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守聪 ,中国东北石油大学学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六千毕业生 校长一一授学位
来源:山东商报
[提要]这几天,远在青岛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们同样享受着学校给予他们的这一学术礼仪:校长山红红用三天时间分16场次为6000名获得博士、硕士、学士的毕业生一一授予学位,并和他们分别合影...
  原标题:六千毕业生,校长一一授学位
  给毕业生授学位,校长山红红(台上左一)用了三天时间 通讯员刘积舜摄
  商报济南消息(通讯员刘积舜 张亮亮 记者徐玉芹)6月30日晚,山东高密市柏城镇小河崖村87岁老人赵祯祉,盯着儿子赵振华的手机屏幕,异常激动。手机彩信是赵祯祉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读书的三胞胎孙子授学位的照片。令老人没有想到的是,校长山红红教授亲自给他三胞胎孙子一一授予学位。抚摸着三胞胎孙子戴着&博士帽&的照片,老人满脸幸福的笑容,&没想到校长会亲自给孩子授学位!&
  这几天,远在青岛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生们同样享受着学校给予他们的这一学术礼仪:校长山红红用三天时间分16场次为6000名获得博士、硕士、学士的毕业生一一授予学位,并和他们分别合影留念,这张照片在典礼之后即拷贝给每个毕业生,并永久存入档案馆。
  在给毕业生颁证时,山红红除了说&祝贺你&、&恭喜你&之外,偶尔还会问起毕业生&去哪里工作了&等问题,或给毕业生整理垂布、流苏或者学位帽,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让毕业生们深受感动。&很兴奋!这是学校给我们最好的毕业礼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届毕业生张维谛在和校长合影之后,第一时间更改了自己人人网空间的状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窦吉芳回忆校长山红红向她授学位并说&恭喜你&的时候,这个被保送清华大学读研的学生激动地有些哽咽:&那一刻,感觉我们都是她的孩子。我会一辈子记着和她站在一起的这几秒!&
  被感动的不仅仅是毕业生,前来助阵的亲属们也被这一刻深深震撼了。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今年将要去德国留学的张玮佳的父母特意从天津赶到青岛见证女儿这一人生时刻,&现场给我最多的就是震撼!今天看到校长不辞辛苦的授予每个学生学位,很感动!&
  由校长给毕业生一一授予学位证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多年的传统,也是该校在毕业季最崇尚的一项学术礼仪。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春生表示,学位授予仪式不仅仅是对学子们大学四年的总结,更是对他们学术水平的承认和赞赏。&学生们用这么多年的努力赢得了学位以及学位象征的荣誉,他们会以此为起点,在工作岗位上用这份自信回报母校的培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董燕、林月梅]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中国石油大学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西方艺术欣赏在线考试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2014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西方艺术欣赏在线考试(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9|
上传日期: 19:30: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西方艺术欣赏在线考试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创建时间:
知名校友:
所属地区:
院系设置: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相关信息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于1953年建校,时称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包括理学、工学、农(水产)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1958年,山东大学由青岛迁回济南,留下了山东大学的海洋学院,后来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4月,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顺利通过专家验收。2007年1月,学校获得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山东省、青岛市&985工程&二期共建支持。
  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设有20个学部及院(系),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8个招生本科专业。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大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13个专业授权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2个专业授权领域)。12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还具有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中职教师(5个专业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该校。还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3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拥有国家投资亿元,供教学、科研使用的3500吨级海上流动实验室&&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6月已被科技部批准正式筹建。日,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设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揭牌运行。由教育部主管、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青岛海洋研究优势单位联合建设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已于2007年9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目前,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2个。2011年有在册各类学生387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500余人、本科生15400余人、留学生近1000人、继续教育生10500余人。到目前为止,学校毕业生中已有9位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校友赵进平。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2700人,其中专任教师1350人,博士生导师354人,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50岁以下博士生导师占博导总数的80%以上,近90%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54%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 85%,教师中有一年以上在校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占教师总数的70%,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名列部属高校前茅。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校治学执教:2009年,麦康森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15个&长江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0人,&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岗位教授15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3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9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68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担任顾问、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原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受聘海大顾问、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范曾担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10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还有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团&。[1](更新时间: 2011年11月)
  党委书记:于志刚
  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山东烟台莱阳人,1986年4月入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
  校 长: 吴德星 男,汉族,1952年5月出生,山东滨州无棣人,1974年8月入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
  党委副书记:李耀臻
  男,汉族, 1953年11月出生,山东烟台招远人,1973年10月入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于宜法
  男,汉族,1953年2月出生,山东威海文登人,1972年1月入党,1977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贵聚
  男,汉族,1952年7月出生,山东临沂莒南人,1977年9月入党,1973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研究员。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副校长:李华军
  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山东东营广饶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
  一、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中心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实验室)
  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技术中心
  2、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中心
  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海水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五、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
