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08-09-09 &匿名提问 发布
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控制论在科学史上的位置 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漫漫长夜中,不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在广阔的科学处女地上,遍布着开拓者们的足迹。环顾仰视,我们不难发现一座座人类科技史上的丰碑。 这里是牛顿等著名科学家建造的一座宏伟殿堂——经典物理学,它庄严、博大、精湛。那浑然一体的坚强柱石,那硕大的穹隆,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它不愧是一代科学之宫,领导了200多年的世界科学潮流,造成了以机器、轮船、铁路、电力、汽车和飞机等为代表的工业革命。 然而,较之本世纪初比肩崛起的另两座巍巍丰碑-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来说,经典物理学之宫却显得低矮陈旧了一点。站在这两座丰碑之巅,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科学技术开始冲破传统范围,导致了本世纪整个自然科学在纵深方向的一场革命,形成了探测微观世界和洞察宏观宇宙的两个前沿阵地。 不过人们也注意到,量子力学、相对论领导的这场自然科学革命,尽管它的理论高度大大超过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却没有像经典物理学那样引起生产与社会文明的爆发性飞跃。 正当物理学家们步履艰难地迈着沉重步伐攀登之时,人们惊奇而又欣喜地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与生产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就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它并不直接来源于自然科学纵深方向的发展,而是来源于科学技术的横向突破。新时代的科学技术革命几乎深入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强大浪潮,并迅速构筑了那一片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支撑这片大厦的擎天柱就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简称为三论。 无论是系统论、信息论,还是控制论,都与以往的任何学科不一样的,它们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某种物质结构、属性和运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一类别开生面的“横断科学”,就控制论而言,是似各种物质结构及其内部运动规律的共同特点——信息传递和变换为研究对象,即研究各种现实系统共同的控制规律。它既不限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而是横跨各个学科,超出了其他学科的局限性,为各门学科找到了共同的内涵。控制论揭示了机器与生物系统信息控制的共同规律,把反馈控制的原理扩展到生物、经济和社会系统,为后来控制理论在非工程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究其本质而言,控制论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它是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之大成而产生出来的多学科综合体,即具有形成结构上的多学科性,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因此,控制论享有“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和“横断科学”的美称。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众多的学者和科技人员,都在他们自己的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生物学、医学、教育学等方面,探讨和运用以控制论方法为主的现代科学方法。控制论与每门学科的具体方法有机地结合以后,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边缘学科。 控制论的诞生 美国科学家维纳是世界公认的控制论的奠基人。他于1048年出版发行的《挖掘论》一书被认为是控制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说起维纳创立控制论学科的过程,还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呢! 那是在本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马萨诸塞州府波士顿市附近的剑桥,一家装修并不豪华的小酒店里,每月都可看到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围着了一张大圆桌饮酒、交谈。有的衣冠楚楚、西装革履,有的衣衫不整、不修边幅,让人猜不透这群人的真实身份。他们偶尔轻言细语偶尔又争论不休。交谈和争论的话题也是海阔天空、相当广泛,涉及数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社会、经济等。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新颖而略显出格的,但听了使人耳目一新。 别以为这是一群年轻人在发酒疯、过酒瘾,其实是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生理学家阿托罗·罗森勃吕特博士领导的关于科学方法论的午餐讨论会。讨论会的成员包括许多学科的年轻科学家,大都在本专业和其他科学领域有着广博的知识,思想异常活跃,具有独特的科学见解。该讨论会的一些积极成员,后来都成为名闻遐迩的大科学家,如诺伯特·维纳(创立控制论)、冯·诺依曼(V·Neuman)(计算机科学之父)、C.E.申农(Shannon)(信息论的奠基人)等。 正是因为积极参与这个讨论会,维纳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影响。首先,维纳认识到,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各门学科之间容易被人忽视的科学边缘(维纳称之为“科学处女地”)。控制论的创立正是他在这块“科学处女地”上辛勤耕耘的结果。其次,讨论会集中了大批的各种学科的杰出人材,讨论中往往是从不同科学领域的不同角度去谈论问题,同时也从本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别人提出的问题。这使维纳极大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融汇贯通了他自己过去在许多领域中的独特见解。再加上他本人渊博的知识,以及与几位合作者(如罗森勃吕特、别格罗以及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中国学者李郁荣博士等)的共同研究,最后才形成了控制论的基本思想。 诺伯特·维纳不仅勤奋好学,还十分聪慧。正如他自己在自传《昔日神童》中写的:“我曾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童。因为我不到十二岁就进入大学,不到十五岁就获得学士学位,不到十九岁就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他又是一位数学家,曾经在赫赫有名的英国数学家罗素教授的影响下专攻数学,在纯数学理论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他成长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却相当缓慢。他从小无书不读,家庭教育过分苛刻,使他成为一个性格奇特的人。他对数学、物理学、博物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敢于创新的意识,使他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大有贡献的杰出人物。 钱学森与控制论 与控制论其他分支比较起来,工程控制论是最早形成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方法也最为成熟。而其他控制论分支大多是借鉴工程控制论的分析方法,在各自领域内开展研究。工程控制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控制理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立的。他于1954年出版的专著《程控制论》,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该书从技术观点出发对各种工程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原理作了全面总结和探讨,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基础,指出了工程控制论的发展方向,推动了自动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是世所公认的工程控制论经典著作。 纵观控制理论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人们习惯上把它分为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大系统理论3个阶段,下面我们就分别加以叙述。 