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篆书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诗意 赏析 朗读
古典诗文名篇诗意赏析朗读系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8)于是人也(9),必先苦其心志(10),劳其筋骨(11),饿其体肤(12),空乏其身(13),行拂乱其所为(14),所以(15)动心忍性(16),曾益其所不能(17)。
  人恒(18)过(19),然后能改(20);困于心(21),衡于虑(22),而后作(23);征于色(24),发于声(25),而后喻(26)。入则无法家拂(bì)士(2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8),国恒亡(29)。
  然后知生于忧患(30),而死于安乐也(31)。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掷地有声的言辞是思想家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它作为格言传诵至今。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是山东邹城人,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断机教子”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把织好的布剪断,并说:读书就跟
织布 一样,不能间断,不然会前功尽弃。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 孟子童年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 邹城市)人,三岁时父亲逝世 ,孟子便与母亲 相依为命 。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
,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 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 ,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 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
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 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 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孟子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
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 孟子青少年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都治国之道
。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
“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 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
政”思想。 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 孟子晚年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都治国之道
。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
“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 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
政”思想。 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1)选自《孟子?告子下》,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题目是编者加的。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于,介词,从。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亩,田垄。“畎亩”,泛指田野。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举,被举用,被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用起来的。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又辅佐周武王。于,介词,从。
  (5)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被录用。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群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士,狱官。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溪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8)大任: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任,责任,担子。
  (9)于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个人。是,指示代词,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劳,使……劳苦。其,代词,他的。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
  (14)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所为,所行。
  (15)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长才干。曾,通“增”,增加。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18)恒:常。
  (19)过:这里的意思是犯过失。
  (20)然后能改: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21)困于心:内心困扰。困,忧困。于,介词,在。
  (2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3)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4)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
  (2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7)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弼。
  (2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出,在外面。指国外。敌国,敌对的国家。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部入侵。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29)国恒亡:国家常常要灭亡。恒,常。
  (30)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以后,才明白因为忧患而生存发展。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于安乐: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使……死亡。
[译诗、诗意]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赏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这样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今天我们国家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爱护。安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折而犯罪以至自杀。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作者:謇叔)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练习题谢谢,追加悬赏,万分火急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练习题谢谢,追加悬赏,万分火急
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练习题谢谢,追加悬赏,万分火急
一)简介作者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课文题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思考: 1. 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什么道理? 3. 为了说明道理,作者使用了什么事例? 4.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句?
(四)生字正音记形: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 bì) 同“弼” 空乏( kōng ) (五)课文分析 第 1 段 1.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 文句梳理: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chǔ)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鱼盐】贩卖鱼和盐. 管夷吾举于士 【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被录用. 孙叔敖举于海 【海】在海边(隐居). 百里奚举于市 【市】市井之间.
3. 内容把握 提问一: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讲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提问二:试比较分析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讲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他们分别是种田的、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和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提问三: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讲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 文段意思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第2段
1. 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文句梳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必先苦其心志 【苦】原来是形容词,课文中均为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 【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
饿其体肤 【饿】原来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空乏其身 【空乏】原来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动】使动用法,使……动. 【忍】使动用法,使……忍. 【性】音义同“心”. 【忍性】就是壮大胆量. 曾益其所不能. 【曾】与“增”通假,增加. 【益】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 3. 内容把握 提问一:这一段作者阐述了什么观点? 讲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所以动心忍性”是什么意思?用语言简要描述一下(当人经受苦难时,他的内心会受到惊动,而自觉地磨练自己,使自己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提问二:此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讲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才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 4. 文段意思 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事儿有所促进. 第3段 1. 原文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文句梳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 【于】都是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虑】思虑. 【而后】连词,表示先后相连. 【作】创造. 【色】面色. 【征】观察到,检验. 【喻】明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国内. 【拂】通“弼”,辅佐. 【出】国外. 【则】却. 3. 内容把握 提问一:请把“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讲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 提问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应该怎样翻译? 讲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灭亡的困境. 提问三: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讲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致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4. 文段意思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一个国家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第4段 1. 原文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文句梳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这样以后.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条件,后面的是结果;“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生】使动用法,使……生. 【死】使动用法,使……死. 【于】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 3. 内容把握 提问一: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它的作用是什么? 讲它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提问二:这句话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讲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4. 文段意思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归纳中心思想】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 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部分(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部分(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写作特点总结】 一、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作者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二、多用短句,且句式较整齐,近似对仗,(骈散对照)读起来琅琅上口.例如:开头的六句,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第二段的“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第三段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等等.与上文也有相似之处. 【总结实词虚词】 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一词多义 国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拂 不顺 行拂乱其所为. 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 拂同“弼”,辅弼 入则无法家拂士 虚词 于 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以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委而去之(
4、寡助之至(
) 5、亲戚畔之(
)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亲戚畔之
__通___
2、曾益其所不能
__通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通___
4、困于心,衡于虑
__通___
三、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池非不深也
今____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___今___
四、填空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 ②困(
)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 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 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六、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实词. 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
B.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池
C.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至:
七、“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死于安乐
八、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 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 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C.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九、加点词不用“使……”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A. 苦其心志
B. 劳其筋骨
C. 动心忍性
D. 生于忧患
十、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通____(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通____(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通____(
D.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通____(
) 十一、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试题答案】 一、1、助词“的”
2、代词,指代“小城”
3、代词,代那座城池
4、动词“到” 5、代词,代指“失道”“寡助之至”的人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畔——叛
2、曾——增
3、拂——弼
4、衡——横 三、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护城河,水池
此,判断词 四、填空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五、D
六、A.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着
B. 池:护城河 坚利: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委:放弃
C. 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 归顺,服从 七、A
发出 九、D 十、A. 畔—叛 背叛
B. 衡—横 梗塞,指不顺. C. 属—嘱 嘱托
D. 曾—增 增加 十一、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委而去之(
4、寡助之至(
5、亲戚畔之(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亲戚畔之
__通___
2、曾益其所不能
【写作特点总结】
一、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作者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
一、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委而去之(
4、寡助之至(
5、亲戚畔之(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写出原字
1、亲戚畔之
__通___
2、曾益其所不能
__通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