弹射器,所以后者可以把斜角甲板也用来做起飞区,这样就提高了飞机的出动能力,尤其是重载的飞机也可以使用短点起飞,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甲板作业的效率,提高了飞行甲板的效能,从而有效的增加了航母的作战能力。滑跃航母停机坪小连续出动能力较差还有就是停机区偏小,读者可能注意到,美国航母经常在舰艏停有飞机,这样的好处在于飞机降落后,可以直接进入停机区进行整备,同时这里比较空旷可以进行了发动机测试等维护项目,停机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航母的连续出动能力,而辽宁舰航母舰艏是滑跃&甲板,在曲面上很难停放飞机。&&&&因此它的舰艏很大一部分空间只能用于起飞区,虽然增加了飞机的出动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航母的连续出动能力,所以新世&纪一些航母,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就只有一个滑跃起飞点,虽然降低了飞机同时出动的能力,但是却得到了一个可以停留5架飞机的停机区,航母的连续出动能力得到提高。滑跃起飞航母战斗力低于弹射起飞航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滑跃航母来说,在执行防空和巡逻任务的时候,它的作战能力和普通平&甲板航母大致相当,但是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特别是远程对地攻击任务的时候,两者差距就十分明显,美国海军为此曾经做过一个评估,如果以尼米兹级为基础,采&用平甲板、弹射器的尼米兹级作战能力为100,那么采用滑跃甲板的尼米兹级大约只有80左右。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海军一直坚持发展平甲板、弹射器航母。不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实际上最终发展的目标也是平甲板、弹射器航母,但是因为经济、技术实力等原因,所以只能先从相对简单的滑跃甲板着手。&&&&因此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辽宁舰标志着中国航母迈出的第一步,今后可能还是要发展平甲板、弹射器航母,以便中国海军拥有更加完善的作战能力。&&&& 作者:小飞猪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帖子主题:中国航母出海
共&865&个阅读者&
军号:3973691 工分:8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航母出海
文章提交者:铁血1134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1-0-1.html
中国首艘航母即将出海 将全面升级图为正在改造中的航母平台,改造完成后,将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新华社外媒通过照片分析和近年来水平推断,中国改造后的“”号武器系统已经彻底变样全面升级7月27日,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耿雁生说,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目前改造的这艘航母出海试验的具体时间,要根据整个改造工程进度来确定。同时,主要依靠我们自己力量培训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这是6月份陈炳德上将确认中国正在建造航母后,关于航母问题的最新表态。外电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航母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出海试验。借壳“瓦良格”号改造中的“瓦良格”号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由苏联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苏联解体后,建造工程被迫下马。1998年,废旧的“瓦良格”号被中国公司购买,2002年3月抵达中国大连港(601880)。这艘设计300余米长、满载排水量67000吨的中型航母在建造时生逢前苏联解体。由于投入不足、原有配套生产衔接不上等原因,“瓦良格”号进展大半后长时间在乌克兰的造船厂里搁置。上世纪末,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决心把“瓦良格”号买来变为娱乐设施,使它成为豪华游轮和赌船。日,遭途经国家土耳其阻挠的“瓦良格”号,几经周折后终于抵达大连。此后“瓦良格”号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展开商业运行,一度像废铁一样停在大连的海边。外电注意到,2005年4月“瓦良格”号开始进入船坞整修。当年8月外媒发现“瓦良格”号以标准的中国海军涂装出现在船坞泊船码头,改头换面究竟是为军事主题公园作准备还是重新整修为航母?由于舰体内的工作外界无法观察到,人们只是猜测。这一时期关于中国首艘航母有可能面世的传闻不断出现。中国网民一度很热衷于在网上讨论首艘航母叫什么。有人按中国海军军舰以地区冠名的习惯,认为叫“北京”号;有人按美国航母以伟人命名惯例推测中国首艘航母叫“毛泽东”号。此后渐渐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会以清初收复台湾的名将施琅为首艘航母命名。猜名称的游戏至今仍在进行着。2009年,关注“瓦良格”号的军迷和媒体陆续发现一些变化:先是“瓦良格”号上前苏联海军的标志与名称陆续消失,舰岛开始出现脚手架,10月份“瓦良格”号出现了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基座,12月份舰岛上开始吊装塔状桅杆。工程仍在继续,外媒、网民爆料不断。武器配置全面升级“瓦良格”号原来的武器配置是继承前苏联“武库舰”风格,在航母上集成尽可能多的作战武器。