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松和翠竹如何写对联联

关于青松的对联集锦要横批_百度知道
关于青松的对联集锦要横批
青松翠竹万里山河春常在 柳绿花红神州大地尽朝晖,横批:万象更新
岱岳青松千古翠,莒国银杏万年娇,横批:华夏常青。
好好,真心谢谢
好好,真心谢谢
不用谢(๑• . •๑)
其他类似问题
对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学语文教学对联教学的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对联教学的实践
对联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学形式。源远流长。目前中考、高考均考查和对联相关的内容。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对联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就上述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 对联&,教学
一、对联浅谈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对联在我国高度普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过春节贴对联,家家如此,年年如此,沿习数千年。对联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学形式。
对联(这里用春联更确切些)起源于桃符。远在周代民间就有用长方形桃木板挂在大门两旁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后汉书·礼仪志》说:“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开始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两个神像为符,后来每年到春节前夕,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下旧桃符。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即是此事。再后来,又逐渐用纸代替了桃木板,这已经是春联或门对的开始了。
最早的对联一般都认为是五代时蜀主孟昶之桃符题词。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说:“尝闻纪文达(即清代乾隆时学者纪昀)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长春’一联最古。”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纪文达言楹联始蜀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十字。”《蜀梼杌》说:“蜀末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这是流传极广的对联故事。又据《宋代楹联辑要》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潭,他的兵部尚书王瑶曾题下两句:“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恐怕可算是最早的园林题景对联了。
到了宋代,民间盛行春节贴对联。还将对联用于祝寿和挽吊。宋代孙奕《示儿篇》记载:黄耕庾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为作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石林燕语》提到:韩康公庆历年间三次科举考试皆列第三,后又在熙宁年间为相四迁,死后苏东坡挽之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
文学作品中的对联,最早也出现在宋代的话本中,如《京本通俗小说》里《碾玉观音》写崔宁吃了酒,正是:“三杯柳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宋代还有“灯联”的记载,《楹联三话》引《隐居通议》说:“贾似道镇淮扬日,上元张灯,客有摘古句作灯谜联者曰:‘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众称其切。”
“春联”一词出现在明朝初年。清代学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除夕前传旨帝都金陵“公卿士庶之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桃符,就想推广一下。有一年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在除夕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上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而且还趁兴亲笔题联,一赐大官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一赐某平民屠户:“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从此广大的农村和城镇盛行春节张贴春联,取代了过去挂桃符的习俗。在对联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朱元璋这个封建皇帝的一大贡献。
清代至今,对联被广泛应用。小至婚丧嫁娶,大至国家大典,无不应用。春联、寿联、挽联、贺联、名胜联、宅第联、答赠联、中堂联,名目繁多。它不仅冲破了一般的喜庆范围,进入名山大川,佛殿书院,清泉仙洞,画阁芳园,亭榭轩台,楼堂馆所,而且应用到宗庙祭祀,寿诞生辰,营建修造,落成迁迁,出行远游,入学考第,送往迎来……总之,一应大小事务,都能用上对联。正所谓:“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成联”。
对联起源还有晋代说、南朝梁代说、唐代说等诸多观点。
西晋文学家张华为松江人陆云(号士龙)和洛阳人荀隐(号鸣鹤)拟作的通名联
“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是对联文化发展史上享有盛名的一副作品。这一对句见《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是我国对联这一文化现象中被正史记载的最早的亮点,对楹联文体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西晋文学家陆云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对联文化起源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此为对联起源又一说。
又有人考证,对联第一人不是孟昶,而是比他早四百多年的南朝梁代刘孝绰。刘孝绰在建康做官,这个人非常有才,喜欢帮助别人,但帮了别人之后又常常挖苦、戏弄别人,所以虽然做了许多好事,但最终没有人说他好。后来辞官不做,怕别人打扰他,就写了一副“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的对子贴在门上,拒绝别人上门访问。这才是中国第一副对联。但也有专家说这不能算是对联,因为对仗不太工整。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是山西太原晋祠里一副名联。有学者称为唐太宗李世民所题。也有人说是集杜甫的诗句。作为对联起源唐朝说显然证据不足。
