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对亡人百日的思念亡妻的诗句文章内容

查看: 9984|回复: 4
穆斯林是怎样亡纪念亡人的!
穆斯林对亡人的纪念,分为无常(穆斯林称死亡为无常或归真)时的纪念,和无常后的纪念两个方面。
& &(一)无常时的纪念原则是尊照《古兰经》的规定和圣训的教导,簿葬速葬使亡人尽快地入土为安。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尊经革俗,避免沿袭汉族人的习俗,做出迷信和恼怒真主的事情,对亡人不恭敬,使亡人受到伤害。例如:呼天喊地的对着亡人嚎啕大哭来嚎丧,并美其名为是给亡人叫开天堂的门,这是没有根据的恶俗。伊斯兰教认为:亡人无常是亡人遵守真主的命令而回归到真主面前,等待真主将其复活评判是非功过的嘉行。嚎丧有埋怨亡人尊真主命令而无常的嫌疑;而天堂的门是凭亡人活着时候的功过,经真主评判来决定是否开的,不是活着的人靠嚎丧来替亡人叫开天堂门的!亡人无常时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悲痛哭泣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伊斯兰教法规定也是准许的.但掺杂进迷信的色彩是万万不可的!
& & 同时,不提倡亡人亲属穿重孝,对人下跪,美化装饰坟墓,大办丧事来纪念亡人.提倡亡人亲属和送葬者着装肃穆整洁,亡人入土前站”者拿台”举行葬礼,节哀俭朴速葬, (一般习俗在亡人无常的七日之内,七日,四十日,一百日)多念&古兰经&举意求祈真主恕饶亡人生前缺斋少拜等等之罪,出散亡人生前归属于自己的财物济贫来纪念亡人.
& & 特别要在这里说明的是,绝对不可以烧香烧纸,下跪磕头,敬献花圈挽联,下葬任何陪葬品和摆放供品.尤其是非穆斯林的亲朋好友,更应该注意避免以上几点禁忌,可适当的以现金资助略表心意,帮助亡人亲属办好丧事来纪念亡人,以免好心办了惹人反感的坏事.
& & (二)无常后的纪念主要是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作对亡人有益的工作,举意善功回赐给亡人,求真主慈悯亡人,恕饶亡人.包括:偿还亡人生前的账务;接济亡人的亲友;后辈坚守教规、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常为亡人做“杜阿”以及为亡人舍散钱财接济贫困等。
& &一、游坟
& &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竞赛富庶,已使你们疏忽,直到你们去游坟。”(102:1—2)游坟,又称走坟,是穆斯林传统的纪念亡人的习俗之一,历来为各族穆斯林信教群众所重视。每逢已故亲人的周年、忌日、宗教节日或在梦中有所怀念,一般亲戚都要给亡人去游坟,以表示亲友对已故亡人的哀思与悼念。游坟最能让人记起后世而对人的人生观有所触动,坟墓里的亡人也会因为清廉人的探望、祈祷、诵经和施舍而受到慰藉。穆圣说:“阿丹的子孙亡故后,他的工作被中断,只有三件事例外:川流不息的施济;益济人的学问;为先辈做祈祷的清廉子孙。”
& &游坟的目的和意义有三项:
& & 1对已故亡人的悼念。
& & 2为亡人向主求恕饶。
& & 3启发和促使自己参悟人生,记想后世,进而及时悔悟,积极行善。
& & 游坟的可佳行为是在晨礼后,带着小净,乘交还主命拜的吉庆,服装整洁地去游坟,路上要多记念主,做到心中敬畏、参悟而庄严肃穆,不可闲谈和务忙其它,路远可乘车,近则步行为宜,到坟地后应站着面向亡人说塞俩目道安:“坟地里的信士们啊!求主赐给你们安宁,求主恕饶我们和你们,你们是先行者,我们将后继你们。”然后虔诚敬意地诵念《古兰经》若干章节,最后捧手作“杜阿宜”求祈,在赞主、赞圣之后,为自己、父母、师友及所有穆斯林生者、死者求恕饶,以此达到探望坟茔、搭救亡人和教育自己的目的。
& & 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当今游坟大多面目全非,游坟的名字、形式保存下来了,而实质内容却大相径庭。许多回民对教门一无所知,误认为游坟就是请位阿訇到坟地念上一阵就万事大吉了,自己算是尽了孝心,亡人也得了济,这是错误的。更有一些青年男女前去游坟时,衣冠不整,袒胸露臂,浓装艳抹,兴高采烈,一路谈笑风生,无拘无束,打情骂俏,心不在焉,毫无参悟之意,更无受教育之感,这样的游坟不如不游,因其表现不是对已故亡人的纪念,反而是对已故亲人的羞辱和伤害。更有一些妇女借游坟之机坐在坟上嚎啕大哭,有的是表白自己内心的悲伤,有的则是借此发泄心中的怨气,结果亡人没有得到慰藉,却受到干扰,增加痛苦和忧虑。穆圣说:“真主怒恼那些游坟的女人”系指如此。妇女只要能做到忍耐、参悟、不报怨、不艳装,在丈夫或近亲的陪伴下是可以游坟的。更有甚者,游坟路上口叼香烟,而且身无大净。随便请个“会念”的人去到坟前念上一段,念者有口无心,听者不知所以。把游坟演变成为一种毫无意义和虔诚可言的经、钱交易。这简直是无端干罪加害亡人。
& & 故此,教法禁止穆斯林在游坟时下跪、嚎哭、献花、放爆竹、摆花圈、陈设祭品、燃香或选择清明节游坟、为亡人诵诗立传、张贴画像以及争荣比阔刻意装饰坟墓等一些教外习俗。
& & 值得注意的是,游坟和搭救亡人,应该属自己的事,原则上别人不能代替。正如《古兰经》所说:“谁遵循正道,谁自受其益:谁误入迷途,谁自受其害。一个负罪者,不负他人之罪。”(17:15)因为,亡人的亲戚对已故亲人有责任、有义务、有感情,每一句祈祷都牵动着祈祷者的心灵,透着虔诚,折射着关爱,绝无私心杂念,这样的祈求最能获得真主的承领与恩准。然而,针对当今大多数穆斯林平时疏于学习,不懂教义,不会诵经的事实与现状,请阿訇游坟代为诵经的情况已很普遍。对此,我们不置可否,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无大净不许游坟,游坟的穆斯林应先做大净沭浴净身,然后服装整洁地按照教法要求去往坟地,要虔诚敬意静默恭听阿訇诵念《古兰经》,有条件者自己接个“索莱”或念遍“法提罕”。专心参悟游坟的意义,真诚恳求真主恕饶亡人,进而完善自我,实现游坟的全部目的。切莫让游坟徒具其名,而流于形式。
& & 二、念经
& & 念经,即指穆斯林家庭举办的小型宗教活动,有些地方叫过“乜贴”、办“尔麦力”。一般多为亡人许口唤(举意),即为亡故亲戚过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遇有家中发生较大事情时,也有举意念平安经、知感经的,不一而足。
