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战爆发时,国共两党领导人见面的共同主张是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_百度知道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
分析三则材料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之间的关系。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挽救危亡;“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从1937年2月至8月。&nbsp?(2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nbsp,实行民权政治,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绝对团结:材料一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史》(3)材料三说明了哪些问题。&nbsp。日,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分)(4)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由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南方局常委;&nbsp,自己自助,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叶剑英参与创办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1937年至1941年; 7月1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产生了深远影响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待命出动。”&nbsp,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及赤化运动:(1)中共提出《合作宣言》是在何种背景之下,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中共郑重宣布,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23日。(4分)材料三 &nbsp。1939年2月,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中共党史教学资料》回答,宣传持久战思想,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杭州;(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任副教育长,以抵抗暴敌。”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
提问者采纳
(4分)(3)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灭亡中国。第(3)小题也是内涵式问题,抵抗暴力,两党多次进行谈判和亲密合作,要结合材料和图片进行归纳和提炼,同时还要看到国共合作是胜利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将类似的观点提炼出来;八一三事变后。(2分)(2)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中共竭力维护合作是统一战线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第(4)小题要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均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要联系当时的“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进行分析、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答案要联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在外敌入侵之时必须合作,表示遵守三民主义。第(2)小题是内涵式问题。(3分)
第(1)小题是外延式问题,日本要推翻国民政府,全民族同心同德;国共两党多次谈判磋商。(3分)(4)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抗战爆发前后;蒋介石表示以民族利益为重
(1)七七事变
其他类似问题
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双十协定内容]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_试卷分析-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双十协定内容]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双十协定内容]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21:38:07阅读:所属专栏: 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重庆谈判时,国共两党达成了“双十协定”,提出要在1946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这是惟一真正实施的内容。所以答案选D。考点:考点名称:挺进大别山内线作战:是指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的作战;外线作战:是指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统区的进攻,属于战略进攻性质的作战。战略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1、该地国民党兵力空虚。因为当时国民党正在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其兵力深陷陕北、山东两战场,中原地区兵力空虚。 2、大别山是一个革命老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易于立足。 3、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地跨苏、皖、豫、鄂、陕五省,地处江河淮汉之间。挺进中原,就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其山东,陕北部队回援。这个计划一旦实现,就可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的战略目的。 4、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三路大军突进中原后,调动和吸引了蒋军南线全部兵力,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对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有利于其他解放区转人战略反攻,呈现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趋势。 战略反攻: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全国性战略进攻的中心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跃进大别山。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于日夜,从山东东阿至河南濮阳约一百五十公里地段上渡过了黄河。蒋介石企图把刘邓大军消灭在黄河与运河的三角地带或逼刘邓大军再过黄河去。刘邓乘势发动了鲁西南战役,从7月7日到28日,摧毁了黄河南岸数道封锁线,歼敌五万六千余人。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打开了通往大别山的通道,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根据中共中央的不要与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的指示,于8月8日,突然甩开敌人,分三路向南疾驰,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8月18日,涉过了黄泛区。黄泛区宽约四十五公里,积水污泥没膝。8月23日,解放军以无比的英勇杀出一条血路,用木板、高粱秆等作渡河工具;刘伯承不顾炮火,亲临先头部队指挥所指挥,终于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堵截,胜利渡过了汝河。26日,渡过淮河。27日,进入大别山区。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以后,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集中主力打运动战。至10月底,歼敌三万余人,建立了33个县的人民政权,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完全恢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1946年7月被迫撤离),像一把利剑插入了敌人心脏。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三军配合是指刘邓大军实施中间突破,直趋大别山,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为左后一军,陈赓、谢富治率太岳兵团为右后一军。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阵势,互为犄角。两翼牵制是以西北解放军在陕北出击榆林,调动胡宗南军北上;以山东解放军在胶东展开攻势,继续把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引向海边。两翼牵制配合三军在中原的战略展开。1947年12月底,“三军”在豫南的遂平、西平地区胜利会师,它们的三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考点名称:《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又称为《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1945年8月至10月重庆谈判的结果。内容: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这样一来,两党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未能改变分裂局面。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灭。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1.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2.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重庆谈判:(一)时间:日――10月10日 (二)谈判目的:1、国民党:争取备战时间;借和谈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2、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争取民心;揭露阴谋、教育团结群众。 (三)谈判成果:《政府与中共代表谈判纪要》即《双十协定》 1、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2、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3、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4、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5、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等问题,中共虽然作出让步,但是仍未能达成协议,留待政协商议。