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隆乡下冰雹村长写的病人慰问信信

武汉市招生办致考生及家长一封信---武汉市武昌德隆复读学校
标题:武汉市招生办致考生及家长一封信
点击量 2064
致考生及家长一封信
考生及家长: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于6月7日―8日进行,许多考生及家长面对高考的临近,面对考后志愿填报和录取有关事宜等问题极为关心,本着以考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为确保实现我市2009年“平安高考”总体目标,我们编印了《2009年高考考生、家长必读》宣传册下发给每一位考生,请各位考生和家长认真仔细阅读,相信此宣传册对考生顺利完成高考及合理填报志愿,对帮助考生实现人生的理想、圆大学之梦起到一定作用。
祝广大考生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 &&&&&&&&&&&&&&&&&&&&&&&&&&&&武汉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 &&&&&&&&&&&&&&&&&&&二○○九年五月
一、诚信应考,确保考试安全、公平、公正
普通高考是国家选才的重要手段,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是教育考试公平原则的集中体现,普通高考作为国家考试从报名到考试直至阅卷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每年高考都要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和规定。教育部2004年颁布《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教育部第18号令)将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具体分成9种违纪行为和14种违规行为,违者将受到严格的处罚。下面几则事例当是前车之鉴:
考生A在考试时故意将答卷让后排的考生B抄袭。经调查核实后,评卷专家阅卷过程中认定为试卷雷同,这两名考生均被取消了各科考试成绩;
某考生考试结束铃响后不听监考员劝阻继续答题,该生因此被取消了该科成绩。
特别提醒考生、家长注意:今年教育部教学[2009]2号文件在18号令基础上,加大了处罚力度,出台了新的违规处理办法:
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对违规参加全国统考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处理。
对违规参加全国统考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并由其所在高等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严肃处理;对代替他人参加全国统考、在全国统考中组织作弊或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的高等学校在校生,高等学校可以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
对由他人代替或代替他人参加全国统考的社会其他人员,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并由其报名考试所在地的省级招办向其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违规事实,并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相应处罚。
各省级招办须将考生在全国统考中的违规事实客观记入其《考生电子档案》,作为考生考试诚信记录的重要内容,供高等学校录取和录用单位人事部门查询。考生考试违纪作弊可能将会使自己一生错失许多机会,给自己带来得不偿失的代价。
二、考试期间,考生及家长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1.“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制度,给考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不言而喻,这些压力本身就制约了考生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许多经验告诉我们:考前减压是考生正常发挥考试水平的重要环节,考生及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能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在当前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毕竟是少数。况且,考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只是考生应试能力的体现,并不能全面科学反映考生的能力素质,作为家长要发现考生应试能力以外的能力素质,也可以鼓励考生通过自考、成考等其它渠道学习成才。
2.十年寒窗学习使你获得了各学科许多知识点,考试前一天调整心态,准备考试文具和必备品是主要任务。
考前一天要抛开一切杂念,树立信心,做好心理上准备,例如:第一科考完后,不要因为发挥好而轻视后面的考试,更不要因为发挥不好而恐惧甚至放弃后面的考试,只有沉着、冷静、以良好心态走进考场,才会有胜利喜悦的心情走出考场。6月6日下午各考点对考生开放,熟悉考点、考场,是考前一天不可缺少的环节,考生应根据准考证上指定的考点去熟悉环境,要熟悉考点、考场方位,乘车路线和路程所需时间。
3.考试当天出门前再次检查准考证、身份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提醒家长监督考生用笔,由于我省全部实行网上阅卷,考生用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阅卷质量,甚至影响考生成绩。因此,客观答题卡及作图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2B铅笔,主观题答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今年省考试院规定考生仍然须持“双证”参加高考,即持准考证和身份证两证缺一不可,考生应仔细阅读准考证背面《考生须知》,并按规定携带必备文具是否带齐,家长应特别提醒考生一定不得携带手机。《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考生将手机带入考场,无论是否使用,是否开机,一并作违纪舞弊处理。请各位考生、家长注意考试时间,开考15分钟(外语听力为6月8日下午14:45)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特别是外语科目考试,因为有听力考试、进场时间提前。考试开考前,你拿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科目与本场开考科目是否一致,清点试卷页码是否完整,试卷有无污染、破损、漏印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止答题,并将答题卡、试卷按页码顺序整理好反放在桌上,根据监考员的指令依次退出考场。根据国家规定,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按规定时间提前交卷离开考场后,不得出考点,由考点提供专门的休息室,并指派专人统一管理,严禁考生在休息室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违反者按违规处理。值得提示一点,由于高职统考科目考试时间调整,6月8日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仅1小时,此类考生出考点时间提前,请综合考点、考生、家长及送考教师知晓。考试结束后考点试卷回收清点无误,大约15分钟,考点大门才开门放行,请广大考生、家长配合、谅解。
三、考生填报志愿须知
高考志愿既是省招办投档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我省高校招生以考生统一填报的志愿(含征集志愿)为录取依据,省招办按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没有按省招办统一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录取。因此,考生不要轻易放弃每次填报志愿的机会,一定要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报志愿。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有些考生不重视志愿的填报,随意填报志愿,造成落选或录取到不理想的高校;有些高分考生不重视下一个批次志愿填报,上一批次落选后,就失去了录取机会;有些考生对填报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二)院校志愿不太重视,误认为只要与院校取得联系,得到学校认可,就可以被录取。我们特别提醒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慎重合理填报志愿,增强志愿的有效性。
四、什么是录取批次?我省的录取批次是如何划分的?
