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看来拿破仑身高还是不够完美,实力还是不行?

面试题精选1000道及答案第六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河南省高校讲师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面试题精选1000道及答案第六章
面​试​题​精​选00​道​及​答​案​第​六​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以下是热门股票
金罗盘测评
销售毛利率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
管理部门及其他
投资银行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公司名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958472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5.00元
更名历史:都市股份
注册地:上海市广东路689号(海通证券大厦)
法人代表:王开国
总经理:瞿秋平
董秘:黄正红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021-
一边行走,一边期待 : 人生成长的心理攻略
  书 名:一边行走,一边期待
  作 者:高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简介:
  高致,多年从事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并致力于将这些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助力人生的成功。他可以用幽默冷峻的语言讲述心理学的原理与故事,也可以温情地解答人们在人生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因为了解最杰出的心理学家所掌握的人类心理上的秘密,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内容简介: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曾有很多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实验和故事,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据此总结出了许多心理学效应与定律。它们揭示出没有随着时间和生活方式而改变的全人类最本质的心理状态。这些效应和定律生动刻画出我们复杂而敏感的心理轨迹,其准确程度令人惊奇。它们如镜子一般映照出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让我们能冷静而客观地审视自己。
  本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如何运用各种心理学效应克服人性的弱点,指导在都市中拼搏的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充满期待而又坚定地迈向未来的成功。
  通过众多心理学上的著名原理和经典案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在当今社会的都市中奋斗并取得成功所必备的心理攻略。
  书摘正文
  找到正确的起点——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文明留给世界的杰作中,有一座阿波罗神庙,如今它恢弘的废墟坐落在伯罗奔尼撒寂寥偏僻的群山中,虽然只剩下残迹,但人类智慧的光芒却始终没有抛弃它。在阿波罗神庙已经残破的门柱上,铭刻着一句至今仍被奉作真理的句子:〖DK〗“认识你自己。”就在同一时期,中国的老子写下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别人是机智,认识自己是高明)的名言。两千多年前,东方和西方最智慧的人们都将“认识自己”作为箴言送给人类,而如今,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是相当遥远。
  伯特伦·福勒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在1948年做了一系列著名而有趣的实验,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总是愿意去相信关于自己的一些假相,如果我们想要相信一件事,就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而忽略或过滤掉相反的证据。
  福勒把他的这一发现称为“巴纳姆效应”,获得这一殊荣的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马戏团主,他曾宣称:在他的表演中,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我们就是这样,在外界和自己内心营造出的层层假相中迷失了自己,落入“巴纳姆”的圈套。
  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准确认识自己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却是我们清醒面对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的关键一步。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需要一个正确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认识和正视自己。我是怎样一个人?我现在的处境怎样?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要为此做出哪些努力?我如何才能达到目标?要回答这些问题,都必须从认识自己开始,它是一条成功之路的起点。
  唤醒潜能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潜藏着一股惊人的力量,它是你的天赋异禀,使你在某一方面有着超越于别人的能力。但问题是,它总是潜藏着,使它出现的契机也许来得早,那是你的幸运;也许来得很晚,这时你需要的是有不放弃它的智慧和勇气。对于一件正确的事,心里想做什么就去做的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成就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选择你喜欢的
  2001年3月到6月,美国华盛顿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为一位已故的女画家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画展展出了她87幅最重要的作品,展品来自几个国家的公共和私人收藏。这些画在美国的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画这些画的人被人们称作“摩西奶奶”,她是20世纪闻名全球的风俗画画家,其知名程度令与她同时代的其他画家望尘莫及,美国纽约州在她100岁生日这天将她的生日定为“摩西奶奶日”&&这是一个杰出艺术家,然而在77岁拿起画笔之前,她都还只是偏僻乡村里的一名普通农妇。
  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从77岁开始作画;80多岁时,她已开过个人画展,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受到追捧,赢得了许多的艺术奖项;甚至在100岁以后,她还画出了6幅新作品。
  摩西奶奶在大多数人已颐养天年的年纪爆发出的惊人艺术天分让与她同时代的诸多艺术家自叹不如,虽然他们的年纪都还不到她的一半。学者们将这种令人惊叹又令人欣喜的现象称为“摩西奶奶效应”。
  “任何人都可以作画”,这是摩西奶奶的名言,作为77岁之前还只是个农妇的画家,这句话由她说出来恰如其分。摩西是一个贫苦农夫家庭十个孩子中的一个,结婚之后她自己也生育了十个子女,她几乎终身在农场上劳作、养育儿女。然而日复一日的烦琐劳作却并未泯灭艺术的心灵,乡村中那些平凡风景与劳作场面,都成了她日后绘画时永不枯竭的灵感来源。
  76岁时,由于患上了关节炎,不能再劳作,她拿起画笔开始绘画。80岁时她开办了个人画展,引起轰动,成为美国著名的,也是最多产的画家之一。
  摩西奶奶的画让很多人相信,不仅“任何人都能作画”,还有“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她于耄耋之年开发出的潜能力,不断提醒她之后的人们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才能,以及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
