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看书?

当前位置: 〉
新媒体时代,你怎样读书?
  2014书展的最后一项活动,“相约星期二诵读会”现场,留住了许多匆匆赶路的读者。&&&  本次调查显示:64%人群常用电子方式阅读 仍有35%人群坚守纸质阅读  受访者说:不管怎么变化,阅读是永恒的  调查说明  8月,2014年上海书展盛大开幕,为上海市民在炎炎夏日里带来了一份清凉。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书展规模空前,2.3万平方米的展区面积、500多家单位、15万种图书参展,还举办了超过600场的阅读文化活动。与书展的盛况相比较,今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北京发布,而调查结果并不乐观:2013年我国成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人均每天上网50.78分钟; 仅有21%的国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一方面,书展热闹异常,另一方面,国民的纸质书籍阅读量远远落后于其他很多国家。那么,上海市民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他们还在阅读吗?他们为什么读书?他们怎样阅读?为此,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QQSurvey中国在线,进行了“在新媒体时代,你还读书吗”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式,受访者均为上海市居民。根据调查的需要,对经常阅读和不阅读的受访者进行了甄别,保持阅读习惯的样本为1000份。样本的性别比例为1:1; 年龄20岁—30岁为30%,31岁—40岁为30%,41岁—50岁为30%,60岁以上为10%。样本的家庭收入分为5000元及以下,5001元—10000元,10001元—20000元,20000元以上等层次。样本还对受教育程度和职业进行了合理分配。  你爱读哪些书?  自古以来,读书一直是整个社会倡导的活动,更不要说,先哲对读书的赞美。“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此类话语,读书人多少都会记诵。那么,现在的市民,还是把读书视作神圣的事情吗?或者,在走出学校以后,还会经常阅读吗?  在正式调查前,进行了甄别,表示在离开学校以后,经常阅读的受访者占96.8%,表示离开学校以后,基本不再读书的受访者占3.2%。在经常阅读的受访者中,表示自己每周阅读时间在5小时及以下的受访者为45.1%;表示自己每周阅读时间在5小时至10小时的受访者为39.8%; 每周阅读时间在10小时至20小时的为11.4%;20小时以上的为3.7%。  那么,有阅读习惯的受访者爱读哪些书呢?在20多项的选项中,文学艺术类成为受访者阅读的首选,有近5成的受访者选择;其次是历史文化类,有41.8%的受访者选择;位列第三的是人物传记类,有37.1%的受访者选择;位列第四的是养生保健类,有36.3%的受访者选择; 第五是与工作相关的书籍,有31.1%的受访者选择。位列第六到第十的依次是,游历探险类,财政经济类,科学普及类,语言文字类,科学技术类。(见表1)另外,军事外交类,哲学宗教类,政治法学类也有大约10%的受访者选择。  那么,受访者又偏重什么样风格的书籍读物呢?轻松休闲最受受访者欢迎,选择的达到70.6%;其次是幽默搞笑的,选择的有47.4%;第三是新潮时尚,比如网络文学、心灵鸡汤等,选择的有42.2%;第四是经典作品,包含文学、哲学、历史等各类经典,选择的占38.1%;第五是经济分析,选择的有30.0%;第六是时政解读,包括政治、新闻事件的分析评论。严肃文学、技术介绍、漫画小品也是受访者比较喜欢的书籍读物。  显然,轻松愉快是大多数受访者最希望得到的阅读体验,而对经典理论的阅读则集中在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受访者中。同时,解读形势的书籍也比较受受访者的青睐。  受访者朱先生说:现在压力比较大,除非因为工作、学习、研究需要,一般总是希望读一些能够让自己轻松愉快的东西。微信朋友圈里“鸡汤”类的东西这么多人转发,就很说明问题。其实,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浅显。因为浅显,所以轻松。  你为什么喜欢读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习成文武艺,货以帝王家”,这是封建时代读书最实用的写照。今天,在离开了学校以后,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  调查显示,有71.1%的受访者认为,开卷有益,丰富人生是自己读书的目的;有58.3%的受访者认为,悠闲时间,轻松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休闲方式;有48.8%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增加知识,赶上时代。以后,依次是读书已经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读不舒服;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排遣无聊,随便阅读;升职升级,必须读书考试;某本书热门,身边的人都读了,不读落伍;某本书为上司、老板、领导推荐,不读不好。(见表2)  显然,与在学校读书不同,离开学校以后,读书为考试、升学的功能大大降低,自我选择的成分大大提高。受访者选择的前三项都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尽管还有为了升职升级,为了热门的书没有读过而落伍等实际功利而读书的,但毕竟自我选择、自我完善是读书的主流。  受访者陈小姐表示:我们尽管尊重那些为追求自我完善而读书的人,尊重那些把读书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的人。但是,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实际利益而读书的人,我们也应该表示赞赏。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目的,读书总是比不读书好。其实很多自觉读书的人,也是从被动读书,然后感觉到读书的乐趣,最后变成自觉的读书。  今天你如何读书?  爱书的人,墨香有无与伦比的魅力;爱书的人,那书因久远而泛黄的潮味,也沁人心脾。多少年来,江南梅雨过后,晒书曾经是一份很高雅的体力劳作。但是,或许在将来,这样的陶醉会有所改变。电子阅读,成为上升最为迅速的阅读方式,平板电脑、手机在不少人的阅读中,代替了书籍。