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庄宗李存勖勖那么厉害中国人可能军事能力还要超过汉朝的韩信怎么很少知道他

李存勖那么厉害中国人可能军事能力还要超过汉朝的韩信怎么很少知道他_百度知道
李存勖那么厉害中国人可能军事能力还要超过汉朝的韩信怎么很少知道他
李存勖那么厉害中国人可能军事能力还要超过汉朝的韩信怎么很少知道他
长平之战 、安邑之战 。:伊阙之战 。都是天才的军事家。白起一生有名的战役有很多 最著名是这三大战役,都很厉害、战略家 、 京索之战 、 都是辅佐了自己的君主一统天下 、 楚郢之战 。韩信一生之中的战役也是多的数不胜数 暗渡陈仓 ,逼西楚霸王项羽 、潍水之战 、 井陉之战 。都出神入化。
特别是垓下之战、垓下之战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2条回答
评价他是汉初三杰,攻必取,韩信可是汉高祖亲口说的因为没有人吹捧,吾不如韩信,战必胜:连百万之众
主要是缺少与其相关的作品。
李存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帖子主题:★回复赚金币★西汉第一名将是谁?韩信卫青还是霍去病?[活动已结束]
共&22011&个阅读者&
军号:3051411 工分:134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韩信,刘邦没有他,就没有西汉,善于以弱胜强,军事谋略登峰造极周亚夫,景帝没他,皇位就要换人,但汉朝依然存在,善于在巨大压力下以坚韧有力的意志实施完成战略目标卫青,汉武帝没他,讨伐匈奴可能会推迟,具备创新独到的军事谋略,汉朝骑兵大军团作战的首位统帅。霍去病,善于骑兵远程突袭,完全颠覆匈汉战争模式,把骑兵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具有贵族一切优缺点的杰出将领。以对汉朝重要性排:韩信 周亚夫 卫青 霍去病以军功排:韩信 霍去病 卫青 周亚夫以军事谋略排:韩信 周亚夫 卫青 霍去病以军事技能排:霍去病 周亚夫 卫青 韩信以战斗意志排:霍去病 周亚夫 卫青 韩信以军事创新排:卫青 霍去病 韩信 周亚夫以管理训练士兵能力排:周亚夫 卫青 韩信 霍去病综合排名排名1--4分累计:韩信18分 周亚夫18分 霍去病17分 卫青17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65738 工分:4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代号肉馅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圣弥埃尔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7楼的发言: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
不仅仅是西汉,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面,论起统帅的才能,韩信也可以进入三甲
同意,韩信打的仗几乎都是在战略上落于对手的情况下改变局势的,条件最低战功最大。
卫青汉朝骑兵大兵团作战的确立者,大汉对匈奴战略上由守转攻,但是卫青是以汉朝多年发展的国力为依托的。霍的条件就更成熟了,霍最大的能力是大大加速了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和巴顿一样是顺风流,比别人厉害的就是顺风情况下战果大的超乎想象。
所以韩信当仁不让,别说汉朝,中国历史上前三甲的人物。
以前和很多朋友都谈论过,韩信的帅才而非将才,中国古代的大军团作战,韩信的能力最强的,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看上去很轻松其实里面学问太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65738 工分:4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
在第7楼的发言: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不仅仅是西汉,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面,论起统帅的才能,韩信也可以进入三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94377 工分:1308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从。在消灭秦王朝的斗争中,项羽一直是主力军,刘邦只是打酱油的角色。据传刘邦只是一市井无赖,不过刘邦胆识过人,在起义前曾挥剑怒斩过一条巨大的拦路白蛇,曾有传言白蛇是白帝的化身,于是刘邦在斩断白蛇后就以赤帝自称。在秦朝灭亡以后就开始了各路起义军、各路烽烟、各路诸侯的窝里斗。在这其中韩信指挥了陈仓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胁燕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十大经典著名战役陆续消灭了各路人马。尤其是后来的楚汉争霸战中,刘邦以10万最后胜项羽40万,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中国历史可能就要改写。因韩信熟读兵书、战功卓著而被刘邦封为齐王,以至于才有后来的功高震主而被刘邦除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00490 工分:3749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首推卫青!其他人的战术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或者可以说是敌对双方的硬件基本相同),而卫青是中原文明第一个成功使用骑兵战术的人(当然他指挥步兵和骑步混合时也相当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05979 工分:195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如果是说将才的话,当然不让就是霍去病了。战功、战国无人能敌。但如果说帅才的话,非卫青莫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17973 工分:73089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汉家天下何来?弃楚投汉,弱与强争,三年天下定,西汉第一名将非韩信者何?后世之将帅,条件与之相比就如财主比乞丐,既如此,也未能盖之,西汉第一名将非韩信者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759 工分:1165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终两汉之世在中国5千年历史上真正可以统帅大军独挡一面的绝世名将只有韩信和卫青2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3037 工分:9273
左箭头-小图标
第一帅,韩信,刘邦自从有了他帮忙,掐架基本是胜少负多了第一将,霍去病,毛病极多的悍将,封狼居胥,汉家不灭的骄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3037 工分:92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9号
在第3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傲狼天成
在第24楼的发言:个人觉得最好的将军是霍去病,韩信是最好的元帅,卫青是最好的参谋长,因为冷兵器时代一个好的将军必须得有相当的武力值。。。韩信的武力值嘛。。惨不忍睹,所以他做个运筹帷幄的元帅还好,带兵打仗尤其是武帝时期与匈奴打仗的话,韩大将军危矣。。卫青的话感觉就比较均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帅才,相比起来霍去病就是一个纯粹的将才了,因为他不但对骑兵作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特点比较突出,为将足矣,当一名元帅的话他就有点困难了
你这看法有点想当然了吧。
第一,关于韩信的个人战力问题。还记得耳熟能详的“胯下之辱”吗?从这个典故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韩信的出生。为什么当时街上的几个恶少会盯上韩信?史书上给的原因有二,一是韩信身材高大,二是韩信整天背着支剑在街上闲逛。这两个原因可是很值得琢磨的。考虑一下当时社会动荡的实际情况,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让你拎支AK47天天在索马里街面上逛,你有没胆量?并且史书上说的很清楚,韩信年少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咋地,自己又是读书、种地、做生意是样样不行,就这他却能每天在街上混吃混喝,虽然落魄但也能过日子。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相当有把握的说,韩信当时的身份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街面上混的黑社会,只不过地位不高,很可能是小喽啰。以这样的身份,几个恶少找他的碴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当时那样的乱世出来混再怎么不济也不可能如你想象的那样是个文弱书生(你可以考虑下现在索马里街面上能混吃混喝的人是不是文弱书生)。并且,韩信并不是从参军第一天就当将军的,他最先投奔的是项梁很可能是从普通士兵干起的,在项羽手也不过是个郎中低级军官而已,这些职务可都是要和大头兵们一起上阵厮杀的。当时战况又那么激烈,韩信不可能没有刺刀见红的机会。所以,你所说的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贵族公子哥真要比试一下上阵砍人的本事未必就比在街面上混了这么些年又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出来的韩信强!
