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帝的怎么查名字好不好好

象牙塔内外的探索(四)
&象牙塔内外的探索
----河南大学图书馆文学与艺术专业学科服务案例及研究
&&&&&&&&&&&&&&&&&&&&&&&&&&&&&&&&&&&&&&&&&&&&&&&&&&&&&&&&&&&&&&&&&&&&&&&&&&&&&&&&&&&&&&&&&&&&&&&&&&&&&&&&&&&&&&&&&&&&&&&&&&&&&&&&&&&&&&&&&&&&&&&&&&&&&&&&&&&&&&&&&&&&&&&&&&&&&&&&&&
关于《金瓶梅》作者问题的专题跟踪服务与研究成果(一)
第一节&&&&
关于《金瓶梅》作者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缘起与过程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04年早春二月的一天,位于明伦校区二楼的河南大学图书馆文学艺术阅览室,走进三个人来。一位是文学院知名教授、世界比较文学研究所的梁工先生,一位是河大图书馆副馆长晁国立先生,另一位便是他们陪同而来的加拿大籍华人学者胡令毅先生。晁馆长向胡先生介绍了我的定题服务,我也一如既往热情洋溢地向他们介绍了我们的馆藏特色以及服务特色,邀请他们常来,如果需要时可以为他们进行专题文献服务。本是如平常应酬,打发他们走后,我也就忘到脑后了。没想到第二天胡先生便独自来到阅览室,请我为他提供文献咨询服务。并开列了一个简单的书目,内容大多是明清艳情小说方面的。书库里一本没有,这种书国内图书馆一直列为禁书,一般都是没有的。我没有简单地回答没有,而是向他介绍我们馆藏比较多一些相关资料,比如《金瓶梅》。我为他找出几本,他很有兴趣,就坐在阅览室细读起来。当时文学艺术阅览室还没有能上网的电脑,我回家后从网上为他搜集到了他要的《思无邪汇宝》等电子书,又介绍他利用网络文献查找资料,可他对计算机的使用并不精通,我帮他下载了许多论文,还为他制作了《金瓶梅》研究资料目录,下班后到他住的明园外籍专家公寓帮他拷贝了相关资料,安装了阅读软件,并教他学会使用。我的热情服务以及对馆藏资源的充分介绍,对他最终决定留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任教起到了一定作用。之后的两个多月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我为他设了研究专架,帮他找了许多资料,当时他主要查找关于吕天成、王骥德等戏曲方面的研究资料。与国内学者不同的,他对图书馆员十分尊重和信任,他很详细地告诉我他在研究什么,需要什么东西,然后他就让我给他找资料看,我找什么他读什么,我帮他端水他从不喝,一坐一上午,动也不动,像木头人。也许是他的外籍华人学者身分,使我不敢怠慢,也许是他对资料的渴求以及对读书的热爱感动了我,也许被人需要本是我对读者服务的最好回报,我对他的帮助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熟悉,最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胡令毅先生是著名翻译家章益先生的私塾弟子,出国前就已经有多部译著出版。1987年到美国留学,在美国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又到加拿大UNBC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又到多伦多大学读古典小说与文化博士学位,并在多伦多大学东亚文学系讲授中国小说课程。他在英国文学、性小说与文化、明清小说方面有独到见解,为北美知名翻译家、晚明文学与文化专家、资深学者。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读书、翻译和研究,双硕士、双博士学位使他的知识比一般学者广博深刻。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04年我还没读过《金瓶梅》,甚至对性小说讳莫如深。为了服务,我硬着头皮在帮他,慢慢地也就更多地了解了他和他的研究。甚至我也开始拿起《金瓶梅》读起来。有一天我与他谈起《金瓶梅》这部臭名远扬的书时,问起他对国内许多学者都在讨论的《金瓶梅》作者的看法,他说是徐渭。我很吃惊,徐渭是谁?我没说话,只是回去悄悄地找来关于徐渭的资料看起来。当时我还很少细读古籍资料,看不太懂,就在他每天来阅览室读书之余,认真向他请教,他也不厌其烦地为我做着解释,给我提供一些必要的相关信息。没想到,从此我也对明清小说研究产生了兴趣,开始了与胡令毅先生维持了将近八年的服务与合作之路。
我2001年起开始使用超星图书馆,2002年就已经非常熟悉,并经常使用了。2004年为胡先生服务期间,超星图书馆的海量资源无疑是最大的帮助。另外亦凡电子图书馆、免费网络资源等途径也是我常用来为他搜集资料的地方。在他回国前我将为他查到的一些资料刻录到光盘上让他带走。二个月的服务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他也从我这里得到了非常满意的服务,回国后我仍然通过网络继续对他进行跟踪服务。
就在他回国不久,由其翻译凌蒙初“二拍”的译著《咨乐深闺》,获美国IndependedtPublisherBookAward图书奖。这是一个在翻译界非常重要的奖项。当时他激动地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真的很为他高兴了一阵子。当时北美的主流媒体曾这样介绍他:
胡令毅(LennyHu):翻译家,学者。上海人。上海师大英文系毕业,早年曾从复旦大学校长章益、凌达扬等名家学英文,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英语文学学士学位,在国内从事英文写作及翻译工作。于1987年赴美留学,1988年到温哥华,为UBC大学亚洲系讲师。1990年获卑诗大学现当代中国文学硕士,年在多伦多大学东亚系任教并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古典小说与文化博士学位。后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英译工作及担任多伦多大学中国小说课程的导师。译有晚明小说家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这是该书的第一种英文译本,也是在西方世界里首次出版、由中国学者翻译的中国古典性爱小说。他的译本忠实再现了原著的风格,用自己的智慧将这部写于约四百年前的性爱小说完美地介绍给西方主流社会。胡令毅现与妻子和两个女儿住在温哥华素里。胡令毅还曾翻译IsaacSinger、PhilipRoth等人英文小说多种,近年专注于明代小说的研究。[1]
胡令毅先生在文科领域的奋斗非常不易,如此冷门的研究,他坚持了十余年,终于获得了西方主流出版社和文化界人士的承认。在一般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胡先生谈到他所以能在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这一偏深领域坚持了十数年之久,支持他的动力就是他对中国文化的信念。他坚信中国文化有一天会再度复兴,重振西方世界业已焕散沦落的世道人心。正是这样的理想,使他坚持到今天,而且取得了应有的成果。
