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安息日讲道视频的重要意义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基督教安息日和礼拜日
纪念安息日之重要性
出埃及记二十章八至十一节上帝十诫之四说:「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于此可见安息日之重要与价值。此乃记念并厌祝上帝创造之工及其位格、主权与超越性。记念安息日之重要性,可分几点来说:
1。守安息日乃是记念上帝创造之奇工,所当永矢咸遵的永远的责任-- 守安息日的命令,乃远在十诫之先,乃为上帝道德律的一部分。此乃于创世之时制定,无论何处,无论何时,人人都当谨守。
创世记二章三节说:「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它一切的工,安息了。」我们的安息,仅为上帝安息的「缩型」之表征而已;况且上帝的工作和安息,乃是神圣的,我们的工作和安息,乃是世俗的,仅为模仿上帝。旧约里面,在摩西法典之前,已有守安息日的指示。例如:创世记四章四节说:「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创世记八章十、十二节说:「(挪亚)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鸽子去,。。」
纪念安息日之重要性
出埃及记二十章八至十一节上帝十诫之四说:「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于此可见安息日之重要与价值。此乃记念并厌祝上帝创造之工及其位格、主权与超越性。记念安息日之重要性,可分几点来说:
1。守安息日乃是记念上帝创造之奇工,所当永矢咸遵的永远的责任-- 守安息日的命令,乃远在十诫之先,乃为上帝道德律的一部分。此乃于创世之时制定,无论何处,无论何时,人人都当谨守。
创世记二章三节说:「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它一切的工,安息了。」我们的安息,仅为上帝安息的「缩型」之表征而已;况且上帝的工作和安息,乃是神圣的,我们的工作和安息,乃是世俗的,仅为模仿上帝。旧约里面,在摩西法典之前,已有守安息日的指示。例如:创世记四章四节说:「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创世记八章十、十二节说:「(挪亚)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鸽子去,。。」二十九章二十七至二十八节说:「『你为这个满了七日,』。。雅各就如此行;满了利亚的七日,。。」。凡此可见在十诚之前,已守安息日。出埃及记十六章五、三十节:「『到第六天,。。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于是百姓第七天安息了。」把日子以七天来分,这乃是在创世之时的原有的安息的制度,所以在摩西十诫第四章规定:「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
守安息日在亚述人的创世记里也被承认。七乃是一个神圣的数目字,乃是从亚加底亚(Accadian)先祖传给闪族的,病人要用洗罪油在他身膏抹七次。现在考古学家在米所波大米发现石版上的日历,写的是每周七日,安息日在古巴比伦早已风行;在石版上,第七日、第十四日、第二十一日、第二十八日,都称安息日,并且加写,「歇工的日子」,而其所用的字句,乃与摩西相同。这种限制,也和摩西法典一样严格。这些制度乃远在亚加底亚时代即已制 定,还在亚伯拉罕之前。考古学家又发现一块石版,上面写 的乃是「心灵歇息的日子」。这乃是因为上帝里面 乃有一个永远安息以及永不止息的创造力的「活水的泉源」 (耶二13),所以它吩咐我们一方面要遵守他安息的律法, 一方面又要守工作的律法。
2。主耶稣和门徒都未废除安息日,摩西律法时代以后,虽已废除守安息日的法令和规律,但同时却又宣告因为人性的需要,不可忘记安息日神圣的渊源,仍应谨守勿渝。 在主耶稣基督里面,并没有把摩西法典每一点都废除;我们虽不拘泥死的字句,但为若我们的灵命与圣洁,仍应虔诚与敬拜,不可废弃永生上帝的灵写在我们心版上精义。(参阅林后三3-6)主耶稣基督虽「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西 二14)主耶稣并没有把十诫每一条誡命都钉在他的十字架上。他并没有宣称要废除安息日,也没有被控破坏守安息日,他仅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可二27-28)犹太人的安息日乃像「新英兰(New England)的感恩节」,而不像「新英兰的复活节」。尼希米记八章十二、十八节:「众民都去吃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因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上帝的律法 书。众人守节七日,第八日照例有严肃会。」这乃表示安息日乃是快乐日。
初期教父俄利根(Origen)说:「离弃犹太人的安息日的规律仪式,基督徒应当知道究应如何遵守安息日,在安息日,应该勿作一切世俗的事务。」主耶稣在安息日从麦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又在安息日医治一个枯乾一只手的人,法利赛人要控告他犯了安息日,作了安息日不应作的事。但主耶稣说:「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太一二1-13)贝莱总主教(Archbishop Paley)说:「依余之见,保罗认为安息日乃是一种犹太人的仪式,基督徒没有遵守的义务。新约圣经,并没有指示我们,主日在崇拜聚会完毕以后,绝对不准作工。。」
法国大政治家计佐氏(Francis P. G. Guizot)曾任国务总理,笃信基督圣道,在法国怀疑主义与无神主义猖獗之时,坚贞不移,有卫道精神。据他说,神学家加尔文,并不拘泥仪文,当日内瓦有一名剧出演之时,他不但参加,且展延他证道的时间,使会众都能前住。当诺克斯(John Knox)探访加尔文时,发现他在主日游戏。马丁路德说:「守安息日,乃是要使身体灵魂都得益;但倘使仅为守日而守,拘泥仪文之末,倘使根据犹太的传统而守,则我便要令你们作工,并且还要竭力斥责这种足以侵蚀基督教精神与自由的事。」甚至那些自由主义的与过激的作者,也认为安息日与社会国家,国计民生有益。例如爱默生(R. W. Emerson)说:「守安息日乃是我们文明的命脉」。孙纳(Charles Sumner)氏说:「倘使我们欲谋国家长治久安,便应尊崇并且加强安息日,使其成为圣殿与堡垒。」何尔姆氏(Oliver Wendel Holmes)说:「那制定安息日的人,便会爱护贫穷的人。」
3。安息日规定七分之一的时间作敬拜与休息 -- 因为主耶稣基督的教训,使徒们把安息日从第七日改为第一日,为着是记念主耶稣基督的复活,以及他完成上帝属灵的创造。 希伯来书四章四至九节说:「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到第七日,上帝就歇了他一切的工。』又有一处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既有必进安息的人,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所以过了多年,就在大卫的书上,又限定一日,如以上所引的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上帝的子民存留。」
4。从第七天的安息日改为第一天的安息日 --
这个重大的改变,乃是因为主耶稣基督的复活。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记了一件惊天动地,空前的大事,就是主耶稣基督的复活。「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辊开,坐在上面。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妇女们就急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欢喜,跑去要报给他的门徒。忽然,耶稣遇见他们,说:『愿你们平安。』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耶稣对他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太二八l-10)主耶稣在第一天的安息日和门徒相见,接着又在次一个星期日(约翰福音二十章二十六节:「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又在七个七日以后,圣灵降临的主日,和门徒相见(徒二1)。于此,我们清楚看到,藉着主耶稣的教训与实例,以及使徒们的承认与制订,七日的第一日乃成为「主日」(启一10),信徒便在这日经常不变的每周相聚敬拜。使徒行传二十章七节明明记载:「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侯,保罗。。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哥林多前书十六章一至二节说:「。。圣徒。。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游西比斯(Eusebius)在他的圣经评注中说:「利未的条例既已废止,道就藉着新约转换改变安息的节日,使日出的主日,成为属灵的与神圣的安息日。」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在他的《辩道学》中说:「在星期日那一天,凡住在城区,或乡间的,都要相聚一堂,大家诵读使徒们的实录和先知们的写作;星期日乃是我们共同聚会之日,因为我们的救主耶稣乃是在这日从死里复活,并向使徒和门徒显现,教训他们关于这些事。」这乃提示我们,主耶稣在他复活以后,升天以前,吩咐门徒使徒要守七日的第一日:他「藉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才被接上升」(徒一2)。
