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念虚空菩萨摩诃萨才有用吗,善女子相爱不可以吗吗

查看: 8111|回复: 47
UID41099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亲近同修,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 && && && && &
& && && && && &【虚空藏菩萨经】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佉罗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处。与无量大比丘众。复与无量无边阿僧祇恒河沙数菩萨摩诃萨俱。皆从他方异佛剎来。
& && && && && && &&&尔时世尊。欲为大众说四辩才三明梵行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
& && && && && && &&&尔时西方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一切香集依其中众生成就五浊。彼国有佛。名胜华敷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今正为诸大众转妙法-轮。
& && && && && && &&&彼有菩萨摩诃萨。名虚空藏。已从彼佛闻深妙法得诸禅定。时彼菩萨见于他方无量无边阿僧祇数诸大菩萨。身升虚空往诣东方。
& && && && && && &&&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即便往诣胜华敷藏佛所。头面礼足。遶百千匝。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见他方无量无边阿僧祇数诸大菩萨。身升虚空往诣东方。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以何因缘而有斯事。唯愿为我具解说之。
& && && && && && &&&时胜华敷藏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东方去此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曰娑婆。其中众生成就五浊。彼国有佛。名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者在于佉罗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处。为令法流不断绝故。为令三宝常住世故。为降诸魔建法幢故。为闭生死开般涅槃故。为诸菩萨及以声闻诸来大众。欲说四辩才三明梵行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故。欲令十方诸佛剎土一切菩萨。从欢喜地乃至补处。住不共法不随他信。善于方便具无碍辩。如此大士悉云集故。是以彼佛放斯光明。其诸菩萨见此光已。乘虚而往至彼恶世。为诸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彼佛国土亦具五浊。与此世界等无有异。汝今应往娑婆世界。礼拜供养听受正法。并为彼国诸恶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 && && && && &&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闻佛语已欢喜踊跃。与八十亿菩萨。同时发声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渴仰欲见彼佛今当承佛威神诣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礼觐供养听受正法。亦为彼国诸恶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 && && && && && &&&时胜华敷藏佛答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自知时。。& && && && && && &&&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与八十亿菩萨俱顶礼佛足。身升虚空诣娑婆世界。
[ 本帖最后由 dizang 于
09:37 编辑 ]
UID41099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亲近同修,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即便往诣胜华敷藏佛所。头面礼足。遶百千匝。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见他方无量无边阿僧祇数诸大菩萨。身升虚空往诣东方。又复遥见东方世界有大光明。以何因缘而有斯事。唯愿为我具解说之。
& && && && && && &&&时胜华敷藏佛告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东方去此过八十恒河沙世界。有一佛剎名曰娑婆。其中众生成就五浊。彼国有佛。名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者在于佉罗底翅山。依牟尼仙所住之处。为令法流不断绝故。为令三宝常住世故。为降诸魔建法幢故。为闭生死开般涅槃故。为诸菩萨及以声闻诸来大众。欲说四辩才三明梵行住破恶业障陀罗尼经故。欲令十方诸佛剎土一切菩萨。从欢喜地乃至补处。住不共法不随他信。善于方便具无碍辩。如此大士悉云集故。是以彼佛放斯光明。其诸菩萨见此光已。乘虚而往至彼恶世。为诸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彼佛国土亦具五浊。与此世界等无有异。汝今应往娑婆世界。礼拜供养听受正法。并为彼国诸恶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 && && && && &&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闻佛语已欢喜踊跃。与八十亿菩萨。同时发声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渴仰欲见彼佛今当承佛威神诣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礼觐供养听受正法。亦为彼国诸恶众生。说破恶业障陀罗尼。
