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协勤社工是什么意思工作性质?和社工一样嘛?我看都是穿警服哦?

激活社区细胞 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具有洛阳特色的网格服务管理机制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网格,社区,管理,洛阳市,服务
 您的位置: >>
激活社区细胞 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具有洛阳特色的网格服务管理机制
日 15:06:29 来源: 中国平安网
】 【】 【】&
【Email推荐:
2010年以来,洛阳市立足社会发展实际,紧紧抓住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机遇,将全市社区划分为900个网格,推行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细化服务管理责任,主动服务社区群众,有效提升了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水平。
一、立足实情,下移服务管理职能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没有强有力的基层基础工作,再好的社会管理思路理念和政策措施也难以落到实处、惠及群众。近年来,广大居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市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城区相对乡村而言,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社会矛盾更为突出,社会治安更为复杂,洛阳市每季度开展一次的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群众安全感排名后十名的基本上都是城市区的社区,社区管理力量分散、多头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需要彻底改变;社区作为现实的社会管理单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都压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难以满足,改革社区现有工作模式显得更为迫切;社区是社会管理的细胞,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只有借鉴网格化管理模式,分解管理责任、减负工作压力、激活社区这个细胞,才能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回应和满足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和现实需求。洛阳市在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情况复杂的涧西区、西工区先行试点,摸索积累符合洛阳实际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经验,在取得了一些成熟的做法和成效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包括9县的城关镇,全部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二、做实网格,提升社会社区管理水平
洛阳市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全市城区由原来437个居委会管辖区域,整合为259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管辖大约人,管理力量远远达不到群众的要求,还有少数无主管社区,存在服务管理的盲区。洛阳市下定决心,借助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这股东风,做实网格,把服务民生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网格覆盖社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参照公安部对社区人口管理的规定,实行每户左右划分一个网格,2011年5月底,全市共划分社区网格区900个。西工区经济实力较强,对网格又进行了细分,按照300户1000人的标准,划分了326个子网格;涧西区是一个工业商贸大区,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划分网格时区分类型,共分商业区网格、居民区网格、单位型网格等8种网格,根据网格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管理。
二是专人进驻网格。网格再小,也是社会的缩影。从以往开展的“下社区”、“进社区”等运动式活动,往往是一阵风,社区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为群众办实事,就必须出实招,招录专门工人员。为了保证划分的网格社会事务有人管、有人干,城市区在现有313名社区民警的基础上,招聘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公安协勤587人;各城区招聘社区社工1000余人,使每个网格达到2名专职工作人员(1名协勤、1名社工)。协勤主要负责社会治安方面的工作,社工主要负责社区民生方面的工作,共同承担入户调查、信息采集、代办服务、化解矛盾、治安巡查、综合管理等六项职责任务。1900余名协勤、社工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知我百家情,解我千家难”,担当网格内处置、协调、报告各项事务的第一人,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服务民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三是落实保障措施。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社区协勤的工资福利待遇参照洛阳市城市区公安机关文职人员B类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即:每月实发工资2325元,并缴纳“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由市财政专款支付。社区社工工资参照社区协勤工资发放,由各县区财政负责。市县两级财政每年用于发放协勤、社工的工资达到4千万元。各县(区)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每个网格都有办公场所,配备办公桌椅和微机,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达到8千万元。绝大多数社区给网格工作人员配备了自行车、电瓶车、方便入户走访。对居住在外地的公安协勤,属地公安机关都统一安排食宿,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社区网格配备的网格协勤、社工,洛阳市综治办还要求各级行政机构不准指派从事其它工作,保证全市900个社区网格专职工作人员力量下沉、不受干扰,集中精力从事社区工作。
三、落实职责,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规范工作运行。规范网格员工作标识,统一设计制作了网格员标识,包括网格员姓名、编号、所在社区及网格号,并统一制作发放了网格员工作专用包。规范录用管理程序,明确网格员招录补录、工资发放、社会保险交纳、劳动合同签订、档案管理等具体要求。规范网格管理制度,建立了工作例会制、错时工作制、分工协作制(AB角制)、服务代办制、首问负责制、管理考核制等,确保了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二是强化工作融合。协勤和社工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主力军,但受管理体制的影响,往往是协勤跟着公安民警跑,社工围着办事处转,“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存在明显的“两张皮”。市综治办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在网格推行了“四同”工作模式:即协勤和社工“同签到考勤,同开展工作,同研究解决,同奖惩表彰”。网格的协勤和社工每天到网格办公室签到,碰头、研判、梳理分别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落实相关责任人员办理,共同商量当日工作任务。办事处和公安机关共同组织对网格工作人员的考评,彻底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增进了警务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融合。
