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飞行大队轰炸机之投弹手投弹训练情况示意图,第一次投弹的落地点在目标物

轰炸机在距离地面490m的高空以20m/s的速度水平飞行投弹.为了使炸弹命中,必须在与目标水平距离为______m_百度知道
轰炸机在距离地面490m的高空以20m/s的速度水平飞行投弹.为了使炸弹命中,必须在与目标水平距离为______m
轰炸机在距离地面490m的高空以20m/s的速度水平飞行投弹.为了使炸弹命中,必须在与目标水平距离为______m远处投弹,炸弹投出后经______s能命中目标.
提问者采纳
根据h=得 t=s=10s.炸弹平抛运动的水平距 离x=v0t=20×10m=200m.所以应该在与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为200m的地方投弹故答案为; overflow-y: 2px: no- border-top.jpg):1px solid black">2×4909; " muststretch="v">2hg=<td style="border-bottom.jpg') no-repeat:nowrap:wordSpacing:normal: 6px,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正文
震惊世界的轰炸DD人类首次原子弹轰炸记实
来源: 互联网
 文字大小:  
一九四五年初,第的最后结局日渐明朗,的战败已是时间早晚问题,而也已是穷途末路,同盟国的最后胜利已经确定无疑,因此同盟国于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至十一日就最后战胜德国和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在苏联克里木岛旅游胜地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期间,罗斯福在驻苏大使哈里曼和翻译波伦的陪同下,分别于二月八日下午和十日下午两次单独与苏联领导人和部长莫洛托夫进行秘密会晤,会晤的核心问题就是苏联对日作战问题。根据美国军方的估计,如果苏联不参加对日作战的话,那么打败日本美国还至少要付出百万人的伤亡和一年的时间,如此巨大的代价和漫长的时间,美国难以承受,因此美国迫切需要苏联在结束对德作战后迅速参加对日作战。斯大林乘机漫天要价,经过讨价还价,最终美国同意以维持外蒙古现状、千岛群岛及库页岛南部和邻近交予苏联、苏联租用旅顺港作为海军、大连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大连的优越权益、通往大连的铁路由中苏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并须保证苏联的优越权益为条件,换取苏联在结束对德作战两至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史称《雅尔塔秘密协定》,该协定是在没有参加的情况下签定的,有关内容后来由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通知了蒋介石。
  一九四五年五月,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宣告结束。为了协调处理德国战败后的相关问题以及对日作战有关事宜,同盟国于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日在德国西南的波茨坦举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一项对日本的决议,史称《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日本主权必须局限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附近小岛,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命令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及充分之保证。除此之外,日本就只有迅速和彻底地毁灭。日本显然没有意识到在这一警告背后就是将使用的暗示,觉得该公告没有说明天皇的地位,便以日语“默杀”答复该公告。“默杀”在日语中是不予理睬、不置可否的意思,但同盟国从词语表面认为是沉默的杀死,也就是断然拒绝。
  实际上,从一九四五年三月起,美军改进了对日轰炸的,收到明显效果,同时于三月底开始了代号“饥饿作战”的。在这双重打击下,日本经济全面瘫痪,社会混乱动荡,各种工业原料和生活物资极度匮乏,可以说已经彻底摧毁了日本赖以支持战争的能力,至七月美军又连续攻占硫黄岛和冲绳岛,攻击矛头直指日本本土,日本的失败已经指日可待。但是由于长期武士道精神的熏陶,日军仍妄图作垂死挣扎,在全国进行总,了多达二百四十万部队和八千余架飞机,准备本土决战。
  鉴于一方面日军拒绝投降,准备负隅顽抗,另一方面,眼看日本的失败已成定局,时间上也将大大缩短,甚至有可能在九月之前解决,美国对雅尔塔秘密协定已有了悔意,此时美国极不愿意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让苏联白白拣个大便宜,分享美国苦战数年的胜利果实,所以美国决定给予日本一个最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在苏联未参战之前投降,而原子弹正是最理想的选择。这就是美国为何要急于在日本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仍要使用原子弹的原因。
“曼哈顿工程”
  原子弹的发展要追溯到一九○五年,著名家爱因斯坦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公式E=mc2,为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九三八年物理学家费米和德国物理学家哈恩、施特劳斯通过实验发现用中子轰击原子核就会产生核反应,这就是“裂变”,最合适引起这一反应的元素是铀235。因为铀235在连续裂变中理论上产生的爆炸威力是同等质量TNT炸药的两千万倍!而且两次裂变之间还不到百万分之一秒,也就是说,能在极短的时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一九三九年四月,纳粹德国将六名原子物理学家召至柏林,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开始制造能控制利用铀的装置。同年夏天,德国禁止在其占领下的捷克出口铀矿石,并对有关铀的消息进行严格的新闻封锁。九月二十六日德国军备规划局召集海森堡、哈塔克、魏茨泽克等著名科学家成立了铀学会,并制定了工作纲领和原子研究计划,随即开始在铀学会科学家的指导下进行代号为“U计划”的秘密研制工程,这意味着纳粹德国已开始进行的研制!
  早在一九三九年初,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波尔从两位刚从德国逃亡出来的物理学家那里知道德国已经开始研制原子弹的确切消息,他立即前往美国,将这一消息告诉正流亡在美国的费米等科学家,这些深知核能巨大威力的科学家对此忧心忡忡,他们知道如果纳粹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那么人类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反法西斯国家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而制造原子弹谈何容易,需要雄厚的经济后盾,齐全的研究设备、大量的科学人才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环顾反法西斯诸国,只有美国有此实力,所以费米、西拉德和特勒等科学家出于历史责任,从三月十七日起在美国积极奔走,呼吁美国尽快开始研制原子弹,但是美国军方领导人难以理解这一新生事物,将这些科学家视为“怪人”,对他们的建议嗤之以鼻。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科学家心急如焚,他们认为只有绕过上层官僚,直接将建议交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才有可能尽快开始研制工作。为了增加说服力,他们一致决定推举德高望重的爱因斯坦作为代表,因此核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和爱德华?特勒于七月下旬拜访了定居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听明了来意,这位具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科学巨匠,欣然接受科学家们的委托,在费米等人的建议报告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亲笔给罗斯福写了一长一短两封信。
  爱因斯坦的信于八月二日交到了罗斯福的好友和科学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博士手中,转交这份意义重大的信函的重任就落在了萨克斯的肩上。一直到十月十一日,萨克斯才有机会面见罗斯福,他向总统读了爱因斯坦的信,并呈上了科学家们联合署名的详细报告。但罗斯福疲惫地说:“真抱歉!今天我太累了。这样吧,明天早晨你到和我共进早餐,那时再谈吧。”
  萨克斯回去后,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巨大的压力使他夜不能寐。整夜辗转反侧,苦思冥想如何说服罗斯福,终于他想出了办法。
  第二天一早,萨克斯来到白宫,早餐桌上,他向罗斯福讲起了因为没有能采纳富尔顿所发明的蒸汽船,没能建立起先进的海军舰队,最终为所败的历史,最后他注视着罗斯福,一字一顿地说:“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为,拿破仑如果有点远见的话,采纳富尔顿的建议,那历史必定会改写!”良久的沉默,萨克斯几乎就要绝望了,罗斯福开口了:“我不会成为第二个拿破仑!”说着在爱因斯坦的信上写下“此事需要付诸行动”的批示,然后伸手摁铃,召来了总统军事助理埃德温?沃森:“马上开始进行原子弹研制!”