UID41099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亲近同修,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时胜华敷藏佛答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自知时。
& && && && && && &&&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与八十亿菩萨俱顶礼佛足。身升虚空诣娑婆世界。
& && && && && && &&&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光现。以无量释迦毗楞伽宝而为围繞。其珠光明。蔽于一切人天八部声闻菩萨日月星辰地水火风界所有光明。皆不复现。
& && && && && && &&&时会大众唯睹佛光及以珠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言说。无复余色唯见虚空。
& && && && && && &&&尔时如来光相照曜。时会大众各不自见。亦不见他。一切诸色悉灭无余不与眼对。不得自身色相形貌。及于所触无彼无此亦无中间。随所视方皆悉如是。亦复不见日月星宿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悉皆无有与眼对者。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觉触。诸心数法亦无所缘。于我我所无复起相。亦无六入分别之想。不得诸大诸来大众。唯见佛光及以珠光。其珠纯以无量释迦毗楞伽宝。而为围繞。
& && && && && && &&&于其会中诸大菩萨。位登十住得首楞严三昧及一生补处者。见此相已身心安隐不惊不怖所以者何。缘解法相自性真实。及以于如第一义空故。其余菩萨及声闻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目*侯]罗伽鸠盘茶饿鬼毗舍遮富单那迦咤富单那人非人等。见此相已。惊怖迷闷其心扰乱。各不相见亦无问处。心自思惟。不知何缘有此异相。亦复不知是谁神力。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梵顶。稽首佛足。长跪合掌而说偈言
UID41099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亲近同修,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一切法自性  众生无知者& && && && && && &&& 系着于色阴  六情所愚惑
& && && && && && &&& 不见于一阴  推寻求色阴
& && && && && && &&& 于佛法生疑  今会有此人
& && && && && && &&& 愿说决定法  为断诸疑网
& && && && && && &&& 使知彼此岸  逮得虚空忍
& && && && && && &&& 勇健入三昧  身相不可说
& && && && && && &&& 如意大宝珠  常在其顶上
& && && && && && &&& 释迦毗楞伽  而以围繞之
& && && && && && &&& 此会诸大士  位皆十地者
& && && && && && &&& 得首楞严定  及一生补处
& && && && && && &&& 斯等诸菩萨  悉皆遥见之
& && && && && && &&& 睹此瑞相已  必知胜士来
& && && && && && &&& 礼觐无上尊  因说深妙法
& && && && && && &&& 安慰怖众生  归依天人师
& && && && && && &&& 勇猛所行处  教化熟众生 
& && && && && &&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 && && && && && &&& 善哉如汝说  定者所行处
& && && && && && &&& 身相不可见  修慧能推求
& && && && && && &&& 此是虚空藏  常所行止处
& && && && && && &&& 无依无戏论  三昧力示现
& && && && && && &&& 众生着二见  常为所迷惑
& && && && && && &&& 以彼迷惑故  不知彼此岸
& && && && && && &&& 欲离于二见  修不可说行
& && && && && && &&& 速疾得究竟  满足于诸地 
UID41099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亲近同修,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摩诃萨。初可说相及攀缘相修六波罗蜜。乃至知于地水火风虚空及识。生灭之相如实之性。复知诸法不可言说。无有自性无生无灭。无有攀缘不动不摇空无所有。一切诸法如是修行。离断常见不生怖畏。于一切法不起触想。心无攀缘空无所有。如是修行速疾具足六波罗蜜。更不复住断常见中。当于如来说此语时。一切大众见闻觉知。如本色像而于境界不取其相。
& && && && && && &&&尔时世尊。即申右手指于西方。而作此言。如斯光瑞。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欲来之相。
& && && && && && &&&是菩萨具诸三昧犹如大海。
& && && && && && &&&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智如虚空慧如恒沙。
& && && && && && &&&诸菩萨中如大胜幢。向般涅槃之大导师。善根之地。是贫穷者吉祥之瓶。入闇者日。失道者月。是怖畏者所归依处。烦恼焦热甘露之水。善根者杖。般涅槃桥。生天者梯。度生死船。由旷路乘。诽谤恶口热恼者盖。