   1、山东省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山东省海洋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六、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1、电子信息系统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2、光学光电子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3、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4.海洋生物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5、海洋物理化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6、海洋药物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7、海底资源与探测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8、水产遗传育种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9、水产生物制品安全性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10、地球探测与信息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11、特种海洋材料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七、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1、海洋药物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2、海洋精细化工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3、光学光电子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4、特种海洋材料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八、人文社科基地
   海洋发展研究院
美丽的海洋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校百年前后,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或更长一段时间,立足海洋强国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跨越,力争使学校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海洋环境学院
  海洋环境学院拥有特色鲜明的海洋优势学科和专业,肩负着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任务,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史较长的学院之一。1946年建置以来,已培养出了数千名学士生,数百名硕士、博士生,有近百名博士后研究者及外国进修学者来进修、培训和交流;在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成果;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和强有力的研究梯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数最多、综合实力较强的学院。学院拥有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原海洋物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理论4个博士点,物理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物理海洋(海洋技术)等17个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和光学工程4个工程硕士点,以及物理学、海洋技术等7个本科专业的学科。本学期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楼正式改为国家保密学院以支持国家保密工作,并于2011年秋季学期首次招生。随着计算机软件理论博士点的申请成功以及其他一级学科确立,计算机专业在国内地位与日俱升,计算机与海洋遥感技术的结合为海洋遥感做出巨大贡献,为国家海洋局等相关事业单位输送大批人才;国家保密局领导在我校信息学院考察最终确立国家保密学院在我校信息学院成立,并选拔部分信息学院各系学生进入保密学院,自此信息安全研究方向也确立在海大信院的学术地位。
  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是年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化学系。海洋化学系始建于1959年,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建立全国第一个海洋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于1993年和2002年分别被批准成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1997年成为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通过国家&211工程&&九五&重点建设验收。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和2004年两次评估优秀。2001年&海洋精细化学品实验室&被批准为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海洋物理化学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海洋化学学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被列入山东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单位。2005年&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实验室&被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单位。&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获准立项建设)。化学(海洋化学)专业2006年被山东省评为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学科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海洋化学学科也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十年来,本学科先后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经、俞志明、杨桂朋等为代表的一批海洋化学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如在美国的赵美训博士、蔡卫君博士、孙铭一博士、苗世昌博士等一大批毕业生,在海洋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本学科在我国海洋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的综合优势。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年山东大学创办的地矿系;1959年正式组建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地貌系,1960年正式招,1962年山东地质学院撤消,其部分师生及全部设备、图书资料调归入地质地貌系;1963年地质地貌系更名为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系;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系;1995年5月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洋生命学院
  海洋生命学院的发展史可追溯至1930年5月始建的海洋生物系,林绍文、童第周、曾呈奎和方宗熙等著名学者曾先后担任过系主任。学院历经七十余年的励精图治与辉煌而艰苦的创业,一批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如林绍文、童第周、曾呈奎、朱树屏、张致一、张玺、方宗熙等名师先后在本院执教,使学院的学科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
  海洋生命学院下设海洋生物系、生物工程系和环境生态学,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态学四个本科专业。
  水产学院
  水产学院的前身是由著名科学家曾呈奎、朱树屏于1946年筹建创设的山东大学水产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水产教育单位。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招收过硕士生。文革后继续招收硕士生,并于1984年获得养殖学和捕捞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得渔业资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得水产养殖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渔业资源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1999年被批准为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水产养殖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1年、2004年、2007年 三次均以第一名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经过&211&和&985&工程的建设,2007年水产学科(涵盖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捕捞学3个二级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现拥有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二个系,设有水产养殖、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目前涵盖1个博士后流动站(水产学)、7个博士点和硕士点(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动物学、捕捞学、渔业资源、增养殖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海水养殖工程中心、水产养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水生生物&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水生生物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强化建设)、渔业资源山东省重点学科、应用水生生物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山东省品牌专业。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水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条件,是国内水产学科人才培养层次最高、最齐全的高等教学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师56人、正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7人、45岁以下47人、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有2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7人占教师总数的83%。建有海水养殖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都形成了年轻知名教授领衔的梯队。学术带头人中有3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另外,我们还有一支定期来校授课和讲学的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由我校&海外教授团&为主体的国外知名学者组成的高水平&客座教师&队伍。目前,一支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在水产学科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近5年,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各类研究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863&、&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44项,到位经费3500余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
  水产学院先后曾涌现出全国十佳大学生孙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龚骏等一大批优秀学子。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连续三年达50%以上,一次就业率92%以上。目前,水产在校生现有820人,其中本科生431人,硕士研究生224人,博士研究生165人。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46年原山东大学水产系水产加工专业组,1954年改为水产品加工专业,1984年改为食品工程专业,1986年成立食品工程系。