在我省招生的高校有近1600所,为方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录取,增加考生录取机会,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划分成不同的批次分期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考生上一批次如果不能录取,下一批次仍有机会。一般来说,批次越多,考生录取机会越多。
我省今年的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一)、第二批本科(二)、第三批本科和提前批高职高专、第四批高职高专(一)、第四批高职高专(二)。常规录取从7月11日开始,按以上批次依次开展录取工作,8月20日结束。高职高专补录时间9月24日至9月29日。
提前批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免费师范生,国防生,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和空中乘务专业,经省招委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
艺术本科专业分三个时间段录取,即艺术本科(一)、艺术本科(二)和艺术本科(三)。
艺术本科(一)为独立设置艺术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重点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和经省招委同意的一般本科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
艺术本科(二)为一般本科院校的艺术本科专业;
艺术本科(三)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艺术本科专业。
第一批本科录取:中央部委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招委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第二批本科录取:一般本科院校。分两个时间段录取,即第二批本科(一)和第二批本科(二)。
第二批本科(一)为办在省会城市(含计划单列城市)的一般本科院校和经省招委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第二批本科(二)为办在省会城市以外的一般本科院校,新组建的本科院校。
招收中职毕业生(含双特色学校毕业生)的本科专业安排在第二批本科时间段录取。
第三批本科录取: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
提前批高职高专录取: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部分空中乘务专业,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艺术类专业。录取时间在第四批高职高专之前。
第四批高职高专录取:分两个时间段录取,即高职高专(一)和高职高专(二)。
高职高专(一)为高等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专业和部分经省招委同意的生源好的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专业),以上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含双特色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高专专业。
高职高专(二)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高职高专专业,以上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含双特色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高专专业。
自主选拔录取、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在院校同批次录取。
第一批本科至第四批高职高专(一)中少数院校按办学成本收费的专业,根据院校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可以安排在下一批次(或下一时间段)录取。
五、填报志愿时间?
我省分两次填报志愿。第一次在高考结束之后、公布高考分数之前估分填报提前批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志愿,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为6月10日至18日下午17:00前,第二次在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填报第一、二、三、四批院校(专业)志愿,招收参加高职统考的中职毕业生和双特色学校毕业生的本科、高职高专(含艺术)院校(专业)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志愿,在鄂部委属高校与武汉市合作建设招生计划的志愿(由武汉市招考办组织填报),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8日至7月3日下午17:00前。
六、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第一、二、三、四批的第二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各批次生源不足征集志愿和高职高专补录征集志愿也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指同一志愿序号中的多个并列志愿。如第一批本科的第二志愿为6个平行院校志愿,这6个院校志愿并列,均为第二志愿。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原则投档。即先按分数排序,再按志愿投档。平行志愿投档时,首先将同一科类批次线上的未录取考生按特征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遇到多名考生特征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数、外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后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先投分数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排序在后的考生;对单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中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投档,投档到有计划余额且排序相对在前的院校。
七、武汉市人民政府与武汉地区八所部委属合作建设计划招生政策有哪些调整,考生如何填报,省招办如何录取?