& & 念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几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虽大小规模不同,但程序基本一致,即:本家操办宴席,请阿訇诵经,招集亲朋聚在一起为亡人祈祷,最后聚餐。有的家庭为了设宴和施散还要宰牛宰羊,请几座清真寺的阿訇参加,甚至一连几天热闹非凡。
& & 念经的意义和游坟的意义基本相同,它表达了亡人家属通过施舍、诵经、待客等善行而博取真主喜悦,进而祈求真主恕饶亡人,慈悯活人的善良愿望与美好企盼,通过念经可以把阿訇请到家中给平日难得一见的亲戚朋友们“讲经”。这是阿訇恪尽职守和宣传教门的最好时机。借此,阿訇可以讲解伊斯兰教的信仰、功修和教义知识,并对当地穆斯林违背伊斯兰教义之事给予批评和指正,从而达到定期记念真主,教育活人,益济亡人和宣传教门的目的,这样的念经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然而,有些穆斯林把念经当成一种风俗搪塞,一味地热衷于宰牛宰羊大办宴席,招来亲朋或在家中或在饭店美餐一顿,却对阿訇诵经漫不经心,使原本已微弱的诵经声淹没在一片喧嚣和嘈杂声中。其实,伊斯兰教的念经绝不同于异教的“超度亡灵”;“经”实际上是念给活人听的,是向活人宣读真主的命禁和启示;亡人所能得到的只是诵经的回赐和活人听经受到教育后所行善功的回赐;一旦念经背离了“念经”原有的本质,甚至沾染和掺杂了非穆斯林的思想与陋俗,那么,这种只图虚荣,浮于形式,甚至不乏有人大净不做,“杜阿宜”不接,只不过聚餐一顿的悼念活动,实际上,已失去了教门内涵,演变为市井俗事,既浪费了时间、精力、财力,也不合乎伊斯兰教义,难于起到搭救亡人纪念亡人的目的;另有个别家庭,在阿訇走后居然摆上酒宴,这种所谓的为亡人祈求恕饶的“念经”善功,因之而即刻发生质的改变,沦为伊斯兰教严厉禁戒的罪孽行径,只会给人和已故的亲人增添新的罪责与惩罚。
& &有鉴于此,在念经活动中需注意如下事项:
& & 1 要举意正确。 即无论诵经、祈祷,还是出散“乜贴”,施济物品都要举意虔诚,替亡人行善。并祈求真主把我们诵经、祈祷和施舍的“赛哇卜”(回赐)转赐给亡人。同时散者、收者都不能附加任何条件,这样亡人才会因为我们活人替他做的善功而受到益济,蒙主垂恩。
& &2要摒除迷信思想 即人一旦归真后,再也无求于今世上的一切物质所需。后辈子嗣所施舍的钱财、衣物、食品等,只能说是把我们做这些善事而蒙主赏赐的报酬转赐给亡人,即回赐归于亡人,形同亡人亲自做一般,而绝非亡人在后世享用。搭救亡人和亡人受益均指如此。常见一些无知之人在替亡人施舍时,仿佛为活人筹备一般,在选择受施对象时,一定要性别、年龄与死者相仿,甚至衣物要与之合体,食物要亡者生前爱吃……这哪里是在替亡人施舍、念经;简直就成了模仿教外人的祭祀、上供,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 & 3念经没必要非得宰牲 。尤其不要举意给哪个人宰牲,宰牲一定要举意虔诚为主,替亡人宰牲施散,求主回赐和恕饶。穆圣说:“真主谴责为真主以外宰牲的人。”所宰牲畜之肉切忌与酒同食!此外,游坟与念经活动中的下跪与点香,是为了尊重《古兰经》和净化空气,别无其它任何承信。
& & 4不要给油香披上神秘色彩。 油香是穆斯林民族的特色传统食品,但就其实质而言,同馒头、面包并无本质区别。因此,不要把油香炸得好坏和起否同亡人“噜罕”的喜怒联系到一起,这是迷信。
& & 5不要刻意追求阿訇多念 。因为虔诚敬意才是关键,以免造成阿訇们集体“念经”,而违背“一人诵念,众人静听”的读经法规。真主在《古兰经》中告诫我们说:“当别人诵读《古兰经》的时候,你们当侧耳细听,严守缄默,以便你们蒙受真主的怜悯。”(7:204)此外,要尽量多给阿訇留出“讲”的时间,以便家人和亲友借此难得之机受到教门熏陶。
& &6不要追求奢侈、讲排场、比阔气。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包括给阿訇的“乜贴”亦是如此,要举意馈赠或施济。不要认为“乜贴”是给阿訇念经的“代价”。
& &7&&身在他乡时的纪念方法。自己在外地时想念已故亲人,或斋月里不能赶回家中游坟时,可到就近的清真寺向阿訇说明心意,然后在阿訇的主持下在大殿里进行祈祷,遥寄怀念之情。还有就是在外地接触到自己已故亲友曾生活、工作过的或有特别意义的地方、场所等,自己触景生情,也可去就近清真寺请阿訇在大殿里进行祈祷。如自己会念的话,最好和阿訇说一下,自己也念一两段。个人不会的话,就专心听阿訇的,别忘了到最后时接“杜阿宜”就行了。请阿訇要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和意愿出“海帖叶”,就是把钱用纸包起来交给阿訇(如果没有或不宽裕也可不交)。但不可将其理解为拿钱买“经念”,应举意出散“乜贴”施舍,其善功回赐于亡人。
& & 综上所述,每个活着的人都莫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真正决定后世归宿的只能是自己生前的善恶行为,指望别人的搭救也只能是指望,关键还是要自己救自己。《古兰经》说:“你们当防备将来有这样的一日:任何人不能替任何人帮一点忙,任何人的说情,都不蒙接受,任何人的赎金,都不蒙采纳,他们也不获援助。”(2:48)又说:“在世时没有信道,临死时仍不信道的人,即使以满地的黄金赎罪,也不被接受,这等人将受痛苦的刑罚,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3:91)游坟与“念经”是纪念和搭救亡人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善行,而善行又具有双重意义和非常宽广的范围,比如,扶危济困、赞助学堂、修建清真寺,替亡人封斋、朝觐、礼拜等社会与教门功修,家属都可以举意把回赐归于亡人。尤其是拜功,每番拜末都有为父母、亲友和穆斯林大众求恕饶的“杜阿宜”。所以,后辈坚持礼拜、封斋和遵行教门即是对亡人的一种益济。由此看来,伊斯兰教纪念亡人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既科学又文明。
祈求安拉的襄助!
