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县红专剧团徐策跑城 周信芳 mp3的主演是谁

视频: 长治市红专梆子剧团《算粮登殿》(下)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长治市红专梆子剧团《算粮登殿》(下)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您的当前位置: >> 文化鹤岗 >> 文化艺术发展
发布时间: 作者:文广新局 您是本文第位浏览者
第一节 鹤岗市京剧团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于1952年5月,前身为国民党新六军二十二师京剧团,1948年沈阳解放后,集体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军官教导四团。1952年5月,由宝泉岭农场集体转业到鹤岗市,初称边疆京剧团,后改称鹤岗市京剧团。隶属于鹤岗市人民政府,为全民所有制专业表演团体。首任团长周云龙,党支部书记何岐忠。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之初演出场地选址在当时的人民剧院旧址,该场所设施十分简陋,但是上座率极高,场场爆满,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多方的努力下,鹤岗市京剧团移址于现在京剧团剧场(新街基三道街,现因存在消防隐患,已停止使用)。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初期在全国各地招聘京剧演员,经过短短数年时间,鹤岗市京剧团人员逐渐稳定,阵容整齐,演员达八十余人,成为我市演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化表演艺术团体,并且剧团大多数主要演员都是青壮年,如荀派旦角演员王佩珠、麒派老生演员刘盛斌、裘派花脸演员曹玉璋、余派老生演员贾慧茵以及后起之秀王奎武、马四喜等。演出武戏、群戏为长,至文革前,鹤岗市京剧团演出传统剧目、现代剧目和新编历史剧500余出,每年演出200余场。此外,鹤岗市京剧团还曾多次接待尚小云、荀慧生、赵松樵、朱鸿生、孟幼冬等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流动演出,并且均由鹤岗市京剧团协助演出。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鹤岗市京剧团多次参加合江地区及黑龙江省举办的汇演。剧院多名优秀演员获得好评及优秀表演奖。1959年覃志良改编的现代京剧《黄河岸上一家人》受到当时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延泽民的高度赞誉。
文革时期,禁演传统戏。主要演员靠边站,部分演员“造反革命”机构砸烂,业务荒废。演职人员被下放农村、厂矿接受“再教育”。1970年,组建了革命样板戏学习班,演出“样板戏”。
文革结束后,剧院1977年恢复上演传统戏《春草闯堂》、《桃李梅》、《徐九经升官记》、《郑子清外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新编历史剧。与观众久别的传统京剧重新登上舞台,倍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让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同时一大批新兴、外来的艺术门类也悄无声息的来到人们身旁,在这些新兴、外来的艺术门类的激烈竟争中,鹤岗市京剧团由于经费匮乏,后继乏人,观众大量流失,而不得不进入一个相对寂寞的困难时期。
寂寞并不可怕,奋斗就有希望。鹤岗市京剧团为了摆脱“困境”鹤岗市京剧团励精图治、大胆改革,从1985年起,十余年来先后远赴河北、温州巡回演出1000余场。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现代戏数十出。开展以副养文、创办艺校,培养京剧后备人才等多项举措。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鹤岗市京剧团立足于为鹤岗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鹤岗百万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每年深入我市厂矿、村镇进行公益性演出近百场,在此同时,先后排演大型现代京剧《尚志悲歌》、新编历史剧《弘治私堪》、大型现代京剧《梅嫂》、校园剧《向前看齐》获得数十项省级剧目创作奖项。从1999年至2005年鹤岗市京剧团同我市各文艺单位在每年的7、8、9三个月的周末分别在我市各大广场举办彩色周末文艺演出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进入新世纪,鹤岗市京剧团虽然老艺人相继退休和故去以及一些有潜质的中青年演员的调走,但同比全省各地市级专业剧团,鹤岗市京剧团演出陈容和综合实力在我省应属一流。但是让人尴尬的是,“虽然台上不断有戏演,无奈台下观众日渐稀”。任何传统艺术,无论过去如何辉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必将被观众抛弃。2004年鹤岗市京剧团的决策者居安思危,在文化局党委的“坚持两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指示下,以2004年度剧团业务考核为契机,狠挖自身潜力、大胆革新。一大批能歌善舞、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剧团主要演职员杨晓明、徐佳、王宏、孙凤、董丽萍、杨晓泉、杨晓光、张圆、王洪岭、陈海涛、赵晓光、王杰、范吉平、董立勇等多次获得省级以上个人奖项,为家乡赢得了荣誉。
2005年在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前提下,为了整合我市文化事业的资源,解决艺术人员短缺,物资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鹤岗市文化局在请示上级领导的同意下,与2005年8月3日将原鹤岗市京剧团与原鹤岗市歌舞团整合为鹤岗市艺术剧院,行政级别为科级财政拨款差额事业单位。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经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几代人的默默耕耘,五十多年来,鹤岗市京剧团沐雨栉风,勤勉拓新。2005年的机构整合不是鹤岗市京剧团历史的终结,而是鹤岗市京剧团一次重造自我的新生,我们相信整合后的鹤岗市艺术剧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带领下,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在鹤岗市京剧团五十多年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忘记为鹤岗市京剧团的发展壮大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的艺术生命同鹤岗市京剧团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们就是鹤岗市首任业务团长刘盛斌和中国四大名旦亲传弟子鹤岗市京剧团旦角演员王佩珠。
刘盛斌1924年生于天津一个商人家庭,他自幼喜爱京剧艺术。12岁在天津宝兴社学习京剧初学小花脸,15岁又学习架子花、武生等行当, 1952年,任鹤岗市京剧团第一任业务团长。
1956年7月刘盛斌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全省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中,他主演的《嘉兴府》、《黑旋风李逵》获优秀表演奖。1961年开始,他又专攻麒派老生,演出了《徐策跑城》、《坐搂杀惜》等麒派的优秀剧目,同时还兼演花脸戏。刘盛斌主要演出剧目有《白毛女》、《林海雪原》、《柯山红日》、《还我台湾》、《林则徐》、《铡美案》、《探阴山》、《四杰村》、《白水滩》1974年8月,年仅50岁的刘盛斌中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王佩珠,女,汉族,1936年6月27日出生于天津市,父亲是京剧琴师。她自幼酷爱京剧艺术,并且天资聪颖,看完了戏以后很快就能学会,父亲见她喜爱京剧,就让她先后拜了何佩华、赵琦侠两位先生为师学习京剧表演,6岁学戏,6岁登台表演《苏三起解》。1950年,她演出的《香罗带》剧目受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四大名家―荀慧生先生的赏识,经何佩华老师介绍,她拜了荀慧生为师,学习荀派表演艺术。这期间,她受到了更为严格的艺术训练,荀先生对她非常的钟爱,在他的精心教授下,得到了荀派艺术的真传。以后,她先后主演了《红娘》《金玉奴》《睛雯》《红楼二尤》《杜十娘》《金钗记》《大英杰烈》《钗头凤》《花田错》等大量的荀派剧目。荀先生看了她的戏非常高兴,说她聪明,给了她很高的评价。在她向荀慧生先生学习荀派艺术期间,她还同当时享誉全国的著名架子花脸贺永华先生、著名老生周啸天先生、著名武生王鸣钟先生合作,在青岛、上海、无锡、苏州、常州、镇江等地演出了《武家坡》《玉堂春》等剧目,鼓师是金瑞林先生给她司鼓,此人后来做了张君秋先生的鼓师。后来,她家又组建了“新风旅行社”计40余人,由她担任班主,在南昌、南京、天津、烟台、蚌埠、徐州、开封、郑州、西安等地流动演出。她以主演荀派剧目为主,受到观众的好评,场场爆满。
1956年,她结束了流动演出的生涯,参加了黑龙江省鹤岗市京剧团,担任旦角主要角色,在国家首次确定文艺级别时被评定为国家文艺四级,也就是“文革”前老四级演员。1958年在黑龙江省青少年戏曲汇演中,她以主演《红娘》剧目荣获优秀表演奖(当时没有设等次,优秀表演奖就是最高奖)。1960年她以主演《尤三姐》剧目在黑龙江省戏曲汇演中又获得了优秀表演奖。1964年,鹤岗市京剧团自编了现代京剧《智取九尾狐》,她主演剧中反面角色九尾狐。九尾狐这个人物是个土匪头子,极其奸诈,当时她塑造角色人物造型上与众不同,在扮像上下功夫,上戴貂皮帽,身披抖蓬,穿一双高腰皮靴,脸上的化装也大胆创新、夸张,有些地方与坐山雕相似,当时还没有智取威虎山这出戏,她演的这出戏当时在50年代汇演中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赞扬,在黑龙江省文艺汇演中第三次荣获了优秀表演奖。“文革”前夕,剧团开始排演革命现代戏,她在《三代人》《芦荡火神》《杜鹃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剧目中担任了女主角。“文革”开始后,她被扣上了“资产阶级艺术权威”的帽子,受到了迫害。这期间,她扫过大街,打扫过厕所,她的演艺活动被迫中断。1978年,“四人帮”被粉碎了,党的文艺政策,使她又焕发了艺术青春,在剧团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和排演历史新编剧目的过程中,她先后主演《红娘》《勘玉钏》《十三妹》《金玉奴》(全部)《法门寺》《尤三姐》《穆柯寨》《柜中缘》《拾玉镯》《玉堂春》等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杨门女将》《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对花鞋》等历史新编剧目,先后随团到本省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依兰、富锦、勃利、伊春等地演出,所演剧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她从艺以来演出近百出剧目。1987年,在她国首次开始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时,她被评聘为二级演员。
此后,她主要从事艺术教学工作,先后在鹤岗市文化局戏曲学校和黑龙江省艺术学校鹤岗分校任教,培养了几期共20余名学生。在教学中,她竭尽所能,努力把她所掌握的荀派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学生们传受了《武家坡》《四郎探母》《红娘》《勘玉钏》《十三妹》《金玉奴》《穆柯寨》《柜中缘》《拾玉镯》《玉堂春》《花田错》等多出传统剧目。学生现在都在团里担当主演。在传艺的同时,教导学生们首先要“立德”要做“德艺双馨”的演员。目前,这些学生多已成为省内专业艺术团体的骨干。她在鹤岗艺校任教期间,还为佳木斯市、鹤岗市京剧团培养了2名较为优秀的荀派艺术人才。现已是国家一级演员,在省内外汇演中多次获表演一等奖。