有两大调整:志愿设置由过去一个一志愿,六个平行二志愿调整为八个平行一志愿。录取最低分数控制由过去高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调整为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院校同批次线上(即重点线)。
考生6月28日至7月3日,即在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控制分数线后同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志愿同步填报。
合作建设招生计划与高校面向全省招生的招生计划同批次录取,投档时间在高校面向全省招生计划一志愿投档之后,二志愿投档之前进行。
八、我省停止使用纸介质机读志愿卡填报方式,不再打印纸介质志愿表签字确认,考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网上填报的时间,错过网上填报志愿网络开通时间,考生无法填报志愿。
2.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性。考生对自己在网上填报的志愿负完全责任,网上填报志愿网络关闭后,任何人无法修改所填信息,因此建议考生认真填写草表。
3.网上填报志愿,不再打印纸介质志愿表签字确认。密码的保密尤为重要,因为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身份证号,一旦被他人获取恶意上网登入填报后,给考生本人带来难以挽回损失。因此,特别提醒考生,无论你准备填报哪个批次第一次填报网络开通后,立刻登录填报系统修改初始密码并妥善保存。填报完后,考生一定要上网浏览确认填报是否成功,录取期间,征集志愿和补录志愿登录省招办模式网的密码就是使用考生登录武汉市招考办模式网填报(填报提前批志愿和填报一、二、三、四批志愿)志愿成功时所用的密码。
九、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和时间
今年我省全面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各类志愿全部在网上填报。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就是投档录取的依据,停止使用纸介质机读志愿卡填报志愿,不再打印纸介质志愿表,实行网上填报,网上确认。
考生填报志愿时间:6月10至18日,填报提前批录取本科和提前批录取高职高专院校志愿,包括艺术、体育、军事、公安、司法、以及部分师范类、航海类和空中乘务等专业;6月28日至7月3日填报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志愿。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下午17:00。
十、每批次录取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今年的常规录取工作时间为7月11日到8月20日。高职高专补录时间为9月22日到9月29日。
7月11日―13日录取:提前批文理类本科专业、艺术本科(一)。
7月11日―18日录取:体育本科。
7月14日―21日录取:艺术本科(二)。
7月22日―30日录取:艺术本科(三)。
7月14日―19日录取:第一批本科。
7月20日―25日录取:第二批本科(一),招收参加高职统考的中职毕业生(含双特色学校毕业生)的本科。
7月26日―30日录取:第二批本科(二)。
7月31日―8月5日录取:第三批本科:体育、艺术高职高专。
8月6日―8日录取:提前批文理类高职高专。
8月9日―13日录取:第四批高职高专(一),第四批高职高专(一)院校招收参加高职统考的中职毕业生(含双特色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高专专业;
8月14日―20日录取: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第四批高职高专(二)院校招收参加高职统考的中职毕业生(含双特色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高专专业。
9月22日―23日考生填报高职高专补录征集志愿;
9月24日―25日高职高专(一)补录,艺术高职高专补录;
9月26日―29日高职高专(二)补录。
十一、录取过程中未完成招生计划征集志愿时间
7月17日第一批本科,体育类本科,艺术本科(二);
7月23日第二批本科(一);
7月28日第二批本科(二),艺术本科(三);
8月3日第三批本科,艺术、体育类高职高专;
8月12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一);
8月17―18日第四批高职高专(二);
9月22―23日高职高专补录。
每批次征集志愿于当天下午17:00时截止填报,下午17:00一过,网报系统自动关闭。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征集志愿栏上均不设专业志愿,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最好查阅了解《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上公布的院校专业。
十二、考生了解招生政策和信息的途径
1.湖北招生信息网():湖北省招办发布招生政策和信息的唯一网站,考生可在网上查阅国家和我省招生文件、政策规定、招生录取进展情况和招生录取信息。录取期间,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录取信息,了解自己电子档案运行的7种状态和院校退档理由,考生也可到市县招办查询个人录取信息。
2.《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省招办在5、6、7、8期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
3.省、市县招考办和高校咨询点:招生录取期间,全省各市、县招办以及在鄂的高校均设立了咨询接待点,考生可就近咨询。从6月9日开始,省招办设立咨询接待点,负责接待考生及家长咨询。6月9日至7月3日,咨询接待点设在湖北科教大厦B座3楼,位于武昌洪山广场东侧。7月4日到8月20日设在广埠屯小学内,位于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西侧人行天桥旁。接待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考生和家长凭考生高考准考证进入咨询接待点。
4.网上答疑平台。省招办从5月份起,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开设网上答疑平台,有专人回答考生提问;有部分省内高校在湖北招生信息网和本校招生信息网上开展网上答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也开展网上答疑。
5.高校网站:高校招生章程、有关录取信息和近几年院校录取分数线。
6.武汉电信114(武汉市外拨打027-114):查询高校招生咨询电话、地址、乘车路线(限武汉市内)、高校网址等,也可查询市、县招办咨询电话和咨询接待地点。
7.新闻媒体:省招办以“巩平”的笔名在报纸和电视上及时发布各类招生政策和信息。
十三、录取过程中高校退档的理由主要有哪些?
录取期间,高校退档的主要理由有:文化总分偏低、单科成绩偏低、体检不合格、身体条件受所报专业限制、专业额满、不服从专业调剂、女生已录满、此专业不录取往届生等等。
十四、招生诈骗行为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如何防范?
