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2015年退伍军人安置未安置,工资却停发,这样对吗?该怎么生活?

庄河市民政局提前停发,今年要转业军人的家属的工资,据我了解这是庄河市民政局擅自给停发,难道合理吗?_百度知道 庄河市民政局提前停发,今年要转业军人的家属的工资,据我了解这是庄河市民政局擅自给停发,难道合理吗? 连市的其他县市区,唯独庄河市民政局,工资还是部队照发,对今年要转业的军人家属的工资,现在还继续发放,你庄河市民政局为啥给军嫂的工资给停发了呢。可今年要转业的军人现在还是部队中的一员,说是已经转业回地方了,从9月份开始就停发了军嫂的工资 没有政策规定。你已经确定转业,所以你的爱人就不再是军嫂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民政局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需协商,各地政策不同。纵横法律网 柴海艳律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扶余市政府违法克扣林业局28名  退伍军人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                  吉林省扶余市林业局,梁宝库、王猛、田清泉、高明、王志喜、赵云龙、陈宝祥、郑善友、石砚明、李阳、焦坤、袁晓辉、许传伟、张健等二十八职工,是2003年前后退伍军人。是扶余市民政局依法按规定安置在扶余市林业局的,被分别分配到了扶余市林业局林业总站,扶余市乡镇林业工作站,扶余市木材检查站工作。是扶余市编办公认的全额事业性在编人员,工资表年年按人事部门核定,我们不但没有享受到财政拨款的工资和五险一金待遇,而且年的工资至今尾欠,经我们的局长到政府要钱才勉强给开了65%左右,而2015年工资至今未发。  我们没有了工资来源,无法养家糊口,可是还一直都在坚持上班,(可是在同等身份的退伍军人中,扶余市政府却在近几年中陆续的将数百名退伍军人纳入到了财政开支,并且扶余市政府还将没有安置资格的人员违法安置工作,享受事业编制、财政开支和享受各项福利待遇。市政府即不解决我们28人的工资问题,也不对我们解释为什么将为这部分人纳入到财政开支和非法安置)。  依法安置却未享受到合法的财政开支和各项福利待遇  梁宝库、王猛、田清泉、高明、王志喜、赵云龙、陈宝祥、郑善友、石砚明、李阳、焦坤、袁晓辉、许传伟、张健等28名职工,是 2003年前后转业,被扶余市民政局依法安置在扶余市林业局,分配到扶余市各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市林业总站,木材检查站工作的。扶余市编制办和人事局公认我们28人是全额事业性在编人员,工资性质是市财政拨款开支。而我们的工资一直都由扶余市林业局自筹经费开支,没有五险一金待遇。  2005年---2013年是从中央生态效益补贴基金中支付我们的工资款。  2013年---2014年由于国家对林业政策的调整,我们的工资来源没了。扶余市林业局局长杨文学为了我们工资问题多次找到扶余市政府领导,最终给我们每人每个月1120元工资款,再加上林业局从多方筹措才勉强将年工资给我们开了65%左右。现在不但拖欠我们28名职工年约35%的工资款,而且2015年工资至今未发,各项福利待遇从安置到现在一直没有享受到。我们也几次向市级、省级、信访部门反映,但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工资表按时核定工资和福利待遇不知给了谁?  我们28名转业兵,被扶余市民政局依法安置在扶余市林业局工作,市编制办、人事局承认我们是全额事业性在编人员。自从安置到现在,林业局财务、人事局、市财政局每年都按时给我们28名职工核定工资,工资表上清楚的填写我们的名字,工作年限,工资标准、工资类别、工资数额,并加盖林业局财务、市人事局公章。名义上我们已经享受了财政工资待遇,但实际上我们的工资是林业局自筹资金解决的,始终未享受到五险一金待遇。  我们想知道:1、财政开支的钱哪里去了? 2、福利待遇给了谁了?  违法安置没有资格的人进编享受财政开支和福利待遇  据了解几年来扶余市政府,将既不是大学生又不是转业兵等没有安置资格的多名人员,违法安置在事业单位中工作,享受财政开支和各项福利待遇。  合法的诉求扶余市政府拖延不予处理和答复  我们二十八名职工都是城镇户口,没有承包地,没有直补款,更未享受到事业编职工的工资和五险一金待遇,2015年工资又没发,生活没有了来源,我们怎么养活妻儿老小和抚育子女上学,就更谈不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了。2014年1月份两会前,扶余市市长刘永德接见我们二十八名职工中的五位代表时说,“十五日内给你们解决”可是至今不见踪影。此事我们二十八名职工派五名代表,在市信访局答复我们说“半个月以后给你们解决”  2014年七月份市政府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我们所反映的问题,我们的身份、编制、工资进行了调查核实。至今未给任何答复......后来我们又要逐级上访,新来的林业局长杨文学劝我们不要上访,他给我们协调,还承诺以前工资怎么开现在还怎么开。2014年年末,由于林业局两年都没有给我们开支,杨文学局长到扶余市政府为我们每人每月要回1120元。  2015年3月份我们又多次到扶余市信访局,信访局工作人员告诉说:张万忠副市长身体不好不能接见,市长刘永德外出,等几天再来吧,可是第二天,张万忠副市长就主持召开林业会议.....