  医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医药学院前身为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始建于1980年,是我国高校较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学院于2005年起开始进行海洋药物领域大型志书《中华海洋本草》的合作编写工作,该书已于2009年出版并再版。
  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成立于1993年,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海洋工程系。现已发展为设有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自动化4个系,工程结构检测、海岸与海洋工程、地震工程与地质工程3个研究所的工科学院;现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7个本科专业;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点和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另有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热物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5个硕士点,并设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2个工程硕士点。其中港口航道专业于200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6年成为山东省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海洋工程方向纳入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计划。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海洋环境研究所,以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挂靠学院,并持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证书。教学和科研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是全国首批8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之一。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成立于1988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管理学院已发展成为学科层次较高、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水平高、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院。管理学院下设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旅游学系;设有应用会计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所、审计与管理咨询研究所、营销与品牌形象研究所、区域旅游开发管理研究所;以及中国名牌企业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管理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科研机构。
  经济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学院位现已迁至于海大崂山校区,风景迤逦。学院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海洋学院发展经济管理学科,1985年设立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86年山东海洋学院成立应用数学与管理学部,1988年应用数学与管理学部更名为管理学院,1988年设立了国际贸易专科(平度分院),1992年年初成立国际贸易系,下设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国际经济学专科,1992年管理学院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1996年设立金融学本科专业,1996年经济贸易学院被冠名为海尔经贸学院,之后在2001年12月全国高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根据学科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重组,海尔经贸学院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进行划分调整,经调整组建了新的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语学科始建于1925年,梁实秋先生为第一任系主任,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后来,洪深、凌达杨等几位著名学者继任主任,在此期间,著名教授还有潭莹慎、赵少候等。1983年成立外语系;1993年成立外国语学院。在外语系成立后这二十多年中海大外语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学院下属五个系和一个直属教研室,分别是英语系、日语系、朝鲜语系、法语系、德语教研室、大学外语系。现有5个语种的本科专业,分别是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和朝鲜语。现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下设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经过长期的建设,已形成了语言学理论研究、应用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研究、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和口笔译实践与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化研究、国别文化研究等研究特色,其中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与翻译学、外国名著翻译等领域的研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成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18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建于2007年1月,是由文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合并而成。王蒙先生担任学院名誉院长。
  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园曾有过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老舍、陆侃如、冯沅君等著名学者、作家云集的人文学科的两度辉煌。进入21世纪,学校邀请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担任文学院院长(2002年-2006年),启动&名家&工程,倡议设立了&名家课程&&名家讲座&,建立&驻校作家&制度,推动人文学科的发展,以谋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三次人文学科的振兴。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迎着中国进入WTO后材料科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经过多年酝酿和筹备,于2002年9月正式成立,学校将材料科学列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1建设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下大力度投资建设,目前拥有教学科研面积7000余平方米。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源于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数学系,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文理学院数学系。几经变迁,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至济南后,部分留青的专业、系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6位留青的数学教师组建了山东海洋学院数学教研室。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不断壮大,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山东海洋学院设立了应用数学专业(全国首批五所院校之一),并获准建立数学系。应用数学学科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其自身循序发展的同时,开创性地发展了经济、管理、计算机及市场营销等学科,为我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数学系再度建制为直属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学系,2007年更名为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设有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大学数学教研中心、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中心,拥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数学是国务院学位办第三批(1986)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数学学科1996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0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常微分方程课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近三十年来,数学科学学院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约2500名,硕士毕业生200多名,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在校全日制本科生550多人,研究生100余人。
  法政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政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科重点建设单位。学院含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三个一级学科设有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公共管理系和海洋法学研究所、海洋法学文献资料中心、编辑部、海洋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学援救所;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所系。设有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青岛万方医学司法鉴定所等教学、科研和法律服务单位。拥有一支国内外著名大学培养起来的、以年轻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优秀教师队伍。学院现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点1个和国际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社会学、公共管理(MPA)等硕士点9个。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国家保密学院(2011年5月新组建,2011年秋季首次招生)
  1、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
  2、质量控制及规范化海上试验
  3、上层海洋-低层大气生物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耦合研究
  4、ST02区块水体环境调查与研究
  5、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评价和&中华海洋本草&编纂
  6、ST12区块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7、海洋创新药物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
  8、海洋油气开发与安全保障技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石油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