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山湖羊的故事是佛道,还是其它道派

&&& 选择青岩寺还是选择医巫吕山。对于游客相对来说,的好一些,如果你非常信佛祖保佑之类的,可以去看一下,拜一下。但如果您是想去玩玩散散心,我不太推荐,因为在那里上香价格很高,几乎每一步都需要花钱请这个。&&& 如果你是佛道中人或者信佛的人你可以选择青岩寺或者医巫闾山都可以的。想去散心的话还是建议去医巫闾山比较不错的。
24小时咨询热线:
景区接待电话:
接站负责人:
邮编:121300
地址:辽宁省北镇青岩寺
初一:弥勒佛圣诞
初五:拜关帝(伽蓝菩萨)接五路财神
初七:人日拜“歪脖老母”一生顺达
初八:顺意节,拜弥勒佛
廿五:老天仓,拜老母库满仓盈
初二:玉龙抬头,土地正神圣诞
初八:释迦牟尼出家
十九:观音菩萨圣诞
廿一:普贤菩萨圣诞
初六:眼光娘娘圣诞
初八:释迦牟尼圣诞
十五:释迦牟尼成佛
十七:送子娘娘圣诞
十八:娘娘庙会
十三:伽蓝菩萨圣诞(关羽磨刀日)
初三:韦驮圣诞
十一:井泉龙王圣诞(上院龙饮涧)
十九:观音菩萨成道 廿四:财神圣诞
十五:地藏王菩萨圣诞
三十:地藏王成道日
初九:寿星圣诞,拜寿星,延年益寿
十五:关羽圣诞
十九:观音菩萨出家
三十:药师琉璃光佛圣诞
初十:十不全圣诞
十七:阿弥陀佛圣诞
初八:释迦牟尼成道
每月初一、十五拜佛、诵经,功德无量。
每月初三、十三、廿三拜山神土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宅平安,事业隆裕。
Coryright 2012 青岩寺歪脖老母旅游服务网 版权所有 青岩寺投诉电话:
 |  |  |  |  | 
电话: 传真: 地址:辽宁省北镇市常兴店青岩寺风景区&&全球经典
&&服务项目
&&企业服务项目
&&个人服务项目
&&成功案例
&&易术文化
&&当前位置:
&& 安镇符咒的利用与风水信仰的辐射
安镇符咒的利用与风水信仰的辐射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利用福建民间搜集的资料,分析了各类安镇符咒与风水信仰的密切关系。这些安镇符咒融入了福建的一些区域性特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种民间信仰的有机整合。从文化心理学的立场分析,安镇符咒仪式之不断重复的过程,也是风水信念逐步走向“内敛化”的过程。而各类风水选择活动的盛行,亦可视为有关风水之“社会记忆”形式的一种“外在化”呈现。明清以来风水在福建民间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泛滥(辐射),正是风水信仰“内敛化”与“外在化”的矛盾运动的自然结果。
符咒,是符和咒语的总称,符咒一直是道教斋醮科仪中重要的法术之一。
在事生与事死活动中,早期堪舆家与道教符派有很多共通之处。张衡在《论衡》中就提到“世间缮治宅舍”时“令巫祝延以解土神”,这种“解土”仪式后为道教符派的“安镇科仪”所吸收。如《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七列有“召诸天神龙安镇墓宅品”,《赤松子章历》卷五列有“谢土章”,皆属较早的安镇墓宅科文。唐末杜光庭编撰的《道门科范大全集》也收有安宅解犯仪、安宅解犯忏方仪,安宅解犯谢灶仪等。元明以后的道教正一派更有很多独立的安镇科仪,如《道藏》收有《正一醮宅仪》、《正一醮墓仪》、《土司灯仪》等多种,今《藏外道书》所收明代正一派科仪书《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十四亦录有《九宫八卦安镇神灯科》一种,皆讲如何礼谢各方位的神灵、注意造作时的神煞禁忌等(如安宅三朝仪、土府行道仪等)。宋元以来的全真教派,亦有类似科仪,如四川青城山古常道所藏《广成仪制》中便有清代《阳醮谢土安镇九宫全集》、《阴醮招安启请全集》等书。《阴醮招安启请全集》更明确指出了安墓科仪与堪舆风水术的“一脉相传”:“玄灵叶应,由宗祖而荫子孙;人事式凭,辨吉凶而稽风水。盖缘一脉相传,灾祥是系。百神所主,祸福悠关。然点穴寻龙,虽从术学;而凌空化鹤,罕遇仙踪。妥先灵而卜吉,本希庆衍千秋。”