5。基督徒的安息日乃为主耶稣复活之日 -- 基上所述,基督徒的安息日,乃是记念主耶稣的复活,而犹太人的安息日乃是记念世界的创始。质言之,基督徒的安息日,乃为记念在主耶稣基督里的新创造。「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这样上帝方始完成其大功。倘使我们仅仅守第七日而不守第一日的安息日,则我们乃仅是一个「属土的」人,因为第七日上帝仅把天地万物造齐了,「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二2-3)但是倘使我们守七日的第一日,则我们乃是「属天的」人,相信在主耶稣基督里的,就是新造的人。保罗说:「你们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是枉费了工夫。」(加四10-11)歌罗西书二章十六至十七节说:「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以往所守的乃是「影儿」,基督既已复活,基督徒不必再守旧的第七天的安息日。新约给我们启示,当初主耶稣的门徒乃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定为敬拜主的日子。安息日会妄称,从礼拜六改为礼拜日,乃是天主教的主张,此乃和事实完全不符。初期的基督圣徒在主耶稣基督复活以后,早已改在礼拜日敬拜上帝,那时根本还没有天主教。
自出埃及记十六章二十二至二十六节起一直到旧约的末了,照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吩咐,乃是以第七天为安息日,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这是耶和华和以色列人「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出三一13-17;申五15)。
圣经教训我们,旧的安息日已经在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消灭了。歌罗西书二章十二至十七节说:「你们既受浸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上帝的功用。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上帝赦免了你们(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仗着十字架夸胜。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此乃显然可知,新约的圣徒,不必要守礼拜六的安息日,因为已经钉在十字架上了。
复有进者,新约里面,重提十誡的时侯,而其中关于「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那一条,则不再提及。
但是安息日会的人以主耶稣守安息日的实例作为论据并护符,与我们争辩;殊不知主耶稣乃为犹太人,他「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加四4-5)。他不但守犹太人的安息日,且受割礼并受浸。当约翰「想要拦住他」浸的时侯,他说:「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三13-14)
但从主耶稣基督复活以后,门徒「聚会擘饼」都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徒二○7);捐钱奉献,也是在「七日的第一日」(林前一六2);主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可一六9);向门徒显现(可一六9-11;太二八8-10;路二四34;约二○19-23);使门徒受圣灵(约二○22);差遣他的门徒到普天下去传福音(可一六9-15;约二○21)。凡此乃都是在七日的第一日。主在拔摩岛上向使徒约翰显现,命他写启示录,也是在主日(启一9-20)。
于此可见,犹太人守的安息日乃和基督徒的安息日不同:前者乃纪念世界的创造,后者为记念在主耶稣基督里的新创造;前者为「影儿」,后者为形体,就是基督;一为「属土的」,一为「属天的」;主耶稣已在十字架上把律法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我们的字据撤去;我们既因信与主同钉,一同复活,一同坐在天上,自不再受律法的捆绑。此皆主耶稣流血赎罪的恩功,倘使基督徒再守第七天(星期六)犹太人的安息,此乃辜负主的救恩,无怪使徒保罗要向加拉太人大声疾呼,说他们「应当被咒诅」!
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
圣诞节: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耶稣基督诞辰,但耶稣基督降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
受难日:复活节前的礼拜五,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
感恩节:(北美洲基督教传统节日,而非普世基督教节日)11月的第四个礼拜四(美国),或10月的第三个礼拜六(加拿大)。
基督宗教的主要禁忌是:不准制作或跪拜偶像,不准吃喝血液,不准偷盗,不准谋杀人命,不准犯奸淫,不准作伪证害人,不准贪恋他人妻女财产。
参考资料:baidu
,做饭,洗衣之类的事是可以做的。
121.13.227.*
但以理书7:25
他必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必折磨至高者的圣民,必想改变节期和律法。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您可常打??給上帝,求他指引。一切免費,都好。
大家还关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各位牧长的讲道与专题研究_中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天路在线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天路在线网站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如果你喜欢本站,可以
欢 迎 登 录
  现实的生活,往往是残酷的,亚航QZ8501班机的一百六十二位遇难者,可能并没有预料到他们登上飞机之后,就此...
  我是父亲林葆恒的第二个儿子,1...??????
福音家园网上教会登陆
注:如已经安装了呱呱可以直接进入,如果还没有安装请在进入前请先安装。
  澳洲,是南半球一大洲;全球七大洲之一,南太平洋一大岛。澳大利亚(Austra...?????  求你将精明和知识赐给我,因我信了你的命令。诗119:66
  诗篇虽然不全...?????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钉十字架这一酷刑的起源和残暴
  “十字架”,希腊文原意是削尖的木桩,可作多种...?????
分享,探索,解释,应用
  最近在...?????(一)圣经中的全人救恩
&nbsp...?????
大家都在读
? 14386人浏览? 9924人浏览? 9541人浏览? 8448人浏览? 7930人浏览? 6577人浏览? 6400人浏览? 6271人浏览? 5991人浏览? 5507人浏览
&& &&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天路在线网站,使奔走天路的你从新得力。本站唯一官方QQ群:;唯一官方微博:。
持有域名:& & &&& &&&