就这样一直推拖到现在未给任何答复。  以上我们认为:扶余市人民政府不能依法为人民办事,不能解决在职职工的困难,对林业局二十八名职工虽然依法安置,但将二十八名职工应享受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违法克扣,而且对二十八名职工的合理合法的诉求听之任之,拖延不办,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侵犯了林业局二十八名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这种不作为、乱作为,不在阳光下依法行政的行为,是扶余市市长刘永德腐败行为之一。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吉林省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上讲话强调:“为官须有为,不为须问责。干事但不干净的要处理,干净但不干事的也要问责,‘为官不为’就让他‘不能为官’”。  希望各级政府的领导们,依法监督早日查明、公开处理,严肃问责涉事人员,追究负有责任的领导。使林业局二十八名职工合法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得到恢复和补偿,让林业局二十八名职工和扶余市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执法行政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使扶余市政府的不执法、乱执法、依权压法,久拖不予处理,损坏群众利益行为,依法及时得到纠正。  扶余市林业局不同于自筹自支单位是纯事业性单位,也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生活都比较困难,有一位肾脏摘除手术三年,身体极度虚弱的困难职工,多年来的自费治疗疾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不说,还负债十多万元,现在他急需用工资来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还有二位是援藏军人,在西藏部队服役两年,恶劣的环境和高原反应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原本政府要优先安置这位退伍军人,可到现在,原先的承诺只是一纸空文。  没想到;事业编财政拨款的国家职工,在扶余市工资居然没有来源,工资不发。没想到;林业局长向扶余市政府要钱和自筹资金才能勉强把年工资给我们开了65%左右。没想到,2015年至今工资停发。  更没想到:扶余市财政局和人事局以我们在编人员的具体人数进行年度工资统筹,那么本该核定给我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都给了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看看就让大家给生气,很明显就是扶余市政府,不作为、滥用职权,有人有钱的就可以进财政开支,复员兵是弱势群体,希望习主席、岐山书记看到,管管当地的贪官吧。   “伪人民服务”的扶余腐败市长——刘永德     有工无酬,旧社会才有的事吧?有工无酬,劳动者的尊严何在?     有工无酬,旧社会才有的事吧?有工无酬,劳动者的尊严何在?------今天是5.1劳动节,向节假日不休息,为扶余林业事业无报薪酬工作的28名退伍军人至以劳动者的问候:没有休假,没有工资,别人带着家人享受小长假的快乐,购物,游玩,你们在哪里?你们在植树造林的工地上,默默奉献着你们没有工资没有休假的人生。劳动者的尊严何在?剥削你们工作的人良心何在?社会主义有劳必有酬的公平何在?     /bbs/art.jsp?item=law&id=709185&vu=&idwriter=&key=&chk=cb30abbe30a53f667cbca3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自主择业军官涨工资最新消息,今年会不会涨工资? 自主择业军官涨工资最新消息,今年会不会涨工资?   一、转业干部自主择业退役金发放规定有哪些?   (1)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发给退役金。退休金包括职务、军衔(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助。其中,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按全额计发。   (2)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的退役金,根据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调整的情况相应调整增加。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的月退役金低于安置地当年党和国家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月退休生活费数额的,安置地政府可以发给差额补贴。   (3)退役金免征个人所得税。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被党和国家机关选用为正式人员的,停发退役金。   (4)自主择业的干部去世后,从去世的下月起停发退役金。区分不同情况,一次发给本人生前10个月至40个月的退役金作为抚恤金和一定数额的退役金作为丧葬补助费。遗属生活确有困难的。由安置地政府按照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定发给生活困难补助金。   (5)按退休金标准合并计算后,月退役金不得超过100%的发放比例。   (6)本规定自日执行。   二、转业干部自主择业补助费和退役金标准是多少?   (1) 对象:自主择业的团职(含处级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和军龄满20年的营职(含科级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   (2) 补助费的标准:军龄15周年以内的,军龄每满1年发给1个月的本人原工资;从第16周年起,年龄每满1年发给1.5个月的本人原工资。   (3) 退役金的标准:军龄20年以下的,按转业时安置地同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军衔(级别)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助的80%计发。军龄满20年以上的,从第21年起,军龄每增加1年,增发1%;荣立一等功或被大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提高15%,荣立二等功的提高10%,荣立三等功的提高5%,符合其中两项以上的,按照最高的一项标准增发;在边远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的,满20年以上的,提高15%;满15年以上的,提高10%;10年以上的,提高5%,符合其中的两项以上的,按照最高的一项标准增发。   三、转业费是由哪些费用组成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转业费是对军官、文职干部、士官经批准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而发给个人的各种费用的统称。转业费包括转业安家补助费和转业生活补助费。   (1)转业安家补助费。师职(专业技术6级)以下干部、士官,干部军龄在14周年(士官10周年)以内的,发给4个月工资;干部从第15年起(士官从第11年起),服现役每满1年再增发0.5个月工资;服现役时间按周年计算后,剩余月份可按满周年的标准计发。   (2)转业生活补助费。师职(专业技术6级)干部、士官,连续军龄在8-9周年的,发给3个月工资;9周年以上的,每满1年增发1个月工资,但最高不得超过16个月。   四、关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计发基数及退役金计算公式?   1、[2001]国转联8号文件出台后,有关退役金方面的具体政策,目前国家出台了国转联[2001] 9号文件。关于军龄增加的比例,地区津贴(含边远,艰苦,驻西藏特殊,地区生活津贴)具体标准和计发比例。   2、退役金计发公式:退役金数额={〔职务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80%+增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   五、关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军龄增发比例问题   计算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统一截至到批准其转业当年的3月31日。按中发[2001]3号文件规定,军龄满20年以上的,从第21年起,军龄每增加一年(必须满周年),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1%。   六、关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延时发放问题   1、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退役金是由国家转移支付的,与当地政府及经济状况没有关系。   2、每年出现一到两次不能按时发放退役金,主要是在每年一月份,主要因为军转干部转业地方由地方接供,部队工资转为退役金。转业干部不能及时将报到手续交来所至   七、关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历年增资”问题   历年增资不属于“基本工资”和“津(补)贴”项目,它是“当年增资”与“历年增资累计”之和;   “年增资及标准”是国家规定的调资政策和标准,与基本工资和各项津(补)贴没有关系。年增资的计算,按每个择业干部的原职务级别所对应的标准,乘以各人的退役金比例,便是每位自主择业干部的年增资金额。   八、、军队现役干部增发工资时,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是不是也同时增发?   《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规定: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根据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调整的情况相应调整增加。