她于1991年退休。在她年近古稀之即,仍然为培养京剧后继人才竭尽绵薄之力。2003年,她的多名亲授学生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这使她为之欣喜。多年在党的教育下,在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自己努力的工作,为剧团为京剧事业尽心尽力。她珍爱的京剧艺术,她愿为她所珍爱的艺术鞠躬尽瘁。
她于1984年7月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黑龙江省戏剧协会理事,鹤岗市戏剧协会副主席和鹤岗市政协委员。现享受国家老艺术家津贴待遇。
她中说我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在党的培育下取得的,我一生要回报国家和人民,一定把我的艺术更多的传给后人,为京剧事业贡献力量。
第二节 鹤岗市歌舞团
鹤岗市歌舞团成立于1992年,(成立时至1996年名称为鹤岗市文工团,后更名为鹤岗市歌舞团),前身是1970年成立于的鹤岗市文工团。
1970年鹤岗市文工团是在全市各学校文艺宣传队抽调近五十名文艺人员组建而成的。初期,以演出舞剧及配合政治形势的歌舞、曲艺节目为主。1977年,文工团开始演出话剧、歌剧、评剧等。从1977年到1981年文工团解体为止,共演出大型话剧十余出。如《霓虹灯下的哨兵》、《于无声处》、《特别代号》、《一双绣花鞋》、《白卷先生》、《雷雨》等,演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场次、观众人次达到鹤岗市话剧演出有史以来最好水平,并且涌现出一大批文艺人才,他们至今还活跃在我市文艺舞台,其中我国著名歌唱家殷秀梅就是原鹤岗市文工团的演员。
1992年市里决定重新组建鹤岗市文工团。主要演职人员是由抽调的市群众艺术馆的骨干与社会招聘和划归市文化局影剧院的职工而构成。地址为工农区东解放路11号影剧院剧场。
剧团成立初期,专业艺术人才,资金和设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演出需要,加上当时演出市场的低靡,剧团举步维艰。
全团干部职工在团领导班子的率领下,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提出“ “请进来(创作、排演优秀剧目、引进优秀人才),走出去(努力开拓外省演出市场)”的发展战略,创作或排演了《军嫂》、《托起明天的太阳》、《我爱我班》三部大型话剧,除在本市演出外,还多次赴山东的济南、菏泽地区,江苏的苏州地区巡演,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话剧的演出拓宽了歌舞团的演出门类,培养、磨练出一批“一专多能(既能演歌舞,也能演话剧,小品等)”的专业人才。歌舞团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歌舞团还带着歌舞节目到苏、鲁、豫、皖等地区进行了商演。在山东龙口和江苏张家港的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
剧团还不断吸纳人才,引进编导、编曲和各类专业艺术人才,并选送演职人员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随着剧团的变化,新增添了大量设备,购买了调音台、调光台、音箱、硅箱、烟雾器、音响效益器、喉头麦克、追光灯、回光灯、乐件等各类设备,价值数十万元。
在两届团领导班子(刁复钤、杨晓泉)及全团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歌舞团由建团初期的缺人才、少设备、难以独立完成一台专场节目而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各类专业艺术人才84人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其中有一百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类赛事中获奖,涌现出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如意杯”金奖得主,中央电视台特约声乐演员蔡岩;在国家级小品、曲艺赛事屡获殊荣的我市文艺创作带头人陈占国;创作舞蹈《红手绢》获得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银奖的舞蹈编导王晓明;获得黑龙江省“灵芝杯”歌手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十佳歌手魏玉坤;获得俄罗斯比落比詹犹太州艺术节声乐最高奖的陈玉海,以及在各类赛事屡有斩获剧团优秀演员何忠启、门丽华、苏秀华、于爱贤、于凤琴、白庆国、于东溟、何淼、刘芙,此外,还有器乐配器员华毓良和音乐制作人金钟等一大批专业艺术人才,使剧团形成了各类专业人员比较配套、艺术门类比较齐全、技术设备比较先进,能胜任我市各类演出需要的专业化艺术表演团体,多年来,鹤岗市歌舞团以歌舞、曲艺、话剧等演出样式,每年在我市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演出100余场,为鹤岗市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5年在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前提下,为了整合我市文化事业的资源,解决艺术人员短缺,物资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鹤岗市文化局在请示上级领导的同意下,与2005年8月3日将原鹤岗市京剧团与原鹤岗市歌舞团整合为鹤岗市艺术剧院,行政级别为科级财政拨款差额事业单位。
第三节& 鹤岗市艺术剧院
鹤岗市艺术剧院位于工农区东解放路11号的人民剧场,隶属于鹤岗市文化局,是我市唯一一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2005年8月,是由原市歌舞团和原市京剧团整合而成的,剧院内设办公室、艺术室、演员队、声乐队、舞蹈队、乐队、舞美队、剧场、演艺中心等。演出以歌舞、话剧、曲艺、小品、京剧、魔术为主,是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承担着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全面工作服务,为全市百万人民服务的重要职能。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供演出服务、演出策划和剧场及会务服务、接待工作、放映电影等。是我市规模最大,演出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文艺演出单位,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艺术剧院2005年成立以来,先后圆满的承担了鹤岗市庆祝建市6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文艺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演出等我市重大演出数十台,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一致肯定。2007年和2008年又连续两年在市文化局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圆满了完成赴俄参加俄罗斯犹太州“中国年”黑龙江活动日暨鹤岗活动周,带去了11个精彩节目,举办专场演出2台,为家乡赢得了荣誉,为中俄两地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6年初,鹤岗市政府投资4百万多万翻建艺术剧院剧场,新建成的人民剧场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并迅速产生效益。自今为止已经上映电影数百场,举办各种大型晚会和会议接待上百场,累计接待观众人数上百万人次。2007年2月,剧院开拓创新、创新经营思路、经营理念,采取与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鹤岗分公司和鹤岗市比优特商贸有限公司合作,以交话费赠电影票和购物赠电影票的方式,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在当前鹤岗市电影放映十分低靡的情况下,创造了近年来少见的繁荣景象,让阔别电影多年的观众重新走进影院,欣赏到高档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也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现今,鹤岗市艺术剧院人才荟萃。拥有一大批业务精、能力强,在国家和省内外多次荣获大奖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名演员、名作者。
陈占国,我市艺术剧院创作员,国家一级编剧,他参与创作的相声《免费电话》由李金斗,大兵、赵卫国表演,成功的登陆央视春晚,并获得二等奖。2009年,他的另一段群口相声《团团圆圆》由董卿、李伟建、武宾和台湾的相声演员朱德刚、樊光耀表演,又一次在央视春节晚会上与观众见面。陈占国的创作成绩填补了我市文艺创作的空白。
陈占国自幼酷爱曲艺创作与表演,45岁的陈占国从事曲艺创作已经二十多年了。他1986年考入鹤岗矿务局工人艺术团,任创作员、曲艺演员,1993年调入鹤岗市艺术剧院任创作员至今。二十多年来,他勤奋学习,笔耕不辍,现已发表上演作品二百余篇。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综艺大观”“周末喜相逢”“曲苑杂坛”《曲艺》杂志,《北方文化》以及黑龙江、山东、浙江、河南、辽宁、吉林、天津等省市电视台均有作品播出和发表。相声作品《好字趣谈》,《创名牌》录制成盒式带全国发行。著名演员李金斗、陈涌泉、师胜杰、白英杰、高秀敏、宗成宾、大兵、刘流等均上演过他的作品。至今为止,已有几十篇作品获国家及省、市级奖励。
他在创作中坚持传统艺术的推陈出新,他大胆改革,创作出了群口双簧《农村新鲜事》,在全国首次将传统的两人表演的双簧改为八人表演,既继承了传统双簧的特点,又增添了时代的特色,使古老的曲艺形式焕发出新的魅力,该作品在省电视台及湖南卫视播出后,深受好评。他还把京京东大鼓与天津快板这两种曲艺形式结合在一起,创作曲艺说唱《歌唱项目建设年》在演出中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他在相声创作中,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他的相声新作《模拟疗法》,将与现场观众互动的手段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使演出气氛更加热烈火爆。今年7月,随着中国相声作品拍卖第一槌的敲响,这个作品被黑龙江省曲艺团拍得。并在今年全国相声新作品征文中,获得了第二名。黑龙江省曲艺团刘彤,宗成滨参加了获奖作品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黑龙江日报》、《生活报》、《新晚报》等媒体以《我省相声新作〈模拟疗法〉火爆津门》为题进行了报导,相声《模拟疗法》为我们黑龙江省赢得了荣誉。
他认真深入生活,注意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提炼素材。95年,在河南平顶山参加中国曲艺节的活动,一位上移居河南多年的鹤岗人对他说:“在河南听不到二人转,能否回去给她寄几本二人转磁带。”因此,他写出了小品《乡音》。在苏州演出,吃饭的时候巧遇黑龙江老乡,老乡不断的地问家乡的变化,他被老乡的思乡之情感动,写出了小品《乡情》。身处鹤岗矿区,他有许多矿工朋友,深厚的生活基础让他成功地创作出了歌颂煤三代煤矿工人爱岗敬业的相声作品《煤家煤业》,在矿工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在中央电视台“五一”晚会播出后,有位作家说,这个作品准是出自矿山作者之手。曲艺理论家刘梓玉在谈到这段相声时说;“他能用自己的智慧,将不是喜剧题材的题材,改变成喜剧。”(《相声向着本体回归》)92年12月号《曲艺》。
