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个通假21天好字通视频“牌”

据说简化字只有 388 个,其中只有一个字是 1949 年后出现的,是哪个?
是「尘」字吗?388个简体字,汉代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唐代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清代和以前的合计有341个字,民国和以前的合计有387个字,1949年以后出现的只有1个字。苏轼用过下列简体字:顾、盖、来、堕、于、饥、误、敛、将、请、绝、万、尔、贾、闻、祷、须、阙、计、时、诚、夸、纳、记、诉、纠、与、访、谁、长、诗、语、馀、缘、弥、纪、闲、终、谓、闰、债、状、谒、见、间、挟、维、问、谈、啸、传、东、宽、当、闰、绝、须、数、挟、细、鸾1909年主张推行俗体字的《教育杂志》创刊,陆费逵发表《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两年后,钱玄同等人又提出8种汉字简化策略,当时共产党还没有出生。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指出“宋元以来有一种通俗的简体字,旧称破体或小写,其笔画较普通之体锐减,赴速急就,颇切实用。现在应该把它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故本书对于习见之简体字,酌收若干,用小字附注于普通体之下,以示提倡。”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又有说,简化字《总表》一共收录2238个简体字,“乡、宪、习、团、队”等很多字是解放区的人自行创造的。
没想到我这个回答又得到这么多赞同(相比我那些比较正经的回答),答主表示有点失望。继续更新这个答案的目的,是看到程序员同学 贴出了苏轼的《罗池庙碑》,以此为据驳斥 的你提到的这些简化字,在古代只是在「草书」这种书体中出现,将繁复的字形用草书的笔画书写出来。但在古代,从未真正把这些草书字用楷书的笔画重新规整出来作为一个「新的字」对待过。我看了一下,苏轼的帖子的用字中,有三个字和如今的规范字吻合而与如今的繁体字标准不吻合,他们分别是「万」、「来」、「与」。其实这和 讲的不是一回事。 所说的是草书中特有的字形,如「讠」、「为」这种,只会存在于草书中,楷书中是断然不会出现的。(因为这实际上压根就是同一个字的不同书体风格。)我们再来说「万」、「来」、「与」。「万」这种说文逸字,最早有甲骨文字形,构字上为「人」加「一」(这一横位于人形上方。无独有偶,「千」的构字也是「人」加「一」(这一横位于人形腿部)。)。其释文作方国名字,还有作为一种跳舞的人的用法。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说,「万」就是诗经中「公庭萬舞」的「硕人」那样的人。(《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所以说「万」表示10000的含义,那是根正苗红。然后呢,这种数字词,还有借用本是蝎子的象形「萬」的表示方法。也就是如今繁体中文常用的「萬」。事实上在唐代,「万」和「萬」都很通用。到了明代,朱元璋时期,曾有规定:10000数字大写用「萬」、小写用「万」。(类似于「壹」、「一」这样的大小写)。也就是说,这两个字本身就是异体字关系,或者说是汉数字大小写。只是到了清代民国,多使用「萬」(小写也如此),接着就是我们文字改革委员将「万」定为10000的规范字(包括大小写)。这不是单纯的简繁问题。——————————————————至于「来」,和「來」属于隶定上的不同。在隶变(小篆改写成隶书)的时候,有的人写成「来」的字形,有的人写成「來」的字形。前者如衡方碑后者如乙瑛碑后者如乙瑛碑归根结底还是在隶书书体内部的写法稍有差异,都是对小篆的改造。仅此而已。然后楷书也继承了这两种写法,所以苏轼无论写「来」还是写「來」,都讲的通。把这种类型的字,也扯上简繁关系,非常不明智。(我的理解是,这种字属于同一个字,即同一个小篆按照不同的隶变方法得到的隶书。)——————————————————再说「与」,是节省自「與」的中间特徵部分,是很早就有的俗字。他的字源解释可以看 的这篇回答我在此就不细说了。和日本的简化字作对比,他们也选择了历代俗字。但是比中国少了一条,那就是不对草书字进行楷化且类推。