学习了求主回赐你
记念亡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按时礼拜
Powered by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生活中,人们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情感冲击:如快乐、满足、兴奋、激动、幸福、掌声、荣誉、成功……痛苦、失望、悲凄、重压、责难、泪水、绝望……
怎样面对这种种的情感冲击呢?那就要学会承受——既要能承受失败的苦楚,以新的勇气去开创新的天地;也要能承受成功后潮水般涌来的追捧与喝彩,以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也就是说,在困境中要承受,在顺境中也要承受。能承受,才不致迷失自我。
请以“承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抱歉,”大海中的一条小鱼儿问,“您比我年长,所以,您能告诉我,海洋在哪里?”“海洋?”年长的鱼儿说,“此刻在你身边的不就是海洋嘛。”“噢,真的吗?我身边的只是水,而我要寻找的是海洋。”鱼儿说完,失望地游向别处,继续寻找海洋去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4届陕西宝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的时候,达到忘我之境,我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以上是《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要求就故事内容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卷
题型:作文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1)《韩非子·五蠹》中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2)遇到无法抵抗的时候,静静地等待机会,真是要比横冲直撞地浪费体力有用得多啊!——刘墉(台湾)&&& (3)春风,是冰河的等待;收获,是秋天的等待;雨露,是大地的等待;阳光,是大海的等待。——汪国真
&&& 以上几段文字中都提到了“等待”。你对“等待”是怎么看的?“等待”引发了你哪些联想?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2010届高三4月份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曾国藩说:“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末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文体自选,字数不得少于800字。年的中国散文分期和《给亡妇》《怀念肖珊》《亡人逸事》比较阅读
&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一、 中国现当代散文概说
&1、现代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
现代散文的开山人物如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徐志摩、胡适、鲁迅等
现代散文指广义的散文:--大散文概念
刘半农1917年提出“文学散文”这一说法
王统照1926年提出“纯散文”
周作人1921年率先提出“美文&&&&&&&&&&
16世纪蒙田Essay(中文译为随笔)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呐喊——散文反封建制度的主题
30年代前后——散文对现实生活和个人心态的反映
&2、当代散文:指狭义的散文&&
“艺术散文”&&&&&&&&
“大散文”
1、年,以通讯、报告和叙事散文为主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我们会见了彭总司令》
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杨朔《鸭绿江南北》
2、年,抒情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
杨朔散文模式
& A.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
&& B.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
&& C.结构上开头设悬念、中间峰回路转、卒章显志
&& 景---人---理 三段结构
&&&&&&&&&&
《香山红叶》&&&
《海市》&&&&
《荔枝蜜》&&&
《茶花赋》&&&
《雪浪花》
刘白羽& 《日出》《长江三日》
《土地》《花城》
邓拓《燕山夜话》
吴南星《三家村札记》
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崔家骏、陈广生《共产主义战士----雷峰》
3、80年代的散文
&& 散文创作中找回了失落的文体精神
&& 散文本体意识的觉醒
&& 回忆性散文代表作:巴金《随想录》
&&&&&&&&&&&&&&&&&&&&
杨 绛《干校六记》
4、90年代的散文热
(1)汪曾祺、张中行为代表的文人散文
(2)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散文&&&&&&&&&
张承志、史铁生
(3)季羡林、金克木为代表的学者散文&&&&
王小波、周国平
(4)贾平凹为代表的艺术散文
(5)素素、黄爱东西等为代表的小女人散文
二、朱自清《给亡妇》
第一段向亡妇概述几个儿女的情况
第二段回叙她十二年对子女的母爱
第三段写她对丈夫的情爱
第四段则写她劳成疾终于死去
第五段描写上坟
&&&&题目所表明的是“我”对亡妻的悼念和爱,“我”是文章的思念主体,但在作者的笔下,亡妻却取代了“我”的地位,“我”成为她念念不忘的牵挂对象
&&&&从结构的角度看,朱自清先生采取了书信体,第二人称来写。明明是作者深怀着亡妻,但通篇所叙的都是亡妻对我们的不舍与爱,几乎没有一件是直接表现“我”投射给妻子的思念与爱。
&&&&《给亡妇》应该改为《亡妇给我》
&&&&&反弹琵琶、对面落笔的写法
在亡妻对“我”的爱与不舍背后,是“我”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哀悼
三、巴金的《怀念萧珊》
(一)巴金与萧珊的传奇婚恋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随想录》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真诚&&&
这是《随想录》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内省
第三个特点是控诉&&&
也是《随想录》最主要的内容&&&&&
作者在控诉他憎恨的罪恶
巴金80年人生经验,60年文学创作的总结
&&&&正如作者所说,是“我一生的收支总账”“是作为我这一代作家留给后人的‘遗嘱’”
“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
集叙事、抒情、随感、说理
中国现代散文第二座高峰& 是巴金散文的最高峰&
也是当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1995年7月随笔集《再思录》 。
1、结构层次
①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文化大革命期间萧珊因为巴金的关系而挨斗
&&&&&&&&&&&&&
巴金夫妇忠于党爱国家却文革中受尽折磨,精神上吃尽苦头
第二部分集中写萧珊死前二个月到死前三周的生活
&&&&&&&&&&&&
病魔魔掌和政治压迫双管齐下,不单精神受折磨,肉体也经历了不少苦难
第三部分集中写萧珊死前三周的生活
&&&&&&&&&&&&&&
萧珊的死是高潮,文革浩劫给巴金夫妇带来无法弥补的绵绵长恨,控诉意味最强
第四部分追叙巴金和萧珊共同生活的半生
&&&&&&&&&&&&&
巴金从极度悲痛中冷静下来,瞻前顾后,重新肯定自己的信念。痛定思痛,坚定信念&
②巴金的心情:
&&&&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
&&&&我后悔当初不该写小说,更不该生儿育女。&&&&&&
&&&&我默默地望着萧珊那对很大、很美、很亮的眼睛,我想起这段话,稍微得到一点安慰。&&&
&&&&我也想起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自谦亦自珍&
③生与死是一对贯穿全文的字眼。我经常去龙华火葬场,参加老朋友的骨灰安放仪式。
但我还是活了下来,而且偏偏活得比较健康。
&&&&她不想死,她要活,她愿意改造思想,她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
&&&&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萧珊之死
第四部分来缓和“死:&&&&&&
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2、主题分析
①萧珊的形象:
她不想死,她要活,她愿意改造思想,她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
当红卫兵夜闯院子,为了保护我,她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
&&&&“四害”横行时,她仍然坚定不移地安慰和鼓励丈夫:“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她也有这样的想法:她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以减轻对我的压力。
她病倒了,有人劝她打电话找我回家,她不同意。
她病危时,遗憾的是“看不到我的解放”,放心不下的是儿子的肝炎
病重时,她每天早晚都默默地挣扎着下了床,走到厕所
&&&&她除了两、三次要求搬开床前巨大的氧气筒,三、四次表示担心输血较多付不出医药费之外,并没有抱怨过什么,见到熟人她常有这样一种表情:请原谅我麻烦了你们。
&&&&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生命最后时刻,她没有抱怨,也“没有临终的挣扎”,而是“慢慢地深入睡乡”。
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萧珊美好、善良、坚强的贤妻形象
②萧珊的苦难主要来源
一是文革---精神折磨,考验其对党对国家的忠心
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还扫过马路
&& 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
&& 人们的白眼,人们的冷嘲热骂蚕蚀着她的身心
&& 朋友们离开了她,“同事们”拿她当作箭靶
& 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巴金的臭婆娘”
&&&&&&&&&&
二是癌病---肉体折磨萧珊,在死亡阴影之下
&& 病了得不到及时的适当的治疗
&& 病重却得不到好的照顾
文革的苦难最为深重
&&&&&&&&&&&&&&&&
其一,精神苦难比肉体苦难更难忍受
&&&&&&&&&&&&&&&&
其二,文革使萧珊受到了本可避免的肉体苦难
③巴金的控诉&&
&文学永恒的主题----控诉善人受苦
控诉1:她究竟犯了什么罪?&&&&&&&
控诉2: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控诉3:我几乎要叫出声来:“一切都朝我的头打下来吧,&&
让所有的灾祸都来吧。我受得住!”&&&&&&&
控诉4: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尽管善人受苦,但信念并不动摇,这是“控诉善人受苦”主题文学作品所必备的要素
屈原《离骚》
君子形象:出身高贵,天赋不凡,进德修业,具有高尚的志节
却不容于同僚,被楚怀王放逐
基督教《圣经》旧约《约伯记》
百分之百的善人:
五、比较朱自清《给亡妇》、巴金《怀念肖珊》、孙犁《亡人逸事》三篇抒情散文在写作上的异同
& (1)共同点:
①内容上,未亡人对亡人的真挚赞颂与深情怀念,也有自责。
②写法上,运用叙述与白描:在叙述中抒情,以白描刻画细节。
& (2)不同点:
&&& ①三文可以分为两组
&&&&&&&&&&&
第一组:朱自清文与巴金文,属“倾诉式”;第二组:孙犁文,属“聊天式”。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倾诉式)不仅在叙述中抒情,而且有不少直接抒情成分;在语言上则如水之倾泄,洋洋洒洒,故意不加节制,求一吐为快。著文如在说话。注重生活的细节,有时甚至略显絮叨;后者(聊天式)则极力地克制了感情,以一种平实和貌似散淡的语言言之,感情含蓄而有节制。孙犁此文,叙述跨度较大,有一些情节,有一些对话和人物描写,渗进了小说的写法。
②朱自清文和巴金文,虽同属倾诉式抒情文,但也有不同:
&&&&&&&&&&&&
朱文用第二人称,极重细节,以絮叨之口语写家务琐事与痛惜之情,而无一语涉及政治。巴文用第一人称,政治背景极其鲜明,对恶势力的愤怒控诉与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的沉痛自责交融而不可分。
&&& ③在语言上
&一、散文概说
1.散文文体:一种题材广泛、写法自由、个性鲜明、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散行单句的文章)
2.散文分类
(1)记叙散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侧重于叙述、描写。&&&&&&&&&&
(2)抒情散文——直抒胸臆,依托真实形象、事件和景物来抒情。&&
(3)议论散文——发表对生活的见解,较多使用议论。用直接感知的事实说话,结合文学语言、文学意象进行形象的、侧重于情感感染的说理。
3.散文的特征
(1)选材生活化和广泛性&&&&&&&&&
(2)情境的个性化和主观性
&作者侧重于描述情境,“境”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理的具象,“情”是指作者接触了境而激发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客观的“境”与主观的“情”相结合,才能出现触动、感染作者的情境,情境被作者用语言描述出来,特定的散文情境便物化为打动、感染读者的散文作用。
散文情境形成的主观化、个性化因素,散文情景相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性和写实性,使散文成为了最能体现作者鲜明个性的文学文体。
(3)表达的自由化与灵活性
个性化决定表达的自由化和灵活化,散文在写法上显得非常自由和随意。散文意象一般采用自由散跳式的组合方式,平实朴素的语言呈现方式进行结构和表达,特点是“形散而神凝”。
二、现当代散文概况(贯穿整个世纪)
(一)初叶
1.前五四文学(1898——1917)&&&&&&&&&&&&
2.五四文学(1918——1921)&&&&&&&&&&&&
3.后五四文学(1921——1928)&&&&&&&&&&&&
4.革命文学(1928——1937)&&&
五四文学期间,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主要的成就:
(1)杂文(小品文):
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
鲁迅、瞿秋白、唐韬等左翼作家“鲁迅风”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文)
冰心、徐志摩、朱自清、俞平伯、郁达夫
夏衍(报告文学)
(3)抒情散文
鲁迅、朱自清、冰心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
(二)中叶
1.抗战文学(1937——1945)
2.内战文学(1945——1949)
3.新中国文学(1949——1966)
4.文革文学(1966——1976)
(三)末叶
1.新时期文学初期(1976——1985)
2.新时期文学后期(1985——1990)
3.后新时期文学(1990——2000)
主要成就为:&&
(1)报告文学
徐迟、刘宾雁、黄宗英、陶斯亮
(2)回忆散文
巴金、孙犁、丁玲、杨绛、流沙河
(3)汪曾祺(高邮)、贾平凹(商州)
(4)80年代余秋雨
(5)90年代的“新散文运动”
三、作家与作品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熙宁八年,苏东坡梦中遇见亡妻,醒来感慨系之,写这首词,表达对妻子的怀念。此词开了悼亡词之先河,被行家视作悼亡词中绝唱。)
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苏东坡的《江城子》。时光流转了千年后,巴金这篇值得反复玩味的美文,也让人们更深切地领会了苏轼心中的创痛。两个文人千年的唱和,诉说着人世间最值得感念的深情。
据说,苏东坡还有一首初恋时为王弗写的《江城子》:
相思经年两茫茫,不思量,实难忘,咫尺天涯,无从诉衷肠,纵使伫候终不应,愁满怀,空惆怅。 &
夜来常梦桂子香,绣阁中,正便装,嫣然一笑,喜极我欲狂。但愿夜夜长梦此,伴灯下,共南窗。
(一)朱自清《给亡妇》
1.朱自清(1898——1948),江苏东海人。1916年考入北大预科,后转哲学系。1920年毕业,在江浙中学教了五年国文。1925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随清华大学迁入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清华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既是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学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
2.朱自清的散文特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鲁迅说:“‘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在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则以“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其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确立了中国现代散文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均是白话美文的典范,一直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