他的创作态度非常积,注重创作节目的时效性和宣传作用,小品《大家?小家》展示了在鹤岗大拆迁,大建设的过程中,普通百姓的精神面貌,在省电视台播出,把鹤岗介绍给了全省人民。抗洪期间,他深入到松花江边和黑龙江边,亲历了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抗洪抢险的过程,创作了小品《夜寻江堤》。“非典”期间,他多次到“安全检查站”体验生活,写出了小品《一箱咸盐》等作品并参加演出,在舞台上,在屏幕上为观众服务。面对我市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所取得的成就,他更是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创作了《鹤岗走向新辉煌》,《歌唱项目建设年》等曲艺节目,经常在我市的文艺舞台上上演。
87年至今,他一直担任我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和我市大型文艺活动的主创工作,每年都有新作品上演。他的作品之多,质量之优在我市数佼佼者。近年来,还多次参加国家和我省大型晚会的策划和创作。除两个作品登陆央视春晚外,还为2009年中央电视台少儿春节晚会创作了音乐快板《欢欢喜喜过大年》。为央视“五一”晚会、全国广播剧颁奖晚会的创作,写出了小品《职业习惯》相声《别为我疯狂》等作品。2003年担任黑龙江省春节文艺晚会《迎着太阳走》导演组成员。并创作了小品《风雪路上》,音乐快板《龙江新歌》。为曲艺团三十周年《曲苑金秋》晚会创作了相声《新闻制造》。还曾为我省电视台春节晚会创作了相声《创名牌》小品《乡音》、《同心曲》等作品。
他勤奋创作,善于思考,不断总结创作的经验体会,《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血脉》《文艺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等论文在《剧作家》杂志上发表。在工作中,他时刻注意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在创作过程中,无论是为晚会撰稿还是节目的创作,他几乎全部采取为演员量身定做的办法,新老演员结合使用,既能使演员的表演才华得到更广泛的展示空间,还能使青年演员得到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他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及同志们的尊敬,连续多年被评为文化局劳模标兵并获得市政府记功奖励。
剧院全国青年歌唱家蔡岩以粗犷而不失细腻,热情而不失含蓄的演唱风格,深得观众的喜爱。她先后应邀参加国家以及中央电视台等专题文艺节目的演出20余次,她创作和演唱的歌曲先后荣获全国“如意杯”声乐大赛金奖,全国获奖歌手冲刺大赛特别精英奖,新加坡“胡姬花”声乐比赛大奖等7次国家级各类声乐比赛大奖,10余次荣获省级各类声乐比赛奖。在1988年全国“如意杯”声乐大奖赛上,她以一曲《中华之声》与李娜并列荣获金奖。
剧院业务副院长张圆曾是原市京剧团优秀京剧小生演员,为了响应上级领导关于“一专多能,两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她自费去哈尔滨拜国家魔术艺术家王丽艳为师,学习了魔术表演。学成回来后,在黑龙江省及鹤岗市的舞台上多次上演,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并在首届黑龙江省杂技、魔术大赛中获得金奖。大型魔术《火龙出双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中国“宝丰杯”魔术大赛获得了银奖。并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受到了省文化厅的通报表扬。填补鹤岗市魔术表演艺术的空白。
剧院业务副院长何淼是鹤岗市艺术剧院一名青年演员,舞蹈编导,鹤岗市舞蹈学科带头人,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鹤岗电视台、鹤岗有线电视台等历年的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均在晚会演出中担任舞蹈编导和领舞表演等主要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和省、市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剧院黑龙江省十佳歌手魏玉坤在1996年在省“灵芝杯”歌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7年在省“献给祖国”的歌暨香港回归、50年大庆比赛中荣获黑龙江省十佳歌手歌手荣誉称号。2003年在俄罗斯犹太人文化节上双获最高荣誉奖。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移动通讯杯文艺调演中获声乐一等奖。而今其演唱的歌曲《豪迈的鹤岗人》和《黄昏放牛》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赢得了百姓的好评。
剧院艺术室副主任,青年舞蹈演员,舞蹈编导刘芙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曾在1996年参加黑龙江省举办的第四届全省专业舞蹈大赛中表演的舞蹈《扭不够》荣获表演一等奖,并参加当年的省春节晚会,2000年7月在黑龙江省“群星奖”舞蹈比赛中表演的舞蹈《红手绢》荣获个人表演金奖。
剧院艺术室副主任,音乐制作人金钟,多年参加鹤岗市春节晚会的音乐制作工作,特别是《冰雪狂想曲》的音乐被选送到《鹤岗风光片》中,在重大会议和迎接外宾中多次播放。1994年在省第五届东部士城市艺术节中我用一台电子琴成功地制作了开场大型舞蹈音乐并参加了管弦乐《轻骑兵》序曲的演奏,现今已经成功的完成数十台大型晚会中的音乐制作任务。
剧院音乐配器华毓良为数部音乐剧编写了总谱,为几十首歌曲编写了配器,还创作了数首器乐曲、联奏。为我市的文艺舞台演出作出较大的贡献。
剧院演员队队长白庆国,多部话剧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大奖。2004年学成川剧变脸绝活,并代表鹤岗市参加了伊春市、佳木斯市的春节联欢晚会。并赴俄罗斯参加中俄友好年文艺演出,把我国的“变脸”绝活展现在外国人的面前,也为我市的文艺表演发展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此外,我院演出整容齐整,在我省同类院团也是首屈一指,我们有我市知名京剧青衣演员董丽萍、老旦演员孙凤、京剧铜锤花脸演员王洪岭、老生演员孟庆志、花旦演员王杰等一大批京剧表演人才。剧院乐队配置齐整,能同时演奏中外名曲。舞美设计人才济济,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大奖。舞蹈队整容庞大,技艺精湛。声乐队汇聚大量我市一流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专业人才。同时,我院还有如于爱贤、于凤芹、苏绣华等一大批优秀的老文艺工作者,应然活跃在我市文艺的舞台,为剧团培育新人,为剧团的长远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而今,剧院年均演出一百多场,除在本市演出外,还在我市周边县市和垦区演出数十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在,鹤岗市艺术剧院正在改革中不断壮大,也必将为我市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人物传略
刘盛斌,男,(1924――1974),京剧演员,中共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分会理事,鹤岗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原鹤岗市京剧团第一任业务团长。
1924年生于天津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喜爱京剧艺术。12岁在天津宝兴社学习京剧初学小花脸,15岁又学习架子花、武生等行当, 1952年,任鹤岗市京剧团第一任业务团长。
1956年7月刘盛斌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全省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中,他主演的《嘉兴府》、《黑旋风李逵》获优秀表演奖。1961年开始,他又专攻麒派老生,演出了《徐策跑城》、《坐搂杀惜》等麒派的优秀剧目,同时还兼演花脸戏。刘盛斌主要演出剧目有《白毛女》、《林海雪原》、《柯山红日》、《还我台湾》、《林则徐》、《铡美案》、《探阴山》、《四杰村》、《白水滩》1974年8月,年仅50岁的刘盛斌中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附原鹤岗市京剧团、原鹤岗市歌舞团及鹤岗市艺术剧院主要演职人员简介(请领导酌情考虑,那些人可以列入书中)
主要演职人员简历:
原京剧团:
刘盛斌,男,(1924――1974),京剧演员,中共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分会理事,鹤岗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原鹤岗市京剧团第一任业务团长。
1924年生于天津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喜爱京剧艺术。12岁在天津宝兴社学习京剧初学小花脸,15岁又学习架子花、武生等行当, 1952年,任鹤岗市京剧团第一任业务团长。
1956年7月刘盛斌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全省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中,他主演的《嘉兴府》、《黑旋风李逵》获优秀表演奖。1961年开始,他又专攻麒派老生,演出了《徐策跑城》、《坐搂杀惜》等麒派的优秀剧目,同时还兼演花脸戏。刘盛斌主要演出剧目有《白毛女》、《林海雪原》、《柯山红日》、《还我台湾》、《林则徐》、《铡美案》、《探阴山》、《四杰村》、《白水滩》1974年8月,年仅50岁的刘盛斌中因积劳成疾而病逝。
覃志良,(1924――1981)原鹤岗市京剧团编剧、导演、艺术委员会副主席。
创作、改编、导演的剧目有《薛刚反唐》、《越王勾践》、《济公传》、《五鼠闹东京》、《文天祥》、《群风朝阳》等几十个剧本。现代戏《黄河岸上一家人》参加合江地区汇演,受到称赞。
杨润生,(1929――1986)原鹤岗市京剧团艺术室副主任。
曾是京剧武生演员,后改行为编剧、导演。曾演过创痛京剧《挑滑车》、《界碑关》、《伐子都》、《武文华》等。1964年他改编的大型京剧《智擒九尾狐》参加黑龙江省现代戏汇演,深受欢迎。1984年,参加了黑龙江专业编剧培训班学习。创作了京剧《银菊皇后》。发表在省戏工室、省文艺干校合编的新剧本上。
马四喜,男,(1940――1987)才1940年5月19日生于原河北省天津市,现天津市。1957年到原鹤岗市京剧团工作,任职演员,行当武生。
马四喜是原鹤岗市京剧团著名京剧武生演员。马四喜基本功扎实,武技纯熟、稳练、身段、把子、工架很有气度,台风朴厚大方。他上演的剧目文戏唱腔韵味清醇,表演细腻;武戏武功精湛,干净利落。并在多部革命现代京剧中饰演主要角色。1978年,他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春为师,在杨派武生表演风格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造,成为原鹤岗市京剧团主要“挑梁”武生。他主要演出剧目是传统京剧《四杰村》、《白水滩》;现代京剧《红灯记》、《奇袭白虎团》。
高庆永,男1922年生,宁津县人,原鹤岗市京剧团演员,中共党员,鹤岗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中国共产党鹤岗市第六届党代会主席团成员。
1934年入山东忠庆社科班学京剧(老生),师承施崇欣。并随科班流动济南市、张店等地演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官教导团五团,1952年随团集体转业到原鹤岗市京剧团。任职演出队队长。高庆永曾在《群英会》、《击鼓骂曹》、《空城计》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在《三盗芭蕉扇》剧中,扮演猪八戒,得到同行和观众的称赞。高庆永是剧团的多面手演员,从不计较角色大小,哪怕是扮演群众演员也认真完成,其戏德受到同仁的一致好评。此外,还经常主动向青年演员传授技艺,从不保守。