所以程序员同学 提到的「万」、「来」、「与」,事实上也正好都是日本的现行规范用字。但是日本是断断不会出现「训」「伪」「绝」这种草书楷化并且进行的偏旁类推的字的。(所以日本的简化字数量比中国的少多了。)最后还请各位程序员同学安安心心码代码,不要讨论这种无聊的问题了。※※※※※※※※※※※※※※※※※※※※※※※※以下是我-12:55的回答刚被题主邀请回答这道问题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开骂了,请诸位见谅,因为实在气不过。我现在心平气和地谈论这道题。这道题的其他部分, 说得很好。我补充一下「尘」。「尘」不是1949年之后出现的,早在敦煌俗字有作「尘」的手写字形。事实上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手写用字部分从俗。这种类似「尘」的新型会意字(我比较喜欢)很多。类似的还有「歪」和「尖」也是南北朝开始流行的。「尘」、「歪」、「尖」的本字作「」(上頭是三鹿)、「竵」、「鑯」。在我看来,「尘」、「歪」、「尖」地位是完全相等的。但是现实情况是,「尘」字的来源,很多人喜欢追究。然而「歪」、「尖」的来源,却很少有人理会。平常正经的探讨汉字的问题,很少有人理会;但是一涉及简繁的问题,就有各行各业的人出来指手画脚。(特别是知乎上程序员比较多,喜欢过来瞎凑热闹。)我希望大家摒弃这些无谓的争论,不要老是把焦点对准在形式上是简繁争论事实上是地域、政治、文化争论的无聊问题上。我们真应该真正地关心一下我们祖先创造并且流传至今的汉字。——一个经常被你们这些无聊的简繁问题淹没了回答的文字工作者和汉字爱好者※※※※※※※※※※※※※※※※※※※※※※※※以下是我-17:19的回答一派胡言,有辱斯文!!!我把我另外一份回答贴出来,以正视听!!!《简化字溯源》後面有一張表叫做《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這張表在很多地方都有轉載,竝作爲支持簡化字的人宣傳「簡化字自古就有」的有效論據。我个人對「簡化字自古就有」持中立態度,因爲的確有相當多的俗字起源很早。但是我對這張表的名字特別反感,因爲這个名稱會讓人產生誤會。(《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的局部)(《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的局部)个人認爲應該改成「被《简化字总表》借用作简化字的字形始见时代一览表」。因爲很多目前使用的簡化字字形,雖然古代就有,但是與這个簡化字是毫不相干的,被用來充當俗字是很晚的事情。比如表中所列的始見于先秦的「痒」字,《简化字溯源》說「癢」字說文未收,而「痒」收了,然後說「痒」表示「瘙癢」的含義比「癢」出現得早,然後來擧了一个例子《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疾。」其實作者完全在是偷換概念,「夏時有痒疥疾」的「痒」當爲癰瘡而非瘙癢。「痒」在說文中釋義爲「瘍也」,就是癰瘡(參見《漢語大字典》「痒」的第二个義項。)《康熙字典》也說了「又與瘍同。創也。《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疾。」「痒」在先秦典籍中的另外一个用法是憂思成病,語見《詩·小雅》:「癙憂以痒」。先秦經典中「痒」(作爲正體字,與作爲「癢」俗字的「痒」只是字形一樣,其實沒有絲毫關係)字沒有瘙癢的含義。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在「痒」條下云:「按今字以痒爲癢字。非也。癢之正字說文作蛘。」千古難逢的大訓詁家段老先生已經說明了,「痒」字形作瘙癢的用法是俗字,竝予以否定(非也),竝且說明了瘙癢的{癢}的本字當作「蛘」(「蛘」說文釋爲「搔蛘也」,當爲瘙癢的{癢}的正字。)另外,俗字「癢」的起源也竝不比「痒」表示瘙癢的含義晚,在比《說文解字》作者許慎遲了幾十年出生的漢末經學家劉熙的著作《釋名·釋疾病》中就有提到:「癢,揚也,其氣在皮中,欲得發揚,使人瘙發之而揚出也。」,可見「癢」的誕生當在漢亡之前。再理一徧,「癢」字說文未收,當爲後起俗字(但是也不遲于漢末),其本字作「蛘」,表示瘙癢的義項。而「痒」在上古時代,自始至終和「蛘/癢」井水不犯河水,是絲毫不相關的兩个字,「痒」表示病也(憂思成病),瘍也(癰瘡),《廣韻》作似羊切,推到普通話是讀yáng。