3.《给亡妇》是一篇悼念亡妻的抒情散文,“谦”是对亡妻武锺谦的爱称。作者与武锺谦1917年结婚,1929年她病逝于杨州家中。三年后,作者写了这篇文章,抒发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朱自清是个“至情的人”,凡和他相处的人,“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正由于他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他的至文”,《给亡妇》也是用“至情”写就的“至文”。文艺作品总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吸引人。抒情之文最忌浮泛,作品一旦失去具体的描写,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给亡妇》的主要内容:
(1)忆起她的慈爱,四个孩子她都自己喂奶;小孩一生病就“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有好好儿睡过”;对孩子不偏心,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都“一般儿爱”;没有“养儿防老”的私念,“只拚命的爱去”,十二年中,她为孩子没有“一分一毫想着自己”,始终是“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病危时还牵肠挂肚地惦念着他们。
(2)忆起她的贤慧,她不但为丈夫吃苦,还为他分苦,她用自己首饰资助丈夫求学,她操持家务,从烧饭到洗衣,“什么都得干一两手”,甚至连坐月子也不肯休息;在逃难时,虽然带着一群孩子,还不忘丈夫一大箱捞什子书。
(3)忆起她的温顺,她忍受婆家和娘家的气,没有一句埋怨的话。吃苦不少,没过几天好日子,从不对丈夫发脾气,“一句怨言也没有”,“就是怨命也没有过”,有时丈夫迁怒于她,也只是“抽噎着流眼泪,从不回嘴,也不号咷”;对丈夫十分体贴,因为知道丈夫怕听到别人生病,因此天天发烧却一直瞒着,“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
(4)忆起她的克己,虽然身体不好,“总不开口,挣扎着起来”,到发现“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时,还丢不下孩子,舍不得花钱,不肯休养,终于因此去世了。
这些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描写,十分有力地表现了“谦”的为人——一个慈母形象,一个贤妻形象。“谦”是一个温柔敦厚、吃苦耐劳、贤慧善良的普通妇女,因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经济胁迫、家族冷遇、战争动乱等种种劳累与折磨,积劳成疾,因病而亡。
※《给亡妇》的写作特点
摈雕琢,去藻饰是这篇作品的风格。至诚的感情总是朴素的,自然的。《给亡妇》从亡妻十二年来所经历的种种苦辛说到后来的生离死别,几乎不用形容词,也很少安排特别的句式,一切均是平实而素朴的诉说。但深切的悼念,由悲哀的思忆而勾起的怨、恨、悔交杂着的情绪,真挚动人!
《给亡妇》是用书信体来写的,与朴素的语言风格相一致,作品的结构也是平实的。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向亡妇概述几个儿女的情况,告慰她在天之灵。
第二段:详细回叙她十二年中如何把生命耗尽在儿女身上的情形,极写她的母爱。
第三段:写她为丈夫历经千辛万苦,极写她的情爱。
第四段:写她如何因劳成疾终于死去的情由,总叙她对丈夫和儿女的深情。
第五段:写上坟,没有激情陈词,没有强烈动作,没有悲恸,没有眼泪,只有平静的轻声细语,然而在这平静的细诉中却蕴含着不可超越的情感高峰。
作者通过这种结构,把情与事交相揉合,精微地描画了亡妻生前种种情致,深沉地表达了自己不灭之情,给作品染上一层缠绵委婉的抒情色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亡妻的赞颂,也读出作者深深的自责。
(二)巴金《怀念肖珊》
巴金是人所共知的文学大家。《怀念肖珊》是巴金在“文革”以后出版的散文集《随想录》中的一篇。巴金对妻子肖珊(陈蕴珍)一直一往情深,肖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肖珊的译作放在巴金的床头。巴金时常对着这些物品出神,不时沉浸在与肖珊共同生活的美好岁月……“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这是巴金真实的爱情写照。《怀念肖珊》是美文中的精品,文字朴实,细腻,读后感人至深。文章中,巴金老人不隐藏自己的欢乐,不掩饰自己的痛苦,把自己的心解剖给读者看,形成了明澈、真切的文风。
&文学作品是作家情感体验的载体,作家总是把自己被生活激发的强烈的主观情感,融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平实风格的作家,特别善于捕捉人物复杂的、纤细的情感,将情与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情从理生,理因情发,在生活体验中储蓄情感,萌发创作激情。达到直朴外露,坦城自然的艺术效果。巴金曾说,“随想录”写的全是“心里的话”,“不隐瞒,不掩饰,不化妆,不赖账,把心赤裸裸地掏了出来”。读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溶着浓浓的情感,感于心声,催人泪下。
《怀念肖珊》是作家写于1979年的悼亡之作,“十年动乱”,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给很多人的身心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创伤,对于巴金来说,心灵上最深的一道伤痕,便是失去了同他三十年甘苦同共,相濡以沫的爱妻肖姗。她不是什么“当权派”,也不是什么“学术权威”,只是一个正直善良的普通人,在“文革”中却被关进了“牛棚”,挂黑牌,扫马路,挨皮带,陪斗,患了病得不到治疗,直至癌细胞扩散,肠癌变成肝癌,还要通过“走后门”,才得以住院手术,最终含冤身死。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受此非人迫害?就因为她是巴金的妻子,这是多么荒唐与暴虐!作者回忆及此,怎能抑止心头的无限悲愤。他写道:
她不想死,她要活,她愿意改造思想,她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个愿望总不能说是痴心妄想吧。她本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
在这平静的叙述里,汹涌着多么深沉的悲痛,在这自责自悔中,又包含着多么强烈的控诉。作家交给我们的是他那颗烧着火,滴着血的心。
※文章的四个部分:
1.坚强的女性:关牛棚、挂牌、扫马路、挨打、挨批、遭白眼……逆境中“要坚持下去”。
2.关心丈夫的贤妻:宁可自己吃苦,希望能减轻丈夫的压力;临死前对丈夫的牵挂,“我看不到你解放了”。
3.关爱儿女的慈母:病重时的关心,直到病逝。——作者对肖珊的一往情深,把骨灰盒放在寝室。
4.追述与肖珊相见、相识、相恋、相知的过程,对她一生的评价。
巴金对肖珊的追忆,主要是一些片段,没有一个完整的贤妻慈母的形象,更多的是一个在动荡的时代里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只会为丈夫、为儿女担惊受怕的女性形象。她不是不想作为,只是这个社会容不下她。巴金写出了自己的无奈,也写出了自己的自责,为自己连累妻儿而不安,表达了对亡妻的眷眷深情。作者这篇感人至深的随想,更多地是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对社会的批判。
(三)孙犁《亡人逸事》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平安人,现代作家。1945年发表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著有长篇《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铁木前传》、《村歌》,评论集《文学短论》等。孙犁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1.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内容
&(1)定亲(天作之合)
&(2)相亲(质朴回避)
&(3)持家(巨大变化)
&(4)临别(回味幸福)
2.关于细节描写&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切细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表达主题服务的。”细节就是生活中细微而具体、典型的情节,包括动作细节、语言细节、情态细节、景物细节等。
孙犁在《亡人逸事》中悼念亡妻也是通过生活中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写了哪些有关妻的生活琐事呢?