  十月十九日,爱因斯坦收到了罗斯福的回函:“我已召集包括国家计量局负责人和军方甄选出的代表在内的会议,全面研究您所提出的关于铀元素的各项可能性。”
  十月二十一日,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美国成立了代号S-11的特别委员会,成员有陆军部长史汀生、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博士和发展局局长布希博士,并聘请爱因斯坦为非正式的科学顾问,进行研制原子弹的前期理论准备。该委员会的有关情况都直接向总统汇报。
  一九四○年六月美国成立了由布希博士任主席的研究委员会,S-11委员会则成为其下属的子委员会,并获得六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审议了用铀235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S-11委员会改由国防研究委员会的上级部门科学研究发展局直接领导,布希还成立了计划署,开始进行实验工厂和生产工厂的基建。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六日,即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美国成立了原子能开发厅,开始研制原子弹的实际运作,并追加了巨额拨款。
  一九四二年八月初,原子能开发厅向总统提交报告,通过实验只需要二至四千克的裂变物质就可产生相当于两千吨TNT爆炸的威力,并建议建造铀分离工厂、气体扩散工厂和分离工厂,以生产足够数量的铀和其他核原料,报告最后说,如果加快工作的话,在一九四四年就可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随即批示:应在时间上予以推动!据此美国进一步扩大了研制规模。
  八月十一日,美国决定将所有分散在军队、大学和各实验室研制原子弹的单位联合起来,并于八月十三日将统一的研制工作以“曼哈顿工程”为保密代号,领导机构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管理区”,九月十七日陆军建筑部副主任莱斯利?格罗夫斯少将被任命为工程总负责人,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为技术总顾问,该工程由总统直接领导,罗斯福总统还赋予该工程“高于一切的特别优先权!”。这是一项创举,开创了科学、军事和工业的三位一体的“大科学”典范,具有领导统一、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高效协调等优势,为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同时这一工程简直就是科学家的大熔炉,汇集了数量惊人的科学家,在有些研究部门,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俯拾皆是,连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乏其人。
  由于不知道铀235三种裂变方法哪种效果最好,只好采取三种方法同时进行,因此整个“曼哈顿工程”规模异常庞大,共分为十六个分支工程,其中关键工程有四个:
  其一是费米领导的原子反应堆,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日,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铀-石墨原子反应堆,这个装置长十米、宽九米、高五点六米,形状如锥,内装五十二吨核反应材料,其中六吨是金属铀,另四十六吨是氧化铀。由一层铀一层石墨堆积而成,总共有五十七层,中间有洞,可以插入由镉制成的控制棒,总重量达一千四百吨。当天下午三时三十六分,开始裂变反应,持续二十八分钟后于四时零四分结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由人工控制的核反应,从实验上论证了链式反应理论,为原子弹的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实验中,科学家表现出了勇敢无畏的献身精神,因为这是首次实验,随时会有裂变失控爆炸的危险,而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可能连整个芝加哥城都会被炸飞上天!两位年轻的科学家自告奋勇,攀上高高的铁架,居高临下严密监视着反应的进行,随时准备一旦裂变失控就将几大桶镉溶液倒在反应堆上,使之迅速消耗反应中的中子,以阻止炸的发生。
  其二是由佩汀领导的核反应材料工厂,先是在依阿华州立大学进行技术研究,后于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东北克林顿镇建立了生产铀235工厂,所以称为“克林顿工程局”,代号“橡树岭”。该工厂招募的工人最高峰时达到八万两千人,原料是来自比利时殖民地刚果的钒酸钾铀矿石,主要采取气体扩散和电磁分离两种方法从铀的天然存在形式铀238中提炼铀235,至一九四五年六月底,已生产出二十千克铀235,足够一枚原子弹使用的了。至于原料,因为当时世界上铀开采还不普遍,市场上仅有少量氧化铀,含铀量大的高品质矿石更为稀少,美国凭借与比属刚果所达成的秘密协议,于一九四○年秋得到了一千二百五十吨铀矿石,“曼哈顿工程”全面展开后,又购入三百五十吨氧化铀,这些铀原料就是“曼哈顿工程”的物质基础。为了制造分离同位素铀的分离装置,需要性能优异的导体,美国使用了大量白银作为电磁线圈,因此先后动用了国库白银和银币达一万四千吨!
  其三是由西伯格博士领导的核反应材料工厂,主要生产核反应的另一种优良原材料钚,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在加利福尼亚汉福莱特建立了提炼钚的工厂,该厂招募的工人最高峰时也达到了六万人,至一九四五年七月生产出六十千克钚239。
  其四是位于新墨西哥沙漠中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代号“Y计划”,这里既承担原子弹的总装任务,又负责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整个“曼哈顿工程”的核心,由奥本海默负责,实验室地址也是奥本海默亲自选定的,这里汇集了大批声名赫赫的科学家,因此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被戏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集中营”。研究工作异常艰巨,实验室组建之初,除了链式反应的基本概念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奥本海默领导了所有研究课题,常常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抓住要点,提出合理的见解,尤其是他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每周举行一次学术研讨会,使科学家们能自由地发表见解,相互启发,这一措施取得了极大成功。正是在他的卓越领导下,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造出了原子弹,也使他获得了原子弹之父的赞誉。
  为了保证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美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所有邮件都要经过检查,所有都受到监听,所有家属只知道一个地址:美国陆军邮政信箱1663号。参加研制工作的人员从最初时的十五万人到最高峰的五十四万人,只有十二个人知道整个工程情况,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从事原子弹的研制。即便是高层领导,也只有罗斯福总统和史汀生陆军部长知道内情,连副总统杜鲁门和都不知道,杜鲁门直到罗斯福去世继任总统后才知道“曼哈顿工程”。这一系列的保密制度主要针对德国,其次是苏联。对于英国和加拿大,美国是有限保密,则被默许可以分享由英国间接提供的核情报。
  此外,美国为确保其首先研制出原子弹,陆军部还成立了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收集其他国家研制原子弹的情报。该小组的徽章就是原子能的标志DD一道红色的闪电穿过希腊字母“a”,首任组长是鲍利斯?帕希,其成员都是陆海军情报机关的优秀骨干,并由丹麦物理科学家高德斯密特担任技术顾问。根据“阿尔索斯”的情报,德国原子弹研制已取得相当进展,很有可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罗斯福一面追加投资,并在一九四三年八月的英美魁北克首脑会议上与英国达成协议,联手研制原子弹;一面指示“阿尔索斯”加紧搜集德国有关研制情况,只要发现其研究机构和生产工厂具体地址,不惜代价予以摧毁!
  一九四三年二月,“阿尔索斯”发现了德国在建立年产一千五百千克重水的生产工厂,立即在挪威抵抗组织的配合下,派出六人行动小组将工厂破坏。当发现该工厂修复后,美军又于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出动四百架次进行猛烈,将该工厂彻底摧毁。
  一九四四年一月,英国情报机构发现德国正将已制造出的重水准备运回德国本土,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局特工便破坏了运载重水的“海德”号船,使之沉入廷湖,全部一千一百千克重水也随船沉没。
  一九四四年六月,“阿尔索斯”又发现德国在法国北部小镇黑兴堡建立了研制基地,随即派出分队对其进行突袭,一举破坏了基地设施,并将两名奥地利籍的科学家带回英国。至此,德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遭到多次破坏,加之部分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愿意德国首先掌握原子弹,因此工作相当消极,所以德国没能在战争期间制造出原子弹。
  “阿尔索斯”还密切关注日本研制原子弹的进程,一九四一年日本陆军和海军成立代号为“二”和“F”的研究机关,组织有关科学家进行研制工作。由于日本缺乏铀原料,只得向德国求援,但德国派出运载一吨氧化铀的潜艇在航行途中被美军击沉,使得日本的研制几乎无法起步。后来日本虽几经周折得到了数百千克铀,并进行了六次分离实验,由于日本技术力量不足,实验都以失败告终。鉴于日本在原料和技术上都比较匮乏,因此其研究工作一直停步不前,美国也就未对其采取破坏行动。后来随着美军对日战略轰炸的全面开始,有关研究机构在空袭中被毁,日本的原子弹研究也就随之中断。
  而美国全力以赴,总投资一再追加,最后达到二十五亿美元〔相当于九十年代末约二百六十亿美元币值〕,终于在一九四五年七月初制造出三枚原子弹,分别以“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为代号,其中“大男孩”和“胖子”采取内爆法,以钚239为核装药,而“小男孩”则采取的是枪法结构,以铀235为核装药。
至此,“曼哈顿工程”大功告成!