二.对联教学探源
& 对联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体形式。
据《山海经》载,远古时代有“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的除夕习俗。后来这一风俗逐渐演变简化:从“饰桃人”变成“立桃板于门上,画二神”,进而又变成“桃符书二神字”。由雕刻而画像,由画像而写字,虽然简单化,却为以后对联悬挂出来,作为新的习俗和独立的文学艺术做了社会和文化上的准备。《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又经秦汉有所增删,可以说,至汉代桃木板上已经有文字了,而且是两块,分别书“神荼”、“郁垒”。“荼”和“郁垒”是兄弟二人,都是神,在“荼”前加一“神”字,目的是变成两字以便和“郁垒”对称,这种追求字数相等的做法说明,在汉代乃至此前人们已经注重追求桃符上的对称平衡,这个对称已经能隐约看作是春联的雏形了。可以这样说,把“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对称书写,这是一种历史性突破,它直接导致了后来“春联”的诞生。
骈文和律诗为对联的出现作了形式上的准备。因为骈文和律诗大量使用对偶这一修辞方式。而对联作为正式的文学形式出现以后最基本的创作要求就是对偶。
明清盛行对联以后,对句便成为儿童在私塾读书的必修课。从天对地,日对月开始,字数逐渐增多。而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又要大量使用对偶语句,教授对句的书籍应运而生,流行较广的属对教材有《诗腋》、《词林典腋》、《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对语四种》等,这些教材都没有属对方法和属对技巧的论述,通篇只是一对一对的对联,从一字对到十字对,各种形式俱备;从天文地理到为人处世,内容样样齐全。它们以成品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样本。同时这些对语中隐含着对对子的规范和技巧,它们整体上都是按韵部排列,如《笠翁对韵》是这样编排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声律启蒙》是这样开头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在这里,上下联词性相对,平仄也相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创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且形成了完整的规范要求。中国楹联学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日公布了《联律通则》(试行),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在一年多的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于日公布并试行。
对联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如下:&
(一)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上联五个字,下联也要五字;如: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此联为李大钊烈士所作,气概非凡。
上联七字,下联也要七字,如:
自闭桃源称太古;
欲栽大树柱长天。
——此为杨昌济教授(毛泽东的岳父)的名联,表示决心培植救国人材。
对联的字数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即可。以至联坛高手创作了许多著名长联。如昆明大观园楼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180字,为孙髯逛于乾隆年间观大观楼有感而作,号称天下第一长联。
这还不是最长的,笔者收藏的还有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崇丽阁联212字,昌世军题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区桃川宫联220字,顾鳌题嘉兴鸳鸯湖烟雨楼联260字,李爱歧题长沙天心阁联348字,潘炳烈题武昌黄鹤楼联350字。钟耘舫题江津临江城楼联1612字。更有甚者,鞍山市赵晓光于2007年完成了一副长达66666字的特长楹联《爱我中华》,创造了楹联史上的奇迹。中国楹联协会名誉理事、鞍山楹联协会会长何耀起为其赠一副嵌名联:“雄鸡报晓长联对,大笔开光美韵来”,称赞该联为“一副大中华大历史大长联”。&
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湖南王壬秋写过一副挽袁世凯联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袁世凯对中国人民按对联的要求是不工的,作者正是借意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这是千多年才见到的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此是特例,不宜提倡。
(二)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上下联句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要“虚对虚,实对实”。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1.名词对名词,如: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此为中央电视台一九八二年春节征联,下联为金牌应征联,出句和下联各以三个文化界人名相对,各字分类相对也工整,&第一字是颜色字,第二、三字是地理类,第四字是方位词,第五字是动物类,第六字是动词,第七字是具体名词,语意能顺理成章。
2.动词对动词,如:&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此为朱德题成都杜甫草堂联,著对留是动词对动词。
3.形容词对形容词,如:
心清水浊;
山矮人高。
——此为灌县青城山天师洞联。“清、浊、矮、高”都是形容词,在这里有意动作用,是表示发展的。上下联各自对则更工。
4.代词对代词,如:
中圣人之清,有如此水;
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
——此为左宗棠题酒泉联。“此”指酒泉,对以吾是代词相对。
5.数词对数词,如:
七十二峰青未断;
万八千树芳不孤。
——此为无锡梅园联,前三字都是数字相对。
6.副词对副词,如:
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逢老子再骑牛。
——此为函谷关犹龙阁联。未、轻、愿、再都是动词前的副词,未表示否定,轻表示程度,愿表示祈使,再表示范围。
7.介词对介词,如: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此为古名联。原和本,为和因都是介词,前者表示状态,后者表示原因。