胡令毅在博士学位论文《性爱与抑制——论凌濛初的性小说》中写道:“从生活的性到文学的性表现,是一个提高和飞跃,所谓“脏话”小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流行,是性革命的产物。《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开禁,预告了性自由时代的进步。六十年代的美国跟晚明时期的中国有类似的地方,也跟现在的中国情况相近。农民入城市,中小城市兴旺发达,文化环境宽松,社会有较大的自由度。历史是沿螺旋型轨迹向上,中西文化各领风骚若干年。从《绣榻野史》可见风骚一面,书中描写的十六世纪后叶的中国社会,在嘉靖、万历年间,当时的朝廷虽然平庸甚至政治腐败,但对民间的管制相对宽松,特别是江南的市镇经济发展迅猛,社会物资丰富,使得人民“饱暖思淫欲”,追求健康、快乐的热情,呈现多元的自由发挥。又随着晚明时代的印刷术提高,以王阳明、李贽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时房中术的流行,明显反映出人民对性生活的追求,以标新立异,健康快乐为目标,产生了性开放、性放纵的民间现象。这当然与程朱理学为主的道德教条有所冲突。说明了一种文化的性爱态度以其当时的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又受到国家意识形态制约。”
胡博士认为,《绣榻野史》一书作者文学技巧高明,语言简洁。把人物放置在一个具体的家庭氛围之中,透过对话揭示人物性格。其刻划人物手段之高明,有如现代小说大家鲁迅,自然而生动,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民众性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对高质素生活的追求。如果我们不戴有色眼镜去看性小说而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更深入地了解前人对性生活的关注和兴趣,或许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如果将吕天成的《绣榻野史》与凌蒙初的《二拍》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绣榻》属独立的中篇小说,以描划具体细节、直录口语脏话见著,反映明代社会中产阶级的生活富足、乱伦之风日盛的史实,如交换妻子,公开谈性等情节,痛快淋漓。《二拍》是短篇小说,故事独立,以情节取胜,主要反映官宦阶级、商人、僧尼的故事。写到性部分,只描写氛围环境作渲染,喜欢来一段诗词加以雅化。这一点完全是仿照《金瓶梅》的手笔,点到即止,让人雾里看花。《拍案惊奇》出版于1628年(崇祯元年),卫道者认为香艳小说已淫邪过头了,故《二拍》的表现性内容也就较为含蓄,如其中"任君用恣乐深闺,杨太尉戏宫馆客"一回,写四大奸臣之一的杨戬妻妾成群,食客盈门。当官出门,内人寂寞难耐,先与奴婢作同性耍乐,后与门客勾搭鬼混,确也反映晚明社会的淫靡风气。作者凌蒙初说,时下人刚学会拈笔,便满纸淫词,他强调不要污染社会,所以在小说中流露出道德说教,表示“士不为风雅罪人””[2]。
《二拍》八十回中文版本,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为王古鲁研究整理的。1986年在香港出版的李田意校本,版本最为完整。胡令毅博士的译本除参照以上版本外,对部分内容的注释还作了严谨的考证研究,而选出的有关性方面的五个章回故事。他说,在当时晚明的小说中,总提及床笫之欢。同时他还指出象吕天成、凌濛初这些天才少年,才华横溢,都因考不上功名,才把才华倾注在小说的创作上。
胡令毅翻译的《绣榻野史》、《拍案惊奇》二书,受到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出版商一再约稿,西方主流媒体如《太阳报》、《麦克林杂志》、《环球邮报》均采访报道,得到广大读者的赞同,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恣乐深闺」收入研究者介绍凌蒙初身世、思想和作品的论文一篇,并从「拍案惊奇」初刻和二刻本中,一共选译了5篇话本小说。该书译笔流畅、见解独到。2004年此书在美国获IndependentPublisherBookAward图书奖。再次向西方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极限提出挑战。
由于胡先生较着重性小说的文学性,以刻划人物性格、传递故事的情调和性爱气氛为主,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作语言的变通,如果不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如果不精通英语,是无论如何无法胜任愉快的。他的研究和翻译体现出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二拍》的译本中,占三分之一篇幅是译者的研究心得论文,可以看出胡博士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体现出一个学者、一个文学评论家和一个翻译家的风范。
研究者一向把明朝看成较为封闭的社会,胡令毅在比较明朝文化和清朝文化后指出,其实明朝社会远比清朝复杂、多样化,尤其中国在晚明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活跃、物质丰富,社会处于生机勃勃、开放多元的状态,是无法用「腐朽、没落」简单概括的。
胡令毅注意到,西方学界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说过,中国人在清朝以后没有性生活,事实上这是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误解。成书于400多年前的古典香艳小说「绣榻野史」就为中国在明朝就曾经有过相当开放的社会,提供了有力佐证。
这本英文「恣乐深闺」再次会向西方读者展示,明代社会固然宫廷和宦官政治腐败,但经济上出现重大变革和发展,民间政治管制相对宽松,社会开放和民众追求享乐的程度,其实与现代西方社会很相像,包括性观念的开放。西方人常以为中国人在性观念上保守、落后、封建,有学者指出大部分中国人似乎都有性压抑。不过,从「恣乐深闺」英译本中,可见同性恋、双性恋、换妻换夫、性狂野派对等种种现代西方社会乱七八糟的现象,在明代社会就早已盛行。胡令毅认为,「恣乐深闺」在描写性爱和性行为时说脏话的程度远不及「绣榻野史」,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程度,显然是「绣榻野史」无法相比的。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界一向对明朝话本小说甚少研究,他希望以「恣乐深闺」以及他已经完稿的第三本书,为明代重要作品正名,推进对明清小说的研究。胡令毅自称,在逐字翻译、死守原作和传神之间,译笔传神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恣乐深闺」再三改削,直到书样杀青为止,他仍有许多不满意之处。不过,与「绣榻野史」相比,自觉已有更上层楼之感。
后来,他在《金瓶梅》作者问题的研究上有了新的想法和收获,就将自己的观点详细地与我交谈,我一边帮他查找资料,一边继续读《金瓶梅》。在帮他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了《山中一夕话》的增订者笑笑先生不是屠隆,正是胡令毅先生认为的徐渭。我逐条对照,居然在《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中找到《山中一夕话》中的五十则笑话。这一发现是重要的。请教了胡先生后,我们决定将其写成论文,参加第五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日,在河南大学召开的此次会议上,我和胡先生参会的两篇论文引起了黄霖、陈诏、王汝梅以及日本学者荒木猛等著名金学专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令人感动的是,在招待宴会上,一位学者认真地对我说:“真高兴,《金瓶梅》终于有一位真正的作者了。”虽然此说仅为他的个人观点,但《金瓶梅》作者问题被学者们研究了四百多年,仍然得不到解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胡先生的观点不仅仅证明了《金瓶梅》的作者是徐渭,还考证了西门庆的原型为胡宗宪,这一重要发现使许多金学之谜得到了解释,此说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我在胡先生指导下执笔撰写的《论&山中一夕话&的增订者笑笑先生是徐渭》一文,因考虑到我是在为胡先生做学科定题服务的过程中撰写的文章,坚持把胡先生的名字放在前面,所以第六届国际《金瓶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中我写的两篇论文都把胡令毅先生的名字放在我的前面。