Copyright & &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组织,拥有一千多万名信徒,遵守为,盼望快来。具体地说,这是个传统的的团体,以耶稣为中心,以圣为信仰的基础,强调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赎罪牺牲,在天上圣所中的服务,不久将回来接他的子民。这个教会的特点是守安息日,认定保持健康是信仰责任的一部份,并在全世界开展布道活动。一、教会先驱和19世纪复临运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是与有关、却有本质差别的一个,原自中期美国的米勒耳派运动,该组织成立於,以遵守基督教传统历法中每一周的第七天(即)为和屡次错误预言即将再临日期为人所知。A、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早在十九世纪初,世界各地就有解经家论述耶稣快要复临的事。许多人经过认真研究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预言,得出结论说:预言所指的时期行将结束,出于智利的耶稣会教士拉昆萨经过.十年研究圣经以后写了《弥赛亚在威严和荣耀中来临》一书。伦敦的布道士爱华欧文把拉昆萨的著作译成英语,附在第一次阿尔伯里预言研究会的一份报告里。阿尔伯里会议在年间一年举行一次,由来自各教会和宗派的教牧人员参加,研究基督快要复临的问题,及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预言,和“教会对这些事所应负的责任”。约瑟夫伍尔夫是出席1826年会议的20人中之一,他走遍西亚和中亚广大地区,宣传基督将于1847年来临,在耶路撒冷建立起千年国度。高生从1837年起在瑞士发表了一系列主日学讲章,论述但以理的预言,指出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所揭示的世界历史行将结束。十九世纪初的北美是充满宗教热情的时代。国外布道的大运动,伴有特别诗歌的帐棚大会,主日学运动,美国圣经公会,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当时许多宗教的思想和活动,都是以预言为原动力的。有不少的讲章,小册和书刊宣称当时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乃是千年国度的先兆。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所预言的时期行将结束,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不过,复临运动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代。在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就曾写道:他坚信审判的日子不会迟于三百年以后。而最早的『复临信徒』就是众使徒。保罗曾以极大的盼望展示耶稣再来(帖前4:16)。上述这些信心的话语,其最终依据,就是耶稣自己的应许“我必再来”。(约14:3)B、复临运动威廉米勒耳原是纽约州下罕普顿的一个农民,他于1816年悔改以后.潜心研究圣经。经过二年的钻研,他得出了结论说,根据但以理书8:14的预言,大约再过廿五年,我们的世界将要结束。他又化了五年时间反复验证了有关他的信念正面和反面的论据。最后他坚信,基督快要复临了,他有责任宣扬自己的信仰。由于米勒耳是自学成才的,生性又怕羞,所以一时不敢站出来宣布自己研究圣经的发现。1831年,威廉米勒耳在上帝面前许愿:若有人邀请他.他就去告诉他们自己在圣经中所发现有关主快来的事。他正在祷告的时候,有一位青年人前来邀请这位研究圣经的农民前去领奋兴会。他对于祈祷这么快就有响应深感惊讶。在祈祷中他挣扎了一个小时后,就答应去附近的德累斯顿讲道。1832年,米勒耳在佛蒙特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组文章,共计八篇。到了1834年他就完全献身从事传道和写作。1836年,他出了一本书,后来又补充了年代表和预言图表。据他的日记记录,从1834年10月到1839年6月。他直接应邀讲道就达800次。随着其它教会的传道士加入米勒耳的工作,信徒的人数增加了。参加这个运动的人被称为“复临信徒”,或“米勒耳信徒”。1840年,约书亚海姆斯创办了《时兆》,这是复临信徒第一部大型的文集。同年在波士顿召开了第一次复临信徒大会。1841年又召开第二次大会。教会中散发书刊,宣扬基督复临的信息。自1842年起,复临信徒举行一系列的帐棚大会,发出“半夜的呼声”,宣告基督快要来审判世界,以唤醒罪人,并洁净基督徒。米勒耳后来估计有来自各教会和宗派人约200牧师,500位传道士和50000名信徒参加了复临运动。他们用图表,书刊和帐棚大会给当时美国东北部各州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主流教会的反对。到处有人散播谣言说复临信徒是狂热派。报纸上的些文章也是不顾事实而凭空想象。有人说复临信徒正在准备升天袍。复临信徒因受到大家的嘲讽,以至到了1843年,他们大多离开了原来所属的教会。C、大失望米勒耳曾教导说,世界将于1843年的某时结束。到了那年夏天,基督还没有来,他曾表示失望,但仍劝勉信徒继续等待主的快来。到了l844年2月,有一批复临派传道士(不包括米勒耳),认识到但以理书8:14中二千三百日的预言要到1844年秋天才结束。不久,他们又确定了10月22日的这一天。这个基督复临的新日子是根据卡拉派犹太日历七月份犹太人的赎罪日推算出来的。逾越节的羔羊基督既然在逾越节羔羊被杀的日子被钉,且在摇捆日复活,他也一定会在赎罪日从天上至圣所出来宣布禧年的开始。10月22日的日期是逐渐被人接受的。随着日子的接近,人们的热情高涨起来了。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七月运动”。米勒耳本人也是在两周前才断定10月22日是确切的日子。日,复临信徒怀着严肃的喜乐和极大的期盼,在家中和教会里相会,等待基督来临。可是他们的希望破灭了。他们在失望之余还受到别人的嘲笑,有一些原先因恐惧而相信基督复临的人,也加入了嘲笑的队伍。然而忠心的人确信他们的行动是由上帝所引导的。他们想方设法了解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大失望以后,复临信徒分成几个团体,对于基督为什么没有来却持不同的看法。多数人认为他们把2300日的预言用于基督复临是正确的。基督没有来一定是他们把年代弄错了。有少数人坚持认为自己对于这一事件和年代的看法都是正确的,但基督来临只是信徒生活中一个“属灵”的事件。他们成了“属灵派”,其中有许多人参加了震颤派(按:一新教派别,在礼拜时浑身发抖。)又有一些人为基督复临重新设定了日子,结果又是失望。还有一些人认为日子是正确的,只是事件搞错了。他们其中有一些人成了基督复临安息日的创始人。米勒耳继续等待基督再来,但承认计算依据的史学和年代方面的资料可能是搞错了。在等待基督复临的过程中,他与那些认为错在事件而不在时间的人分手了,但仍认他们为弟兄。他没有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们一起接受有关天上圣所,死亡如睡觉,守安息日等新的看法。1849年米勒耳在去世时仍相信基督快要复临。日,哈兰爱德生和一位信仰主复临的朋友出来勉励那些与他们一样遭遇失望的人,他们祷告后经过一块玉米田时,爱德生忽然有了一个新认识。复临派原以为但以理书8:14的洁净圣所是指基督复临时洁净地上教会的罪恶。爱德生现在想到,洁净圣所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天上。10月22日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耶稣已经进入天上至圣所从事一项特殊的工作,工作完成以后他才莅临尘世。爱德生和他的复临信徒朋友们根据这个认识重新研究了圣经。到了1845年,欧文克罗泽详细解说丁爱德生的观点,阐明了以后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所接受的立场。l844年10月22日是天上洁净圣所和查案审判的开始,基督复临是在未来.虽然没有确定的日子,但不久一定会在众目之下显现,接着是干禧年,基督与圣徒在天上作王。一千年结束后大地更新,建立基督的国。D、早期安息日复临信徒的信念在1844年以前,就有一些复临信徒认为第七日的安息日(星期六)是敬拜的日子。同时,有一位守第七日的浸信会信徒拉结奥克斯普雷斯顿把她教会的一些出版物散布给新罕布什尔华盛顿那些与其它复临信徒一同盼望“得赎”的基督徒。他们的牧师弗雷德里克惠勒不久以后开始遵守安息日。到了1844年下半年,这批人成了复临信徒中第一个遵守安息日的团体。安息日和天上圣所,成了这些信徒的“现代真理”。虽然大多数复临信徒相信人死以后有知觉,仍有些人认为人死后,没有意识, 一无所知。1842年, 一位原卫理公会的牧师乔治斯托尔斯,在研究了圣经中关于人死后状况的教训以后,写了一本名为《斯托尔斯六讲章》的书,强调圣经的教训是:人死以后不论善恶均一无所知,就像睡觉一样,直到复活。威廉米勒耳和其它领袖反刘这个看法。但又无法让信徒信服自己的观点。由于未能在人死后状况问题上及恶人受永刑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出席1845年奥尔伯尼会议的复临信徒只能谨慎地表述说:义人在基督复临时会得到赏赐。与此同时。安息日复临派的早期领袖如贝约瑟、哈门爱伦和怀雅各则接受了圣经中有关人死以后像睡觉, 无所知的教训,与他们原先所持有不久将会有复活的信念保持一致。早期安息日复临信徒从1845年开始,在小册子上在自办的刊物和友好的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安息日复临派领袖的笔下,写出了许多关于天上圣所和安息日新认识的小册子和传单。第一期《现代真理》于1849年出版。从1848年到1850年,在新英格兰各地举行了“安息日会议”。这些会议阐明了安息日的道理,把弟兄们团结在与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有关的伟大真理之上(怀雅各)。在这些会议上,信徒们研究圣经。祈求对正确的敦义有清楚的理解。