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和神农氏是炎帝吗一个人么?

黄帝与炎帝
&& 根据历史传说,五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的许多氏族部落中,有两个杰出的领袖人物,一位是炎帝,一位是黄帝,还有其他一些部落的领袖。由于炎帝活动的时代更为久远,古籍中的传说更为扑朔迷离,主要有神农、炎帝、炎帝神农三种说法。
&&& 古籍中关于神农的传说记载:
&&& 神农氏&&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帝王世纪》)
&&&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义》)
&&& 神农之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种,耕田以为土,凿地以为井。(《论衡.感虚》)
&&& 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神农)乃拾之,以植于田。(《拾遗记》)
&&& 又有许多关于炎帝的传说记载:
&&& 炎帝为火师。(《左传.哀公九年》)
&&& 炎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腥,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管子.轻重》)
&&& 炎帝作火,死而为灶。(《论衡.祭意》)
&&& (炎帝)于是修火之利,范金排货,以利国用。因时变蜾(★),以炮以烽,以为醴酪。(《路史.后记三》)
&&& 还有许多关于炎帝神农氏的传说记载:
&&& 尝观之神农,有炎之德。(《列子.说符》)
&&&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史记.五帝本纪》)
&&& 炎帝&&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汉书.律历志》下)
&&& 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也号神农氏。(《潜夫论.五德志》) 。
&&& 可见古代文献中关于炎帝与神农的关系记载的比较混乱,有的记述明显将炎帝与神农区别开来,有的则将二者等同。我们认为神农氏指一个氏族,炎帝则指神农氏族首领的通称。《帝王世纪》明载炎帝先后有八代,历时500余年,应该是将炎帝作为神农氏族历代首领的通称。不过在同一时间里作为神农氏族部落首领的只能是一个人。近代以来,学者们通过对所有有关炎帝与神农的文献资料进行罗列,还发现战国以前的记载只言炎帝而不言神农,神农之称始于战国,见之于《易传.系辞》及诸子的著作里。战国时期人们多称神农而少言炎帝,这可能由于战国诸子喜好托古,他们按当时的传说而对上古历史进行追溯。于是从炎帝上溯神农,及至伏羲、燧人、有巢等等,愈溯愈远。但神农这一段历史被安排在黄帝之前、伏羲之后,可见神农氏时代是一个比黄帝时代要略早一些的历史时期,炎帝部落的历史比黄帝部落似乎还要悠久。
&&&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关于炎黄二帝最早也是最清晰的文献记载。这里的少典即少典氏族,它与有?氏族是一个婚姻集团,即少典氏族的男子都要娶有?氏族的女子为妻,这种习俗是父系家长制族外婚的通例。所谓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并不是说黄帝和炎帝是同父母兄弟,而是说黄帝和炎帝是少典部落与有虫乔部落通婚的裔支,即从其中分裂出来的两个氏族。
&&& &炎帝以姜水成&,说明炎帝部落在姜水流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关于姜水有两种说法:一谓在岐水之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今人认为就是宝鸡市岐山县和扶风县之间的姜水。一谓在宝鸡之南。《大明统一志》:&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十里,城南有姜水。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即此。&今人认为就是宝鸡市城南的清姜河,发源于秦岭北麓,全长43公里,经姜城堡,入渭河。两说都承认古姜水是渭水中游的一条支流,即今陕西宝鸡区域内渭河的一条支流。
&&& 晋《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日任姒,有虫乔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华阳即今华山之阳。华山是秦岭山脉在关中地区最著名的山,古人因之作为秦岭的代称。《尚书.禹贡》日:&华阳、黑水惟梁州&,就是以秦岭作为梁州与雍州的分界线。所以华阳应泛指秦岭以南。据史料记载,古代最早设华阳县(郡)的是南朝刘宋,初置于今四川广元西北,继而改置于剑阁县南,后又改置今陕西勉县,唐开元时改置于洋县北。此亦可证华阳是秦岭之南。任姒在这里生炎帝神农氏,说明炎帝神农氏的发祥地就在秦岭一带。
&&& 炎帝神农氏在这一代得到了发展。据有关炎帝神农氏的文献资料,炎帝神农氏有以下伟大功绩:
&&& 一是:制耒耜、种嘉谷、教民耕稼,推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传说炎帝是中国上古农业发展史上最早的农业工具耒耜的发明创造者,是最早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传播者。《易传.系辞下》有这样的说法:
&&&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 《白虎通义》也说:
&&&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耒是一种用坚硬而柔韧的直木所揉制成的一种垦殖农具,它的发明使柱洞成穴的播种方式成为可能。耜是一种复合农具,它是把经过刮削的类似锹头的木、石、骨、蚌片加固在耒的一端而制成,能起到翻垦土壤的作用。炎帝神农氏发明了这两种农具,对推动本部落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炎帝神农氏还发明和培育了谷物??粟。粟本是一种野生的狗尾巴草,经过长期培育,才成为穗大粒饱的谷物品种。这种耐旱易于保存的良种禾本植物,就是炎帝神农氏时代的发明。
&&& 二是:炎帝神农氏作陶器、织麻布,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发展。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制陶的发明者。制陶只有在人类开始进入定居生活,农耕生产发达,可以提供剩余劳动力和人们认识到泥土烧制技术后才有可能发现。炎帝神农氏&埏埴以为器&(《路史.外记》),对制陶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炎帝神农氏&耕而作陶&,使得粮食作物的蒸煮和保存更为方便,它促进了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的变化。炎帝还创造了植麻织布的劳动。传说炎帝也是&日市&的首创者。他首倡日中为市,使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三是:炎帝神农氏尝草创药,对原始医药卫生发展作了更大贡献。关于炎帝尝百草,古代文献有丰富的记载。《世本》说:&神农和药济人。&《帝王世纪》也说:&(神农)尝味草木,宜药疗疾,救夭伤之命。&《路史》的说法更为典型:
&&& 炎帝神农氏&&磨唇鞭茇,察色羟(★),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
&&& 我国古代中药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以神农冠名,表明炎帝时代在医药学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
&&& 四是:炎帝神农氏始作蜡祭、傩舞、五弦琴,在中国原始音乐舞蹈中有较高地位。东汉桓谭《新论.琴道》说:
&&& 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 《世本》对神农氏之琴还有具体描述,&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琴的制造需要对琴材有所鉴别,对乐理也有一定认识。炎帝制造五弦琴,表明当时炎帝部落的艺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炎帝神农氏还创造了著名古曲《扶持》,又名《下谋》。《通典》说:
&&& 神农氏乐名扶持,亦曰下谋。
&&& 炎帝神农氏还创立了蜡祭和傩舞。蜡祭本是原始社会腊月庆贺农业丰收的报谢典礼。《三皇补》说:
&&& 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于是作蜡祭。
&&& 传说炎帝还宣读过一篇非常著名的蜡祭祭词:&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傩舞是一种驱鬼仪式,傩舞时,身强力壮、剽悍健美的舞者,戴着与氏族图腾、族徽等标志符号有关的面具,跳起内容丰富的舞蹈,威慑病疫鬼怪,表达了先民期望平安无事的共同愿望。
&&& 炎帝神农氏在宝鸡一代的活动也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据宝鸡市近年来的文物调查,宝鸡市区(包括清姜附近)的新石器遗址最为密集,已发掘的有三处,即北首岭遗址、福临堡遗址、石嘴头遗址。这里仅以北首岭遗址为例。它位于宝鸡市金台观下,金陵河西岸二级台地上,总面积6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早、中、晚三期,距今约多年。出土有仰韶文化(母系时期)的大型村落,50座半地穴式房子,皆朝向一个中心广场。有陶窑4座,水沟2道,灶坑2个,墓葬45 1个。墓葬多单人葬,陪葬品比较平均,出土生产工具95 1件,包括渔猎及农业用的生产工具。其中石器233件,包括石斧63件,砍砸器52件,铲33件,石锛25件,石凿1 2件,石刀4件,网坠6件,石磨盘1 O件,石磨棒l 4件,石杵3件,磨石25件。骨器255件,其中骨铲1 45件,骨镞80件。角器4件,包括铲、凿、矛、锄各1件。各种陶器469件,各种陶片约1 O万余片。大量石、骨、角、陶制农具和碾盘、石碾棒、石杵的出土,说明远古时代这里的先民已率先进入农耕时期,大量陶片的出土,证明此地先& 民已掌握了陶器制作技术。北首岭遗址中出土了三件著名的陶壶。第一件是网纹船形& 扁陶壶,置于水中,水波荡漾,船行网动,十分逼真。第二件是水鸟叼鱼陶壶,大鱼& 忍痛回首挣扎,水鸟紧衔不放。第三件是苞状长颈折腹陶壶,花苞酷似真花,精巧美& 妙,它反映出当时陶工的审美艺术。北首岭出土的陶器器表和器底多存留有&人&字& 形席纹印痕,说明当时人们已能利用芦苇和竹子编织席子。这些都与古代文献中有关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基本符合。