后来将文章稍作修改后投给《明清小说研究》杂志,发表时胡先生高风亮节,坚持让把他的名字去掉,因为他认为我写的文章不应该挂他的名字。国外在这方面是很讲究的,我没办法,只好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了。在学科服务过程中学科馆员除为服务对象服务外,自己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有知识新发现而撰写的文章是否应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的问题,也曾困扰过我很久,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定题服务研究的文章中,我还坚持在服务过程中馆员有所发现而撰写的文章应该与服务对象合作发表,现在看来也是不恰当的,只要在文章的注释或正文中公开注明此文是在服务过程中的发现,图书馆的个人发现与研究,无疑也是应该被得到承认的。图书馆人的学术地位和身份也是应该得到承认的。所以此后我们的合作研究过程中,我撰写的文章均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他的文章当然也用自己的名义发表。我的文章中他每篇都会提出宝贵意见,他的文章几乎每篇都要我在修订发表格式、联系杂志社和编辑、代办其它事项等方面一一经手。他也会在文中提到我为他查找资料与合作研究的情况。我觉得这些经验也是值得研究相关问题的学者参考的。
五年多来,随着胡令毅先生的第一篇论文《论西门庆的原型》在《河南大学学报》正式发表,我的《论笑笑先生是徐渭》也在《明清小说研究》杂志上发表,之后得到金学专家吴敢先生的大力支持,在《徐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金瓶梅研究》专栏发表论文多篇,二人在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约二十万字。我们在潘承玉先生《金瓶梅新证》考证的基础上,分析、借鉴了黄霖等多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胡令毅先生重在以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之角度对《金瓶梅》进行深入探析,认为《金瓶梅》不是集体或陋儒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一部融绍兴老儒徐渭的幕主胡宗宪之个人、家庭、事业及风流韵事为一体,并以其女人为中心的真实的传记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大都可以找到原型,这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诞生初期长篇小说创作的共同特征。我的研究是在胡令毅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重在以文献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考证。我查找检索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发现了不少新的史料,其中包括笑笑先生是徐渭、《金瓶梅》的创作主要以明代徽州府为背景、《金瓶梅》所引《西厢记》有明显的徐渭风格、崇祯本《金瓶梅》插图中有明显的徽派图形艺术特色等。我的贡献还在于为图书馆如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何变浅层次服务为深层次服务、如何进行远程(跨国界)、虚拟(网络)定题跟踪服务提供了成功的案例。我们对金瓶梅作者徐渭说的拓展与深入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徐渭说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大众所接受。
早在三十年代初期,英国著名学者、翻译家阿瑟.韦利在其英译本《金瓶梅》导言中凭直觉最早提出了《金瓶梅》的作者是徐渭的观点。可惜未进行有效的论证。八十年代绍兴文理学院的潘承玉先生撰写了《金瓶梅新证》一书,独具慧眼地把我们从芸芸众生中又带回到了这位“绍兴老儒”的身边。但他的观点至今未被学术界完全接受,仍然不能肯定徐渭的作者地位,这是因为他的考证中有明显的不足,而且在一些关键处作了错误的解释。本项目主持人胡令毅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徐渭,《金瓶梅》中的主人公西门庆,如同蔡京、林灵素、朱勔等等,也是有其实际生活中的原型作依据的,而这个原型不是别人,正是嘉靖朝地位显赫、“威权震东南”的“极品高官”兵部尚书胡宗宪。我们因此而知道《金瓶梅》是一部明写开生药铺、后来又做了千户官的西门庆,暗写徐渭的幕主、大官胡宗宪的影射小说。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欣欣子(即作者徐渭)在序言里把它称之为“传”:“《金瓶梅传》”。原来它是一本熔胡宗宪个人、家庭、事业及风流韵事为一体,并以其女人为中心的真实的传记小说!
其实徐渭创作了《金瓶梅》一书,《金瓶梅》的文本中就有提示。徐渭在作品中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温秀才。文中“瓶梅香比研,窗雪冷琴书”一联正是徐渭在辛勤写作《金瓶梅》的真实图画。本著第二、三、四三章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令人惊异的是,我们还发现《金瓶梅》文本中不止西门庆和徐渭有原型,书中人物大都有其原型,包括严嵩、陶仲文、陆炳、唐顺之、罗龙文等数十位明代历史人物均在《金瓶梅》中实有所指,他们真实地再现了嘉靖时期的社会现实,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和历史精品,这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提到原型问题,颇有些学者不以为然,好像一说原型就是推测比附,不足为据。其实,《金瓶梅》中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说法是明代人告诉我们的。我们考证问题,应该以最接近文本时代的同时代人的说法为据,而不应该以后人所作的推测流传为据。现在所发现的明代人留下的关于《金瓶梅》作者的五种论述中基本都是与徐渭说相关的,袁中郎、谢肇淛、沈德符等都为我们留下了真相的蛛丝马迹,只要我们循此线索考证下去,一切都会水落石出,可我们现有的考证却离这些说法相距甚远,不得其要。明代学者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部“绍兴老儒”所撰写的寓一“巨公”家庭故事在内的作品。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也说得很明白:“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指斥时事,如蔡京父子则指分宜,林灵素则指陶仲文,朱勔则指陆炳,其他各有所属云。”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偏离这些最直接的证据去别处找线索考证呢?请问现有的数十种作者候选人名单里除了徐渭还有几个是完全符合明代人说法的呢?而且《金瓶梅》作者已经在文本中留下了足够多的证据告诉了我们事实的真相,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视而不见呢?考证中我们发现,《金瓶梅》中的人物确实大多有其原型,徐渭是要将一段被权臣隐去的历史真相通过曲笔真实地再现出来的。这些原型包括应伯爵的原型沈明臣、蔡御史的原型唐顺之、翟谦的原型罗龙文、李瓶儿的原型胡宗宪原配夫人章夫人、孟玉楼的原型李天宠之妻、宋惠莲的原型徐海之妾,即孙雪娥指出的“王美人”王翠翘等等,不一而足,当然沈德符所说:“蔡京父子则指分宜,林灵素则指陶仲文,朱勔则指陆炳,其他各有所属云”也是完全正确的。《金瓶梅》确实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可是正像著名金学家王汝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金瓶梅》研究者至今最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仍然读不懂《金瓶梅》。学者尚且如此,民间又如何呢?我们一直把它当作一部禁书藏着掖着,却不能从正面探取其中汲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这实在是一种非常的损失。