「痒」字這个字形,用來表示瘙癢這个義項最早應該是在中古時期,明顯是「癢」字換聲旁產生的俗字*2(因爲「癢」本身也是俗字),與先秦的「痒」屬于沒有關係的同形異源字,《廣韻》給這个義項的讀音是餘兩切,即yǎng。綜上,我對《简化字溯源》作者的攷據精神表示十分敬佩,但是對他的攷據能力或者是人品表示懷疑。他要麼是能力不夠(自然不可能,不然怎麼能發現那麼多簡化字的確切出処),要麼呢是刻意隱瞞真相,光挑有利于自己的證據來講,然後偷換概念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然作爲文字學的必讀書目《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上面已經有淸淸楚楚的解釋,他又怎麼會還說「夏時有痒疥疾」的「痒」表示瘙癢,又怎麼會下定論「痒」字表示瘙癢的用法比「癢」早呢?(其實是選擇性過濾掉了。)又比如「后」和「後」之类,《简化字溯源》丧心病狂地说:事实上,只是极个别的通假现象,而且压根就不普遍。「知止而事实上,只是极个别的通假现象,而且压根就不普遍。「知止而后有定」又作「知止而句有定」,是很值得研究的文字学音韵学现象。正经的书这样写:(摘自《古文字通假字典》)(摘自《古文字通假字典》)———————————小补遗 老师指出《古文字通假字典》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錄入微誤,说得很对。笔者查证了一下,应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義,失義而句禮。」从读音上来说句、区声旁,先秦韵母侯部、声母kw类,是kwo类。構、禺声旁,先秦韵母侯部、声母k类,是ko类。后、侯、後,也在这个韵部,声母属kw类还是k类,待定。(注意,这个读音今天做gou,即「勾」的读音。「勾」是「句」的后起俗字兼分化字。)「句」「后」与「後」在读音上相混是有可能的。从字形上来说,「句」在简帛文字中的反文字形,与「后」形似,存在字形相混的可能。(上古用字正文与反文有一部分没差别。)具体的书影我不贴了,可以参看 贴的。另外,以目前掌握的战国秦汉简牍的字形来看。「句」假借作「後」有34处。(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義,失義而句禮。」这种只统计作一处)「后」假借作「後」有23处。「句」假借次数比「后」更频繁。据此可以做一个大致的推断。「後」在战国秦汉时期,因为读音相近,所以有用「句」(或者「后」)假借的情况;其后又因为字形和读音均相近,所以用「句」(或者「后」)又写成了「后」(或者「句」)。但是这种推断目前缺乏强有力证据的,只有一些零散的资料。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音韵学问题,实在不应该用来和简化字中「后」代替「後」的用法扯上关系。因为從漢代以後,這種通假情況就少多了,以至於基本消失(只有在傳下來的先秦典籍上,人們爲了忠實地反映當初的用字,所以還保留了很多通假字,比如「知止而后有定」)。此後的一千多年都沒有沒「后」代替「後」的例子。搞简化字的那一阵,根本就不存在「后」代替「後」的使用环境。馬王堆漢墓是年發掘,銀雀山漢墓是1972年發掘的。而「后」代替「後」是在1964年的《简化字总表》規定的,時間上也容不得這些文改委員找如此多的出土文獻證據。因此,「后」代替「後」,只是简简单单的同音替代,没那么多道理可讲。拿着一个只适用于上古的假借现象(而且简帛学研究是现代才开始做的,是古文字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这么多通假用例也是现代刚发现的。)来附会当朝碰巧规定的用字规则,有必要吗?——————————《简化字溯源》光挑传世本书籍与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中「後」与「后」的区别,对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中用「句」的写法却视而不见。把这种很值得研究的文字学现象,用来搪塞粉饰当朝的政策,以个别概括整体,无耻至极!其他的例子,我不一一驳斥了。诚然,俗字自古就有,但是很多俗字很晚出,没必要找个先秦、汉魏用字认祖宗。像他这么无耻,为了迎合规范字政策,不惜歪曲事实,刻意攀附先秦用字,各种找理由找借口。一副和御用文人郭沫若一样的嘴脸,和文化流氓有什么区别?