第二,关于部队的指挥控制问题。一支数万人的大军,一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是不简单的大问题,更不要说在作战时的指挥控制了。现代的军事指挥员都配有几十上百人的参谋人员来组成司令部辅助首长进行指挥决策,就这也经常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忙的首长几天几夜不合眼。古代的军队确实没有现代的复杂精细,作战行动也相对简单粗放,但是在现代司令部制度诞生之前,2000多年前的指挥员仅有几个数量有限能力又参差不齐的幕僚来辅助进行部队的指挥控制,这使得指挥员控制部队的工作非常繁琐复杂,几乎要到事必躬亲的程度才能有效的掌握部队以实现自己心中规划的战役、战术企图。更不要说日常部队的管理、教育、训练又是多么劳神费心的一大堆事情了。所以说,在古代可以肯定的说,将军要亲自掌握部队,控制会战全局的话,他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跑到阵前去跟敌人对砍。这也就是你所说的,韩信当将军之后好像就没听说他亲自上过阵的真正原因。反过来看看卫青和霍去病就正好相反。霍去病就不用说了,他指挥的部队本来规模就不大(部队指挥控制的复杂程度是随规模成几何级数增长的,从这个角度讲,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可不是那么好吹的牛皮)。作为皇帝最宠信的将领,自然也能够在身边配备最强的幕僚班子。所以他大可把指挥控制部队这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统统甩给手下亲信,决心定下后,自己光着膀子往前冲就好了。卫青统帅的部队,从纸面上来看,还是挺庞大的。可是当时漠北战役的指挥实际上是汉武帝刘彻本人在出发之前就规定好了各部队进军的时机、路线,攻击的目标等等。这也就是说,战略和战役规划都是皇帝本人做的,卫青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充其量只有战术指挥的主动权。更悲剧的是,当时汉军反击匈奴采取的是分进合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各个攻击部队相距遥远,联络不便。所以卫青其实是把指挥权下放到各攻击兵团的具体一线指挥官手上的(当然他们也就为此必须对各自部队行动的成败负全责,李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一来真正在卫青亲自指挥控制下的部队规模是相当小的。综上所述,卫青、霍去病之流在战略和战役指挥能力,特别是控制掌握部队实现个人作战企图的能力上跟韩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基本支持,不过卫青霍去病也是草根发达,尤其霍去病,万里驰骋,可以肯定骑射了得,而且冷兵器时代,能系统训练弓马器械的,得有一定财力,还真不能小看贵族子弟,话说项羽就是落魄贵族嘛,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27042 工分:6014
左箭头-小图标
应该是卫青吧,虽然韩信跟周亚夫都有大功都汉王朝,但他们产打的都是内战,只有卫青是真正意义上御敌于国门外的汉朝第一位将军,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汉朝600年江山的第一名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54816 头衔:金光灿烂大裤衩 工分:6470
左箭头-小图标
西汉第一名将当然是韩信了,连刘邦都拜为大将,军事指挥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就已经说明一切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9944 工分:695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代号肉馅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圣弥埃尔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7楼的发言: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
不仅仅是西汉,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面,论起统帅的才能,韩信也可以进入三甲
同意,韩信打的仗几乎都是在战略上落于对手的情况下改变局势的,条件最低战功最大。
卫青汉朝骑兵大兵团作战的确立者,大汉对匈奴战略上由守转攻,但是卫青是以汉朝多年发展的国力为依托的。霍的条件就更成熟了,霍最大的能力是大大加速了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和巴顿一样是顺风流,比别人厉害的就是顺风情况下战果大的超乎想象。
所以韩信当仁不让,别说汉朝,中国历史上前三甲的人物。
攻打齐国,韩信是装作盟友偷袭齐国,哪来的什么战略劣势?而且龙且的部队是楚齐联军(之前是生死对头),号称二十万而已,实际不超过十万。而韩信得到曹参、灌婴等支援,总计达到数十万(郦生对刘邦语),韩信是在绝对优势下击败龙且!垓下战役韩信光直接指挥就是三十万军队了,还有刘邦等三十万军队包抄,居然也拦不住项羽十万残兵败将,让项羽率主力突围至四百里外的东城!谈何而来战略上落于对手的情况下改变局势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3965 工分:145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傲狼天成
在第24楼的发言:个人觉得最好的将军是霍去病,韩信是最好的元帅,卫青是最好的参谋长,因为冷兵器时代一个好的将军必须得有相当的武力值。。。韩信的武力值嘛。。惨不忍睹,所以他做个运筹帷幄的元帅还好,带兵打仗尤其是武帝时期与匈奴打仗的话,韩大将军危矣。。卫青的话感觉就比较均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帅才,相比起来霍去病就是一个纯粹的将才了,因为他不但对骑兵作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特点比较突出,为将足矣,当一名元帅的话他就有点困难了你这看法有点想当然了吧。第一,关于韩信的个人战力问题。还记得耳熟能详的“胯下之辱”吗?从这个典故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韩信的出生。为什么当时街上的几个恶少会盯上韩信?史书上给的原因有二,一是韩信身材高大,二是韩信整天背着支剑在街上闲逛。这两个原因可是很值得琢磨的。