随着安镇墓宅的祈禳类科仪的流行,安镇符也被广为利用。如殆出于隋唐的《无上三元镇宅灵》,强调三元灵所代表的三部九军能振动天威,驱除各类威胁宅舍安全的妖魔鬼怪,制伏瘟疫凶灾;殆出于唐之后的《太上秘法镇宅灵符》,列有《璇玑八卦之图》及厌鬼辟邪之镇宅灵符七十二道;殆出于宋前的《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也录有安宅、辟土等符多种;《黄石公安宅护符法》列有五岳镇宅符、镇土府符、救宅符、镇寺观符等。而考古发现,早在东汉末年道符就发挥了镇墓的功能。如陕西户县朱家堡出土的汉阳嘉二年(133)朱书陶瓶附有两个道符,称绑缚恶鬼的法物绳索在此,逐鬼驱邪的太一、天一星神也在持节以待;湖南长沙麻林桥出土的南朝刘宋元嘉十年(433)徐副买地券则已出现北斗七星、文昌六星、房宿四星、衿二星、心宿三星构成的星象符;福建泉州1996年出土的宋绍兴十九年(1149)买地券亦刻有北斗七星符案,“以应地下诸神恶鬼,不得妄乱侵占”。当然,后世的堪舆家也自觉地吸纳道教的安镇符。如《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卷六百七十八《阳宅十书》就收入多类的安宅护救符镇法和各种镇宅神符。大量的安镇科仪与安镇符咒无疑是“道教的宗教生活和堪舆术的广泛流行相结合的产物”。
宋元以来,随着东南区域开发进程的加速,道教对福建民间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入。一方面,道教不断将福建民间信仰中的诸神(如马祖、瘟神)纳入其神仙谱系,再推广于民间,带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世俗道教盛行于八闽各地。另一方面,道教的理论和斋醮符咒仪式也渐被移植到各种民间教派及民间信仰之中,从而推动民间教派和民间信仰的繁荣兴盛。如今闽西北一带的普庵教道坛(兼容巫道科法)就流传有《佛道太上道坛正教安龙扶气玄科》和《太上安龙扶气神灯济群玄科》等,每当聚落或社区内不平安之事(如死人、瘟病)屡屡出现时,人们常归结为“龙脉”受煞气干扰,道坛法师就会行“请龙”、“安龙”科仪,张贴或焚化灵符,以祭龙神、通龙脉、壮龙气,从而保证整个区域的风水吉利。而在闽北一带,一旦祖坟风水遭遇破坏,亦须请道士举行安龙平基仪式,防止风水“龙神”被人抢走。
毋庸置疑,福建基层民众为改善聚落或社区的风水环境,以及自家宅舍及坟墓的风水气运,常会举行安镇科仪或张贴、焚化灵符以作为风水吉利的双重保证或必要补充。特别是在聚落及阴阳居的整体环境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张贴、焚化象征着神灵法力的灵符不失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风水补救药方,能让人及时赢得避免灾难降临的时间差,从而也获得幻想性的精神补偿。对于崇拜鬼神的基层民众而言,走向民间化和仪式化的安镇符咒法术,其实为他们建立了一套关于“宇宙交感”的合法解释,从而强化了其内心对风水的信仰力度。考察各类安镇符咒在民间的运用,有助于更为深入地了解福建民间乃至整个中国对风水的崇信状态。
早期的正统道教并不承认闾山教,如宋白玉蟾就称:“复有闾山法者,其实一巫法也。巫法亦多窃太上之语,故彼法多用太上咒语。”其在福建影响较大的教派主要有三奶派(主祀兴化陈靖姑,亦称临水夫人)和法主公派(主祀永福张慈观,即张圣者)等。按《三教搜神大全》载,陈靖姑曾“匍往闾山学法,洞主九O法师传度驱雷破庙罡法”。而法主公派则糅杂着道法(巫法)和佛法(瑜伽法、普庵教)二种教法形态,斋醮仪式以黄斋仪为本,以“金山科”(乌狮,功德超亡)和“闾山科”(红狮,醮事、祈禳法事)为支柱,其法师(师公)须经“过法”(传度、授)方能“在道法门中”获得承认。可以说,闾山教是道教下落到地方社会的产物,属于世俗化的民间符道派。
这一特定公牒的设定,显然与福建民间社会对风水文化认同的需要有关。某种意义上说,民间的风水文化认同,通过道教法师特定的文化符号表达――地理符,而不断地获得确认。
图1闾山教“阳平衙给出地理公牒一道”
明清以来,闾山教法主公派在闽东南、闽西南都较为兴盛,至今这些地区依然有许多道坛在传授法主公教法,故流传的法主公镇宅解土符咒也较多,对福建民间社会的事生事死活动影响颇大。如德化石牛山法主公石湖殿保存的各类符、讳(该殿的符由符头、符胆、符脚组成,讳则没有符头和符脚,仅由几个字组成。)竟达二三千道,各类咒语数十篇,单是镇宅压煞符就有数十道,有押土煞符、押三煞符、治鲁班煞符、厅头镇宅符等。值得一提的,今德化、永春、安溪等地的法主公庙,除主祀张公圣君外,还兼祀肖公圣君(肖明)和章公圣君(章敏)。而传说张、章两圣君皆精五行堪舆之术。如南宋张世南记载了一则张圣君的风水预言:“(张圣者)游邑中,募缘造高盖石桥,富室挥金相先,人曰:圣者作大功德,又自可无一颂语?僧笑云:只两好事:石桥半,出通判;石桥全,出状元。无庸颂也。及侍讲公国梁魁天下,乃生于桥成之月。桥方半时,实生通判吴公。”而按德化县榜上黄氏家族的传说,其先祖黄必玉曾献地给章公葬父母坟,章公感恩,拜必玉为谊父,为黄氏建钱塘祠,剪裁砂水,故榜上村独有黄氏最为兴旺。