大陸規范字版請見:許多研究簡化字字源的学者,忽略了日本、韓国、越南等漢字文化圈以内的文献、古籍,以至很多書籍総結出的「新字」字数都有所偏差。本文討論笔者所整理出的字数,不過首先想提一下—— 1949 年之後出現的簡化字不一定是文改委新拟的;1949 年之前出現的簡化字也有可能是新拟字。還有, 並不是所有 20 世紀的新拟字都是文改委創造的,即使是新拟字也不一定没有約定俗成(因有特例)。而且如其他回答者所説,簡化字並不只有 388 个這麼少,但笔者認為適当的統計范圍不應該包括第三表裡面的簡化字(視情況),詳情以下会解釋,不過開始之前還是講解一些本文采用的術語。術 語※本文尽量采用一般理解的術語、定義,以下為常用者。俗字: 指流行于民間的異体字:増笔字:比正字笔画多的俗字;略字:比正字笔画少的俗字,又称省文、簡笔字;速記略字:比正字笔画少而僅用于特定場合(如檸茶作〇乂),皆為速記略字;異寫:与正字笔画相同的俗字。簡化字: 《簡化字総表》中指定的簡化字。原字: 《簡化字総表》中簡化字所对應的繁体字,即那些在表中被簡化的原字。新拟字: 凡本無其字而另拟的新字,都可為「新造字」「生造字」。而本文則為了区别「新兴之俗字」的「新字」而均以「新拟字」称之。改造字: 有意施工以行簡的新字,即那些被「進一步簡化」的字。解放字: 流行于解放区的新字,解放区建立以前及解放区以外並無記載。之後再討論第三表的問題以及我為什麼不把它包括的原因。統 計 范 圍※《第一批異体字整理表》中有 39 字習慣上是看作為簡化字的,但這些字不属于繁簡漢字的関係,故本文的統計将之排除。《簡化字総表》第一表:350第二表:132 第三表:1753(排除)合共:482除了那些習慣上看作為簡化字的大陸異体字,本文也不包括《簡化字総表》第三表中类推出来的簡化字,因為类推簡化為求系統、規律而构拟出了大批新字。其中很多类推字在俗書中都没有出現過,按理本当以為新拟的字。但构成类推字的偏旁如果是已有的俗字,那麼看作為「新拟字」似乎就過于籠統了,我認為可以分类作「仿拟字」;不過如何分类有待商議。但以上所説的只是其中一个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由于类推字的数量極其龐大,一直以来很多書籍都不把类推字逐一考察,一般多数都是避而不談的。諷刺的是有少数書籍在統計的時候却又会把第三表重新包括一起統計。另一種方法則是从《簡化字総表》第一、二表抽取出幾百个字来做統計,不過這様可能有擇優挑選的嫌疑。因此,与其将第三表包括統計或者随意抽出幾百个字,不如直接把第三表排除,並且只統計第一、二表内的所有簡化字。但如果真的堅持要包括第三表,請把 1753 个簡化字都一一考察(此方法尝試過,十分鈡後馬上放弃);当然像「纟」「讠」的草書楷化偏旁就没有需要這様做,因為它們原本只是同一个漢字的不同書体而已,所以實際需要溯源的类推字並没有那麼多个。簡而言之,如果没有作出考据而又包括了第三表,新拟字的字数就不能反應出實際的比例。譬如,民間俗字見「區」作「区」而未見「妪呕奁」等字;俗見「盧」作「卢」而未見「栌胪舻」等字;俗見「齊」作「齐」而未見「霁」;俗見「對」作「对」而未見「怼」。這様的話,臆測三表合共至少会有 20% 以上都属于「新拟字」。至于簡化字的新字数量,我以為應該先从《Long Story of Short Form》開始講述。比起《簡化字源》和《簡化字溯源》,此書有更適当地引用資料且考察也更深入詳細,因此笔者以為比較可靠(以維基的定義為準)。以下我会把書中的要点翻譯,如有翻譯錯誤或翻譯腔,麻煩指出。第 12 頁……假如我们知道了每一个略字的年龄,我们就能够看见哪些字形是 1955 年发明的。据李乐毅的发现,1956 年的简化字方案中有 13.05% 个简化字始见于先秦;18.43% 见于秦汉;6.14% 见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5.95% 见于隋、唐、五代; 15.74% 见于宋、辽、金、元;10.17% 见于明、清、太平天国时期;11.32% 见于民国;19.38% 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很遗憾的是李乐毅把
期间出现的新字都归类作「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而回避了问题。可另一方面,李乐毅帮助了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找出文改委采用的简化字的大约年龄。不过,他并没有提及文改委没有采用的简化字,比如「酒」「菜」「餐」等字;省略作「氿」「?艹才」「歺」的写法已有一段时间。另外,李乐毅也没有提供第五个问题的答案,亦即改革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文注釋]1. 被李乐毅分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其数量实际上没有