移动终端成为书籍的新载体。  今天,什么样的阅读是受访者最常用的方式,或者说,阅读的是什么样的书?调查显示:有64.3%的受访者表示,常用的阅读方式是电子阅读,其中,手机阅读为39.1%,电脑上阅读为15.3%,另外是阅读电子书;有35.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常用的阅读方式,依然是纸质书籍,其中,自己购买占24.9%,去图书馆借阅为9.7%,向亲友借阅的为0.5%。另外,还有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常用的阅读方式是有声读物。  那么,纸质书籍和电子类书籍比较有什么特点呢?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在借阅方便、手感舒适、合乎阅读习惯、利于收藏、视觉轻松等五个方面纸质书籍优点明显;在阅读方便,容量大,利于携带,呈现方式多样,索引组合便利,互动性良好等七个方面电子阅读有优势。其中,手感舒适和容量大是各自最大的优点。(见表3)  电子书籍代替纸质书籍在技术上早就没有任何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进步,就像纸质书籍代替更古老的竹简、木简,在西方则是代替羊皮纸等。纸质书籍的出现,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承有了一个飞跃。庄子说:“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此书指的就是竹简,五车竹简,可能不如一车纸质书。如果换成电子类书籍,大概装不满一个U盘。因此,受访者张先生表示:“电子类书籍尽管上升很快,但是,目前不能代替纸质书籍,主要是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感受很难轻易改变。未来,随着从小就看平板电脑、手机的90后、00后的成长,电子阅读将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受访者陈小姐表示:“书籍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一个产业。产业的更替,从传统的印刷、出版业转化成电子、互联网,期间的博弈、纠结和变幻,需要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当然,电子类书的成本也需要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  受访者包先生则对阅读电子类书表示担忧:“目前电子类书的阅读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浅阅读’,阅读电子类书与纸质书的场景不同,人的感觉预期也不同,读后的印象也不同。因此,在电子阅读的时代,如何保持‘深度阅读’,值得研究。”  你的好书在哪?  在有阅读习惯的受访者中,有71.5%的受访者表示,阅读量近年来有所下降,同时,从自己以及周围人身上感受到阅读率也有所下降。  阅读率和阅读量的减少,原因很多。但是,用受访者朱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般般的书太多,烂书不少,好书难找”。  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让文字、图像等信息形成大爆炸的状态,可供阅读的量实在太大,而以流量为指标的排名,让最大众的内容占据着显耀的页面位置。人人可当作家,人人是评论员,人人可以是“专家”,使得阅读者必须在阅读了一大堆无用的内容后,才找到自己需要的。而纸质书籍也面临同样的局面。受访者张先生感叹:过去说网络上的作品是粗制滥造,现在一些纸质书也是如此。现在各行各业各式人等,以出书为时髦。明星出书、官员出书、主持人出书,企业家出书,老师,学生出书,以致连少年也出书啦。而且,专家推荐也越来越吓人,看看书籍的腰封就知道,本本都是经典。但是,很多书能读到一半的,算是好的。好的书,淹没在一大堆不忍卒读的书籍中间。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许多受访者坦承,出版界要加强管理,不能唯利是图,挑选出版更多受大众欢迎的书籍。  作家肖复兴今年在解放日报《朝花》专栏刊文“三月扔书”中写到自己扔书时的心情:在扔书的过程中,我这样劝解自己,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你不是在丢弃多年的老友和发小儿,也不是抛下结发的老妻或新欢,你只是摒弃那些虚张声势的无用之别名和以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虚妄和虚荣,以及名利之间以文字涂饰的文绉绉的欲望。  受访者陈小姐说:找到好书很难,但不读书更不可取。所以,寻书,寻好书;读书,读好书便是一个享受。读到好书的喜悦太美妙了。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受访者鲁先生说,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在一个周日下午,是我最惬意的辰光。喜欢买书的郭先生说,看书,我就在乎它的手感。  不管怎么变化,阅读是永恒的。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  第116期  策划撰稿:薛石英 顾伯贤 束顺斌 赵雪平  制表摄影:吕 欢 蒋迪雯  电话:地址:都市路4855号  邮政编码:201199  网址: Email:  QQ survey 中国在线调研  地址:上海吴兴路277号912室  电话:79151 网站:
扫一扫二维码 加“微观上海”微信号荐书堂 | 推荐书目,推动阅读,我们在努力。。。
微 信: 荐书堂(jian-shu-tang),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荐书堂
经常听到有朋友在报怨,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太大,没时间看书。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合适的安排自己的时间,还是可以抽出很多时间来读书的。今天荐书堂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知乎上“怎样安排时间读书?”的几个回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网友是如何安排时间读书的吧,也许看了网友们的回答,你会得到一点启示,找出自己的读书时间。
关闭电脑、离开网络
以下是@warfalcon 对于怎样安排时间读书的回答
书的类型:电子书和实体都有,现在的比例是7:3
阅读的时间:
早上5:30-6:00起床,有将近1小时的整块阅读时间,如果时间充足一点,会做些笔记.