考虑一下当时社会动荡的实际情况,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让你拎支AK47天天在索马里街面上逛,你有没胆量?并且史书上说的很清楚,韩信年少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咋地,自己又是读书、种地、做生意是样样不行,就这他却能每天在街上混吃混喝,虽然落魄但也能过日子。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相当有把握的说,韩信当时的身份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街面上混的黑社会,只不过地位不高,很可能是小喽啰。以这样的身份,几个恶少找他的碴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当时那样的乱世出来混再怎么不济也不可能如你想象的那样是个文弱书生(你可以考虑下现在索马里街面上能混吃混喝的人是不是文弱书生)。并且,韩信并不是从参军第一天就当将军的,他最先投奔的是项梁很可能是从普通士兵干起的,在项羽手也不过是个郎中低级军官而已,这些职务可都是要和大头兵们一起上阵厮杀的。当时战况又那么激烈,韩信不可能没有刺刀见红的机会。所以,你所说的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贵族公子哥真要比试一下上阵砍人的本事未必就比在街面上混了这么些年又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出来的韩信强!第二,关于部队的指挥控制问题。一支数万人的大军,一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是不简单的大问题,更不要说在作战时的指挥控制了。现代的军事指挥员都配有几十上百人的参谋人员来组成司令部辅助首长进行指挥决策,就这也经常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忙的首长几天几夜不合眼。古代的军队确实没有现代的复杂精细,作战行动也相对简单粗放,但是在现代司令部制度诞生之前,2000多年前的指挥员仅有几个数量有限能力又参差不齐的幕僚来辅助进行部队的指挥控制,这使得指挥员控制部队的工作非常繁琐复杂,几乎要到事必躬亲的程度才能有效的掌握部队以实现自己心中规划的战役、战术企图。更不要说日常部队的管理、教育、训练又是多么劳神费心的一大堆事情了。所以说,在古代可以肯定的说,将军要亲自掌握部队,控制会战全局的话,他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跑到阵前去跟敌人对砍。这也就是你所说的,韩信当将军之后好像就没听说他亲自上过阵的真正原因。反过来看看卫青和霍去病就正好相反。霍去病就不用说了,他指挥的部队本来规模就不大(部队指挥控制的复杂程度是随规模成几何级数增长的,从这个角度讲,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可不是那么好吹的牛皮)。作为皇帝最宠信的将领,自然也能够在身边配备最强的幕僚班子。所以他大可把指挥控制部队这些繁琐的事务性工作统统甩给手下亲信,决心定下后,自己光着膀子往前冲就好了。卫青统帅的部队,从纸面上来看,还是挺庞大的。可是当时漠北战役的指挥实际上是汉武帝刘彻本人在出发之前就规定好了各部队进军的时机、路线,攻击的目标等等。这也就是说,战略和战役规划都是皇帝本人做的,卫青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充其量只有战术指挥的主动权。更悲剧的是,当时汉军反击匈奴采取的是分进合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各个攻击部队相距遥远,联络不便。所以卫青其实是把指挥权下放到各攻击兵团的具体一线指挥官手上的(当然他们也就为此必须对各自部队行动的成败负全责,李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一来真正在卫青亲自指挥控制下的部队规模是相当小的。综上所述,卫青、霍去病之流在战略和战役指挥能力,特别是控制掌握部队实现个人作战企图的能力上跟韩信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18282 工分:6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毫无疑问、当然是韩信、不管是从个人才华、还是指挥军队作战上、韩信都是优胜他们的。不说多了、就从现代人的思维里面很多人、就是不怎么懂历史的人一提到韩信都可以说出一二出来、一说到卫青、霍去病、有的人还不知道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就是知道是东汉人、也不知道是东汉哪个时期的人、更不知道他们打了些什么战域、驱逐走那些单于。什么800壮士进漠北追几千里啊什么的根本不知道。但韩信就不同了、最少他们好多人知道刘邦的天下大多是韩信打下来的。一个典故、萧何月夜追韩信、只要是中国人大多是知道这个有名的典故的。而其他几位呢、没什么典故啊成语啊什么的形容他们的。好多事情都是从古至今传流下来的、证明从古到今民间传流下来的韩信之事比他们多得多。就是在当时汉代他们的威望也没韩信高。所以西汉第一名将非韩信莫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0987 工分:12159
左箭头-小图标
陈汤!韩信、樊哙、周勃等处于开国战乱时期,此时期最为关键的反而是粮草、后勤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等处于帝国最为强盛时期,几乎耗尽了文景之治留下的所有老本陈汤!---没有耗费中央政府的一文钱和一个人,就取得了完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51834 工分:1020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飞天行云
在第5楼的发言: 韩信,刘邦没有他,就没有西汉,善于以弱胜强,军事谋略登峰造极
周亚夫,景帝没他,皇位就要换人,但汉朝依然存在,善于在巨大压力下以坚韧有力的意志实施完成战略目标
卫青,汉武帝没他,讨伐匈奴可能会推迟,具备创新独到的军事谋略,汉朝骑兵大军团作战的首位统帅。
霍去病,善于骑兵远程突袭,完全颠覆匈汉战争模式,把骑兵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具有贵族一切优缺点的杰出将领。
以对汉朝重要性排:韩信 周亚夫 卫青 霍去病
以军功排:韩信 霍去病 卫青 周亚夫