& && && && && && &&&降诸外道犹如师子。能净诸见犹如雨水。破烦恼怨犹如霹雳。毁戒者药。生善根牙犹若春泽。庄严菩萨犹如华鬘。显善恶行犹如明镜。
& && && && && && &&&无惭愧者上妙衣服。三苦病者之大良医。是热渴者明月之珠。疲极者床。具诸三昧犹如日珠。趣菩提路大牛之车。游禅定者清凉华池。助菩提鬘波罗蜜果。
& && && && && && &&&是十地中如意摩尼。是求首楞严者波利质多罗树。伐恶见刀。断烦恼习犹如金刚。降伏诸魔生诸功德。智慧宝藏。依于一切诸佛功德。
& && && && && && &&&是诸缘觉所依窟宅。是声闻眼生天者眼。行邪道者正直之路。是畜生归饿鬼之怙。是地狱救。
UID41099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亲近同修, 积分 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31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5
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能护法城。已具庄严十八不共诸佛秘藏。满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应供养。唯除如来余无及者。
& && && && && && &&&汝等大众。皆应深心恭敬奉迎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力所能。应以妙宝幢幡伞盖华香璎珞末香涂香衣服卧具。歌呗赞叹。平治道路种种庄严尊重供养。汝等大众。皆亦应成如是功德器
& && && && && && &&&尔时大众。有从座起向虚空藏菩萨所现瑞方。踊跃欢喜颜貌怡悦。端目专注俱共奉迎。余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天主龙主夜叉主干闼婆主阿修罗主迦楼罗主紧那罗主摩[目*侯]罗伽主五通仙人主。各作是念。我等当办何等最上最妙供具。而以供养彼大士耶
& && && && && && &&&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以神力变娑婆世界。除众秽恶及诸丘山瓦砾荆棘坑坎堆阜旷野险隘风尘云雾。皆悉澄霁。七宝为地平坦如掌。无量众宝以为林树。枝叶花果皆以宝成。名华软草亦复如是。香气芬烈普熏世界。娑婆界中一切众生无诸苦患。盲聋喑哑癃残百疾一时除愈。其怨恶者咸生慈心。地狱饿鬼诸楚痛声皆悉休息。饮食衣服庄严之具自然丰足。其诸众生妙色端正支节具足威德第一。除诸结使。心得寂静于诸善根深生欣乐。以清净信安住三宝。一切大众两手皆有如意摩尼。于其珠内出大光明遍照世界。并奏天乐。雨种种宝杂色宝衣。又雨种种妙庄严具。宝鬘宝盖种种宝器种种天衣金锁璎珞真珠璎珞。青红赤白杂色莲华。雨沈水香牛头栴檀遍满世界其路两边有七宝台如帝释殿。又其台中婇女盈满。颜貌端严犹如魔后。作天伎乐出五音声。又于佛上有天七宝。大梵王盖悬处虚空。供养如来。其盖周圆百千逾阇那。复以宝网罗覆其上。真珠毦带垂饰四面。盖中演出种种乐音。清妙和雅超绝人天。一切大地草木丛林华果枝叶。皆出妙声。宣畅大乘六波罗蜜诸地行法。闻其声者于无上道皆不退转。亦有逮得无生忍者
& && && && && && &&&尔时大众见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神变奇特。心生欢喜叹未曾有。各作是念。此菩萨摩诃萨。既现如斯大神通力。不久必来至此世界。我等今者当设何座以供待之。当于众会作此念时。即于佛前有宝莲华从地踊出。白银为茎。黄金为叶。金刚为台。琉璃为实。马瑙为须。梵色宝珠以为须本颇梨为蕊。其华纵广百逾阇那。有八十亿诸宝莲华。周匝围繞尔时虚空藏菩萨忽然在彼宝莲华上。结加趺坐。又见顶上如意宝珠。以无量释迦毗楞伽宝而为围繞。其八十亿菩萨。各各坐余宝莲华上
& && && && && &&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便说偈。问药王菩萨摩诃萨言
Powered by
X2.5 Design by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快乐的善男子善女子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如梦幻泡影的原来非止于金钱游戏而更有怨恨愁苦。在游戏里,我们永远只记得喜乐的部分,容不下悲伤的记忆。 中国论文网 /1/view-204262.htm     好久没在白天的中环出入了,而最近因事连续去了好几趟。好几趟居然没再看见银行门口的那位蒙面女子。竟有失落。   先说一下关于中环的事情:你不必去过香港都应知道那是香港的CBD,即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金融中心也。穿西装的男人和踏高跟鞋的女人,忙忙碌碌地走来走去,眼神疲惫却又充满笑意。疲惫,是辛勤工作的疲惫;笑意呢,则是因辛勤工作而获得的金钱欲望幻想。不一定真的得到金钱,但只要能在中环出入,心底难免想象,觉得自己终有一天能够坐在摩天大楼顶端,俯看众生,笑说风云。张爱玲新近出土的小说《异乡记》里首段描述到钱庄卖金,见到两位小伙计,联想的是“灯光里的小动物,生活在一种人造的夜里:在巨额的金钱里沉浸着,浸得透里透,而捞不到一点好处。使我想起一种蜜饯乳鼠,封在蜜里的,小眼睛闭成一线,笑迷迷的很快乐的脸相”。这便是了。昔之上海与今之香港,一样有这类人。   然后再让我说一下那蒙面女子:你不必炒过股票抑或知道什么叫做雷曼迷债,那是一种计算复杂的美国债券,由“雷曼兄弟”企业印发操作,以美国次级地产按揭为投资――喔,不,应是投机――对象,风险极高,只适合专业投资者购入。可是前几年香港有不少银行皆胡乱向顾客推销这种债券,结果金融风暴来了,雷曼迷债倒了,接近废纸,许多市民蒙受损失,心有不忿,向政府投诉银行欺诈,甚至分批每天由早到晚坐在银行门口拿着扬声器高喊:“还钱!还钱!还钱!”那女子便是其中一个,两年了,每天抗议,已成中环红尘一景。   蒙面女子全身穿着自制白袍并戴着白色口罩。听说有时候不是这装束,但我以前见过几次,都是如此,所以我曾对朋友戏称她为“蒙面超女”。   