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田口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村民有产权证吗

收藏本站| |
| 当前位置: &
& 工作方案 & 2012年三明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工作方案最新范文
········工作方案排行榜
工作方案推荐范文
········工作方案相关范文
········工作方案2012年三明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查阅次数:234次发布人:admin
2012年三明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市农办市环境保护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国土资源局
为持续推进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明政文〔2011〕51号)和全市农村工作视频会议、市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指挥部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会议精神,特制定2012年三明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筑物立面改造、“家园清洁”行动和旧村镇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方位开展村容镇容整洁行动,使全市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打造山青水秀、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2012年,全市完成农村建筑物立面改造2188户,“家园清洁”行动365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201个村,农村“三旧”改造项目22个、改造面积426亩。
二、整治范围和内容
(一)整治范围
我市闽江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村庄及高速公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省拉练检查点沿线及重要路段、重要节点、重要地区的村镇。
(二)整治内容
1.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三清一整治”工程(即以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为重点的“水源清洁”示范工程,以整治集中连片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为重点的“家园清洁”示范工程,以整治农村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为重点的“田园清洁”示范工程,以巩固提高示范工程成果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着力解决村庄环境污染问题,使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5%以上、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促进整治村整体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
2.农村建筑物立面改造。实施高速公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省拉练检查点沿线村镇建筑物立面装饰工程,通过统一建筑风貌设计进行合理改造,并配套开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等项工作,构建布局合理、风貌和谐、设施配套、绿色生态的新农村形象。
3.“家园清洁”行动。以乡镇和建制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做到“三到位”:环卫作业人员配备到位,有人清理,做到垃圾收集得起;垃圾清运车辆配置到位,及时清运,做到垃圾运得出去;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到位,强化运行管理,做到垃圾处理得掉。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落实责任措施,注重日常保洁,确保农村环境卫生有显著的改变。
4.旧村镇改造。实施旧村镇改造工程,重点做好旧村镇整体综合改造规划,开展危旧公建房、危旧民房以及其他危旧建筑物的拆除改造。通过整治,促进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二次开发”,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综合利用,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村镇整体面貌。
三、进度要求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11年、2012年度示范项目分别于4月初、4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60%的工程量,10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并达到预期目标。