(1)天作之合,写“巧”
这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爱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特记为“天作之合”。因为妻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这里,对天的感念,就是对妻的感念。
(2)看戏相亲,写“贞”。
“盯”、“跳”、“走”、“钻”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未婚妻初次会面腼腆害羞的神态。“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忍俊不禁的语言描写,突出了妻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浓重的礼教观念。
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亡妻的赞美,写出了亡妻的淳朴和贞洁。
(3)勤劳持家,写“能”。
写“回家诉苦”、“背瓜遭遇”、“学会纺线织布”、“卖线卖布”、“关爱孩子”几件小事。这几件事反映妻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的过程,凸现妻吃苦耐劳、善于学习的品质。
(4)总括一生,写“情”。
结尾交代妻临终时仍记着丈夫做小职员时,寄给她家两丈花布的事。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写到了极致。中国传统讲究薄施厚报,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强的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多少爱与体贴。
&&&&文章以“一丝幸福的笑容”作结,使读者看到了一个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妇女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写到:“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深挚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极度思念——人虽如风似云,飘摇而去,情却永远印在自己的心田,吹不走,抹不去,不思量,自难忘。
这些细节描写都十分细腻的刻画出丈夫对亡妻的怀念。
3.孙犁散文艺术特点 
(1)真中求美,美中显真。
  孙犁散文之精髓,可概括为“真”、“美”二字:以真的心,写真的景象,直抵“真”的极致(一切虚构、编织,矫饰、雕凿者面对孙犁散文都将无地自容);以美的文笔写美的情思,展现“美”的极致。“真”与“美”互相沟通、交相辉映,即在“真”中探求“美”,在“美”中显现“真”。
(2)平易冲淡,睿智幽默
  孙犁散文,前期“清丽柔美”,后期“深沉苍劲”,但始终自然、平易、冲淡、沉稳,这和他“直感实言”的创作态度分不开。
四、比较三篇抒情散文在写作上的异同。
重点:体会悼人散文的写法
难点:在叙事中抒情
一、共同点:
1.内容上,未亡人对亡人的真挚赞颂与深情怀念,也有程度不同的自责。
2.写法上,运用叙述与白描:在叙述中抒情,以白描刻画细节。
二、不同点:
1.三文可以分为两组 ——
第一组:朱自清文与巴金文,属“倾诉式”;
第二组:孙犁文,属“聊天式”。
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倾诉式)为常见的抒情散文写法,不仅在叙述中抒情,而且有不少直接抒情成分;在语言上则如水之倾泄,洋洋洒洒,故意不加节制,求一吐为快。著文如在说话。注重生活的细节,有时甚至略显絮叨。
后者(聊天式)则极力地克制了感情,以一种平实和貌似散淡的语言言之,感情含蓄而有节制。具体到孙犁此文,叙述跨度较大,有一些情节,细节不算多,却有一些对话和人物描写,渗进了小说的写法。
2.朱自清文和巴金文,虽同属倾诉式抒情文,但也有不同:
朱文用第二人称,极重细节,以絮叨之口语写家务琐事与痛惜之情,而无一语涉及政治。
巴文用第一人称,政治背景极其鲜明,对恶势力的愤怒控诉与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的沉痛自责交融而不可分。
3.在语言上,论讲究与洗练,首推孙犁,巴金次之,而朱自清此文在语言上不如之前所写的《背影》。反而孙犁文某些段落近似《背影》。
1、了解当代散文的概况。
2、汪曾祺的《四方食事》的独特性。
3、贾平凹《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内容的启示意义。
4、董桥的《给后花园点灯》的主要特点。
第一阶段(年)
建国十七年时期散文
集中在两个阶段
五十年代前期()1960年前后() 散文题材的显著特色 :
1、从不同战线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热情欢呼祖国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老舍的《我热爱新北京》是这类作品中成就较高的一篇。老舍一生挚爱、关注北京,他以舒缓、幽默而亲切的口吻,以“过来者”、“见证人”的身份叙述着可喜变化,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点染各种人物,为那些曾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过巨大作用的若干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物画像,摄下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瞬间特有的光彩与丰神。
(1)主要刻画、描绘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种种伟人或普通的真实人物,讴歌他们献身革命、不畏强暴的精神,以及对未来、对光明的坚定信念。
冯雪峰的《鲁迅先生的逝世》
丁玲的《一个真实人的一生》
光未然的《回忆冼星海同志》
胡洪霞的《吉鸿昌就义前后》
冰心的《小桔灯》等
(2)主要探索挖掘建国初期各种人物的心路历程,抒写他们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开始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魏金枝的《任樟元和三个地主》
王玉胡的《哈萨克民间诗人司马古勒》
巴金的《廖静秋同志》
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
秦兆阳的《王永淮》等
3、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散文名副其实地充当了文学的"轻骑兵",迅速及时地报道了中朝人民鱼水相依的友谊、人民志愿军感天动地的英勇事迹与英雄品格。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依依惜别的深情》
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等
4、1960年前后,中国历史上爆发1957年的反右运动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困难时期"。作家们热情的头脑开始降温,作品基调上的浪漫因素开始减少,但总的思想精神并没有质的变化。
(1)回忆新中国的创建历程,从革命传统中吸取力量的源泉,激励人们在困难的历史条件下藐视困难,继续前进。
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
吴泳湘的《忆修水》
马识途的《老三姐》
方纪的《挥手之间》等
2、与五十年代热情报道各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不同,这一时期的散文已不满足于泛泛介绍-般的积极分子、先进事迹,而是注重描写典范性的英雄人物、理想化的社会关系。
郁茹的《向秀丽》
王石和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穆青等人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3、不少散文作者逐渐摆脱描叙上的新闻性,开始转向艺术追求,并开始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秦牧、杨朔、刘白羽都脱颖于这一时期,其他如吴伯箫、曹靖华、袁鹰、碧野、方纪等人也开始注重自己的艺术个性。可惜其后不久的"文革"很快打断了这些作家的艺术进程,也使当代散文史留下了一段无法弥补的空白。
(1976年10月至20世纪未期) 的散文。
(一)1976年"文革"结束后,进人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1、一批作家愤怒地揭露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给中华民族从肉体到心灵带来的巨大伤痛,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伤痕文学"的思潮。
巴金的《怀念萧珊》
楼适夷的《痛悼傅雷》
丁宁的《幽燕诗魂》
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丁玲的《牛棚小品》等,