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种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一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招生骗子的诈骗伎俩。
伎俩一:混淆教育形式蒙骗。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文合作办学项目。
防范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混淆教育形式来蒙骗考生和家长,是目前较常见的欺诈手段,招生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
伎俩二:冒充高校人员行骗。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材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伎俩三:声称“低分高录”哄骗。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自己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的考生录取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只有专科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许多考生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防范提醒:省招办严格执行批次线,不录取一名批次线下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伎俩四:谎称“内部指标”“小计划”诱骗。这是招生骗子惯用的手段。他们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湖北招生信息网”或“××高校招生网”,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当家长将定金如数交上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干脆卷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省招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招生计划,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
伎俩五:以“自主招生”为幌子行骗。一些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防范提醒:经教育部或湖北省招委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参加高考,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并经过省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伎俩六:凭借“定向招生”诈骗。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防范提醒:除少数部委属高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外,我省不安排、不接收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湖北省的定向招生计划与其他招生计划一样,由省招办集中统一投档录取。
伎俩七:利用所谓“预科生”进行诓骗。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根本没有所谓的“预科生”,以“预科生”名义进校后不能办理录取手续,不能取得学籍,近几年少数高校独立学院(分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承诺“先上车后买票”,“专科进本科出”。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防范提醒: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可以办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手续。按教育部规定,湖北省考生只有经过湖北省招办办理正式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时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学历文凭证书。
伎俩八:利用录取信息欺骗。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防范提醒: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号告诉别人。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湖北招生信息网和当地区招考办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只有湖北招生信息网和区招考办的录取结果是由省招办提供的。
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用钱买计划”;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不要轻信招生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
十五、如何确认考生是否被录取?
按教育部规定,高校录取的新生必须经省招办核准备案、办理正式录取手续。高校根据经省招办核准备案的新生名册签发考生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只盖学校校章,不加盖省招办公章。考生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以后,一定要在湖北教育信息网()或到区招考办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只有查询结果显示为“录取”时,才表明省招办已经对该考生办理了正式录取审批手续,显示为其他状态时,表示还没有被正式录取。若考生在网上查询自己已被录取,但没有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最好主动向高校询问录取通知书是否已寄出,以免录取通知书错投、误投,影响报到入学;若查询结果显示“自由可投”,则表示考生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
十六、网上填报志愿的步骤
第二步:填写志愿草表。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按志愿草表上的内容上网输入。《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和湖北招生信息网上都有志愿草表的样表,考生可以复印或在网上下载。
第三步: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志愿要在当地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
第四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五步:阅读考生须知。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第六步:修改密码。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
第七步:填报志愿。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内,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第八步:检查核对。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你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你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请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第九步:保存志愿信息。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七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第十步:退出填报志愿系统。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十七、网上填报志愿应注意的问题
1.按程序操作。网上填报志愿十个主要操作步骤一个也不能少。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就是投档录取的依据,考生对自己在网上填报的志愿负责。
2.在规定时间填报志愿。对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有时间规定,不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截止时间均为截止日下午17:00时,过时将关闭网上填报功能,不能填报或修改。
3.首次登录网上填报系统必须更改初始密码,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区招考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修改。密码设置既要方便记忆又不能过于简单,不要用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学号、考号、“1234”或“123456”之类的简单数字作为密码,也要避免用多个同样的数字或字母作为密码。
4.每次上网填报志愿有时限规定。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5.一定要记住“保存”和“安全退出”。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中途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6.再次登录网报系统检查志愿信息。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后,建议考生最好再次登录网报系统,点击“查询志愿”按钮,检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检查所填各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误,是否遗漏。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7.建议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填好志愿草表。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决定每一位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填写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8.建议考生不要集中最后1、2天填报,更不要在网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从往年一些网报试点地区看,有些考生喜欢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这样的考生一多,网络访问流量就会增大,造成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志愿。
十八、今年高校招生咨询活动有哪些变化和安排?
为了使我市高考考生正确填报志愿,我市今年继续举办第二十一届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采取全市集中咨询。同时在市招考办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区招考办组织和指导本辖区高中学校咨询工作。
1.开通网络宣传,在市招考办网络宣传2009年国家和湖北高校招生的政策规定,宣传院校招生录取有关规定及办法,提示考生在填报志愿应注意事项,及时公示在录取期间的工作动态和考生征集志愿的有关信息。
2.开通各区招考办咨询电话。6月9日―9月30日期间,各区招考办安排专职人员接听电话接受考生咨询。
3.部分高校在本校网站开展网上答疑,考生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进行咨询。
附:武汉市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接待工作安排表
武汉市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接待工作安排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人慰问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