上述规定中没有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增加退役金与地方公务员和军队现役干部增加工资一定同步的含义。因此,只有在国家有关部门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作出调整的决定后,才能实施调整增发的工作。   九、关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每年调整退役金的时间问题   1、根据〔2001〕国转联8号规定,“退役金标准的调整,由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商财政部、总政治部根据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调整情况相应调整增加”。   2、具体调资时间要等国务院军转办下发通知,同时也要财政部将“退役金系统”升级后,我办才能调资并报省级财政。无论什么时间调资,都从当年的1月1日开始补发。【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首先感谢党中央和中央政府,自主的5月份会拿到涨的工资,根据级别具体700到1200元,是否还要打折不知道。地区差的问题要由退役所在地政府解决。给地区差必要前提有两个:一是发达地区,比如北京,生活费用相当高,完全与发达国家接轨了。二、是否有能力给。否则当地政府就是想给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北京就有绝对的实力,每年的财政收入相当高,不是其他省市所能比拟的。不过生活高得也不是其他省市能够比拟得。但是能够给得起,而北京市尚未给地区差,这样的问题才是老自应该正确的。因为中央政府肯定会说话算数,而地方政府执行相应的文件就会钻空子,能不给则不给,能拖则拖,应该算作地方政府不作为的行为,都将矛盾上交给中央政府。/&老自,为了生活,还要努力啊!为了老婆,还要努力啊!为了孩子,还要努力啊!为了父母,还要努力啊!   目前没有涨的消息,可能性不大,因为去年涨的,近年来军队的工资基本是四年一调。   根据各位方面的消息,自主干部的一定会涨的,文件正在研制中,耐心等待!   涨工资补发的钱连同5月份的工资已经发下来了。   自2001年起,我国实行了“计划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退役军官安置政策。从十年来总的情况看,退役军官的“自主择业率”呈现出先升后降(政策开始时多,以后逐年减少)、东低西高(经济越发达地区,自主择业率越低;经济越落后地区,自主择业率越高)、指低技高(指挥行政军官自主择业率低,专业技术军官自主择业率高)、自主择业到边远艰苦地区而生活在发达地区的现象。   一、转业军官选择自主择业逐年减少的原因   (一)经济发达地区自主择业方式缺乏吸引力。转业军官安置方向主要是党政机关及。经调查了解,东部发达地区自主择业军官的年收入只有实际收入的二分之一。因此,转业到发达地区的军官感到选择自主择业,其经济收入不如公务员高,所以愿意选择计划分配;转业到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转业军官感到经济收入等于或者稍高于公务员收入,所以愿意选择自主择业   (二)自主择业后感到社会政治地位明显下降。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各个方面都给军人营造了一种受尊重的良好环境。如各种服务场所军人优先,景区、公园,军官子女上学降低分数,给随军无军官配偶建立保险账户等。军官退役选择自主择业,意味着这些体现社会政治地位的优势待遇将全部丧失。   (三)自主择业后缺乏归属感。自主择业军官都是**党员,但到地方后党组织却没有把他们组织起来;现在又没有合法的“退役军官协会”之类的群众性组织。结果,自主择业军官成了“无组织的人”、“社会边缘群体”。目前,对于自主择业军官的管理是层层“下放”,实际上也就是管理档案,工资由银行代发,除此之外就什么都不管了。自主择业军官脱离了部队,地方又没人管,真正成了“没娘的孩子”和名符其实的“社会闲散人群”。这在心理上对自主择业军官也是一个严重打击。特别是当他们与同时计划分配到党政机关的干部比较时,失落心理更加严重,觉得自己选错了路,这种心理对即将转业的军官影响也较大。   (四)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现在各地都相应成立了自主择业军官管理(服务)中心,但这些中心重日常培训、工资发放,轻日常管理以及信息沟通,使一些转业军官不能从正规渠道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而是道听途说一些虚假信息,给社会埋下了不安定因素。也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对自主择业军官工作不重视,有的地方还存在着管理中心与转业安置办公室推诿扯皮现象。   (五)政策机制不完善,自主择业军官待遇无法落实。关于自主择业军官的政策法规主要有:《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国转联2001年8号《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转联2001年9号文件《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发放管理办法》;国转联2006年1号文件《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各省市也均出台了相关规定。