&&& 炎帝神农氏部落的发展水平较高,曾是西部各部落的核心。炎帝部落当时拥有许许多多的分支,并在发展中主要沿着渭河南岸逐渐向东迁移。据《山海经》和《帝王世纪》等记载,炎帝部落向东迁徙到河南、山西,也有一部分沿着陇道和陈仓道向南迁徙。黄帝部落最初活动在陕北,后从陕西渡河,沿中条山、太行山东行,主要在黄河以北,后向东北行至河北大平原。黄帝部落的兴盛略晚于炎帝部落,是在炎帝部落势力衰落不能履行部落联盟首领职责的时候,起而取代炎帝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 炎黄两大部落在向东部迁徙的过程中,发生了战争。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成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貔貅貔(★)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就是说神农为代表的农业文化已经发展到它的衰落时期,原先居主导地位的炎帝& 部族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处理部落内部与部落之间的关系,但它已经无力制约各部落.之间的相互侵凌。而富有开拓精神的黄帝部落适应新的地方和气候条件,创新了农耕& 方式,实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取代炎帝部落的地位,在诸部落之间享有越来越高的威望。
&&& 战争的具体起因是炎帝虽然不能制约&诸侯&之间的侵凌,但看到其他&诸侯&不再听从他的号令,而是朝拜并归附于黄帝,就大行无道,&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涿鹿,诸侯叛之&(《逸周书.史记解》)。黄帝遂发动了对炎帝部落的战争。
&&& 黄帝部落在与炎帝部落的战争中,团结了很多部落,并与炎帝部落展开了多次大战。最重要的决战是阪泉之战,《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使卜偃占卜,卜了一个吉卦:&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驱、虎为前驱,雕、?(★)、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当战斗很激烈,炎帝因抵挡不住黄帝部落的进攻,败退到涿鹿城东一里处的阪泉。黄帝率领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和名号的氏族部落,挥舞着用雕、?、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旗帜,向炎帝部落展开进攻。经过多次战斗,&诛炎帝而兼其地&(《新书?益壤》),取得了最后胜利。
&&& 关于阪泉的地望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现在一般认为就是今河北涿鹿县西(唐时属于妫州怀戎县管辖)的阪泉。《括地志》上说:&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在今涿鹿县城周围20平方公里内,有黄帝城、黄帝泉、炎帝营等与黄帝、炎帝有关的地名和遗迹。黄帝城遗址位于涿鹿矾山镇西2公里,呈不规则的四边形,长、宽各约500米。四周城墙系由堆积层和夯土筑成,底阔约10米,上顶宽约3米,墙高约6米,相传此遗址为&黄帝所都&之处。黄帝城西南3公里处有一村寨,相传黄炎战于阪泉之野,曾在此树七色旌旗,排兵布阵,故称七旗里,因地处阪泉上游,又称上七旗。
&&& 黄帝与炎帝的战争是不同文明发展程度的两大部落之间的激烈冲突,它不仅仅是一场黄帝与炎帝争夺部落联盟控制权的斗争,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蕴义。黄帝与炎帝经过战争促进了部落的融合,也促进了不同氏族部落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引发了文明的创造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战争就表明了先进取代落后,文明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炎黄&也就成为野蛮向文明转化的时代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后来人们把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都附会到他们身上,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着关于他们的传说和遗迹。
&&& 黄帝与炎帝部落之间有冲突和交流,在冲突和交流中发生了融合。有学者研究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黄帝族、炎帝族融合的历史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一,根据考古资料分析,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庙底沟类型是在半坡和后岗类型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也是这两种文化类型共同发展的产物。炎黄二族的原始文化是同时并存发展关系,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的老官台文化和半坡类型为炎帝族的原始文化,分布于河南中部地区的裴李岗文化为黄帝族的原始文化。这样,由这两个族的原始文化所共同发展起来的庙底沟类型,显然应视为炎黄二族相融合以后而形成的文化类型。第二,如前所述,黄帝族在战胜炎帝族之后,其活动的地域较前有了很大的扩展,从文献记载看来,在东起山东、西到甘肃、北达河北、南到湖南这么广阔的区域内,都曾经有过黄帝活动的足迹。因此,可以看出,庙底沟类型的区域与黄帝战胜炎帝以后的活动区域基本相符(杨亚长:《炎帝、黄帝传说的初步分析与考古学考察》,《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分隔线----------------------------