三是加强学习培训。一些社区工作者刚开始接触社区工作时经常遇到“进不去门、说不上话”,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洛阳市综治办及时制定了《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宣传手册》,明确了协勤和社工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保证人手一册;开展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征文活动,搭建了工作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集中组织协勤进行了培训,提高网格协勤、社工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开展以来,其精细化管理和无缝隙服务吸引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青睐,计生、消防、卫生、团市委等部门纷纷出台文件,将更多的社会管理服务融入网格当中。团市委充分借助网格力量帮护重点青少年,开展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其经验做法在团中央组织的大连会议上作了介绍,日中国青年报以《呵护“折翼”青少年一个不能少》为题予以报道。
四、积极实践,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信息收集机制。网格协勤和社工通过发放网格化管理手册和便民服务卡、公共服务部门联系电话等手段,畅通居民信息反馈渠道,将已经发生的和需要及时解决的各类事件进行统一登记、统一管理。坚持每日对所辖网格内区域巡视1至2次,每月对重点管理、服务对象上门一次,每季度对所辖网格居民上门服务一次,并及时将有关情况记录民情日记。
二是建立协调处理机制。对每一网格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分类,将涉及的相关内容及时在社区班子成员碰头会上进行分解、落实,抓跟踪监督,对属于社区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及时交给分管的社区干部办理,属于街道和职能部门的问题,及时上报街道或职能部门处理,做到意见、投诉以及求助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提高居民群众满意度。
三是建立联动处理机制。为了有效解决社区不能及时处理的诉求和事项,洛阳市在110联动平台开辟了“绿色通道”, 备注各个社区的服务电话号码,凡是网格长反映的民生诉求,110联动平台优先受理、优先转办、优先反馈,能够在第一时间交办到城建、电力等79家公共服务单位和20个应急分队,为社区民生问题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家里停水断电、暖气温度不够,还有路灯不亮等民生问题,网格协勤或社工只要拨打110,反映的问题便可在10分钟之内得到解决。
通过加强网格化管理工作,整体推进了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案(事)件和事故;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命案发案创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新低,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5%以上;缩小了城乡治安的悬殊差距,洛阳市公众安全感调查排名的后十名,如今基本上城区办事处与乡、镇各占半数。(洛阳市政法委供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济南社工-济南社会工作协会主办
&&&&&&&&&&&&&&&&&&&&&&&&
您当前的的位置:首页>>政策理论>>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机制的检视与创新
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机制的检视与创新
摘 要:自2003年我国社区矫正开始试点以来,很多地方将现代助人事业的社会工作运用其中,这是社会管理一大创新之举,业已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现今,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仍存在问题,如职业制度生成空间不足、矫正工作者专业水平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法制和制度建设滞后等,影响了社区矫正的实际效果。可从扩大社会工作参与渠道、完善专业机构运行机制、健全矫正社工职业制度和加快专业立法等方面,探索构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协同参与;长效机制
社区矫正是人类刑罚观念革新的产物。二战以来,社区矫正在欧美、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发展迅速,各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健全的制度体系、完备的工作方法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其中,作为现代助人事业的社会工作,很早就介入社区矫正领域,运用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积极促成犯罪者发生改变、回归社会。
我国的社区矫正于2002年8月在上海市率先开展。2003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启动。同年7月,北京市也开始对五类犯罪者实施社区矫正,随后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也开始试点社区矫正。2009年9月,&两院&、&两部&总结多年试点经验,联合颁布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继而于日正式出台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社区矫正在我国取得了巨大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工作模式。在各地的模式中,都不同程度地将社会工作看作社区矫正的重要力量,并探索其介入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我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基层的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可见,目前社区矫正的专门机构是司法行政机关,社会工作者是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然而,正值我国社区矫正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社会工作有效地协同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仍然困难重重。因此,针对当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发展的诸多问题,探索构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长效机制,其现实价值就显得尤为突出了。
一、社会工作是协同参与社区矫正的重要力量
(一)社区矫正的二元属性
按照我国规定,社区矫正(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1]。它有两个层面涵义,其一是法学层面的,其二是社会学层面的。