期间创造的字那么多,因为他包括了 1949 年之前在解放区创造的新字,比如「币」和「导」。我们以下将会找出这些汉字在 1949 年以前的文件记录并为它们建立更确切的出现时间。第 180 頁三、文改委创造的字我们在第 II. 1 章节看到钱玄同于 1920 年曾经提倡过汉字简化,他倡议过采用「新造字」;比如「旗」作「旗减去其[1]」「鬼」作「鬼减去儿、厶[2]」。他提出的这两字确实是「新造字」,我们也没有这些字形的旧记录。它们[上文指的两字]也没有出现于后来的记录中。教育部在 1935 年采取行动的时候并没有实现钱玄同的简化字方案,当局拒绝了这种字并称:「本局组成的专家所选择出来用于发表的俗字,以述而不作、不另造简体字为原则。若无通行简体则不造新字。」我们也知道,1935 年的方案失败而终。1952 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则延续了简化汉字的工作。该委员会暗示了对造字的宽容态度:「已有通行简体的字,以述而不作、不另造简体字为原则。但无通行简体而笔画较多的常用字不妨另找简体。」可是一年之后,文改委员叶恭绰揭示了此事其实仍有争论:「从今天的讨论来看,我们似乎可以把『述而不作』这条旧规则打破。为了简化和规律,我认为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造字。」他的改革家同志陈光垚则指出有需要限制这种创造精神:「新造字的数量不可太多,不宜超过原字的 1%。」1955 年发表汉字简化方案的时候,如在引言所见,文改委曾宣称过「绝大多数的简化字已经约定俗成」。根据文改委员郑林曦,「绝大多数」指的是 99.8%;而根据不是文改委员的赵太侔,这个数目则是 83%。换句话来说,这位文改委员是在说当中有 0.2 % 的字是创造的,而另一位不是文改委员的先生就以为该字数是 17%。这样无法使我们更了解情况。我们因而以第 II 章节作为基础,计算出了我们自己的大约字数。至于我们 a-f 的样本,则是由 1956 年《汉字简化方案》里面的 123/515 个简化字所构成的。123 字当中有十个简化字不存在 1955 年之前的记录,即 肮、毕、毙、灿、缠、彻、尘[3]、础、丛、粪。因此,〔123 个简化字中〕似乎已有 8% 个简化字是文改委创造出来的。文改委员、非文改委员,他们都有夸大言辞。〔補充注釋〕[1] [2] [2] [3] 簡化前虽然不如「塵」字通行,但「尘」字古已有之,非新造字。[3] 簡化前虽然不如「塵」字通行,但「尘」字古已有之,非新造字。方 法經我調査,目前為止只鑑定出《Long Story of Short Form》中有三処錯誤,比《簡化字源》和《簡化字溯源》都要少得多。当然,即使其餘的考察都比許多書籍詳細、可靠,也不会只依靠任何一本書籍、文献,不然的話就不算研究了。回帰正題,笔者的方法是先把《簡化字総表》中的簡化字都分到一種类别;比如「解放字」「新中国略字」「文改委新拟字」「20世紀新拟字」等。這様做是因為不同学者看待為「新拟字」的定義都不同。至于本文采用的方法,其實只是極其簡单的排除法。因此如有更效率的方法,恳請告知。原 則以《簡化字総表》中的簡化字為对象。考察漢字文化圈以内的相関文献,尽量覆盖所有相関資料。凡見楷体寫法之不同可算為一字。若書体不同而未見楷形者不以為一字,僅為一字之不同書体。凡歷来典籍中僅見一次之寫法為訛字,不以為俗字(除非有其他綫索)。稍有一画、一点等笔画結构之不同則不可算為相同字形。【A】找出簡化字中的解放字文改委信函以及其他文献中,以為是解放字的簡化字都包括在内。但凡見于 1937 年以前的記載或于
期間在解放区以外出現的新字,皆排除在外。〖餘者為「解放字」〗【B】找出 1949 年之後的簡化字但凡一字見于 1949 年以前的文献,則排除在外。解放字一律排除在外(B.1 - A.2 = B.2)。〖餘者為「1949 年後的字」〗【C】找出文改委新拟的簡化字(未完)文改委的信函及其他文献中,共識一般以為是新构拟出的簡化字都包括在内。 但凡一字見于 1949 年以前的記載,則排除在外(C.1 - B.1 的排除字 = C.2)。 但凡解放字皆排除在外(同上)(C.2 - A.2 = C.3)。〖餘者為「文改委新拟字」〗【D】找出 20 世紀期間由文改委以外的人或組織新拟出的簡化字(未完)所有文献記載中,但凡以為是 20 世紀新构拟出的簡化字都包括在内。 但凡一字見于 1901 年以前的文献,則排除在外。 但凡文改委新拟的字都排除在外(D.2 - C.3 = D.3)。但凡解放字都排除在外(D.3 - A.2 = D.4)。〖餘者為「20 世紀新拟字」〗———————————————結 果———————————————A.1、来自解放字的簡化字文献記載中的解放字有:产(産)敌(敵)导(導)动(動)队(隊)关(關)护(護)华(華)积(積)极(極)阶(階)开(開)辽(遼)胜(勝)态(態)团(團)卫(衛)习(習)艺(藝)拥(擁)远(遠)运(運)种(種)(注)[1]「卫」字可排除,但形体与之全同者僅見于解放区,詳見「『」。[2]「远」字虽流行于解放区,但早見于《宋元以來俗字譜》,故 A.2 可排除之。A.2、来自解放字的簡化字排除見于 1937 年以前的文献記載或于