1.经典控制理论(40~50年代末) 本世纪40年代,为了改善工业自动调节系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解决军事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逐渐形成了以分析和设计单变量(即一个物理量)控制系统的经典控制理论和方法。这期间,着重研究的是单机自动化或局部自动化。例如,用自动调节器来控制锅炉的水位、发电机的电压及电动机的转速。更为复杂的控制系统有大炮的自动瞄准、飞机、舰艇的自动导航和舵位控制系统等。经典控制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陆军于1944年发明的自动防空火炮系统。该系统中包括雷达自动搜索和跟踪目标(敌机),同时控制高炮自动对准飞行中的敌机,自动计算出炮弹发射方向,自动装入定时起爆引信,炮弹自动上膛和发射,直到击落敌机或敌机逃跑为止。这样一个复杂的作战过程,居然能够全部自动化,而且比人操作更灵巧,命中率也高得多,在当时看来,的确是个奇迹。 2.现代控制理论(60年代初~现在) 5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在航空航天部门的应用进展很快,许多更复杂、更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相继出现,如自寻目标导弹、人造卫星、登月飞行、火星着陆、载人飞船等。与此同时,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重要的工业生产部门也逐渐由局部自动走向综合自动化,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从而实现现代化生产的最优化。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控制系统本身也日渐复杂,系统中的控制变量数也随之增多,对控制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很多情况都要求系统的性能是最优的,如时间最短,误差最小、燃料最省、产量最高、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等,而且要求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现在所依据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等设计指标难以满足新的控制要求。为了适应航空航天事业和生产综合自动化的需要,1960年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描述为基础,以最优控制理论为核心的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60年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控制理论界权威人士卡尔曼(R.E.Kalman)(时年仅27岁)提出的。其主要标志是卡尔曼提出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新概念,还有贝尔曼的动态规划和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和卡尔曼滤波器。 3.大系统理论(70年代初~现在) 7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展,进入了所谓的“大系统理论”阶段。因为大系统理论可以用来解决大系统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等问题,所以在国际上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一方面,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大学、军事部门,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大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等工作;另一方面,国际上相继成立了跨国的大研究机构,如1972年在维也纳成立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ⅡASA),旨在专门研究涉及全世界范围的大系统问题,如地球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世界模型等。 但是,什么是大系统呢?因为它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通常所说的大系统,指的是包括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生物、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如各类文献中提到的大型钢铁厂、化工厂的多级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区域性火力电网的动态稳定、自动保护与最佳运营系统;水源供应系统、农田水力灌溉网、输油、输气管道系统;铁路、航空、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等等。 现代经济控制论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个月的经济总收入是有限的,而要消费和支出的项目又很多,如衣、食、住、行,购买书籍、文具和其他娱乐消费等。如何合理安排和控制各项开支,做到既满足生活要求,又能略有节余以应不时之急需,乃是家政管理的一大学问。 对一个家庭是如此,对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依据。而对国民经济的宏观遥控和微观搞活,就正如一个善于理财、精打细算的好管家对于一个家庭一样,是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必要保证。 经济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就像是一棵大树,深植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土壤中,其粗壮的主干上分枝丛生,花繁叶茂,色彩缤纷。近几十年来人们尝试用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给这棵古老的参天大树嫁接上一枚并不显眼的新芽。在斗艳争芳的盛况中,在绿叶浓荫的掩映下,这枚嫩芽默默地成长着。通过母体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以自己强大的生命力,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短短时间里,崭露头角,成了经济学这棵大树上独树一帜的新分支——经济控制论。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新的分支更是奇葩竞放,硕果累累,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说,控制论与经济学的结合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经济控制论。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先有控制论,而后才有经济控制论。事实上,早在控制论诞生之前,从古典经济学起,就有大量的经济学者在研究经济系统的调节、反馈、控制及稳定性问题,只是他们还没有上到控制论的高度来分析罢了。很明显,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还是现代经济学家,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价值规律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器”作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过程中都存在着某种自动调节与控制现象,用控制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负反馈调节”。 经济控制论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上的。1952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控制论大会上,与会学者首先提出了“经济控制论”一词。年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史密斯教授运用电子模拟装置模拟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分析体系的稳定性和各种干扰影响的反应,指出了资本主义危机的必然性与周期性。1953年,英国电子工程学教授A.图斯丁(A·Tustin)发表了《经济系统的机制》,把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理论应用于进行控制的问题上,1954年和1957年,美国数学家A.