1979年至1982年连续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82年被评为鹤岗市文化系统优秀党员。1983年离休。
董少明,男,(1924――1986),生于北京市,原鹤岗市京剧团演员。
自幼随父(董明瑞)学习京剧武生行当,后拜小九肖,白玉昆为师,习艺长靠短打戏,并赴长春、沈阳、吉林、锦州、抚顺、辽阳、鞍山等地流动演出。剧目有《长坂坡》、《挑滑车》、《英雄义》、《武松》、《伐子都》、《战马超》、《金钱报》、《四杰村》、《安天会》、《水帘洞》等四十余出。
1948年参加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官教导团四团,当演员。1952年随团集体转业到原鹤岗市京剧团,是团里的主要演员,多年来随团演出,在鹤岗观众中颇有影响,翻打全能,为了演好猴戏曾买一只活猴,学习猴的动作,“董少明演出卖力气”这是鹤岗观众的评价。1986年逝世,终年62岁。
王佩珠,女,国家二级演员。1936年生于天津市梨园世家。原鹤岗市京剧团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系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分会理事,原鹤岗市第五届政协委员。现享受国家老艺术家津贴待遇。
八岁时,随父亲王芝瑞和赵倚侠、何佩华等人学戏练功。1948年正式在济南、青岛等地登台演出。1951年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此后专攻旬派艺术。
1956年4月,到原鹤岗市京剧团工作,任职旦角演员。王佩珠在长期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中,善于吸收诸家之长,克己之短,在饰演的众多角色中,表演细腻,以神传情。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形成自己鲜明的表演风格。主要演出荀派剧目有《红娘》、《绣襦记》、《勘玉川》、 《 钗头凤& 》|《霍小玉 》、《& 晴雯》;等。
曹玉璋(男)1930年生于上海梨园世家。原鹤岗市京剧团演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鹤岗市第六届政协委员。1987年被评定为专业技术职务艺术系列二级演员。
自幼随父学艺并借父名称为――小曹毛包13岁与小王虎辰合作演出。1957年专攻裘派艺术,并在演出中大胆尝试。1964年参加鹤岗市京剧团工作。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扮演了许多主要角色,受到广大观众好评。1981年调到鹤岗市文化局业余艺校任教,在教戏说戏中非常注重京剧表演艺术唱、念、做、打得有机统一,从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环节。为我市艺术人才的培养做了一定的贡献。
姚东升、男、1933年生于北京梨园世家。原鹤岗市京剧团党支部书记兼团长,系中国戏曲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1987年被评定为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二级演员。
姚东升八岁时,进入东北柏岩科班,学习京剧艺术,艺名筱柏岩。同时,随主要教师秋富生学艺,同时,还向铁月亭老师兼学二路老生。并跟随科班赴沈阳、辽阳、长春等地流动演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官教导团四团京剧队(解放四团京剧团)1952年5月随团集体转业到原鹤岗市京剧团。
由于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受京剧艺术的薰陶,加上名家指教,从艺几十年来,曾先后在几十场传统戏和现代戏中任主要角色。由于功底扎实,唱、翻、打都比较出色,曾受到京剧界同行们和群众的好评,多年来担任原京剧团主要领导,对原鹤岗市京剧团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已离休。
汤丽珠,女,1941年生,长春市人。原鹤岗市京剧团演员。1949年考入吉林戏曲学校学京剧,启蒙老师朱如香,学习青衣、花旦表演艺术。
1952年吉林戏校解散后,考入沈阳戏曲学校学习,1953年沈阳戏校与中国戏曲学校合并,她又重新被中国戏校录取。1057年因故离校,于1958年参加原鹤岗市京剧团工作,先后在《荀灌娘》、《天门阵》、《打焦赞》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在现代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杜鹃山》、《瑶山春》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1986年因故退休。
贾慧茵、女、1923年生于沈阳。系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黑龙江分会会员。中国共产党党员,1987年被评定为专业技术职务艺术系列二级演员。
自幼喜爱京剧艺术,求教于梁花浓、石明玉等人学戏。195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官兵教导团第四团,1952年集体转业来到鹤岗市。
贾慧茵专攻老生、擅长“余派”并喜好杨宝森的唱法,吸收各家之长,借助自己的嗓音形成自己的风格。主要演出剧目有《空城记》、《击鼓骂曹》等。
石慧,女,1948年生,天津市人,原鹤岗市京剧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鹤岗市戏剧工作者协会理事。
六岁开始学唱京剧,由于天资聪明并在父亲石其林(京剧演员)的指导下,学龄前便学会《祭塔》、《玉堂春》、等传统戏的唱腔。与此同时在姚荫专、赵连科(原鹤岗市京剧团武功教师)的指导下,毯子功,把子功。原鹤岗市京剧团赴省参加汇演剧目《黄河岸上一家人》和赴合江地区参加汇演剧目《群凤朝阳》特邀石慧扮演主要人物的童年,并受到好评。
1960年10月正式考入原鹤岗市戏曲学校京剧班,在主讲教师李文溪(筱派花旦)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践演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扮演了《二进宫》、《花园增珠》、《三不愿意》等剧目中的主要演员。
恢复传统戏后,在《春草闯堂》、《三请樊梨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新编历史剧和《玉堂春》、《四郎探母》等传统戏中扮演主要角色。
由于石慧聪明好学,懂简谱乐理,所以在饰演《郑子清外传》中艾春兰、《借妻》中的王翠娥、《张海迪》中的张海迪时,唱腔均由自己设计。石慧以唱工见长,特点是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流畅细腻。
杨晓明,男,1952年出生于鹤岗梨园世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曲家协会会员,鹤岗市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任原鹤岗市京剧团业务副团长,黑龙江省艺术学校鹤岗分校副校长,现任鹤岗市艺术剧院业务副院长。
九岁时受父亲(杨润生)教育开始练习戏剧基本功,学功武生行当,启蒙戏《林冲夜奔》。与此同时,还在贾慧茵指导下学习文戏。1970年考入原鹤岗市京剧团任职演员,行当武生,1987年拜李宗义为师。改行为老生,专攻高派老生戏。1992年荣获黑龙江省东部七城市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参赛剧目《逍遥津》;1992年在黑龙江省“黑天鹅”艺术节荣获表演一等奖,参赛剧目现代京剧《尚志悲歌》;1997年在黑龙江省迎香港回归荣获表演金奖,参演剧目《上天台》;1998年在黑龙江省新人新作大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参演剧目《弘治私堪》;2003年在全国首届“国花”杯中青年戏曲大赛中参演剧目荣获表演金奖,参赛剧目《上天台》。
主要演出剧目有:《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汉宫惊魂》、《野猪林》、《逍遥津》、《上天台》《红灯记》、《尚志悲歌》、《弘治私堪》等。
杨晓泉、1962年出生于梨园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京剧表演艺术十分喜爱。1977年考入鹤岗市京剧团成为一名京剧演员。1986年组织保送到黑龙江省直属机关职工大学中文系学习编剧,从此改职专业戏剧创作。现是省戏剧创作中心成员,省剧协会员,鹤岗市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国家一级编剧。
杨晓泉从事文化专业艺术事业20多年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政治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靠近党组织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忠诚党的事业,服从组织,顾全大局,遵守国家法规、法令,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他创作的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溶为一体,弘扬主旋律,高歌时代精神。他创作的现代京剧《尚志悲歌》参加省第三届天鹅艺术节展演,深受各界好评,该剧共获七项大奖,省戏剧创作中心特给予优秀编剧奖和奖金1000元。他创作的历史新编剧目《弘治私勘》参加全省“新人新作”文艺调演荣获编剧一等奖。杨晓泉创作的《雨夜》获省第二届“宏达杯”小戏小品比赛一等奖。杨晓泉与人合作的《太阳雨?星星泪》在首届龙江文化艺术之冬新剧目展演中荣获二等奖。杨晓泉创作的《萤光》《泪洒龙江》在《剧作家》首届全国有奖征文评奖中被评为一等奖、二等奖。
杨晓泉同志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果显著,多次被评为市模范工作者、优秀党员光荣称号。省文化厅在全省选送11名青年编剧到中央戏剧学院高级编剧班进修深造,杨晓泉是其中之一,是一名有潜力的年轻剧作家。
在20多年文艺工作岗位上,他始终认真工作,勤奋好学,成绩突出,不骄不傲,团结同志,无私奉献,为繁荣文艺事业,为两个文明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佳、女,1961年出生于鹤岗,鹤岗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鹤岗市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鹤岗市艺术剧院京剧演员。
徐佳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十几岁凭自己的胆识和能力于1973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京剧表演系,专工青衣、刀马、花旦,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1979年9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佳木斯市京剧团工作,不断发挥自己的艺术优势,跳大梁演出,演出实践提高了他的艺术水平,成为剧团青年演员中的姣姣者,青年尖子演员,后被文化局和剧团领导特派我到外地拜名师学各名流派京剧艺术,80年代末来鹤岗拜荀派艺术家的得意名徒,著名京剧演员王佩珠为师,她亲授传授荀派名剧《红娘》、《诓妻嫁妹》等,后又到上海拜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为师,亲授名戏《尤三姐》、《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棒打薄情郎》等,并与童芷苓老师同台演出了《宇宙风》、《尤三姐》又在镇江与言兴朋老师同台演出了《我龙吊孝》,这次拜师使她的京剧表演水平得到飞跃。回到剧团后先后在20多部传统戏中扮演主要角色,得到省级、地市级奖项十几次。