前苏联原来设想的舰载武器是12单元SS-N-19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4座六联SA-N-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8座“栗树”弹炮合一近防系统、6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2座10管RBU-12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最大可载50架各类飞机,主要有苏-33(苏-27K)和米格-29K战斗机、苏-25教练机、卡-27反潜直升机、卡-31预警直升机。相应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也都是上世纪80年代产品。外媒通过照片分析和近年来中国军工水平推断,中国改造后的“瓦良格”号武器系统已经彻底变样。从此前人们拍到的改装外观照片看,中国首艘航母已安装了两个重要的舰载武器系统,即FL-3000N反导系统和AK-1030全自动多管近防炮,作为拦截导弹的中坚力量,包括新型相控阵雷达在内的各种电子设备共同担负起舰队防空以及末端反导防御。这些比“瓦良格”号原来的武器配置更强,提升了航母的生存能力。美国军事专家认为,中国配备这些武器“可用于纵深防御反舰巡航导弹”。航母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是舰载机。一些热心军迷出于对国产武器的喜爱,认为首舰的舰载机应该是歼-10改进版,甚至为第五代机版本,具备隐形和三军通用等能力,令人联想起美国F-35的角色。外电分析认为,远期中国航母搭载隐形通用战机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在可见的未来,长期陪伴中国首艘航母的可能是歼-15舰载机。但歼-15的量产要慢于“瓦良格”出海试验。中国海军可能先把“飞豹”上舰,用于训练和执勤。据外媒报道,歼-15继承“瓦良格”原来想配备的苏-33战斗机,具有双发、高可靠性、结构坚固、挂载能力强、航程远、适应高湿高盐环境等优点。而“飞豹”也具备上述特点,且在中国海军航空兵已经服役多年,改进型不断提升性能,在“歼-15”到位前上舰是可行的。首艘航母战训合一作为中国首艘航母,除拥有必要战斗力外,它必然还带有摸索经验、检验装备、训练人员等功能,是战训合一的。7月3日,外媒发现一艘舷号为“88”的训练舰紧邻中国航母停靠。有分析据此认为,中国首艘航母服役初期将担负大量试航、训练任务,“88”舰很有可能作为搭档的角色伴随左右。比较详细的推测是,未来海试中除训练舰外,还会有其他力量组成编队,如补给舰、潜艇等。编队中很有可能“一岗双人”,分组轮流上航母实习训练。外电认为中国近年来被公开披露出的飞行员舰长班、航母飞行员班等,培训人数远超首艘所需。除留作师资等必要人员,可能还有为其他航母准备人才的考虑。美《华盛顿邮报》旗下的《艾弗雷特先驱者报》7月9号报道称,除“瓦良格”改装外,中国完全国产的新航母已经开始建造。该报道作者认为中国新航母建造地点在上海的长兴岛,今年以来该地区造船厂安全警戒骤然提升,有消息称原因是该地区正在造航母。该报援引消息人士分析称这艘航母与“瓦良格”号大小、结构相似,预计仍使用歼-15战机,战机仍使用滑跃起飞。以美国造航母进度估算,中国第二艘航母有望在未来7-8年内服役。“我们对航母未来风险有准备”《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万军、白瑞雪、李宣良、吴登峰发自北京中国宣布利用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之际,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大校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专访,对这艘航母的用途、影响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形成战斗力还有一段时间《国际先驱导报》:这艘航母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尹卓:主要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中国要掌握建造航母的全过程,必须从科研试验开始,主动力、管路设计、材料、电子等一个装备一个装备地解决技术问题。此外,这也是培训人员的平台。比如,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以前只能在陆上进行,今后可以到航母上训练起降。Q:为什么改建废旧航母而不是建造一艘全新的航母?尹卓:我国从改造一艘废旧航母平台开始,选择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的航母发展之路。曹卫东:节省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根据我们的国情作出的决定。Q:完成改建和入役之后,这艘航母将对中国海军的战斗力提升发挥什么作用?尹卓:拥有航母,海军将逐步建立起初步信息化、完善机械化的力量体系,固定翼舰载机的建设与运用将填补海军建设的重大缺项。曹卫东:这将是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提高海军完成使命任务的能力。Q:从改建到形成战斗力有多远?曹卫东:有两个阶段,一是在造船厂里建造,二是在达到设计要求后交付军队进行训练。目前这艘航母处于第一阶段,距离将来的实际使用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尹卓:美国建造“尼米兹”级航母,周期大约为4到5年,其他国家时间更长。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从开始服役到形成编队作战能力用了近10年。我们的航母虽然是改建的,但舰上所有设备都是新的,跟船体存在兼容性的问题,所以周期也会比较长。Q: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标志是什么?尹卓:航母的适航性问题解决;各种作战设备和电子设备等正常使用;舰载机能够平稳起降;航母能对舰载机起降和各类作战行动实施指挥;护航舰艇编队能够对航母有效实施支持。舰上新设备可靠性还需检验Q:就武器本身而言,航母属于进攻性还是防御性武器?曹卫东:航母属于进攻性武器,因为它的作战平台主要是飞机,以夺取海上制空权、制海权为目的,并作为整个编队的核心和指挥平台发挥作用。但是,武器用于进攻还是防御,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防政策。Q:拥有航母之后,中国海军的近海防御战略是否即将转变?曹卫东:不会转变。