(四)历史意义:1、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2、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重庆谈判: 日本投降后的军事形势对国民党是非常不利的。合众社记者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地位时说:“中共今日已统制华北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东部、东九省南部、华南五省之陬隅靠边沿的地方),长达6400千米,海岸线之3200千米,重要港口六,山脉七,丰腴平原四。”在这种形势之下,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援助,力图恢复其优势,便戴起“和平”的假面具,在日、20日、23日,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决定派代表毛泽东等前往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受到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在机场发表书面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希望中国一切抗日政党及爱国人士团结起来,为实现上述任务而共同奋斗。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会见了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和各界民主人士以及宋庆龄、冯玉祥等人,向他们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毛泽东用了历史上的一些典故,讲了“和为贵”,“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摆事实,讲道理,反对内战。同时又强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泽东等也会见了国民党政界要人陈立夫、戴季陶等,表明了我们党的态度。 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次谈判在政治上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极大的主动,而使国民党陷于被动,因而是成功的。11日,毛泽东回到延安。周恩来、王若飞仍留在重庆继续谈判。12日,“双十协定”发表。 考点名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日至6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当时中华民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强渡长江并向中华民国国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之战役。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最终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以及经济中心、当时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上海。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解放南京: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①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②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1、中国人民彻底翻了身: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2、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3、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百万雄师过大江: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下进军令后,等候在长江北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500千米战线上,奋勇渡江作战。 渡江作战是分东、中、西三个集团军进军。20日晚,中集团军在巢湖、无为一带的姚王庙、大套沟地段,利用敌二十军与八十八军换防这个弱点发起登渡,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解放军只用了30分钟就给撕开了一个长达10千米宽的口子,先头部队向敌纵深勇猛地插进去。21日拂晓,七个主力团渡过了长江,占领铜陵、繁昌地区,并向纵深发展。中集团军登渡首战告捷。西集团军在贵池、湖口间突破敌人的防线,占领东流、彭泽、至德、殷家汇、贵池等南岸阵地。东集团军也在镇江、江阴间向敌的防线猛攻,在打退了英帝国主义兵舰紫石英号的挑衅后,争取了江阴守敌7000人起义,控制了江阴要塞,封锁了长江。解放军连克扬中、江阴、镇江等地。三路大军胜利渡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艇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一部23艘舰艇在镇江江面向解放军投降。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一侦察队划一只小船偷渡过江,得知敌人防守南京的卫戍部队──暂编第四师已弃城逃跑。在南京地下党的帮助下,侦察队便从下关码头搞回一只渡轮。原包围两浦的解放军,于23日傍晚,分批从浦口渡江,南岸许多民船也划过来接应解放军渡江。当晚,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红旗插上了伪总统府。 5月14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在九江至武汉地段,也进行了胜利的渡江作战。16、17日解放武汉三镇。考点名称:解放战争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线索:按年来掌握,一年一个主题:1、第一年,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这是从抗日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蒋介石采用反革命两手来对付中国共产党,一手是假和平,一手是真内战;中共则是革命的两手,一手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一手准备自卫战争。2、第二年,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这是战争的第一年。这一年,蒋介石发动了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中共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3、第三年,1947年6月至1948年8月,这是战争的第二年。中共转入战略反攻,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4、第四年,1948年9月至1949年9月,这是战争的第三年。战略决战,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阶段,主要有重庆谈判,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等;第二阶段是三年战争阶段。三年战争阶段又可分为三小段: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4月,解放战争胜利。 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之演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两党处于全面对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了合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终于结束对抗共同走上抗日战场。八年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基本处于合作状态。抗日战争结束后,美蒋相勾结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共两党关系再次破裂,由合作走向对抗。双方经过长达三年的内战,最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或者合作或者对抗,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致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试卷分析热点试卷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袖;第三种便是无共同纲领,亦无固定形式,遇事临时互派代表协商。材料二:日,蒋介石在桂林约见周恩来,正式提出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内的主张。蒋说:共产党跨党,大家不赞成,共产党既信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合并成一个组织。力量可以加倍发展。如果同意,在西安召开华北西北将领会议后,就约毛泽东面谈。如果共产党全部加入做不到,可否以一部分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周恩来立即回答:“共产党信仰三民主义,不仅因为抗战的出路,且为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则不必如此想,故国共终究是两党。”材料三: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参政会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董必武等。蒋介石说:“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取消共产党名义,整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者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赞成;但是跨党的办法绝对办不到。”会谈争论了五六个小时,没有结果。材料四: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夕,蒋介石约见周恩来,再次提出所谓统一两党问题。周恩来明确表示“不可能”。但蒋介石仍要周恩来请示中共中央,希望能在其给全会的回电中,有让步的表现。1月25日,《中共中央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容。”———以上材料均引自《国共关系七十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指哪次统一战线?这次统一战线采取了“三种组织形式”中的哪一种?(2)材料二、三、四中,蒋介石同周恩来等争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蒋介石为什么坚持两党“合并”而不同意中共“跨党”?从当时抗日战争形势说明蒋持这种态度的原因。(4)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而不同意两党“合并”?(5)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对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乐乐题库