因此,福建民间对于法主公庙风水镇宅符的功用,又尤为迷信。至于闾山三奶派,影响主要集中于福州地区,民间也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临水夫人符。这二派符都远传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兹举数张福建闾山教的镇宅或谢土符图略作说明。这些灵符保持着道符中常见的制鬼辟邪特性。如图3-4皆提到能“生”、“养”、“护”生人的“三台”星君,图5、图7的符胆有代表北斗之斗柄的“罡”字,图4、图7书有道符中常见的“雨”和“”的合体字。此外,这些灵符也融入福建地方信仰的一些特色。如图2、图5将南方信奉的宋代僧人“普庵”列为符头,是世俗化的道教和佛教相结合的生动体现。这种书有“普庵”字样的符在闽台两地得到广泛的运用。图6有金沙张圣真君祖殿印,图7有闾山法院符印。值得一提的,图6系张圣真君庙开庙典礼时法师当场画的符,法师先将舌头割破后再将舌血沾在符上,符中间的黑块即血迹,故又称血符,血符法力甚大,能去污除邪,用作镇宅时贴于门上或厅堂的神位上。福安《甘棠堡琐志》录有一则闾山教符法的传闻:“王开朝,清雍正间,得闾山术□,其法力特别高强,凡人向之祈福,先用铁符放去,一日忽然镇在东门陈宅之中庭,陈宅之妇知王法师之铁符,用红裙掩于厅前,而铁符受其秽气,不能收回,今亦依然宛在,即举人陈培元之宅是也。”所谓铁符会飞或受秽气收不回之事,当然不太可信。实际上,镇于陈宅中庭之铁符,更可能是陈宅用于镇宅的一块明器耳。
图2-4,录自叶明生:《福建龙岩市东肖镇闾山教广济坛科仪本汇编》,第172页。
图5泉州德化石牛山石湖殿镇宅符。图6福州闽侯上街镇侯官村张圣真君庙血符。
图7福州乌山吕祖宫镇宅压煞符(主祀吕祖、从祀临水夫人和观音)。
大体来说,福建民间道坛受授过法的师公或法师,在画镇宅符时会较严格地遵照闾山法主公教派的一些基本仪轨。如须先上香拜闾山祖师或法主公,上章告文,举行步罡踏斗和叩齿捏诀之法,才能将法力注入符中(所谓的通符窍)。但民间也有一些画闾山符者的法术主要靠祖传得来,有时也私传弟子,并未经过正规的道坛受,画符常是其维持生计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反映了闾山符咒法术在民间的多种传承途径。据福建师范大学99级历史预科班的郭震年调查,福安市上白石镇就有位祖传的专职画符者,带有数位徒弟,当地人俗称之“老师”,已有三十余年的画符经历,其画符亦遵照闾山教的一些仪轨,请其符者应将保平安的镇宅符贴在中堂,但不可全部贴紧,否则就是死符。符下三分之一要随风飘动,才能将各种恶煞拒于门外。福安市范坑乡也有一位祖传(已传十七代)的专职画符者,但不带徒弟。其请符之主神也是闾山祖师,然而所念之咒却是真武咒、哪吒咒,手结则是盘古结、真武结和哪吒结。从其所念的符咒可以看出各种神灵信仰在民间的有机结合。
宋代以来闾山派镇宅符咒在闽东南及闽西南的辐射,凸现出风水信仰与地方神o崇拜正彼此透过仪式的深层次戏剧表演,来达成一种共同镇煞目标,从而保证住宅“龙神”之安宁。这种带着强烈象征意义的符咒仪式和语言的演示力度,当然超过抽(解)签者对签文中所涉及的风水判断的解读。毕竟,画(用)符者的心态几乎是敬畏而凝重的,充满着对抗性的崇高感;而解(抽)签者在辨签时,难免带着更多的游戏氛围,甚至允许怀疑与否定。福建民间都较看重办法会(红白事)时所请的闾山镇宅符,就是种明证。基层民众普遍的趋避心态,无疑是闾山教地理符咒能在福建盛行甚久的一大主因。
特别是客家人使用八卦符镇宅时,常要举行安符仪式,请法师念清净宅咒,请杨公神护佑(详见下文),以公鸡鸡冠血为八卦符开光点眼。这些镇宅符,多层面地展示了地方神灵信仰同风水信仰的相互渗透形态。
今在台南民间流行的昆仑符法,系由福建传入的道教上清(茅山)雷法之一。该符法所保存的一种镇宅符(图15),据说能发挥保护宅舍“来龙”的功能,生动地反映了民间对风水“龙脉”的保护意识。闽台各种镇宅符咒,无疑是道教与风水信仰相结合并走向民间化的一种载体。而民间信仰中的各种神灵,也借助这些符咒更为广泛地参与了基层生活空间秩序的维护与控制。
立阴阳契字人武夷王有地基一所,坐落××兼××,东至青龙,西至白虎,南至朱雀,北至元武,上至苍天,下至黄泉土,四至明白。今因缺金银费用,托中人引就于阳间×××,尽卖出黄金一佰贰拾锭,即日仝中收托,地基付银主阳间人×××起盖屋宇,坐×向×,兼×分金,尾×××,咸告竣进入居住,永为己宅。其屋万年不朽,子孙富贵,科甲联登,丁财日进。恐口无凭,岁次××年××月××日设醮安谢土符,立契坂二砖为记。其地基系是武夷王掌管,于别神无干,埋在土符座下为荨A⒁跹羝跞宋湟耐
中人土地公
作证人张坚固
见证人李定度
知见人车王公
代笔人兔毛笔
岁次年月日