地址:陕西省黄陵县 电话: 邮编:72730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陕ICP备0000001号蚩尤不是炎帝之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1.81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蚩尤不是炎帝之裔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炎帝神农故里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炎帝神农故里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炎帝神农故里,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烈山,坐落在南麓。古神农洞位于九农山腰。史书记载“神农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于此。从一直到现在,历朝历史学家、历史文献都作了肯定的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厉山”即炎帝神农故里烈山。如:春秋《礼记·祭法二十三》:“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东汉经学大师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春秋《国语·鲁语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三国时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记·祭法)以烈山为厉山也。《春秋左传注》第四册:“有烈山氏山之子曰柱为稷(沈韩补注云:“(祭法)云:‘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注:‘厉山氏,炎帝也,起於厉山,或曰有烈山氏’。农即柱,厉山在今随县北四十里)自夏以上祀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炎帝神农石像基座  在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内,建有炎帝神农洞、炎帝神农碑、炎帝神农纪念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炎帝神农牌坊等纪念性建筑物。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规划建设,以“建筑返古、环境还野”为特色,规划建成“世界烈山宗亲会馆”、“祭祀朝圣”、“圣遗迹游览”、“大同街市”、“炎帝故里经济技术开发”、“服务接待管理”六个区,兴建修复炎帝神农殿、烈山大宗祠、圣贤殿、功德殿、神农庙、安登泉、、观、神农九井等景点。景观有新潮、九岭晴岚、烟寺晚钟、山村夕照、古洞青雪、断岩缩雾、龙凤旗杆等,因材借景,秀丽非凡。几千年来,每逢炎帝生辰祭日(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烈山敬奉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厉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于2007年开始进行新景区建设,总投资达4亿元。新建的景区于2009年炎帝生辰之前竣工,并于农历四月二十六成功举办首届“世界炎帝神农寻根节”,影响力日益加大。2009年11月份,随州炎帝神农故里荣获国家旅游总局 AAAA 级景区称号。
 炎帝神农与随州
在讨论炎帝神农诸问题时,似有一个前提需要预先明确:自先秦以降,各种典籍关于炎帝神农的种种记载都是间接取之于上古神话和传说,并非有直接文字可考的信史。:《炎帝文化研究方法论三题》,《炎帝与炎帝文化》,1991年版。而无论神话或传说,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的。扩散得愈广,流传得愈久,变异就愈大。后来见于文献的神话和传说,只是实际存在的神话和传说的一部分,而且必然有不少参差之处乃至抵牾之处。异源的神话和传说,凡互有出入之处,孰是孰非,有些是分得清楚的,可以考实辨明;但也有些是一时分不清楚甚至永远分不清楚的,那就不妨众说并存。对于这类真伪莫辨的难题,宁可多一点模糊性而少一点明确性。先哲有言:“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列子•杨朱》。的确,神话毕竟是神话,传说毕竟是传说,它们折射甚至幻化出远古的某些史迹,适度的模糊才是求实的态度,过度的明确反而会失真。:《炎帝杂论》,《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对炎帝、神农氏、烈山氏之间的关系及其生地,就应作如是观。
一、炎帝、神农氏、烈山氏的分合因由
(一)炎帝与神农氏?