这些年里,几个教会的代表在复临派信徒信仰的“柱石”上达成了一致认识,如安息日、基督复临、人死后的状况等。他们所共同倡导的神学观点成了以后教会发展的基础。E、安息日复临派的早期领袖贝约瑟、怀雅各和怀爱伦是继承复临运动,创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人中最杰出的三位。他们和其它先贤一样,井没有想要发动一场新的宗教运动。他们只是把自己看作真理的继承者和补缺口的人,而不是创新者或改革者。他们没有“发明”教义。而只是在圣经中寻找发现它们。他们就是这样扎根于新旧约圣经中。1、贝约瑟()贝约瑟是三位创始人中重要的一位。他是航海家,改革家和布道家。他于1792年出生于新英格兰。他十五岁出海,到1820年升为船长,他的自传描述了他在海上的经历,以及在世界各地停泊的事。贝约瑟于1824年悔改。他做船长的时候.船上不允许酗酒,打骂和“在礼拜日缝洗衣服”。1827年,他结束了海上的生活,不久以后,他受洗加入马萨诸赛州费尔黑文基督教会。他妻子普鲁斯也是该教会成员。他积蓄了一定的钱财;定居下来经商,并热心于公共事务,如节制,反对奴隶制度和提倡教育等。1839年,贝约瑟接受了米勒耳有关基督复临的观点,此后全心投入复临运动。1844年他变卖家产,结清账务、献身传道。1845年初,贝约瑟从《以色列的希望》中读到普雷布尔所写关于安息日的文章。他前往新罕布什尔华盛顿与弗雷德里克韦勒经过彻底研究以后.决定遵守安息日。第二年,贝约瑟撰写了一本48页的小册子《第七日的安息日——永远的记号》,宣称安息日是作为基督徒道德准则的十诫之一。在次年该书的鹅二版中,贝约瑟把安息日列入启示录十四章三位天使信息的内容之中。他接受了兽代表罗马教的看法,认为把每周敬拜的日子从星期六转移到星期日乃是出于教皇的权威。1849年,贝约瑟向西前往密西根州宣传天上圣所、基督复临、安息日和人死后如睡觉的道理。他在杰克逊市招聚了一班信徒以后,于1852年前往伯特克里。从1855年起,密西根州的巴特克里成了安息日复临派活动的中心。在教会的创建期,贝约瑟常常应邀主持会议。他主持了1860年的会议。这次会议为刚成立的出版社选定了“基督复临安息日”的名称。他还主持了1861年密西根会议的组织工作。贝约瑟倡导和实践健康生活。结果他得以健康长寿。在76岁时,他是第一次在安息日复临信徒帐棚大会的主要发言人之一。那是在1865年,会址在密西根州的菜特市。1871年,79岁高龄的贝约瑟除了当地教会的工作之外,至少主持了一百次会议。1872年3月,他在伯特克里(战溪)保健院去世。2、怀雅各()怀雅各1821年出生于缅因州巴尔米拉,幼时身体极差,到19岁才上学,为弥补失去的时间,他连续12周每天学习18个小时考取了执教证书。教了年书以后他又上了17周的课程,这就是他所受全部的正规教育。怀雅各15岁受洗加入卫理公会。他担任教师后第二年从母亲那里听说了米勒耳的道理。1842年,他第一次听米勒耳讲道,不久后,他绘制了自己的预言图表,借了一匹马,冒险出去宣讲复临信息。1843年,他被卫理公会授予牧师职。怀雅各在大失望以前就与哈门爱伦相识,但他们的关系是1845年在缅因州东部一起与狂热派作斗争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他们于日,在缅因州波特兰市由治安法官主持结婚,不久以后他们开始遵守安息日。从1848年起,怀雅各完全献身传道。1848年后,怀爱伦在马萨诸赛州多切斯特会议期间见了异象,要怀雅各出一份刊物,宣扬那些贫穷而分布甚广的守安息日者所信奉的真理。于是怀雅各于1848年7月开始出版《现代真理》著重于安息日的信息和复临信徒对于圣所的看法。1850年,复临信徒开始出版《复临评论》,“阐明预言如何在过去在上帝奇妙的作为中应验,以勉励和鼓舞真信徒。”怀雅各是上述两份刊物的编辑,同年8月,两刊合编为《复临评论与安息日通讯》,它是现在的《复临信徒评阅宣报》的前身。1855年,怀氏夫妇移民密西根州的伯特克里(战溪)。1860年,怀雅各参加了确定会名的工作。1861年5月,按密西根州的法律组建了伯特克里基督复临安息日出版社,怀雅各任社长兼《评论与通讯》编辑。怀雅各于,,年任全球总会会长。1874年6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创办《时兆》杂志。不间断地参与编辑、旅行、领导和行政工作消耗了怀雅各的体力。1881年8月他患疟疾住进伯特克里疗养院。8月6日逝世,葬于该市橡山公墓怀氏墓地。3、怀爱伦(哈门爱伦,l827-l915)怀爱伦和怀雅各共同生活了35年。他们一起建立了家庭和教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认为怀爱伦是上帝的使者,拥有与众不同,卓有成效的预言思赐。爱伦出生于缅园州歌尔罕北部的个农民家庭。她和她的孪生姐姐伊丽莎白是她家八个孩子中最小的。她在童年时,全家迁到缅因州波特兰市。她父亲是制帽匠。九岁那年,她在放学回途中,脸上被一位同学丢出的石头砸中。她昏迷了三个星期,鼻梁骨断裂,可能还有脑震荡,以致呼吸紧张,只好退学,她所受的正规教育到此结束。她父母在家中教授她实用的技艺。她以后的学识主要来自大量的阅读。爱伦一家十分虔诚。父亲是当地卫理公会的执事。1840年,爱伦与家人听了威廉米勒耳的讲道以后,就相信耶稣会在1843年左右复临。日,爱伦受洗加入卫理公会。1844年12月,许多失望的复临信徒放弃了他们的信仰。有一次,爱伦与四位姐妹在一个朋友家聚集崇拜。他们在祷告时,17岁的爱伦见了第一个异象。她看见复临信徒们行走在窄路上向着远高过这个世界的天城前进。他们的眼睛注视着耶稣。她还看见了基督复临和新耶路撒冷的荣耀。(早期著作13-20页)爱伦把异象告诉其它信徒,令复临信徒的团体得到了鼓舞。他们劝她把第一个异象和以后的异象宣讲出来。于是她很勉强地到各处作见证。她有一次外出与复临派青年传道士怀雅各同工。他们于日成婚。他们的长子亨利于日出生,令怀爱伦尝到了作母亲的甘苦。次子詹姆斯爱德生于1849年7月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洛基希尔。威廉生于1854年。约翰赫伯特生于1860年,只活了几个月。他们的长子于1863年死于肺炎。她最担心的事就是他们夫妇外出传道时把孩子交托别人照顾。从现存怀爱伦写给儿子们的信函中,可以看出慈母的关爱,交织着属灵上的牵挂。19世纪40年代末。怀氏夫妇出席了几次查经会。通过查考圣经,结合爱伦的异象,得出了教义方面的结论,确定了所要采取的立场。1848年,怀爱伦见了个异象,要她丈夫出一份小报,于是就有了第一期的《现代真理》。此后,怀氏夫妇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出版小册子和报刊。他们于1855年迁往伯特克里以后不久,怀爱伦在一次异象中看见了与伯特克里教会有关的重大事情。她把自己所看见的写下来,于下一个安息日在教会中宣读,教友们认为这些证言对其它信徒也有好处,遂决议出版第一份《教会证言》。这是一本十六页的小册子,最后共出了九卷。 日,怀爱伦见了一个长达两小时的异象,涉及从人类堕落到新天新地之间善恶斗争的重大事件。这个异象成了《属灵的恩赐》第一卷,即《善恶之争》的前身的素材。她在伯特克里从事大量写作工作时所住的小板房,到现在还在,向现代人见证上帝指派怀爱伦所进行的工作。怀爱伦的时间并没有全部用来写作,讲道和外出。从她在伯特克里早期的日记和信件来看,她还尽了作母亲和持家的责任。她打理花园,缝制衣服,探访邻居。她的家成了外来传道人的接待站。一些希望接受教育的青年人和灰心的人也常来她家。1863年,怀爱伦在奥茨戈见了有关健康的异象以后,明白了身体健康与属灵健康的重要关系。后来她蒙指示说:教会应创办一机构来照顾病人。传授健康生活的方法。于是在1866年创办了西部卫生改革院,后来改称伯特克里疗养院。19世纪70年代,怀氏夫妇外出, 一方面为怀雅各的健康,一方面为促进教会的工作。在帐棚大会上,她总是以一种十分清楚的声音发言,让几千人都能听到。她有关基督徒节制方面的演讲深受各教派的基督徒所欢迎。怀雅各在1881年去世后,怀爱伦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直到1883年她恢复了体力以后,才决心继续进行她俩所热爱的工作。1885年,怀爱伦和儿子威廉前往欧洲。她从瑞士的巴塞尔出发,访问了斯干的纳维亚、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鼓励别人在欧洲传福音,并设法让这些国家里的复临信徒联合起来。她在外出期间仍然从事写作。回到美国以后,怀爱伦定居加利福尼亚州继续写作。1891年,她应教会领袖要求去澳大利亚,与阿奉代尔学院的创办者一起办学。这所学校成为该会教育的楷模。1900年,怀爱伦回到加利福尼州,只要不外出或在教会会议上发言,她就继续写作。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她写了大量文章,帮助向各城市和南方美国黑人传道。她在81岁时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1909年全球大会。怀爱伦这次外出长达五个月,在27个地方发表讲话72次,然后返回圣赫勒拿附近的榆庐家中。怀爱伦于1915逝世。去世前五个月,她曾摔倒,髋骨骨折。葬礼在伯特克里会堂举行。遗体埋葬在橡山公墓她丈夫旁边。F、教会早期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后期参加安息日或圣经会议的先驱们经过长期而虔诚地研究圣经,确定了正确的教义,他们觉得自己必须与圣经保持一致,同时又不敢劝别人加入,因为他们认为救恩的门已经关闭了,但后来,先驱们对于其它人能否得救的态度改变了,因为他们进一步研究圣经,又在怀爱伦的异象中了解到,有一个信息要传遍世界,许多没有参加1844运动的人也会悔改。