8.连词对连词,如:&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此为讽刺曹锟贿选总统联。犹和而是连词,都是表示连续前后名词的。因为“是”作代词用,内嵌了民国总统四字,直斥曹锟贿选的民国总统不是东西。
9.助词对助词,如: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此为苏轼题广东真武庙联。末三字以云乎哉对焉耳矣,是语气助词相对,使语言生动活泼。
叹词对叹词,如:
唉!仆本无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此为西湖岳王坟前秦桧夫妇跪泣像联。“唉”和“啐”是独立句外的叹词相对。
(三)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也就是要求上下联的词结构、短语结构、句法结构必须对应。
(四)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不能“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比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六)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为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题东林书院大门联。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而言,大至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如:
龙藏巨海秋云淡;
鸟宿荒冈夜月寒。
——此为安徽白龙庙联。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2.反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此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不同一般,达到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反对为优”的要求。 
3.串对。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悬将小日月;
照彻大乾坤。
——此副眼镜店联上联是因,下联是果,由悬眼镜到看见东西是递进。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如:
一生谨慎,
万古清高。
横批:业壮山河
——此为安徽含山刁氏祠堂刁雍像联,联语和横批互相映衬,高度概括了北魏守边将领开发宁夏的功臣刁雍的一生。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三.中学对联教学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私塾的取消,中小学的对联教学几乎空白。改革开放以后,中学语文课本出现了对联篇目,中考、高考出现了考查和对联相关的内容的题目。许多奋战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开始关注研讨对联教学,但还没有形成气候。目前,不少农村中小学的对联教学还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
(一)语文课本的对联内容偏少。目前初中语文课本作为篇目的可能只有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中的《对联六副》:
1.湖南岳阳楼
& 四面湖山归眼底,
& 万家忧乐到心头。
2.杭州岳墓对联
& 青山有幸埋忠骨,
& 白铁无辜铸佞臣。
3.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6.方志敏卧室联
& 心爱三物:奇书、骏马、佳山水;
&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文前教学重点要求了解关于对联的一些常识,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且熟读成诵。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必修课文《奇妙的对联》,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对联知识。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还没有关于对联的表述。这也许就是对联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的原因吧。
(二)对联内容的主要考查形式浅析。对联作为一种高考题型,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那年的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中,陈寅恪先生命了这样一副上联:孙行者&当时的考生周祖谟巧对了“胡适之”,也有对“祖冲之”的,至今作为美谈。1987年高考试卷首次出现有关对联题目,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从下面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句?考查对联创作在2004年高考语文试卷上闪亮登场,尽管七套涉及对联的高考试卷如出一辙,都采用了给出上联要求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显得过于单一,但还是获得了一致好评。随后历年高考,各地中考都开始考查对联内容,形式也有所发展。考查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知识记忆。如:
& 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分)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参考答案】16.对仗或对偶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2004年上海高考题)
2.对联修改。如;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的要求,请你修改。(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参考答案】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2006年江苏南京中考卷)
此题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的对联知识,即词性相同,意思相关等来修改。
3.对联寻亲。如: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遗书香
【参考答案】A-d,B-a,C-b,D-c(2004年湖南邵阳中考卷)
4.对联选择。如: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