包里放上7寸的阅读设备(以前是K3,这段时间换成NT),放上几十本排版不错的电子书,在有时间的时候看看,比如排队、等人、开会之类零散时间。
手机里放一些有声书,比如台湾的博客思听、每天八分钟、中医堂、百家讲坛,做车、做家务、身体锻炼时听听
睡前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完,会拿本书在床上看上一会,然后睡觉。
所有读完第一遍,觉得不错的书,会开始读第二遍并做些笔记。
出差时如果周末有时间会找家环境好点的咖啡厅,看上半天或一天书。不出差如果周末有空闲时会去图书馆,带上笔记看上半天书,做个记录。
做飞机或动车时会准备二、三本纸制书,比较厚有些深度的那种,我发现自己在飞机上看书效果最好。看累了就做笔记或简评。
想多看点书的最有用的建议:就是关闭电脑、离开网络,有网络有电脑的地方永远会让你分心的
我看书效果最好的三个地方:飞机、图书馆、咖啡厅
———————————————————————————————————————–
总能在网上看到有人抱怨没有时间看书,在现在这个时代最影响注意力的东西就是网络,只要有了网络很容易浪费时间,不管是你用电脑、手机都是一样,点来点去,1个小时2个小时很快就没了,就在我在回答中说的,想多看点书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网络,下决心每天留出半小时或1小时的阅读时间,关电脑,关手机,开始看书,看完书做随手做些记录。
关于阅读设备:现在7寸的阅读器已经非常便宜了,K4和N2(Nook Simple Touch)也就700-800元左右,可以考虑买一个。放在包里,从amazon帐户里同步些电子书过去。有空的时间顺手就拿出来读一会。最好是E-Ink屏的,不要平板,平板什么都能做太容易分心了。
给个建议:最好不要在地铁或公交上用手机看书。颠簸中看小说、玩游戏,很容易引起视力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视疲劳。一般来说,人们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时,眼睛和屏幕的距离在20厘米左右,这样近距离且长时间地盯着屏幕看,容易使睫状肌产生疲劳,变成假性近视.,
在使用手持终端时,最好不要离屏幕太近,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最为适宜。同时尽量多眨眼,避免眼球过多地暴露在空气中,以减少眼部水分的蒸发。此外,应在休息时间经常站起来,活动活动颈部肌肉,最好找些有声书、Podcast或英语来听。
前二天在微博转的一句话:
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诸位,11万页书足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又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胡适,纪念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
就从今天开始培养你的阅读习惯吧,少上网、少玩会游戏,少聊天,少刷些豆瓣、微博,开始阅读。
充分利用早起的时间,养成随身携带图书的习惯
以下是@海涛 对于怎样安排时间读书的回答
前两天发了条微博说上个月一共看了三十八本书,接着就被很多人问道是怎么做到的,今天下午公司在做一个关于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的沙龙活动,活动结束后在办公室又被人问道哪有那么多时间看书,刚刚好今天下班时间比较早,加上好久都没写博客了,一边在听马云在网商大会上的演讲,一边写点东西分享一下。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每天早晨起床告诉自己,“今天我应该多看些书”。书里面有很多我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如果我能够多看几本书,我的生活,工作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每个星期五下班的时候都会和自己讲这个周末要好好的看几本书。每天晚上回家之后都会和自己讲今天晚上我要学些什么?每当看到别人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的时候都会羡慕不已,然后信誓旦旦的和自己说回去之后我也要多看点书。可是当你过完漫长的一天回到家中时,就向各种诱惑妥协了。你打开电视躺在沙发上,看着各种轻松的电视剧,于是乎就忘记还有看书这件事情。你登录到QQ上,开始与好友海聊,忘记了一切。开始点开人民网看各种八卦新闻。OH,时间到了,我该看书了,可是一看时间,到了上床睡觉的时间了。于是你在心里和自己讲,算了吧,今天太晚了,没有时间看书了,明天晚上再说吧!于是就在这样的明日复明日里面眼睁睁的看着时光的流失,日复一日的坐着自己的读书梦。
很少有人天生爱看书的(娱乐,色情,武侠除外),特别是上班之后,想看点书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怎样才能给挤出时间来认真的看点书成了很多人的困惑,根据个人的经验做了一点总结和朋友们做一个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养成随身携带图书的习惯。
这里说的随身携带图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了,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兴起,手机平板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个看书的主要手段,可以在收集和平板里面携带几本书,这样的话在地铁上,等人的时间都可以看上几页,慢慢的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本书看完了,我上个月多看了8本书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配了一个ipad,大大的提高了读书的效率。
当然我个人还是习惯在包里面放上一本纸质的书籍,这样的话更加方便去看,而且有些时候电子设备可能会没电,出故障等等,还有些场合不太适合拿出各种电子设备,这个时候纸质的书籍就会很方便了,现在出门一般也都背的有包,放上一本书也不会重多少,而且有些时候可以装装13,何乐而不为。
2、睡前看会书
睡前看书是很多人的习惯,每晚上床睡觉之前,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翻几十页书还是意见很轻松的事情,睡前看书不仅仅能够加深阅读印象,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放松效果,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当然我在晚上大概有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的时间是在看书和整理读书笔记的。