  摩西奶奶的故事触动了一些人重新认识自己的神经。1960年,一个自称春水上行的日本人给已100岁的摩西奶奶写了一封信,讲述他所遇到的问题,并寻求建议。这个叫作春水上行的人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却不知道该不该放弃外科医生这份稳定而受人尊敬的工作。他说他已经30岁了,在他看来在这个年纪放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去追逐梦想无疑风险太大。但在已经100岁还在作画的摩西奶奶看来,30岁的年纪做什么都不存在问题。她的回信是一张明信片,上面画了一座谷仓,并写有一段话:“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也许你很想知道这个叫春水上行的年轻人是否听劝了,是的,他听了。他就是后来在世界文坛都享有盛誉的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他著有130多部作品,被誉为日本的“情爱文学大师”,作为中国的读者,你可能知道他那本著名的《失乐园》。他非凡的天赋和创造力为他赢得了无数荣誉,而当年,他也曾对自己能否成为作家心存疑虑。
  渡边淳一的顾虑在今天看来是完全没必要的,他的才华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然而在他为未来的人生作决定的当口,自己将变成什么样的人,他心中也很忐忑。结果是,他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历史上无数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你的成功,就在你愿意为之努力的事情里。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天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以最能发挥各自天性的方式生活,正如人们每天奔波忙碌,却很少有人在为自己喜欢的事奔忙一样。通常而言,因为有了兴趣和才华,我们所作的努力和付出的精力才不会白费,因而成功的几率也更大。但是,多数人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却认为“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我们为了这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忽视了自己,牺牲了人生的乐趣,得到的却是以无比羡慕嫉妒的心态,看着别人无比快乐的成功。
  在个人的发展中,人们所能遭遇到的最大痛苦是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无形的力量在强迫我们作出有违自己意愿的选择,最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会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放弃立场完全屈服于这些无形的力量。于是我们的爱好在不知不觉中被埋没,我们潜在的能力没有被唤醒,久而久之,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也就自行泯灭了,这种悲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短路效应”。
  在一项针对职业选择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而这些人却无一例外地都有似乎充分的理由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我们在义无反顾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甚至是痛恨的事情,与此同时,也在埋葬着我们与生俱来、无比珍贵的天赋。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就会变成一种牺牲,成了一种需要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过程,那生活还有多少乐趣呢?
  摩西奶奶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世间的秘密: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上帝不会,但是你的天性会,因为你的成功多半就在你喜欢做的事情里。我们往往能把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做得最好,虽然我们可能很少有机会去做它们,但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我们可以努力改变。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你可以追求你的理想,追逐你要拥有的成就,达成你想要的生活。然而,你不会,你仍然会在原有的人生轨迹上奔走,保持着原来的想法,你宁可庸庸碌碌地生活,直到命运把你骑在胯下。
  我们之所以能心安理得地放弃一切可以改变命运和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机会,最好用的借口是年龄。年龄的问题,30岁的渡边淳一在想成为作家时遇到过,山德士上校在67岁创办肯德基时也遇到过。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渡边是世界范围内最高产的作家之一,肯德基爷爷的快餐店也在他有生之年以惊人的速度遍地开花。所以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从这一步走到下一步。
  当我们把年龄当作借口止步不前时,它就是人生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人们不是总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在人们的喝彩和掌声中向成功迈进,莫扎特和郎朗都是不具有普及意义的个案。如果你认为,自己没能在7岁时就得个“神童”的称号,因此这辈子就没什么指望了,那就活该你一生碌碌无为。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无法在40岁、30岁,甚至更年轻的时候重新选择职业或是生活的方向,结果这种画地为牢的想法让我们耗费了更多的光阴在我们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情上。
  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自己的能力赢得尊重和成就感,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可又有多少人能在人生一开始就走对了路呢?也许我们不能很早就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爱好,也许即使发现了也会有许多原因让我们不能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情。然而埋没才华最常见的方式却是,我们终于认识了自己,却失去了选择做自己的勇气。
  我们常会听人说,如果早&&年,他就会怎样怎样,而实际的情况是,再早&&年,他也不会怎样。年龄对他而言只是不再开始的理由,而对这样的人而言,也从未开始过。很多人不开始的理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然而却毫不吝惜地虚掷后半生的大好时光。他们不能想象在自己不再年轻的时候用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去开辟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或是挖掘一种新的能力。因为他们不想去承担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他们对这样一种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恐惧,以至于无视改变可能带来的人生惊喜。于是,这些人就这样过着没有变化却也不见得安稳的日子,一有不好的风吹草动就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到命运头上,怨天尤人,抱怨上天没给他任何机会。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摩西奶奶80岁时第一次开画展,肯德基爷爷67岁开始卖炸鸡,渡边淳一35岁时弃医从文,齐白石27岁才开始学画,一切都来得及。我们可能不会像摩西奶奶一样学画3年就开画展,可能不会像上校一样站在全世界自己的餐厅门口,可能不会像渡边淳一一样成为国宝级的作家,可能不会像齐白石一样活着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作品进了博物馆,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重新认识自己,并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我们都有创造出更好人生的权利,哪怕我们已经有80岁了。