武器装备的建设服从服务于国防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我国海军不会因为拥有航母而改变近海防御的战略,我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也不会改变。尹卓: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符合中国利益的。作为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倡导构建“和谐海洋”、反对霸权主义,因此改建航母增强的是亚太地区的和平力量,不会打乱地区平衡。随着国家海洋利益的拓展,中国海军在发展远海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发挥了积极作用。Q:在将来的科研和训练使用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难点?尹卓:任何装备的发展都是有困难、有风险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就曾多次在跑道、螺旋桨、动力等部位发生故障。我们的舰上设备是全新的,可靠性有待检验,人员训练也可能会有失误。我们对这些困难和风险有技术和心理准备。中国航母中国航母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航母出海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中国航母出海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中国首艘航母的前世今生
最早,这是一艘苏联未建成的“烂尾”航母
中国首艘航母还没有正式命名,现在一般被称之为“瓦良格”号,这是沿用苏联时期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瓦良格”号(最早叫“里加”号)建造工作开始,但到1992年的时候,相关工作被终止,当时这艘航母才完成了70%(一说是68%)。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这艘“烂尾”航母。在此之后的许多年里,“瓦良格”号一直被搁置在一旁。1998年,“瓦良格”号最终被出售,并于2002年到达中国大连港。2005年中期,“瓦良格”号被漆上了代表中国海军的灰色。
“瓦良格”号和现在俄罗斯唯一一艘在服役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是&近亲&,都属于前苏联的第三代航母。前苏联计划的第四代航母是核动力的,但是没等正式造成,苏联就解体了。而印度即将装备的“戈尔什科夫”号属于前苏联的第二代航母。
一般而言,排水量在3到6万吨的航母属于中型航母,排水量在6万吨左右的“瓦良格”号在此列。目前全球除了美国的那12艘航母外,其实都是中小等级的航母,另外,只有美国的航母和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是核动力的。
现在,改造这艘航母几乎如同新建般复杂
当这艘航母被出售的时候,外壳已经生锈,发动机、方向舵、武器系统或电力装置都已被拆除殆尽。而且,在拆除敏感装备的过程中,航母构造也遭到破坏,甚至都不能确保其是否能够出海航行。所以有军事专家认为,将“瓦良格”号改装成一艘具有战斗力的航母,几乎和新建一艘航母同样复杂,其意义并不亚于自主研发。
“瓦良格”号全长304.5米,宽70米,吃水10.5米;飞行甲板长304.5米,宽70米,可供两种不同战机使用。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采用两套与“现代”级驱逐舰相同的动力,总功率200000马力,航速30节。全舰共有3800多个舱室,人员编制为1600多人。据军事专家宋晓军估算,重造这样一艘航母起码需要20亿美元以上。另外,要使“瓦良格”号形成战斗力,总花费将不少于百亿美元,还要年年耗资维修和补给。
“瓦良格”号性能如何
昨日,在各大网站上都转载了一篇环球网编译的美国军事网站的文章,说中国“瓦良格”号或可翻译为“又大又胖的靶子”,引起热议。事实上,早些时候,这艘航母甚至被形容为&废物&。中国首艘航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在硬件上,航母自身的防御能力其实很弱的,为了使航母能够面对任何强大的挑战,就必须组成航母战斗群――一般包括至少一艘护卫舰、一艘驱逐舰、一艘支援舰和一艘潜艇提供支持。另外按照目前“瓦良格”号航母上飞机的起飞方式,还不能负担一些重型飞机,飞机数量也就在30、40架左右,还不到美国航母的一半;在软件上,飞行员能够顺利完成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之前,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即使飞行员训练好,由于日复一日的机器运转,航母和它的舰载机的维修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这对飞行员来说则需要好几年的磨练才能完成。
因此,不少分析都认为“瓦良格”号更可能会被用作未来航母设计及船员研究和训练平台,而非一艘充分运作的航母,中国要建造四到六艘航母可能还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不过,另一方面的声音是,这艘“瓦良格”号就是一艘“作战航母”,上面已经装载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只是作战能力肯定和美国的航母有很大差距。
中国首艘航母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意义
最主要意义:契合“无航母,非大国”的思维
目前拥有航母的国家示意图,绿色为自主建造,橙色为依靠进口。()
解放军空军上校戴旭认为,航母是对霸权主义的“无声威慑”,是一个图腾。而军事专家李杰一篇名为《没有航母,难成大国》的文章被传播得很广泛,也得到很多认同,文章称,&时至今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都拥有大小不等、数量多寡的航母。而且上述国家都信誓旦旦,今后还要大力发展各型航母(编者注:另有报道称,英国其实已经放弃再造航母。)作为有影响的大国,不能没有航母,更不能仅配备数量有限、编组不当、攻防欠缺的航母编队。&而事实上,中国从&郑和下西洋&后,在海上就没再显示出什么实力,更别提&甲午战争&的耻辱,因此&海上强国&和&大国崛起&被联系在一起很正常。