&&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坐北朝南函里新居&B.红梅点点&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鹤寿悠悠似南山&D.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子要为天下奇
【参考答案】C(2005年贵州贵阳课改区中考卷)
5.对联分析。如:蔡锷墓前挽联诗甚多,这些挽联颂扬他___________。
挽联:(1)义不帝秦,间关万里;功在救国,俎豆千秋。
    (2)从头收拾了山河,一身尘土;正气磅礴在天地,万古日星。
【参考答案】“功在救国”或“护国讨袁”(2002年湖南长沙中考卷)
6..对联创作。
(1)对下联。如:“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古楚淮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洪泽湖、大运河等自然景观;有关天培、周恩来等历史名人;《西游记》在这里诞生,淮扬菜从这里扬名。现在,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对出下联。下联的内容要能反映淮安地方特色。
①大运河源远流长 ②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③古楚文化名扬四海
上联:&&&&&&&&&&&&&&&&&&&&&&&&&&&&
【参考答案】①洪泽湖烟波浩渺,第一山峰奇景秀;
② 关天培铁血雄心报中华,吴承恩呕心沥血著西游;
③淮扬美食香飘九州。(2004年江苏淮安中考题)
(2)对下联,拟横批。如: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参考答案】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2005年全国高考福建卷)
(3)根据要求拟写对联。如: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参考答案】思建设祖国责任,远离毒品;念报答父母恩情,珍爱生命。
  或:看去漂亮,罂粟花实为美女蛇;听来动听,海洛英真是白骨精。(2005年全国卷I)
根据试卷分析,有关对联考查的题目得分率普遍较低,主要是因为平时忽视对联教学,学生没有掌握对联常识,缺少撰写对联的能力。
(三)目前对联进课堂的方法简述。传统的私塾教学中,“对课”是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而且对语言技能的训练有很高的价值,此外它还具有智力考查的因素。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开掘课程资源”&“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掘学生感兴趣的资源,&不仅包括课堂资源,还有课外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让丰厚的语文内涵彰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随着对联成为高考、中考的语文综合能力测试的题型之一,广大语文老师不得不重新让对联这古老而又陌生的文学形式重新走进语文大课堂。为了对联进课堂,他们或讲对联故事,或用对联总结课文,或和学生共同赏析妙联,或组织学生大胆撰写对联,或开设对联专题讲座,师生迷醉其中,其乐融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们在教学之余,广泛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对联并努力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研讨高考、中考对联考查的题型,有的放矢地编写对联练习,总结交流对联教学的心得体会。让对联这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重新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四.我的对联教学实践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力图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尝试渗透对联知识的传播,充分显示对联的艺术魅力和特殊功能,给学生以“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的美感享受,并从中获得教益,使对联这个文化瑰宝、艺苑奇葩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一)巧夺天工,用对联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会用我的人生格言“认认真真读书,清清白白做人”作自我介绍.用我为学校四十周年校庆拟写的对联“漫漫征程栉风沐雨育桃李枝繁叶茂芳满园;莘莘学子习文研理逞英豪虎跃龙腾遍中华”介绍学校的辉煌历史,用“露滋雨润园丁倾心注血培养华夏栋梁;蛟腾凤飞学子求知增能谱写风流篇章”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为校争光的信心。这样做,让学生对对联感兴趣,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效果尚好。
(二)广泛搜集,用对联导入新课。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短小精悍的对联是词的组合,一般都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课文中常见词语。浩瀚对联长河中包含有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个性、美德、心态、风俗等等,用对联导入新课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为此,我平时广泛搜集报纸杂志、书籍网络上的和课文相关的对联,有选择的在导入新课时使用。
&1、用课文作者的对联导入新课。“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是数学家华罗庚1953年参加由中科院组织的考察团出国访问途中巧用同行者名字拟写的对联,上联中一是嵌有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二是指战国时期的三大强国韩赵魏,包含了双重意思。下联中,嵌进了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九章》一书又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作,此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我在教华罗庚的《统筹知识》一文时,首先出示这副对联,简要讲述了这副对联的创作经过,然后揭示课题。使学生明白华罗庚不仅是数学大师,还是文字高手。