1991年徐佳回到她的故乡鹤岗,在原鹤岗市京剧团工作,继续从事京剧艺术事业,在剧团承担的大型现代京剧《刘胡兰》中扮演刘胡兰。1992年在大型京剧《尚志悲歌》中扮演夏蕙云。1996年在大型现代京剧《梅嫂》中扮演梅嫂,荣获省戏曲调演一等奖,并把评论扮演梅嫂的文章,刊登在北方日报上。2000年担任策划的九九唱新春,在省第六届电视文艺评奖中荣获一等奖。2001年在全国京剧大赛中,荣获黑龙江赛区电视专场旦角组金奖。
王宏,女1958年9月25日出生于鹤岗市一个梨园世家。现鹤岗市艺术剧院演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鹤岗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工农区人大代表,大学文化,国家一级演员。
王宏1977年考入原鹤岗市京剧团,任职演员,主攻青衣、刀马花旦。其母王佩珠我市著名京剧演员,是我国四大名旦荀慧生亲传弟子。王宏自幼在其母的亲授下学习了《红娘》、《红楼二尤》、《诓妻嫁妹》等多出荀派名剧。1977年进入剧团后又在《三打陶三春》、《三请樊梨花》、《春草闯堂》、《三打白骨精》、《宇宙锋》、《呼家将一、二本》、《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门女将》、《玉堂春》、《拾玉镯》、《白水滩》、《嘉兴府》、《甘露寺》、《红灯记》、《扈家庄》、《杜鹃山》、《燃烧的爱》、《火案》、《警钟》、《阿混新传》、《萧红烛》、《赖宁》、《李逵上任》、《沙家浜》、《智取威华山》等数十处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并在省、市各种比赛中多次赢得荣誉。其中在1990年黑龙江省中青年戏曲演员折子戏表演比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并等到领导的高度称赞,1990年11月18日《哈尔滨报》登载文章中称赞“王宏同志是这次大赛中的最佳刀马旦”;2000年在黑龙江省首届“圣申杯”小品大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在黑龙江省宏达杯小戏、小品大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4年在《戏剧文学》杂志发表两篇戏剧论文(《红娘》唱腔欣赏和梅拍《太真外传》中四平调唱腔上喜)。
由于工作的需要,王宏同志现主要从事对戏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并取得骄人佳绩,其学生有的成为剧团生力军,有的被培养到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成为戏剧再创辉煌的希望。为我市的文艺事业做出较大贡献。
董丽萍,1960年8月16日生于鹤岗市,1981年在省艺术学校学习。1977年考入鹤岗市京剧团,主攻青衣。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鹤岗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工农区政协委员。& & 董丽萍演过许多张派戏,倾向于张派艺术,由于嗓音出众,声音酷似李维康,所以特别喜欢李维康的演唱风格。曾四次赴河北石家庄、保定地区演出,赴浙江省温州地区和哈尔滨等地演出,多次为在本市召开的全国各项重大会议演出,参加多种大型专场演出和春节电视晚会的演出,主演了《四郎探母》、《起解玉堂春》、《红鬃烈马》、《秦香&
莲》、《状元媒》、《杨门女将》、《断桥》、《祭塔》、《卖水》、《二进宫》、《别窑》、《倩女还魂》、《野&
猪林》、《甘露寺》、《尚志悲歌》、《刘胡兰》、《赖宁》和现代京剧《蝶恋花》、《杜鹃山》、《沙家浜》选场。多次在本市各类青年演员大奖赛上获奖,在黑龙江省第三届天鹅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在黑龙江省第四届群星奖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0年在全省蒲公英少儿文艺大赛中荣获辅导金奖,2005年在第五届黑龙江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中荣获优秀教师奖,2007年在黑龙江省第四届声乐比赛中荣获民族唱法一等奖。
孙& 凤,女, 1962年出生在鹤岗市一个梨园家庭,自幼随父亲练习京剧武功。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达市京剧团。1981年至1982年由团送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京剧进修班进修,拜吕艳霞为师,专攻老旦。1985年因工作需要,调到鹤岗市京剧团继续从事演员工作。200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现是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参加工作以来,曾随团到河北省新集市、石家庄市等大中小城市演出《遇皇后》、《打龙袍》等剧目受到了当地观众一致好评,消息传到我市,鹤岗日报头版头条做了重要报导,为我市文艺事业争了光,也增强了鹤岗市文艺团体的知名度。曾四次代表剧团到浙江省温州地区演出400多场,先后演出了《杨门女将》、《八珍汤》、《岳母刺字》、《赤桑镇》、《遇皇后》、《打龙袍》、《行路训子》、《钓金龟》、《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甘露寺》、《望江亭》、《汉宫惊魂》、《杨排风》、《王宝川》、《樊江关》、《春草闯堂》等传统剧目,演出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被当地观众誉为“温州第一老旦”。1999年剧团重排现代京剧红灯记》,在《红灯记》中扮演李奶奶。为了成功塑造李奶奶这一角色,她虚心向老前辈请教,总结前人的经验,刻苦钻研、推陈出新,成功的塑造了《红灯记》中李奶奶的英雄形象,受到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还演出了许多现代戏,有《沙家浜》、《赖宁》、《小侦查》、《合家欢》、《漩涡》、《向前看齐》、《刘胡兰》、《徐洪刚》、《谁是强者》等剧目,还有小品《鹤岗人都是活雷锋》。由于工作努力、积极上进,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92年,参加黑龙江省东部七城市艺术节,在《李逵上任》中主演李母荣获二等奖。1996年,参加黑龙江省东部七城市第七届艺术节,在《赤桑镇》中主演吴妙贞荣获一等奖。1996年参加黑龙江省京剧调演在《梅嫂》中扮演二嫂荣获二等奖。
2001年参加全国京剧电视大奖赛黑龙江赛区,荣获三等奖。
2003年参加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演员戏曲表演大赛中,在《八珍汤》中主演孙淑林荣获银奖。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届宏达杯小戏、小品比赛中,在《八珍汤》中主演孙淑林荣获二等奖。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新剧目调演评比活动中,在《李逵上任》中主演李母,荣获二等奖。
张& 圆、女,回族,1973年出生于鹤岗。市政协委员,市青联委员常委,国家二级演员,现任鹤岗市艺术剧院业务副院长。
1991年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鹤岗分校毕业后分配到鹤岗市京剧团工作任职演员,行当小生,后转行魔术演员,由于她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学习,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论文《漫话京剧小生》在《四川戏剧》上发表。
为了提高艺术修养,拓宽艺术道路,虚心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拜全国著名魔术表演艺术家王丽艳为师,学习近台魔术和大型魔术的表演。表演的大型魔术《火龙出双人》《变伞》《情景魔术》等节目,在黑龙江省及鹤岗市的舞台上多次上演,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并在首届黑龙江省杂技、魔术大赛中获得金奖。大型魔术《火龙出双人》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中国“宝丰杯”魔术大赛获得了银奖。并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受到了省文化厅的通报表扬。填补鹤岗市魔术表演艺术的空白。
2004年走上了领导岗位,任原鹤岗市京剧团业务副院长,现艺术剧院业务副院长,在业务上,大胆探索,追求创新,组织创作、演出了多场大型文艺晚会。在2005年鹤岗市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中任执行导演,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犹太自治州鹤岗活动周大型文艺专场演出中任总导演。
赵小光,男,1970年12月20日出生于鹤岗,于1987年考入省艺术学校京剧班专攻武花脸,师从于姚东升、曹玉彰、李鸿宝等老师,在名师的严格教导下,苦练基本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表演技能。1990年毕业分入市京剧团工作,2005年合并到市艺术剧院工作至今,现任艺术剧院艺术室主任。先后主演了《嘉兴府》、《金钱豹》、《艳阳楼》、《火烧裴元庆》、《火烧余洪》《嘉兴府》、《十八罗汉斗悟空》等传统京剧。还主演了海南影业公司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狼行拂晓》、《雪野情仇》。导演了现代京剧《大雪岭》,在全市包场演出多场,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好评。编导的大型京剧舞蹈《金猴闹春》、《爱的奉献》、《蜿蜒河》、《鹤岗正年轻》等节目分别参加了04、05、08年市电视台春节晚会、鹤岗市建市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等。排演的京剧《借扇》赴俄罗斯进行了文化交流。
在付出汗水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收获:1991、1992、1995、2001、2004、2006、2007年被评为文化局练兵能手、先进工作者、记功人员;1995年主演的《嘉兴府》在省东部七城市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7年创编的曲艺说唱《廉政擂台赛》在省反腐倡廉作品大赛中获二等奖;同年主演的话剧《平安是福》、京剧《李逵上任》在省新剧目调演中分获表演二等奖。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他将一如既往地不懈追求,在艺术的道路上勤恳踏实地走下去。
范吉平,男,1963年12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
1988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舞美设计大专班,1991年分配到鹤岗市京剧团从事舞美设计工作,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
1994年在东北七城市第六届艺术节获舞美设计二等奖
1996年大型现代京剧《梅嫂》在黑龙江省戏剧调演中荣获舞美设计二等奖。1998年又彩排了现代京剧《弘治私勘》舞台荣获黑龙江省戏剧新人新作评比一等奖。2005年又重新设计了舞台《太阳雨星星泪》荣获黑龙江省第二届《丁香杯》评选二等奖。2007年参与设计了李逵上任在全省新剧目调演评比活动中荣获舞美设计二等奖
范吉平从事舞美设计至今,对舞台美术有很大的热情对戏曲中的程式化的舞台样式和戏剧中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段都是他喜欢运用的。这两种手段的结合也一直是他的追求,他在《弘治私勘》舞台设计中把传统的折扇发大,在加上戏剧中的浪漫主义――桃花,营造出真实与虚拟的互动,这种结合荣获新人新作全省唯一的一等奖。
随着表演的市场化,舞台又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他也在努力探索,使舞美真正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董立勇,男,1958年5月30日生于黑龙江鹤岗市,1986年毕业于鹤岗市教育学院美术大专。1976年参加工作就职于鹤岗市京剧团,任舞台美术设计,1992年任职三级舞美设计师,2005年在鹤岗市艺术剧院任二级舞美设计师。&