3、充分利用早起的时间
早上的时间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浪费掉的,其实早晨是一个很好的读书的时间,早晨大脑在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之后整个的状态处于放松状态,这个时候的记忆效果和专注度都是非常高的,很多人经常说静不下心来看书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每天脑子里面想的事情太多,而早晨的时候则是一个人最放松的时刻,万籁俱静的时候是最适宜看书学习的。我早晨一般五点半起床,九点钟上班,中间大概有两个多小时的空余时间,这个时间差不多能够看完一本书的。
4、下载一些有声书籍
走路的时候也会有大量的时间,这个时候有声书籍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我每天上班路上差不多20分钟,刚刚好能够听一集有声读物,推荐大家使用懒人听书,可以再有Wifi的情况下把书籍下载好,然后离线进行回放,这样的话差不多一个星期可以听一本,我上个月听了三本书。
5、一次只看一本书
同时看很多本书看起来很诱人,但是当你每次只专注于一本书时,你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收获会比你同时看其他书时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收获要大。
6、列读书清单
第一个是列看过的书籍的清单,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的读书清单越来越长,这样整个人就会很有成就感,对待看书这件事情上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和负担。第二个就是把你想看的书列在一张清单里,这张清单代表着以后你想获得的知识。看看这张清单并经常更新它,会帮助你保持继续看书的动力。
7、限制上网时间
这个就不需要详细的解析了,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很有感觉的。
转载请注明: &
荐书堂 | 推荐书目,推动阅读,我们在努力。。。
QQ群: (3群)
微 信: 荐书堂(jian-shu-tang),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荐书堂微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4月2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阅读书籍陶冶情操本是一件雅事,但记者在呼和浩特市部分新华书店调查发现,折书、撕书、无序放书等阅读陋习屡见不鲜,儿童读物区是“重灾区”。
据统计,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图书一年损坏近5000册,损失约8万元。
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新华书店被损毁的儿童读物(穆磊 摄)
儿童读物“伤不起”
昨日,记者在位于中山西路图书大厦3楼的新华书店看到,5辆图书购物车停放在儿童读物区,车里全是儿童图书,一王姓理货员告诉记者,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凌乱的书籍归位,在这些杂乱的书籍中儿童读物是最多的,归放儿童类书籍要花费一上午时间。
记者了解到,该书店儿童读物区有近7000余册图书,几乎全部都选用彩页铜版纸印刷,如果一旦有折损、污点情况,图书很难再次销售。
该理货员表示,每逢节假日书店一天接待近400名儿童,但只有两名导购看管。部分孩子也许出于好奇,将儿童贴纸类读物中大部分贴画撕下来并粘在地板上,还有部分孩子看见书籍礼包中有玩具汽车赠品,直接拆开礼盒拿出汽车玩耍。部分家长看见孩子已经将书面折损,便将书买下,还有一部分家长看见孩子损坏书籍后拉着孩子扬长而去。每到周六日这类情况较多,本月已经有20000册儿童图书报损。
在光明大街金蓝港新华书店和摩尔城新华书店也存在上述情况。
摩尔城新华书店图书保有量达20000册,儿童类读物因人为原因损书情况一年1000册左右,约占损耗5%。
中山西路新华书店经理刘馨表示,每年该店图书损坏达3000册,全市各新华书店最少约有5000册图书被损坏。因损坏严重,无法退回出版发行部门,只能各店自行赔付。
文明阅读亟待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强儿童读书文明程度教育,每周休息日,中山西路新华书店儿童读物区的工作人员变成“环保姐姐”,对前来看书的孩子以及陪同家长进行“文明读书宣讲教育”活动。
但从目前阅读状况来看,文明阅读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更多的是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从小加强孩子的文明阅读素质教育,加上社会宣传引导,才能改善孩子在阅读中的陋习。(穆磊)
【延伸阅读】微时代,你今天读了吗
记者 蔡梦吟 《中国青年报》(日02版)
“2014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将于4月23日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颁奖庆典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读书》节目主持人李潘介绍,“中国好书”评选活动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科教频道组织。经初步遴选,主办方从2014年新书中推出63种入围图书,包括主题出版类、社会科学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生活类、少儿类等59种原创图书和4种引进版图书。