但这些政策和规定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没有考虑到独生子女费、取暖费和降温费等自主择业军官应该享受的福利项目。二是地方政府的文件除了重复中央政策外,没有实质性内容,尤其是对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医保费、地区补助费和组织管理等大都是依照中央政府的文件作了原则说明。三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分担上缺乏联动机制与补贴机制。目前,转业军官退役金由中央财政支付,而地方补贴在好多地区政府都没有发放,使自主择业军官收入减少,从而挫伤了选择自主择业的积极性。   (六)自主择业军官知识结构单一,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不强。近些年转业的军官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本科以下,大都是通过函授取得)、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其能力发展和发挥。专业技术军官自主择业率比较高的事实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再加上一些转业军官“官本位”思想严重,认为有权力就有待遇、也能满足“受人尊重”心理。.   (七)自主择业军官十分困难。自主择业绝大多数是团职和年龄偏大的营职干部,在当今生就业都十分困难难的社会里,自主择业干部在市场竞争中必定处于劣势。有关机构统计,约有70%的自主择业军官在家赋闲(边远艰苦欠发达地区更高),就业的大多是在部队有一技之长,如医生、军校教员和其他技术人员等,就是自主创业办经济实体的自主择业军官,成功的也不是很多。   (八)自主择业军官家庭大都经济困难。在部队时,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总还有点“优先”,部队还给无工作家属发放生活补贴。而自主择业军官的子女大都在上中学或大学,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九)政策制度缺乏连续性、有效性和保障性。国家制定军官自主择业政策的目的是,缓解地方安置压力、解决军队和地方转业安置困难,使部队年龄偏大的干部退役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维护部队和社会稳定。然而政策出台后缺乏后续措施完善,使之成了“无人管、无人问”的“空白区”。军方认为:干部已经转业,已和部队没有关系,地方觉得“你们是吃国家财政的”,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有的管理部门甚至认为,自主择业军官啥都没干,还发工资,心理有一种消极或者抵触情绪;还有的管理部门认为自主择业军官“待遇不错、麻烦不小”,对自主择业军官反映的问题不积极、不主动,应付了事。   二、对完善转业军官自主择业政策的建议   (一)建立财政分担制度,明确地区补贴发放比例。从转业军官的选择来看,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自主择业率越高。如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这说明,自主择业军官的经济待遇与其自身感受有关。也就是说,与当地公务员收入相比,如果比当地公务员收入高或相等,就愿意选择自主择业;反之,就选择计划分配。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央财力也有限,退役金不可能全由中央财政负担。为解决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自主择业率不同的问题,提高转业军官选择自主择业的积极性,建议明确规定,自主择业军官的退役金和地区补贴发放比例,基本退役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地区补贴由省财政和县(市)级财政负担。如:中央财政承担退役金为3000元,发达地区可以按1:1的比例发放地区补贴,其中省、(县)市级财政各担负50%;边远艰苦欠发达地区可按1:0.5的比例发放;不发达地区按1:0.2(0.1或更低)的比例发放。   (二)建立财政补贴政策,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当前,自主择业军官的地区补贴以及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等均由接收地地方财政支出。这就造成地方政府接收自主择业军官数量越多,其财政支出就越大、负担就越重。因地方政府“安置得越多、越好就越吃亏”,这是地方政府落实相关政策不积极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建议中央财政按照地方接收自主择业军官的数量及一定的比例对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即:地方政府拿出的地区补贴越多,则中央财政所给予的财政补贴就应越多。