由该符图和契文可知:福建民间在具体运用理气派的符镇法时,充分融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认知,带有鲜明的本土化和区域化的特色。人们拜祭神o并非仅仅出于某种精神上的终极关怀,而更是服从于现世的利益追求。如契文便隐含了对地主“武夷王”的一种游狎的心态:“武夷王”并非因应事主的乞求提供厝地,反而是“因缺金银费用”主动卖地的。理气派风水术所运用的安镇符咒,其实为民间提供了一种可以来利用神o的工具。从闽人的文化心理分析,宋以来理气派能成形于福建并流传于后世,并非偶然的。
图16同安县洪厝建厝砖契。图17福州市广达路红旗巷内照天君庙太岁符。
太岁符中所提到的北斗七星,乃先秦两汉的古式常见图案,主要用以辨岁次吉凶及方位祸福。而道教向亦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说法,北斗七星可消灾解厄,保命延生。所谓五雷,概指金、木、水、火、土五方雷公(神)。六甲系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代表阳神玉男;六丁是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代表阴神玉女。五雷、六甲、六丁都是道法用以驱鬼役疫的神将天兵。
毋庸置疑,太岁符咒所构设是一个充满神性的宇宙秩序,而世俗的生命秩序乃宇宙秩序的缩影,必然要接受宇宙秩序的规范。太岁符所象征的,便是超自然的力量对某个生命序列中不正常状态的宰制。由于每年太岁星君不一样,所代表的房舍方位吉凶(如今年“大利南北,不利东西”,明年则是“大利东西,不利南北”)也不同。已建好的房舍方位无疑是无法改变的,故太岁符在福建民间也应用得相当广泛。据笔者调查所见,目前福建各地的太岁符大多是印刷的,足见其需求量之大。
以福建为例,随着客家民系与非客家民系在经济、文化上的密切的交汇,不同区域的许多宗教信仰与民间习俗也互相影响。在缺乏确凿的史料来佐证的情况下,有关杨公符起源于传统的客家地区的说法,更多代表的是种文化的认同,而不能贸然推断就是历史的真实。
顾名思义,杨公符是指一种写着“杨公”、“杨救贫”等与杨筠松风水师名号相关的压煞驱邪符之总称。这是从广义上说的。如今福建民间所见的杨公符的种类不少,但并不必然与风水信仰有关,如图19,系清流贵人峰会龙寺的治牛瘟灵符,据说贴于牛栏上可治牛瘟。今客家一带较常见的杨公符,主要是竖造或安葬时贴于符木(竹)或其他场所的一种地理符。狭义上说,如果不竖符木或不将符贴在符木上,不属于正规的杨公风水符。书写和使用这种杨公符都要遵循一整套较神秘的仪式和法术。
按清武平县人林宝树(生于康熙十二年)所著启蒙读物《年初一》(又名《一年使用杂文字》)所云:“许多斯文行地理,人人称说堪舆仙。南经碣石罗经袋,看人祠堂及地坟。杨公符木有灵应,消砂纳水照书篇。中宫驾定分山向,金井穴情用水插。峦头内胎外界水,明堂斗口峰峦尖。闲龟背过龙碑座,祭合摆角及冢圈。埋葬之时出破军,呼龙出煞喊大声。红色利市雄鸡血,完工谢土讲谢金。”可知清初立杨公符在汀州府一带广为流行。所谓“杨公符木”,指建宅“动土”或做坟“破土”前竖立于纵轴线末端的符树(用竹筒或桃树做成)。用竹筒时,竹头在上,竹筒限定用三节。用桃树时,桃树头在下。符树的高度是杨公尺三尺三寸,即鲁班尺二尺九寸。杨公符用红纸墨书,贴于符树上。在竖符时,要祭杨公先师(杨筠松),举行杨公符开光仪式。拜祭时,东家须用三牲(鸡、兔、猪)、香纸、蜡烛(建厝用红烛,做坟用白烛)、果品虔诚恭祭杨公先师(如果是阳宅,拜祭的先师有鲁班、荷叶、杨公,杨公先师居中)。风水先生须主持仪式,手握七星剑,斩杀雄鸡祭告天地,以鸡血点符,杨公符才能真正具有法力。林宝树提到的阴宅出破军或阳宅出煞、谢土(闽西人亦称出水)事,亦与祭杨公符有关系。一般要点烛、置茶酒、亦以剑杀雄鸡(杀鸡时一定要鸣炮),将鸡血洒于草纸上,然后当空焚烧草纸和杨公符,以免杨公留下变成邪神。动土或破土前与完工后所举行的祭杨公符仪式亦有所区别。一般是前者可以鸣炮,后者则须保持肃静,不许鸣炮。举行祭杨公仪式时,风水师通常也要配用一些防煞符,如武平一带流行的共身符等(图20)。竖符木(竹)无疑是杨公符区别于各种镇宅符或镇墓符的主要特征之一。杨公符木的功能,大抵有二项,一是保证事主或墓主获得好的穴地(如真正得到吉山、吉穴、吉向,有阳宅和阴宅之分),二是保证竖造和安葬过程的吉祥,防止各路神煞、鬼神对墓主或事主、以及风水师的侵害。
图19三明清流贵人峰会龙寺的治牛瘟灵符。图20、图23武平民间流行的共身符、杨公符。
图21永定、南靖民间流行的杨公符。图22长汀民间流行的杨公符。