横空出世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就忙着寻找合适的场,最终选定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哥多沙漠,核试验场是一片38.6千米长、29千米宽人称“死亡原野”的荒漠,奥本海默为试验场起了个古怪的代号为“三一”,有人认为这是三位一体的略写。
  “大男孩”被装入了一个巨大的钢质容器,从工厂用火车、巨型拖车运到试验场,最后被送上试验场中心高达三十米的铁塔顶端。
  七月十六日凌晨,试验场一片忙碌,人类首次核试验正在紧张准备之中,为了解决出现的小故障,起爆时间从四时两次推迟,最终确定为五时三十分。
  五时二十九分四十五秒,“大男孩”轰然炸响,正在现场的记者劳伦斯这样描述:一道仿佛是从地球深处出现的光亮,人世间从没有这样的光亮,好象是一千个太阳聚集的光亮!这是一次震古烁今的日出,只看见硕大无比的暗紫色烟柱一秒钟之内就升腾到两千五百米,并且继续上升,耀眼的光亮照亮了天空和大地,直径几乎有一千五百米的巨大火球一边翻滚上升,一边从暗紫变成了橘黄,同时球体急剧扩展,仿佛一种被束缚了亿万年的自然力突然释放出来!巨大的烟云随着火球升腾而起,起先是柱状,随即变为蘑菇状。在这短暂而漫长的时间里,天地之间听不到一点声音,突然,在寂静中爆发出巨响,如几千枚重磅同时爆炸,震耳欲聋的轰鸣响彻原野,大地在颤抖!爆心的铁塔无影无踪,已被高温在瞬间蒸发!半径七百米范围内,沙地被强大的冲压成晶莹坚硬的盘子,所有的沙子都被瞬间的高温高压熔成玻璃状物质!半径一千六百米范围内,所有的生物,都荡然无存!连一百六十千米之外都可以听到爆炸的巨响;两百千米之遥的城镇也有玻璃窗被震碎!整个美国西南部都感到了爆炸的震撼!
  美国编织了阿拉莫戈多基地弹药库爆炸的谎言来掩盖甚至连三百千米之外也能感觉到的巨大爆炸。
  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枚原子弹爆炸相当于两万吨TNT!
  奥本海默面对核爆炸的巨大威力,引用了古代史诗中的名句表达自己的感想:“如果一千个太阳在天空一起放光,人类就会灭亡,大地就要遭殃,我似乎成为死神,成为世界万物的毁灭者!”
  美国为了借助原子弹抬高自己,特意将原定七月一日举行的同盟国首脑会议推迟了两个星期,以便在会议期间取得主动和优势。七月十六日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格罗夫斯立即用密码暗语报告了杜鲁门,次日陆军部长史汀生携带有关核爆炸的绝密备忘录专程飞赴波茨坦,向杜鲁门作了详细汇报。
  因此杜鲁门在次日的全体会议上信心百倍,颐指气使,在重建欧洲问题上对苏联态度强硬,丘吉尔首相明显感觉到杜鲁门似乎要指挥整个会议,会后才了解到杜鲁门如此表现的原因。
  七月二十四日,杜鲁门故意装作漫不经心地走到斯大林身边,请翻译告诉斯大林美国已经制造出了具有极大威力的武器,然后满怀期待地注视着斯大林的反应,不料斯大林只是很冷淡地说,那很好啊,希望能用来对付日本。这使得杜鲁门非常失望。其实,尽管此时苏联还没有研制出原子弹,但斯大林对原子弹的了解要比杜鲁门多得多,因为杜鲁门直到四月下旬继任总统后才知道有原子弹一事,而斯大林从一九四一年秋就开始注意美国的原子弹研制,一九四三年初通过一位参加“曼哈顿工程”代号“伯修斯”的物理学家,掌握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情况,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密切关注着美国原子弹研制的进程。
  纳粹德国在与美国的核竞赛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在人才方面,由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残酷的种族迫害,先后有两千多位犹太科学家和工程师离开德国和欧洲移居美国,极大削弱了德国的核物理科研力量,增强了美国的科研力量,这一来一去,彻底改变了德美两国的人才对比,美国从最初的人才劣势转变为优势,这批科研人才在“曼哈顿工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即便是留在德国的科研人员中,以威廉学会物理研究院院长、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一九三二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海森堡教授为代表一批科学家,并不希望德国首先研制出原子弹,因此在研制工作采取的是消极敷衍的态度,甚至是抵制破坏,就如海森堡所说的,“在专制政权统治下只有表面上与政府合作的人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他们之所以愿意为德国进行原子弹研制,实质上是为了不让那些狂热的纳粹科学家来研制。所以作为德国的技术总负责人的海森堡,不仅未向说明原子弹的威力和作用,而且以所需铀原料不够为由故意拖延研制进程,并表示三五年内没有成功的希望,使得资源匮乏的德国放弃原子弹研制计划,而将铀计划改为开发潜艇用的铀发动机。
  其二在战略决策上,资源匮乏的纳粹德国采取的是急功近利的战略,基本放弃短时期里不可能有成果的研制工作,因此对于需要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又需要较长研制周期的原子弹研制,并不重视。在三年间研究经费只有区区两百万马克,只相当美国的两百分之一;研究人员不超过四百人,只相当美国的一千五百分之一。整个研究计划组织涣散,规模小,根本无法与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相提并论。
  其三是同盟国的破坏,不仅有广为人知的对重水工厂、运送重水船只和黑兴堡研制基地的等破坏,还有鲜为人知却又极其重要的一次破坏DD德国格教授提出以高纯度石墨片充当减速剂方案,在委托西门子公司普拉尼亚工厂加工提炼石墨时,该厂总工程师施密特从所要求的特殊规格、数量和工期就判断出必定是军事目的,便故意在加工时掺入了一些杂质,致使布雷格的实验多次失败,结果布雷格教授只得改弦更张,以重水作为减速剂,可德国的重水多次被同盟国的特工所破坏,使德国的原子弹计划一再搁浅。而美国建成的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就是以高纯度石墨为减速剂的!一九五四年奥本海默就明确表示如果不是施密特做了手脚,布雷格将会比美国早研制出原子弹!
  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各项准备工作几乎与研制工作同时开始。最初爱因斯坦在那封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还曾预言因为原子弹又大又重,将只能以军舰运到敌方,军舰上的不可能在爆炸之前驶出危险范围,因此这一行动实际上是自杀性。而实际研制出的原子弹无论体积还是重量都远远小于爱因斯坦的预想,所以完全可以用飞机运载并投掷到敌方国土。美军选中了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作为原子弹载机。
  B-29绰号“超级空中堡垒”,一九四○年由波音公司开始研制,一九四三年九月起批量生产,飞机气动外形细长光滑,全金属全封闭结构,机头是由多块曲面玻璃组成的半球状透明舱室,高升阻比的大展弦梯形上反中单翼,乘员十四人,均配有氧气面罩,机长30米,翼展43米,机高8.5米,装四台R3350带有高空涡轮增压器的空冷活塞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2200马力,最大起飞重量63.6吨,最大载弹量十吨,最高时速576千米,转场航程9650千米,升限10670米,武备共有五个自动,在机尾、机身左右侧和后舱的四个炮塔安装双管12.7毫米,机身前方的炮塔安装了两门二十毫米机炮,加上火控准确指引构成了严密的自卫。无论航程、载弹量,还是自卫火力,都是时期其他轰炸机所望尘莫及的,堪称轰炸机之王。
  尽管B-29具有如此优异的性能,但如果要用来运载投掷原子弹,还必须对炸弹舱进行改装,以满足投掷原子弹的需要。早在一九四四年春,美国陆军兵司令阿诺德上将〔此时美国尚未成立独立的,其航空力量主要由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组成,陆军航空兵实际就是空军的前身〕就根据格罗夫斯提出的具体要求,确定从一九四四年九月三十日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一日之间,提供十六架经过改装的B-29。“曼哈顿工程”技术部长李利斯?克罗普斯准将在向阿诺德简要介绍了原子弹之后,特别要求阿诺德上将严守秘密。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美军组建了一支特殊的航空部队,陆军航空兵第五○九混成大队,美军对于五○九大队寄予厚望,所有单位均提供一切便利,所以组建工作非常顺利。该大队由第三九三重型轰炸机中队以及航空大队、运输机中队、特种军械中队、陆军特别技术派遣队和宪兵连组成,共有二百二十五名和一千五百余,所有成员都经过严格筛选,不仅要求精通专业技术,还要忠诚可靠,尤其是核心部队第三九三中队,其军官都是从各部队挑选出的佼佼者。大队长保罗?蒂贝兹上校,曾是美军首次轰炸德国本土的轰炸机群空中指挥,而且是B-29的员,是美军最负盛名的轰炸机王牌之一。全大队装备十五架B-29轰炸机和五架C-54运输机,拥有自己独立的运输、维修、、通讯和警卫部队,完全不与其他部队发生关系,全封闭全独立,实行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和。
  五○九大队的基地设在犹他州的温多弗,那里四周是连绵的小山丘,荒无人烟,几乎与世隔绝,正是进行秘密训练的理想场所。虽然那里远离繁华都市,气候恶劣,但为了保证五○九大队的训练需要,美军全力满足五○九大队的一切需要,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五○九大队每日所需的新鲜水果、蔬菜、副食都是空运而来,对该部队的重视可见一斑!