以军事谋略排:韩信 周亚夫 卫青......其它排列不谈,单说周亚夫。感觉大家对周亚夫寄与评价和功绩过于高了。周亚夫是有才能,治军也严。但如同其父周勃一样,只能算良将,更别说帅了。简单说,周亚夫功绩主要是平定七国叛乱。但七国叛乱时,如果吴王听建议,据敖仓袭武关,则基本短期不会失败,更不会因为没有粮食而军乱。那么西汉中央集权可能只能居于关中了。这个列子也可比于英布叛乱,当时英布也是选择了最下策。这样一比,就可以看出来差距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71855 工分:136
左箭头-小图标
韩信,霍去病,李广也算一个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39649 工分:118458
/ 排名:90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西汉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名将的,如果硬要在矮子里面找姚明的话,那我想就韩信了,他帮助屡战屡败的刘邦在秦末乱局中问鼎中原,战功没得说,都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打出来的,但是此人情商太低,不懂得自保,看看秦朝的王翦,唐朝的李靖,同样是开国名将,这二位不但自己能善始善终,而且还上子孙保持富贵地位,而韩信在刘邦事成之后输的一个毛都不胜,这就是差距,至于霍去病战功是辉煌,可惜死的太早,昙花一现,李广名气够大,可惜一支小部队都带的军机涣散,最后还把自己载在那里,卫青的还不是靠他的皇帝姐姐上位,而且只是击败了匈奴骑兵,上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兵,从这个层次来说,他也算不得名将,两汉不缺豪言壮语,什么马革裹尸,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十面埋伏,卢城飞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之类的,但是真正的名将一个都没有韩信也只能算半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32726 工分:131
左箭头-小图标
攻必克.战必胜.吾不如韩信.这是汉高祖原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88581 工分:2365
左箭头-小图标
肯定是韩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60388 工分:30598
左箭头-小图标
帅当属韩信,将当属霍去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5061 工分:69118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16956 工分:461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帅”和“将”的区别,这样才能对“第一名将”进行解释。根据百度词典的解释:帅: 1、(形声)2、同本义,佩巾也。——《说文》。 张舜徽注:“然佩巾之义,经传皆用帨,无用帅者,帅乃为将帅义所专矣。吴楚《说文染指》谓帅字当以将帅为本义。无感我帨兮。——《诗&#8226;野有死麕》毋施衿结帨。——《仪礼&#8226;士昏礼》左佩纷帨。又,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8226;内则》3、军队中的主将、统帅毛文龙,悍帅也,(袁可立)则诇其报捷。——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诸监司怖甚,公(袁可立)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4、又如:挂帅;帅甸(甸地的统帅。即公邑的大夫)5、地方的长官。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国语&#8226;齐语》6、中国象棋棋子中的主将7、指首领或起主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8226;公孙丑上》9、又如:帅首(领袖;首领)10、表率;楷模。相国萧、 曹以宽厚清净为天下帅。——《汉书&#8226;循吏传序》11、指总督。清代下级称总督为“大帅” 。那帅爷又翻出六个字,是帅查确,拟揭参。——《官场现形记》12、姓将 [jiàng]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个人解释理解1, 将帅有所不同。2, 两者相同点:都是军事主官,统帅一部对敌。将帅不同点:帅指军事指挥员,不上阵临敌,只负责指挥。将是小一级别的军事指挥员,上阵临敌,也指挥作战。2、将帅相同。都是指军事指挥员。也就是所谓的大帅。根据第二种解释,韩信、樊哙、周勃、周亚夫、卫青,霍去病……都是战场名将。可以进行相互比较。根据第一种解释,韩信、樊哙、周勃、周亚夫、卫青,霍去病……就有区别。个人认为:帅更看重军事指挥能力,将更看重战场战斗值。以“战国四大名将”解释,白起、王剪、廉颇、李牧这四人,更看重战场指挥能力而非个人武力值。由此,我认为的“西汉第一名将”指的是西汉可以独当一面,指挥作战的军事指挥官,而非那些主要亲自上阵冲杀,可临阵而没有谋略的指挥官。正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由此可见:韩、周家父子、卫、霍都是可当一面的指挥官,樊就差一点,是个勇将、壮士,独立指挥好像没有赢过大仗。所以,韩、周家父子、卫、霍才能说是“西汉第一名将”的正当人选。韩信是典型的主帅型人物,自己配剑,但从来没有听说他上阵杀过敌。可是在他地指挥下,打败的敌人不可胜数。西魏、赵、齐、项羽,哪一个不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面对这些敌人,他创造了“背水一战”、“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成语,创造了众多的经典战例。相比起周勃,韩信是汉初第一名将,谁都不能否认。西汉中前期的周亚夫是平定“七国之乱”的第一功臣。他几乎以一人之力平定七国,为汉室打下了数百年的江山。可以说,没有周亚夫,就没有汉武帝,就没有卫青、霍去病。所以在西汉的中前期,周亚夫是第一名将。再看武帝时期的卫、霍二人。两人是甥舅关系。卫青沉稳,去病张扬;卫青善终,去病英年早逝;卫青是武帝亲信,去病是武帝学生。卫青更多是帅,去病更多是将。两人虽后期同受武帝重用,但去病更受武帝的疼爱。两人同为汉朝打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两人的作用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汉中期,以指挥而论,卫更强,以战场对敌而论,霍更利。两者同为汉中双星。综上所述,西汉名将的名次,个人以为韩信第一,卫青、亚夫同为第二,霍第三,周勃、樊刽虽为名将,但军事指挥上还差一点。只能说得上是一般的名将。虽然也是战功卓著,但也只与其它的名将同一级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131131 工分:41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傲狼天成