有些学者认为徐渭与胡宗宪关系非同一般,他的作品集里有许多对胡宗宪歌功颂德的作品,他不可能写这样一篇作品去攻击他的幕主。其实徐渭对胡宗宪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正像《金瓶梅》中重复了五六次之多的一联:“自古感恩并积恨,千年万载不生尘”。胡宗宪有恩于徐渭,但也给他带来了人生巨大的灾难,他多次自杀未遂,几乎变成疯子,是与胡宗宪有直接关系的。并非仅是惧祸。
胡令毅先生还对在学术界颇多附合者的《金瓶梅》是集体或陋儒创作的说法给予了驳斥,并对《金瓶梅》中的方言问题有所阐述。最后会依照史实重构一部真实的《金瓶梅》,将《金瓶梅》作者及内容的真相一一为我们揭示出来。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从《金瓶梅》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事实真相出发,从现有文献史料中寻找最直接有力的证据,还《金瓶梅》以真相,将《金瓶梅》这部价值远在《红楼梦》之上的伟大作品的著作权交还给这位旷世奇人、凡高式的画家、作家、诗人、书法家徐渭。
《金瓶梅》在海外的影响远甚于国内,他们比我们更能认识到他的巨大价值。这是一部可以毫无愧色地屹立于世界文学与文化之林的伟大著作,可是我们现在连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这些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搞清楚,怎么能够谈得上深入地研究?正像《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发现使我们得以对《红楼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一样,《金瓶梅》作者研究之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对《金瓶梅》中所描述的明代历史与文化进行考察能引发相关学者对一系列历史和文学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例如:如何看待和评价既是一位抗倭英雄、开放海禁的积极倡导者,又有“气节小贬”之病的胡宗宪;如何评价王直、徐海事件和抗倭战争;如何看待明末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我们应该从何处开始回顾和反思我们的改革开放之路;对王翠翘其人及其故事、对《金云翘传》的关注与研究;如何正确看待性文化;《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作用及地位;关于对外关系、禁欲与纵欲等等问题,均可引发我们深一层的思考。
我们的研究已经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鼓励。黄霖先生以一个真正的学者才会有胸襟和涵养,不仅没有对我们所提出的对他观点的反驳有任何不满,反倒积极关注我们的研究,对我们给予了许多帮助。通过电子邮件和会议交流,鼓励和帮助我们对作者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王汝梅先生、陈诏先生、吴敢先生、梅节先生、孙秋克先生等都先后与我们交流了学术观点,对我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帮助。我们这种跨国界的学科服务模式以及国内外学者合作研究的特色已经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赞赏,《金瓶梅》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敢先生在推荐我申报教育部项目时曾鉴定道:“邢慧玲擅长文献,胡令毅擅长论辩,他们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
王汝梅先生也在我申请相关项目时鉴定道:“胡令毅、邢慧玲近年来对《金瓶梅》的历史背景和作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写了系列论文,分别提交给第五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明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刊发在《明清小说研究》和大学学报上,现又撰写专著进行研究,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他们的观点自成一说,可以开阔思路,启发思考,有重要学术价值。特推荐申报相关社科项目,以资助研究及其成果的出版。”
胡令毅与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先生为几十年的师友之交,夏先生对胡令毅给予了热情的肯定和帮助,他在一封信中对胡令毅的研究惊叹道:“你的发现不得了!”胡令毅还和海外的芮效卫先生、田晓菲女士等多次进行交谈。日本学者铃木阳一和大冢秀高先生积极关注我们的研究,在并不认识我们的情况下,与黄霖先生所做的《中日学者金瓶梅研究三人谈》中两次主动谈到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见我们的研究已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为了严谨考证,获取实证,我还亲至浙江绍兴、杭州、安徽绩溪、歙县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在绍兴拜访了国内《金瓶梅》作者是徐渭的首倡者潘承玉先生。拜谒了徐文长故居——青藤书屋和徐文长墓,还亲至徐渭的家居地木栅村拜访了义务为徐文长守墓数十年的老先生,在绍兴与当地人交流咨询,获取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日《中华读书报》刊登文章《&金瓶梅&作者是徐渭?(图)》,特意提到我到绍兴的考察活动,文中谈到:
潘承玉《金瓶梅新证》出版于1999年,书中他详细论述了《金瓶梅》作者之“徐渭说”。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研究员邢慧玲在阅读了潘承玉此书后,特地从河南赶到绍兴。
看了绍兴的城市结构,邢慧玲惊叹小说中所描写的“一府两县”格局和“县前街”、“东街”、“大街口”、“狮子街”、“灯市”以及“五里原”等等内外景观布置在绍兴城几乎全部找到实景。看完徐渭晚年故居“青藤书屋”,邢慧玲惊呼:“《金瓶梅》中西门府所在地就在绍兴!我要潜心研究,将毕生精力献给徐渭,献给《金瓶梅》的作者徐渭!”
这话有点夸张,我也没惊得那么厉害,不过在在拜谒徐文长墓时,我确实暗暗发誓,要为文长正名。此文还提到了我的研究:
黄霖曾经发现,《金瓶梅》第五十六回的《哀头巾诗》和《祭头巾文》出自《山中一夕话》(即《开卷一笑》),而此书卷首的参订、校阅者,一会儿题笑笑先生、哈哈道士,一会儿又题一衲道人、屠隆,据此,黄霖认定笑笑先生、哈哈道士、一衲道人、屠隆都是同一人,这是他提出《金瓶梅》作者屠隆说的重要证据之一。潘承玉在研究中同样提出了“兰陵笑笑生”与死后葬在“兰亭山”的“天池生”徐渭的紧密关系,提出徐渭生前行文做书常以两个“一笑”或者“笑笑”的象声词“呵呵”结尾,徐渭还写到“终日呵呵,才是天下第一笑品”。邢慧玲受此启发,对“笑笑先生”与屠隆的同一性进行了反驳。她对《山中一夕话》的序言和卷首署名方式进行重新考察,发现笑笑先生、哈哈道士与屠隆并非同一人,《山中一夕话》的编者只能是笑笑先生;她更在署名徐渭的《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中找到大量与《山中一夕话》相互雷同的笑话,证明徐渭其实就是《山中一夕话》的编者。
&&&&邢慧玲发表在2006年第2期《明清小说研究》上的这个考证发现,很大程度上抽掉了屠隆说的基石,更使潘承玉提出的“兰陵笑笑生”与徐渭的对应关系得到进一步确认。
此文一经《中华读书报》发表,马上引起了全国主流媒体的高度重视,光明网、中国网文化栏目、人民网文史频道、新华网读书频道、凤凰网文化频道、中国新闻网、搜狐首页、新浪网、大众网、中国经济网-华夏文明、腾讯网、深圳新闻网、正北方网、商都文化频道——河南文化网等数十家媒体对此文进行全文转载,河南大学新闻网也摘录了与我有关的内容予以报导。
《金瓶梅》作者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历来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说,要彻底解决尚有待时日,但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不放弃,早晚有问题澄清的一天。
几年来,经我手帮助胡令毅先生联系发表,并在文字输入、文章格式、参考文献等方面对其有所帮助的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有: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河南大学学报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痴婆子传的作者问题》明清小说研究
2006年第1期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论孟玉楼——兼与盛鸿郎先生商榷》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论徐渭和&金瓶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金瓶梅&里的“应俗之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论温秀才(中)——兼论李瓶儿》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论温秀才(下)——兼论&歌代啸&》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论&西游记&校改者唐鹤征——读陈元之序(一)
》昆明学院学报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论温秀才(上)——兼论常时节》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西游记.作者为唐顺之考论》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明代小说研究和&金瓶梅&的作者问题》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下面几节和第二、三章均为我在《金瓶梅》研究方面的一些科研成果。
第二节&&&&
笑笑先生究竟是谁
黄霖先生《金瓶梅》作者屠隆说的重要证据之一是发现屠隆用过“笑笑先生”的化名,《金瓶梅》第五十六回的《哀头巾诗》和《祭头巾文》出自《山中一夕话》(即《开卷一笑》),认为此书卷一等所题“卓吾先生编次,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校阅”,卷三却题“一衲道人屠隆参阅”,可以认定笑笑先生、哈哈道士、一衲道人、屠隆均为同一个人,一诗一文的作者正是屠隆。他对《山中一夕话》的发现之功是不可磨灭的。我在认真研读了黄先生的研究后,却发现了新的充足的证据,认为笑笑先生是徐渭,并发现《花营锦阵》中第22幅春宫图《鱼游春水》的作者笑笑生亦是徐渭,特提出与黄先生及有关专家、学者商榷。
其实哈哈道士并非笑笑先生,在《山中一夕话》三台山人题于欲静楼的序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谓话果胜于书乎?不无积话成书,无书非话,因书及话,无话非书。奈今人读书者多,善话者少,只缘未得睹书豁其襟怀,娱其心志,以致名言日减,佳话无闻。春光明媚,偶游句曲,遇笑笑先生于茅山之阳。班荆道及,因出一编,盖本李卓吾先生所辑《开卷一笑》,删其陈腐,补其清新,凡宇宙间可喜可笑之事,齐谐游戏之文,无不备载,题曰《山中一夕话》。予见之,不禁鹊喜。”
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三台山人是在茅山之阳遇到了笑笑先生,笑笑先生拿出一编本是李卓吾先生所辑的《开卷一笑》,笑笑先生已经将《开卷一笑》删其陈腐,补其清新,题为《山中一夕话》,三台山人见之鹊喜,为之作序。这也就告诉我们所以改《开卷一笑》为《山中一夕话》的原因。而书中上集七卷版心所以仍刻《开卷一笑》,正是尊重原为李卓吾所辑的著作权。
本文所依据的《续修四库全书》第1272册所收《山中一夕话》分为上下两集,上集多为诙谐小品和寓言,下集为笑话。上下集各七卷。每半页8行18字,单鱼尾,小黑口,四周双边。卷端两行上刻有卓吾先生编次、下刻有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较阅。字迹完整的有以下七卷:上集的卷一、卷四、卷六、卷七和下集的卷二、卷四、卷七。上集和下集的卷三仅刻有“一衲道人屠隆参阅”,上集卷三“笑笑先生增订”和“哈哈道士较阅”缺如,下集卷三仅有“一衲道人屠隆参阅”一行,其余字均缺如,题有“一衲道人屠隆参阅”的周围栏线有明显的描画痕迹,其它各卷卷端均无“一衲道人屠隆”的名字出现;上集卷二卓吾下
缺“先生编次”几字;上集卷五、下集卷一、卷六“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较阅”缺如;下集卷五之卷端全部缺如,仅有空框。上集除《疙舌赋》、《妓家祝献文》、《火娼诵》、《嗟嗟说》、《答祭酒文》、《辞美人赋》等十几篇文章没有作者署名外,其余均有署名,下集各篇笑话均未注明出处。上集有四篇署名为一衲道人的文章,包括黄霖先生指出的《别头巾文》。从以上版本情况分析,所谓屠隆先生较阅,应是后人发现有几篇一衲道人署名的文章,而屠隆又用过一衲道人的化名,为方便销售或其它目的,将原来的字迹剜掉后将“一衲道人屠隆较阅”几字补刻上去,以假乱真的。
可见此书半数以上卷端题署的“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较阅”为两个人是不必怀疑的。那么,笑笑先生既然不是哈哈道士,又不是屠隆,是谁呢?我认为是徐渭,考证如下:
一、徐渭在茅山遇到三台山人并托付手稿具有可能性
笑笑先生所得到李贽的《开卷一笑》不会是李贽亲手递交,从三台山人的序中可以看出,笑笑先生增订前李卓吾所辑的《开卷一笑》已经成编,从后来《开卷一笑》和《山中一夕话》有两个版本流传的情况看,笑笑先生得到的应该是已经付印或传抄的《开卷一笑》,并据此编而增订的。当时身居官位,大名鼎鼎的李卓吾先生是不可能亲自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别人去“删其陈腐,增其清新”的。