环球网也刊发了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译文称,“瓦良格”号的首航将是中国重新成为大国的里程碑事件。高端军舰是强国的标志,中国必须实现建设海上强国的使命。这让民众对建设海洋大国,及努力进行此项建设的国家产生了极大热情。
其它三大实质性意义
中国首艘航母目前对美国构不成实质性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有以下的意义:
1.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中国的首艘航母打破不了目前亚太地区的海军军事平衡。不过,还是有分析认为,无论是台海问题、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中国的首艘航母都有一定的“军事威慑”作用,最明显的例证就是,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在加紧购买潜艇,这被认为是上述几个国家对此做出的回应。当然,随着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建立,这样的威慑作用会更大,更有实质的军事意义。
2.经济影响。2009年底“中国首艘航母即将下水”的“消息”给股市带来了反弹动力。当时引发了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为首的军工股集体拉升,这次会不会也一样呢?另外也有专家认为,航母能够作为一个“龙头产业”来推动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3.如上文提到过的,首艘航母肯定能为未来航母的设计、建造和使用提供很多经验。
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建造航母也存在一些争议
首先,用于重造和维护“瓦良格”号的钱,可以制造很多其它武器,譬如装备两栖舰等,不仅经济帐上要便宜得多,军事效率上也相较为高。在著名军事评论员、主持人马鼎盛看来,以中国目前的现状,急于建造航母,就像“小姑娘开悍马”,不相称。
但是,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波认为航母对于同样一片海域的控制能力,在性价比上比驱逐舰等都高很多。另外,国外有一种观点是航母会被淘汰,甚至认为航母是“海上棺材”,不过舆论普遍认为航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海上霸主”,中国算是搭上了航母的“末班车”。
从长远来看,中国航母有何意义
意义一:为经济利益&护航&
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波认为中国造航母的意义有二:一是中国进口原油运输有80%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中国如果没有航母保护这个能源生命通道,一旦发生战事,只需要一个航母编队就可以封锁马六甲海峡,切断中国的战事能源消耗;二是中国在海外有巨大的、万亿美金计算的投资利益和相关资产,这些利益必须有配套的国力、军力来提供保障。这和一些美国智库的分析是一致的。
另外,美媒称,此前中国满足于在美国的海上霸权下航行,并称有限的资源最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而非打造海军装备。但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海上燃料和原材料进口,更不要说终端产品的出口了。海运通道在中国外交政策筹划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中国政治家担心,美国会越来越多的采取远距离封锁,且阻断中国商贸极度依赖的海上重要航线。所以中国建造航母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但是,仍未解决的问题是,中国想要建造多少艘航母?以及这些航母将会被部署到哪里?中国被迫在海上战场进行两种不同的战线。在太平洋,中国需要发展必要的力量和战斗实力,来应对美国海军在冲突中威胁中国的影响力和能力。另外,俄罗斯的海军军力也在朝着太平洋倾斜,向着这个地区布置更多的“航母杀手”。然而,来自非洲的原料供应线穿过印度洋;所以,印度将在该区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供应线的安全和自由,中国是否还要在印度洋部署航母以应对印度航母的存在?
与经济利益说相通的,其实就是中国海军力量的崛起和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
意义二: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展现软实力
不管是在印尼海啸,还是在前不久的日本地震中,美国航母展现的人道主义救援都令人印象深刻。换句话说,硬实力也能展现软实力。环球网引用的美国《外交政策》撰文称,强国通过善举而表现良好,能帮助援助一方建立明智而人道的使用海上力量的记录。通过展现国际公共善意,这样的大国缓解了人们对其意图的怀疑。这不仅能使中国获益,也对它的亚洲邻国有利。中国已经意识到成为真正的海上强国,它就必须关注和执行自己的义务。这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中国此前受益于“自由安全的航行”,而现在经济强大了,就需要在维护自由航行(比如护航)方面展现更多的义务。
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开始,中国就准备造航母,如今梦想终快实现。不过从短期看,中国航母的象征性意义还是大于实际意义。
韩国已经达到强化韩美联盟愿望。
越南的强硬底气究竟来自何方?又有何意图?
美国在南海局势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则假新闻的传播
你支持中国建造航母吗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期责编:王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舰少女航母飞机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