  天赋是来自上天的礼物,但包装得由自己拆
  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禀受于天的能力。这种能力能让它的拥有者在同等,甚至更差的环境和条件下,以明显优于他人的速度成长。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经历:明明没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却比别人做得更好?不用谦虚,那正是你的天赋在起作用。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励志格言,老师和家长告诉我们这句名言的目的是让我们做事勤奋努力,这固然不错,却也误导我们多年。事实上,这句格言还有下一句,而且这才是爱迪生这个发明天才的本意:〖DK〗“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爱迪生真正想告诉世人的,不是一味地埋头苦干、挥洒汗水,而是发现自己的天赋,然后再把汗水灌注在那里。
  我们一直被一个错误的观念所引导:无论做什么,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成功,如果没有成功就是还不够努力,这与是不是有天赋无关。然而,如今也许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就是无视那最重要的灵感,拼命地在自己没有天赋的领域挥洒汗水,为此耗尽了精力却很难有大的成就。
  我们总是感叹上天的不公平,认为它给了一些人卓越的才华而让更多的人平庸。然而,上天一定是公平的,它把天赋作为礼物送给我们每个人,只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都未能拆开这份礼物的包装。
  找到上天给你的那份礼物
  在所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当中,很少能有人与瓦拉赫相提并论,甚至爱因斯坦都不能。虽然不像爱因斯坦那么有名,但这位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人对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却比爱因斯坦大得多。他杰出的贡献是奠定了脂环族和波烯化学研究的基础。用一种普通人都能懂的说法就是,他是人造香精和合成树脂的发明人,我们现在吃的零食、喝的饮料、用的化妆品,以及身边的一切塑料制品,包括车辆和建筑物上的涂漆,都仰仗他的研究而来。
  然而,瓦拉赫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依据他的成才经历,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一条定律,这条被称作“瓦拉赫效应”的心理学定律如今在教育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瓦拉赫还很年轻的时候,他中产阶级的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考虑到契诃夫、托尔斯泰、莫泊桑等大文豪都出现在他那个时代,这个前途似乎将风光无限。可惜瓦拉赫全无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能力,他的才华没有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他得到的评语是:“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
  之后,他的父母期待他能在艺术的道路上光宗耀祖,让他学习绘画,而瓦拉赫显然在构图和色彩调配方面缺乏灵感,不到一年,他被绘画老师宣告为“在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然而与此同时,瓦拉赫在化学方面的天赋渐渐显露,并被他的化学老师很快捕捉到了。他认为瓦拉赫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这是做好化学实验必备的素质,因而建议他专心学习化学。从此,瓦拉赫的才华找到了出路,他成为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学生,也因此避免成为一个二三流作家或毫无希望地在绘画的道路上苦苦挣扎的命运。
  在化学方面的天赋使瓦拉赫成为一个杰出的化学家,曾经在文字上表现为过分拘泥的个性成为化学实验室里认真严谨的性格优势;在绘画时不善构图和不会运用色彩的毛病也丝毫不妨碍他写出准确的分子式。
  瓦拉赫的故事如今已是心理学上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上天赋予人的天赋是不同的,因此人的智力发展并不均衡,每个人都有智能方面的强项和弱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赋,并把它发挥到最佳状态。
  同样幸运的,还有一个人。看过电影《花样年华》的人,都会对里面充满爵士风情的配乐印象深刻。这首曲子是一首叫作Quizas的爵士乐,它的最初演唱者是著名的抒情歌王纳特·金·科尔。科尔是一位黑人歌手,即使在种族歧视风气极为浓重的年代,他也被公认为情歌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他的歌声据说是美国音乐史上最具独特性的声音,以致在他死后长达35年的时间里,他的专辑还保持着一周五千多张的销量。然而,这位让全世界都为之神魂颠倒的金嗓歌王,却是以一种被逼无奈的姿态开始演唱生涯的。
  翻看纳特·金·科尔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他还是一个钢琴演奏家,而且差一点儿,他就止步于此。科尔曾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演奏钢琴,他弹得相当不错,很多顾客慕名而来,听这个黑人小伙子技法娴熟的演奏。他所弹的乐曲中有很多还是他自己创作的曲目。科尔对酒吧的工作没什么不满意,他会一直在这里演奏下去,直到有一天,一个不安分的客人出现了。这位顾客不满足只听钢琴曲,他要求科尔为他唱一首歌,而且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其他顾客的热情响应。你看,扎堆儿起哄永远都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天性。科尔非常为难,他向客人们解释自己从小学习弹奏乐器,从来没有学习过唱歌。但客人们不为所动,他们坚持要求科尔唱一首歌,后来连酒吧老板都参与了进来。科尔为了保住工作,红着脸唱了一首他自己写的歌——《蒙娜丽莎》。这是一首在美国被载入史册的歌曲,他不仅用歌声迷住了酒吧里的听众,而且在他们的鼓励下放弃了酒吧的工作,进军流行歌坛。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他获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功。
  天赋是我们都有的、一份来自上天的礼物,这份天资让我们与众不同,让我们在某个领域里比别人更出色。天赋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这份珍贵礼物得下工夫去寻找和挖掘,就如同瓦拉赫所经历的一样,我们要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才能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而有时甚至还得由别人来为你挖掘,就像科尔那令人高兴的被逼无奈。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情况下,我们常常甘于日复一日的单调劳作,不敢尝试新的领域,因而丧失了开发潜力和发挥天赋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卓越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我们常恨天下伯乐太少,却总是忘记给自己一次机会,其实只要想象一下科尔继续在酒吧里演奏的前景,就会知道放弃开发天赋的损失会有多大。如果天赋总要逼一下才能显现,我们不妨时不时地跟自己过不去一下,将来写自传时,这一部分一定相当精彩。
  除了天赋,还有坚持
  天分和兴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容易成功的方向,但要达到目的地,只靠它们却不足以支撑下去。人的成功之路就如同马拉松的赛程,开始时的欢呼雀跃总是让我们低估前方的漫漫长路。我们十分清楚地知道终点处有无数人在等着给我们鼓掌喝彩,但在这累死人的过程中,我们还得靠自己的意志和体力努力坚持。因此,成功的人生道路也是一样,好的开始固然很不错,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你能不能走下去,以及怎么走下去。
  沃尔特·司各特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既是“桂冠诗人”也是“历史小说之父”,据说他是因为看了诗人拜伦写的诗,自认为无法超越而改写历史小说的,因此就写成了一代宗师。英国的狄更斯、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意大利的曼佐尼、美国的库柏,这些著名作家都曾受到过他的影响,可见他在世界文学史中地位之崇高。