在第24楼的发言:个人觉得最好的将军是霍去病,韩信是最好的元帅,卫青是最好的参谋长,因为冷兵器时代一个好的将军必须得有相当的武力值。。。韩信的武力值嘛。。惨不忍睹,所以他做个运筹帷幄的元帅还好,带兵打仗尤其是武帝时期与匈奴打仗的话,韩大将军危矣。。卫青的话感觉就比较均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帅才,相比起来霍去病就是一个纯粹的将才了,因为他不但对骑兵作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特点比较突出,为将足矣,当一名元帅的话他就有点困难了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一个人聪明就一定是文弱书生,也不要以为一个人好大就是头脑简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88218 工分:37587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觉得是韩信:从胯下之辱到背水一战,从市井游走到征战天下,天赋优秀,善于将理论(兵法)运用进实战(楚汉战争),并敏锐加以变通(韩信领兵多多益善,其原因在于应变自如,灵动所在),面对强楚和纷乱割据的天下大势,智谋冠天下,有断言,无韩无汉,我不敢妄言,但可断无韩不易有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88218 工分:37587
左箭头-小图标
西汉名将:彭 越西汉名将:韩 信西汉名将:刘 邦西汉名将:英 布西汉名将:曹 参西汉名将:张 良西汉名将:灌 婴西汉名将:冒 顿西汉名将:周 勃西汉名将:樊 哙西汉名将:周亚夫西汉名将:李 广西汉名将:霍去病西汉名将:卫 青西汉名将:刘 彻西汉名将:李 陵西汉名将:赵充国西汉名将:冯奉世西汉名将:陈 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88218 工分:3758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韩信》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第一大武将,汉初三杰之一,排名第一没什么异议吧;韩信一生主要战功有:公元前206年八月,在汉中任汉军大将,率汉军暗度陈仓,击败三秦军,平定关中;公元前205年,率军攻魏,破魏都,俘虏魏王;同年九月,攻破代国;公元前204年,率军在河北以少胜多大破赵军,俘虏赵王;派人游说燕王降汉;公元前203年,率军在山东破齐楚联军,平定齐地;公元前202年,以汉军统帅身份率40万汉军与项羽决战,围其于垓下,后项羽身死,天下定;韩信的军事谋略自古到今备受景仰;其为将不过四年,却战无不胜,立天下奇功,不论军队数量多少皆可一战,武力之强无庸置疑;只是政治敏感度较差,犹豫不决最终导致身死;《2、霍去病》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攻击匈奴战役中的第一猛将;主要战功有:公元前123年,随其舅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率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斩获2000人,俘虏单于叔父,封冠军侯;公元前121年春,以骠骑将军身份率1万骑兵出征河西,六天转战五国、一千多里,斩获9000人,但自身也伤亡7000左右;公元前121年夏,再次出征河西,孤军深入祁连山,斩敌三万,平定河西,匈奴退至大漠以北;公元前119年,与卫青各领骑兵五万进击漠北,行军两千里,大破匈奴左贤王军,斩敌七万,封狼居胥,至翰海(今贝加尔湖)而归;此战基本解决匈奴对内地的威胁;霍去病从军为将不过6年,其间作战不过6次,且多数为以少胜多,全部取得辉煌胜利,虽说其军队装备好于其他汉军,甚至作战时有些运气成分,但是其果敢的决断和敏锐的战斗感觉才是其成功的根本;可惜军事才能很高,但是治军及待人方面并不成熟;《3、卫青》今山西临汾人,汉王朝平定匈奴战役的主要统帅之一,战功有:公元前130年,汉四路出击匈奴,卫青为四路之一,率兵1万,至匈奴龙城,斩敌数百,为四路中唯一获胜者;公元前128年,率3万兵出雁门击匈奴,斩敌数千;公元前127年,以车骑将军身份率军收复河套以南地区,置朔方、五原郡;公元前124年,率3万骑兵大破匈奴右贤王部,俘15000人,拜为大将军;公元前119年,与外甥霍去病各领5万骑兵进攻漠北,与匈奴单于主力会战,一战破单于大军,从此解除匈奴威胁;卫青一生共7次与匈奴作战,是汉武帝攻破匈奴的实际统帅,虽说其每次的战果并不如其外甥霍去病显赫,但是却也从无败绩,其生性稳重,不轻易冒进是其成功的根本之一;不过最后一战中对待部下李广的态度备受批评;《4、李广》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今陕西茂陵,汉代名将,号“飞将军”,其战功有:公元前166年,以良家子身份参军抗击匈奴,斩敌众多,升郎中;公元前154年,随太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在昌邑城勇夺敌军帅旗;但之后接受梁王印信,是其一生不得志的开端;此后十多年间,李广是汉朝在长城一线抵抗匈奴进攻的主将,曾先后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云中、代郡、雁门、右北平等地太守,善打硬仗之名传于天下;公元前123年,随卫青出击匈奴,全军皆有战功,惟李广后军无功而返;公元前121年,率4千骑兵配合张骞部攻击匈奴,被匈奴4万兵围困,奋战两日,兵马损失殆尽,但坚守至援军到,功过相抵;公元前119年,以70多岁年龄随卫青出击匈奴,因卫青私心而被派至侧路,在大漠中迷路而耽误进军时间,在卫青逼问下自杀;李广是生不逢时的典型代表,但是其政治觉悟低、心胸较狭窄也是其不得志的原因之一;其一生作战达70多次,虽说有胜有负,但是每次战斗其指挥并无失策之处,失败多为兵力对比过于悬殊所致;其与匈奴作战很多时候运气太差,这点与霍去病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其擅长硬仗,武力之强却是得到包括敌人在内的天下人的认可;《5、周亚夫》今江苏沛县人,汉代名将,其见史书记载的战功很少,基本就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一战;但是这一战已经充分表现了其军事才华的高超;其治军严谨,在文、景两朝均有盛名,所以当诸侯王叛乱时其理所当然成为朝廷平叛第一人选;而其则临危不乱,从形势判断、出兵路线、进军战略等方面都作到了算无遗