在古籍中,有关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一段文字中只提炎帝或只提神农,对炎帝与神农的关系则避而不谈,如《周易•系辞下传》、《庄子•盗跖》、《商君书•画策》、《国语•晋语》、《新书•制不定》、《淮南子•兵略训)、《礼记•祭法》、《史记•三皇本纪》唐补。、《荆楚岁时记》、《括地志》等;二是在一段文字中同时提到神农和炎帝,虽说未二者关系,但在用词含义中似非一人,如《史记•封禅书》;三是将炎帝神农与烈山氏或曰厉山氏视为一人,如《世本•帝系》、《礼记•祭法》郑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杜注、《国语•晋语》韦注和《帝王世纪》等。那么,炎帝和神农氏及其与烈山氏究竟是否同一个人?我们认为对此很难笼统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其主要原因恐怕是一个“历时性”的问题。
任何原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和传说记录着他们祖先的业绩,总结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寄托着他们的期望和理想,情节虽则离奇,然而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血统相近和居处相邻的若干原始民族,往往有某些相似甚至相同的神话和传说,异源的原始民族的融合,必然伴随着异源的神话和传说的融合。任何神话和传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空间上的移徙与分歧和时间上的演进与变异。因此,对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不可拘泥于一地之言、一时之见,而必须作多向的、动态的考察和研究,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历时性”。
虽然在一段文字中同时提到神农与炎帝并排出二者先后顺序的文献仅此一见,但这条材料毕竟为我们探讨神农与炎帝的关系提供了主要证据。此外,如前面提到过的文献记载神农、炎帝三种情况的另外两种情况也提供了佐证。因为如果神农与炎帝从来都是一人,为何先秦典籍毫无所载,而所载者皆为汉魏以降学者的注疏? ?
不过,我们考证早期神农与炎帝并非一人,为的是正本清源,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乃至有过合一的历史。相反,我们认为汉魏以降不少学者将神农与炎帝视为一人,自然不是空穴来风。情况是汉魏以降不少学者将神农与炎帝视为一人,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神农与炎帝都同农耕有关,他们既是氏族或部落的名称,又是其首领的名号。神农氏的主要贡献在于“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周易•系辞下传》,即发明农耕。而远古时期农耕对天文历象的依赖性非常大,作为“以火名官”的炎帝《史记•三皇本纪》,在天文历象方面显然要高出一筹。加之炎帝部落广泛散居于黄河中游和流域,地广人众,虽较神农部落晚起,却后来居上,一度成为包括神农部落于其中的,炎帝也因而成为这个部落联盟的“身号”《世本•帝系》。但神农部落毕竟兴起较早,对农业的贡献较大,因而成为这个部落联盟的“代号”?或“世号”《潜夫论•五德志》。“神农——炎帝”或“炎帝神农氏”在世人的心目中不仅融为一体,而且成为世袭性称号。从民族学角度上说,氏族、部落首领称号的世袭性是自然的或普遍的。例如从亚洲迁徙到的印第安人的一支——易洛魁人部落联盟内,“每一个首领职位的名号也就成了充任该职者在任期内的个人名字,凡继任者即袭用其前任者之名”。即新任首领就职之后,“他原来的名字就‘取消’了,换上该首领所用的名号,从此,他就以这个名号见知于人”。:《》,1977年版。
从客观方面看,炎帝与神农合二而一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共处、同尊、合并三个阶段。张正明:《炎帝杂论》,《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战国时代,五行学说大盛。五行与五方、五色相配,有关的古帝不得不按五行学说各就各位。《淮南子•天文训》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中央为黄色,黄帝是正称;南方为赤色,因而炎帝别称赤帝。五行学说把炎帝定位在南方之后,原来居于南方的神农便与炎帝为伍。这是第一阶段——共处。