(二)农村建筑物立面改造。5月底前完成省拉练检查点沿线村庄的立面改造,10月底前完成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参观点沿线村庄的立面改造,11月底前完成永宁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的立面改造。已纳入年立面改造计划的村庄,但尚未进行整治或未完成整治任务的, 5月底前完成原定的立面改造任务,11月底前完成闲置房拆除和村庄绿化美化。京福、三泉、永武高速公路沿线未列入整治改造计划的村庄,11月底前完成立面改造。
(三)“家园清洁”行动。5月底前完成省拉练检查点沿线“家园清洁”行动任务村镇的整治,10月底前完成其它“家园清洁”行动任务村镇的整治。
(四)旧村镇改造。4月10日前完成选址,5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全面峻工。
四、资金筹措
(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资金。争取中央、省里安排我市资金20150万元,各县(市、区)按10%的比例进行配套。
(二)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高速公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省拉练检查点沿线村镇建筑物立面改造补助和奖励。
(三)各县(市、区)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根据市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按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安排高速公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省拉练检查点沿线村镇建筑物立面改造补助资金。
(四)“家园清洁”行动资金。各县(市、区)根据省里安排的“家园清洁”任务量、对象与金额,结合本县(市、区)实际,落实乡镇、建制村“家园清洁”100%覆盖目标的相应配套资金。
(五)旧村镇改造资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村民自筹为主,各级政府给予一定补助。
五、职责分工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办)职责。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对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总结通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做好涉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的协调工作。
(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组职责。由市环境保护局牵头,负责制定具体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的指导、督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并于每月25日前将序时工作进度及好的做法与经验报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组职责。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制定建筑物立面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的指导、督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并于每月25日前将序时工作进度及好的做法与经验报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组职责。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制定“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的指导、督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并于每月25日前将序时工作进度及好的做法与经验报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旧村镇改造工作组职责。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制定旧村镇改造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的指导、督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并于每月25日前将序时工作进度及好的做法与经验报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将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给确定的整治范围内的村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加强实施指导和督察,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于每季度末将序时工作进度及好的做法与经验报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靠前指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把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列入工作目标,密切配合,并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保证综合整治工作的需求,合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