  第一阶段训练项目是高空目视轰炸,飞机在三万英尺〔约合九千一百米〕高度使用当时最先进的诺登瞄准器,对地面直径一百米的靶标进行目视瞄准轰炸,每次只投下一枚重达四百五十千克重磅型炸弹,而且一投下炸弹后立即以一百六十度俯冲急转脱离,这样奇怪的动作,令所有参训飞行员都十分诧异,但五○九大队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大家都知道这涉及到高度机密,谁也不打听原因。全大队只有大队长蒂贝兹在领受任务后有专门科学家向他介绍了原子弹的基本原理,但他也只是一知半解,唯一清楚地就是这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秘密武器,将会提早结束战争。
  一九四五年四月底,五○九大队奉命转场至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北机场,以便在更接近实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训练。北机场警卫非常严密,与其他部队完全隔离,任何人进入都必须出示特别通行证。提尼安岛上的其他部队对这支毫无战绩却备受关注的神秘部队,充满了疑惑与猜测,还专门编了顺口溜来调侃他们。
  开始两个月主要进行基本训练,一面熟悉战区的地理、气候等情况,一面进一步提高投弹精度和远距离海上飞行能力。五月以后,开始战斗训练,主要是飞行和投弹训练。这是最接近实战的临战训练,携带与原子弹同样大小和重量的普通炸弹,采取未来原子弹轰炸时的航线,以三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这样既可使飞行员熟悉地形地貌和轰炸战术,又可麻痹日本人,使之习惯B-29的小编队高空轰炸。在实战训练中五○九大队总共投下三十八枚模拟炸弹,仅有一架B-29被击伤。至七月二十九日,五○九大队完成了一切战前训练和准备。
  由于使用原子弹事关重大,美国最高决策层非常慎重地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可以这么说,投掷原子弹是二战末期的一次重政治事件,从决策开始一直到战争结束之后很长时间里,都存在着争议。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德国的战败已是定局,而且已不可能研制出原子弹。日本则根本没有足够技术和人力物力去研制原子弹,在轴心国已构不成核威胁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使用原子弹,美国很多政治家和科学家都持反对意见。如总统参谋长威廉?李海海军上将和欧洲盟军总司令就坚决反对使用原子弹,觉得原子弹巨大的杀伤力将使众多平民死于非命,这和野蛮屠杀并无二致;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认为使用原子弹是不道德的战争手段,美国不应当采取这样的行动;核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就是请求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的两位科学家之一,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单方面使用原子弹;说服罗斯福下令开始原子弹研制的萨克斯博士力劝罗斯福不使用原子弹!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认为不靠原子弹,也能取得对日战争的胜利,从文明和道义出发反对使用原子弹;詹姆斯?弗兰克教授为首的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表示使用原子弹固然可以获得军事上的某种收益,但与因此而激起全世界的恐怖和厌恶相比,还是得不偿失的,并将在战争结束后助长核军备竞赛。
  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情报参谋埃德温?莱顿中校,一位非常熟悉日本的情报专家,却认为使用原子弹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虽然天皇具有宣布的权力,但如果不能用事实证明,不停战就会遭到毁灭的话,长期接受武士道熏陶的日本军方仍将会继续战斗!只有原子弹能够提供这样的事实。
  一九四五年七月底,从军事角度而言,日本的彻底失败已不可避免,战略轰炸早已将日本支持战争的潜力摧毁殆尽,只要继续保持战略轰炸的压力,即使不对日本本土实施,也足以迫使其投降,更无需使用原子弹了。正如美国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所说的,只要我们愿意等待,日本的最后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美国最后还是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究其原因,政治上如前所述,希望通过投掷原子弹迫使日本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前投降,退一步说即使苏联参战,也想通过原子弹贬低削弱苏联参战的作用和意义,抬高美国在战胜日本中的地位和作用,最佳的方法就是原子弹扔在日本,实际发挥作用却在苏联!军事上以原子弹巨大的杀伤力震慑日本国民,削弱其抵抗意志,达到不实施本土登陆就结束战争的目的。虽然美军的战略轰炸卓有成效,日本的军事、经济潜力几乎崩溃,但在长期武士道精神的熏陶和顽固军国主义者的鼓动下,日本在本土集结了五千八百余架特攻飞机和两千八百余架普通飞机、两千五百余艘自杀艇和人操鱼雷、二百五十万地面部队,并要求一亿国民发扬特攻精神,准备本土决战。以日军在硫黄岛、冲绳等岛屿的战斗来看,日军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依然拼死顽抗,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在日本本土的作战,势必极其艰巨,美军伤亡估计要达百万之众,日本军民伤亡至少也要二百万,使用原子弹固然会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伤,但与登陆作战数百万人的死伤比较,是以少数人的伤亡来换取更多人的生存。同时还能在实战中检验原子弹的威力和效果,以便进一步发展核武器,在战后确立其美国超级大国的优势地位,并向国会和民众交代花费巨资研制原子弹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最终美国还是决定使用原子弹!
  一九四五年六月,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领导下的八人原子弹研制委员会和四位科学家组成的专业顾问组对原子弹的使用进行了讨论,有的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建议邀请日本派出代表观摩在无人区的核爆炸,进行技术性示威;有的人则表示反对,认为技术示威太天真,应当先对日本提出警告,如日本仍坚持拒不投降,就使用原子弹来结束战争。还有人认为如果事先进行核警告,而一旦投掷的原子弹因故没有爆炸,那将鼓舞日本军国主义者,并使美国以后的警告和劝降失去作用,因而不主张事先进行核警告。
  六月十八日,杜鲁门总统在白宫会议室召开对日最后作战方针的讨论,参加者有陆海军总司令参谋长〔即事实上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李海海军上将、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陆军上将、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的代表艾拉?艾克中将和陆军部长史汀生,杜鲁门一一征求与会者的意见,除了杜鲁门和史汀生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原子弹,因此一致建议在九州实施登陆。但随后史汀生提出了使用原子弹,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争论更加激烈,马歇尔和史汀生坚持只有使用原子弹才能避免在日本本土登陆而付出的巨大伤亡,李海认为使用原子弹只是为了让巨额投资向国民有个交代而已,阿诺德表示仅凭战略轰炸就足以摧毁日本的战争经济基础,欧洲战场的英雄艾森豪威尔认为日本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使用原子弹毫无必要,只会引起世界舆论的指责。杜鲁门却一直坚持既然研制成功,就要投入使用,这一观点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坚定支持。