从法学层面来说,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我国的《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三大类犯罪者,社区矫正以非监禁的方式,依靠社区力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虽然社区矫正属于开放性的监外执行,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对触犯法律者的刑罚方式,具有不可回避的惩戒性和教育性。
从社会学层面看,社区矫正旨在实现矫正对象恢复社会功能、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恢复性和回归性是社区矫正的典型特点。故有学者认为,社区矫正&是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惩罚和帮助矫正对象,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他们融入社会、回归社会的活动和过程&[2]。这一定义充分考虑了社区矫正的福利性和社会性内涵,强调了对矫正对象的帮扶及其最终回归社会的预期。
总的来说,社区矫正具有二元属性。它是执行与矫正的统一,是刑罚与恢复的统一,也是刑罚执行和福利服务的统一。刑罚执行是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属性;而它的福利和服务属性,是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监禁矫正的、开放化和社会趋向的刑罚执行的内在属性。
(二)社区矫正的社会化要求
首先,社区矫正符合行刑社会化的国际趋势。监狱在禁锢犯罪者自由的同时,也可能禁锢他们的思维;监狱在剥夺犯罪者犯罪能力的同时,也可能剥夺其正常的生活能力,这就是&监狱行刑悖论&[3]。为了避免和减少监禁刑的弊端,促进罪犯回归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战以来,随着人权运动的发展,行刑社会化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社区矫正制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其次,社区矫正需要动用社会化的资源和力量。社区矫正需动员各种资源和力量,在社区内对非监禁犯罪者和出狱人进行刑罚、保护和服务。比如,利用社区内的人际关系网络为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一定支持,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得到应有协助。社区矫正还可以广泛筹集和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如协调民政、社保等部门为犯罪者提供就业与社保等服务,帮助其实现矫正目标。
再次,社区矫正最终要实现犯罪者再社会化的目标。社会化是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必要手段,而再社会化的强度比社会化要强烈,而且要求个人放弃一种生活方式而采取另一种与从前迥异的生活方式,要求个人与过去一刀两断而且被完全&改造&[4]。为了克服监禁刑中矫正对象与社会的疏离,社区矫正通过再社会化手段促使他们出狱后回归和融入社会。&
最后,社区矫正是一种社会化的社会管理手段。犯罪是一种社会越轨行为,是犯罪者对公认的社会规范体系的否定和违背,这些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说,社区矫正工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求必须综合运用政府和社会多种力量,对越轨行为加以控制和改变,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秩序。社区矫正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包括政府部门的责任,还涵盖了各种社会力量,他们从犯罪者行为矫正和功能恢复入手,积极参与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治理,使社会管理手段更趋社会化。
(三)社会工作是社区矫正的关键手段
社区矫正的社会化要求决定了需要适应这种要求的社会化介入手段,社会工作是介入社区矫正的理想手段,与社区矫正的社会化要求非常契合。
第一,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可以嵌入社区矫正。&人是可以改造的&,这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基本理念。[5]。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根本上也是遵从这一基本理念在我国发展起来的。这一理念与社会工作&人是可改变的&以及&人是具有潜能的&等专业价值具有强烈的一致性。在实践中,社区矫正能汲取平等、尊重、同理等社会工作价值,尊重矫正对象的人格与权利,正视他们的需求,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开展工作。
第二,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整合。&社区矫正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难的工作,要使社区矫正工作卓有成效,就须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系统而灵活地运用社会工作方法&[2]。个案矫正工作能够实现与社区服刑人员一对一互动,个性化地制定矫正方案和帮扶规划;小组矫正工作使矫正对象在团体情境中与相似经历者相互支持、彼此促进、实现改变;社区工作方法旨在为矫正人员发掘社区和社会资源,构建个体再社会化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三,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社区矫正是改变矫正人员的价值观和偏差行为、恢复其社会功能的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程序为社区矫正的开展提供专业保障,一般经历矫正关系建立、搜集和分析资料、矫正对象问题诊断、制定矫正方案、社区矫正介入、社区矫正结案评估与跟进几大步骤。另外,社区矫正可以采取&动机式晤谈法&、&认知&行为治疗法&、&危机介入法&等社会工作技巧为矫正人员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咨询与治疗服务。
二、当前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作用有限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开展多年,但从工作实践中不难发现,理应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专业社工,至今作用仍很有限,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专职人员中的比例不高;其二,现有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内的社工专业水平不高;其三,实际矫正过程与专业知识脱节严重。
截至2013年1月底,各地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33.3万人,在册57.3万人,平均月增长1.32万人。但目前全国共有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10.2万人,社会志愿者57.3万人,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长率来看,二者之间的供求差距仍然很大。比如,自2003年开展社区矫正以来,北京市从司法助理员和监狱、劳教等岗位抽调了近300名警察,保证每个司法所配备1名司法警察配合开展工作。虽然组织了多层次的培训,&但人员的基础素质、学历水平、教育背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短期内很难适应社区矫正的专业化要求&[6]。与此同时,北京市还按照1:20(其中包括5名社区服刑人员和15名刑释解教人员)比例为每个司法所配备社会工作者。可见,北京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职业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然而,当前在其他很多地方,社区矫治工作队伍仍然是&主要由司法所干部、抽调的监狱警察及社会志愿者组成&[7]。又如,上海市刚开始社会招聘时,具有社会工作和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仅占一成多,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就更少。近年来规模虽不断扩大,但专职社工的日常工作却多为非专业性的文书工作所占据,与其专业背景严重脱节,阻碍了其专业化知识的实际应用。