策,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这场几乎颠覆整个汉王朝的动乱,虽然之后脱离军界,但是一战而天下闻名,武力毋庸置疑;《6、李陵》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今陕西茂陵,汉代名将李广之孙;李陵一生争议极大,相信说他武力高也会有异议,毕竟其一生并未统帅参与过较大规模战役,一战即被俘,终生无作为;但是拨开其被俘虏的表象,可以发现其在唯一的一次正式战斗中确实表现出来相当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李陵率本部5000骑兵与单于主力3万遭遇,应敌有序,击败敌军,杀数千人,单于又急调8万骑兵围击,李陵军且战且退,在此后十数日里连续击退敌军,杀上万人,其间单于数次有退兵之意;后来由于无援兵接应,箭矢用尽,且有叛变军士告密等原因,李陵军最终损失殆尽,李陵率数十人突围不成被俘,投降匈奴,但终生不为匈奴出任何力;李陵以5千人抵抗敌军十多万,并始终不露败像,苦于无援兵最终兵败,其表现出来的武力已经超出其他人多矣,可惜没有继续显露的机会;《7、赵充国&今甘肃天水人,汉代中期名将,主要战功有:公元前99年,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酒泉攻击匈奴右贤王,被匈奴大军包围,其带百人开道突围,身负20多处创伤;公元前80年,率兵平定氐族叛乱;同年,击破匈奴进犯,斩九千人;公元前72年,匈奴进攻乌孙国,其率军3万驰援解围;此后率军于边境屯田,震慑匈奴;公元前61年,以73岁高龄率军1万前往西域平定羌族叛乱,击破羌族军队,并力排众议,以屯田之策彻底解决羌族问题;赵充国历经武、昭、宣三朝,名满天下,受到汉宣帝极高重视,其一生作战军事谋略与政治智慧并重,使得当时汉朝边境民族问题能够得到圆满妥善解决,这点是其他武将所不具备的才能;&8、彭越&今山东金乡人,秦末汉初名将,其主要战功有:聚集本乡青年响应陈胜起义,之后收聚各地散兵上万人;公元前206年,听从齐王田荣征召攻楚,大破楚军;公元前205年,率3万人归附刘邦,攻下魏地十多城,被封为魏国相,辅佐魏王豹;刘邦彭城占败,魏地尽失,彭越在黄河以北各地进行游记战;公元前204年,在刘邦与项羽正面僵持之时,彭越在楚军后方袭占17城,断楚军粮道;公元前202年,率军攻占楚地20多城,以粮食接济刘邦军队;同年冬,率军参加垓下之战;彭越被称为中国游记战始祖,作为汉军将领,率军于敌后开展游记战,使项羽疲于应付,成为汉王朝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之一;不过其军事才能比韩信等人相差确实较大,缺乏指挥大场面战斗的才能。&9、冯奉世&今陕西长安人,祖籍山西上党;汉待后期名将;战功有:公元前71年,奉命出使西域,莎车国叛乱,其当机立断,用所带符节召集各国联合出兵,一举平叛,另立莎车国主,威镇西域;公元前48年,率军平定今陕北地区归降胡人的叛乱;公元前42年,奉命平定羌族叛乱,先在边境屯田,后会合援兵一举破羌,斩8千人;冯奉世其人生活于汉后期,王朝实力已在下坡,并无能力发动大规模征战,最多就是在平定内部各种叛乱,所以即使有名将也很难体现出其价值,不过从其出使西域时果敢的表现不难发现其具备的较高军事才能;&10、李广利。今河北定县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主要战绩有:公元前104年,以“贰师将军”身份率数万军前往大宛掠取汗血宝马,沿途与各国交战,结果未到大宛就因损失过多被迫返国,生还者十之一二,武帝怒,令驻敦煌;公元前102年,再率6万兵攻大宛,破大宛,另立国君,取宝马归;公元前99年,率3万军出酒泉,攻击匈奴右贤王,被围,突围后军队损失十之六七,导致李陵被俘;公元前97年,率13万军攻击匈奴,与单于部交战十多日,无功而返;公元前90年,率7万军出击匈奴,破左贤王部,归途中被单于击败,投降匈奴;李广利在汉武帝一朝为将时间长,作战次数较多,名气也大,但是战绩实在没什么可以提的,其军事指挥才能应该说相当低,一般只有以众敌寡才有获胜可能,能这么久统帅军队主要还是裙带关系所致,比起其他名将实在是丢脸,鉴于其为将时间长,就给其列个排名;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名将辈出,除了上面说的还有很多,但是这里就只选名气较大,战功较高,影响较大,个人觉得武力最强的说了(最后那个除外,只是名气大而已)!本文内容于
20:23:45 被铁血一小强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36608 工分:12140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觉得最好的将军是霍去病,韩信是最好的元帅,卫青是最好的参谋长,因为冷兵器时代一个好的将军必须得有相当的武力值。。。韩信的武力值嘛。。惨不忍睹,所以他做个运筹帷幄的元帅还好,带兵打仗尤其是武帝时期与匈奴打仗的话,韩大将军危矣。。卫青的话感觉就比较均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帅才,相比起来霍去病就是一个纯粹的将才了,因为他不但对骑兵作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特点比较突出,为将足矣,当一名元帅的话他就有点困难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27014 工分:30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韩信是西汉第一猛将,因为他是反秦开汉时期将星辈出时代,军事才能屈数一指的名将,汉朝的开创,其功高震主,对楚汉相争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他也完全可以提前展现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改变历史关键人物。汉的半壁江山是他开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就没有大汉,更没有大汉的天威,盛世局面。是他加速国家的大一统,结束项羽分侯裂土后互伐割据局面,功不可没的大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65738 工分:4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代号肉馅
在第2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圣弥埃尔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7楼的发言: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