到了1852年,“关闭的门”变成“敞开的门”。这一小群人满怀传道的热情,在美国东部各州到处传福音。1、16世纪50年代:出版工作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复临信徒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出版,先是在纽约州的罗彻斯特,后来迁到密西根州的伯特克里。《复临信徒评论J》的前身于1850年创刊。《青年导报》创刊于1852年。从1849年到1854年间,复临信徒出版了39种小册子。年共出版了20本书。50年代末第一次用英语以外的文字出版书刊,小册子译成德语、法语和荷兰语,方便于不用英语的移民阅读,并希望让他们把这些资料带给故乡的亲人。从年,乌利亚史密斯的名字是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出版工作联系在一起的。除了几年时间以外,他一直担任《评论与通讯》编辑,有时他还兼任校对、经理和会计。他擅长写作,又精通机械,他发明了带有灵活的膝和踝关节的义肢,和带折椅的课桌,并获得了专利。他所写的但以理书讲义(1867年)和启示录研究(1873年)的著作后来合成一卷,即《但以理书和启示录的预言》。这是该会书报员所销售的第一本教义方面的书。2、19世纪60年代:组织工作该会于1860年定名,1861年组织地方教会。1863年建立总会。有几位负责弟兄反对这一举措,认为有组织就是“巴比伦”。而比较务实的人则看到,若没有一个合法的团体,就不可能拥有出版和教会建筑。他们的意见占了上风。60年代强调健康方面的信息。怀爱伦在密西根州的奥茨戈见了有关健康的异象以后,就写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她的丈夫和她一起出版这些资料,教导人们按健康的定律生活。1866年,该会第一所卫生机构在伯特克里成立。病人们在西部卫生改革院中可以学习健康生活的原理,病好以后还能继续学习,该机构头几年经济上遇到困难,因为医生并不是从著名的医学院毕业的。到了1875年,约翰哈维凯洛格从纽约贝尔维尤医学院修毕医学课程后加入医师的队伍,局面才开始改观。1877年又有一批医师加入。到了世纪末,伯特克里疗养院已经有九百多员工。3、19世纪70年代:教育和传道工作19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1874年伯特克里(战溪)学院建立,同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第一位正式传道士离开美国去欧洲传道。1872年,教会为G.H.贝尔负责设立特殊学校,从而开创了复临信徒的教育体系。1874年,伯特克里(战溪)学院开学,有100名学生。起初课程与社会上的正统模式相同,怀爱伦则一再强调实用性和技能培训。到十九世纪末,废除了正统的课程和学位的授与。1901年,伯特克里学院停办,而在密西根州贝林斯普林另设以马内利传道学院,主要培养教师和传道士。约翰内文斯安德烈()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第一位派往国外的正式传道士。1874年,安德烈携带他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前往利物浦,再去瑞士访问复临信徒,公开传道。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写作,他自认为身体较弱,只是一个学者。l876年,在瑞士巴塞尔建立了出版社。安德烈就复临信徒的信仰写了许多文章,不但用英语,也用德语和法语。在60年代美国内战期间,安德烈代表华盛顿的教会解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反战立场。他还写了《安息日和第一日的历史》,其最后一版有800多页。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70年代的另一重大进展就是什一制的确立,即每一位信徒要奉献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早在50年代,先驱们曾努力赞助上帝所托付他们的圣工。1863年,怀雅各在《评论与通讯》上撰文说,上帝对于奉献的要求不会少于十分之一,正像他对以色列人的要求一样。从那以后,什一的观念就越来越普遍了。1876年,总会决议全球教会成员“应将自己一切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上帝的圣工”。传道人要教导信徒奉献十分之一。日,总会决议:“兹决定,诚心要求各地的弟兄全心全意支持什一制,深信它不仅会改善圣工的财政状况,还会给奉献者个人带来莫大的福气。”(1879年事工议项133页)十分之一是属于上帝的(利27:30),应当用来支持传道事业,这样就会给教会向国外发展奠定坚实的财政基础。G、19世纪末19世纪80年代,怀爱伦亲临欧洲,并在美国的教会刊物发表了一些有关欧洲工作的文章,从而促进国外的传道活动。当时的主要对象是已经信主的人,其它的洲也开始进入,主要是通过文字布道士。1885年,S.N.赫斯格率一批传道士前往澳大利亚。1886年在墨尔本组建了南半球第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会。该会第一批小册子于1879年送达巴西的德国移民。十年之内有好几个家庭遵守了安息日。1888年,自养传道的前海员亚伯兰拉路,从加州牧羊工作退下来以后,前往香港在说英语的海员中工作。内华达州的一位矿工,前往南非探寻钻石,随身携带该会的书刊。1885年左右,第一个人开始守安息日,不久以后另一位南非人皮特韦塞尔根据圣经确信第七日的安息日是对的,也开始遵守。80年代教会人数增加了一倍(从15,570到29,711人)。8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可能就是1888年在明尼阿波利斯举行的总会大会了。在会上青年编辑琼斯和瓦格纳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因信称义的信息。怀爱伦赞同他们强调基督的义。一些教会领袖担心琼斯和瓦格纳的教训会使教会偏离所理解的任务——即传扬安息日和高举上帝的律法。会议上笼罩着误解和分裂的乌云。会后,怀爱伦和这两位青年在美国各地传扬因信称义的信息。许多信徒欢迎这种强调,其它的人则坚持律法主义的立场,认为复临信息的中心是律法而不是十字架。怀爱伦在这次会后的写作中,更加强调基督的福音。例如她说:“我们盼望的唯一理由在于基督赐给我们的义。在于他的灵运行我们心中。”(喜乐的泉源63页)明尼阿被利斯会议标志着重新强调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信息。1890年底,由美国该会各教会安息日学的奉献所建造的传道船皮特凯恩号到达太平洋的皮特凯恩岛。1876年,怀雅各听到邦提号兵变的消息后,曾把书刊送到那里。船上的木匠名叫约翰泰是一位复临信徒。l886年,他在皮特凯恩岛度过五周,引导居民接受圣经中关于安息日的教训。皮特凯恩号的建造,标志着该会传道工作开始成熟。在全世界信徒的支持下,传道的项目增加了。1893,有两位书报员开始在印度马德拉斯销售书刊。1895年教会派遣的第一位正式布道士乔治亚布鲁斯到达印度加尔各答。第二年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到了六十年代末,出版工作已打下坚实的基础。1894年,开普殖民地总督塞西尔罗达批了12000英亩的土地,在津巴布韦的索罗西附近。于是索罗西区会即现在的索罗西学院得以建立。在新世纪来到以前,澳大利亚的阿奉代尔学院,阿根廷的里弗普里特学院,德国的弗里登索疗养院先后建立。H、教会的改组到了1900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已经拥有1500名工人,75767名信徒。教会机构与1863年创建时已大不一样。总部仍设在密西根州的伯特克里。那里还有出版杜,学院和疗养院。伯特克里的决策者们对他们的决定所影响的地区不太了解,通讯又慢又困难,权力集中在会长手里。雪上加霜的是,竟同时有三个不同的机构向国外派遣传道士:国外布道部、总会和医疗布道及慈善协会。1901年以前已经聚取一些步骤改进教会的运作。从1882年起,欧洲的教会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向地方教会放权。1888年全球大会倡议把北美分办几个教区,仿效欧洲的模式。189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区会组成澳大利亚联合会。怀爱伦不断地呼吁分权“要设立新的区会……主以色列的上帝会把我们联合在一起,组建新的区会不会使我们分开,而会把我们联系在一起。”(190l全球总会公报69号)1901年会议实施了六项重大改革:1. 组织联合会2. 把各机构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移交给当地教会3. 设立总会各部,如安息日学部、教育部、出版部4. 由各地代表充实到各委员会中5. 教会具体工作由当地人士负责6. 建立代表制的全球总会委员会经过1901年的改组,总会委员会由25位成员组成。其中有北美6个联合会的会长,欧洲和澳洲各一位会长,以及各部主席——当时叫书记,后来称主任,该委员会代表世界各地的教会,从而拥有更大的权威。委员会主席每年从职员中选举产生。亚瑟G.但以理成为第一任会长。他当会长一直到1922年。但以理牧师的贡献不仅是服务期较长。