  即使是这样一位文豪,却也并不是只靠着天赋成名的,他的成功之路,走得比别人倍感艰辛。司各特在18个月大时就患上了小儿麻痹,右腿终身残疾,这一身体上的缺陷不仅使他行动不便,而且令他深感自卑。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不好,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用,言行也很不礼貌,在老师那里得到的评语自然十分不理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年,他的记忆力惊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超强的叙事能力。虽然他的父亲执意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律师,但他仍然参加当时的文学和哲学协会,参与讨论有关社会、历史、文学和哲学的话题。即使后来在父亲的期待中从事了自己不喜欢的律师行业,因自己钟情的女子嫁给他人而伤心不已,因生意失败陷入贫困,都没有阻碍司各特继续写作,并最终成为一个非凡的作家。司各特一生创作过47部小说、21部诗集、30部历史传记,是当之无愧的文豪。
  司各特告诉我们,天分是很重要的,但它并不总是以你期待的方式出现,这时候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坚强、坚定的不浪费这份天分的心。
  在某一个领域有天赋,只能说我们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的入口,却没有人保证你能把这条路走完。有多少人半途而废,从此庸庸碌碌地在原地徘徊,找不到出路。还有多少人干脆号啕大哭地直接从入口跑出来,再也没有踏上这条路的勇气。坚持走下去,同时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技能,才最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也才能获得你最想要的人生。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加拿大的一个畅销书作家,同时他的作品还涉及社会学和心理学。2011年,他因为在社会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成就获得了加拿大总督功勋奖。在他的畅销书《异数》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即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英国著名的神经学家丹尼尔·莱维汀从人类大脑生理构造的角度支持了这个一万小时定律。他认为我们的大脑确实需要有一万小时这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无论是运动员、音乐家、画家、作家,总之各种行业,都需要一万小时以上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才能让一项技艺趋于完美。
  人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对于人的成功而言,到底哪一个更重要。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花在这个问题上的时间,一点儿不比当年研究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所用的时间少。他们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争论不休。人到底有没有生来就有的天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对于成功与否而言,是天赋重要还是后天的努力重要呢?心理学家们对人的天赋研究得越深,就越发现,人的后天努力所起的作用明显更大些。
  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安德斯·艾瑞森的研究团队在德国的音乐最高学府——柏林高级音乐学院作了一项研究。他们让校方按学生的成绩,将小提琴班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成员都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发展成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质;第二组,成员都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可能无法成为小提琴大师,但是都有进入著名乐团的机会;第三组,这一组的成员可能没有机会成为职业演奏家,他们最有可能的前途是在学校当音乐教师。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参与实验的学生只需回答一个问题:从第一次接触小提琴开始至今,在练习小提琴上,一共花了多少小时?
  实验的结果显示,这些学生开始学习小提琴都是在5岁左右,最初练习时间大致相当。到了8岁时,练习时间出现差别,第一组的学生开始明显多于后两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练习时间不断增多,到了20岁时,第一组学生用在练习小提琴上的时间已达到一万小时,第二组学生是八千小时,而第三组学生只有四千小时。艾瑞森据此提出结论:一旦一个演奏者进入顶级的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式就是刻苦练习,努力成为在这一阶段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比尔·乔伊是Java和Sun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可能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妇孺皆知,但全世界的计算机编程人员都将他奉若神明。《财富》杂志封他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这位低调的奇才,在软件业的影响其实并不比比尔·盖茨小。
  比尔·乔伊是一个数学天才,考大学时,他用不到一半的考试时间就完成了一张满分的数学试卷。但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靠的却是安娜堡计算机中心的无数不眠之夜。“我在那里花了多少时间?哦,那简直不计其数。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放。我经常在那里做通宵,清晨才回宿舍。在那些年里,我花在计算机中心的时间比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多。”比尔·乔伊的头脑确实聪明,但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学习,他的努力使他有了成为专家的机会。
  所以,现在你知道大师是如何炼成的了。任何天赋,如果没有足够努力的练习,都是在糟踏上天赋予的能力,正如莱维汀所说,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溜冰选手、钢琴师、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万小时,这意味着每天八小时,一周五天,持续五六年,你就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十年,就会成为大师。看上去很诱人而且并不困难是不是?但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心理学家们耗尽几代人的心血,终于掌握了这个秘密,现在你也了解了。我们不能沉迷于自己的天赋,以为不必努力就可轻易成功;也不必纠结于自己是否天资不足,只要肯下工夫,我们必能达到企望的高度。
  你敢不敢与众不同
  你看过海洋中的沙丁鱼群吗?它们以惊人的数量集结在一起,规模庞大,在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壮观的景象,令人惊叹不已。它们保持庞大群体的目的十分单纯——为了保证整体的安全,让种群能够繁衍下去。人类也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当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时,我们都会感受到人数所带给我们的力量,因此变得更有安全感。既然我们是社会性的动物,从众就会让我们感到安全,“反正我做的跟别人做的一样”,这样就减少了做错的风险。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又看到无数受人尊敬的人都在追求与众不同,那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放弃了“安全感”,而情愿承担“做错事”的风险呢?