据笔者调查,与传统客家地区交界的龙岩人、漳州人地区,杨公符在基层民众中也有较大影响力。譬如,华安县马坑《李氏族谱》(民国本)载有本族在竖厝和上梁时所用的杨公符(图24),上梁贴此符(亦应点公鸡血方有镇宅功效)尚须念“进梁符”唱语:“镇宅光明,老少康宁,家门吉庆。”颇有特色。该谱还录有安放于墓地后土位置的三张“出煞符”(图25-27)。在使用杨公符的地区,风水师在墓地后土所举行的出破军或出煞仪式大同小异,如皆须焚香、挥剑杀公鸡,对符泼鸡血等,故图25、图27等出煞符虽未书有“杨公”字样,但发挥的功能却与“杨公符”相似,应属“杨公符”的变体。另据漳浦石榴镇玳瑁村刘广明先生所画墓地用的杨公符(图28),书写着“奉天杨公圣人攘睢奔比缏闪睢钡茸郑鼓诨恍┫笮蔚摹叭铡薄霸隆薄八弊郑视殖扑恕白龇缢笔狈潘谒谩;朔保畹闹溆镆步霞蚵裕挥腥种洌海1)用笔头顿符咒:“一顿天清清,二顿地灵灵,三顿仙师显贞刑,急急如律令取!保2)做符胆咒:“一出日月明,一转占光山,一横挑不起,直剑占鬼神,一点鬼神惊。”(3)做护身胆咒:“左宣天地转,右宣日月明,一横安人物,直上通阴阳,一点神符助,宰(再)点鬼神惊。”将杨公由一位普通的风水师提升为孔子一样的“圣人”,这隐约地透露出了民间信仰在剪裁所谓的正统文化(或精英文化)方面的随意性。而刘先生画“制白虎日月星符”(图29)所使用的咒语与画杨公符(水符)相同,亦主要发挥着压煞的功能。
漳州南靖龟洋《庄氏家谱尺牍通册》(民国抄本)录有本族竖造及安葬时所用的杨公符,属典型的“杨、曾、廖”类型(图30)。整个竖符仪式所用咒语甚是繁复:
主书符以后,三朝来财,七朝进宝,家门兴吉,老幼平安,善事招来,恶事远送,大富大贵,百子千孙。自今竖符以后,天煞归天,地煞归地,乙百二十四凶神恶煞各归回避,各归空位,年煞归年方,月煞归月位。启上诸位仙师、列位尊神,今日弟子代师行法,在于诸位神仙请在案前,书茸媸Ψ坏腊舱蛑泄尉斯ざ痢⒎馗恰苍幔傥藿伞7槎苏⒐饷鳎馗嵌ィ媳@嫌灼桨病G寮撸薪鹬揭掖蠓郑恍姆钌涎罟墒Α⒙嘲嘞墒Α⒑梢断墒Α⒆姹鞠墒Α踅滔墒Γ钗幌墒α炷啥テ竞旎鸾换T儆幸环址钌衔宸缴郊摇⑼恋亓窳炷啥テ窘韬旎鸾换4思渫恋厣褡嘧盍椋裉彀蔚兀鋈胗拿鳌坏谩邪ú磺宄DD注)日。文书上请大以符明的,依大道元亨利贞各保安宁,吉吉如律令。交钱己吃,再叩神,酒奉,叩神。时自今书符以后,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百无禁忌,任我弟子所作,百无禁忌。鲁班、荷叶弟子所作,百无占忌。一我皇帝子孙所作,百无占忌。书符端正,发力光明,多见人工,□见去立,永远山还,永作千年之吉地;龙番虎救,长为万代之佳城。几请未露,悉赖并菏世此卸辽穹,不敢九(即久DD注)留,先有请神之文,后叩送之礼,有请有送,奉送天神回天,地神回地,东西南北,各归原坛回本位。伏望杨公仙师、诸位仙师、列位尊神,请在符前,退符后,扶持弟子游行天下,常在心怀,祖师神符安镇申中宫,招祥纳吉,本山福主尊神镇守吉龙山下,不敢拜送。自后工成完满,礼当O谢,来则留恩,去当降福善保。伏惟神童大吉大利。
整个颂念杨公符咒的仪式主要包括请神和辞神的环节。请神时,各位与庇护风水有关的神o可谓通通到临了,都要集体参与对恶煞的征服,人神之间呈现出一派共庆共荣的和谐场面。然而在杨公等神灵完成“使命”之后,却又要被“奉送”走的,以免成为邪神。这似乎表明,为了有效地维护并保持日常生活秩序,除要掌握主动与神o和解的技能外,更要学会消极地回避神o的技巧。这种人神之间由合而离的独特现象,也表明人们又从非正常时间(神圣时间)又转换成正常时间(世俗时间),从一种风水信仰的状态又走回到日常生活的状态。 从文化传统的继承向度看,竖杨公仪式中所表现出的与神o若即若离的关系,也再现了移居入闽的汉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由“民神杂糅”到“民神异业”的影子。在人神和悦的演示性剧场中,人们相信并承认“神o是真实的存在”之际,也潜在地生成了“风水是真实的存在”的信念。可以说,风水习俗充分借助了神灵之崇拜而获得其合理存在的信仰基础。
(图23)(图26)(图27)
民国华安马坑《李氏族谱》所录竖厝、上梁符(杨公符)、墓地符。
漳浦石榴镇玳瑁村九龙庵杨公符(水符)、墓地符(制白虎日月星符)。
图30 民国南靖龟洋《庄氏家谱尺牍通册》所录杨公符。
上提及的同安县马巷洪厝符咒簿抄本,也抄有两个较特别的符DD“安灶符”和“天杀符”(图31-32),符体结构都相当简单。“安灶符”提到“杨公祖师神符亲到安谢”字样,“天杀符”则提到“廖公仙师亲王中宫”等字样,这与闽西客家民系及闽西南原漳州府的闽南人所用的杨公符符体结构相近。然而,在阳宅动土或墓地破土时,则几乎未见原泉州府的闽南人同漳州府的闽南人一样,树杨公符木或立杨公牌位的(更多的是立土地公牌位)。虽然同属闽南福佬民系,漳、泉在文化习俗上还是略有差异的。闽南泉州人与闽西客家人之间,阻隔着龙岩人和漳州人,在文化习俗及整体人文性格上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特色。杨公符的地域分布形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差异。