“举办这台晚会的目的之一,是想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近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李潘告诉记者,晚会直播过程中,屏幕上会同步出现一个二维码,观众只要拿起手机“扫一扫”,就能免费获得10本电子书。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让年轻人与书更亲近。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杨平告诉记者,本次参与“中国好书”投票的IP地址有30多万个,其中微信端投票者也在万名左右。他说:“我们建立了一个‘中国好书微书城联盟’,形成聚合联动效应,在各地新华书店等实体书店微信公账号上,有针对性地推介好书,并组织线上线下活动。”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学生黄余婷就是通过微信投票的。她是微信公账号“青岛微书城”的粉丝。“每天都会看到‘青岛微书城’推荐的好书。不仅自己爱看,我也会在朋友圈里分享,这已经成习惯了。”黄余婷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相信,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的阅读氛围,需要整个社会的硬软件配套。可喜的是,一个立体化、接地气的阅读网络,正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
北京力争成为全民阅读时代的“领跑者”。日前北京东城区启动“全民阅读平台”,将陆续向全区免费发放30万张阅读卡。持卡用户可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登录“全民阅读平台”,享受便捷的阅读。
北京市166中学教师、家住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张敏,成为首批获得阅读卡的市民之一。“这就好比人人都有了‘数字图书馆’,一卡在手,就拥有了十几万册数字图书、有声图书。”张敏说。
今年北京西城区将在各社区建设40座“书香驿站”,供居民免费读书。其中,由西城区图书馆主办的“白云驿站”将于世界读书日当天开门迎客。“白云驿站强调‘云阅读’,只要用微信一扫二维码,就能迅速获取海量图书资源。”西城区图书馆馆长阎峥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王然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除北京阅读季外,“书香中国·上海周”、“书香荆楚”、“书香岭南”、“三湘读书月”、“苏州阅读节”等各具特色的全民阅读也将在各地展开。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全民阅读设施体系,加强阅读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全民阅读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王然说,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制定当地全民阅读服务标准,逐步增加为全民阅读服务的资源总量,提高服务效能。
上周末,黄余婷遇到了一个惊喜。她到汽车站买回家的车票,发现车站也启动了“人人阅读模式”,流动服务车将书刊送到旅客身边,人们用身份证登记就可免费借阅。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出亲子阅读倡议:每天半小时 书香伴成长
记者 刘声《 中国青年报 》(日02版)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今天向全国的家长和小朋友发出“每天半小时、书香伴成长”亲子阅读行动倡议,倡议广大家长和孩子每天共同阅读半小时。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倡议家长每天留出半小时作为亲子阅读时间,离开电视,放下手机,与孩子们共同享受幸福的阅读时光,增进感情,密切关系,陶冶情操,滋润心灵;倡议广大家长和孩子把亲子阅读作为家庭基本生活方式,在家庭中建立“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倡议广大家长和孩子积极尝试丰富多样的亲子阅读方式,家长和孩子每月至少进一次书店,进一次图书馆,适度提高数字阅读比例,培养孩子辨别网络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共享健康优质的数字资源。
近年来,全国妇联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阅读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将利用世界读书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月等契机,与各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组织“家庭绘本剧表演”“家庭故事会”“好书分享会”“家长阅读沙龙”等系列亲子阅读活动。
责任编辑:张磊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二、经历了就能理解
三、读书要分级
四、只读经典
五、别吝惜你动笔的那点时间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有点好笑:&这还用问,看书就是把书看了一遍呗..& 没错,我们从小到大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看书的,信手拈来一本叫作"书"的东西,从头到尾就开看了!随时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阅历&也多了起来了,但你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书是读了不少,真正入脑的,能融入自己思想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而且随着年头的增加,你越来越不记得自己读过这些书,更不用提书里到底大概是些什么内容了!这就是我们的长久以来的读书方式。。。 你会不会也这样想,如果我能把我从小到大读过的书都能记下来形成自己的思想,那我现在得多牛啊!是呢,我也常常这样想!于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思想,就去读更多的书,然后在短短的几年,或者只是几个月,甚至仅仅是几天以后,生活的琐事会渐渐把你关于那些书的缓存挤掉,你的大脑又变成了一块被重新格式化的硬盘,那些书又与你无关了。
 & 说实话,我曾经就是这种情况,并且被其深深的困扰过,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但是在脑子里留下的却是星星点点的零碎的内容,于是很快这些零星的内容也会悄悄的跑掉,剩下的只有一个好笑的自欺欺人的解释&&这本书我读过。。。。就这样,我骗了自己二十几年,这二十几年里,不管是教科书,还是小人书,不管是专业书,还是小说,真是读了不少书啊!我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件事上面呢,少说也有二十年吧,可是,要问我对哪本书的内容真的印象最深的,真的很难回答的出来,更别说去吸取书的精华了。估计和我一样有这样困扰的人肯定很多。你是吗?