隔着罩袍看不清楚她的真实年龄,而猜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吧,至少。坐在银行门口,一坐就是一整天,朝九晚五如看门佛像;但角色刚相反,她是前来抗议扰乱的,心里怀着的并非慈悲而是怨恨,恨银行职员用雷曼迷债骗走了她的血汗金钱,怨呼天不应叫地不闻没人理她。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她说,然而喊得唇干舌燥依然无人睬她应她,然而受苦的人没有绝望的权利,所以她唯有继续天天前来抗议扰乱。手持扩音器,有时候是用真人发声,有时候则以机器代劳,抗议抗议抗议,还钱还钱还钱,务把她口中的所谓“骗子银行”形象尽毁。   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此乃公道。   昔曾偶尔路过银行,遭其抗议声浪干扰,颇觉厌恶,但转头回来见她稍事安静,就只是呆呆地坐着,用一双低垂的眼睛冷冷看望中环红尘,我心里的厌恶感失去了,反而涌起一阵惘然凄凉。情非得已啊总必是。若不是被赶上绝路梁山,谁愿意在闹市深处每天坐上八小时吃尘吸风?穿白袍,戴口罩,显示她不愿被人认出,但宁愿冒着被人认出之险仍然前来叫嚷讨债,可见其心之急其情之焦。讨回自己失去的,这是“公德”啊,我们如果不厌恶银行诈骗市民百姓,那又有什么理由厌恶市民百姓向欺诈的银行叫嚷寻仇?一念及此,我还真想到旁边的茶餐厅买些点心送给她以作打气加油呢。   然而我没有买,女子如今也不再现身。银行在政府的压迫下已对迷债个案赔偿解决得七七八八了,说不定她已取回若干本金,心满意足,此时此刻躺在家里舒服地追看《潜伏》。银行门前回复安宁,红尘依旧是红尘,中环价值仍然是中环价值,我们的脚步从没慢过半分。   如梦幻泡影的原来非止于金钱游戏而更有怨恨愁苦。在游戏里,我们永远只记得喜乐的部分,容不下悲伤的记忆。如今走过中环,善男子善女子依旧快乐如昔,是的,像“一种蜜饯乳鼠,封在蜜里的,小眼睛闭成一线,笑迷迷的很快乐的脸相”。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查看: 415|回复: 84
肯请删帖斑竹指正点化, 为诸善男子善女子祷帖被删原因?
签到天数: 167 天[LV.7]进士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请教删帖斑竹:
一、为诸善男子善女子祷,是否属于标题党、毫无意义的主题???善意可以被无视,但并非无意义。
二、引用佛经: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早否属于在网络里流行,其他论坛多次出现的帖子?
三、为爱同结 为爱不能离 为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 是不是祝福,观者自明。是属于标题和内容不符、相反、过分夸大等等的帖子?
四、诸善男子、诸善女子皆正能量的称谓,也是真诚祝祷和希望。为有为法有,为明觉明,实在是为正能量加油的祝福。为因缘因,是为各种爱情亲情友情的祝福。请问属于毫无意义的主题?内容太漂浮?含义太虚幻?说根本就让人无法理解之事?无病呻吟?
头像被屏蔽
签到天数: 86 天[LV.6]贡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到天数: 305 天[LV.8]探花
复制粘贴就是恶意灌水。
签到天数: 167 天[LV.7]进士
没办法,最近查的很严
哈哈,你又不是斑竹,你来解释?
头像被屏蔽
签到天数: 86 天[LV.6]贡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到天数: 167 天[LV.7]进士
问题是版主又不愿来
那也没什么,不来便不来。我又不会恶他~~~。况且他恶我也无用。
头像被屏蔽
签到天数: 86 天[LV.6]贡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到天数: 167 天[LV.7]进士
复制粘贴就是恶意灌水。
您说的没错。
诸善男子善女子祷
为有为法有 为明觉明 为因缘因
为爱同结 为爱不能离
为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
签到天数: 1382 天[LV.10]状元
引用帖子应该加上几句自己的评论的
签到天数: 9 天[LV.3]秀才
楼主说的蛮好的...不过版主.- -.
Powered by善男子,善女子,请进来。。。。
在线时间159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脚爆爆会员, 积分 3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 积分
在线时间159 小时
我佛慈悲,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请加入我们放生团,放生就是救命,放过这些小动物。请加我的qq.我们互相学习佛法的内涵.
在线时间669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1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2 积分
在线时间669 小时
放生就是放生命!!那你天天吃猪肉就是天天在杀生...你的罪真够重咯!你已经可以打入十八层地狱嗲...
在线时间466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脚爆爆精英, 积分 38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00 积分
在线时间466 小时
逢贴必顶,一直在努力。
朋友,你打落支沐浴露哒
在线时间536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4 积分
在线时间536 小时
佛教不是讲究因果关系吗?一切随缘吗!
在线时间290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5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3 积分
在线时间290 小时
吸尘鱼、食人鱼等等不知是否这样进入我国的江河湖泊的?