&2、用和课文作者相关的对联导入新课。教学古代文学家的诗文,我常用后人创作的和作者生平事迹相关的对联导入新课。比如教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的对联是:“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教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导入的对联是:“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教杜甫的《春望》导入的对联是:“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教鲁迅的作品导入的对联是“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3、用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对联导入新课。文人墨客游览名胜古迹留有很多佳联,可以用来导入新课。比如用“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导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用“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用“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导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三)精心创作,用对联归纳课文。言简意赅的对联有画龙点睛之妙。我经常拟写对联归纳总结课文。比如教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我拟写的对联是“打开文学之门,踏上求知之路”。教冰心的哲理诗《嫩绿的芽儿》《纸船》,我拟写的对联是“浇嫩芽长成累累硕果,折纸船报答深深母爱”。教蒲松龄的《范进中举》我拟写的对联是“范进中举洋相百出,胡屠送媚丑态频现”。教契诃夫的《变色龙》我拟写的对联是“低三下四丧家犬,吆五喝六变色龙”。教林嗣环的《口技》我拟写的对联是“技者坐屏障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宾客团客厅如惊如恐呼天抢地”。教李岚清何振梁北京申奥陈述发言,我拟写的对联是“古老北京渴望奥运,悠久中华期待梦想”。我创作的《苏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每课一联(八年级上册)》发表于《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9月号。八年级下册的每课一联即将刊出。我将每课一联发上《楚州网》《楚州教育》专栏,受到同行网友的好评,他们要求我为初中六册的全部课文拟联,我已经答应他们,不久就可完稿。在拟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这样做,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提高自身素质和课堂效益。
(四)反复练习,用对联延伸知识。随着对联进课本,对联进课堂,对联进中考、高考,教学生写对联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我有意识地在课间,课后实施对联练习,让学生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起步,学会炼字,筛选词语,写出优美对句。训练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对联创作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也是知情统一的知识获得过程。而动态的探究过程又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对知识积累加工的同时,能让学生自主体验情感,在方寸间发现感受词汇内在的丰富内涵与背景,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和发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对联训练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如学生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概括为:“百草乐园,自然熏陶;三味书屋,文明教化。”又如我在分析《杨修之死》一文后,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杨修,学生概括为:“一张巧嘴道天机,两片薄唇招横祸”。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杨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这种做法,比只串讲课文字词,多了一层能力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到位。在中考复习时,我编写对联专项练习题,提高学生的拟联能力。比如我我设计了上联“东临碣石观沧海”,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下联。学生根据苏轼《江城子》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答出“西望星汉射天狼”&“西望夜朗寄愁心”等,此类对联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浑然一体。个人认为,学生写对联,不能刻意求工,对偶就行,宽对即可,严对更妙。至于平仄声,可以不问。不能让平仄声束缚学生的手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五)开设讲座,用对联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对联除去作为语言思维练习之外,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为此,我经常在全校开设对联知识讲座,讲授对联知识,在板报橱窗布置对联欣赏专栏,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有奖征对下联,&专题对联创作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兴趣,提升能力。
对联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艺术。对联外形整齐,节奏和谐,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我认为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良好背景下,只要广大老师坚持不懈,一定能够重新拾起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发扬光大,并且与时俱进,迎来语文教学更美好春天的来临。
参考文献:
1、梁章钜《楹联丛话》
2、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修订稿)
3、《语文课程标准》
4、洪宗礼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6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名字写对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