社区矫正对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要求非常高,也要求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但作为社区矫正走向专业化的主导力量,矫正社会工作者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仍多受掣肘。
(二)专业社工机构在社区矫正中发展受阻
经过多年试点,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创新社区矫正管理和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成立了诸如&阳光中途之家&、&社区矫正中心&、&阳光驿站&等工作机构已逾600个,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等功能于一体。其中,试点之初,北京市即在18个区县成立了非营利性社团组织&&阳光社区矫正服务中心,隶属于各区县司法局,负责招聘、培训社会工作者。上海最早成立了独立运作性质的民办非企业&&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并在19个区县设立服务分站,成立之初就招聘了450名社会工作者,下派到司法所从事矫正社会工作。然而,现行的从事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机构却面临着不小的发展困境。
从两地实践看,困境主要来自两方面压力。一方面,受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影响,社区矫正机构由多头管理容易造成职责不明,当前社区矫正基本形成了公安执法主体、司法执行主体和机构运作主体并存的格局,由于缺乏完备制度规定,相互间权责模糊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机构运作中,行政干预色彩依然较强,政府并未把社团看成是独立运作的机构,&在资金调配、人员招聘、社团及社工的考核评估等方面依然主导社团的运行&[8],制约了矫正社会工作的自主运作。
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践中,各地之所以以不同方式引入专业机构,理论上是因为,专业机构强调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运用到社区矫正中,通过政府引导、专业机构开展矫正服务的方式推动其自主运作,实现社区矫正的社会化管理与专业机构的专门化管理相结合,这符合社区矫正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手段日益走向社会化的趋势。但现实的发展困境却无法满足社区矫正对这一趋势的适应。
(三)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制度缺位
自2003年以来,社区矫正各试点地区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均进行了积极探索,制度设置也不尽相同。2008年,全国社工师资格考试制度确立,对介入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系统要求,是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大进步。然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职业制度至今仍未得到全面的规范和完善,教育与培训、工作待遇和评估激励等制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
北京和上海等地规定,各级司法所和矫正机构社会招聘时,要求招聘对象必须具有相关教育背景,如社会工作、心理学和法律等,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必须接受时间不等的社区矫正岗前培训。但要想通过&速成法&培养出专业矫正社工可能性甚微。同时,矫正社工同其他领域的社工一样,其工作待遇与福利普遍偏低,比如试点之初,上海规定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每月工资2000元,大专学历只有1500元(另外每年具有&五险一金&福利待遇)。待遇与福利偏低以及司法工作本身的潜在危险性,都可能成为大批社工专业毕业生不愿从事社区矫正事业的重要原因。考核评估方面,比如,上海市司法局和各区县司法局对总站和分站实施指导、考核和监督,由于缺少专业考核机制,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下仅以记录的文档数量为准,与矫正实务脱离。
众所周知,整个社区矫正制度涉及面众多,包括司法的刑罚制度、公安的执行制度、机构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社工的职业制度,其中,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职业制度,是保障社区矫正效果、促进社区矫正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方面。职业制度不健全、相关机制不协调是制约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法制不健全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我国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始终坚持法规完善与实践创新相结合。2004年司法部印发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初步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组成包括两部分:专业矫正人员和社区志愿人员。专业矫正人员主要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民警等;社区志愿人员包括社区团体人员及其他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人员[9]。2009年两院、两部联合颁布的《关于社区矫正全国试点意见》和2012年出台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都逐步强调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然而,由于我国统一的社区矫正相关法律尚在制定中,未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资格、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构成等做出统一规定,即使在现有的法规条例中,&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规定也具有粗放性和模糊性&[10],导致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缺乏法律基础。现实中,这表现为,由于社区矫正本质上仍属于一种刑法执行方式,社会工作不具有司法权威性。从很多现实案例看,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因不具有法律权威性,矫正人员不配合、不受监督的现象屡屡出现,更别提矫正能够产生很大程度上的效果了。
综上,我国现行法规虽然也对社会工作协同参与社区矫正作出规定,但条文粗疏、笼统,而且缺乏可操作性。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执行刑罚,但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专业性助人事业,却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这就造成了现实的矫正要求和法制不健全之间出现张力,削弱了社会工作对社区矫正的协同参与效果,明显不能适应社区矫正工作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构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长效机制
(一)拓宽多方协调的社会工作参与渠道