二、经历了就能理解
  我经常会想难道我就真的没有从读书中受益过吗?当然有!&咳,咳。。&我要写条sql去数据库里查一下,数据库里垃圾有点多,估计得花点时间,&select * from lifecycle where benefit&in reading &&&execute!"& (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十五分钟过去了,数据终于出来了,垃圾数据把系统性能拖的太慢了,是需要作作调优的时候了),好了,你很幸运,系统没有宕掉,下面这些数据留给你们参考:
  1、我自认为英语水平还凑合,几次重要的升学考试和就业面试中,都没有在英语这块栽过跟头,由于后来集中学习日语的原因,英语过了CET-6后就很少碰,这个原因我下面会解释。现在很多学生中为英语发愁的不在少数,往往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好偏偏英语不能达标,错失了好的升学机会。我回顾自己从小学英语的经历,总有一个点在那闪光,那是我学习英语的转折点。那时是小学四年级,学校刚刚开设英语课,那时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我的英语成绩不怎么样,很吃力。我老爸对我的学习比较严格,当他发现我的英语不行的时候,他开始跟我急了,那时我也真怕他,当老子就是威武啊~ 我爸是高中毕业,他那时的外语水平差不多也就是我四五年级的那个水平的,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硬顶上来!他拿出课本让我逐句的翻译对话,我还大概记得那对话的内容:
A:what's this?
B: it's a pen.
A: what's that?
B: it's a pencil.
A: and what's this?
B: it's a pencilbox.
A: can you spell it ?
B: yes.p-e-n-c-i-l-b-o-x,pencilbox.
A:thank you.
B:your welcome.
  熟悉吧?后来还有很多学者指责我国小学英语教材的落俗套,以致学生跟人对话只会说&what's this&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之类的,这些我们都暂且不谈。就说我那段时间是怎么被老爸蹂躏的吧。。。
当时有好多的对话内容我翻译不出来,于是就被无情的鄙视了,并且死规定,以后每天晚上都要默写课文、单词!我那时是真怕他呀,为了应付这一关我是想出了一堆的作蔽手段,小抄、写手上、写桌面上。。都用过了,每天像过堂一样的接受蹂躏,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沉重的压力,就这么坚持了有多半年。于是,后面的事情你们都猜到了,我的英语成绩上来了,随便找出来一篇课文来我都能熟悉的背出来,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肯定和鼓励,回头想想,这都是对心理体验非常好的正能量,直到今天,我都能对英语有信心。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小抄的作用就相当于笔记,让我对英语的印象从陌生变熟悉。
  2、高考的经历。对于都经历过高考的人们,这个艰辛的过程我就不再多多描绘了,地球人都知道的。我在这想说的是,在这个备考的过程中对我进步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这也是我高考制胜的法宝。那时我有幸和一名来自山东的转校生(也叫高考移民)同桌,他是我高中时期最好的朋友之一,就是他的学习习惯深深的影响了我,他后来考上了中国公安大学,现在是国家保密机构的人员了,国家机密不多说。他有一个什么习惯呢?作笔记!
  你看到这可能在笑,&原来就是作笔记啊,这谁不知道,谁不作笔记啊&,没错,我们从小都会要求作笔记,有时候我们也会假意的去作一些笔记,但很多的时候是东记一笔,西记一笔,记完就忘了,也找不见了。我说的记笔记不是这种情况。
  在高考那个大环境下,每天我们都会被大量的习题淹没,多的时候每天要作十几张卷子,那时真是麻木了。我的这个朋友就习惯把每次作完的试卷都从头到尾作个总结,把自己不知道的盲点记在一个本子上,随时翻看。我尝试了这个学习方法后,收效非常大,通过自己的实践也对作笔记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说说我的理解:
&&&&& (1)作笔记一定要找个厚点的本子,品质要好,但不要过于花哨的,简约的最好。因为你要能预见,当你养成这个好习惯以后,你遇到什么新的东西都想往上面记几笔,如果页数太少了,你又要换个新本,这样就会对你的知识系统产生分隔,你会更偏向于经常翻看新的本子,旧的本子就被你束之高阁起来了,渐渐那些你曾经领悟的东西又会变的模糊。
&&&&&&(2)请勿分门别类的记笔记。拿高考这几门课举例,那时我有很多同学的作法是数学一个本,语文一个本,英语一个本,化学一个本。。。 基本上是一门课一个笔记本,分门别类,互不干扰。这样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们俩当时的作法就是所有的内容都记到一个本子上,不分科,新的内容就直接追加到旧的内容的后面,形式上也不要记的太整齐,形式可以多样,圈圈点点,勾勾叉叉,这样更容易在你的大脑里形成再深的印象,我称之为&草稿式笔记&,比条理清晰的&流水式&笔记效果好的多。
(这是三个被胶粘在一起的笔记本,马上就要再粘第四个本了)
  (3)经常翻看。记笔记其实是对大脑缓存的一个整理,就好比你存在计算机内存里的内容永远是不稳定的,而你一旦写入硬盘,这个安全性就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对于程序员的你,道理不解释),同样的道理,你今天对一个问题理解了,但不表明你两天后返回来还能理解到那个程度,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你理解的问题用自己说话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随时翻看,可以说,只要你的这个本子不丢,你就永远能保持对这个问题的新鲜的理解。以至后来,每每月考、期中、期末、摸底的所有考试中,我都只需要拿出笔记本来从头到尾翻看几遍,不再需要看书和资料了,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的信心,因为没有记在本子上的对我来说都是&常识&了,所有平时的要点都囊括在了笔记本里面了。如果你身边有面临高考的考生的话,请推荐给他们,这个方法会在高考中给他们很大的帮助。