随着周朝的建立,陆续东迁。奉炎帝为始祖的姜姓周人除小部在齐国外,多数被周朝派到淮、汉之间,让他们镇守南方。少数姜姓的周人留在的东部和的西部,势力分散,不为诸侯所重。由此,关于炎帝的神话和传说在淮、汉之间流行起来,在关中反而不大流行了。南迁到汉水中游北部的姜姓周人崇奉炎帝,原住在那个地区的土著崇奉神农,久而久之,相互影响,前者也崇奉神农,而后者也崇奉炎帝了。这是第二阶段——同尊。?
春秋中期以后,席卷淮、汉诸侯,所有南迁的姜姓周人都成为楚国的臣民,而且,同楚蛮一起,逐渐与融合了。先前本已难截然分开的同一部落联盟的两位部落首领,终于化成一位古帝——炎帝神农氏了。这是第三阶段——合并。
上述合二而一的过程,大致完成于之际。因此,“炎帝神农氏”这个称号始见于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世本•帝系》。大局初定,一时还不易得到公众普遍认可。因此,连大在涉及炎帝与神农的关系时也表达得含蓄而委婉。《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在这里,司马迁既说“神农氏世衰”,不能暴虐百姓的诸侯,却又说“炎帝欲侵陵诸侯”,岂不是说炎帝与神农并非同一个人?清人在《补上古考信录》中即提出如此质疑:“夫神农氏既不能‘征诸侯’矣,又安能‘侵陵诸侯’?既云‘世衰’矣,又何待‘三战然后得志’乎?且前文言衰弱,凡两称神农氏皆不言炎帝;后文言征战,凡两称炎帝皆不言神农氏。”于是,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然则与黄帝战者自炎帝,与神农氏无涉也。”然而,崔述却忽视了关键的一点。《史记•五帝本纪》这则材料的最后部分,恰好否定了他的意见。司马迁说,黄帝在阪泉战胜了炎帝,又在擒杀了尤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这里的被代替者“神农氏”即被战胜者“炎帝”,说明司马迁在潜意识中是将炎帝与神农氏视为一体的。当然,这个神农氏决不是始作耒耜、教民农耕的神农,而是其后裔中与炎帝同时且共为一部落联盟者:《神农氏的兴起与炎帝文化的效应》,《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大约从两汉之际起,公众才一致认为炎帝即神农了。
先秦典籍视神农与炎帝为二,固然有诸多因素,但那时神农与炎帝合二而一的客观条件尚未完全形成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炎帝神农氏与烈山氏?神农别号烈山,对此,史家无异议。“烈山”始见于《国语》和《左传》,似乎比“神农”早出,或许是神农氏的古称。《国语•鲁语》记春秋初年大夫展禽的话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春秋末年太史蔡墨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大约成书于战国或汉初的《礼记•祭法》几乎全文引用了上述展禽的话,所不同的只是把“烈山氏”改为“厉山氏”,把“其子曰柱”改为“其子曰农”。其原文为:“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对于《礼记•祭法》改“烈山氏”为“厉山氏”,东汉郑玄在注中作了说明。他说:“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又《汉书•古今人表》作“列山氏”。西晋《帝王世纪》也说:“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实际上,“烈”、“列”、“厉”三字上古均为月部来纽入声,拟音为[liat]王力:《诗经韵读》,1980年版。,读音相同,故可通用。如《楚辞•招魂》“厉而不爽些”,注:“厉,烈也。”《诗经》“垂带而厉”,郑玄注:“厉字当作烈。”汉《郊祀歌》“体容与,万里”,晋灼注:“世,古列字。”师古注:“世读与厉同。”可见,说厉山氏、列山氏就是烈山氏,是完全正确的。徐扬杰:《炎帝神农氏在中国史前传说中的地位》,:《战国农家学派与神农及神农故里》,均载《炎帝与炎帝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对于《礼记•祭法》改“柱”为“农”,唐孔颖达作疏时作了解释。