(二)整合资源,协同联动。按照部门挂钩、社会支持、群众动手、汇聚力量、综合项目、捆绑资金的办法,进一步整合各级各部门和各方的资源、力量和资金,综合投入、共同创建,有效解决资金困难和力量薄弱等问题。将市、县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绿色村庄村、省市县三级下派干部驻点村、灾后重建点的建设等结合在一起,联合有关部门、联手各方力量,捆绑项目、整合资金联合推动村庄整治。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加大宣传动员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让广大农民群众体验到居住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实际成效。同时,要及时宣传推广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成功经验指导推进综合整治工作。
(四)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各地要着眼长远,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规划设计先行的原则,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特点,组织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来引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转载请著名来自:( 言.小范文网)
(五)强化督察,加强考评。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督察、通报和考评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各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按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现场会。实行半年一次考评、年终总结考核评比,并对年度工作实绩突出的县(市、区)、乡镇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附件:1.2012年三明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名单
2.2012年三明市农村建筑物立面改造村庄名单
3.2012年三明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村庄名单
4.2012年三明市农村旧村庄改造村庄名单
2012年三明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名单
洋溪乡新街村、上街村、羊口仔村、下坑村、孝坑村、连茂村、饱饭坑村、岩兜村,陈大镇陈墩村、大源村、棕南村、渔溪村、长溪村、碧溪村、台溪村、砂蕉村。
中村乡杜水村、居阳村、筠竹村、前村村、张坑村、南坑村、米洋村,莘口镇莘口村、黄砂村、沙阳村、西际村、楼源村、曹源村,岩前镇岩前村、忠山村、星桥村、乌龙村。
沙溪乡沙溪村、梓口坊村、瑶奢村、永溪村、碧州村、六合村,城关乡王桥村、上坊村,瀚仙镇石珩村、王陂村、大焦村、小眉溪村,夏阳乡下坂村,胡坊镇胡坊村、奋发村、瓦口村、柏亨村。
盖洋镇林地村、盖洋村、村头村,枫溪乡官坊村、枫溪村、华山村,夏坊乡夏坊村、鳌坑村、李沂村,夏阳乡夏阳村、俞云坂村、御帘村。
石壁镇红旗村、立新村、杨边村、石碧村、三坑村、陈塘村、桃金村、官坑村、陂下村,曹坊乡上曹村、下曹村,城郊乡马元亭村、连屋村、九柏嵊村,淮土乡田背村、寒谷村,安乐乡黄庄村。
安远乡岩前村、丰坪村,泉上镇谢新村,湖村镇巫坊村,中沙乡下沙村、半溪村,济村乡新田村,城南乡鱼龙村,安乐乡安乐村、谢坊村,治平乡治平村、湖背角村。
濉溪镇斗埕村、圳头村、长吉村、水西村,黄坊乡芦岭村、安寅村、武调村,均口镇隆下村、均口村、修竹村,里心镇大南村、花排村、芦田村、里心村,黄埠乡桂阳村、黄埠村。
朱口镇朱口村、龙湖村、官田村、梅林村、音山村、洋发村、擎布村,杉城镇南会村、梅桥村、同兴社村、丰岩村、南溪村、邱洪村,大田乡谙下村、料坊村。
杉城镇际溪村、吕家坊村,下渠乡渠口村、下渠村、大湖村、红地村、宁路村,梅口乡水际村、梅口村、大洋村、拥坑村、茅店村、谢家坪村、麦坑村。
万安镇万安村、寺许村、高坊村、孙坊村、坊头村、良坊村,安仁乡安仁村、福山村、伍宿村、石富村。
凤岗街道际岩村、龙坑村、际口村、垅东村、水美村,富口镇岩地村、富口村、白溪口村、姜后村,夏茂镇中街村、东街村、西街村、上碓村、梨树村、大布村,高桥镇官庄村,高砂镇阳溪村,青州镇青州村、后洋村。
凤岗街道西郊村、灵元村,夏茂镇中堡村、俞邦村,高桥镇高桥村、新坡村,青州镇管前村、涌溪村,高砂镇冲厚村、椒畔村,南霞乡南坑仔村、松树坑村、溪源村、龙泉村。
西滨镇西洋村、三连村、下墩村、过溪村、拥口村、华兰村,尤溪口镇尤墩村,汤川乡胡厝村、溪坪村。
建设镇建爱村、建忠村、建设村、建强村、建民村、建丰村、建乐村、建国村、和平村,太华镇罗丰村、汤泉村,吴山乡和洋村、武陵乡上岩村。
2012年三明市农村建筑物立面改造村庄名单
高速公路沿线整治村庄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参观点沿线整治村庄