  3、学日语的经历。说来比较幸运,有机会能在大学里系统的学习一门二外。能在大学里学习一门外语确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学习英语的战线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成果不是太显著,而二外作为一门你有选择的有主动性的去学习的一门语言,如果你肯花心思,进步是很快的。我是从大三开始系统学习日语的,那时刚考完六级,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的目标,于是转向日语的学习,洽好赶上学校与某一日企有合作的项目,很幸运的和同专业的几十名同学一起开始学日语,当时是一个中教讲语法,一个日本外教讲口语,因为学时较紧,所以基本上日语课占用了所有专业课之外的所有课时,一周要上20几个课时的日语。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在这一过程中对我来说受益最大的仍然是大量的笔记。&草稿式笔记&又一次发挥了它的神奇效果,我记了两个厚本子,记录了我整个学习语言的过程,从浅到深,翻翻笔记就能清晰地回忆起自己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当我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日语的时候,如果我想找回一些日语的感觉,我第一选择就是从头到尾的把笔记本看一遍,一遍看完后我仿佛就回到了以前学习日语时的状态,就像计算机一键还原一样,只有笔记能起到这个作用。
  P.S 顺便说明一下我为什么学日语的时候就很少去碰英语的东西。语言这东西学的多了真的是容易混,能精通好几国语言的人真的是值得敬佩,这种敬佩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本身。学了两年的日语以后,口语之类的都练的比较熟悉,因为有外教环境,所以大家平时聊天沟通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有点作英语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竟然不能说出一整句表达清楚的英文介绍,每句话都不自觉的往外蹦日语,呵呵,英语的思维完全被日语给抑制住了,于是我发现,这两种语言冲突了,不过为了更好的学日语我就把英语放下了,直到最近的工作需要才再次捡起来,不过还好,把日语先放一放,英语自然就不受影响了。
  4、目前的工作。几个月前换工作到了现在这家外企,外企的宽松的环境和人性化的制度让我很快喜欢上了这里,于是我抱定决心要在这里稳定下来,干出一番事业。从第一天入职我就领到了一个印有公司LOGO的笔记本,现在三个月时间吧,这个本子已经基本用完了。在这个本子上不仅有工作上的事情,meeting,需求讨论,还有大量的读书笔记,内容十分丰富,但都充实的记录了我的每天的轨迹。这本笔记同样比较&草稿&,但我能真正理解它,它就像我的一部分大脑一样,我现在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个本子,班车上、轻轨上有大量的时间,拿出本子就好像和自己在对话一样,无比的踏实与充实。
三、读书要分级
&&&& 古人早就说过&开卷有益&,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变的越来越多元化,网络的兴起让知识变的廉价,理想的说一根网线可以得到这个地球上你想知道的一切。请大家和我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不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游戏也好,电影也好,看新闻,刷微博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到底是想干什么。我的观点是,所有的这些行为总结起来,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获取信息。
  回想在还没有Internet的时代里,人们主要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是读书,这是那时的人们能想到的最直接的选择。而今天的我们选择就多了起来,读书看起来好像是最慢的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了。但是,选择多了就一定是好事吗?科学家证实(我也不知道哪个科学家),选择越多效率越差,因为这增加了你决策的时间和后悔的理由。先说上网吧,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会经常体验到的,如果你想在网上集中作一件事情,往往是很难的,你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各种&信息噪声&向你扑面而来,你常常会被另外的&新鲜&信息中断思路,比如QQ右下角讨厌的重大新闻浮动窗。再比如,如果想在电脑上踏下心来看一本PDF版的技术书也是很难的,开始可能还好,看上十页二十页以后,眼酸,想睡,看过什么没太深的印象,想干别的,效率很差,我就是这种情况,对需要用电脑阅读的大段的内容都有抵触的情绪。所以我避免用电脑看一些需要系统理解的东西,因为人有一种心理,就是对于我感到过抵触或厌倦的东西都不想再碰,所以我尽量不用这种方式去触及那些本身应该对我有很大意义的内容,我怕因为一时的不耐烦导致与这些经典失之交臂。 我的习惯作法还是去阅读实体的书,这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书的厚度是你可以真切感觉到的,而且,看实体书更容易深入内容,这可能因为人类一直以来的习惯都是以书为载体来学习,这促成了人脑的进化,人脑也更习惯这种传统的方式。
  这部分的标题叫&读书要分级&,什么叫分级呢,就是读书的深度。