这既能调动地方政府落实地区补贴的积极性,又能减轻地区财政负担。   (三)建立公务员与自主择业军官待遇联动机制。建立待遇联动机制,也就是当公务员待遇提高时,自主择业军官的地区补贴也相应提高。比例可按自主择业军官的总收入高于同职级公务员收入的10%确定,并以地方公务员的调整来调整。这不但可以在经济上弥补自主择业军官的待遇,更会在心理上使自主择业的转业军官产生优越感,从而使部队转业军官愿意选择自主择业,达到减轻地方安置转业干部的压力。   (四)明确规定自主择业军官享受现役军人的有关待遇。转业干部不愿意选择自主择业的重要原因就是失去了“干部”的身份和待遇。虽然这些待遇并没有多少经济利益,花钱也不多,但它可给自主择业军官带来巨大的动力。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文件中明确自主择业军官的政治待遇以外,还应明确自主择业军官享受的公共服务。如持《转业证》(必须是自主择业),可免费游览公园、购物优先、子女上学等,提高自主择业军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转业军官的自主择业率。另外,还要明确“取暖、降温费”由哪一级发放,并按有关文件规定,切实落实自主择业军官住房公积金问题、购房补贴问题等。   (五)加强对自主择业军官的日常管理。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建立了自主择业军官管理服务中心,并开展了服务工作。如提供就业信息、调整发放退役金等。根据自主择业军官的需求,要进一步拓宽服务中心工作领域,深入到退役军官之中,真诚为自主择业军官服务,发挥“上情下达”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军官学习,让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入自主择业军官心中;采取召开座谈会、联欢会等方式,让自主择业军官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在社会上营造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   (六)切实提高军官队伍培养的起点,取消生长军官专科层次培养。目前,我军培养生长军官的军事院校大都以本科为起点并开展了研究生教育,这既提高了军官的素质,同时也为军官转业后就业创业奠定了基础。为此,建议取消军队院校培养军官的专科层次,扩大研究生层次招生,大幅增加硕士、博士学历军官数量   自主择业的同胞们应该造反了,退休的已经涨了两年了为什么我们就没人管呢   根据各位方面的消息,自主干部的一定会涨的,文件正在研制中,耐心等待!   目前没有涨的消息,可能性不大,因为去年涨的,近年来军队的工资基本是四年一调。   自主择业人员的工资不再长了 自主择业的同胞们应该造反了,退休的已经涨了两年了为什么我们就没人管呢 涨工资补发的钱连同5月份的工资已经发下来了。 首先感谢党中央和中央政府,自主的5月份会拿到涨的工资,根据级别具体700到1200元,是否还要打折不知道。地区差的问题要由退役所在地政府解决。给地区差必要前提有两个:一是发达地区,比如北京,生活费用相当高,完全与发达国家接轨了。二、是否有能力给。否则当地政府就是想给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北京就有绝对的实力,每年的财政收入相当高,不是其他省市所能比拟的。不过生活高得也不是其他省市能够比拟得。但是能够给得起,而北京市尚未给地区差,这样的问题才是老自应该正确的。因为中央政府肯定会说话算数,而地方政府执行相应的文件就会钻空子,能不给则不给,能拖则拖,应该算作地方政府不作为的行为,都将矛盾上交给中央政府。
老自,为了生活,还要努力啊!为了老婆,还要努力啊!为了孩子,还要努力啊!为了父母,还要努力啊! 根据各位方面的消息,自主干部的一定会涨的,文件正在研制中,耐心等待!转业军人单位不给发工资怎么办?_百度知道 转业军人单位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按国家规定分配国家正式工作,2003年分配到石家庄市行唐县电影公司我是城镇兵2000年入伍2002年退的伍,我们现在电影公司只剩下一个名字了,现在电影公司大楼和地方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我从2003年分配到电影公司至今2010年没有发过一点工资。像这种情况找哪个部门解决 。。那里经济情况超差!~直接从城镇下到了很偏远的山村。!!政府不管的!~原因是事业单位。!~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工资发下来。同是天涯沦落人我跟你情况差不多。!~自负盈亏。。!~~~要是有条件我劝你找下退伍安置办~重新分一个别的单位。。。!估计在分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我05年退伍~分到了市场中心。。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转业军人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找民政局,或市委。再不行你就去法院告开发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官转业安置新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