在线时间290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5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3 积分
在线时间290 小时
如是国家保护动物,应送林业部门。
在线时间179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8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9 积分
在线时间179 小时
佛说:无我相无众相无众生相。所以我想讲:得叼行理你。
在线时间183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脚爆爆会员, 积分 1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3 积分
在线时间183 小时
放生还放生,无使乱放D外来物种。回搞坏生态····
在线时间442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高级会员, 积分 14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3 积分
在线时间442 小时
我来看评论的。。。
在线时间619 小时
帖子威望金币
脚爆爆长者, 积分 93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5 积分
在线时间619 小时大般涅槃经 | 生死书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梵行品第八之一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
。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他本云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善男子。何等名为修多罗经。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何等名为祇夜经。佛告诸比丘。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何等为四苦集灭道。如佛昔日为诸比丘说契经竟。尔时复有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佛所即便问人。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时知已即因本经。以偈颂曰
我昔与汝等
不见四真谛
是故久流转
生死大苦海
若能见四谛
则得断生死
生有既已尽
更不受诸有
是名祇夜经。何等名为授记经。如有经律如来说时为诸大人受佛记别。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蠰佉。当于是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授记经。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
是名伽陀经。何等名为优陀那经。如佛晡时入于禅定为诸天众广说法要。时诸比丘各作是念。如来今者为何所作。如来明旦从禅定起无有人问。以他心智即自说言。比丘当知。一切诸天寿命极长。汝诸比丘。善哉为他不求己利。善哉少欲。善哉知足。善哉寂静。如是诸经无问自说。是名优陀那经。何等名为尼陀那经。如诸经偈所因根本为他演说。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捕鸟。得已笼系随与水谷而复还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
是名尼陀那经。何等名为阿波陀那经。如戒律中所说譬喻。是名阿波陀那经。何等名为伊帝曰(他本云目)多伽经。如佛所说。比丘当知。我出世时所可说者。名曰戒经。鸠留秦佛出世之时。名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时。名曰法镜。迦叶佛时。名分别空。是名伊帝曰多伽经。何等名为阇陀伽经。如佛世尊本为菩萨修诸苦行。所谓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罴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诸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阇陀伽。何等名为毗佛略经。所谓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犹如虚空。是名毗佛略。何等名为未曾有经。如彼菩萨初出生时无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观十方。亦如猕猴手捧蜜器以献如来。如白项狗佛边听法。如魔波旬变为青牛行瓦钵间。令诸瓦钵互相橖触无所伤损。如佛初生入天庙时。令彼天像起下礼敬。如是等经名未曾有经。何等名为优波提舍经。如佛世尊所说诸经。若作议论分别广说辩其相貌。是名优波提舍经。菩萨若能如是了知十二部经。名为知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义。菩萨摩诃萨若于一切文字语言广知其义。是名知义。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时。善男子。菩萨善知如是时中任修寂静如是时中任修精进。如是时中任修舍定。如是时中任供养佛。如是时中任供养师。如是时中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名知时。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足。所谓食饮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是名知足。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自知。是菩萨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如是多闻如是舍如是慧如是去来如是正念如是善行如是问如是答。是名自知。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众。善男子。是菩萨知如是等。是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应于是众如是行来如是坐起。如是说法如是问答。是名知众。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人中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种。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其不信者不名为善。复次信有二种。一者常往僧坊。二者不往菩萨。当知其往者善。其不往者不名为善。往僧坊者复有二种。一者礼拜。二不礼拜。菩萨当知礼拜者善。不礼拜者不名为善。其礼拜者复有二种。一者听法。二者不听法。菩萨当知听法者善。不听法者不名为善。其听法者复有二种。一至心听。二不至心。菩萨当知至心听者是则名善。不至心者不名为善。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思义。二不思义。菩萨当知思义者善。不思义者不名为善。其思义者复有二种。一如说行。二不如说行。如说行者是则为善。不如说行不名为善。如说行者复有二种。一求声闻。不能利安饶益一切苦恼众生。二者回向无上大乘。利益多人令得安乐。菩萨应知能利多人得安乐者最上最善。善男子。如诸宝中如意宝珠最为胜妙。如诸味中甘露最上。如是菩萨于人天中最胜最上不可譬喻。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住七善法。菩萨住是七善法已得具梵行