他说:“其子曰农,能殖百谷者,农谓厉山氏后世子孙,名柱能殖百谷,故《国语》云:‘神农之名柱,作农官,因名农是也。’”这就是说,“柱”也好,“农”也好,都是神农之名,其名虽异,其实则同。有的学者认为,柱,就是田主的“主”,它是由最早的农业工具——点种用的尖头木棒演化而成的:《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1959年版。据《周礼•大司徒》记载,古代祈年要祭祀主稼穑的神,称或先啬,始耕田者,为此在周围“树之田主”,也就是立木主作为田神的象征。点种棒是最早的农业工具,早期农业阶段正是在它的帮助下使沉睡的种子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因而产生了对工具的崇拜,点种棒成了祭典中主稼穑之神的标志——木主,即柱。所以烈山氏之子柱“能殖百谷百蔬”的传说,记载的是原始农业脱胎于采集狩猎的历史。处于农业前夕的澳大利亚人不仅常用火猎,而且还会利用袋鼠喜食雨后或山火后新生嫩草的认识,组织专门的捕猎。[苏]C.A.托卡列夫等主编、等译:《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三联书店1980年版。可见对植物生长规律的认识不仅源于采集,也来自狩猎。从民族调查还可知点种棒是从采集用的挖掘棒和狩猎用的矛演化成的,火猎的经验为火耕技术奠定了基础。原始农业与火猎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应是柱为“烈山氏之子”的由来,也证明柱是作为农业创始者的代表而成为农神的:《下话神农》,《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1993年版。 农,甲骨文的写法是上从林、下从辰。据古文字学家考证:“从林者,初民之世,森林遍布,营耕者于播种之先,必先斩伐其树木也。辰者,蜃也,《淮南》所谓‘摩蜃向耨’也。”:《积微居甲文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可见“农”与原始农业有关。史前遗址中也多见蚌铲、蚌镰等蜃器,“辰”在甲骨文中正是蚌壳的象形。《说文》释“农,耕也”,但甲骨文中与农字有关而表示行为动作的字写作从林、从辰,下更有一手形,这个执蜃而作用于林木的字隶定为蓐,即耨。可见农的原始涵义应是与刀耕火种农业相关的农具。可能柱与农有同为农具的共性,因而可以互易。柱首先演化成了农,进而演化成神农。因为柱是农神,神农的也是农神:《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季夏纪》有“无发令而干时,以妨神农之事”汉高诱注:“无发干时之令,畜聚人功,以妨神农耘耨之事。”,《礼记•月令》也有类似记载,文中的神农即指农神。由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与《礼记•月令》可能采自《周书》一类的古书,所以神农为主稼穑之神应是较原始的涵义。农与神农涵义均为农神,构成均有“农”字,出现时代却有先后之分,可见“神农”这一用语的形式是对“农”“神而化之”的结果。上古社会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极重视祭祀,并对祭祀对象有严格规定。《礼记•祭法》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国语•鲁语》说:“凡帝、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神农氏所以作为农神受到祭祀,正因为他是有功烈于民的农业发明者。罗琨:《神农架下话神农》,《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正如《》卷78引《礼•含文嘉》所说的:“始作耒耜,教民耕,其德沉厚若神,故为神农也。”也有学者认为,神农原来或许是属于厉山氏部族的农业神,其人神的名称可能是“柱”,“稷”是其职称,“农”是其神性,后来由于信仰者的范围扩大,姓氏和名称不但失去意义,反而成为扩大信仰的障碍,因而失传,便以其神性作为神名而称“神农”:《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炎帝神农》,《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
二、炎帝神农与随州厉山
由于神农与炎帝有时代早晚之别,所以在探讨其生地时也宜将二者分开。至于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则另当别论。