期間在解放区以外出現的新字:产(産)敌(敵)导(導)动(動)队(隊)关(關)护(護)华(華)积(積)极(極)阶(階)开(開)辽(遼)胜(勝)态(態)团(團)习(習)艺(藝)拥(擁)运(運)种(種)∴ 解放字共有 21 字,占《総表》第一、二表之 4.36%。 B.1、1949 年後出現的簡化字1949 年後才見于文献記載的簡化字、用法有:肮(骯)毙(斃)毕(畢)卜(蔔)灿(燦)仓(倉)缠[1](纏)忏(懺)长[2](長)彻(徹)衬(襯)齿(齒)础(礎)丛(叢)吨(噸)矾(礬)粪(糞)复(複)冈[3](岡)购(購)华(華)积(積)极(極)舰(艦)讲(講)胶(膠)疖(癤)进(進)剧(劇)拦(攔)栏(欄)烂(爛)历(歷曆)辽(遼)疗(療)猎(獵)虑(慮)买[4](買)灭(滅)酿(釀)窍(竅)庆(慶)扰(擾)审(審)胜(勝)适(適)书(書)纤(縴纖)态(態)宪(憲)乡(鄉)钥(鑰)吁(籲)业(業)艺(藝)痈(癰)优(優)忧(憂)邮(郵)跃(躍)酝(醞)脏(髒)钟[5](鐘鍾)肿(腫)种(種)桩(樁)钻(鑽)(注)[1]「纏」俗見作「緾」未見加点作「缠」,疑文改委為免訛讀「厘」而増。[2] 楷体之「长」形未見于古籍。[3] 未曽有以单字「冈」代单字「岡」之例;另經
提醒:「凡从『网』者漢隸省作『冈』,如『剛』省作『??冈山刂』。特別地,當字義不産生混淆的情況下,聲旁的義符可省略。因此『剛』字聲旁『岡』中的義符『山』省略,作『刚』。類似的還有『蠭』(「蜂」正字),也是把原本聲旁的『逢』的義符『辵』省掉而作『?夆?』,進而再省作『蜂』。」[4]《手頭字彙》見「賣」為「讀」之偏旁時作「卖」,然未見楷書作「买」形。[5] 俗見「鐘」作「鈡」,未見「鈡」形代「鐘」又兼「鍾」。B.2、1949 年後出現的簡化字排除解放字之後:肮(骯)毙(斃)毕(畢)卜(蔔)灿(燦)仓(倉)缠(纏)忏(懺)长(長)彻(徹)衬(襯)齿(齒)础(礎)丛(叢)吨(噸)矾(礬)粪(糞)复(複)冈(岡)购(購)舰(艦)讲(講)胶(膠)疖(癤)进(進)剧(劇)拦(攔)栏(欄)烂(爛)历(歷曆)疗(療)猎(獵)虑(慮)买(買)灭(滅)酿(釀)窍(竅)庆(慶)扰(擾)审(審)胜(勝)适(適)书(書)纤(縴纖)宪(憲)乡(鄉)钥(鑰)吁(籲)业(業)痈(癰)优(優)忧(憂)邮(郵)跃(躍)酝(醞)脏(髒)钟(鐘鍾)肿(腫)种(種)桩(樁)钻(鑽)∴ 1949 年後出現的簡化字、用法共 61 字,占《総表》第一、二表之 12.65% 。————————————————————已 覆 盖 的 文 献【中】《簡化漢字》《祖国的文字》《798個漢字簡化表草案》《常用簡字表》《常用簡字普》《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汉字简化说略》《简化字汇编》《簡化漢字字体説明》《简化字溯源》《简化字研究》《简化字源》《简体字原》《簡易字説》《論漢字的簡化》《人人讀》《手頭字之提倡》《宋元以來俗字譜》《异体字研究》《增訂碑别字》《敦煌俗字典》《漢語俗字研究》《六朝別字記》《太平天囯詞語滙釋》《干禄字書》《康熙字典》《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日】《異体字研究資料集成*》《常用漢字字体考》《佛教難字字典》明治刊《元明史略字解》《漢字簡略化の歴史的意義》《漢字の簡化、標準化と漢字のコード化》《中国の簡化学 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を中心に》《中国における簡化漢字案の検討》《漢字整理案》《標準漢字表》《「塩」字考》《国語便覧》《漢字ノ研究》《漢字摘要》《万用字引》《懐中漢語字引大全》《送仮名法漢字用例》《》【韓】《韓·中·日 常用漢字? 比較 考察》《中國? '簡化字'? 日本? '略字' 字形 ??》《朝鮮後期民間俗字硏究》《漢字文化圈內? 共通常用漢字 ??》《江原輿地圖》【越】《金雲翹傳》《雲僊古跡新傳》《〇軍新傳》《勸夫歌》《中介語抑是透濫新生語》【其他】《Long Story of Short Form》————————————————————関于新拟字的字数以後再補充,如有疑問或意見歡迎留下評論。