图31-32同安马巷洪厝安灶符、天杀符。图33-36台南镇棺木刹符、制什煞符、丧葬用符、土符。
清代以降,大量的客家人及闽南人迁移台湾,也带去故土的风俗信仰。今闽西南地区盛行的杨公符法术也在台湾落地生根。譬如源自福建的台南昆仑符法,就包括不少常见于闽西南的各式杨公符(图33-38)。如图33是贴在棺木头上用;34系安葬之日风水师带在身上防犯凶神恶煞的,贴用或化水食之皆可;图35是丧葬时给丧家化水食用的;图36是起土或破土时所用符;图37乃制凶s恶曜的灵符;图38与今闽西客家人常用的雪山符相同,主要用于宅舍防火及去邪气。只是闽西一带做符时,常用白水粉书于一丈黑布上,而台南则是用黑色纸书之罢了。同福建所见的杨公符一样(如上文的治牛瘟符),这些杨公符并非尽属于与竖造或安葬活动相关的风水符,但无疑都发挥着镇煞去邪的功能。可以说,在画符者的运作下,闽台民间的“杨公”的角色定位(神格)已走向多元化。
值得一提,近年台湾出版的《符咒施法全书》,亦录有不少杨公符。作者称录自“古书中之符文咒语”,是否源自福建,不得而知。但其用法却与闽西南竖杨公符木(竹)相近。如图39为宅屋有邪收煞用,系“用竹,符长二尺五寸,可制煞”,所念咒语是:“神入地百无占忌,神符下地一寸深,山神恶煞不敢侵,吾奉杨公仙师急急如律令取!蓖40虽未提杨公,但提到曾公即曾文{,主要用于造葬,“若山势凶猛,葬后用骰弥癫囊恢Γ揭勾颍诖吮呙荒啵蠹奘隆薄U庵止餐ǖ氖罟(竹)法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岸在文化上的亲缘性特征。
客家及漳州地区盛行的杨公符,可能对琉球人的墓地风水活动产生影响。近年来琉球久米岛曾出土了一些与福建闽西南两种较典型的杨公符(“杨公”型和“杨曾寥”型)相近的墓地符。如图41有攘睢把罟排F仆链蠼奔比缏闪睢钡茸郑42则书有“后符九天玄君杨曾寥诸神师到山催官大吉”等字。据山里纯一先生介绍,图42并非安放在墓中,而是连同咒语写在纸上,贴于竹筒上,等祭祀仪式结束后再焚化掉,此与闽西南竖杨公符木的仪式何其相近也。这也反映了琉球丧葬文化所保存着的中国本土特色。
出于对某种无形的恶的力量的恐惧(邪、鬼、妖、精,邪神、恶煞),人们首先渴求的是代表善的势力的天神(如三台星君、四御、北斗星君、六丁六甲)的降临,能使他们重新获得了对当下的生存状态之信任。道教各派的符咒无疑提供一个人神交感的媒介。但天神毕竟代表着某种外在化的力量,不能代替人来分沾自我命运的苦难。而杨筠松、曾文{、寥禹等风水先生通过寻龙喝形,毕竟把握住改变尘世命运的力量。人们将杨、曾、寥等圣化为人神(仙师、圣人、祖师),获得与天神相近的能量,表征的其实是他们在事生与事死活动中自我本质力量的提升与抗争。竖杨公符木,拜祭杨公先师,张贴或焚化杨公符,意味着他们在时空秩序(动土、破土时是指向当下的)与生命秩序(动土、破土时是指向未来的)的建构中,找寻到某种关于现实生存的归宿感与亲近感。在这种戏剧化的场合里,防止各类“恶煞”对好风水的破坏,构成了民间风水活动的最重要部分,至于如何运用技术化的风水操作准则反退居其次了。事实上,在这种建构时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戏剧表演中,认知主体无形中已克服了一种对“异己”力量的潜在焦虑感和无助感,并从而确立了人与神、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信仰模式。
63096民间在争风水时或彼此有世仇时,阴恶者难免会用之。用闽南话来说,破坏他人的风水是“派(坏)德性”,这种符为普通大众认可者少,在民间应用并不普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崩脉符竟书有以“降魔”为能事的宋代禅师“普庵”的名字,这从一个侧面反衬出风水观念早已“内化”为某一区域内的族群或民系的性情取向及行为惯性。
63096 本文原系笔者博士论文《事生事死――风水与福建社会文化变迁》(厦门大学,2002年)第3章《神圣帷幕:走向民俗化和仪式化的风水信仰》第3节,发表时略作改动。陈支平、林国平、林嘉书、黄夏年诸先生曾对本文提出不少批评意见,特此致谢。
《论衡》卷二五《解除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86页。