其中,巴金的五集《随想录》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瞩日,被评论界誉为"情透纸背、热透纸背、力透纸背"的一本"讲真话的大书"。2、一批作家在与十七年时期陈旧散文观念的矛盾斗争中,显示了异常复杂的、多元的艺术探索。
努力将描写的中心集中在个人的人生旅程:
杨绛的《干校六记》
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寂寞的童年》
孙犁的《青春余梦》
萧乾的《末带地图的旅人》
&& 《一本褪色的相册》
冰心的《关于男人》等
美文传统也相继复活并获得长足的发展。主要有:传递心灵律动的抒情散文,如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唐敏的《怀念黄昏》等。&
游记散文,如贾平凹的《商州三录》,刘成章的《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等。
以知识性、哲理性为主导特征的散文,如夏衍的《甲子谈鼠》,忆明珠的《鱼的闲话》等。
(二)八十年代中后期与九十年代的散文创作成绩尤其突出。
1、老作家和新生代作家在这一阶段各显身手,涌现了许多卓有建树的作家如汪曾祺、张中行、苏叶、王英琦、斯姝、刘烨园、周佩红、叶梦、曹明华、刘西鸿等。
2、一大批诗人、小说家、学者如余秋雨、王蒙、陆文夫、史铁生、周涛等亦在这一阶段开始介入散文创作,从而掀起了"文化散文"与"学者散文"的浪潮。
其中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仅在读者中激起广泛的反响,而且以其艺术上的重要突破给当代散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针对八十年代以来的大众散文,张承志、张炜、韩少功等人提出了“抵抗投降”即反对散文迎合低级庸俗大众趣味的口号,创作出了一批严肃的、以弘扬人文精神为主旨的作品,从而为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散文奠定了某种健康的发展方向。
一个人必须先有话要说,才想到写文章,一个人要对人说话,他一定想把话说得动听,说得好,让人家相信他。每个人说话都自己的方法和声调,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完全一样。人是活的,所以文章的形式或体裁并不能够限制活人。
——巴金《谈我的散文》
现、当代著名作家,江苏高邮人。
其幼年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时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后来在与父亲到乡下躲避战火时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沈从文小说选》,引起了他对文学的兴趣。
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当时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喜爱。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
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另有一些京剧剧本。
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
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丽。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间发议论,也是夹叙夹议。我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着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而优美的谈论人生哲理的长篇散文。我也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感情过于洋溢,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己有点不好意思。我读了一些散文,觉得有点感伤主义。我的散文大概继承了一点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传统。有些篇可以看出张岱和龚定庵的痕迹。
比较他们二人(其一指废名)的小说,我们会看到,他们都是用写诗的办法写小说,他们的小说都不是在写故事,而是在写意境,写人生的一种境界,尤其是他们都特别讲究文章之美。他们的行文好比一溪流水,遇到一片草叶,都要去抚摸一下,然后又汪汪地向前流去。他们的作品诉诸于读者的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拷问,而是美的感受和熏陶。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达到了如此高超的艺术境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与五四新年文化传统的双重继承与融合。如果缺少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支持,他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当代性影响。
《四方食事》作者的足迹遍及全国,品味了四方的美食,表面上是写“吃”,实际上这里所写的“吃”,已经脱离了为生存而“吃”的功利层面,进入了纯粹审美的层面,即欣赏、品尝一切生活的美好的馈赠,借写“吃”表达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所以,因怕膻而不食羊肉是令人遗憾的,为了美味而敢于冒险吃有剧毒的鱼的人是可爱的,而春天的踏青挑莱的风俗则是令人神往的。
中国源远流长的散文传统里,写饮食的作品委实不少,明清之际的李渔、袁枚,现代的周作人、叶圣陶等都写过相当经典的有关"吃"的文字。汪曾祺写“吃”与前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所谓相似之处,主要指汪曾祺所写的“吃”与此前的作家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写"吃"而写"吃",即并不停留于主体对食品的口腹之欲的描写,而是更多地借写"吃"表达主体的某种价值选择。
毋庸置疑,“吃”维系着人类的生存,没有“吃”,人类的生命之链就会断裂,因此,作家们选择“吃”这一角度写作,无疑可以透视许多重大的社会人生问题,或表达主体对社会人生的某种立场。
如周作人由"十字街头的塔"走进了象牙之塔,写下不少谈烟酒茶食的散文。此时的周作人对饮食的偏好,流露的就是他对现实前途灰心之余对社会的一种逃避,即在社会现实中无所作为,只好将精力投入到饮食中去“有所作为”,所谓“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古代的不少散文家亦是如此。应该说汪曾祺在借写“吃”而“王顷左右而言它”这方面与前人是一致的。但他所言的这个“它”,仔细辨析,则包含着完全不同的内容。
首先,借写“吃”表达一种忧患意识。“民以食为天”,无粮则乱,汪曾祺对此深有体会。比如,在《故乡的食物》中,我们发现,他所写的食物,像炒米、焦屑等,都是曾经在漫长的、充满苦难的历史进程中给贫苦的人民带来温暖、喜悦,救过老百姓的命,即陪伴着中国老百姓度过了许多饥荒,
其次,借写“吃”表达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汪曾祺师承沈从文,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更多地就是以一种唯美主义者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在汪曾祺的大部分作品里,我们都可以着到他对某种诗意化的生活的追求与捍卫。
汪曾祺的散文在艺术上显示了某种文化散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看似野老闲言、家常话,而实际上旁征博引,视阈极宽。《四方食事》中,中外古今有关“食事”的典故作者不仅能信手拈来,而且处处蕴涵着一股浓郁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于自己所属的文化传统由衷的喜爱。
“口之余味,有同嗜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宴会上有烹大虾(得是极新鲜的),da
大都剩不下。但是也不尽然。羊肉是很好吃的。“羊大为美”。中国吃羊肉的历史大概和这个民族的历史同样久远。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业应该是这样。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的切脍不知始于何时。孔子以“食”、“脍”对举,可见当时是相当普遍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提到切脍。唐人特重切脍,杜甫诗累见。北宋切脍之风亦盛。阅报,江阴人食河豚中毒,经解救,幸得不死。杨花扑面,节近清明,这使我想起,正是吃河豚的时候了。苏东坡诗:
&&&&&&&&&&&&&&&&&&&&&&&&&