省市拉练检查点沿线及其它整治村庄
陈大镇台溪村(30户)。
陈大镇碧溪村(137户)。
岩前镇吉口村(52户)、乌龙村(81户)。
曹远镇汶四村(18户)、上曹村(10户),大湖镇魏坊村(15户)、吴坊村(7户)、高增村(24户)、李坊村(30户),洪田镇水东村(80户),小陶镇中坂村(25户)。
胡坊镇瓦口村(1户)、柏亨村(25户)。
龙津镇大路口村(101户)、供坊村(20户),嵩口镇高赖村(52户),温郊乡梧地村(15户)、桐坑村(65户)。
龙津镇桥下村(19户)、横溪岭村(24户),里田乡里田村(16户)、田坪村(34户)、深渡村(4户),长校镇河排村(42户)。
城郊乡九柏嵊村(12户)、连屋村(20户)、马源村(24户)。
石壁镇杨边村(124户)、立新村(100户)。
杉城镇丰岩村(40户)、南会村(80户)、长兴村(120户),朱口镇音山村(30户)。
古镛镇梅花村(15户),漠源乡坑口良种场(43户),万安镇万安村大布上(11户),余坊乡朱岭头村(8户),大源乡西田村(22户)。
古镛镇积善村(116户)、万安镇万安村(100户)。
联合乡惠州村(30户)、联西村(100户)、西滨镇雍口村(266户)。
共27个村庄、1069户
共12个村庄、633户
共5个村庄、486户
2012年三明市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村庄名单
村 庄 名 单
中村乡中村村,城东乡荆东村、城东村、城南村、台江村、村头村。
洪田镇大坑村、湍石村、黄龙村、忠洛村、大科村、留山村,小陶镇五爱村、寨中村、五一村、三星村、苏地村、松山村、五星村、上湖口村、西学村、新中村、和平村、圆岭村、吴地村、双竹村、上坂村、牛益村、石丰村,贡川镇张荆村,西洋镇虎山村、吉岭村、银坑村、上螺村,曹远镇大源村、蔡地村、前坪村、溪源村,大湖镇百叶车村、坂头村、增田村、瑶田村、新洋村,安砂镇苔茹村、水南村,槐南乡隔坪村、大垅村、高坪村、皇历村、梧桐洋村、大龙逢村、小龙逢村、荆山村,青水乡谷坪村、槐甫村,罗坊乡桂仁村、掩桑村、盘兰村,上坪乡共裕村、甲圣村、荆坪村、大进村、联合村、铜盘村、合群村,燕东街道东郊村,燕南街道茅坪村、南郊村,燕西街道下渡村、青松村、罗岩村。
雪峰镇城西村、城东村,盖洋镇桂林村、大坑村、大洋村,胡坊镇肖家山村,瀚仙镇坪地村,夏阳乡夏阳村、瓦溪村、陈坊村、良村。
龙津镇拔里村,余朋乡蛟坑村,长校镇荷坑村、黄石坑村,里田乡里田村、李坊村、廖坊村。
中沙乡石门村、双源村、高坪村,河龙乡大洋村、明珠村,石壁镇张家地村、邓坊村、三坑村、江口村,方田乡泗坑村,城南乡青塘村、横琐村、城南村、上坪村,湖村镇湛坑村、彭高村、城门村,曹坊乡双黄村、曾家背村、黄金进村、根竹村,水茜乡张坊村、下洋村、塘地村、杨城村、邱山村、沿口村、安寨村,安远乡后溪村、肖坊村、杜家村、东桥村,济村乡罗家村、洋地村、肖家山村、长坊村,安乐乡三大村,治平乡光高村、高地村、平铺村,翠江镇双虹村。
溪口镇艾阳村、高山村、渠村村,伊家乡东风村,客坊乡客坊村,村溪源乡鲇坑村、大岭村,里心镇岩上村、宁源村、里心村,黄埠乡竹薮村、封头村、陈余村、贤河村、黄埠村。
杉城镇胜二村、红卫村、朱口寨色村、下渠陈元村、王坑村、梅口茅店村。
余坊乡张都村,大源乡山坊村、长甲村,安仁乡洞前村、蜈蚣鼻村,万安镇正溪村、万安村,光明乡台上村、曹地村、山头村、上地村,高唐镇班州村、高山坊村,南口乡东坑村、舍坑村、小拔村,白莲镇铜岭村,万全乡良地村、高坪村,黄潭镇源俚村、洋伯村、大坪村、谢地村,水南镇三班村、溪南村、水南村。
夏茂镇倪居山村、李窠村、水头村、岩坑村、车溪村、后垄村、洋邦村、瓦溪村、坡后村,高桥镇黄溪坑、池窠村,富口镇池村村、洋花坑村、柳坑村,青州镇前山村,高砂镇上坪村、柳源村,大洛镇大洛村,凤岗街道大洲村、西门村、西山村、北门村、东山村、庙门村、村头村、根坑村、三姑村、井后村,虬江街道水南村、金泉村、墩头村、麦元村、茶丰峡、田坑村、田口村、山峰村、安坪村、后底村、镇头村,南霞乡洋岭村、龙松村,南阳乡西坑村、大基口村、竹山村,郑湖乡上洋村、高地村、徐墩村。
城关镇新洋村、腾洋村、星明村,梅仙镇蕉坑村、双峰村、东头村、东坪村、龙云村、云林村、科第村、梅营村,西滨镇双洋村、彭坑村、彩洋村、乐洋村,汤川乡山岭村、阳星村、赤墓村、溪滨村、珠峰村,溪尾乡湖山村、本洋村,中仙乡上仙村、双溪口村、华阳村、竹峰村,台溪乡安阳村、山头村、福廷坑村、上宅村、园兜村、玉润村、际坑村、七官场村,坂面镇大墘村、际头村,新阳镇登山村、宝山村、南芹村、大坋村、大建村、中洋村、瓷厂村,管前镇双山村、浯溪村,西城镇上源村、郑庄村、新联村、北宅村、新坑村、三山村。
均溪镇红星村、玉田村、金岭村、翰林村、许思坑村、建成村、东坑村、金山村、上华村、和丰村、后华村、太山崎村、大道山村,石牌镇马山村、盖山村、桃坑村、三坊村、龙坑村,上京镇上京村、赤水村,桃源镇桥山村、杨坑村、上举村、桃新村,太华镇华溪村、魁城村、西埔村、菖坑村、德安村、锦溪村、泮车村、华山村、坑头村,建设镇元山村、香浮村,广平镇广平村、岬头村、东景村、兴埔村,奇韬镇东佳村、丁华村、金华村、龙溪村,华兴乡早兴村、横坑村,武陵乡武陵村,文江乡典坑村、白沙村、光明村、温厝村、花桥村、小芹村、山芹村、昭文村,梅山乡沈口村、雄峰村、卓坑里、沧州村、西书村、岭后村、金阳村、高泉村、长坑村、长津村、香坪村、黎坑村,前坪乡吉坑村、下地村、北坑村,湖美乡前进村、后坑村、汉口村、新厝村,济阳乡泮林村、芳林村、德仁村,屏山乡芹阳村、和坑村、王坪村、许坑村,谢洋乡仕福村、三角尾村、碧山村,吴山乡张坑村、科山村,东风农场三门村、前岩村、睦坪村、登坂村、排吉村。
2012年三明市农村旧村庄改造村庄名单
村 庄 名 单
洋溪镇羊口仔村。
莘口镇楼源村楼前新村建设,莘口镇曹源村本点新村建设。
小陶镇寨中村旧村改造,曹远镇下墩村旧村改造。
城关乡叶厝。
坑温郊乡桐坑铜锣形安置点。
石壁镇溪背村造福工程安置点,淮土乡赤岭村公路边新村点,淮土乡凤山村枣子登新村点。
濉溪镇斗埕村没尾窠(二期)新村建设。
杉城镇南会村坊上,杉城镇八里桥村,杉城镇南溪圳上。
古镛镇向莆玉华安置,古镛镇胜利村新农村建设项目。
高桥镇高桥村明洋山安置点二期,沙县青州镇青河小区。