徐渭去过茅山,而且在距茅山仅40公里的南京住了将近五个月。万历三年(1575)十月,徐渭乘船由杭州北上经镇江到南京,会诸老友,游览名胜,拜谒明太祖朱元璋陵,有《恭谒孝陵正韵》等游南陵诗。明孝陵就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春天,徐渭还在南京应约登燕子矶观水师校阅,派长子徐枚携书赴北边拜望老同学吴兑。夏初,应宣府巡抚吴兑之邀北上。
徐渭有认识三台山人余象斗的可能性。余象斗,字仰止(亦作余世腾),自称三台山人。明代福建建安人,生卒年均不详。建阳余氏刻书历史悠久,自宋时余靖庵摹刻《列女传》,兹后递代相承,子孙世业,直至清初,仍有作品行世。其间最有名的书坊,首推双峰堂,而余象斗便为双峰堂主人。据周心慧《明代版刻述略》考证:辛卯之秋,也就是万历十九年(1591年),余象斗建有书坊并从事刻书之业是无疑的。双峰堂所刻书或有刊署余象乌、余世腾者,据考皆为余象斗的别署。双峰堂所刻小说,数量极多,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列国志》、《两晋志传》、《两宋志传》、《大宋中兴岳王传》等。署名徐渭的《英烈传》曾由双峰堂刻印出版。徐渭1566年春,曾从绍兴来到福建顺昌,住在内兄潘伯海的驿丞署中,又游福建武夷山诸名胜,有《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言游武夷道中抚景,因忆往年尚宾吕君天台之约》等纪游之作。顺昌县与建阳县相邻,以文为业的徐渭岂会错过结识刻书世家余象斗的绝好机会?而徐渭当时潜心戏曲研究,已小有文名,余象斗也有机会结识他。
二、《山中一夕话》部分文章显露出徐渭的个人特色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徐渭的写虱癖
嘉靖四十四年秋,徐渭病狂,他在《海上生华氏序》一文中回忆道:
走拔壁柱钉三寸许,贯左耳窍中,颠于地,撞钉没耳窍而不知痛。逾数旬,疮血迸射,日数合,无三日不至者,越再月,以斗计。人作虮虱形,气断不属,遍国中医不效。
徐渭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题咏虱子,晚年还刻有两枚“青山扪虱”的图章,对虱子可谓情有独钟。而《山中一夕话》中直接以虱字命题的文章就有六篇之多:《骂虱文》、《虱蚤相诟解》、《鸠虱对》、《辨虱》、《虱诵阿房宫赋》、《禹玉赠介甫虱颂》。
其中上集卷六572页署名为谈一贯的《骂虱文》,几乎可以作为徐渭的一段人生写真:
嗟汝虱,汝为生甚微,无爪甲声窍,跳跃蛰毒,出蚋蠛蝇蚊下,最为昆虫不齿。独体温泽而动舒徐,敛首饬躬善韬避。乐亲近人,尤不厌贫寒,安予敝陋。予始怜之,容汝长衣带之间,近垢泽而亲肌肤,成巢穴以繁子孙。三世一体,汝当予念也.讵意汝外,巽而中悿,喙细,而欲无厌,擒腴乐肥,探入毛窦饱予脓鲜乃已,使予衍仪于爬搔,惊扰于梦寐,甚所不堪。垢腻如稽康,臭秽如士蔚,咸汝之能。为我辱予亦且弗汝责,第福过灾生,体重艰行,予将唾取之,磔汝身首,摔裂焰啮无不至,使汝无噍类,汝亦奚怪予哉。
从作者对虱子又怜又恨又无奈,最后不得不将其置于死地的情形来看,与徐渭对张氏的又怜又恨最后竟将其杀死的情况多么吻合。也只有妻子才能与主人“长衣带之间,近垢泽而亲肌肤,成巢穴以繁子孙。”而“福过灾生”句,又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徐渭在受胡宗宪所赠之数百金,置办房业,娶妻生子之后突然大祸临头,妻死家破,入狱数年的情景。
其余几篇恕不一一列举。未以虱字命题,却在内容中提到虱子的也有不少,比如下集卷六有一篇《村学传误》(650页)的笑话,开头一句为:“曹元宠题村学堂图云:此老方扪虱。”徐渭自己做过村学先生,此处的“扪虱”又与徐渭自刻的两枚《青山扪虱》图章相合。上集卷二的《圊童命书》中也有:“瘪皮虱沿上了耳朵根”之句。
我们可以从这些与虱子相关的文字中找到徐渭所以对虱子情有独钟的缘由,他正是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比作位卑体贱却仍在挣命的虱子的。
2.烧香疤及地方市井语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金瓶梅》中有关于烧香疤的情节,徐渭晚年所作戏剧《歌代啸》中也有一个烧香疤的情节:
李和尚来找情妇王辑迪妻:“我正好乘闲往那人儿家走走。一来取乐片时,二来出脱我昨日寄的冬瓜,十分难脱虎口,便将香马儿烧他一下,也可了我愿心……”到王辑迪家,二人调情取乐:
(妻唱)我为你曾咬牙痕,曾剪青丝,曾与香囊。(李背介)还有香疤未烧。
二人正要寻欢,不料丈母娘来到,吵牙疼,二人设计通过丈母娘炙了王辑迪的脚跟。这就是徐渭作品中的丈母娘牙疼却炙女婿脚跟的滑稽,也是王辑迪本准备烧情妇香疤却炙了情妇老公脚跟的荒唐。徐渭《歌代啸》中的烧香疤也是男烧女。
《山中一夕话》上集中有四篇文章六处提到了烧香疤。479页《娼妓述》:剪头发,岂不惜香云,是索钞的青丝细绕,烧臂香,岂不爱纨质,是钓财的火练钢钩;481页《娼妓赋》:“立海誓,订山盟,皆是骗人圈套。烧香疤,剪青发,总为觅利虚情。”;484页《风月机关》:“情不在貌,色要择人。为情者嫫母可以同居,为色者西施才堪并处。走死哭嫁守,饶假意莫言易得。抓打剪刺烧,总虚情其实难为。”;同篇486页:“他有嫁娶之人,我不解为伊填陷。我有剪烧之妓,他不识替我坫垓。”;同篇487页:“道有傍门尚有洞晓,色无正路是亦难知。烧剪频而必滥,赀囊富而定贫。”;489页《火娼诵》:“香疤子弟今何枉,歃血郎君总是虚。暂丢下秦楼楚馆,冷落了凤管鸾箫。”
此六处“烧”大都指妓女被男人烧香疤。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山中一夕话》上集卷二大都收集些风月情事,特别是署名为风月中人的《金陵六院市语》,文中记录金陵六妓院用语,如:
无言默坐者号为出神,有谋未成者乃曰扫兴,扩充知其整齐,稀调却为莫语,好不言好而言现,走不言走而曰趋,讨不言讨而言设,打不言打而言超……。
通篇皆为六院市井语之细录,与徐渭作品及《金瓶梅》极善模仿南北方言的风格相似。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在《山中一夕话》上集卷二(494页)有一篇署名为“龙阳生”的长文《圊童命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弗知我张老官说得是也弗是,弗知老弟个尊意听也弗听,我咦弗是在行人套子了,捉尔埋冤来里。嗅尔我咦弗是余姚人算命了,捉个难经来里骗人,只有一件大正经思量弗到,还是我老滞货见识弗深……
此文对方言的模仿与《金瓶梅》及徐渭风格有相似之处,作者应是和余姚相邻地方的人,而徐渭的家乡绍兴恰与余姚紧邻。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谢得我介一个志志诚诚,尔来我板壁后头请坐,等我叫阿长出来关子个大门。若有人来寻我,只说上岸郭老爷里向退星。昨日徐七相公寄来个瓶天池茶叶,尔替我香喷喷泡介一壶”。
这里居然出来个阿长,还有天池茶叶,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是众所周知的。
另外在下集卷二611页有《李文达公试余姚》中有:“大学士李文达公……微行至余姚,有两生当门对弈……”;
上集卷二464页署名为滑稽生的《胡须赋》一文中有“褚彦回遇山阴公主,徒招如戟之嫌”句;
下集卷二605页有《山阴主戏褚彦回》,首句为:“朱文帝山阴公主,适驸马都尉何戢……”;
下集卷二609页有《陈无损题姬再适》首句为:“会稽马生以入粟得官,……”;
下集卷五644页《处士生欲速死》首句便是:“谢敷隐居会稽山……”。
“余姚”与徐渭家乡绍兴紧邻,“山阴”、“会稽”为绍兴别称。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怕老婆及装肚痛
徐渭的戏剧《歌代啸》第四出是这样怕老婆的:
[双调新水令]从来未敢怕浑家,但见你俊庞儿我梦中也怕。你新规虽再整,我狂病是旧时发,既已惩罚,把初犯姑饶罢……(州唱)何劳叱咤,见微开檀口便酥麻。你喜时就是活菩萨,但怒来可也不减真罗刹。
再看《山中一夕话》上集卷二468页的《惧内经》:
佛说怕老婆经。老婆不是世凡人,他是什么人?他是天上一座星。他是什么星?他是一个黑杀星、白虎星、天狗星、天贼星、天罗星、地罗星。不犯之时犹自可,犯了之时吓杀人。顺则和颜悦色,眼底生春,逆则风波当时起,平地起乌云,花容变恶貌,那管枕边人,乌龟随口出,天杀不绝声,捆缚同囚犯,揪发像门神。拳头如雨点,脚尖似流星。
