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城市

当前位置:
>>>两个省区都有四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一组是[]A.河北、安徽B.辽宁..
两个省区都有四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一组是
A.河北、安徽B.辽宁、江苏C.吉林、广东D.海南、台湾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河北省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两个省区都有四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一组是[]A.河北、安徽B.辽宁..”主要考查你对&&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2、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40°N,116°E);(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3、气候:(1)处于暖温带;(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三个特别行政区:
六、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3、资源:(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4、经济:(1)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品以工业产品为主。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2)台湾最大的城市和省会是台北,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港,台湾的城市分布在西部。&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省会是乌鲁木齐。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3)修建引水渠、灌渠、尤其是著名的坎儿井引水工程;(4)小麦、玉米和高粱是主要农作物,基于新疆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新疆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绿洲地区。 5、能源、资源开发:(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2)西气东输工程路线:起点轮南——终点上海,经新、陇、宁、陕、晋、豫、皖、苏、沪影响: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迅速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所以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东部环境;此外还会改善沿线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八、珠江三角洲 1、地位和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位于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为主。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南部地区。本区有两条南北大动脉京广线和京九线。2、经济:(1)本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和珠海)、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2)本区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全国著名的侨乡。(3)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区利用其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大量外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了外向型经济,外资主要来源于港澳地区,与他们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这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九、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和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位于南部地区。 2、丰富的旅游资源:(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3)旅游业: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精品线路。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十、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自然状况:(1)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位于第二级阶梯,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2)黄土物质来源——“风成说”占主导地位,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3)其他:它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产地,其中山西省最多。3、水土流失原因:(1)自然:黄土土质疏松的特性;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2)人为: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人类活动使植被破坏。危害:(1)带走地表肥沃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3)向黄河下游输送泥沙,使下游形成“地上河”,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都位于第二级阶梯。4、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洪涝灾害、泥石流、滑坡和塌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所以这里的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破坏后不易恢复。本区的人地关系是恶性循环。
&5、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1)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十一、长江沿江地带1、地理位置:以长江为生命线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的攀枝花。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域。 2、自然条件:(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2)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3)属于湿润地区,地理区域属于南部地区;(4)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5)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3、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1)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带,以及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一个“H”型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和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2)沿江地带的城市:①依托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其他资源及相应产业,形成四大城市密集区:上游是重庆、中游是武汉、下游是南京和上海。各个城市都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②上海是“龙头”城市并是全国最大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的最大港口,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金融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③中下游地区城镇分布密集,上游地区沿江城市较少。(3)沿江地带的工业: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①四个工业基地,自上游到下游: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②两个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③长江沿江地带的相互协作:西电东送和产业转移。4、生态环境问题:(1)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危害: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水库淤积,降低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3)沿岸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酸雨区广布: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和华东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是全国最大、强度最高的酸雨区。(图8.33p85)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现象,会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对植物和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4)治理长江: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上中游建水库,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下游退耕还湖,清理河道,增加蓄洪能力。 四大高原区域特征:
四大盆地:四大平原:
发现相似题
与“两个省区都有四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一组是[]A.河北、安徽B.辽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1466917031004711007368449684141省会:石家庄
省政府办公厅地址:石家庄市维明南大街46号
邮编:050053
省政府电话:(80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兼跨内蒙古高原。全省中环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市,北与辽宁、内蒙古为邻,西靠山西,南与河南、山东接壤,东临渤海。海岸线长487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地理和自然状况
    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
   
    全省地势由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
   
    有唐山、邯郸、邢台、蔚州四大煤矿区和华北、冀东、大港三大油田。
    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七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全省现有植物3000多种,其中纤维植物140多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木材植物100多种,牧草300多种,油脂植物140多种,栽培植物450多种,其中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7,玉米和水果各占1/10,可列为名、优、特、稀的农产品有12大类215种。出口的药用植物品种有20多种。
    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25种,储量居全国大陆省份前5位的有39种。
    河北省海岸线总长487.3公里,海岸带总面积100万公顷,具有发展海洋石油、海洋化工、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天然条件。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境内有黄河、海河、滦河等河流经过,宜于发展近海养殖。
    河北省是中国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全省现有古遗址、古建筑群落304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长城、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清东陵和清西陵)历史文物与陕西省并列全国第一,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总量居全国第2位。其中最著名的有承德避暑山庄、万里长城之首山海关、北戴河旅游渡假区、清东陵和清西陵等。
环境保护和绿化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0.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65.3千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3%。全民义务植树1.2亿株。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截止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3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1个。
   