管前镇鸭墓村桥亭头,溪尾乡新洋街欣阳佳园小区。
广平镇苏桥村樟树坪新村,广平镇栋仁村下坂厝新村。
&【上一篇】【下一篇】  区域概况  邮编:365300 代码:350423 区号:0598 拼音:Qingliu Xian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市,南接连城县,西北与宁化县毗邻,东北与明溪县接壤。清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1738毫米。北纬2548″到26 °21 ″,东经116 °38′到117 °10 ′,平均海拔350米。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11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总人口15万。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南接连城,西北与宁化毗邻,东北与明溪接壤。全县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18个村(居),总人口15.2万。
  清流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清流古称黄莲,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县,因县城清溪环绕,碧水萦回,故名清流。198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学家在沙芜狐狸洞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使福建人类活动历史由六七千年推进到一万年以上,被誉为“闽人之源”。民族英雄文天祥曾途经清流写下了“山高不碍乾坤眼,地小能容宰相身”的称赞诗句。唐朝开国元勋丞相萧瑀、明朝吏部尚书裴应章、我国著名的军事防化专家黄新民、中国大提琴奠基者王连三等历史精英祖籍都是清流。清流是客家祖地之一,客家先祖黄连镇将巫罗俊在这里垦荒辟土,东汉黄香、唐代重臣魏征、唐代名将罗成等的后裔在沙芜、嵩口、里田等乡镇繁衍生息。清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22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留下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1930年毛泽东同志途经清流时,写下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诗词。
  清流资源丰富多样。生态资源方面,全县耕地15.27万亩,林业用地234万亩,森林覆盖率84%,木材蓄积量1200多万立方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和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也是我国南方桂花重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罗汉松生产基地。矿产资源方面,已探明矿产有无烟煤、萤石、钨、锰、铅、锌、石灰石等20多种,特别是煤、萤石、铅锌、石灰石、钨等矿产储量居全省前列。旅游资源方面,集聚了“奇山、溶洞、湖水、温泉、峡谷、寺庙和红色旅游”等特色,特别是有全省水温最高、出露点最密集的含氡温泉8处,是全省唯一的省级温泉地质公园;有集湖、洞、峡和古文化为一体的九龙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成功入选“海西最具潜力十大乡村休闲游”,并列入省旅游“十一五”十大重点项目的李家乡万亩生态园冷泉避暑休闲度假村。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一湖”(九龙湖)、“一洞”(九龙洞)、“二泉”(温泉、冷泉)、“三山”(大丰山、灵台山、北斗山)、“四景”(毛泽东旧居、景秀园林、玄武岩、赖坊古民居)的温泉生态旅游格局。2007年清流荣膺“中国十大生态旅游大县”、“中国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和“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百大目的地”称号。
  随着“做大城区、做强产业、做优环境”三个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及以高速公路、省道和县道为主骨架,向周边城市辐射高等级交通网的形成,清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清流将为广大海内外客商提供高效低耗、交通便捷、生活便利、服务优质的投资环境和创业平台。清流处处充满商机,清流这方热土永远是创业者的乐土[1]。历史沿革  唐乾封二年(667)建黄连镇(今清流龙津镇),开元十三年(725)升为县。天宝元年(742)改名宁化县,属建州。宋元符元年(1O98)置清流县,绍定元年(1228)撤县,元至元八年(1271)复置。历属汀州、汀州府、汀漳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央苏区县。日“清流县人民自动解放委员会”宣布起义,日解放军进驻县城。历属永安专区、龙岩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1959年2月至1961年6月曾与宁化县合并为清宁县。
  1995年,清流县辖龙津镇、嵩口镇、嵩溪镇、林畲乡、温郊乡、沙芜乡、东华乡、赖坊乡、邓家乡、灵地乡、李家乡、长校乡、里田乡、田源乡、余朋乡,5个居委会、108个村委会。