  史汀生指出,太平洋上很多岛屿上的战斗,日军在遭受极其猛烈的轰炸和炮击情况下,依然拼死顽抗,因此完全可以推断出,尽管对日战略轰炸已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在日本本土实施登陆仍将遭到顽强抵抗,所以必须选择一个城市,投掷原子弹,迫使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DD原子弹委员会最终决定,选择具有军事和政治目标的城市,实施原子弹轰炸,而且事先不进行警告。
  七月二十五日,杜鲁门作出了最后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就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早在一九四五年夏,美国就成立了负责选择原子弹打击目标的委员会,成员中有“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格罗夫斯及其副手托马斯?法雷尔准将、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的著名科学家冯?诺伊曼、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彭尼,法雷尔提出选择目标的原则是一旦使用原子弹将沉重打击日本继续战争的意志,并且为了准确了解原子弹的威力,应该是没有遭到大规模轰炸的城市。具体要求是具有重要军事目标或军工生产的城市,面积应在7.5平方千米以上,以便有效地展现冲击波的摧毁威力,并在八月以前不遭到大规模的轰炸。为此陆军航空兵特别同意为原子弹轰炸而不对入选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
  五月中旬,根据目标委员会的讨论,最终有五个城市被定为轰炸目标,分别是京都、广岛、长崎、小仓和新?a,其中京都具备了最理想的条件,这是日本的古都,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是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更重要的是其地形能使技术人员清楚地判断原子弹的效果。但是陆军部长史汀生坚决反对将京都列为目标,就这样,这个日本的古都和文化中心因为史汀生的恻隐之心而幸免于难。
  七月二十三日,目标委员会正式提出原子弹攻击顺序:广岛、小仓、新?a和长崎。原子弹轰炸的具体时间取决于天气,第二十航空队气象专家根据掌握的情报,指出八月份天气最为合适。格罗夫斯报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只要天气许可,从八月一日开始可以随时实施。
  因此,在七月二十四日,格罗夫斯根据杜鲁门总统的决定起草了使用原子弹的指令,并用密码发送给正在波茨坦参加首脑会议的史汀生和马歇尔,得到两人的批准后,这一指令下达给了刚刚就任太平洋战区战略航空兵部队司令卡尔?斯帕茨上将:一九四五年八月三日后,只要天气允许,第五○九混合大队应对下列目标之一投掷特种炸弹:广岛、小仓、新?a和长崎。斯帕茨立即命令专机将这一命令送交提尼安岛上的第五○九大队。
  七月二十五日,负责最后安装原子弹的军械专家威廉?帕森斯上校到达关岛,为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上将、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第二十一轰炸机部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少将和一些经过审查的参谋军官播放了阿拉默哥多沙漠核试验的记录影片并作简要介绍。次日便飞往提尼安岛。
  七月二十六日,美国公开向日本广播波茨坦公告。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一日,美军出动大批飞机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散发三百万份波茨坦公告和一百五十万份传单。
  七月二十九日,美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从旧金山驶抵提尼安岛,运来了原子弹的核心部分DD装在金属密封筒里的铀235,航行途中这个金属密封筒始终由两名海军陆战队员严密守护,舰长并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但他得到特别指令,“如果军舰下沉,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这个金属体筒,必要时可以动用救生艇。而且每缩短一天航行时间,就意味着战争早一天结束。”原子弹其他部件则由飞机运来。
  七月三十日,斯帕茨上将报告根据侦察,广岛是四个目标中唯一没有战俘的城市,美军随即将广岛列为首选目标。法雷尔特意拜访了尼米兹上将,请求海军在原子轰炸所经航线附近海域部署潜艇,并命令附近基地的水上飞机做好起飞准备,以便搭救可能被击落的飞行员。
  七月三十一日,在提尼安岛上的炸弹仓库内,原子弹装配工作顺利完成,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准备就绪。按照美军的惯例,在原子弹的弹壳上写满了致日本天皇的嘲讽之语。
  八月一日,五○九大队进行了最后一次。
  八月二日,第二十航空队下达作战指令,确定八月六日向日本实施原子弹轰炸,计划出动七架B-29,其中长机装载原子弹,蒂贝茨亲自担任机长,作战中无线电呼号为酒窝82;二号机代号“伟大艺人”,由斯韦尼任机长,装载测量仪器,由核物理学家哈罗德?阿格纽负责测量爆炸当量;三号机由马夸特驾驶装载照相器材,由物理学家拉里?约翰斯顿博士用十六毫米彩色胶卷负责拍摄;其他三架为气象飞机,另一架为预备机,部署在硫黄岛。
  八月四日,帕森斯上校为七架参战飞机的全体空勤人员放映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记录片,并简要讲解轰炸中的注意事项。
  八月五日,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被装上蒂贝茨的飞机,蒂贝茨用其母亲的名字将自己的座机命名为“埃诺拉?盖伊”。考虑到万一飞机起飞中发生意外,原子弹的爆炸几乎可以炸毁整个提尼安岛,帕森斯上校决定起飞后再在飞机上安装绰号为“枪法”的原子弹引爆装置。
  当天,提尼安岛上盛传即将发生不寻常事件的流言,可能是五○九大队某些反常活动所引起,也可能是一些知道了内幕的人员忍不住透露出去的,因此这天提尼安岛甚至整个马里亚纳群岛,美军都处于高度警备。
  八月六日,代号为“第十三号特别轰炸任务”的原子弹轰炸行动正式开始。
  前一天晚十时许,全体参战飞行员在作战室听取出发简令,蒂贝茨宣布了此次作战计划,随后所有人都领到了电焊工护目镜,规定在原子弹爆炸后戴上以保护眼睛,还有氰化物胶囊,这是一旦飞机被击落后,避免落入日军之手泄露原子弹秘密的最后措施,接着在威廉?唐尼牧师带领下进行祈祷:上帝啊,我们向您祷告,愿战争早日结束,和平早日重临人间。保佑今晚飞行的飞行员平安返回!最后进餐。
  八月六日凌晨一时,蒂贝茨和他的机组人员来到机场,对飞机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检查。
  一时三十七分,三架气象侦察机起飞,分别飞往广岛、小仓和长崎,侦察上述三城市的气象情况。
  二时三十分,蒂贝茨和机组人员登机,发动引擎,向指挥塔台报告一切准备就绪,请求起飞。
  二时四十五分,“埃诺拉?盖伊”号B-29在摄影师不停闪烁的闪光灯拍摄下开始滑行,由于飞机严重超载,一直没有达到起飞速度,就在大家提心吊胆地担忧下,B-29终于在距离跑道尽头仅数米处腾空而起,担负测量原子弹威力和拍摄爆炸情况的两架B-29接着以两分钟的间隔依次起飞。
  三时许,“埃诺拉?盖伊”号升至一千五百米高度,随机的军械专家帕森斯上校和助手莫里斯?杰布逊上尉进入炸弹舱,进行原子弹最后几个部件的安装,帕森斯为了防止万一,特意将最后一个电路留到投弹前才安装。
  四时五十分,“埃诺拉?盖伊”号飞抵硫黄岛上空,与稍后起飞的两架B-29会合,列成三机品字队形,向西北飞去。同时通知在硫黄岛机场待命的预备机一切正常,也就意味着无需起飞预备机。
  七时十分,代号为“同花顺”的气象侦察机飞抵广岛,日军拉响空袭,市民对这样的美军单机毫不在意,极少有人进入洞。七时二十五分,“同花顺”机长克劳德?伊塞利少校命令报务员向“埃诺拉?盖伊”号报告:广岛上空能见度良好,云层覆盖率30%,未遇战斗机拦截,高射炮火稀疏,建议优先轰炸第一目标广岛。然后离开广岛返航。