  与众不同,你有足够的勇气吗?
  关于从众心理,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有过一段活灵活现的描述:突然有人开始跑了起来。在这一刻,他很可能是想起了与他的妻子有一场约会,而现在去赴约已经太迟了。别管什么理由,他在百老汇大街上向东跑去。另外一个人也开始跑起来,可能是一个心情不错的报童。又一个人,一位仪表堂堂的公务人员,也是一路小跑。在10分钟的时间里,&&商业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奔跑。一声嘟囔逐渐演变成一个可怕的词——“堤坝”。“堤坝决口了!”这种恐惧被人讲了出来,&&两千多人一下子全都逃了起来。&&一个目光坚定、身材瘦削的高个子女人,沿着街心从我身边向东跑过。尽管大家都在叫喊,但我仍然不能确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奋力追上,与她并行跑着,&&“怎么回事?”我气喘吁吁地问道。她迅速瞥了我一眼,又继续将目光投向前方,稍稍加快了步伐。“别问我,问上帝去吧!”她说道。
  很可笑是吗?相信我,如果你在那里,也一定会跟着跑起来,盲目从众是我们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基因,想克服它并非易事。
  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一项关于从众心理的著名实验,即所谓的“线段实验”。他和助手们在大学校园里招募志愿者,声称要做一项有关视觉感知的心理实验。实验中,志愿者会看到两张纸:一张纸上画着一条线段;另一张纸上画了3条长短不一的线段,其中有一条与第一张纸上的线段长度相同,志愿者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条线段找出来。这项任务极其简单,智商在5岁以上,且视力正常,几乎没有人会选错。
  但是,实验的过程却并不如此简单。当志愿者来到进行实验的房间时,7个座位上已经坐了6个人,只有一个椅子空着,当然,他只能坐在这个椅子上。然而,这6个人却并不是来得更早的志愿者,他们真正的身份是实验主持人阿希博士的助手。实验开始,面对前面那个低幼级别的问题,在座的“志愿者们”按顺序依次回答,真正的志愿者总是在最后一个回答,而6位实验助手会给出相同的错误答案。
  实验的结果是,在如此明显的事实面前,真正志愿者们最终的正确率只有632%,而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他们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9%。75%的人至少有一次跟着助手们选择了错误的答案,有5%的人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跟着别人一错到底,只有25%的人始终坚持了自己正确的观点。这个实验证实了人类从众心理的普遍存在,即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时,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阿希的实验是在六十多年前完成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强调个性,而且大学生们的眼界已经更宽广的时代,他们可没有六十年前那么容易上当,情况会不会因此有所不同呢?答案是没有。这六十年间很多心理学家都成功地复制了阿希的实验,得出的结果与当年阿希本人的实验结果如出一辙,连数据都几乎没有变化,可见从众心理在人类思想中的稳定性。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和别人行动一致,我们害怕不被别人接受,大多数人的好恶左右着我们的好恶,大多数人的行为也在指挥着我们的行为,于是我们就只能接受跟大多数人一样平庸的自己。
  我们的从众心理根深蒂固,因为这种行为在社会中大受欢迎,也让自己觉得很安全,就像沙丁鱼一样依靠本能而不是大脑跟群体活动。从众的行为极为合乎公众的心意,你的言行如果跟大多数人不同,不仅不会受到欢迎,而且还会陷入被群起而攻的困境。与众不同有风险,特立独行需谨慎。
  我们总是很钦佩那些拒绝从众的人,赞扬他们力排众议坚持正确主张的行为。这些人没有盲目从众的举动会受到历史学者以及后人的称颂,甚至会被人们当成偶像来崇拜。多年以后,这些时代的先行者睿智的身影会在电影、电视及各类传记中闪闪发光,其光芒让人不能直视。但在当时,他们却得不到这样的礼遇,他们对大众普遍看法的不认同甚至会让他们丢掉性命,只要想想科学家们因为证明地球是圆的而付出的惨痛代价,就可以知道不盲目从众的后果有时还相当严重。
  在神权统治欧洲的时代,神学家们宣称,宇宙是一个充满各种等级天使的水晶球,水晶球的中心是地球。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围绕着地球转的,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照亮地球。这一说法被人们确信了几百年,是永恒不变、颠扑不破的真理。直到1327年,意大利科学家采科·达斯科里开始说地球是圆的,他最后被愤怒的教徒烧死在广场上。273年以后,布鲁诺因为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16年以后,伽利略出现了。他曾用两个铁球和比萨斜塔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维持了一千多年的权威,虽然已有前车之鉴,这位从不盲从的科学家还是站在了真相这边。于是人类历史上骇人听闻的迫害开始了,70岁的伽利略在酷刑和死亡的威胁下签署了忏悔书,签字时他说:地球还在转动啊。在伽利略去世三百多年以后,罗马教廷向伽利略道歉,此时人造卫星已在围绕地球飞行,宇宙飞船已飞向太空,人类已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写下这段文字的目的并不是想说明与众不同有害健康,而是为了强调,这是一种非凡的品质,拥有它的人,不仅有超出常人的判断力,更需要有超出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去做大多数人会做的事,相信大多数人相信的东西,是全人类的一种倾向,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不让自己被孤立,因为我们多数情况下会不假思索地作出与大多数人一样的选择,即便有时明知它是错的。历史上并不缺少满腹经纶、才华盖世的人才,但正如历史所展示的,真正有非凡成就的人却如凤毛麟角,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了从众压力的牺牲品,被时间遗忘,如今我们所知道的在各个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抵挡住这种压力的幸存者。
  自从我们脱离穴居的环境成为文明的人类,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就不喜欢不合时宜的言语和行为,凡特立独行者必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有趣的是,与此同时,它却会给予不盲目从众者最高的奖赏,让他们到达成功的巅峰,甚至受到后世最虔诚的膜拜。现在,我们来看看,做到与众不同,你会得到什么好处。
  让你脱颖而出的力量
  从众的心理在带给我们安全感的同时也严重地损毁了一个人的独立意识,在“跟别人一样的”压力下,一些人会不自觉地完全放弃自己的主张和观点,“随大溜反正没有错”的想法,也在高效地分解着我们的思考能力。盲目从众可以完全、彻底地扼杀一个人最宝贵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能否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并坚持这种判断,从来都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人类社会能走到今天,从来不是由只会盲目跟随的人来推动的。从达斯科里和布鲁诺因为说地球是圆的而被烧死在火刑柱上开始,到爱因斯坦推翻牛顿的定律,还有当今的基因科学,总有一些人跳出芸芸众生的眼光和行为方式,做出些在当时来看十分出格,甚至是越轨的事儿。但就是这些人,才是改变了世界和人类历史的人。不盲目从众让这些人在岁月的尘埃里脱颖而出,他们所做的事情,在当时可能遭受过千夫所指、人人侧目的境遇,但今天,他们的成功却被当成经典的成功案例被热情宣扬。  
  从众心理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心态,而且它也曾经很有效地保护过我们的种群,然而没有理性思考的盲目从众却从来没有益处。它带来的纵然不是悲剧性和灾难性的后果,也会使我们自行埋没,庸碌无为,丧失已在眼前的成功机会。