&&&& 任职以来曾多次在省刊,《戏剧文学》和《剧作家》上发表论文,如《浅谈京剧舞台美术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写意与写实的巧妙结合》《京剧舞美写意性概说等等。在30余年工作中,我设计的传统京剧,历史新编戏,现代戏,儿童剧达百余出,其中新编历史剧《李逵上任》曾在1992年全省东部七城市艺术节获美术设计二等奖,2007年此戏又在全省新剧目调演中又获美术设计二等奖。2004年大型校园剧《太阳雨、星星泪》获黑龙江省首届艺术之冬――新剧目展演舞美设计二等奖。现代戏《赵尚志》1992年在黑龙江省优秀剧目调演中获舞美设计奖。我设计的主要剧目有:历史新编曲剧《孔雀胆》《假银案》《桃李梅》《桃李梅》《倩女还魂》《李逵上任》《牧羊城》《徐九经长官记》《泰山铁罗汉》《春草闯堂》《智取九尾狐》等。传统戏主要有:《汉宫惊魂》《野猪林》《秦香莲》《十八罗汉斗悟空》《呼家将》《狸猫换太子》《无头案》《血手印》等。现代戏《雷锋》《徐洪刚》《张海迪》《阿混新传》《519火案》《尚志悲歌》《迷财呓梦》等。儿童剧《小侦察》《赖宁》《向前看齐》《大雪岭》《太阳雨、星星泪》《平安是福》等剧目中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以上剧目在全省各市巡回演出多达百场以上,并为我市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做了舞美设计,其中有鹤岗市春节晚会,电视台举办的真情鹤岗道德楷模颁奖晚会,萝北县戏曲晚会,春节团拜会,鹤岗市反腐倡廉文艺作品颁奖晚会,七一专场,八一专场,十一专场等,在演出中均有受到同行及观众的好评。
原歌舞团主要演员:
陈占国,男,1964年出生,鹤岗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剧,鹤岗市艺术剧院创作员,曲艺演员,鹤岗市拔尖人才。
陈占国现已发表上演作品一百余篇。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央视 “综艺大观”“周末喜相逢”“曲苑杂坛”《曲艺》杂志以及十几家省市电视台均有作品播出和发表。著名演员李金斗、陈涌泉、师胜杰、白英杰、高秀敏、宗成宾、大兵、刘流等均上演过他的作品。相声《煤家煤业》、《好的研究》、《创名牌》《第一次》、《免费电话》;小品《家务事》、《乡情》、《牵挂你的人》;音乐快板《龙江新歌》;双簧《农村新鲜事》等几十篇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奖。
他多次参加国家和我省大型晚会的策划和创作,曾参加2007年央视春晚创作的相声《免费电话》由李金斗、大兵、赵卫国表演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播出并获编剧二等奖。还为央视“五一”晚会、全国广播剧颁奖晚会的创作,写出了相声《煤家煤业》;小品《职业习惯》。2003年担任黑龙江省春节文艺晚会《迎着太阳走》导演组成员,并创作了小品《风雪路上》,音乐快板《龙江新歌》。为曲艺团三十周年《曲苑金秋》晚会创作了相声《新闻制造》。还曾为我省电视台春节晚会创作了相声《创名牌》小品《乡音》、《同心曲》等作品。
蔡& 岩,女,1960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现为鹤岗市艺术剧院独唱演员。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蔡岩以粗犷而不失细腻,热情而不失含蓄的演唱风格,深得观众的喜爱。她先后应邀参加国家以及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文艺广角”、“东西南北中”、“旋转舞台”等专题文艺节目的演出20余次,还先后为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秋日5382》、《孤岛》演唱了主题歌和插曲。黑龙江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对她进行了专访并在专题栏目中播出,一些报刊也相继载文介绍。
1992年以来开始歌曲创作,先后多首歌曲发表在全国发行的音乐刊物上,她创作和演唱的歌曲先后荣获全国“如意杯”声乐大赛金奖,全国获奖歌手冲刺大赛特别精英奖,新加坡“胡姬花”声乐比赛大奖等7次国家级各类声乐比赛大奖,10余次荣获省级各类声乐比赛奖。在1988年全国“如意杯”声乐大奖赛上,她以一曲《中华之声》与李娜并列荣获金奖。1997年在黑龙江歌坛回顾()群英荟萃大奖赛上,她一人荣获了演唱和“都好教学”两项最高奖,也是此次大赛唯一荣获两项大奖的专业人员,其优导的表现得到了省委有关领导的高度称赞。蔡岩已跻身于全国青年歌唱家行列。
王小明,男,1956年出生,原籍北京,国家一级编导,1992年在原鹤岗市歌舞团担任舞蹈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国际标准舞总会会员。2004年调入黑龙江省歌剧舞剧院工作。
王晓明自幼出生在于艺术世家,60年代末开始从事文艺工作,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从事过舞蹈、戏剧、声乐、器乐、及教学编导等工作,他培养造就的艺术人才遍及全国各地,有很多学生正活跃在国家及省市各大艺术团体。多年来,他曾主创过国家及省市的重大晚会,并分别担任晚会的舞蹈编导、总监等工作并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王小明创作的舞蹈《摇篮》《爷爷的故事》获黑龙江省第四届舞蹈大赛三等奖。1996年编导的舞蹈《扭不够》荣获全国舞蹈大赛作品荷花奖,获黑龙江省第四届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并在1998年日本举行的世界民间舞蹈大赛中荣获作品金奖(由吉林歌舞团参赛);1999年由王小明编导舞蹈《红手绢》在群星奖舞蹈大赛黑龙江省赛区获金奖,2000年该舞蹈又在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台群舞比赛中获银奖。并参加黑、鲁两省春节晚会的演出。舞蹈〈高举金杯庆丰收〉再次荣获国家星光奖银奖。歌舞剧〈昨儿、今儿、明儿〉参加了98年全国卫视春节大联欢的演出,舞蹈〈红蓓蕾〉是为国家武警部队文工团特别创作的节目,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歌舞剧〈救命船〉荣获全军文艺调演一等奖。2001年参加黑、鲁两省春节晚会荣获星光大奖。
门丽华,女,195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1年参加工作,原任鹤岗市艺术剧院业务副院长,现任黑龙江省艺术学校鹤岗分校校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黑龙江省第六届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第六届、第七届青联委员。
1971年以来,她先后参加了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演出,主演了话剧《雷雨之前》和豫剧《山鹰》《渡口》《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多个剧目,并在省级以上文艺赛事中多次获奖,多次到各地巡演,受到了当地广大观众的好评。近年来,又主演了大型现代话剧《军嫂》《托起明天的太阳》、儿童戏《我爱我班》《为了明天》《太阳雨?星星泪》《网络ABC》等。
1987年在黑龙江省首届天鹅艺术节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中,主演的地方戏《抬花轿》获二等奖。1999年在第三届金狮奖全国小品比赛中,我主演的小品《乡情》获三等奖。2004年全省新剧目展演中,我在《太阳雨?星星泪》中出色表演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2003年舞蹈《生命》在黑龙江省中国电信“城市之光”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展演周中荣获编舞一等奖;2004年全省新剧目展演儿童戏《太阳雨?星星泪》获个人表演一等奖。
&&&& 2002年至2003年我担任鹤岗市电视春节晚会导演工作。2004年、2006年我担任鹤岗市春节晚会总导演。2006年担任庆祝建市60周年专场文艺节目《岁月如歌》中担任总导演。并先后担任众多大型文艺演出的导演、策划工作。每一场大型演出后都受到了领导及观众的好评。
陈玉海、男、1963年6月27日出生,毕业于哈师大音乐系,1988年3月参加鹤岗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任职声乐演员,后调入原鹤岗市歌舞团,现任鹤岗市艺术剧院业务副院长。
陈玉海是原鹤岗市歌舞团主要声乐演员,先后在国家、省市大型文艺演出中演唱声乐节目,从1989年至今曾先后获得国际、省市级大奖十数次。并多次参加对外交流活动,为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一定的贡献。
于凤芹,女,汉族,1955年6月生,1971年10月参加原鹤岗市文工团工作,1980年转入原鹤岗市豫剧团,1989年豫剧团解散后分配到鹤岗市群众艺术馆工作,1992年原鹤岗市歌舞团成立后,又参加原鹤岗市歌舞团工作。现鹤岗市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于凤芹戏路宽、表演细腻生动,既能参加电视剧和广播剧的摄(录)制,又能完成评剧、豫剧、话剧、小品、表演唱、配乐诗朗诵的演出。在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近百出大型剧目和三十余个小品中担任主要角色外,还在评剧、舞剧、豫剧、等三十余出大型现代、传统剧目中担任主演。此外,还在80年代电视剧《疑惑》、《办照》中担任主要演员。
1998年黑龙江省新人新作小品大赛中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在黑龙江省第二届“宏达杯”小戏小品比赛获得表演一等奖。在首届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之冬――2004年度全省新人新剧目展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
苏秀华,女,1958年9月30日出生,1977年考入鹤岗市豫剧团,从事戏剧艺术工作,专攻 “& 花旦、闺门旦”。于国家一级演员。1989年鹤岗市豫剧团解体后分到鹤岗市群众艺术馆演出队。1992年调到鹤岗市歌舞团从事演员工作至今,现任鹤岗市戏剧家协会会员。
&& &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主演过50余部传统戏、现代戏、小品。主要戏剧有豫剧《逼婚记》《白蛇传》《状元与乞丐》《泪洒相思地》《郑子清外传》《泪美人》《秦雪梅吊孝》《秦香莲后传》《潘金莲》《五女拜寿》《屠夫状元》《双借亲》《淤河姻缘》《抬花轿》《铡赵王》《对花枪》《小二黑结婚》《合家欢》《爱情的审判》等;话剧《为了明天》《网络ABC》;小品《生日》《一张图纸》《爱的呼唤》《回家》《搬家》《两亲家》《雨夜》《母亲》《十元钱》《地狱通行证》《一箱盐》《除夕之夜》《承诺》等;音乐剧《心灵的呼唤》;诗朗诵《诵宪法的乐章》等。她多次在省、市各类艺术大赛中获奖。87年获鹤岗市首届艺术节青年戏曲演唱表演大赛一等奖。88年获鹤岗市第二届青年戏曲演员表演大赛一等奖。89年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天鹅之春暨第十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交谊舞比赛荣获优秀奖。90年荣获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00年鹤岗市“ 建设杯”文艺调演中小品《一张图纸》荣获表演一等奖。2001年小品《生日》在黑龙江省第八届“群星奖”戏曲曲艺大赛中荣获银奖。2003年小品《雨夜》在黑龙江省第二届“宏达杯”小戏小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6年小品《十元钱》在黑龙江省第三届“宏达杯”小戏小品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小品《母亲》在黑龙江省第十一届“群星奖”比赛中荣获成人组金奖。
&& 2007年在杂志《剧作家》第三期发表论文《谈表演中的真实美》。2007年《浙江戏文》杂志第一期中发表论文《浅淡戏曲表演艺术》