复次善男子。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多修慈能断嗔恚。修悲心者亦断嗔恚。云何而言四无量心。推义而言则应有三。世尊。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若从是义唯应有三不应有四。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诸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世尊。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是故应三不应有四。世尊。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悲。爱行之人多修喜舍。是故应二不应有四。世尊。夫无量者。名曰无边。边不可得故名无量。若无量者则应是一不应言四。若言四者何得无量。是故应一不应四也。
佛告迦叶。善男子。诸佛如来为诸众生所宣法要。其言秘密难可了知。或为众生说一因缘。如说何等为一因缘。所谓一切有为之法。善男子。或说二种因之与果。或说三种烦恼业苦。或说四种无明诸行生与老死。或说五种所谓受爱取有及生。或说六种三世因果。或说七种谓识名色六入触受及以爱取。或说八种除无明行及生老死其余八事。或说九种如城经中。除无明行识其余九事。或说十一如为萨遮尼犍子说。除生一法其余十一。或时具说十二因缘。如王舍城为迦叶等具说十二无明乃至生老病死。善男子。如一因缘为众生故种种分别。无量心法亦复如是。善男子。以是义故于诸如来深秘行处不应生疑。善男子。如来世尊有大方便。无常说常常说无常。说乐为苦说苦为乐。不净说净净说不净。我说无我无我说我。于非众生说为众生。于实众生说非众生。非物说物物说非物。非实说实实说非实。非境说境境说非境。非生说生生说非生。乃至无明说明明说无明。色说非色非色说色。非道说道道说非道。
善男子。如来以是无量方便为调众生。岂虚妄耶。善男子。或有众生贪于财货。我于其人自化其身作转轮王。于无量岁随其所须种种供给。然后教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贪着五欲。于无量岁以妙五欲充足其愿。然后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荣豪自贵。我于其人无量岁中为作仆使。趍走给侍得其心已。即复劝化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性悷自是须人呵谏。我于无量百千岁中教诃敦喻令其心调。然后复劝令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来如是于无量岁以种种方便。令诸众生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岂虚妄耶。诸佛如来虽处众恶无所染污犹如莲花。善男子。应如是知四无量义。善男子。是无量心体性有四。若有修行生大梵处。善男子。如是无量伴侣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嗔恚众生。
善男子。以是义故得名为四
。非一二三。善男子。如汝所言慈能断嗔悲亦如是。应说三者。汝今不应作如是难。何以故。善男子。恚有二种。一能夺命。二能鞭挞。修慈则能断彼夺命。修悲能除彼鞭挞者。善男子。以是义故岂非四耶。复次嗔有二种。一嗔众生。二嗔非众生。修慈心者断嗔众生。修悲心者断非众生。复次嗔有二种。一有因缘。二无因缘。修慈心者断有因缘。修悲心者断无因缘。复次嗔有二种。一者久于过去修习。二者于今现在修习。修慈心者能断过去。修悲心者断于现在。复次嗔有二种。一嗔圣人。二嗔凡夫。修慈心者断嗔圣人。修悲心者断嗔凡夫。复次嗔有二种。一上二中。修慈断上。修悲断中。善男子。以是义故则名为四。何得难言应三非四。是故迦叶。是无量心伴侣相对分别为四。复以器故应名为四器。若有慈则不得有悲喜舍心。以是义故应四无减。
善男子。以行分别故应有四。若行慈时无悲喜舍。是故有四。善男子。以无量故亦得名四。夫无量者则有四种。有无量心有缘非自在。有无量心自在非缘。有无量心亦缘亦自在。有无量心非缘非自在。何等无量有缘非自在。缘于无量无边众生。而不能得自在三昧。虽得不定或得或失。何等无量自在非缘。如缘父母兄弟姊妹欲令安乐非无量缘。何等无量亦缘亦自在。谓诸佛菩萨。何等无量非缘非自在。声闻缘觉不能广缘无量众生。亦非自在。善男子。以是义故名四无量。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乃是诸佛如来境界。善男子。如是四事。声闻缘觉虽名无量少不足言。诸佛菩萨则得名为无量无边。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实如圣教。诸佛如来所有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及。世尊。颇有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
。得慈悲心。非是大慈大悲心不。
。有。善男子。菩萨若于诸众生中三品分别。一者亲人。二者怨憎。三者中人。于亲人中复作三品。谓上中下。怨憎亦尔。是菩萨摩诃萨于上亲中与增上乐。于中下亲亦复平等与增上乐。于上怨中与少分乐。于中怨所与中品乐。于下怨中与增上乐。菩萨如是转复修习。于上怨中与中品乐于中下怨等与增上乐。转复修习于上中下等与上乐。若上怨中与上乐者。尔时得名慈心成就。菩萨尔时于父母所及上怨中。得平等心无有差别。善男子。是名得慈非大慈也。世尊。何缘菩萨得如是慈。犹故不得名为大慈。
善男子。以难成故不名大慈。何以故。久于过去无量劫中。多集烦恼未修善法。是故不能于一日中调伏其心。善男子。譬如剜豆干时锥刺。终不可着。烦恼坚硬亦复如是。虽一日夜系心不散难可调伏。又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嗔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是故此心难可调伏。以是义故不名大慈。复次善男子。譬如画石其文常在。画水速灭势不久住。嗔如画石。诸善根本如彼画水。是故此心难得调伏如大火聚其明久住。电光之明不得暂停嗔如火聚。慈如电明。是故此心难得调伏。以是义故不名大慈。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名曰大慈。何以故。善男子。最极恶者名一阐提。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嗔。以是义故得名大慈。善男子。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善男子。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善男子。因世无量得出世无量。以是义故名大无量。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除无利益与利乐者实无所为。如是思惟即是虚观无有实利。世尊。譬如比丘观不净时。见所著衣悉是皮相而实非皮。所可食啖皆作虫相而实非虫。观大豆羹作下汁想而实非粪。观所食酪犹如髓脑而实非脑。观骨碎末犹如麨相而实非麨。四无量心亦复如是。不能真实利益众生