关于道教安镇科仪的情况,参见陈耀庭:《道教科仪与易理》,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1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0月版,第347-352页。李远国先生认为,依据用途与特征,符可分为三大类,即天象符、地理符、人体符。足见地理符在道教中的地位了。参见氏作:《论道教符的分类――兼及符与中国文字的关系》,载《宗教学研究》1997年2期,第42页。
《藏外道书》第14册,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803页。
王育成:《东汉道符释例》,《考古学报》1991年1期。
王育成:《徐副买地券中天师道史料考释》,《考古》1993年6期。
陈健鹰:《读碑三题》,载《闽台民俗》创刊号,1997年12月版。
陈耀庭:《道教科仪与易理》,引同上,第351页。
叶明生:《闽西北普庵清微等派调查》,载杨彦杰主编:《闽西北的民俗宗教与社会》,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2000年12月版,第426-427页。
这可从邵武《樵西古潭何氏宗谱》卷尾三所录的一则合息约文书见出端倪:
《光邑陈姓立情甘字》
立表甘验平基字人陈中乾,缘本族不知何人在何姓观音大座形之山开生基,何宅本欲鸣官究治,中乾出身劝勉。何士沂、占元杰等念属旧渊,从中调处,经众登山挖验,倘私藏骸骨,中乾情愿收领另为改葬,如无骸骨,亦应平基培土安龙,无得异说。此山原系何宅三大股祖妣坟山,自后告陈姓子孙再不得开生基等事。欲后有凭,立情甘愿挖验平基字为据。
同治八年三月十六日
立情甘愿挖验平基字人 陈中乾
经众劝勉人 梁居成 梁居庆
乡保 官永成
安龙道士 官贵贻
有学者认为许九O即许逊,此说尚待考。
《海琼白真人语录》,《道藏》第33册,1988年版,第123页。
《绘图三教搜神大全》卷四《大奶夫人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183页。
叶明生:《闽台张圣君信仰之探讨(续二)》,载《福建道教》2000年1期,第32-35页。
该文牒载叶明生:《福建省龙岩市东肖镇闾山教广济坛科仪本汇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9页。
《游宦纪闻》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页。
63096 福建省道教协会研究会、德化石壶祖殿管理委员会编:《道教圣地石牛山》,1998年7月印,第46-47页。
关于“三台”,《太上感应篇》卷一云:“三台共有六星,每台二星。上台司命,中台司功,下台司录。上帝署为天曹。俾主生死养寿夭。人有三魂,上应三台。”徐道龄《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卷三曰:“上台星君号通妙玄道天尊,生生主者;中台星君号仁化昭德延福天尊,养养大神;下台星君号灵源妙有空洞天尊,护护天翁。”
63096 闽中闾山教多尊称普庵为“南泉教主普庵祖师”、“南泉万法教主”、“普庵真人”、“普庵大德禅师”。元秦子晋《新编连相搜神广记》录有其身世及事迹。
《甘棠堡琐志》卷上《杂记》,民国16年刊本。
本文的部分符咒为林国平教授组织学生调查所得,特此致谢。
详文参照笔者博士论文第3章第2节《寺庙灵签的流传与风水信仰的扩散》。
林嘉书先生为笔者提供华安马坑《李氏族谱》中的符图复印件,特此致谢。
此符在港台亦有见之,如题为香港玄学出版社出版的元光大师著《茅山符教》亦录有此符图。
参见程灵凡:《昆仑符法总解》,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1月版,第176页。笔者所见为汀州民间盗印本。程灵凡先生来函向笔者解释了有关台南昆仑符法的起源问题,特此致谢。
《洪厝咒语簿》影印本,此资料系陈支平教授提供,特此致谢。
在福建、台湾、江西及广东的“买地券”中,“武夷王”(武夷君)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掌管丘墓的小神,作为掌管厝宇的小神出现较少见。关于武夷王信仰问题,可参见拙作:《福建买地券与武夷君信仰》,载《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3期,台湾宗教文化研究会2002年4月版。
参见陈支平:《客家源流新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4-7章。
此符亦见于元光大师著《茅山符教》,但该书符字为“奉认绿煅罟η椎绞张N裂荷奉浮薄