  2000年,清流县辖5个镇、10个乡:龙津镇、嵩口镇、嵩溪镇、灵地镇、长校镇、东华乡、林畲乡、温郊乡、余朋乡、沙芜乡、赖坊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田源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566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龙津镇 21822 嵩溪镇 15590 嵩口镇 15427 灵地镇 6142 长校镇 11278 东华乡 9279 温郊乡 4078 林畲乡 9522 田源乡 6019 沙芜乡 3841 赖坊乡 7835 余朋乡 5635 邓家乡 4990 李家乡 8785 里田乡 5417 
  2004年,清流县辖5个镇、10个乡:龙津镇、嵩口镇、嵩溪镇、灵地镇、长校镇、东华乡、林畲乡、温郊乡、余朋乡、沙芜乡、赖坊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田源乡。
  2005年,清流县辖5个镇、10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东华乡、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清流县撤销东华乡并入龙津镇的批复》(闽政文[号):同意清流县撤销东华乡,现有东华乡并入龙津镇。合并后的龙津镇辖城东、城南、蔬菜、大路口、严坊、横溪、南岐、桥下、供坊、俞坊、暖水、基头、下戈、拔里14个村委会和渔沧、长兴、凤翔、翠园4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现东华乡人民政府驻地长兴南街17号。全县辖5个镇、9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清流县邓家乡并入灵地镇的批复》(闽政文[号):同意清流县撤销邓家乡,现有邓家乡并入灵地镇。合并后的灵地镇辖灵地、灵和、青甲、杨源、姚坊、大坪、步云、邓家、田中、马寨、尤坊甲、吉龙、坑甲、古洋14个村委会,镇人民政府驻现灵地镇人民政府驻地(群英街52号)。(三明市政府批文:12月28日 明政文[号《关于清流县灵地镇与邓家乡合并的批复》)乡镇简介  行政区划网·www xzqh org
  龙津镇 代码
  镇政府驻长兴南街17号,辖城东、城南、蔬菜、大路口、严坊、横溪、南岐、桥下、供坊、俞坊、暖水、基头、下戈、拔里14个村委会和渔沧、长兴、凤翔、翠园4居委会。
  原辖4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001_渔沧居委会、~002_长兴居委会、~003_凤翔居委会、~004_翠园居委会、~201_城东村、~202_城南村、~203_蔬菜村。2006年撤销东华乡并入龙津镇。
  附:原 东华乡 代码。乡政府驻长兴南街17号,辖11个村委会:~201_大路口村、~202_横溪村、~203_严坊村、~204_南岐村、~205_桥下村、~206_供坊村、~207_俞坊村、~208_下窠村、~209_拔里村、~210_基头村、~211_暖水村。2006年撤销并入龙津镇。
  嵩溪镇 代码
  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001_嵩兴居委会、~201_嵩溪村、~202_农科村、~203_黄沙口村、~204_塘背村、~205_元山村、~206_青山村、~207_青溪村、~208_阳坊村、~209_余坊村、~210_时州村、~211_伍家坊村、~212_罗坡岗村。
  嵩口镇 代码
  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001_九龙居委会、~201_嵩口村、~202_马排村、~203_围埔村、~204_范元村、~205_沧龙村、~206_梓材村、~207_大元村、~208_和元村、~209_邱寨村、~210_高赖村、~211_高坑村、~212_立新村。
  灵地镇 代码
  辖7个村委会:~201_灵地村、~202_灵和村、~203_青甲村、~204_步云村、~205_姚坊村、~206_杨源村、~207_大坪村。
  长校镇 代码
  辖1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001_校溪居委会、~201_留坑村、~202_江坊村、~203_茜坑村、~204_下谢村、~205_长校村、~206_沙坪村、~207_河排村、~208_黄坑村、~209_荷坑村、~210_黄石坑村。
  温郊乡 代码
  辖4个村委会:~201_小池村、~202_温家山村、~203_桐坑村、~204_梧地村。
  林畲乡 代码
  辖8个村委会:~201_林畲村、~202_舒曹村、~203_曾坊村、~204_石下村、~205_石忠村、~206_岭干村、~207_孙坊村、~208_向阳村。
  田源乡 代码
  辖4个村委会:~201_田源村、~202_田口村、~203_廖武村、~204_新村村。
  沙芜乡 代码
  辖5个村委会:~201_白塔村、~202_上坪村、~203_铁石村、~204_新矶村、~205_洞口村。
  赖坊乡 代码
  辖8个村委会:~201_官坊村、~202_寨下村、~203_陈家村、~204_赖安村、~205_赖武村、~206_南山村、~207_东山村、~208_姚家村。
  余朋乡 代码
  辖5个村委会:~201_余朋村、~202_蛟坑村、~203_东坑村、~204_芹溪村、~205_太山村。
  邓家乡 代码
  辖7个村委会:~201_邓家村、~202_田中村、~203_马寨村、~204_坑甲村、~205_尤坊甲村、~206_吉龙村、~207_古洋村。
  李家乡 代码
  辖8个村委会:~201_李村村、~202_河背村、~203_鲜水村、~204_长灌村、~205_早禾排村、~206_吴家村、~207_古坑村、~208_罗坑村。
  里田乡 代码
  辖7个村委会:~201_里田村、~202_田坪村、~203_洋庄村、~204_李坊村、~205_廖坊村、~206_深渡村、~207_