菲利甫斯(A.Phillips)在《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和《稳定政策与滞后反应的时间形式》等文中,开始用二次常微分方程来描述宏观经济系统,讨论了它的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来改进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随后,运筹学、系统工程、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微分对策理论等新的现代科学理论被陆续引用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控制论进一步向前发展。 现代经济控制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将控制论与数量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系统学、运筹学等学科相结合,对具体的经济过程实现控制与管理。这类经济控制论问题把人和物及各种参数均视为被动的受控对象。典型的应用包括:宏观经济的最优控制、建立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最佳消费投资比例、最佳广告费用、有价证券选择、金融市场最优控制、基本建设投资优化问题等等。 现代经济控制论的另一方面是由对策论发展起来的。在这里,经济控制论把人视为其内在的动力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既协作又竞争的,这种关系形成社会经济的唯一主动结构,从而形成了经济系统的控制功能,简单地说,这类经济控制论问题研究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涉及到物质刺激、责任问题、竞争的控制功能等等。所谓“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治人,睿智善于立法”,就可喻指为控制的几个不同层次。 现代经济控制论作为一种管理过程的科学的基本工具,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有着巨大的潜力。经济控制论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提供了一种关于使经济管理有效、准确和可靠的精确分析工具;二是它发展了一种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合适的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控制论思想”。其实,经济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并非高深莫测,全部思想方法也都是辩证唯物的。大家都来学点经济控制论知识,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企业、对我们的人民,都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信心。有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奠定的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根本利益的一致,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能够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 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6个方面的要求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 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样板。但如此强大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迅速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丧失了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会成员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没有把社会公正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苏共的许多党员和广大工人、农民对其感到绝望,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党的十二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党的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而深入。进入新世纪, 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使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 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 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 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强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强调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 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党需要加强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 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 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标志着 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 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为 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 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 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 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 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 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 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 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临近毕业,又有大批实习生正在各单位努力进行着他们的实习。实习是大学生认知社会的第一站,实习计划意味着“准招聘”,自然地,如何“转正”便成为目前实习生最关心的话题。   前不久,一名用人单位的HR说,尽管挑选严格,但如果表现出色,实习生成为公司正式员工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他给了实习生一些良好的建议:   高姿态付出。在工作内容和劳动强度上,实习生和正式员工差不了多少,有时工作量甚至比正式员工还大。因此很多实习生觉得心理不平衡,抱怨很多。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实习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东西,而不是为了赚钱;实习也不是为了适应现在的工作,而是为了检验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工作、是否适合目前的专业。只有出色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才能拿到一份出色的实习鉴定,这对日后的应聘至关重要。   低姿态进入。虚心向老员工学习,工作态度应前后一致,不要开始因为工作新鲜表现积极,但随着时间推移,激情渐渐消失,于是消极怠工。实习期间,还要极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不要指望别人帮你解决问题,自己的工作尽量自己完成。此外,在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帮帮同事,加加班,都是对自己的磨炼,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做到这一切,就不难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实习生。   了解企业文化。有的企业挑选实习生,看重是否积极参加过社会活动;有的企业重视学习成绩、是否拿过奖学金、英语熟练程度和计算机水平等;有的将实习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写作能力等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有的则注重细节问题,尤其是实习生对简单任务的态度。所以,实习生应充分了解企业文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需要提醒的是,作为一名实习生来到一家单位实习,就要对实习的职位负责。即使你最终没有通过实习进入企业工作,这段经历也将对你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