1902年,他监督教会总部从伯特克里迁到华盛顿。他具体实施从1901年开始的改组工作。他到过许多地方,认为要领导教会,就需要获得传道园地的第一手资料。在他的任期内,派往国外的传道士大大增加。他还领导组建传道协会,创办《传道者》杂志。他的两本代表作:《基督我们的义》、《常在的预言恩赐》论述了怀爱论的工作和人生。分会的建立标志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原先世界各地的传道工作由总会副会长负责监督。19l3年批准了建立欧洲分会的章程和细则,后来又建立了其它分会。到了1922年全球总会执委会确定了现在的分会模式。I、与凯洛格的冲突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20世纪头十年特别困难。怀爱伦再告诫不要将机构集中于伯特克里。有人认为1902年疗养院和出版社遭遇火灾是忽视怀爱伦劝戒的结果。这场火灾促使教会总部和《评论和通讯》迁往华盛顿。比大火更为严峻的是教会领袖与约翰 H.凯洛格的冲突。约翰哈维凯洛格既是能干的内科医师,又是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写过五十多本书,主要是医学方面的。他从1876年起负责伯特克里疗养院直到1943年去世止。他热心支持卫生改革,倡导水疗法,健身和素食。他是发明家,发明了理疗器械,合成早期的肉类代用品,配制出最早的玉米片,后来由他的兄弟W.K.克洛格投资生产。从1895年到1910年,他负责芝加哥的美国医疗布道学院。他在芝加哥的医疗布道机构包括一个提供廉价食宿的工人之家,一个末婚或穷困母亲之家,几个诊所,被释放囚犯的职业介绍所,邮购商店。1894年,伯特克里的人员在墨西哥开办了瓜达拉哈拉诊所,这是复临信徒在国最早开设的医疗机构,后来发展为一所传道学校和疗养院。该机构和设立在伯特克里以及芝加哥的机构均属于凯洛格的国际医疗布道和慈善协会,而不属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凯洛格不听从教会领袖的意见,独立行事,怀爱伦多次劝他服从领导。伯特克里疗养院被火烧毁以后,教会领袖劝他只造一幢楼,不超过五层,高度不超过450英呎,他却擅自不按决议造了一所大得多,豪华得多的大楼,他于1903年写了《生命的殿》一书,含有泛神论的观点,当怀爱伦责备他的非正统见解时,他就离开教会,带走了属于他的国际医疗布道和慈善协会的各个机构。二、20世纪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到1915年怀爱伦去世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组织上己趋成熟。在世界各地兴办了学校。医院和诊所给广大群众带来医疗和卫生教育。在远方有许多人受洗,教会进入成年阶段,但是仍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战争给教会带来严重的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的复临信徒以及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所维持的教会造成很大的困难。重建和重组工作进展缓慢,教会刚恢复元气,战争的风云再次笼罩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许多教会瘫痪,需要有大笔资金帮助欧洲教会解困和重建。A、教会的发胜教会历经艰难,发展壮大。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从l870年的5440人、增加到1998年的10,163,414人。1900年时,仅17%的信徒在北美洲以外,到了1998年,已有91.23%的信徒在北美以外的国家里。同时,有8l.82%的传道士在北美以外的分会工作。1874年,安德烈奉派前往瑞士,标志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国外传道事业的开始。但以理担任会长期间,国外布道工作得到很大的促进()。但以理认为,平信徒辅以属灵书刊,足以完成国内的传道工作。传道士和供应他们的什一应送到国外去。单单在1902年——当时美国的信徒还不足六万,就有60名传道士和他们的家人到国外去。工作起先集中在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又转而派出了自己的传道士。通过安息日学的传道报告,教会一直配合远方开展的工作。今日的传道工作已是多向流动。传道士不再全由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派出,例如1960年,从北美派出了l56位新的传道士,其它分会则派出1l4位。1998年,有1071位工人在海外分会服务。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传道士实行了互相交流。有菲律宾人管理非洲的教会机构,为病人服务。有阿根廷人在尼泊尔进行医疗布道,有印度人在美国编辑该会书刊,有加纳人在全球总会工作,来自二十余个国家的教授在安德烈大学任教,除了这种分会间的交流以外。还有许多人在邻国甚至在他们自己国家的不同地区工作。教会运用多种手段向人传扬福音信息,既有邻里探访,也有数千人参加的布道大会。下面介绍一些比较突出的方法和活动。1、出版早期复临信徒始终注意到出版工作的重要性。先驱们把小册子和书刊看作《现代真理》的载体。书刊在世界各地传播复临信仰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份在国外出版的刊物是1876年在瑞士巴塞尔所出的法语版《时兆》。在许多地方,是书刊最早带来复临的信息。有些只是由信徒交给友好的船长带到远方的港口,或者邮寄给专人。例如1879年,从伯特克里寄出的书刊把信息传给巴西圣卡他利那的德国移民。书报员把书刊带到世界各地,如拉路1888年去香港,阿诺德在年间去安提瓜,伦克尔和斯特劳普1893年去印度的马德拉斯,戴维斯和比肖普1894年去智利,考德威尔1905年去智利。1998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以272种语言出版适用于传道人和平信徒的书刊;该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57家出版社出版285种刊物,总销量接近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到1998年底,在24,400位销售该会书刊的文字布道士中,有4,680位学生藉此得以上学。2、广播电视1926年,该会布道士理查士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地方的广播电台不经常地进行讲道。他相信广播能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所接收,就在1930年起在洛杉矶开始每周的播音。1936年加入了一组男声四重唱。1937年,他们被称为“君王歌咏先锋队”,节目成为“预言之声”的一部分。日,节目开始向全国广播。同年预言之声圣经函授学校开办,第一个月从听众中收了2,000多名学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会广播节目开始在其它国家播出(澳大利亚于1943年),并有了其它的语种(1943年有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有当地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传福音。有些节目采用“希望之声”的名字,有些地方,当地的音乐家在节目中运用了自己的才艺。“君王歌咏先锋”演唱组以20来种语言献唱。开设了英语和其它语种的新的函授课程。到了1992年该会全国性广播“预言之声”开办五十周年之际,世界各地已有l33所圣经函学校开设了66种语言的课程。约在2000个广播电台以36种语言播音。全球复临电台于1971年租借葡萄牙的设施开播。第一周就有22套节目用13种语言播出。以后又设立了其它电台:1975年在马耳他,1976年在斯里兰卡,1980年在安道尔,1983年在非洲加蓬。1987年起全球复临电台在关岛开始对亚太地区播音,内容大大超过“预言之声”。来自中国各地的反映表明,尽管存在人为的障碍,福音仍大有人听。1950年,威廉福格尔和他的小组在纽约电视台直播《今日的信仰》节目.这是美国第一次真正的全国性宗教电视节目。1963年,《今日的信仰》成了第一个宗教性彩色电视节目。1985年,该节目改版为《生活方式杂志》,由丹马太主持。多年以来,通过《今日的信仰》节目,观众可以接受圣经课程,获得阅读材料,并能与当地的牧师联系。还有两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电视节目值得一提:乔治范德曼于1956年开播《经上记着说》节目,编者:(现由范义礼牧师主持)向希望进一步研究的观众举办了数以百次计的研讨会,特别是有研究《启示录》的。1973年,布鲁克斯开播《生命的气息》,主要对象为美国黑人,该节目以音乐和讲道见长。3、传道船舶和飞机1921年利奥利杰西哈利韦尔应邀去巴西传道。在乘船经亚马逊河时,深为沿河地区的闭塞,贫困和疾苦所惊讶。他坚信,小轮船或汽船是接触亚马逊流域40,000英里航道边人民的最有效途径。南美和北美的青年复临信徒纷纷为此筹款。哈利韦尔1930年在休假期间修了热带病治疗的课程。