  蒂贝茨接到这一电文,稍加思考便决定轰炸广岛!随即命令打破无线电沉默向基地报告决定轰炸广岛。同时升高高度,以躲避日军高射炮火。
  七时五十分,“埃诺拉?盖伊”号进入四国上空,高度已达到九千七百米,蒂贝茨通过机内通话系统命令全体机组人员从现在起坚守岗位,不得擅离,并提醒到飞机上的录音系统已经自动打开,将会自动记录下所有通话。帕森斯立即拧下原子弹上一个绿色螺丝,换上同样大小的红色螺丝,接通了最后一个电路,原子弹处于待爆状态。原子弹上电子设备非常精巧,一组仪器使其在投弹之后十五秒内绝对不会爆炸,另一组仪器则使原子弹在三千米以上高度无法爆炸,以保证飞机安全。在原子弹离开飞机十五秒后,引爆装置开始正常工作,一旦到达五百六十米高度就引爆起爆炸药,再起爆原子弹,估计从九千七百米投弹高度到五百六十米引爆高度,约要四十三秒,也就是在投弹四十三秒后爆炸。
  八时十分,广岛清晰可见DD广岛,位于本州东南沿海,由六个小岛组成,从空中望去,酷似一只长着六指的手掌,南端一直伸到濑户内海。以城内大量美丽的柳树而闻名,是日本第八大城市,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也是日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但在战争中一直未遭大规模轰炸。原有人口约四十万,经过多次至一九四五年八月还有二十八余万,加上四万三千守备部队和两万劳工,共约三十四万三千。DD蒂贝茨下令全体人员穿上防弹衣,准备好护目镜,投弹后立即戴上,一直到爆炸闪光过后才能取下。
  八时十三分,蒂贝茨下令各就各位,准备投弹!投弹手托马斯?菲阿比少校对准瞄准器开始搜寻目标,广岛的地形地貌对他来说,已经是了然在胸,他很快就找到了瞄准点DD位于市中心太田川上的T形相生桥,随即将这座大桥稳稳地套入瞄准器的十字光环之中,“对准目标!”菲阿比向蒂贝茨报告。
  同行的测量机“伟大艺人”号在“埃诺拉?盖伊”后方约九百米,而编号为91号的摄影飞机开始调整方向,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八时十四分十七秒,“埃诺拉?盖伊”号炸弹舱猛然打开,“小男孩”尾部朝下掉了下去,在空中翻了个身,弹头朝下直向广岛落去!“埃诺拉?盖伊”因为一下子减少了四吨多的重量,顿时向上一跃!蒂贝茨立即以60度倾角158度转向,然后加速脱离爆炸点。
  与此同时,“伟大艺人”号投下了三个降落伞,吊在降落伞下的圆筒里是测量仪器和可将有关数据即时发送回美国的发报机。
  杰布逊上尉从投下原子弹时开始计数,一直数到四十三,一切平静如常,他不由地担心起来,难道这是颗哑弹?这一念头刚刚在心里产生,一道蓝白色的极其强烈的亮光闪过,在机尾的炮手乔治?卡伦看到一个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光点腾空而起,迅速化作急速膨胀的巨大火球,火球中浓烟烈焰剧烈翻腾,白色烟柱很快升至三千米高空,逐渐形成蘑菇状烟云,烟云一面像沸腾的开水那样翻滚,一面扩大上升,一直升到一万五千米高空!爆炸后的空气受到强力压缩,几乎成为真空,水汽就在真空中凝结,如同一道光线被强劲的冲击波推动直向飞机冲来!他情不自禁高叫起来:“小心!”话音未落,飞机就被巨大冲击波猛烈震荡起来,一下,紧接着又是一下,尽管蒂贝茨早已知道爆炸后会遭到冲击波的影响,并根据专家的建议已经减低飞行速度以减少冲击,但冲击波的震荡仍是出乎想象地厉害!非常了解原子弹的军械专家帕森斯上校立即向惊魂未定的大家解释:“这是冲击波和反射波,现在好了,不会再有了!”蒂贝茨用明码向基地报告,已经轰炸第一目标,目测效果良好,投弹后飞机正常,正返回基地。帕森斯用密码向坐镇提尼安岛的“曼哈顿计划”副总指挥法雷尔准将报告:投弹圆满成功,目测效果大于“三位一体”〔即在新墨西哥州的“大男孩”原子弹试验〕,投弹后飞机情况良好,正返回“教皇统治区”〔提尼安岛的代号〕。法雷尔随即将这一消息报告了尼米兹、斯帕兹、李梅和格罗夫斯,格罗夫斯再向杜鲁门总统报告。接到顺利完成轰炸广岛的时,杜鲁门总统正乘座“奥古斯塔”号巡洋舰在返回美国的途中,他情不自禁地欢呼:“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DD蒂贝茨在冲击波过后,将飞机转向,使每个机组成员都能见到原子弹爆炸的情景,每个人依次将观感说出来,录音系统将这些现场感受作为宝贵的资料记录下来。很多年之后,蒂贝茨向采访他的作者回忆到“当时只觉自己一下子被贴在座椅上,座椅顶住了我的屁股眼儿!回头望去,已经没有什么城市了,只是在城市原来存在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直到距离广岛五十八千米之遥,恐怖的蘑菇烟云才在视线中消失。在返航途中,所有机组成员都被刚才的情景所震撼,没有一个人说话。
  此时“伟大艺人”号上,科学家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观测仪器;91号摄影机上,高速电影摄影机忠实记录下原子弹爆炸那令人震惊的情景:
  “小男孩”原子弹在相生桥以东约一百米外科医院上空五百八十米爆炸,爆炸地点在广岛市中心偏西北处,爆炸威力相当于一万八千吨TNT炸药,顷刻间产生了三十万度的高温,正处于爆炸中心的外科医院所有的人和设施转瞬就化为灰烬,距爆心半径一千米范围内的花岗岩都融化了,时速高达五六十千米的强烈冲击波将距爆心半径三千米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距爆心七千米都能感觉到空气的灼热。广岛上空的被核爆炸整整翻腾了十五分钟!接着沾染着原子尘埃的水蒸气大滴大滴夹杂着爆炸中的残骸碎片落下来,形成了令人恐惧的黑雨,随后又化为黄灰色的毛毛细雨。
  由于日军通常对美军零星小编队飞机并不在意,认为是气象预报机或侦察机,所以广岛当时没有发出防空警报,大多数人正在上班或上学的途中,而且由于美国研制原子弹过程中采取严格保密措施,日本对此一无所知,其军民毫无对原子弹的防护知识和准备,所以人员伤亡异常惨重。原子弹爆炸的辐射波几乎是以光速传播的,裸露的皮肤立即被烧焦。在爆心附近,没有留下任何人或物的痕迹,只是在地面上隐约残留着如同人体外形的阴影;稍远一点的地方,遍布着烧焦的尸体,还保留着临死前的姿势;再远一点的地方,幸存者全身严重烧伤,面目全非,如果在爆炸时抬头看的人,眼睛被彻底烧毁,只有窟窿一般的眼窝,不停流淌着眼睛化成的晶状液体,惨状不堪目睹!广岛被烈焰和浓烟所笼罩,全城遍地焦土,残垣断壁满目,死尸枕籍相连。市中心约十二平方千米方圆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市76328幢建筑物中,四万八千幢全部被毁,22178幢半毁,房屋损失达70%。
  一九四六年二月,美军宣布死亡和失踪92133人,重伤9428人,轻伤27997人。但日本认为这是美军为减轻责任而故意缩小的数字。
  日本官方统计当场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8150人,伤51408人。加上后来因辐射、烧伤而死亡的人数总计246726人。
  下午十四时五十八分,“埃诺拉?盖伊”号在提尼安岛北机场着陆,飞行时间约十二小时,飞行距离五千一百二十千米。美军战略航空兵部队司令斯帕茨上将、马里亚纳群岛航空部队司令特文宁中将、第三一三航空联队联队长戴维斯准将等数百名官兵在机场上欢迎凯旋的机组成员,斯帕茨上将当场授予蒂贝茨优异服役十字勋章,后来所有参加行动的人员均获得勋章。参加行动的飞行员全部接受询问,《纽约时报》战地记者威廉?劳伦斯旁听了询问,并立即发回了报道:“今天,B-29投下了在任何战争中都从未使用过的第一颗原子弹!”
  当晚,广岛的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向大本营报告,美军使用了具有空前破坏力的高性能炸弹。
八月七日,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十六小时后,杜鲁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使用了原子弹,指出这是驾驭宇宙的基本力量,我们将其释放出来对付在太平洋上发动战争的人,并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会遭到从天而降的毁灭!美军随即将这一声明印成数百万份《告日本人民书》传单,声称如果日本拒绝投降,可以预期,毁灭性的打击将雨点般从天而降!向日本各大城市散发。美军电台也迅即向日本广播:“原子弹已将广岛摧毁,一颗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两千架B-29一次投下的炸弹总和。日本应尽快结束战争,否则美国将坚决使用包括这种武器在内的所有其他超级武器来加速结束战争!”