。令其得乐。虽口发言与众生乐。而实不得。如是之观。非虚妄耶。世尊。若非虚妄实与乐者。而诸众生何故不以诸佛菩萨威德力故。一切受乐。若当真实不得乐者。如佛所说。我念往昔独修慈心。经此劫世七返成坏不来此生。世界成时生梵天中。世界坏时生光音天。若生梵天力势自在无能摧伏。于千梵中最胜最上名大梵王。有诸众生皆于我所生最上想。三十六返作忉利天王释提桓因。无量百千作转轮王独修慈心乃得如是人天果报。若不实者云何得与此义相应。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真勇猛无所畏惧。即为迦叶。而说偈言
若于一众生
不生嗔恚心
而愿与彼乐
是名为慈善
一切众生中
若起于悲心
是名圣种性
得福报无量
设使五通仙
悉满此大地
有大自在天
奉施其所安
象马种种物
所得福报果
不及修一慈
十六分中一
善男子。夫修慈者实非妄想谛是真实。若是声闻缘觉之慈是名虚妄。诸佛菩萨真实不虚云何知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观土为金观金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水作火相火作水相。地作风相风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观实众生为非众生。观非众生为实众生。悉随意成无有虚妄。善男子。当知菩萨四无量心。是实思惟非不真实。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真实思惟。谓能断除诸烦恼故。
善男子。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恚及众生相。以是故名真实思惟。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不得见贫穷众生无缘生慈。若不生慈则不能起惠施之心。以施因缘令诸众生得安隐乐。所谓食饭车乘衣服花香床卧舍宅灯明。如是施时心无系缚不生贪着。必定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心尔时无所依止。妄想永断不为怖畏名称利养。不求人天所受快乐。不生憍慢不望返报不为诳他。故行布施不求富贵。凡行施时不见受者持戒破戒是田非田。此是知识此非知识。施时不见是器非器。不择日时是处非处。亦复不计饥馑丰乐。不见因果此是众生此非众生是福非福。虽复不见施者受者及以财物。乃至不见断及果报。而常行施无有断绝。
善男子。菩萨若见持戒破戒乃至果报终不能施。若不布施则不具足檀波罗蜜。若不具足檀波罗蜜。则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譬如有人身被毒箭。其人眷属欲令安隐为除毒故。即命良医而为拔箭。彼人方言且待莫触。我今当观。如是毒箭从何方来。谁之所射。为是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复更作念。是何木耶竹耶柳耶。其镞铁者何冶所出刚耶柔耶。其毛羽者是何鸟翼鸟鵄鹫耶。所有毒者为从作生自然而有。为是人毒恶蛇毒耶。如是痴人竟未能知寻便命终。善男子。菩萨亦尔。若行施时分别受者持戒破戒乃至果报终不能施。若不能施则不具足檀波罗蜜。若不具足檀波罗蜜。则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于诸众生慈心平等犹如子想。又行施时于诸众生起悲愍心。譬如父母瞻视病子。行施之时其心欢喜。犹如父母见子病愈。既施之后其心放舍。犹如父母见子长大能自在活。是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布施食时。常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得大智食。勤进回向无上大乘。愿诸众生得善智食。不求声闻缘觉之食。愿诸众生得法喜食不求爱食。愿诸众生悉得般若波罗蜜食皆令充满。摄取无碍增上善根。愿诸众生悟解空相得无碍身犹如虚空。愿诸众生常为受者。怜愍一切为众福田。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慈心时。凡所施食应当坚发如是等愿。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布施浆时。当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趣大乘河饮八味水。速涉无上菩提之道。离于声闻缘觉枯竭。渴仰求于无上佛乘。断烦恼渴渴仰法味。离生死爱爱乐大乘大般涅槃。具足法身得诸三昧。入于甚深智慧大海。愿诸众生得甘露味菩提出世离欲寂静如是诸味。愿诸众生具足无量百千法味。具法味已得见佛性。见佛性已能雨法雨。雨法雨已佛性遍覆犹如虚空。复令其余无量众生得一法味。所谓大乘非诸声闻辟支佛味。愿诸众生得一甜味。无有六种差别之味。愿诸众生唯求法味无碍佛法所行之味。不求余味。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布施浆时。应当坚发如是等愿。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车乘时。应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普令众生成于大乘。得住大乘不退于乘不动转乘金刚座乘。不求声闻辟支佛乘。向于佛乘无能伏乘。无羸乏乘不退没乘。无上乘十力乘。大功德乘未曾有乘。希有乘难得乘。无边乘知一切乘。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车乘时。常应如是坚发誓愿。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布施衣时。当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得惭愧衣。法界覆身裂诸见衣。衣服离身一尺六寸得金色身。所受诸触柔软无碍。光色润泽皮肤细软。常光无量无色离色。愿诸众生皆悉普得无色之身。过一切色得入无色大般涅槃。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衣时。应当如是坚发誓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修慈中。布施花香涂香末香诸杂香时。应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一切皆得佛花三昧。七觉妙鬘系其首顶。愿诸众生形如满月。所见诸色微妙第一。愿诸众生皆成一相百福庄严。愿诸众生随意得见可意之色。愿诸众生常遇善友得无碍香离诸臭秽。愿诸众生具诸善根无上珍宝。愿诸众生相视和悦无有忧苦。众善各备不相忧念。愿诸众生戒香具足。愿诸众生持无碍戒。香气馚馥充满十方。愿诸众生得坚牢戒无悔之戒。一切智戒。离诸破戒悉得无戒未曾有戒。无师戒无作戒无荒戒无污染戒竟已戒究竟戒。得平等戒。于香涂身及以斫刺等无憎爱。愿诸众生得无上戒大乘之戒非小乘戒。愿诸众生悉得具足尸波罗蜜。犹如诸佛所成就戒。愿诸众生悉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智之所薰修。愿诸众生悉得成于大般涅槃微妙莲花。其花香气充满十方。愿诸众生纯食大乘大般涅槃无上香馔。犹蜂采花但取香味。愿诸众生悉得成就无量功德所薰之身。