  与众不同,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品格。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就曾这样教育女儿:“你必须自己拿主意,你不要因为朋友们的做法而去效仿,你不要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随波逐流&&你要在众之先,而决不从众。”撒切尔夫人的父亲阿尔弗雷德·罗伯特斯,从没受过正规教育,他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后来成为格兰瑟姆市的市长。他以自身的经历总结出助力女儿成长的宝贵经验。多年以后,成为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仍将不盲目从众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为此,她曾经是英国最不受欢迎的女人,曾入选英国电视台评出的“你最痛恨的最坏的英国人”,一生功过极富争议。然而,不盲目从众的品质也使她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之一,直到她成为深居简出的老妇,仍然影响着英国。
  在社会中我们必须遵守生存所必须遵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不管世俗的看法,以及一般人所谓的经验和教训。因为,大多数获得成功的杰出人物,能够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如同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所说,这个世界上从不曾有哪个人是只靠从众而成功的。
  吉姆·罗杰斯是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他创建的量子基金和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让他在金融投资界家喻户晓;他也是《财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的长期撰稿人,每天都有无数想发财的人把他的文字当成财富圣经来阅读。
  拒绝从众是罗杰斯的人生信条,后来被他自己总结为成功的法宝。他一生做过很多“出格儿”的事儿,其中包括创造了两项环游世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一次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竟然还是电单车;还有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投资中国B股。
  当中国刚刚开始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股时,大多数西方投资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值得投资的国家。在罗杰斯之前,几乎没有西方人真的在中国投资过。1999年,在环游世界途中的罗杰斯来到中国,在这次环游中,他途经116个国家,横越245000公里,创下了他本人的第二个吉尼斯世界纪录。途经上海时,他去了营业部开立了B股账户。这次投资给他带来了500%的利润。其实,当大数人相信了一些政策分析专家的所谓常识,认为在中国投资太冒险时,罗杰斯看到的却是中国的发展潜力。他尽可能地搜集中国的资料,当亲眼看到了中国的发展状况时,他开始在中国投资。虽然心情不同,他和其他投资者都见证了中国远远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成长速度。
  在罗杰斯给女儿的忠告中,他说:“不要让别人影响你。假如周遭的人都劝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本不该去做,就可以把这件事当作可能成功的指标。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你一定要了解:与众人反向而行需要勇气。事实是,这个世界上从不曾有哪个人是只靠从众而成功的。”
  成功永远降临在那些敢于冒险和走别人不敢走的路的人身上,做别人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事,会让我们收获更大的成功。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一意孤行地盲目冒险。历史上各种敢于挑战众人观点的人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做出异于常人的举动之前都因做好了功课而成竹在胸。在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之前,要搜集各种数据,作好周密的调查和研究。那些只因一时之勇就闯入一个陌生领域的人,就算有与众不同的决心也不会取得成功,只会赔上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与众不同,需要的是一颗不盲从也不盲目的心,这样一颗勇敢的心,会让你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西方有这样一个寓言:海滩上有两粒沙子是好朋友,它们每天一起听涛声,一起晒太阳,一起被来海滩游玩的人踩在脚底下,日子过得无忧无虑。有一天,来了一个养蚌的人,他来海滩挑选沙子,要把它们放在蚌壳里,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一粒沙子就可以变成一颗珍珠。两粒沙子中的一个欣然前往,期待有一天能变成一颗珍珠。而另一粒沙子却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海滩,它不想吃那份苦,喜欢享受阳光的照射和海水的冲刷,对于待在阴暗的蚌壳里等待重生毫无兴趣。就这样,两粒沙子分手了,它们各得其所,是被戴在脖子上还是被踩在脚下,都是它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对于人生而言,能过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也都是自己对于人生这道选择题所给出的答案。
  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也是最重要的选择
  选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所作的选择太多太过频繁,不会一一记得,但我们会记得生命中重要的选择,比如上不上大学,学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与谁共度一生,在哪个国家或哪个城市生活,等等。有人说人生就是选择的总和,这大概说出了人生的本质。
  心理学中有一个“自我选择效应”,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因为心理学家们经研究发现,一旦一个人选择了某一条生活道路,就会有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心理惯性并不断自我强化。如果我们要在半途转向其他的道路,就将付出更高的成本。这个心理学效应教会我们,面对人生中的重大选择,一定要慎重。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思想家莫尔说过:“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那么,人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是什么呢?根据社会心理学家们的调查和总结,对大多数人而言,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是对职业的选择,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谋生。这个问题甚至比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还要难回答得多。
  这个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也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在对职业的选择中,包含了对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的追求,这几乎是人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最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谋生的方式,不仅决定着我们当下的生活质量,也会对我们未来的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冷静地面对这个最重要的选择,多数情况下是饥不择食地找到一个工作,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当意识到自己不喜欢或是不适合时,正如心理学家们说的,已面临更高的成本,结果只是继续工作在痛苦之中,为养家糊口保住工作,却也难以取得成就。为了避免陷入这种人生的困境,这最初的职业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被公众所认知的经济学家,因为他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艰深的经济理论。同时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和辩论高手,据说在经济学上能跟他辩论两分钟都是无上的光荣。他选择经济学这条道路,以及在这条道路上取得的成功,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经典案例。