  八月八日下午,日本外相东乡在皇宫地下室谒见天皇,奏陈美国使用原子弹。但原子弹给日本统治上层阶级带来的影响并不像美国预期的那样强烈,甚至铃木首相原计划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因故也没举行,因为日本将结束战争的希望寄托在苏联,日本政府已指示驻苏大使佐藤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会谈,希望苏联出面斡旋,争取比较体面的投降。而日本国内由于严密的新闻封锁,广大人民对于原子弹也并不是知道的很清楚,所以造成的恐慌也没有预计的那样强烈与广泛。
  八月八日晚,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政府向佐藤宣布苏联从明天即八月九日起,将与日本进入DD日本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美军已经开始担心日本会因为遭受原子弹而更加激发起抵抗的意志,还担心日本会将此次原子弹轰炸看成是美国黔驴技穷式的孤注一掷,同时企图通过原子弹在苏联参战之前进一步削弱日本的抵抗意志,以减少苏联参战的影响,从而达到单独占领日本,确立美国战后在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于是决定再次实施原子弹轰炸。
  美军确定实施第二次原子弹轰炸,行动代号为“第十六号特别轰炸任务”,计划出动五架B-29,其中在轰炸广岛时驾驶“伟大艺人”号测量机的查尔斯?斯韦尼少校担任代号为“博克之车”的原子弹载机机长,负责投掷原子弹,作战中无线电呼叫代号酒窝77;原来驾驶博克之车的博克上尉驾驶“伟大艺人”号测量机,负责测量有关数据;霍普金斯中校驾驶代号为“大斯廷克”号摄影机,负责拍摄;88号和95号则担任气象侦察。
  美国此时只剩下绰号“胖子”的以钚为原料的原子弹,这与“小男孩”完全不同,采取的是内爆式引爆方法,由气压、雷达、定时和起爆炸药的爆炸冲击四个不同组成引爆系统,无法像“小男孩”那样在空中组装,也就是说,如果载着已经处于引爆状态的B-29万一在起飞时发生意外,不仅是载着原子弹的B-29,就是整个提尼安岛都会被核爆炸所摧毁!因此八月八日上午斯韦尼特意进行了模拟投弹演习,完全按照原子弹轰炸程序载着一枚与“胖子”同样重量的常规炸弹起飞,在提尼安岛外海投下,模拟弹按预定在六百米高度爆炸,演习非常成功,美军这才放心,决定次日按计划实施原子弹轰炸,第一目标为小仓,第二目标为长崎。
  八月九日凌晨三时三十分,斯韦尼驾机从提尼安岛北机场顺利起飞,但接下来就麻烦不断,先是一个油箱出现故障,大约六百加仑燃料无法使用,然后在硫黄岛等待了三十分钟只等到了“伟大艺人”号,一直没有等到“大斯廷克”号摄影机,眼看燃料消耗越来越大,斯韦尼果断决定不等了,直扑日本。
  九时,88号气象侦察机发回小仓气象情报,能见度良好,可以进行目视轰炸。于是斯韦尼命令轰炸小仓。
  九时五分,飞机抵达小仓,此时小仓上空云量大增,加上地面浓烟滚滚,根本无法发现目标,斯韦尼驾机在上空盘旋三圈寻找瞄准点,不料地面高射炮相当猛烈,他只好上升高度,以躲避炮火。正当他要再次进入寻找瞄准点,无线电员报告截获日军航空兵使用上的通信,估计日军可能起飞战斗机,斯韦尼来不及请示基地,掉头飞向长崎。离开小仓上空后才向基地报告,小仓无法投弹,改炸长崎。
  九时十九分,95号气象侦察机报告长崎气象天空无云,能见度清晰。
  十时二十八分,“博克之车”飞抵长崎,这时长崎上空也像小仓,云层已经增加了不少,云量到达80%,第一次进入无法进行目视轰炸,斯韦尼鉴于燃料消耗很大,决定第二次改用雷达轰炸,无论如何也要将原子弹投下去!投弹手克米特?比汉正准备换用雷达瞄准器,突然发现两块云团之间有个大缝隙,第二瞄准点三菱重工的长崎兵工厂清晰可见,立即通知斯韦尼,可以进行目视轰炸。
  十一时零二分,“胖子”终于被投下!随即在距离地面五百米的空中爆炸,长崎也遭到了广岛同样的厄运,“胖子”的爆炸威力约两万吨,大于在广岛爆炸的“小男孩”,但由于长崎多山,地形起伏,而且原子弹是在浦上川中爆炸,盆地四周的山丘遮挡了辐射和冲击波,使长崎遭到的损失反而比地势平坦的广岛要小。有一万四千幢建筑物全毁,五千幢半毁,约占全市建筑物的36%,爆心附近面积约十一平方千米的地区被彻底摧毁。全市当时有二十七万人,由于日本害怕引起人民的恐慌,没有公布广岛遭原子弹袭击的真相,只是模糊地报道广岛遭到新型炸弹的轰炸,所以长崎仍没有防核攻击的任何准备,美军飞机投弹时,既没有高射炮火,也没有战斗机拦截,加上平民对美军单机不以为然,大多数人没有进入防空洞,仍遭到巨大伤亡。美军宣称当场死亡三万五千人,五千人失踪,伤四万三千人。日本方面战后统计,约有七万五千人丧生,六万受伤。
爆炸时间有几种说法,据长崎气象站的自动记录,上午十点五十四分显示气压有剧烈振动。事后了解这个记录器的时间不准确,修正为十一点零五分。距离三十八千米外的云仙温泉气象站于上午十一点零二分,距离七十千米外的佐贺气象站于上午十一点零七分,均记录有气压振动。同时,长崎气象站站长于上午十点五十九分曾报告有爆炸发生。除此之外,也有十点五十八分的记录。最后确认长崎的爆炸时间为上午十一点零二分。
  爆炸的高度也有几种推断。当年调查为490士25米,一九六六年为500士9米,一九六九年为504士10米。一九七六年综合分析的结论为503士10米,据说这是最可靠的数据。
  在美国陆军测量部L902地图上,标出的爆心投影点推断坐标位置,与一九六九年和一九七六年估计位置基本一致,这是根据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被认为是最正确的坐标:东经129°51′56″4,北纬32°46′12″6,误差约七米,松山町交叉点中心东南约九十米,与和平公园原子弹爆心投影点纪念碑的位置基本一致。
  斯韦尼投弹后同样受到了冲击波的强烈震荡,机组人员全都亲眼看到迅速升起,斯韦尼这才发电报告:“已轰炸长崎,效果良好。”接着驾机掉头返航,孰料返航途中的麻烦更大!飞离长崎时,飞机上的燃料仅剩三百五十升,返回提尼安岛是绝对不可能了,斯韦尼呼叫海空支援也毫无反应,原来在硫黄岛上空未能与斯韦尼会合的由霍普金斯驾驶的摄影机,没有等到斯韦尼就打破了无线电沉默向提尼安岛询问:“斯韦尼是否折箭?”折箭是美军规定的原子弹事故暗语代号,不料在电文翻译往来中,不知怎么疑问句变成了肯定句,到了坐镇提尼安岛指挥的法雷尔准将手中,竟然成了“斯韦尼折箭”!顿时使美军上下一片惊慌,可是由于斯韦尼严格执行无线电沉默具体情况仍一无所知,飞机是否安全?原子弹是丢弃在还是带弹返回?直到收到斯韦尼投弹后的电报恐慌才算平息。但是原定的海空接应,却已经被紧急召回,所以现在斯韦尼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一切只有靠自己了!
  飞机上的燃料就是前往最近的冲绳,也是非常勉强的,斯韦尼降低飞行高度,放慢速度,以尽可能节约燃料,直飞冲绳。距离冲绳还有十五分钟的航程,斯韦尼就开始不断呼叫冲绳机场塔台,但一直没有回应,好不容易叫通了附近的家岛机场塔台,却由于两个塔台没有直接通信联系,使用的频率也不同,还是无法联系上可以降落B-29的冲绳机场。
  “博克之车”很快就飞抵冲绳上空,此时冲绳机场还是一片忙碌,飞机起降频繁,地面上车辆往来不绝,如果贸然降落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斯韦尼下令发射彩色信号弹,可是白天信号弹根本无法引起地面注意,就在这时,一台发动机因为燃料耗尽而熄火,情况万分危急,斯韦尼急中生智,急令发射全部信号弹DD地面终于发现了空中这架飞机,虽然无法沟通联系,但是明显意识到这是一架因为某种原因而需要紧急迫降的飞机,所以斯韦尼很快发现机场已迅速清空了一条跑道,车和消防车向跑道疾驶而来,斯韦尼来不及多想,一压机头向这条空跑道冲去!由于降落速度太快,飞机一落在跑道上就跳了起来,当飞机起落架再次着地的时候,第二台发动机也熄火了,但飞机依然向前冲去,斯韦尼拼尽全力压住紧急制动闸,终于使飞机在距离跑道尽头不远处停了下来。
  在冲绳加油后,斯韦尼再驾机返回提尼安岛。
  美军随即在日本投下大量传单,宣称如果日本拒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彻底毁灭!这完全是美军的心理攻势,因为此时美军已将仅有的三颗原子弹全部用完,再没有原子弹了!