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花香时。常当坚发如是誓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床敷时。应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得天中天所卧之床。得大智慧坐四禅处。卧于菩萨所卧之床。不卧声闻辟支佛床离卧恶床。愿诸众生得安乐卧离生死床。成大涅槃师子卧床。愿诸众生坐此床已。复为其余无量众生示现神通师子游戏。愿诸众生住此大乘大宫殿中。为诸众生演说佛性。愿诸众生坐无上床。不为世法之所降伏。愿诸众生得忍辱床。离于生死饥馑冻饿。愿诸众生得无畏床。永离一切烦恼怨贼。愿诸众生得清净床。专求无上正真之道。愿诸众生得善法床。常为善友之所拥护。愿诸众生得右胁卧床。依因诸佛所行之法。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床敷时。应当坚发如是誓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舍宅时常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处大乘舍。修行善友所行之行。修大悲行六波罗蜜行大正觉行一切菩萨所行道行。无边广大如虚空行。愿诸众生皆得正念远离恶念。愿诸众生悉得安住常乐我净永离四倒。愿诸众生悉皆受持出世文字。愿诸众生必为无上一切智器。愿诸众生悉得入于甘露屋宅。愿诸众生初中后心常入大乘涅槃屋宅。愿诸众生于未来世常处菩萨所居宫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舍宅时。常当坚发如是誓愿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灯明时。常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光明无量安住佛法。愿诸众生常得照明。愿诸众生得色微妙光泽第一。愿诸众生其目清净无诸翳网。愿诸众生得大智炬。善解无我无众生相无人无命。愿诸众生皆得睹见清净佛性犹如虚空。愿诸众生肉眼清净彻见十方恒沙世界。愿诸众生得佛光明普照十方。愿诸众生得无碍明。皆悉得见清净佛性。愿诸众生得大智明。破一切闇及一阐提。愿诸众生得无量光。普照无量诸佛世界。愿诸众生然大乘灯离二乘灯。愿诸众生所得光明灭无明闇。过于千日普照之功。愿诸众生得火珠明悉灭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黑闇。愿诸众生具足五眼悟诸法相成无师觉。愿诸众生无见无明愿诸众生悉得大乘大般涅槃微妙光明。示悟众生真实佛性。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施灯明时。常应勤发如是誓愿
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慈心。能生如是无量善根。所谓不净出息入息无常生灭。四念处七方便三观处十二因缘无我等观。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正勤如意诸根诸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四禅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一切入空无相愿无诤三昧。知他心智及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善男子。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慈者即是如来。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佛性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虚空虚空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乐乐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净净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即是一切菩萨无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
善男子。慈若无常无常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是苦苦即是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不净不净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无我无我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妄想妄想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不名檀波罗蜜。非檀之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善男子。慈若不能利益众生。如是之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不入一乘之道。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不能觉了诸法。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不能见如来性。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见法悉是有相。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有漏。有漏慈者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有为有为之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不能住于初住。非初住慈当知即是声闻慈也。善男子。慈若不能得佛十力四无所畏。当知是慈是声闻慈。善男子。慈若能得四沙门果。当知是慈是声闻慈也
善男子。慈若有无非有非无。如是之慈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思议。善男子。慈若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佛性不可思议。如来亦不可思议。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修如是慈。虽复安于睡眠之中而不睡眠勤精进故。虽常觉悟亦无觉悟以无眠故。于睡眠中诸天虽护亦无护者不行恶故。眠不恶梦无有不善离睡眠故。命终之后虽生梵天亦无所生得自在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得成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能成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诸佛如来亦得成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萨摩诃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