& 血肉筑长城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习题详情
147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袖;第三种便是无共同纲领,亦无固定形式,遇事临时互派代表协商。材料二:日,蒋介石在桂林约见周恩来,正式提出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内的主张。蒋说:共产党跨党,大家不赞成,共产党既信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合并成一个组织。力量可以加倍发展。如果同意,在西安召开华北西北将领会议后,就约毛泽东面谈。如果共产党全部加入做不到,可否以一部分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周恩来立即回答:“共产党信仰三民主义,不仅因为抗战的出路,且为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则不必如此想,故国共终究是两党。”材料三: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参政会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董必武等。蒋介石说:“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取消共产党名义,整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者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赞成;但是跨党的办法绝对办不到。”会谈争论了五六个小时,没有结果。材料四: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夕,蒋介石约见周恩来,再次提出所谓统一两党问题。周恩来明确表示“不可能”。但蒋介石仍要周恩来请示中共中央,希望能在其给全会的回电中,有让步的表现。1月25日,《中共中央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容。”———以上材料均引自《国共关系七十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指哪次统一战线?这次统一战线采取了“三种组织形式”中的哪一种?(2)材料二、三、四中,蒋介石同周恩来等争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蒋介石为什么坚持两党“合并”而不同意中共“跨党”?从当时抗日战争形势说明蒋持这种态度的原因。(4)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而不同意两党“合并”?(5)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对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此题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为主要内容,主要测试对国共合作方式问题上两党争执的原因和意图的理解能力。(2)材料一提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三种选择方式,材料二反映了蒋介石主张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内来,遭到周恩来的反对。材料三说明蒋介石反对共产党以跨党的方法合作。材料四说明周恩来坚持反对两党合并的态度。(3)此题答题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于第(1)问的第2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了“三种组织形式”中的哪一种?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很多人出现错选第二种。选第二种合作方式是错误的,国共两党之间没有“联盟”,没有共同的纲领,也没组成共同委员会,亦没有固定形式。正确的选择应是第三种合作方式。错选第二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材料中“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袖”的说法符合史实,但主要原因还是缺乏细致的分析。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主要考察你对“血肉筑长城”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血肉筑长城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相似的题目: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年4月8日,是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敬重生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台儿庄古城管委会、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组织了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活动。——日中新网材料二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人民网(1)台儿庄大捷发生在哪一年?(2分)指挥该战役的中国军队的司令长官是谁?(2分)(2)阅读《台儿庄战役示意图》,说明台儿庄位于哪两省交界处?(2分)台儿庄大捷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3分)&&&&
下图是画家张仃创作,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土》的漫画,画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漫画表述正确的是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
据统计,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这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袖;第三种便是无共同纲领,亦无固定形式,遇事临时互派代表协商。材料二:日,蒋介石在桂林约见周恩来,正式提出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内的主张。蒋说:共产党跨党,大家不赞成,共产党既信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合并成一个组织。力量可以加倍发展。如果同意,在西安召开华北西北将领会议后,就约毛泽东面谈。如果共产党全部加入做不到,可否以一部分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周恩来立即回答:“共产党信仰三民主义,不仅因为抗战的出路,且为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则不必如此想,故国共终究是两党。”材料三: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参政会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董必武等。蒋介石说:“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取消共产党名义,整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者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赞成;但是跨党的办法绝对办不到。”会谈争论了五六个小时,没有结果。材料四: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夕,蒋介石约见周恩来,再次提出所谓统一两党问题。周恩来明确表示“不可能”。但蒋介石仍要周恩来请示中共中央,希望能在其给全会的回电中,有让步的表现。1月25日,《中共中央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容。”———以上材料均引自《国共关系七十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指哪次统一战线?这次统一战线采取了“三种组织形式”中的哪一种?(2)材料二、三、四中,蒋介石同周恩来等争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蒋介石为什么坚持两党“合并”而不同意中共“跨党”?从当时抗日战争形势说明蒋持这种态度的原因。(4)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而不同意两党“合并”?(5)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对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决策?”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袖;第三种便是无共同纲领,亦无固定形式,遇事临时互派代表协商。材料二:日,蒋介石在桂林约见周恩来,正式提出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内的主张。蒋说:共产党跨党,大家不赞成,共产党既信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合并成一个组织。力量可以加倍发展。如果同意,在西安召开华北西北将领会议后,就约毛泽东面谈。如果共产党全部加入做不到,可否以一部分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周恩来立即回答:“共产党信仰三民主义,不仅因为抗战的出路,且为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则不必如此想,故国共终究是两党。”材料三: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参政会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董必武等。蒋介石说:“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取消共产党名义,整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者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赞成;但是跨党的办法绝对办不到。”会谈争论了五六个小时,没有结果。材料四: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夕,蒋介石约见周恩来,再次提出所谓统一两党问题。周恩来明确表示“不可能”。但蒋介石仍要周恩来请示中共中央,希望能在其给全会的回电中,有让步的表现。1月25日,《中共中央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容。”———以上材料均引自《国共关系七十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指哪次统一战线?这次统一战线采取了“三种组织形式”中的哪一种?(2)材料二、三、四中,蒋介石同周恩来等争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3)蒋介石为什么坚持两党“合并”而不同意中共“跨党”?从当时抗日战争形势说明蒋持这种态度的原因。(4)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而不同意两党“合并”?(5)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对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决策?”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共两党领导人见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