  原子弹袭击时,广岛、长崎两地准确的平民人口和驻军人数及劳工、人数日本官方没有公布。加上爆炸后不久美军占领的历史条件,原子弹爆伤亡人数至今没有准确的统计。
  一九五六年,日美联合调查团根据一九四五年七月〔长崎〕和六月三十一日〔广岛〕市民口粮供应登记得出广岛市25.5万人、长崎市17.4万人,以这一数字作为爆炸时两市的总人数,调查统计结果为广岛爆炸当天死亡4.5万人,伤9.1万人,伤亡总数13.6万人,到1945年底伤员中又有1.9万人死去,死亡总数达6.4万人,这样伤亡和死亡总数分别占全市人口的53.3%和25.1%;长崎当天死亡2.2万人,伤6.4万人,到1945年底伤员中又有1.7万人死去,死亡总数达3.9万人,这样伤亡和死亡分别占全市人口的36.8%和22.4%。
  一九九○年五月十六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厚生省的最新调查,到一九八五年止,受原子弹袭击者,包括非原子弹爆炸引起的自然和一般病理死亡人数在内,四十年累积死亡人数:广岛201990人,长崎93966人,两市合计295956人。按死亡时间区分,爆炸当天、当天后至1945年底、1946年至1985年的死亡人数,广岛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3.5%、16%和55.3%〔时间不明者占5.2%〕,长崎分别占20.1%、10.5%和65.2%〔时间不明者占4.1%〕。最新调查结果,至一九四五年底,广岛死亡人数接近八万人,比日美联合调查团报告多1.6万人;长崎的死亡人数约2.9万人,比日美联合调查团的报告约少一万人。
  剂量采用一九六五年暂定剂量〔T65D〕。八十年代初期美日联合成立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辐射剂量重新评价委员会于一九八六年三月提出新剂量系统,简称DS86,新系统重新估算的广岛爆炸当量为1.5万吨〔范围1.2至1.8万吨〕,广岛的爆炸高度为580士15米,比高240;长崎为2.1万吨〔范围1.9至2.3万吨〕爆炸高度为503士10米,比高180。
  幸存者中,包括未受伤或未察觉受伤以及急性损伤治愈者,据一九五○年均统计广岛为158597+10人,长崎为124901+10人,总数283498+10人〔10人为两次被爆者〕。一九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日本厚生省公布,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共366523人,其中直接被爆者241022人,间接被爆者120512人,子宫内〔胚胎和胎儿期〕被爆者4989人。
  广岛市92%的建筑物受到了各种程度的损坏,毫不夸张的说,广岛瞬间变成了废墟。在距离爆心投影点2.8千米半径里,所有的建筑物完全被摧毁,在爆心投影点四千米半径里,大部分的房屋被破坏,但相当部分可以修复。原子弹爆炸后约三十分钟,约十三平方千米范围内,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长崎在爆心投影点2.5千米半径里,所有的建筑物完全被摧毁,同广岛一样,在爆心投影点四千米半径里,大部分的房屋被破坏,原子弹爆炸后约一百二十分钟,约6.7平方千米范围内,建筑物燃起熊熊大火。
  广岛、长崎均下了带的“黑雨”。
  美军接连投下两颗原子弹,并没有取得所期待的作用。日军并未放弃抵抗的念头而选择无条件投降,仍在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而日本国民由于政府实行严格的新闻封锁,对广岛和长崎的惨剧并不了解,也就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恐慌和动荡。但毫无疑问,原子弹对于加速日本的最后崩溃,促使日本尽早投降,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原子弹爆炸的影响,更大表现在战后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美国通过投掷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明白无误地向苏联表达这样的信号:我拥有超级武器!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核时代,使各国军事战略和作战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九六六年,蒂贝茨以空军准将军退役,回到家乡俄亥俄州过起了平静的生活,如果没有人特意指出,谁也不会相信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曾经是一件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在许多美国老兵心中,是他中止了战争,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如今光阴荏苒,蒂贝茨会以一种什么心态来审视自己当年的行为呢?多少年来,蒂贝茨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投下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而背上什么包袱,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广岛无数生灵涂炭而感到不安。在家乡平时少有人注意到他,但是如果他被二战老兵认出来,那就不得了。采访他的记者鲍勃亲眼见到过好几次,他被一群七、八十岁曾在太平洋战场战斗过的老兵团团围住,这些人认为,是蒂贝茨挽救了自己,因为当时他们所在的部队已被确定出征日本本土,是蒂贝茨把他们从登陆艇上解放出来,使他们平安回到美国,重享家庭欢乐。鲍勃问他:“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就没有一次问过自己说:为什么在二战中我被选中去完成这个任务?”
  蒂贝茨回答说:“我从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我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如果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我还会这么干的。”
  鲍勃还问到:“如果你失败了,就是说任务没有完成,原子弹没有投下,战争是不是还将继续下去?”
  蒂贝茨答道:“这种事不会失手。是我在驾驶那架飞机,而我是不会失败的!”
  “那么如果科学家们没有研制出原子弹,或是杜鲁门总统没有同意使用呢?”
  蒂贝茨斩钉截铁地回答说:“那还会死很多很多人!”
  当回忆起那段经历,蒂贝茨认为对他个人而言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我想我做对了,但是每年当这个时候到来时,我并不做什么特别的事来纪念它。在很久以前的那个晚上,他们派我去完成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我想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无论是蒂贝茨还是斯韦尼对执行原子弹轰炸,都没有负罪感,都认为这是责任,执行早日结束战争的行动是理所应当的!
  当获悉广岛和长崎遭到原子弹轰炸后,饱受日军蹂躏的各国人民,多表示这是罪有应得的“报应”!但还有不少人,从更深的层次进行了反思。
  爱因斯坦就认为写信要求罗斯福总统研制原子弹,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奥本海默对广岛和长崎所遭到的巨大灾难深感内疚,曾对杜鲁门总统表示自己手上粘满了鲜血!并在以后的岁月里积极投身反对使用核武器的运动。
  一九五○年当美国宣布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时,在轰炸广岛时担任气象侦察机机长的克劳德?伊塞利少校就以自杀来表示抗议!亲手在长崎投下原子弹的投弹手克米特?比汉上尉在临终前唯一的心愿就是:“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下原子弹的人!”
  但日本少数右翼军国主义分子,却丝毫没有像美国这样反思战争,甚至漠视战争给亚洲和世界人民带来的巨大创伤,只是一味强调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损失,甚至在一九九五年,借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将蓄意挑起战争的日本美化为二战的受害者,特别是通过举办原子弹轰炸后果展览等活动,歪曲历史,指责美国投掷原子弹是炫耀武力的暴行。还别有用心的散布投掷原子弹是为了报复日本并企图毁灭日本文明,广岛和长崎只是人口密集的不设防城市,没有军事目标等谎言。
  因此唯一参加了二次原子弹轰炸的斯韦尼少校,他在轰炸广岛时任测量机机长,轰炸长崎时则是原子弹载机的机长,于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一日挺身而出,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以无可争辩的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本质。
  他首先举例说明日军在战争中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偷袭珍珠港以及、屠杀战俘和平民等等令人发指的暴行,接着他以美军在塞班岛、硫黄岛、冲绳和由“神风特攻队”所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说明日军的疯狂和顽固,特别是在一九四五年八月上旬,也就是投掷原子弹的前后日子里,日本仍拒不投降,美军每天伤亡是九百余人!然后他驳斥了关于与日本谈判的思想,因为与这样一个残暴的法西斯政权谈判就是承认其合法,就是正义的失败!只有彻底、干净铲除这些邪恶的法西斯势力!他还指出,日本在战后与德国截然不同的认罪态度,一直在掩饰其发动战争的历史,甚至用所谓解放被西方压迫的亚洲各国来美化其本质,这将带来重蹈历史的危险!他还以当时陆军部长史汀生将日本历史文化名城京都从原子弹轰炸名单上划去和美军禁止轰炸皇宫的事例,来反驳投掷原子弹是为了报复日本并企图毁灭日本文明的错误观点,他特别强调如果日军有能力轰炸美国本土,他相信日本是绝对不会像美国那样克制的!他还澄清了广岛和长崎并不仅是人口密集的不设防城市,而是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地区,广岛是日军第二方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是重要军港;长崎有两个大型军工企业,而且两城市都有数量可观的部队。真正需要对那些死难者负责的是应当是发动战争,并拒绝投降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是他们将灾难强加于亚洲人民,并最终强加给日本人民!他还透露了自己和战友当时执行原子弹轰炸任务时,没有感到高兴,只是出于一种尽早结束战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斯韦尼还引用了杜鲁门总统后来关于使用原子弹时的回答“是否还有其他选择,没有!正如珍珠港的死难者也没有其他选择。”最后他以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世界才变得美好,并很高兴战争这样结束来结束讲话。
  正如斯韦尼所言,原子弹受害者所遭受的灾难,源自发动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者!
  但愿,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成为人类核爆炸的绝响!
分享这篇文章给朋友
[文章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如果咱们自身要经济没经济,要军事没军事,统一台湾自然如同“天方夜谈”。不过令人欣...
字旭初,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春入广州讲武学校,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同年加...
是我军历史上俘虏外国女战俘最多的。管理、教育和改造越南女俘,是俘管所的一项新任务...
俄罗斯人民为了纪念苏联卫国战争70周年,在莫斯科举行了规模盛大空前的纪念典礼。尽管...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评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规发言。
有一条3毫米的红色竖曲线(白圈处)。...
振华军事网
振华军事网站务QQ群: QQ群2:752008
广告联系QQ: (联盟勿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勇投弹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