回到巴西以后,他亲自设计了轮船,并参与建造。在经过的28年时间里,吕利韦尔夫妇乘着“擎光者”号船只航行在亚马逊河及其支流上,每年航程达12,000英里,给岸边居民带来希望和治疗。后来在亚马逊河上同时有七艘这样的船,均以“擎光者”命名。到了1992年,船数达23艘;“擎光者” 23由马瑙斯(巴西)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传道飞机,能在短时间内飞越荒山野岭,到达偏远地带。婆罗洲和非洲最先得益于飞机的服务。1960年全球总会通过了航空布道的策略。1963年,第一架该会所属飞机在秘鲁的亚马逊地区服务。后来又有其它飞机在南美,非洲和澳大利亚服务。这些小型的飞机由勇敢的传道士驾驶,运载着人员物资,起落于简易机场,穿行于难以步行的城镇间。传道飞机的工作在1981年达到高峰,共有32架飞机服役。到了1989年,这项工作明显地衰落,主要因为偏远地区公路的发展,航空开支的增加,以及由地方教会负责费用等,地方教会的经费比不上海外的传道士。4、有针对性的传道工作1901年教会改组以后,把向全世界信徒和非信徒传道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1950年以来,教会采取明确的步骤系统性地向世界各地传福音。对于基督教以外的宗教予以特别的关照。为了向要接触福音的人传道,制订了有针对性的传道策略。埃里克贝思曼所著《通往伊斯兰教的桥粱》于1950年出版,开了研究向穆惭林传福音方法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举行了几次有关伊斯兰教的会议。1989年在英国纽波尔特学院开设该会伊斯兰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向穆斯林传扬基督的恰当方法,用这些方法培训工人,成为国际性的信息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菲律宾复临信徒进修研究院开设远东分会宗教研究中心。1992年,在印度建立了一所研究向印度教徒传道的特别机构。l992年在泰国也设立了一个相似的机构,研究佛教和向佛教徒传道的方法。1955年成立了希伯来圣经协会,目的是用犹太人感觉兴趣的方式向他们传福音。1959年在纽约市建立了犹太传道中心,为犹太读者定期出版杂志。1966年,全球布道系成为安德烈大学(密西根州贝林斯别林斯市)该会神学院的第六个系。该系不仅向神学生提供传道课程,而且向即将赴约的国外传道士开设强化课程。第二个任务后来由全球总会在安德烈大学开设的世界布道研究院接手。华盛顿的哥伦比亚联合学院第一位学生布道士于l959年前往墨西哥传道。1998年,有317位北美青年志愿到国外十个分会服务。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志愿者超过1200人。学生们为了到国外传道,必须在大学多学一年,尽管只有少量津贴,但仍十分满足。许多人在亚洲的城市教授英语口语。他们的报告引起了其它平信徒传道的兴趣。不少原先志愿布道的学生后来成为派往国外的正式传道士。为了满足有针对性的传道需要,教会领袖开始设计若干五年计划以开展传道工作,发展教会。1985年全球总会大会的传道发展报告称,《一千收割日计划》带来l,17l,390人受洗。这次会议还发起了收获计划”,其目的是新增信徒达到一千收割日计划的二倍。使那些能够用自己的属灵恩赐参予救灵活动的人数增加一倍,使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每一个教会均成为传道训练的中心(90’收获计划)。五年以后,新增加了2490105名信徒。在世界保持住人口的各地区,投身于救灵活动的信徒人数增加了76.4%。在1990年全球总会大会上发起了全球布道策略,其目的是让人认识到眼前任务的艰巨。全球布道策略把全世界人口分为5000个地理单位,每个单位约一百万人。当时尚有2300个左右的单位尚无复临信徒。到了1999年8月减少到1700个,主要在亚洲。同时全球布道部报告,每天平均有4.5个该会新会所建立。B、平信徒传道工作与正式教会机构开展的传道工作并驾齐驱的是平信徒所从事的传道服务工作。现在他们中有许多在复临平信徒圣工服务协会的名义下工作,与教会机构紧密配台。最早的自立服务组织于1904年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附近成立。麦迪逊组织拥有一所学校,一个医疗机构,一家健康食品工厂,以及一台印刷机。麦迪逊组织所培训出来的工人往往在农村自己办学,在城镇设立诊疗机构,有好几家分布在美国南方的医疗机构都是麦迪逊组织发展起来的,复临信徒还在其它国家开设水疗和推拿的诊所。如今有好几所自立的中学和大学对青年人进行学术和技艺方面的培训,但是重点仍在服务他人的实际训练。工作经费的另一来源是自立的素食餐馆。人们在这里享受健康食品的同时,还能享受“生命的粮”。由复临平信徒所开设的素食餐馆将要发展到整个北美、欧洲、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去。塔克长老1937年在俄勒岗州波特兰市开办了《宁静时光》广播节目。现在该栏目除了广播以外,还开办健康系列电视节目《探索》。《宁静时光》的主讲人在世界各地的布道会上传道。《宁静时光》所筹集的资金为传道飞机、卡车和吉普车,丛林小教堂,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提供了经费。1986年,三天使广播网成为该会第一个由平信徒主办的卫星电视台。该台从22300英里高空的卫星每天24小时发送节目,然后把信号发回到地面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上。播出的节目基本上是宗教性质,也包括一些非该会内容的节目。马拉纳他(意为主阿,来吧)国际志愿者组织是平信徒传道工作的又一表现,该组织发起者是一批私人飞行员,他们要飞往需要建筑的地方。今天,志愿者们尽管采用不同的旅行方式,但总为教会建立一个设施。从1969年以来,该组织在59个国家完成了1782个建筑项目,造价超过九千九百万美元。单单1998年一年.就有3000名志愿者参加马拉纳他工程。志愿者们建造了教堂、医院、诊所、孤儿院、学校和教会工人宿舍。凡是愿意到建筑工地的人都欢迎,不过路费要自负。志愿者们也不需要以往有过建筑方面的经验的人。1985年,复临信徒边远区域布道团成立,派遣美国平信徒传道士前往边远区建立该会教堂,该布道团此举的目的是让美国的复临信徒与世界各地的布道区域有更密切的联系。1998年,有18个家庭在几个洲15个不同的项目中服务。C、教育体系1874年创立的伯特克里学院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后来于1901年在密西根州贝林斯普林改办为以马内利传道学院,由于学院实现半工半读,直到1910年才授予学位。复临信徒对于备案一事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登记备案会使学校失去自己的信仰特色。有人认为博士学位不需要,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像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联合学院这样的学校,到1928年才有了第一位哲学博士,这是该会登记备案的第一所学院,该会在其它国家的教育机构均较为顺利地得到当地政府的承认。1933年夏天,太平洋联合学院首次为传道士开设了研究生课程。高级圣经学校在迁往华盛顿以前,开了三个夏季的课程,成为该会神学院的开端。该会在北美最主要的高等院校是安德烈大学和罗马琳达大学。前者位于密西根卅的贝林斯普林,侧重教育、文科和神学,后者侧重医学。到l998年,该会在北美共有高等院校15所,学生共有20939人。l998年,该会在北美以外计有高等院校75所,至少有二十来所已达到大学规模。开设博士课程的在北美有3所,亚洲一所、中美所、南美三所。至于普通教育,该会在1998年共有小学4450所,学生数723473人,中学l014所,学生数208486人。学生中有很大比例并非信徒子女,他们进该该会学校就读是因为该会教育的良好声誉。D、医疗工作自从1866年伯特克里疗养院的前身西部卫生院建立以来,医疗工作一直是该会工作的重点。这样做的神学依据是:承认上帝为创造主,身体是圣灵的殿(林前6:19)身体和灵性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身体有利于属灵的成长。因此,保持健康以及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都是宗教的一部分。此外,复临信徒所从事的医疗为教会和社区提供服务。疗养院的工作在怀爱伦和凯洛格的指导下开始于伯特克里。病人们长期住院,得益于健康饮食、锻炼、按摩和水疗法。他们也参加疗养院的属灵活动。1897年在澳大利亚悉尼;1898年在丹麦斯科兹伯格均创建了疗养院。早期的医疗布道士们是带着热疗设备和圣经出去工作的。诊所和医院的设立往往是进入非基督教地区的先导。如在信仰印度教的尼泊尔,原先禁止传道,自从1957年政府批准建立希尔纪念医院以来,对教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该会在尼拍尔已建立了一些教会。怀爱伦曾亲自参予购买罗马琳达的地皮。在这块土地上,建起了医疗布道学院培训医药布道士。最先开设护士课程,然后开设医疗课程。如今该校发展为罗马琳达大学,罗马琳达医疗中心以婴儿心脏移植的开拓性工作而闻名。该中心于1991年建立的质子加速器,是同类治疗癌症设备中的第一间。其它外科医疗队曾造访许多国家,施行手术,培训当地人员。