  弗里德曼最初研修的是数学,而且数学成绩相当出色,他在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奖学金的同时,也获得了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的奖学金。经过一番考虑,他选择了学习经济,从此在经济学的道路上一路凯歌。弗里德曼因选择了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而成为杰出经济学家的事例,成为心理学上研究自我选择效应的经典案例,用以证明“一旦一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不断自我强化”的观点。
  弗里德曼当年选择经济学的最真实想法我们已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在他选择的这一行里干得很好。我们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兴趣,比如财富,比如地位,比如荣誉&&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告诉我们,你真正应该认真考虑的是自己的性格,因为他们的研究表明,根据性格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相吻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当然知道最符合自己性格的选择是对的,但有的时候,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还是会因为缺少自知之明而出现偏差。因此,最明智的选择是,做你最擅长的事。
  多年以前,一个犹太少年想成为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伟大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他的偶像。不幸的是,这个少年却明显地缺少音乐天赋。于是他去请教一位著名的琴师,希望能得到指导。在他拉了一段破绽百出的练习曲以后,琴师问他为什么想拉小提琴。少年说,他想成为像帕格尼尼一样成功的音乐家。琴师把他带到花园里,指着花园里的花对他说:〖DK〗“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另一种花却不能。比如玫瑰花,它们美丽地开放,却没有结果的目的,这就足够了。”少年明白了琴师的话,从此只把小提琴作为个人爱好,不再做成为演奏家的梦,但却成功地选择了另外的人生方向。20年后,他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在成功之前,一个人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成功都是无法预见的,我们自己都不能确定哪条路才会把我们引向成功。但是,这世上一定有我们最擅长做的事情,那条最熟悉、最现实的路,也许就是我们最有可能通往成功的路。
  忠于自己的选择,也许收获更多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但也只有你自己才能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因为生活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的书籍和言语鼓励人们选择成功的生活,但对于什么是成功却没有确切的定义,因为成功的概念,从来都是不确定的。
  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成功被赋予了很多的内容,提起成功,人们很容易会想到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受人尊敬、拥有财富或者权力。然而成功最本质的含义其实是:达成预期的目标。除了地位、金钱、权力,它也可能是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按自己的兴趣发展着事业,或是拥有和睦的家庭&&成功不一定与地位和金钱有关。
  彼得·梅尔曾经是美国一家国际大广告公司的高级主管,国际广告业的精英,地位、金钱、香车、华服,出入最高档的场所,周围都是商界的风云人物,过着令很多人艳羡的生活。然而,在纽约著名的麦迪逊广场打拼了15年之后,他带着妻子和两条狗在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开始了隐居生活。在心情舒畅之余,他写了一系列关于普罗旺斯的旅游散文,书中描绘了令人憧憬的山居岁月,以及人和狗在远离都市喧嚣之后的畅快生活。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书很快成为畅销书,因为都市人脆弱的心灵需要一副舒缓紧张情绪的安慰剂。他的书不仅让普罗旺斯这个地中海岸的“骑士圣城”成为全世界小资们心中的圣地,也使自己成为了全球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收入甚至比当广告公司主管时还多。
  这位当代的隐士当初选择在普罗旺斯的田园中度过余生时,可能并没想到隐居的岁月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他的初衷不过是想要自己喜欢的生活,然而这位隐居的商界精英不仅实现了自己平凡的愿望,甚至更好,他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许生活对我们而言不如彼得·梅尔那样云淡风轻,但也绝非不能选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全社会对成功的普遍看法所形成的一种无形压力,我们会不自觉地屈从于这个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标准和大多数人的观念。对于生活的追求如此,对于事业的追求也一样。但是如果认定了自己的兴趣和信念,不在乎旁人的眼光,我们最终仍然有机会收获令自己满意的人生。
  珍妮·古道尔只身前往非洲时是二十多岁,当时的她只有中学学历,凭借对动物的热爱,她攒足了路费就踏上了一个陌生而危险丛生的大陆。从此以后,这位伦敦姑娘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如何在非洲丛林中生存,还要与更危险的偷猎者周旋。她的一位后辈,就曾惨死在他们枪下。
  26岁的时候,这个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姑娘闯入了黑猩猩的研究领域,在她之前,还没有人近距离地观察和研究过黑猩猩这个我们人类的远亲。为了观察黑猩猩,她度过了38年的野外生活,她的坚韧和耐心使她得到了黑猩猩的信赖,从此融入非洲黑猩猩群的生活。她的发现曾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我们今天对于黑猩猩的了解大多来自她的观察成果。
  1965年,珍妮·古道尔因为对黑猩猩群体生态学的观察和研究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75年,她建立了珍妮·古道尔研究会,向全世界推进动物的研究工作。在非洲的丛林里,作为黑猩猩群体中的一员,她努力保护黑猩猩免受人类的猎杀;作为拥有极高声誉的动物学家,她曾奔走世界各地呼吁对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为此,联合国曾颁发给她马丁·路德·金反暴力奖。在她之前,获得这一殊荣的只有两个人,他们分别是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和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最有趣的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还授予她大英帝国司令的头衔。如果不是当年在别人看来很是不可思议的选择,她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轨迹呢?