于爱贤,女,一九五九年二月一十九日出生。本人自一九七七年参加工作以来对艺术勤学苦练执着追求,牢牢掌握好戏剧表演上的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对剧中人物的理解与刻划深透鲜明,在表演上能独创一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先后在大型豫剧《朝阳沟》中扮演拴保娘。《白蛇传》中扮演白蛇。《小二黑结婚》中扮小芹娘和区长《梅花案》中扮演甲宛梅。《抬花桥》扮花婆,《状元与乞丐》中扮胡氏,《泪洒相思地》中扮演继母《三元夺妻》扮榜元,《五女拜寿》中扮二女儿《秦相莲后传》中扮公主。《合家欢》中扮玉梅《秦雪梅》中扮夫人《皇宫疑案》中扮皇后。《御何婚缘》中扮皇母。《泪美人》中扮太后《鸳鸯戏水》中扮二女儿。《三女抢板》中扮演女儿,小戏《看瓜》扮蔡花,等20余部。戏中塑造了许多不同的艺术人物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已忘怀的记忆,尤其是鹤岗豫剧团1985年到1989年期间去山东、江苏、河南等演出时本人刻划的每一个角色都搏得观众的热烈喝彩,为东北三省独一无二的豫剧威望作出了应尽的贡献。一九八九年豫剧团解体后,本人被分配到市群众艺术馆后,从事文艺辅导工作,所辅导的文艺节目多次获市级奖励。一九九二年因工作需要被分配到市歌舞团。先后在大型话剧《军嫂》《托起明天的太阳》《我爱我班》《为了明天》《太阳雨?星星泪》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此期间,还演出了大量的戏剧小品,先后演出了小品《锣圈小店》《签字》《两亲家》《节日快乐》《血泪》《大家小家》《求亲》《债客》《都是他的事》《找老公》《中奖了》《天职》《一箱咸盐》《富贵满香》《除夕夜》,音乐剧《双拥活动进商城》《俩姑爷》《采访》《会亲家》《魂兮归来》。所演的角色受到了广大观众和有关领导的好评。一九八七年参加省首届天鹅艺术节演出时,有幸得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云雁鸣老师的教导,一招一式的给我说戏,还问我为什么刚刚二十几岁就演彩旦?后来我主演的参加剧目《香襄记》获表演三等奖。一九九一年,在省戏剧小品大赛暨深圳文化杯电视大赛中,以演出《债客》获表演二等奖》
一九九九年在黑龙江省第七届“黑土地杯”歌词征文大赛中,以创作歌词《你没有折断的翅膀》获创作二等奖。二00四年首届中国星全国流行音乐大赛黑龙江赛区成年专业组获金奖。二00四年首届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2004年度全省新剧目展演中音乐剧《太阳雨?星星泪》获一等奖。二00六年黑龙江省第三届“宏达杯 ”小戏小品比赛中导演的小品《十元钱》获二等奖。二00六年黑龙江第五届“希望杯”综合才艺大赛中荣获专业组小品表演一等奖。二00六年黑龙江第五届“希望杯”综合才艺大赛中荣获专业组声乐表演一等奖。自己还演出大量的戏曲、曲艺节目如二转《串门》、表演唱《说说咱村的新面貌》《计划生育心中装》等在市级文艺演出比赛中获奖。
魏玉坤,男,1971年出生,民进委员,现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艺术剧院艺术室主任,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省十佳歌手。
魏玉坤同志爱岗敬业,默默无闻,钻研业务,演唱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歌曲,深受观众的喜爱。特别是他演唱的《豪迈的鹤岗人》和《黄昏放牛》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赢得了百姓的好评。由于自己的不断努力,事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6年在省“灵芝杯”歌手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7年在省“献给祖国”的歌暨香港回归、50年大庆比赛中荣获黑龙江省十佳歌手荣誉称号。2003年在俄罗斯犹太人文化节上双获最高荣誉奖。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移动通讯杯文艺调演中获声乐一等奖。
魏玉坤同志在2003年担任艺术剧院艺术室主任后,工作更加繁忙,而且还要上台参加演出,2005年是我市建设60周年,2006年的《春晚》这两台大型演出,他都要参加演出还要进行后期的各项工作,挑灯夜战是常有的事,但只要积极努力,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60年专场和春晚都得到了市领导的好评和百姓一致认可,为了艺术事业的发展,他积极想办法,出点子,由于演员缺乏,每次演出特别是针对性的服务性演出时,他都积极主动的出去借人,保证演出的质量。近年来他也培养了许多新人,为繁荣我市文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年来魏玉坤深入到工厂、农村、街道去演出,把“三个代表”和“先进性”传播给广大观众。多次代表企业去外省参加演出给鹤岗人民争了光。
&& 白庆国,男,回族,1973年9月18日,1985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于1991年毕业分配到鹤岗市群众艺术馆工作,1992年调到鹤岗市歌舞团工作至今。先后多年被评为模范工作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演了多部话剧作品。1995年主演话剧《托起明天的太阳》,1998年主演大型话剧《我爱我班》,2000年参加《太阳雨?星星泪》的演出并获黑龙江省优秀剧目调演个人表演三等奖。1997年小品《阳光下》获省群星奖小品大赛二等奖。1999年小品《乡情》获全国金狮奖小戏小品大赛三等奖。2001年小品《生日》获全省小品大赛二等奖。
2003年小品《家务事》在全省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2003年小品《爸爸的牵挂》获省文艺调演中获三等奖。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抗洪中为战士们和受灾百姓们义演,为他们送去关怀。在抗击非典期间,我们下到第一线为交警、护士们慰问演出。在纪念反法西斯60周年之际,创作了小品《国殇》并在广场演出。
2004年被院里选中,送到省里学习川剧变脸绝活,并代表鹤岗市参加了伊春市、佳木斯市的春节联欢晚会。并赴俄罗斯参加中俄友好年文艺演出,把我国的“变脸”绝活展现在外国人的面前,也为我市的文艺表演发展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华毓良,男,1971年出生,1986年在艺术馆师从于陈学忠老先生,开始学习小号。1988年在富力矿文工队任小号手,并开始学习和声学、配器、作曲。1989年末在矿务局总公司文工团任小号手,后改为局文工团仍任小号手并兼乐队编曲配器至今。
1997年9月调到市歌舞团,当年进入市春晚剧组开始为歌手写配器,并被分配到艺术室工作。1998年省建设者会议在鹤岗召开,他又开始为整台晚会的音乐部分写配器,并参加演奏,年末又进入到春晚剧组担任音乐编配。1999年,建国50周年大庆以及我市举办的大型交响乐晚会开始编写总谱并兼任演奏员。年末为庆祝澳门回归专场的音乐部分谱曲,后又参加春节晚会音乐的创编工作。2000年,为哈啤一百周年庆典赴哈演出,后又赴山东演出并为节目写总谱并兼演奏员,年末参加跨世纪大型交响乐晚会的音乐创作工作,并参加演奏。2001年~2002年除了为歌手的新歌配器外,还多次参加下乡、厂、矿等地慰问演出,年末进入春晚剧组,任音乐编辑。2003年非典爆发,与大家一起赶赴一线进行慰问演出,年末进入春晚剧组。年期间,一直担任春节晚会音乐部分的编曲、配器工作。
近年来,除了忙于演出外,还参加省级组织的音乐征文、音乐赛事等活动,并获奖励数10次。1996年省黑土地杯征文评奖中创作的歌曲《登攀》获一等奖,1997年创作的歌曲《我心中的山》获二等奖;1998年省群文杯征文评奖中创作的歌曲《我的小家》获二等奖;1998年省黑土地杯创作的歌曲《栽棵小树留校园》获二等奖;2001年省第二届“蒲公英奖”少儿歌曲大赛《栽棵小树留校园》获银奖并获园丁银奖;2001年黑龙江群众文化学术讨论会暨论文评奖中发表的《浅谈煤城歌曲创作的特征》获一等奖。2003年省群众文化教育科研成果研讨会暨论文评奖中论文《浅谈煤城歌词创作的艺术特征》获一等奖。2004年首届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2004年度全省新剧目展演中音乐剧《太阳雨?星星泪》获作曲三等奖。
近几年的工作中,他为数部音乐剧编写了总谱,为几十首歌曲编写了配器,还创作了数首器乐曲、联奏。在我市历年的春节晚会上都有突出的贡献。为我市的文艺舞台演出作出杰出的贡献。
何淼,男,一九七八年出生于艺术世家。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一年在鹤岗市公园小学就学。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六年在黑龙江省艺术学校鹤岗分校学习,一九九六年毕业后,被选定为黑龙江舞蹈家协会会员,随后被黑龙江省文化厅做为全省舞蹈尖子人才选送到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学习,是鹤岗市艺术剧院一名青年演员,舞蹈编导,鹤岗市舞蹈学科带头人,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
&&& 十几年来,在鹤岗市文化局党委和艺术剧院领导的培养帮助下,本人刻苦钻研专业舞蹈业务,努力学习专业舞蹈理论知识。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鹤岗电视台、鹤岗有线电视台等历年的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均在晚会演出中担任舞蹈编导和领舞表演等主要工作,受到了省、市领导和省、市专家及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做为艺术剧院一名青年演员、舞蹈编导及艺术室主任,本人积极支持和帮助院领导工作,按局、院两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和安排,配合院领导抓好每一项工作,使每一项工作都有计划的实施和完成,确保排练,演出等各项工作顺利的完成。
自参加工作至今,本人曾代表黑龙江省电视台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舞蹈、小品、话剧类演出数十场,一九九八年中央电视台在武汉举办的全国二十二家卫视台《中华一家亲》春节电视联欢会的演出,并担任主演,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为黑龙江省争得了荣誉,为鹤岗市争得了荣誉。除此之外,多次参加黑龙江省电视台多年的春节电视联欢会,均担任领舞,多次受到省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被省文化厅列为重点培养青年尖子演员。同时,在为鹤岗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多年的春节电视联欢会、市春节、元旦、五?一、七?一、八?一、国庆节等专场文艺演出及抗洪、抗震救灾的演出中担任舞蹈编导。在担任舞蹈编导工作的同时,本人还发挥特长,一专多能,并多次参加大型话剧和小品等语言类节目的演出,均受到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并获得奖项。
在1996年获得“黑龙江省第四届《凤凰杯》专业舞蹈比赛”中,舞蹈《扭不够》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及集体表演一等奖,1997年鹤岗市“金鹤杯”家庭文艺比赛获特别奖,1999年全省“专业艺术新人新作”评比中,小品《家务事》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2000年鹤岗市“建设杯”文艺调演中,音乐剧《赶时髦》荣获表演三等奖,2000年黑龙江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舞蹈《康定情歌》荣获个人表演银奖,舞蹈《乌苏里春晓》获个人表演铜奖,2001年加入黑龙江省舞蹈家协会会员,2003年被鹤岗市文艺创作中心理事会聘为中心会员,2003年黑龙江省“城市之光”文化活动展演中,小品《家务事》荣获表演一等奖,2004年在首届“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新剧目展演中,话剧《太阳雨?星星泪》荣获个人表演二等奖。多年来,本人在舞蹈编导工作中积极探索,每次局、院领导交给的舞蹈编导工作均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把自己在舞蹈学院所学的专业技能发挥出来,更好地提高我市舞蹈水平,以胜任组织的要求。