《武平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83页。
克择家曰动土指阳居,破土指阴居。完工指阳居,收煞指阴居。但现多混用。“出煞”、“谢土”二辞则阴阳居共用。
漳州台办林嘉书先生(客家人)认为,客家人之所以要杀雄鸡祭杨公先师,是因为雄鸡于黎明时分啼鸣,恰是日月、阴阳转换的时候,象征着生生不息、瓜瓞绵绵。这大抵符合《周易》“生生之谓易”的说法。而按《年初一》说辞,雄鸡血“红色利市”。
竖杨公符木可能跟杨筠松提出的点穴法――“倒杖法”有一定关系,早期江西派主要根据目力来观测穴位,常借用手杖来标出方位,指定穴位的内气与外气。后来虽普遍使用罗盘来校定方位,“杖法”传统却以竖杨公符木的形式保存下来了。何况杨公符木也常起到指定穴地之纵轴线的作用,可作为桩标。
林嘉书著《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录有上杭县白沙画杨公符者林必璋先生作杨公符的过程及所用咒语(第256-257页),有兴趣者可参照。
刘枝万先生在《闾山教之收魂法》(载《中国民间信仰论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4年版)中认为,符头三点应代表三清,如台湾的彰化县一闾山派法师确钍币畹揭辉蛑溆铮骸胺罘睿反魅澹蛱焯烨澹虻氐亓椋蛉巳顺ど蚬砉砻疒ぃ蛉バ咨穸裆纷卟煌!N岱钐侠暇龋癖鸺比缏闪睢!保ǖ226页)。笔者曾请教道教学者詹石窗教授,他则认为符头三点应代表“俾主生死养寿夭”的三台星君。王育成先生在《中国古代道教奇异符铭考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年第2期)中亦认为符头三点代表三台。
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曾对仪式的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宗教信仰作过区分。他认为前者使得宗教信仰占据了个人身心,将人带到另一个生存方式之中,而后者则是对前者苍白的记忆和反映。参见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37页。
参见程灵凡:《昆仑符法总解》,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1月版。
许绍龙撰、郭林宗发行:《符咒施法全书》,台北:满庭芳出版社1996年版,版前页,《自序》。
许绍龙撰、郭林宗发行:《符咒施法全书》,第133-134页。
参见《那霸市史.资料篇》第1卷6,家谱资料(二),昭和55年3月发行。
图41-42录自山里纯一:《流传于久米岛的咒符诸相》,载《久米岛上东亚诸文化媒介事象的综合研究》1999年3月版。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以来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外交流特别频繁,沿海商民广泛使用水(地)罗盘为航海定向工具,水罗盘被视为神圣之物,商民开航前下针时皆要举行祭礼仪式,向传说中制作和使用罗盘的风水祖师们诚心祷告。如海道针经《顺风相送》之《地罗经下针神文》,谓“奉请历代御制指南祖师,轩辕皇帝,周公圣人,前代神通阴阳仙师,青鸦白鹤仙师,杨救贫仙师,王子乔圣仙师,李淳风仙师,陈抟仙师,郭阆墒Α蛴翁毂呋蚣菹樵疲盗傧阕悦闪凶骶咔彘住7苑钕紫墒埔婚祝蚯蟊;ご徊莆铩钋肜丛蛳愎┣耄ピ虼巧癜菟汀薄#ㄏ虼镄W骸读街趾5勒刖罚本褐谢榫1961年9月版,第23-24页。)海道针经《指南正法》之《定罗经中针祝文》亦称“焚香拜诸位请历代御前指南祖师,轩辕皇帝,周公圣人,前代神通阴阳先师,鬼谷、孙膑先师,袁天罡、李淳风、杨救贫仙师,王子乔、陈希夷仙师,主亻罔郭仙师……乞赐降临……虔备礼物,祈保平安”(引同上,第109页)。相传轩辕皇帝发明指南针,周公用指南针相宅,青鸦白鹤仙师(青乌子)撰《葬经》,李淳风作《阴阳正要》,陈抟(陈希夷)是蜀中理气派的名师(宋《夷坚志》卷七《焦老墓田》就提到陈抟精于地理之术。),郭愫脱罹绕陡潜皇跫易鹞缢谑Α:I仙堂竦姆缢Τ绨萦肼矫袷旌桶苍峄疃械姆缢Τ绨荩泶锏奈幕庖逦抟墒怯兴煌摹
参见程灵凡:《昆仑符法总解》,第359页。
&&相关文章
【上海紫微星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传真: 021- 值班手机: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山湖羊的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