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怎么用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2010届苏中七所普通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0届苏中七所普通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0届苏中七所普通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2010届苏中七所普通中学高三联考试卷
一、:满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黑瞎子岛地处中国最东端“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自1929年中东路事件俄方占岛至今,一直在俄方(前苏联)控制下。日,中俄两国外长互换《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标志着协定正式生效,作为争议土地,黑瞎子岛约一半归中国所有。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黑瞎子岛的简明图
A.辽阳行省&& &
&&&&&B.岭北行省
C.黑龙江省&&&&
&D.中书省直辖
3、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开封
 & D.明初的南京
4、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这是流行歌手周杰伦一首歌中的歌词。歌词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产品出自
A.唐代的邢窑&&&&&&&&&&&&
&B.宋代的定窑
C.元代的汝窑&&&&&&&&&&&&&
D.明代景德镇官窑
6、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A.董仲舒《春秋繁露》&&&&&&&
B.顾炎武《日知录》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动。下列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形态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
C、民族资本& 外国资本&
官僚资本&&&&&&&
D、官僚资本& 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指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9、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略区都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据此,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A.是按中共“七大”精神办事  &&&&&&&
B.是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
C.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
D.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10、日,广西隆重庆祝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国政府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大意义是
①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②实现了壮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③促进了壮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图提供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政府
A.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B.进行国营企业改革
C.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中外合资企业
12、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
① 、“北京奥运”、“炒股”、 ② 和“雄起”。
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A.西部开发、解放思想&&&&&&&&&&&&&&
B.入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13、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4、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B、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的世界战争,制定灵活外交政策
C、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15、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是对我国下列哪一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嫦娥”1号发射成功
16、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B.习惯"习惯总结"习惯法"法律总结&&&&&
C.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D.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D.是“哲学的刨遗者”、“智慧”的化身
18、“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有权改变它……这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该引文的出处及其体现的思想分别是
A.《人权宣言》&
法律至上思想&&&&&&&&
B.《权利法案》& 限制王权思想
C.《人权宣言》&
天赋人权思想&&&&&&&&
D.《独立宣言》& 主权在民思想
1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0、史学家统计英国19世纪人口结构①农民②工人③中产阶级,下列哪一图表合乎史实?
二、非:满分60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
26.(14分)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一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 材料四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
――摘自“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日)
(1)据材料一,图1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4分)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有何优越性?(3分)
(4)材料一、三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请概括说明这三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4分)
26(1)三省互相监督,皇权高度集中;(2分)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2分)
(2)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1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2分)
(3)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分)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分)&
(4)共性:权力的制约与监督。(1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27. (12分)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
“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 往易货物, 肆中人立付之, 不迟疑”。
&&&&&&&&&&&&&&&&&&&&&&&&&&&&&&&&&&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
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 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 在鸡的肚中塞沙, 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
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 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1)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分)
(2) 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 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有哪些?(4分)
(4) 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2分)
27(1)明清商业诚信问题。(2分)
(2)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2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部分人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谋取暴利,坑蒙拐骗。(2分)
(3)背景: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2分)徽商和晋商。(2分)
(4)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持续发展;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任两点,2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8.(15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也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阅读 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午)成立。
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
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
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
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
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
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
务”。还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
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
纲常孔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
材料三& 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
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
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
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
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
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其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当时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是哪一个政治派别?他们试图通过大学堂的创办宣传怎样的思想?由大学堂的章程及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这一目的在当时是否达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与辛亥革命的什么指导思想相吻合?(1分)
(4)上述材料还不够完整地展现近代中国的思想演进历程。请你策划一下,还应再搜集一组哪一时期学校教育的相关资料?其最典型学校应是哪所?(2分)
28(1)洋务派;(1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
促进西学广泛传播,促进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2分)
(2)维新派。(1分)
思想:实行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废八股、倡西学、变革教育制度。(3分)
没有达到,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封建思想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异常顽固。(3分)
(3)三民主义。(1分)
(4)新文化运动时期。(1分)北京大学。(1分)
29.(12分) 作为世界上最早步入工业时代的国家,英国的发展经历以及经验值得重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1768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机器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相继在德比郡、兰开夏郡、诺丁汉郡、苏格兰开设纱厂和织布厂。
――《世界文明史》中册
在远东的印度,从1793年起,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一步步受到侵蚀……到1813年时,英国政府彻底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由贸易”原则在未来的帝国中心――印度次大陆初步确立起来。
――《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1)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6分)
(2)根据材料三,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指出阿克莱特的历史贡献。(2分)
(3)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19世纪上半期英国对外贸易原则(制度)的重大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4分)
29(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6分)
(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2分)
(3)从垄断贸易原则(制度)转变为自由贸易原则(制度);(2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与之“自由”竞争。(2分)
30.(13分)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得照抄材料)。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30.(1)影响: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4分)
(2)表现: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3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武力威逼。(任二点,2分)
(3)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分)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1分)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规避其中的风险,趋利避害。(2分)
以下是二道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
31.(9分)改革是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也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更替、互为作用的运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二次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6分)
31(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2)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用军功大小划分等级;(2分)
&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官吏由国君任免(或以军功爵选官);(2分)&&
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2分)
32.(9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政治精英们为了本国的富强和发展,使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
――唐太宗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概述唐太宗在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康熙时期面临的哪两方面的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体现了康熙帝在哪两个方面的功绩?(4分)
(3)唐太宗、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
32、(1)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设置机构管辖突厥,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任两点,2分)
(2)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2分)巩固统一国家,维护国家主权。(2分)&&&
(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任两点,2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010届苏中七所普通中学高三联考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60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二、非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
26(1)三省互相监督,皇权高度集中;(2分)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2分)
(2)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1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2分)
(3)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分)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分)&
(4)共性:权力的制约与监督。(1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27(1)明清商业诚信问题。(2分)
(2)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2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部分人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谋取暴利,坑蒙拐骗。(2分)
(3)背景: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2分)徽商和晋商。(2分)
(4)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持续发展;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任两点,2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8(1)洋务派;(1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
促进西学广泛传播,促进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2分)
(2)维新派。(1分)
思想:实行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废八股、倡西学、变革教育制度。(3分)
没有达到,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封建思想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异常顽固。(3分)
(3)三民主义。(1分)
(4)新文化运动时期。(1分)北京大学。(1分)
29(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6分)
(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2分)
(3)从垄断贸易原则(制度)转变为自由贸易原则(制度);(2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与之“自由”竞争。(2分)
30.(1)影响: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4分)
(2)表现: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3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武力威逼。(任二点,2分)
(3)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分)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1分)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规避其中的风险,趋利避害。(2分)
31(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3分)
(2)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商鞅变法用军功大小划分等级;(2分)&
梭伦改革由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商鞅变法官吏由国君任免(或以军功爵选官);(2分)&&
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2分)
32、(1)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设置机构管辖突厥,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任两点,2分)
(2)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2分)巩固统一国家,维护国家主权。(2分)&&&
(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任两点,2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杀商鞅变法怎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