仅2007年,我个人就为全市各项活动及院内各项演出创作、编排舞蹈类节目三十余个,具体创作编导舞蹈如下:
为市移动公司创作编排了主题舞蹈《卓越因为有你》。为边防局创作编排舞蹈《妻子》,《边防警察》,导演小品《信访》。为市人民医院创作舞蹈《爱在天地间》,《窗外》。为“市反腐倡廉大型文艺专场”创作舞蹈《我们是工会人》,《眼睛》,《高举反腐倡廉旗帜》,《公仆心》,《梅花》,《迎着太阳走》。创作舞蹈《唢呐魂》在“2007全省舞蹈大赛”中获编导三等奖及表演三等奖并参加“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大型文艺专场演出”。两次赴俄演出,并编排俄罗斯舞蹈《哈瓦?那吉拉》。担任龙煤集团“煤海春潮”文艺专场的舞蹈总编,创作舞蹈《辉煌的太阳石》,《光荣的使命》,《美酒献给矿工朋友》,《芦花》,《矿工乐》,《我们矿工也是兵》,《黑哥哥》等。为鹤岗市财政局2008年春节联欢会创编舞蹈《金童贺岁》,《天山姑娘》。为市2008年春节联合晚会及团拜会创编舞蹈《欢天喜地闹新春》,《节日欢歌》,《中国歌最美》,《擦起皮鞋赞家乡》等,并复排了精品舞蹈《扭不够》等。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纵横》一书中发表论文《浅谈舞蹈艺术的肢体美与力学美》。为省广播电台《龙广基金献爱心文艺演出》大型专场演出担任舞蹈总监及编导。
本人对自己所取得的业绩、荣誉和奖励,都把它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还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业务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探索和进取,克苦练功,积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向先进优秀的同志学习,更好地胜任和完成本职各项工作,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为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刘& 芙,女,29岁,汉族。1991年考如黑龙江省艺术学校。1996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年9月进入鹤岗市歌舞团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连续在2003年、2006年、荣获市文化局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团期间多次赴北京等地学习舞蹈专业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1996年10月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中国舞表演专业,1997年10月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中国舞编导专业,1999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舞蹈专科。2001年被派往张家港市舞蹈学校交流学习,在校期间担任编导部主任。曾代表张家港市舞蹈学校参加江苏省舞蹈大赛,编导的《连枷谣》荣获舞蹈编导三等奖,还在上海市五一劳动节晚会担任舞蹈编导。2003至2004年到北京舞蹈学院学习现代舞编导专业,毕业后回到鹤岗市歌舞团担任舞蹈编导。1996年参加黑龙江省举办的第四届全省专业舞蹈大赛中表演的舞蹈《扭不够》荣获表演一等奖,并参加当年的省春节晚会,2000年7月在黑龙江省“群星奖”舞蹈比赛中表演的舞蹈《红手绢》荣获个人表演金奖,2000年11月代表黑龙江省赴全国“群星奖”舞蹈比赛《红手绢》荣获表演二等奖。2001年代表黑龙江省赴山东济南参加由黑龙江省电视台和山东省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春节晚会,2003年11月参加黑龙江省《城市之光》文化活动展演周中编导的舞蹈《生命》荣获编导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舞蹈《女兵》荣获编导二等奖、表演一等奖。2004年全省新剧目展演中表演的话剧《太阳雨、星星泪》荣获表演三等奖。2007年全省舞蹈大赛中舞蹈《蜿蜒河》荣获编导二等奖。自1996年起连续多年参加春节晚会的录制,2002年开始担任春节晚会的编导和表演。
金兆忠 男 197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兼音乐制作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1989年从事专业文艺工作至今,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市音协会员、中国电子琴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电子琴考级评委。1989年至1992年鹤岗市群众艺术馆工作;1992年至2005年鹤岗市歌舞团工作;2005年至今鹤岗市艺术剧院工作。
多年参加鹤岗市春节晚会的音乐制作工作,特别是《冰雪狂想曲》的音乐被选送到《鹤岗风光片》中,在重大会议和迎接外宾中多次播放。1994年在省第五届东部士城市艺术节中我用一台电子琴成功地制作了开场大型舞蹈音乐并参加了管弦乐《轻骑兵》序曲的演奏(任定音鼓演奏员,1990年在省歌舞剧院进修打击乐)。2006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我市的第一家专业录音棚。并为鹤岗市“建市六十周年”、“团市委庆祝建市六十周年”“春节联欢晚会”三台大型文艺晚会做出了高质量的音乐。多年来为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军嫂》、《我爱我班》、《担起明天的太阳》、《太阳雨?星星泪》等以及各类文艺专场演出制作了音乐,为艺术剧院节省音乐制作资金约50余万元。
&1989年荣获鹤岗市器乐大赛一等奖;2000年创作的歌曲《北方飘香的大江》在省第三届“黑土地”杯获三等奖;创作的歌曲《白雪地?黑森林》在全省“迎接新世纪,歌颂黑龙江”歌曲评奖,荣获二等奖;2002年创作歌曲《太阳?大地?女性》在黑龙江省“迎庆十六大,歌唱黑龙江”主题征歌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4年在首届黑龙江文化艺术之冬――全省新剧目展演,《太阳雨?星星泪》获作曲三等奖;2005年5月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纵横》一书中发表了论文《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2006年在全国蒲公英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中,荣获省优秀指导教师奖;同年被首届鹤岗市“九州杯”青年文化新星――音乐之星;2007年创作的歌曲《祖国――阿妈妮》、《苍鹰》分获中国第四届群众创作歌曲大赛的金奖和银奖。
第四节 鹤岗市豫剧团
鹤岗市豫剧团于1959年11月正式成立。鹤岗市豫剧团成立后,鹤岗书文教局派林治昆、王凌、闫万春等到关内选招演员。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共招来二十多名演员和伴奏员。豫剧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煤矿工人及其家属。除在各矿区俱乐部演出外,每逢节假日都要到煤矿、井口为矿工进行慰问演出。煤矿工人一看到自己的家乡戏,感到分外亲切。多年来,豫剧以煤矿为扎根土壤,以矿工为服务对象,在中国东北煤城得以生存下来。
豫剧从流入鹤岗到“文化大革命”前,共演出三十多台传统戏和二十多台现代戏,以演群戏和现代戏为己之长。其中邱子木、周怀玉、彭国英编创的反映煤矿生活的现代戏《实验前后》,1964年参加了黑龙江省现代戏汇演,引起轰动获得好评。中共黑龙江省委领导欧阳欲、李范五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并合影留念。黑龙江省广播电台将《实验前后》一剧全部录音在省台播放。该剧在全省现代戏汇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奖金一万元。汇演期间,大会快报刊登了主要演员闫荣卿同志代表鹤岗市豫剧团的发言。黑龙江日报刊载了鹤岗市豫剧团“勤俭办团”的经验。当时的首任团长毛子英、党支部书记张云生。豫剧团在这期间排演现代戏较多:《女飞行员》、《红珊瑚》、《海防线上》、《南海长城》、《朝阳沟》等现代戏和传统戏百余出。
1970年6月24日豫剧团宣布解散。人员分配到鹤岗市京剧团、文工团、钢铁厂、选煤厂等单位。原豫剧团主要演员杨学亮、白云等一行十五人选调到山西省阳泉市豫剧团工作。
在文工团工作的部分豫剧团演职人员组建了鹤岗市文工团豫剧队,排演了大型豫剧样板戏《龙江颂》,还排演了小豫剧《山鹰》、《渡口》、《分家》、《划线》等豫剧,深受全市人民欢迎。
1977年豫剧队从文工团分支出来,排演的《朝阳沟》、《小刀会》在公演时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当时的市委宣传部部长刘澎看完戏后曾赋诗一首:“一举粉碎四人帮,豫剧之花迎朝阳;永远服务工农兵,艰苦创业向前闯”。1978年市委决定恢复鹤岗市豫剧团的建制,尹学礼任党委书记、团长。谢广野任业务副团长,王成敏任行政副团长。由金学启、彭国英改编,金学启执导的大型神话剧《宝莲灯》在我市戏曲舞台上公演首次超百场、收入三万多元。省委书记陈建飞观看了此剧并上台接见了全体演员。
1979年,鹤岗市豫剧团获黑龙江省上山下乡演出先进集体一等奖,省文化厅奖励八千元,拨给解放牌汽车一台。1980年,鹤岗市豫剧团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先进剧团。
鹤岗市豫剧团恢复以来,演出了新编历史剧、传统剧、现代剧:《白蛇传》、《屠夫状元》、《逼婚记》、《双借亲》、《五女拜寿》、《小二黑结婚》、《爱情审判》、《梅花案》等四十余出。由彭国英编剧、陈新礼(特邀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导演)指导的《郑子清外传》一剧,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剧目。1985年,鹤岗市拨专款为该团建造一座七百平方米的办公楼。演职人员由五十人增加到七十多人,其中一部分演职人员是原鹤岗市文工团解体后调入的。同年冬,豫剧团和新光电影院合并,豫剧团又搬迁到新光电影院办公。
1986年,鹤岗市豫剧团首次赴山东等地演出。《铡赵王》、《泪洒相思地》等剧目在山东齐鲁大地受到欢迎和好评。1987年,该团由文化局副局长张佐理带队赴江苏省沛县、徐州等地演出。新编历史剧《鸳鸯戏水》在江苏演出一百多场,剧场效果颇佳,深受观众好评。同年,豫剧团又排演了《秦香莲后传》和《鸳鸯戏水》由鹤岗电视台录制播放,并和三省十七市电视台交流播放。1987年,该团参加了黑龙江省艺术节,演出了《抬花轿》一折,门丽华获表演二等奖,于爱贤获表演三等奖。
自1984年至1987年间,豫剧团共排演了《鸳鸯戏水》、《秦香莲后传》等十余出大型豫剧。1989年,鹤岗市豫剧团被解散。演职人员被分流到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创评室等单位。因此,这一远离家乡的古老剧种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断断续续连绵三十余年,最终,随着时代的发展画上了句号。
版权申明 鹤岗市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鹤岗市政府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
E_MAIL:hg_
联系电话:&&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剧徐策跑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