两文中怕老婆风格相似,形容老婆均用喜时活菩萨,怒时真罗刹之意。
徐渭《四声猿》中第一出《玉禅师翠乡一梦》中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是:红莲为了勾引玉通和尚,装作肚痛,要死要活,让和尚学丈夫给她揉肚,说只有这样方能救她一命,最后终于使玉通和尚破了色戒,二十年修行苦功全功尽弃。无独有偶,《山中一夕话》下集卷七(659页)也有这样一个笑话,《李福畏妻腹痛》,说李福想与女仆私痛,妻子裴氏妒忌,不离左右。李福设计在妻子洗头时装肚痛,让女仆为他揉肚,最后得以与女仆私通。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呵呵令》与《头陀趺坐》
《山中一夕话》上集卷七586页有一篇署名为“布袋和尚”的《呵呵令》,文中写道:
你道我终日里笑呵呵,笑着的是谁?我也不笑那过去的骷髅,我也不笑那眼前的蝼蚁,第一笑那牛头的伏羲,你画什么卦,惹是招非,把一个囫囵囵的太极儿弄得粉花碎。我笑那吃草的神农,你尝什么药,无事寻事,把那千万般病根儿都捉起。我笑那尧与舜,你让天子。我笑那汤与武,你夺天子。他道是没个旁人儿觑,觑破了这意儿,也不过是个十字街头小经纪。还有什么龙逢比干伊和吕,也有什么巢父许由夷与齐……
接着笑遍老子、孔子、玉皇、闰王、古往今来的万岁爷。又笑道:
着什么来由乾碌碌,大家喧喧攘攘的无休息。去去去,这一笑,笑得那天也愁,地也愁,人也愁,鬼也愁,三世佛也愁。那管他灯笼儿,缺了半边的嘴。呵呵呵,这一笑,你道是毕竟的笑着谁?罢罢罢,说明了,我也不笑那张三李四,我也不笑那七东八西,呀,笑杀了他的咱,却原来就是我的你。
此笑与徐渭《头陀趺坐》中的笑极其相似:
四大谁从著故吾?十年浪迹寄菰芦。闲来写个头跎样,且读青莲笑矣乎。
人世难逢开口笑,此不懂得笑中趣味耳。天下事那一件不可笑者。譬如到极没摆布处,只以一笑付之,就是天地也奈何我不得了。抑闻山中有草,四时常笑,世人学此,觉陆世龙之顾影大笑,犹是勉强做作,及不得这个和尚终日呵呵,才是天下第一笑品。文长跋。
好个天下第一笑品!这《金瓶梅》之笑,《呵呵令》中布袋和尚之笑、《头跎趺坐》中“这个和尚”之笑,非天下第一笑者岂能笑得出来?而一生大可笑大可悲之人徐渭是能笑得出来的。
<font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书中署名及《鱼游春水》
《山中一夕话》上集中滑稽生、风月中人、柳浪馆主人、南陵游客、龙阳生、一笑子、司风使者、谋野浪客、冷眼生、独醒居士、布袋和尚、张王宾等署名均与徐渭的人生态度和署名风格有相似之处。徐渭喜欢将自己的作品署上各种不同的名字,已确定为徐渭署名及代号的就有:青藤道士、田水月、天池山人,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十余种。
徐渭曾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一枝堂”,《山中一夕话》上集卷三498页《真若虚传》中便有“鹪鹩一枝,鷃鼠自饱,屡空若悬罄尽然。”句。文中内容也与徐渭生平经历相合:
中途遭蹶,继有回禄之变,家遂落。亲友无可附者,乃训蒙为糊口计。时年半百矣,尝作一诗以寄慨云:衰年底事入书囚,赢得萧萧两鬓秋.名利尽成蕉下鹿,生涯何异雨中沤.茑萝落落情难系,禾黍离离恨未休。回首桑榆犹未晚,不妨再整旧风流……
上集卷四528页有一篇署名为张王宾的《梅嘉庆传》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徐渭喜用谐音字,“梅嘉庆”,可谐音为“没家庆”,徐渭一生飘零,临死无家,隆庆间六年均在狱中度过,所以他的生命中是没有家和隆庆之年的。而“张王宾”更像徐渭的代号,因为他出狱后无家可归,曾居住在张元忭府中为幕客,晚年直至临终前一直寄居在儿媳妇的娘家王门之内。他在胡宗宪府时的幕友茅坤在《茅鹿门先生文集》卷四中便录有《酬张王屋书》和《再与张王屋书》两封书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梅嘉庆传》中有赋诗云:
夜深懒去剪银灯,为忆多娇醉落魂,何日鱼游春水底,歗欢一夕解三醒。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署名为“笑笑生”的《花营锦阵》第22幅春宫画之题诗《鱼游春水》:
风流原无底,醉逞欢情情更美。弱体难拘,一任东风摇曳.翠攒眉黛远山颦,红褪鞋帮莲瓣印.好似江心,鱼游春水。
二者均用“鱼游春水”来比喻性爱,意境及风格也相似。而徐渭在《歌代啸》第三出的唱词[越调斗鹌鹑]中唱道:
像我这破戒追欢,可也缘投意美。他爱咱是百练金刚,咱恋他是三春嫩蕊。一个儿像细蔓缠匏,一个儿像活鳅戏水,占住了色界天,闹了些鸳鸯会。只为这欢喜冤家,成就个风流饿鬼。
“活鳅戏水”也与“鱼游春水”意境相似。而徐渭也曾为自己描画游鱼之态的本领自鸣得意。他在《唐伯虎古松水壁阁中人待客过》中自豪而诙谐地写道:
南京解元唐伯虎,小涂大抹俱高古。壁松水阁坐何人,若论游鱼应着我。
因此,如果我们认定以“笑笑生”署名的《鱼游春水》诗的作者也是徐渭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山中一夕话》下集有50余则笑话选自《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
我还发现了更为重要的证据:《山中一夕话》下集所收的笑话中,居然有50余则选自《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
其中选自《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第九卷《谐史》的有32则。比如:卷之七《晋文王戏邓艾》(663页);卷之六《王周二丞相嘲语》(646页);卷之七《玄祖齿缺》(663页;卷之七《李彦古谒刺》(661页);卷之六《焯炫兄弟》等等。
此32条中,大部分完全相同或略有修改。其余有引起是经作者细心精简而成的。修改后的笑话更精炼含蓄,更易理解,篇幅紧凑。比如《嘲贡父恶疾》中将“此不可以谏止,惟以险事怵之,宜可诫”改为:“此未可口舌争,宜以险事怵之”就更贴切,简要,口语化。《女媚姨夫》只取中间一段故事,笑得就更含蓄,更清新。《东坡讥侍姬肉体》中“名媚儿”可有可无,删之正好。有些是经作者充实完善而成,或增或减。修改过的笑话更准确和便于理解,也更滑稽幽默,风趣清新,语言更易上口。修改风格很符合徐渭的文字风格。比如第《狄卢相谑》(652页)中“狄仁杰戏卢献”改为“狄仁杰戏同官郎卢献”、“安西衙将刘文树”改为“唐安西牙将刘文树”;《嘲郭详正诗》(595页)中“郭功甫”后注明(字祥正);《盛度撰碑》(633页)中补充“时盛度禁林当直”等表意就更准确清晰。《石动筩机辨》(650页)扩充进一大段更有趣的故事,使整段文字看起来像一篇绕有趣味的幽默小说。
《山中一夕话》下集另有选自《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第七卷《谈芬》中笑话10则和第八卷《旷述》中笑话8则。此18则笑话选用风格与《谐史》相同,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和分析了。
为节省有关研究者翻检资料的时间,我特将《山中一夕话》引用《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中的50余则笑话一一对照列出,另文发表,供有兴趣者参考。
《山中一夕话》中的这些笑话显而易见是在《谐史》基础上加以精简、充实、完善而成的。而此修改人只能是徐渭,不可能是别人。若是别人,如清代人抄徐渭《谐史》,不可能情节、文中曲意了解的如此清楚,修改如此恰切,文字改动如此之少,修改风格如此接近徐渭。若说是徐渭抄《山中一夕话》作笔记,也不可能一边抄一边删改、补充,再插入其它笑话。
也许有人会说此笑话杂说类作品不足为据。我国古代的幽默笑话类作品有百余部,《山中一夕话》中的笑话大都可以零散地在这些集子里找到,但《刻徐文长先生秘集》第九卷《谐史》全文仅8208字的篇幅,115则笑话,其中便有32则笑话入选《山中一夕话》,《山中一夕话》的内容如此密集地出现于徐渭的笔记中,难道会是偶然的么?