  清流历史悠久,古称黄莲,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县至今已909年,因县城清溪环绕,碧水萦回,故名清流。考古学家在沙芜狐狸洞发现古人类化石,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把福建人类的活动历史由六、七千年前推进到一万年以前,成为“闽人之源”。
  清流是全国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曾留下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
  县人民政府驻龙津镇,全县辖5个镇、9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经济概况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43亿元,增长15.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亿元,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4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增长76.1%;财政总收入1.41亿元,增长2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6元,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4999元,增长12.1%;人口自然增长率4.18‰。
  特色农业。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苗木5万亩、花卉5000亩、烤烟5万亩、优质茶果5万亩、水产养殖5万亩)稳步推进,全省最大鲜切花种苗组培繁育基地——鸿翔农庄花卉组培中心和嵩溪花卉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景秀园林、绿景生态、鸿翔农庄、盛雄花卉、富贸科技等17家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辐射带动400多户农户参与苗木花卉种植,全县已形成苗木1266.7公顷、花卉66.7公顷的种植规模。创建“清流溪鱼”品牌,组建“清流溪鱼”协会,在县内外开设“清流溪鱼美食馆”7家、“清流溪鱼专卖店”10家;11个水产品获无公害认证,同时加快发展名优鱼种养殖,引进台资企业三合农渔牧开发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上宝石斑和澳洲石斑名优鱼种网箱养殖项目,大力发展李家冷泉等特色养殖,全县水产业产值超亿元。优质茶果有新发展,被列为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清流豆腐皮”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实现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
  工业经济。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5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2家、超5000万元7家,纳税超千万元3家、百万元以上20家。氟化工、林产工业、煤及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共完成产值8.29亿元,分别增长83%、86.9%、57.5%,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60.1%。成功引进高宝矿业、年产2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等重大项目,东莹化工第二条生产线、永福化工一期生产线、源益木业木制装饰材料生产线、远大经纬服饰扩改、展化化工第三条生产线等项目相继投产,长灌、上坪、中渡、马地等煤矿扩改、鑫鸿翔化工搬迁扩建等项目,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氢氟酸、原煤、锌精矿、萤石粉、人造板、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城市建设。重新调整修编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城区控制面积从18平方千米调整为3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从现在的3.2平方千米逐步扩大到8平方千米以上。策划了总投资24亿元的25个城建项目,开工建设21个,其中长兴南路、碧林东路、水东路、北大路、碧林南路、河滨路等城区6条道路和九龙公园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北山地灾综合治理、金鼎时代广场、龙祥广场、汽车客运站异地扩建等一批投资超千万元的项目进展顺利,交警大队、消防大楼投入使用,城关中学搬迁新建项目已进入装修扫尾,雁塔小区、三角尾小区拆迁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全县获批93.5公顷建设用地中城建用地达58.3公顷、占62.4%。城市建设累计投资3.54亿元,是上年的13.8倍,为历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的一年。