在我国香港地区,接受教育感化是一项系统性的社区矫正工作方式。根据香港地方法规,法庭可判令犯罪者受感化,期限为1~3年不等,感化主任是受政府聘请并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负有对受感化者劝告、帮助和辅导职责,在感化期内定期探访受感化者,提供督导和个别辅导。同时社会福利署招募市民义工,与受感化者密切联系,提供意见和帮助,协助感化主任的工作[11]。类似的社会多元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专职矫正社工加义工的参与方式,很多国家和地区均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渠道和机制。
可见,社会工作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方式虽然各异,但目的都是在既定制度框架下尽可能发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助力社区矫正。由于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开展多年,各地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模式,所以,扩大社会工作对社区矫正的参与渠道势在必行。总的来说,必须通过&招录、招聘、招募&方式,建立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切实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提供组织和队伍保障。具体说来,渠道可有如下借鉴。
第一,可以将北京社区矫正试点的做法继续扩大。在司法行政部门中设立社工岗位,积极进行社会招聘,主要针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扩大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中的社会工作者力量。第二,设立社区矫正机构,积极吸纳社会工作者,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这是从上海社区矫正实践中析出的经验。在国外,社区矫正机构(中心)提供一系列的院舍服务,通过向矫正对象提供住院、寄宿和训练等机会,使他们掌握正常生活的技能从而顺利回归社会。第三,积极招募志愿者、与专业机构合作。社区矫正运用人际关系网络和各种社区资源,避免监禁刑造成犯罪者与社会的疏离,顺应了刑罚执行的社会化趋势。因此,除了社区矫正中心,还应该以项目方式与专业机构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同时发动各类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上述三方面努力,才可能形成矫正执法者、矫正社工和社会义工多方协调、广泛参与的制度和机制。
(二)推进社工机构参与机制创新
西方国家早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社区矫正机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在其中也为数不少。比如,到20世纪末,美国社区矫正机构已达2931个,其中缓刑办公室有812个,占27.7%,假释办公室有486个,占16.6%,缓刑和假释合署办公的机构共有1633个,占55.7%[12]。我国各地试点形成了诸如&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江苏模式&等凸显地方特色的社区矫正模式,对社会工作及其专业机构的重视,是它们的共同点之一,只是因现阶段法律、制度和机制的空缺,其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面对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中涌现的如北京的&阳光中途之家&、上海的&新航社区服务站&和江苏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等经验,应大力宣传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社区矫正中专业机构受到行政性指令干预,缺乏独立运作的空间,但这是多头管理、盲目干预的后果,并不代表任由社工机构运作而不问。事实上,对民间组织的必要引导既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体现,又能对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但它们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厘清权责界限和管理职责,减少不必要的盲目指挥,从宏观方向上加强引导,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适度而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其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发挥功能。
具体而言,在司法行政系统业已设置专门社区矫正执行机构,实施各级社区矫正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政府应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扩大分权,积极培育社区矫正的社工机构。由于社会工作主要以直接提供服务为己任,现阶段应以基层社区矫正主管部门与社工机构的合作为重点,通过委托、购买或全额支持等形式,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民间组织为主的社工机构参与社区矫正的运行机制。
可喜的是,2012年11月,由民政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社区矫正人员今后将被纳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购买范围,体现了政府对社区矫正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与扶助,也在制度层面为我国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快速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三)健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建设
目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证明,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建设,是决定社区矫正工作成败的关键。
首先,完善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准入制度。2008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虽然考试是有效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但是,社会工作者在受聘就职于社区矫正时,还应该着重强调行为和心理矫正知识、专业实务技巧,以及社会政策分析能力等要求。上海市规定,矫正工作者通过招聘正式上岗前,必须接受120课时的集中式业务培训,学习法律知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矫正业务与流程等课程。
其次,健全矫正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主要针对已经入职的矫正社工人员,由于社会变迁快、情况复杂,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作用,一方面以熟谙社区矫正知识的专家和实务经验丰富的工作者作为社工职业培训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矫正社工及其所在机构与专业培训机构间的良性互动。比如,上海规定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每人每年至少要进行48小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就值得推广。