不仅仅是西汉,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面,论起统帅的才能,韩信也可以进入三甲
同意,韩信打的仗几乎都是在战略上落于对手的情况下改变局势的,条件最低战功最大。
卫青汉朝骑兵大兵团作战的确立者,大汉对匈奴战略上由守转攻,但是卫青是以汉朝多年发展的国力为依托的。霍的条件就更成熟了,霍最大的能力是大大加速了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和巴顿一样是顺风流,比别人厉害的就是顺风情况下战果大的超乎想象。
所以韩信当仁不让,别说汉朝,中国历史上前三甲的人物。
以前和很多朋友都谈论过,韩信的帅才而非将才,中国古代的大军团作战,韩信的能力最强的,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看上去很轻松其实里面学问太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27014 工分:30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认为西汉第一名将是韩信,因为韩信生于推翻暴秦,群雄逐鹿时期。军事才能在那个将星辈出的时代屈数一指。汉朝大壁江山多是由其攻克下来的。可谓功高震主,对奠定大汉根基起决定性作用。他也完全可以改变历史,提前展开三国鼎立局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63371 工分:24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圣弥埃尔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7楼的发言: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
不仅仅是西汉,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面,论起统帅的才能,韩信也可以进入三甲同意,韩信打的仗几乎都是在战略上落于对手的情况下改变局势的,条件最低战功最大。卫青汉朝骑兵大兵团作战的确立者,大汉对匈奴战略上由守转攻,但是卫青是以汉朝多年发展的国力为依托的。霍的条件就更成熟了,霍最大的能力是大大加速了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和巴顿一样是顺风流,比别人厉害的就是顺风情况下战果大的超乎想象。所以韩信当仁不让,别说汉朝,中国历史上前三甲的人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84566 工分:105169
左箭头-小图标
自刘邦楚汉战争至王莽篡位,西汉一朝名将辈出,韩信、樊哙、周勃、周亚夫、卫青,霍去病。。。。。。,名字可以列出一大串,那么谁才是西汉第一名将?我认为是韩信,能逼刘邦给他封王,,,但可惜没有项羽的胆略,不然早就能当皇帝把刘邦给干掉了。背水一战打败赵军可谓出名啊。。。卫青嘛,也是大将,霍去病年青有为。。。英布也挺有名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32002 工分:7806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认为西汉第一名将是淮阴侯韩信,此人可以说是西汉立国的关键。没有韩信,卫青、霍去病可能无法取得战绩,既然他们军事才能差不多,战绩差不多;那么他们只能是韩信是第一名将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36519 工分:3736
左箭头-小图标
本来对历史不太了解,不想发表看法。但实在有话想问下:改版后为什么别人给我发的邮件看不到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74604 工分:76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认为当属韩信,在刘邦防范的背景下打出那么多金典战役,当属第一。至于卫青和霍去病,在汉武帝全力支持下打出大胜仗似乎稍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91720 工分:24019
左箭头-小图标
韩信吧,韩信是在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连续胜利,然后各种翻盘,最终干掉项羽。而其他人都是在西汉占据各种优势下,才能够连续胜利扬名立万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39177 工分:10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火力持久
在第10楼的发言:霍去病 除了初次作战, 八百斩杀匈奴人两千多,
还有什么 战役 很出彩吗?封狼据需 也是因为 兵多将广吧?酒泉 张掖 敦煌 西海 这四个郡是霍去病打下来的也就是说整个河西走廊都是他打下来的!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细雨都护府 也就没有新疆省! 霍去病第一次领兵出征才17岁到其死时才24岁 人生最美好的8年 他都是在战斗中度过的 漠北决战 本本来应该是他打决战的 可是阴差阳错 卫青成了决战主力 从而留下了月 黑 雁 飞 高, 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 大 雪 满 弓 刀。的美名 当然 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美名 而且霍去病是华夏唯一两位亲自统兵到达北海的将领! 我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统帅 应该是 李牧 蒙恬 卫青 霍去病 窦宪 公孙瓒 曹操 谢玄 刘牢之 李靖 苏定方 薛仁贵 刘仁轨 裴行俭 柴荣 狄青 岳飞 徐达 常玉春 蓝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759 工分:116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韩信犹如粟帅(我认为他的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元帅),战场上多少次险里还生的以少胜多,多少的战役打的尽是“神仙仗”,险有背水一战和孟良崮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功高有垓下之战斩杀霸王和淮海之战全灭蒋匪嫡系大军,他们的战略和战役谋略的思想和胆色在中国不愧是十大名将之列,与开国建政是无法抹杀的辉煌功绩震耀万古卫青犹如林帅,能从最不利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带领部下从失败走向胜利,都善于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都开创了足以流传后世的战法,都善于大军方面的经营,都善于从最小的细节方面打倒强大的敌人,卫青首开对匈奴的胜利,并且连续数次大胜建立了军事优势,可以说包括霍和后世两汉北伐西征的胜利都是建立在卫青打击匈奴、营建边疆、统筹边防的基础之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1759 工分:11653