  生态旅游。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县”、“十佳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县”,总投资3亿元的北斗山、温泉、冷泉旅游项目实现签约并动工,大丰山森林公园、灵台山客家风情园、赖坊古民居开发保护工程进展顺利,四星级宾馆、电力宾馆前期有序推进,县宾馆小楼建设进入扫尾阶段,毛泽东旧居修缮完工,“一湖一洞二泉三山四景”的温泉生态旅游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420万元,实施烟田基础设施、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六千”工程等一批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省、县、村道建设125千米,其中省道204线清流至明溪段改善工程完工、里田至连城界改建工程进入扫尾,嵩口至围埔、温郊至桐坑、蛟坑至铁石等县级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完成13个项目62千米,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8%。投资1500万元的新矶大桥开工建设。永宁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总投资2484万元的110千伏嵩溪变电站和35千伏大路口变电站竣工运行;总投资1.7亿元的220千伏龙津变电站已于2007年10月底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使用。
  人民生活。认真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减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费。投入3352万元实施了城关中学新建搬迁、完成5所学校的危房改造和12所中小学的食堂、学生公寓、教学楼等项目新建,投入222万元建设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并通过省级验收。建立龙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1508万元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新建李家乡卫生院,改造提升县中医院和6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参合率达93.8%,参合农民获得医疗费用补助6900人次、401.43万元。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全县人纳入低保,累计发放保障金426.8万元。就业再就业工程全年新增就业126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84人。全县所有乡镇所在地和75个行政村实现光纤联网,完成40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百乡千村”公共广播宣传工程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9.05亿元,增长9.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3平方米和39平方米,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已开工建设;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区建设104个。
  财政金融。财政总收入1.4亿元,增长25.6%,其中县级地方账政收入6458万元,增长24.8%。在县地方财政支出高达23111万元、增长46.7%的情况下,通过向上争取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补助,有效地保障了工资发放、机关运转、社会稳定以及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用于改善农田水利、农村生活公共设施、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4359万元,增长25.3%;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社会稳定的专项资金5278万元,增长99.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85亿元,比年初增加2.0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68亿元,比年初增加1.45亿元。
  清流县萤石资源丰富,已探明的萤石储量达200万吨,远景储量600万吨以上,已形成年处理萤石原矿15万吨,年产萤石精粉10.5万吨生产能力,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县有东莹化有限公司、永福化工公司两家氟系列加工企业。东莹化工有限公司在年产1.5万吨无水氢氟酸、5000吨氟化铵和氟化氢氨、500吨氟硅酸、4万吨石膏等氟系列产品能力,年产值达6000万元的基础上,2004年又投资1200万元新上两条年产氟化氢铵、氟化氨5000吨生产线。总投资2.3亿元的永福化工公司氟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是省级预备重点项目。永福化工公司已动工兴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建设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