第三,加强矫正社工考核评价制度。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考核评价工作是由行政部门主管来实施的,在强化指导和管理的同时却缺少专业水准。因此,对矫正社工的考核评价应以加强专业水准、提升社会效应为导向。一方面,应该以司法部门为主,聘请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组成专业考评委员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争取实现更广泛的多方支持、社区参与和社会监督,尽快建立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矫正社工考评的机制。
(四)以社区矫正立法推动社工参与法制化
国际上,各国、各地区的社区矫正立法都已完成,如我国香港地区有《社会服务令》、《感化(缓刑)令》,我国台湾地区有《更生保护法》、《少年事件实施细则》,德国有《不剥夺自由刑罚执行方案》,日本有《缓刑执行保护观察法》、《犯罪的预防更生法》。然而,我国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均系&舶来品&,所以既要做好社区矫正的立法工作,也要做好社会工作的立法工作,最终实现二者互动基础上的协同立法。
从社区矫正来看,应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制定工作。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社区矫正的性质、社区矫正的对象、社区矫正的经费来源等问题&[13]。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社区矫正的功能,使社区矫正真正成为与监禁刑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行刑方式,必须完善社区矫正立法,增加社区服务刑,并规定由社会工作者对社区服务刑的规划、监督和评估职责。
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应尽快走向法制化轨道。比较发达的西方各国,均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完备的社会工作法律体系,&反观中国,社会工作立法尚属空白,对社会工作者的规范刚刚起步&[14]。我国从2006年开始,已陆续出台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2011年出台的《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明确要求制定&社会工作者条例&,将社会工作者立法列为&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立法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各地情况不一,故还应因地制宜地给地方留有空间,制定出合适的关于社区矫正的实施细则。另一方面,制定中的有关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必须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相互冲突的地方,使社区工作实际开展起来无所适从。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经过各地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社区矫正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发挥了矫正教育、预防犯罪等作用,起到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良好效果。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我国社区矫正人员的再犯罪率已降至2&以下。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必须树立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宏观视野,必须积极推动把社会工作纳入社会矫正工作体系。如今的成就来之不易,总结经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地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对其参与社区矫正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并积极探索介入机制与模式。
然而,当前社会工作参与矫正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契合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困难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尝试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长效机制。这是推动我国社区矫正不断向前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作用的必要举措,更是创新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司法业务文选,2010,(3):33&37.
[2]马伊里,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259页。
[3]冯卫国. 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4]张丽芬,廖文,张,青松. 论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J].甘肃社会科学,2012,(1)157&160.
[5]司法部网站.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就《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答记者问[EB/OL].
[6]许冷. 北京市社区矫正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3):7&10.
[7]赵丽宏. 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区矫正模式[J].学术交流,2009,(5):129&132.
[8]王李娜. 上海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37&38.
[9]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解读.中国司法,2004,(10):12.
[10]张国华,等. 试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社会,2004,(10):13&14.
[11]陈伟道. 香港对青少年罪犯的判罚与矫治社会工作特质[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6):84&85.
[12]刘强. 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1页。
[13]任焕. 中美社区矫正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9,(1):364&365.&
[14]竺效,杨飞. 境外社会工作立法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政治与法律,2008,(10):140&146.
作者简介:方舒(1984&),男,安徽舒城人,社会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兼职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
&此处数据均来源于司法部网站:我国社区矫正每月净增长上万人 重新犯罪率保持0.2%较低水平,http://www./sqjzbgs/content//content_4226851.htm?node=30092。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友情链接:
2009年 济南社会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经六纬九路394号
联系电话: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的性质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