也许有人会提出《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可能是别人伪托徐渭而作,下面作一辨析。
本文所据《谐史》引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129册《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第九卷,标题下注明为[明]徐渭辑,据天津图书馆藏明天启刻本复印。后附《四库全书总目.天池秘集十二卷》提要。卷端刻有董其昌的序,序中说:
“余偶诣友人,见徐文长所摘秘集十二品,自诗歌辞赋以及时物率多,古今人逸书耳目不经见者,披玩一过,如醉宿酒而饮香茶数碗,泠然风生,亦脂亦粉,非脂非粉,所谓浓淡相宜,都可人意。可以续骚,可以补史,可以订志,可以佐月令,可以品花神,种种清奇豁尽睡目,读之尽足广闻见,不徒醒酒却睡而已,是集之所以行世不终秘也。然余谓是集若壶中日月,方外神仙,不可摹拟学之者,或科头蓬鬓以为淡,涂眉画脸以为浓,失其真色,则不第粉黛,是西子蒙不洁,余将掩鼻而过矣,余所以言。时壬戍初夏华亭董其昌题。”
后有董其昌的图章。董其昌1555年生人,壬戌年为1622年。董其昌在《金瓶梅》流传过程中的作用我与潘承玉的意见是一致的。其与陶望龄关系密切,此序所诣友人是否陶望龄有待再考,董其昌距徐渭生年不远,又与同徐渭关系极密切的陶望龄关系非同一般,有董其昌为序,此刻应是可信的。
董其昌序的下面是刻书者孙一观的序,序中说:“春来名花竞秀,好鸟唤人,余访友人于西湖之别墅,覩其竹影环阶,炉烟绕室,明窗雪案,图史盈几,因徘徊不忍去者久之。而友人适出一秩以示余,乃其素所秘惜者,辗玩之际,珠玑触目,雕绘满纸,如行山阴道上,无暇应接。更有一种幽异之趣,令人情超神远。至诘其所由来,则文长先生所破万卷而汇众芳者也。嗟乎文长先生学淹今古,生不逢辰,素所著述久已脍炙人口,然往往借悲歌慷慨之句,以写牢骚豪迈之怀。兹集所载,大都类是。因请友人付之梓,以公诸海内,令天下人知文长先生尚有此未传之奇珍。未经剖发而今始现身于世也,遂名其篇曰秘集。闻有秘集中所未及收,而秘集中所必不可少者,妄以已意增订一二,庶几为文长先生之功臣,并希无忝同志者之清玩云尔。”下署“钱塘后学孙一观叙”,有刻章。
此书后面所附《四库全书总目.天池秘集十二卷》提要中认为此集中收有叶向高、陈继儒等徐渭身后之作品,认为此书是伪托徐渭之笔。郑振铎先生根据仅收《调隽》、《籁叶》、《丽章》、《笔华》四卷之明刊本二册,亦持此说,大概是未得见此藏本中孙一观之序,序中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他将徐渭身后的个别作品收入其中的原因,只是因为“闻有秘集中所未及收,而秘集中所必不可少者”,而“忝同志者之清玩”,所以他妄自“增订一二”的徐渭身后的文章,我们是可以清晰辨明的,徐渭生前所录应不必置疑。&#9314;
四、徐渭同时代人吴而待有《兰皋集》说徐文长作谐谑语、谜语,名一夕话
第五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后,我又发现了新的证据:在清代人沈雄的《古今词话·词评》下卷中有徐渭一条,内容如下:
&#9675;徐渭
兰皋集曰:文长每下第时,作谐谑语、谜语,引经据古,聪颖绝伦。名一夕
话。其文逊徵仲之雅驯,而才思总不犹人也,故词多刻入一种。
明诗纪事曰:徐文长与沈明臣为胡少保幕客。倭寇既靖,咽将士於烂柯山,
徐作铙歌云:“接得羽书知破贼,烂柯山上正围棋。帐下共推擒虎将,江南只数
义乌兵。”少保命勒石。其词止菩萨蛮、鹊踏花翻入选。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中有“吴而待”条:
吴旦,明文学家。字而待,号兰皋。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嘉靖举人。官山西按察司佥事。幼时聪敏,工诗文。与欧大任、李时行、梁有誉、黎民表结社南园,为南园后五子。有《兰皋集》。
“南园后五子”是指欧大任、黎民表、梁有誉、吴旦、李时行5个人。欧大任(年),顺德人,著有《虞部集》22卷。当时很负重名。黎民表(年),从化人,有《瑶石山人稿》16卷,诗名远播中原。梁有誉(年),顺德人,也是黄佐的学生,是明代“后七子”之一,著有《比部集》。吴旦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曾有《茶经外集》刊本问世,并于此年辑有《水辨》一书,应与他们年龄相近。
徐渭生于1521年,与南园后五子同时,吴旦之语应十分可信。徐渭一生八次科举落第,所以吴旦有“每下第时”之语,《山中一夕话》中正是集谐谑、谜语之大成,看来,徐渭下第无聊时所自作和搜集了大量笑话谐语,并命名为《一夕话》,发现了当时比他名气大得多的李贽刊印《开卷一笑》后,就将自己的《一夕话》内容掺杂其间,编辑成册。在南京居住时,常上茅山拜谒孝陵,正巧遇到久闻大名的三台山人余象斗,班荆而谈之后,将此书命名为《山中一夕话》印行面世。所以才会有“卓吾先生编次,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校阅”之题。李贽所收《开卷一笑》中大概有屠隆的两篇文章,后人便借屠隆之大名盗印改版,所以才会在书中不规则地夹杂着几个屠隆的题名。
可见,《山中一夕话》的增订者笑笑先生应是徐渭,《鱼游春水》的作者笑笑生也是徐渭,但为什么“笑笑生”前面会有兰陵二字?徐渭生前曾亲自为自己父母、兄长和爱妻潘氏迁坟至王羲之兰亭处,此坟又在印山越国王陵的陵园区内,越王勾践种兰之地也正是在这里。而绍兴话中兰亭与“兰陵”的发音相同,认为自己书法第一的徐渭对兰亭情有独钟是理所应当的。徐渭爱兰亦爱酒,他的诗中有多篇咏兰之作,诗作《魏文靖公卮贮以梓匣辄赋》一诗中也有“不辞梓检鸳鸯锦,那取兰陵琥珀飞”之句。他生前为自己拟好了墓志铭,准备死后就葬入此方宝地,和自己的父母、兄长及爱妻在一起,他称自己死后的葬身之地和灵魂永居之所为“兰陵”并不奇怪。而绍兴人至今仍称兰亭及徐墓陵园一带为“兰陵”,此说潘承玉先生已有考证在先,不再贅述。因此徐渭称自己为“兰陵笑笑生”是理所当然的。至此,我们认为应该将“兰陵笑笑生”的称号还给徐渭,萦绕在人们心头四百余年的《金瓶梅》作者之谜也是该破解的时候了。
我作为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本文是在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典小说与文化博士、多伦多大学与河南大学教授胡令毅先生做定题服务的过程中,经胡令毅先生指导后撰写的。我们不仅考证了《金瓶梅》的作者就是徐渭,更重要的是胡先生还找到了西门庆的原型是胡宗宪,胡令毅的论文《论西门庆的原型》,已经在《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发表,有兴趣者敬请一读,并望不吝赐教。另外,此文仅为我们考证《金瓶梅》作者徐渭说的一个旁证材料,胡先生尚有证据更为充足和令人惊奇的研究成果等待问世。
周心慧.明代版刻述略.A.中国古代版刻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徐渭.徐渭集 M.北京.中华书局.页.
徐渭.徐渭集 M.北京.中华书局.页.
沈雄(清).古今词话·词评:卷下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本文所引《山中一夕话》中内容及页码均依据《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第1272册。《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本文所引《谐史》中内容及页码均依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129册《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第九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纂,齐鲁书社,1997年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子洵名字好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