  走进任何一家图书馆,你可能都有冲动要把这里的书全部读掉,可是这显然不现实。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在团部的知识问答竞赛时,团长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许三多说&我这人笨,不知道应该看什么,我就跑到图书馆,从A开始看,现在才看到D&(大概是这意思,是不是D记不清了)。你说这种人真有吗?有,肯定有,但是这只能是个童话,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来说,你就是光把A看完这辈子恐怕也不够用的。所以,面对浩瀚的书海,有选择的读一些经典之作才是明智之举。并不是每一本书对于我们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有经典,也充斥着垃圾。如果你花了两年读了一堆垃圾书,这样非但无益,反而会害了你。就像老罗曾经说的,他年轻的时候金庸的武侠小说非常火,很多的个体书商不知名的武侠作者出版的武侠书都署金庸的名,因为那时没有目录嘛,什么&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当时不知道,所以怎么把金庸的书挑出来,很难。
  那怎么把经典的挑出来呢?这就要借助网络了,豆瓣读书是个不错的地方,这里都是一群爱读书的人,你要看的书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得到,看过的读者会留下一些感想,如果评价太烂的话,你就应该果断放弃读这本书的想法,因为这可能会浪费你的时间,并且害了你。扯远了,下面开始分级。
  第一级:经典中的经典&&能奉为经典的著作不多,对于我们计算机这个领域,耳熟能详的经典也就是那一百多本吧,对于读这些书的态度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记笔记是必须的,因为这些思想需要与你的思想融合起来,形成你的理解,从而发挥经典的作用,因为大部分经典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授人以渔的。
  第二级:技术类专著&&这部分就是指那些资深技术专家,或在某个技术领域比较有建树的行业专家写的书,你选择这类书的目的性更强一些,往往是为了更深入的学习一门技术或熟悉一个行业而选择的,这部分你当然也要细读,因为技术的难度你更应该用笔记来梳理思路,形成整个技术的框架,这里面应该包括更多的细节,以助于以后翻阅的时候能理解的更深入。当然,你可以分章节来笔记,这样可以将一个大目标分割成小目标来激励自己去逐项完成。
  第三级:技术基础类&&有一些书目涉及的是你已经熟悉的技术领域但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书的内容对你的技术水平来说比较基础,但你也不要忽视这样的基础书,这里面可能还有你没有吸收过的精髓也说不定。&温故而知新&,永远不要轻视基础,同样拿出你的本子,翻开新页,标上今天的日期,把这书中讲到的你意识模糊的内容记到你的本子里吧,可能你会发现,你要记的东西还真是不少呢。
  第四级:技术周边类&&比如《程序员》杂志、技术博客,这一类的资料也不要看过就扔,不要相信你是过目不忘的大师,你大脑的缓存是有限的,你必须要保存到硬盘!所以拿出你的本!
  第五级:娱乐类&&这部分与你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属于你生活的部分,这部分的智慧更多,但是可能会和技术有冲突,所以如果你需要记笔记,请不要记到你记技术和工作的本子上。
四、只读经典
&  代码真得能改变世界,当然代码也正在改变着世界。程序员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不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一类人,但我们绝对是最有智慧的一类人。呱唧呱唧~
  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作需求,去Design,去Coding,去Testing,留给我们自己的时间却总是那么少,除去日常生活起居的时间,陪女朋友的时间,上下班的时间,留下读书的时间就没什么了,哦,对,忘了把你打Dota的时间算里了,这还哪有时间看书啊!!??
  当程序员的没有不勤奋的,不勤奋的干不了程序员。所以书还是要看的,怎么看,只读经典。
  关于什么是经典你自己决定咯,在这个圈里吃饭的,对技术都有很强的敏感性,坏书进不了你的眼,好书也一定逃不掉。
五、别吝惜你动笔的那点时间
&  说了这么多了,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作笔记的重要性了,其实事实真的是这样。
  你是否听说过某某大师一生作了几百本的读书笔记这些事,我以前一直有疑惑,他作笔记都是在干嘛呀?都记什么呀,有什么好记的?后来我真正开始作笔记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件事,原来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真的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这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坚定,这内心得多强大呀。你要知道,那几百本的笔记不只是笔记本那么简单,那些都是思想的沉淀,思想本来是抽象飘渺的,笔记这种形式让思想有了重量和形态,这种思想被组织,重构,索引,最终印到大脑里形成一座庞大的知识仓库。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记笔记可能会影响你读一本书的速度,但它不会让你白读,如果你读书的目的不是想在你脑子里留下点什么的话还不如去看电视剧,读书就是为了长知识长学问长见识,就是为了将别人好的思想吸取过来,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当然,你应该有批判接受这些信息的能力,人云亦云的完全接受也是不合时宜的。
  我有一个心愿,我渴望能有一天在公交、地铁里看到大家翻看的全是自己的笔记本,而不是一人拿着一部手机在那看着微博还傻笑!
&&&&& 传送门:
  版权归博客园和本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本文地址:
作者: 欢迎访问:
本文出处:&&&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阅读(...) 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读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