这题怎么看的我一头雾水?388个简化字?各位也不给题主解释清楚?究竟有几个简化汉字?民国35年简化字方案共324字,没有类推简化,而新中国简化字是含类推简化汉字的。按1986年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分三表,第一表含不可类推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含可以类推简化的简化字132个以及可以类推简化的偏旁14个,第三表由第二表的可以类推的简化汉字部件和简化偏旁类推出来的简化字共1753个这样,简化字共350+132+个,然后又规范了39个已有的汉字,后来人习惯把这39个字也视作简化字(其实不是),这样就一共是4个简化汉字了。当然,388字的误解
已经给出出处了。49年以后出现过几个简化汉字?这么说吧49年以后,由那些文字学大拿搞出的方案里,一个他们自己搞的简化汉字都没有。但这么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简化字中还有大量的“解放区群众用字”当然说白了,大量也不过十几而已(臆测,没考证过),解放区这东西,那别说49年了,恐怕45年就有了吧,实话实说解放区群众用字这个恐怕只能用约定俗成来说事了,那的确是底层没文化的人造成的后果。然而这些被选用的解放区群众用字却也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成为标准字的,简化字方案缔造者们还是谨慎的挑选的。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繁体字这千百年来按六书规律造字也不是一个两个了。草书楷化先生说日本简化汉字是不对草书字进行楷化且类推的,这很对,不过恐怕会引起误解让人以为日本简化汉字是不进行草书楷化的,我第一遍读就这么误解了,事实上日本汉字草书楷化用的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桜”字、比如劳动的“労”字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樱字草书是这样的劳字草书有写成这样的劳字草书有写成这样的毫无疑问,日本草书楷化在简化汉字中的应用还是相当普遍的,从比例上来说比新中国汉字简化中使用的频度要高的多。毫无疑问,日本草书楷化在简化汉字中的应用还是相当普遍的,从比例上来说比新中国汉字简化中使用的频度要高的多。事实上日本简化汉字虽然在中国简化汉字之前就落实了,但日本简化汉字的水平基本就和江青主持的二简一个水平,因为日本的简化汉字的目的就是单纯的想降低汉字使用的难度,而大背景这是脱汉和限制汉字。所以日本汉字最终保有量只有1945字,但简化汉字却又在130字以上,这个比例并不低。而偏旁类推及某些汉字部件类推,这是符合中国当时国情的,而且这些类推也是讲理的。关键还在于这样的类推即便是进行还原也是没有什么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大陆人识读繁体字比港台人识读简化字要容易的道理。但
说你提到的这些简化字,在古代只是在「草书」这种书体中出现,将繁复的字形用草书的笔画书写出来。但在古代,从未真正把这些草书字用楷书的笔画重新规整出来作为一个「新的字」对待过。这种情况只限于草书楷化的那几个字而原文提到的是这些个字顾、盖、来、堕、于、饥、误、敛、将、请、绝、万、尔、贾、闻、祷、须、阙、计、时、诚、夸、纳、记、诉、纠、与、访、谁、长、诗、语、馀、缘、弥、纪、闲、终、谓、闰、债、状、谒、见、间、挟、维、问、谈、啸、传、东、宽、当、闰、绝、须、数、挟、细、鸾顾见于敦煌俗字清代印刷物里也有、盖字见于张迁碑,来字赵老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堕字见于陈球后碑,于是古字,将字见于爨龙颜碑等等等等,大部分不是本字就是俗字,草书楷化的反而只有长、东、见,传、当这些字。事实上,简化字工作刚一开展,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不就已经接受了意见认为草书楷化大多数不适合用在印刷体上,只有少数字可以草书楷化嘛,事实上,简化字草书楷化还是相当规范和谨慎,相比于日本简化汉字时草书楷化的普遍应用,大陆要谨慎小心的多了。凡是大陆拿来草书楷化的那些个字,无论从字形美观还是是否适应印刷体方面,都是没问题的。所以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混淆书体和字形的问题。那几个字后和後比如先生说的后和後赵老师指出战国指汉代期间“后”“後”通用的情况实际是“后”和“句”通用的情况,这非常对,但“后”和“句”为何通?而且是声、字通,恐怕也只能说这两个字过于相似,导致这两字被讹同了。比如,我们看马王堆甲本老子里的这个后字啊能为一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然后的后!