    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287.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出生人口93.8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88‰;死亡人口46.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41‰。
人口增长率
    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7‰,比上年下降0.03个千分点。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除汉族外,还有满、回、蒙、壮、朝鲜、苗、土家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01%,现有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43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81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531元,增长7.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364元,增长13.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32.5平方米,增长0.9%。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6.4平方米,增长2.6%。
    2012年末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125.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8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达813.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达212.2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28.17万人,增加65.9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35.5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92.6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72.32万人,减少12.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501.74万人,增加3.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694.7万人,增加54.3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180.65万人,增加23.9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634.38万人,增加41.28万人。164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24%。全省列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334.57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6575.0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第一产业增加值3186.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001.0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9387.3亿元,增长8.4% 。三次产业比重为12:52.7.1:35.3。
    2012年,全部财政收入34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84.2亿元,增长19.9%。税收收入1560.6亿元,增长15.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18.9亿元,增长13.6%。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651.7亿元,比上年增长52.2%;第二产业投资9386.6亿元,增长26.1%,其中工业投资9330.3亿元,增长26.1%;第三产业投资9066.3亿元,增长14.6%。工业技改投资5891.4亿元,增长35.2%;占工业投资的63.1%,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893.0亿元,增长23.6%。民间投资14717.2亿元,增长27.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7.0%,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
工业产值和增长率
    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5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69.6亿元,增长13.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6%,集体企业增长18.2%,股份制企业增长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5%;轻工业增长14.8%,重工业增长13.0%。
    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630.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6万公顷,增长0.3%;总产量3246.6万吨,增长2.3%。肉类总产量442.9万吨,比上年增长5.9%。年末生猪出栏3396.7万头,增长5.0%;禽蛋产量342.6万吨,增长0.8%;牛奶产量470.4万吨,增长2.5%。水产品产量116.3万吨,比上年增长9.0%。  木材产量74.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
    2012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001.4亿元,增长1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152.6亿元,增长14.7%。
    2012年进出口总值完成50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出口总值296.0亿美元,增长3.6%;进口总值209.5亿美元,下降16.3%。
外资利用状况
    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8.0亿美元,增长24.0%。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72.8%;房地产业占3.8%;批发和零售业占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0%。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项目)196个,增长0.5%;新批合同外资38.8亿美元,下降8.0%。
    已经形成化工(医药)、冶金、建材、机械、食品五大支柱产业。
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2012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2318人,比上年增长4.4%;在学研究生35914人,增长5.4%;毕业生10441人,下降8.9%。普通高等学校113所,本专科招生34.2万人,下降4.7%;在校生116.9万人,增长1.7%;毕业生31.6万人,增长1.5%。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93.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7.7万人,初中在校生217.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562.2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6.2万人;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87%,同比提高0.05个百分点。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4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5家、重点实验室83家。组织滚动实施的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69项,在建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52项,新增国家重大专项和示范工程项目21项。登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544项,其中国际领先的43项,国际先进的427项,国内领先的2593项,国内先进的481项。专利申请量23241件,授权量1531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2.1%和37.7%。截止年底,有效发明专利5838件。签订技术合同4513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7.85亿元,分别增长2.5%和41.8%;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9个,博物馆75个,文化馆180个,公共图书馆169个,档案馆184个。
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2012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9688个,其中医院3210个,乡镇卫生院19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3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85个,卫生监督、疾病防治机构384个。卫生技术人员31.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3万人,注册护士10.1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9.3万张,其中医院26.4万张,乡镇卫生院6.1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4万人;我省运动员在4个运动大项中获得6枚奖牌,其中,1枚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1枚银牌,2枚铜牌。在伦敦残奥会上我省运动员共获得13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年末全省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机构2333个,床位18.6万张。社区服务中心285个,社区服务站1805个。
电话拥有量
    2012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757.0万门,比上年增加351.5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1205.2万户,增加1770.2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07.7万户,减少35.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50.8万户,增加36.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356.9万户,减少71.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513.1万户,增加418.6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077.2万户。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6720.8万户,增加383.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6.8部/百人,减少0.5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6.6部/百人,增加5.8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963.9万户,增长16.9%;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491.9万个,增长29.7%。
电台电视台
    2012年末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31座,调频转播台157座;电视台12座,广播电视台139座,电视转播台252座。有线电视用户750.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49.1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3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26%。
    2012年铁路货物运输总量4.3亿吨,比上年增长4.2%;货物周转量4180.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
    2012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6.3万公里(包括村路),比上年增长3.8%。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69公里,新建成高速公路313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总里程达14.1万公里。
    2012年共有石家庄、邯郸、唐山、秦皇岛4个运营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5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3%。
    2012年港口吞吐量7.6亿吨,比上年增长6.9%。
国务院部门网站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
原子能机构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发展研究中心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防科工局
测绘地信局
煤矿安监局
南水北调办
地方政府网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驻港澳机构网站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
驻外使领馆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企业网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中国盐业总公司
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珠海振戎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彩虹集团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侨城集团公司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有 关 单 位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央政府采购
国家域名注册管理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