竹外桃花两三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萎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天了,是挖野菜的时候了。踏青挑菜,是很好的风俗。人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尤其是妇女,在野地里活动活动,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看看新鲜的绿色,身心一快。
敦煌变文、《云谣集杂曲子》、打栆杆、挂枝儿、吴哥,乃至《白雪遗音》等等,是野菜。因为它新鲜。
汪曾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同于孙犁,孙犁虽然在文本中也表现出对古典传统的兴趣,但是他的这种兴趣总是和他的一种革命者的情怀交织在一起;不同于贾平凹,因为在贾平凹那里,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将一种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衔接起来;
更不同于以儒家精神为唯一指归的恂恂儒者张中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汪曾祺并不是本世纪最后一个士大夫,而是本世纪最后一个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雅、俗精神兼容并蓄,合二为一的人物,是最后一个“农业文化”的表述者。
1、汪曾祺是个在文坛享有盛名的美食家,有一系列的美食名篇。请课外阅读他的《五味》并与《四方食事》做对比、比较。
2、阅读汪曾祺其他散文,体会他散文的文化意蕴。
1、在《四方食事》里,汪曾祺写“吃”与前人不同之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2、 《四方食事》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
(1952——& )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陕西丹凤人。
少时家贫。小学在村祠堂读书,中学生活是在离家15里的镇上度过。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初中未读完便失学回家务农。1972年,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热中于写文学创作。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
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
《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8年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论家奖。
三大系列:商州、城市、自叙系列。
商州系列奠定了他在当代散文领域中的地位;
其城市系列较多倾泻的是“农裔城籍”的作家在种种城乡冲突中的价值选择;
自叙系列具有史料与资料的价值,在艺术上亦显露了自己的特色。
贾平凹早年的散文给人的是一种淳朴、憨厚、善良的印象,
贾平凹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从《废都》、《白夜》、《高老庄》、《土门》到最新的《病相报告》,贾平凹的作品如脱缰的野马,奔驰在性欲的原野上。
总结贾平凹的艺术创作,其特点是显著的,它们有人物“姿”和“韵”的意境美;有细节描写的美;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着乡土气息。当然还有语言方面的特色,……他的作品文字简练,笔墨比较精醇,构思小巧玲珑,能以少胜多。
——丁凡《谈贾平凹作品的描写艺术》
但我不同意把他的小说称为“文人小说”的判断,……他的重要作品几乎都是与当下社会相关的,他并不回避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他有不难确认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不同的是,他不是金刚怒目的斗士,而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共同哺育的文学家。
——孟繁华《贾平凹创作论纲要》
正由于贾平凹能从中西文化构成的角度来观照我国现代散文传统,并加强自我修养,故其散文创作上所表现出来的“五四”散文传统的“回归”现象,就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再现,而且还是文化心理的继承。
——佘树森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作者通过给小妹的信,虽阐述了读书的目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从中流露了深深的骨肉之情。
本来,在小妹十八生日时,作者完全可以遵从世俗的习惯给她以物质的馈赠或一般地致信问候、祝贺与勉励,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给她写去了一封凝聚着自已人生感悟与思考的长信,是给小妹生日祝贺的一件重要的精神礼品。
在信中,作者回顾了自己早年读书求学时的艰难,剖析了自己走上社会之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人生奋斗过程之中最终的价值选择,这就是读书、明理、做人。具言之,在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与价值导向中,读有益的书,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显然,作者这里已经越出了一般家书的私语层次,而上升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优秀人文传统的一种捍卫与坚守。而这,亦不仅仅是作者对小妹的教诲,也是作者面对世纪末精神状况持续沙化的中国社会所作的一种价值宣言。因此,其言虽浅,其意味则很深长。
这是一封哥哥给妹妹的家信,作者不是摆出一副作家面孔、哥哥架子来教训人,也不是说几句客套话来敷衍人,而是出自真情、发自肺腑地和妹妹拉家常。
“作为凡人百姓,咱们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
“读书要读精品,写书要立之于身,功于天下。”
这个社会,天下在振兴,民族在发奋,咱们不企图做官,以仕图之路做功于国家,但作为凡人百姓,咱们却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啊。
全文最值得回味的就是作者和小妹之间深厚的骨肉之情。贾平凹出身于十分贫穷的陕西农村,自幼家庭条件就很差,贫困的生活磨练了作者,拉近了兄妹之间的感情。在信的第一段,作者把当年兄妹两人相濡以沫的琐事一一道来,看了不禁使人发出一声叹息。
在家时,逢小妹生日,兄总为你梳那一双细辫,亲手要为你剥娘煮熟的鸡蛋。一走十年,竟总是忘了你生日的具体时间,这你是该骂我的了。今年一入夏,我便时时提醒自己,要到时一定祝贺你成人。
(1)首尾呼应,中心突出。全文紧扣“读书”,先写少年时读书的不易。再写中年时读书的甘苦,继而写读书的方法,最后才写“小妹生日,兄什么也不送,仅买一套名著十册给你寄来”。贾平凹的这封家书不仅回避了一般书信写作中的浮泛的抒情、枯燥的说教或平直无文等局限,而且有意识地动用了诸多艺术手段。
这么多年,兄并不敢侈奢,只是简朴,唯恐忘了往昔困顿,也是不忘了往昔,方将所得数钱尽买了书籍。所以,小妹生日,兄什么也不送,仅买一套名著十册给你寄来,乞妹快活。
(2)含蓄蕴藉,意味隽永
作者对小妹的感情浓郁而炽热,但并未直白浅显地宣泄出来,而是将一腔热情含蓄蕴藉地表达出来。
“我小妹也是爱书人啊!”东村的二旦家,其父是老先生,家有好多藏书,我背着你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我便将你放在磨盘顶上,教你拨着磨眼,我就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去亲你,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
(3)记叙、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
作品中既有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的勾勒,亦有理性层面的深入浅出,从而使读者不仅有感性的把握,而且有理性的领悟。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
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且又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确实是世上好东西。
1、阅读贾平凹的其他散文作品,体会其散文创作的特点。
2、了解贾平凹不同题材创作的特点,讨论本篇散文的启示意义。1、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为一封家书,本篇文章的独特性是什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亡岛配置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