(一)神农生地
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分析,神农生于烈山。《国语•鲁语》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也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礼记•祭法》的说法也基本相同:“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前文已充分论证烈山氏、列山氏、厉山氏实为一人,其子柱或农即神农。烈山,很可能就是神农之先辈也可说是第一代神农放火烧荒之地,或人以山名,或山以人名,总之神农起于烈山已无疑问。
唐代所编《括地志》记载:“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唐代后期编撰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随县,本汉旧县,属南阳郡。即随国城也,历代不改。……厉山,亦名烈山,在县北一百里。《礼记》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故曰厉山氏。”
北宋等主编的《》记载:“随州:神农庙,在厉乡村。”
南宋《路史》记载:“神农井在赖山(即厉山),旧说汲一井则八井皆动,人不敢触。今惟一穴,大木旁荫,即其处立社。”
清代主持编纂的《湖北通志•舆地志》记载:“厉乡,在州北,今名厉山店。……亦云赖乡,故也。有神农社。”
上述记载无一例外地表明,神农生于厉山,厉山位于今随州北。神农生于随州厉山一说代代相因,众口一词,足证不谬。
(二)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
虽说炎帝神农氏合一的史实形成于远古,但合一的观念至秦汉之际方才形成。
最早指出炎帝神农氏生地的学者,是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郑玄根据《国语•鲁语》中展禽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蔡墨关于烈山氏及其子柱的言论,参之以秦汉之际炎帝与神农合一的定说,在为《礼记•祭法》的类似记载作注时,将厉山氏或曰烈山氏同炎帝视为一人:“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既然郑玄以为烈山氏(神农氏)同炎帝为一人,其生地也自然在一处。时隔不久,三国时吴韦昭率先响应郑说。他在为《国语•鲁语》展禽的话作注时说:“烈山氏,炎帝之号也。起于烈山。《礼(记)•祭法》以烈山为厉山也。”由于先秦典籍只有神农氏(烈山氏)生地的记载,未见炎帝生地的记载,以致郑玄、韦昭将炎帝神农合一后的生地定在烈山。
那么,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究竟是“烈山”还是“华阳”?我们认为,神农氏与炎帝在先秦典籍中是先后出现的两个部落及其首领的称号,因而不可能同一生地。之所以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会出现“烈山”和“华阳”两说,前者或许是因神农生地而沾上了炎帝,后者则很可能是因炎帝生地而沾上了神农,由于五行学说将炎帝派定在南方,这就使“华阳说”釜底抽薪,而使“烈山说”锦上添花了。合二而一以后,华阳由炎帝而沾上了神农,烈山由神农而沾上了炎帝。可是,炎帝位于南方已成定论,因而“烈山说”比“华阳说”更理直气壮。况且,古代的,奠都于随州的厉山(烈山),其公族为姜姓,无疑是正宗的炎帝苗裔。因此,如果一定要找出炎帝神农氏合一后的生地,“厉山说”的理由最充分。何况,炎帝神农氏的遗迹,以的汉水中游最为多见,以随州的厉山最为集中。相传是因炎帝神农氏在那里尝五谷而得名的,神农架相传是因炎帝神农在那里尝百草而得名的。至于随州的厉山,则有神农洞、神农宅、神农井、神农社等遗迹湖北省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随州志•胜迹》,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由此,说厉山是炎帝神农故里是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农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