老师,我找到而后之外的后了!然后赵老师指出马王堆乙本老子哪里是“后”是写作“句”的然后呢,我去找了找马王堆乙本帛书,我发现,在乙本里,后和句是混用的!上图右边这个长方框是乙本帛书里的黄帝·道原一文,解作“前知大古,后□精明”,从残痕上看这句话解作前知大古,后知精明应该没错。再次 右边这个长方框是乙本帛书里的黄帝·道原一文,解作“前知大古,后□精明”,从残痕上看这句话解作前知大古,后知精明应该没错。再次 老师!又找到一个!然后,左边三个圈,注意第一个圈,是后而不是句!你看这本《古文字通假字典》说马王堆乙本帛书上说“失道而句德”是错误的,很清楚了,是“失道而后德”,所以,我都怀疑这个句到底是后的异体还是通假,很难说啊,因为字形实在是太像了,所以很有可能的是,句不过是后的简写而已。然后赵老师引用的这本书里还提到了郭店楚简,我们把郭店楚简中的《五行》中那个句(?)字拿出来看看吧能为yi(?羽能)然句能为君子。但从字形上看,这分明只是后反了个方向吧,不过既然专家解读为句,就句吧。当然从字形上看,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个司字,司字从反后,意为用口发布命令者,而从字形上说赵老师也曾言及有时候镜像字是一个意思,而司字和后字无论从字义字形上都比句来的靠谱啊。其实我上面说这些都是掰扯,没什么真正的意义。对于汉字简化工作来说,后字在历史上和後通用,有各种例子佐证的确时候前后的后的意思,至于这个后字其实是和句字通用而不是和後字通用并不重要好吗?总要的是,历史上后字的确是有前後的後这个意思,并可见于正字及出土文献就完了,不用多想了!痒简化字溯源中作者考据的确成问题,赵老师说的不错不过这个痒字按《宋元以来俗字谱》所载元朝的《太平乐府》和《目连记》就有把痒字当瘙痒的痒字解的俗字,所以痒字其其实是作为俗字收入的,但事实上《玉篇》,这部南朝字书也收了痒这个字,且就是做瘙痒解。还是这个痒字,民国简化方案(1935)也是收录的,所以,这个字简化也是顺理成章。简化字是什么?中国文字千百年流传至今,简化字正是流传到今天的中国文字。对于不是研究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人来说,简化字毫无疑问比繁体字易学易认的多。让文字背负太多沟通交流以外的文化功能,这未必是什么好事。更何况简化字只是对部分汉字做了文化损失相对极小的简化?由繁体字而简化字,这是一脉相传,并没有什么不合理。再有一点呢,有没有文化,有没有传统文化修养和使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一点关系都没有,别自己没文化就来怪简体字。要不是简体字教会了这些人那点文化,这些人都不不知道文化是什么意思。当然,这句话纯属发泄,与主题无关,看官可以自动忽略。
你提到的这些简化字,在古代只是在「草书」这种书体中出现,将繁复的字形用草书的笔画书写出来。但在古代,从未真正把这些草书字用楷书的笔画重新规整出来作为一个「新的字」对待过。这个不准确啊,程序员来帮你改进苏轼《罗池庙碑》
一樓回答得很詳實,但如果懶得看的話,可以看我這裡。官方宣稱的唯一1949年後新造的簡化字是【帘】字。而實際這個字並不是新造字。新造字頗有數量(比如【汉】,以前的用例只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状》裡面的列舉的錯誤類推),但这个字不是。
我记得一篇文章里说是窗帘的帘,新造的会意字。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字通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