预防医学和健康教育也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医疗体系的重要方面,罗马琳达大学本部及分校均能授予公共卫生的各级学位。在菲律宾和智利能授与硕士学位。专业医务人员和牧师们共同积极参予传授维持和增进健康的方法。本会的戒烟、减肥、消除紧张项目,是普世性的健康教育运动的一部份。1998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全球共开办162所医院和疗养院,有病床19700张。此外还有102个私人疗养院和老人院,361个诊所和门诊部,25个孤儿院和儿童院。共有75586名人员在上述机构服务。E、福利和开发工作福利和开发工作是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密切相关的。地方教会和全球总会都有向困难的人提供帮助的项目。1874年,伯特克里教会的妇女组织了“多加慈善协会”。如此命名是为纪念给男人做衣服的约帕女基督徒多加(徒9:36-39)。伯特克里的妇女为穷苦的家庭缝制衣服,提供食品,还照顾孤儿,服侍病人。她们的举动传开以后,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多加会。1934年,芝加哥地区的各教会组织了第一个多加联合会。他们的目标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而不论其信仰,阶级和种族。许多地方教会还创立了社会服务中心,为穷人和受灾人服务,向他们提供被服、食品、家俱和现金,并开办成人教育班,教授持家,健康和谋生技艺方面的课程。一些教会和协会还备有车辆,装满衣服和食品,准备应付紧急情况。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全球总会设开发和救援署,在各分会和联合会驻有代表,协调救援重大灾情,如地震和洪水的受害人,井从事各种开发项目,如开发水源,建造学校,医院和水坝,开办初级医疗机构,开设自助课程,如园艺和职业技能等。该机构主要经费来自各基金会和政府,而不是教会。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外人士,且大多在贫困的国家。F、教会组织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是全球性的组织。基层教会组合成区会,在经济上依赖于上一级的组织。(自立区会例外一编者按)区会组成联合会,联合会的设立是以国家,民族或语言而定。联合会再组成分会,分会是总部设在美国马里兰州银泉市全球总会的分支机构,分会共有12个,即非洲印度洋分会、东非分会、欧非分会、欧亚分会、中美分会、北美分会、北亚太分会、南美分会、南亚太分会、南太平洋分会、南亚分会、泛欧分会。各级管理机构采用代议制,地方基层教会派代表进入区会,区会代表参予联合会的决策。分会委员会中有联合会的代表,全球总会委员会又有各分会的代表。各级教会的决定由委员会作出,委员会包括行政人员(会长、行政秘书和司库)各部门和机构的代表以及平信徒。事关全球教会事务的重大问题在全球总会年会上讨论。反映在本会手册上的教会政策上的变动,只能在五年一次的全球大会,经世界各地教会代表广泛讨论后作出。地方教会无权指派自己的牧师,也无须支付牧师的薪水。地方教会须将信徒的什一上缴区会,区会常常在与地方教会协商以后,向他们指派传道士并支付薪水。地方教会所收取的其它奉献归自己开支,此外还筹集资金,通过上级组织,支持世界各地的传道工作。各级教会均下设各部开展工作,有儿童事工部、家庭事工部,安息日学及个人布道部、管家部和青年部。教育部指导办学,区会通常在本地开办中小学,高等院校则由联合会或分会管辖。卫生节制部制订和实施促进信徒及非信徒健康的计划和项目。公共事务和宗教自由部则指导信徒和教会机构处理与社会和国家有关的事务。出版部监督出版社和书报销售人员的工作。传道协会促进牧师们的效能和福利。传播部负责宣传教会的各种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各地的教会领导大多由西方人担任。二战以后,由于大量当地人士担任领导,北美和欧洲人士在国外教会担任领导工作的人数已显着减少。如1998年,只有二个分会的领导由外地区人士担任。几乎所有的联合会和区会会长都由当地人担任,同时全球总会领导层中也含有来自各洲和各种族的代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世界各地包含着众多的种族、民族和语言。1998年教会出版物的语言多达272种,如果计算口头使用方言,就达到748种了。1998年,北美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用26种语言进行礼拜,足见其多样化。其中增加最快,人数最多的语言群体是讲西班牙语的达99000人,占北美教会信徒总人数的11%。安德烈大学神学院开设西班牙语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来自西班牙语群体的牧师担任区会、联合会和分会的领导职务。北美亚裔复临信徒使用的语言还有汉语、朝鲜语、越南语、菲律宾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亚裔教会人数最多的在多伦多,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和纽约。1998年12月,在北美分会891176名信徒中,有44年组建的黑人教会,并由美国黑人担任领导。北美分会的七个联合会中均有黑人地方教会,尽管其中并非全是黑人信徒。同时有不少黑人在地方教会和全球总会中担任领导工作,如任内北美分会会长就是黑人查尔斯布莱福特。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奥克伍德学院自l896年起就招收黑人青年,培训他们为上帝和同胞服务。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中只有极少女牧师,由于没有正式按立,她们只能在当地教会任职,无权在区会担任领导工作,但有不少妇女在当地平信徒中起着积极的领导作用。她们还在区会、联合会、分会、总会各部门和委员会中发挥作用。G、神学的发展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都坚持以圣经为信仰和教义的唯一依据,不愿发表教义说明和信条。乌利亚史密斯曾在1872年写了一份教义说明,但是,在1888年明尼阿渡利斯以基督为中心的信息所引发的那场争论中,史密斯的说明似乎被遗忘了。以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年鉴均无教义说明。随着教会的发展,有关该会信仰的问题也多了起来。1930年全球总会要求一个四人委员会起草一份说明。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次年的年鉴就附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信仰”。这份说明与史密斯的说明相比,对三位一体,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恩典和律法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份说明直到1946年才投票通过作为正式文件,而且须经全球大会方能改动。在1980年全球总会大会上,投票通过了该会第一份正式教义说明。这廿七条基本信仰刊在以后每年的该会年鉴上。教会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神学观点的分歧。1888年关于因信称义的争论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二十世纪初凯洛格与教会的关系引发了有关教会方针的争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关天上圣所的看法在教会中引发了痛苦的争端。九十年代一些地方的教会中传道士和平信徒在解经和敬拜方式上的分歧引起了分裂现象。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接受圣经的预言,视自己为古代以色列人和使徒教会的属灵继承人,并享有由此带来的福惠和特权。在圣经预言的更大范围内,怀爱伦的工作促进圣经预言在现代的推广。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使命是把整部圣经的福音传到天涯海角(太28:19-20),向世界各国人民宣扬三位天使的信息(启14:6-12)。遵守第七日的安息日让复临信徒记住六日的创造工作(创1:1-25;出20:11),上帝子民的喜乐(结20:20),以及永恒大安息的盼望(来4:9-11)。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强调灵、智、体及社会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相信称义是与成圣联系在一起的。该会新教义说明(1980)的序言部分明确肯定,教会仍然对新的亮光和进一步认识圣经持开放态度。[1]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安息日讲道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