左箭头-小图标
终两汉之世在中国5千年历史上真正可以统帅大军独挡一面的绝世名将只有韩信和卫青2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65738 工分:4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7楼的发言: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不仅仅是西汉,整个中国古代史里面,论起统帅的才能,韩信也可以进入三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30500 工分:698
左箭头-小图标
霍去病 除了初次作战, 八百斩杀匈奴人两千多,还有什么 战役 很出彩吗?封狼据需 也是因为 兵多将广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79727 工分:703
左箭头-小图标
霍去病,封狼居胥,北却匈奴千余里,历来为我将追求之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44330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94377 工分:1308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西汉第一名将应是韩信,出身寒门、少年穷苦,忍胯下之辱而后统帅百万大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帅才,其余的都是将才,尤其是樊哙仅有匹夫之勇,不应在名将之列。韩信为刘邦创立的西汉事业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能及。在中国历史上: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垓下之围、十面埋伏的著名典故就出自韩信之手。楚霸王项羽是将门之后,项羽的祖父是战国时楚国名将项燕。项羽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猛将,曾有“力拔山、气盖世”之说,并且有谋士范增辅佐,范增的谋略其实和张良相差无几,只是项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对范增言听计从。在消灭秦王朝的斗争中,项羽一直是主力军,刘邦只是打酱油的角色。据传刘邦只是一市井无赖,不过刘邦胆识过人,在起义前曾挥剑怒斩过一条巨大的拦路白蛇,曾有传言白蛇是白帝的化身,于是刘邦在斩断白蛇后就以赤帝自称。在秦朝灭亡以后就开始了各路起义军、各路烽烟、各路诸侯的窝里斗。在这其中韩信指挥了陈仓之战、京索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胁燕之战、破齐之战、潍水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十大经典著名战役陆续消灭了各路人马。尤其是后来的楚汉争霸战中,刘邦以10万最后胜项羽40万,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中国历史可能就要改写。因韩信熟读兵书、战功卓著而被刘邦封为齐王,以至于才有后来的功高震主而被刘邦除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00490 工分:3749
左箭头-小图标
首推卫青!其他人的战术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的(或者可以说是敌对双方的硬件基本相同),而卫青是中原文明第一个成功使用骑兵战术的人(当然他指挥步兵和骑步混合时也相当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51411 工分:134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韩信,刘邦没有他,就没有西汉,善于以弱胜强,军事谋略登峰造极周亚夫,景帝没他,皇位就要换人,但汉朝依然存在,善于在巨大压力下以坚韧有力的意志实施完成战略目标卫青,汉武帝没他,讨伐匈奴可能会推迟,具备创新独到的军事谋略,汉朝骑兵大军团作战的首位统帅。霍去病,善于骑兵远程突袭,完全颠覆匈汉战争模式,把骑兵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具有贵族一切优缺点的杰出将领。以对汉朝重要性排:韩信 周亚夫 卫青 霍去病以军功排:韩信 霍去病 卫青 周亚夫以军事谋略排:韩信 周亚夫 卫青 霍去病以军事技能排:霍去病 周亚夫 卫青 韩信以战斗意志排:霍去病 周亚夫 卫青 韩信以军事创新排:卫青 霍去病 韩信 周亚夫以管理训练士兵能力排:周亚夫 卫青 韩信 霍去病综合排名排名1--4分累计:韩信18分 周亚夫18分 霍去病17分 卫青17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1160 工分:19909
左箭头-小图标
论战将当属霍去病,帅才则是卫青与韩信,但韩信战术应更胜一筹,战略就差远了,本可以做一方诸候,最终被刘邦连人带命都骗走。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1160 工分:19909
左箭头-小图标
论战将当属霍去病,帅才则是卫青与韩信,但韩信战术应更胜一筹,战略就差远了,本可以做一方诸候,最终被刘邦连人带命都骗走。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05979 工分:195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是说将才的话,当然不让就是霍去病了。战功、战国无人能敌。但如果说帅才的话,非卫青莫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2页&[共有144条记录]&分页:
&对★回复赚金币★西汉第一名将是谁?韩信卫青还是霍去病?[活动已结束]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存勖和李存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