  不为名利,只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努力,这是珍妮·古道尔给我们上的宝贵一课。当珍妮·古道尔把平生全部的积蓄当作路费来到肯尼亚时,没有人会认为她能赢得日后的成就,包括她自己。她只是在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上向认定的目标行走,然后荣誉就不期而至。
  如果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把金钱和地位看成是成功的标准,你是否有勇气一笑置之,然后甩开大步走向自己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你也许会因此而收获更多。追求财富和地位从来都不是错误的,它正是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但如果名利不是你的目标,也不必屈服于世俗的眼光,在生活这场考试中,选择题的选项不能让别人代选,那样到最终你很可能会不及格。大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从来就没有适合过所有人,我们不必为成功放弃亲情,我们不必为机会骨肉离散,我们不必为稳定埋没才华,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并不是没的选择。
  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个擅长雕塑的艺术大师。在他眼中,凡间的女子都不够完美,没有一个人值得他迎娶。于是他决定凭借自己的神奇技艺用象牙雕刻出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美丽少女。结果,他以全副的精力和热情完成了这个杰作。他给这个象牙雕出的少女取名加拉泰亚,把她当作自己的妻子一样爱恋,每天祈祷上天,希望有这样一个女子能成为他的妻子。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痴情和诚心打动,赋予了少女雕像生命,使皮格马利翁能与她结成夫妻。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从这个神话中得到启发,将他们发现的一个心理学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我们能得到的,就是心里最期待得到的。心理学家们进一步发现,我们如果能相信事情会顺利地进行,事情一般就会顺利进行;相反,如果你相信事情会不断地受到阻碍,那么阻力就会出现。有成功潜质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义无反顾地向前行走,就是因为心中有所期待。
  你渴望到达的地方,就是你能达到的地方
  在日本,有一个叫作石田裕辅的男人,对于喜欢户外旅行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最著名的作品《不去会死》曾鼓励无数普通人走出去拜访更广阔的世界。当石田还是一个小学生时,一个骑车旅行的年轻骑士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在他身边疾驰而过。那个潇洒的背影成为令他神往的形象。少年时代的石田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骑自行车环游世界,依靠自己双脚的力量去看看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石田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和骑行的能力。高中的时候,他利用暑假以骑自行车的方式绕行了他所居住的歌山县一周。大学时,他休学一年,骑自行车环绕日本一周。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日本的一家大型企业,为全球骑行积蓄资金。虽然在临行前,他的健康状况出了些问题,但仍没能阻止他踏上前途未卜的旅程。
  这次实现目标的旅行,石田用了七年半的时间,这期间他曾在南美洲的沙漠里遭遇抢劫,曾在北美洲受到敲诈,曾在非洲染上了疟疾,曾在中东面对机关枪的枪口。然而这些都没能改变他对目标的忠诚——用自己的双脚奔向全世界最美的风景。当他完成这个目标时,石田曾说:“当初的雄心壮志也许太大了点,不过能够摆脱当时的不祥预感,平安归来,对我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意义。”设定一个值得去做的目标,然后坚持到底,从来都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不管这个目标在设定的时候看起来是多么遥不可及。
  目标是我们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是我们内心最渴望到达的地方,而只要我们肯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目标也就是我们最终能达到的地方。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几乎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感到不满意,却又寻找不到出路的人。而更为不幸的是,在很多时候,这个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们通常会清醒地认识到人生时光有限,并不甘于庸碌的生活,却也只能在令人不满的现实里原地打转,同时绝望地认定自己无法走出生活的困境。其实,在很多时候,生活不能有所改变并非因为我们懒惰,我们愿意付出努力,甚至是艰苦的工作,但就像比塞尔人一样,真正阻止我们成功的,是缺少一个引导我们走向正确方向的目标,这个目标,曾经引导比塞尔人走出围困他们的沙漠,同样也能引导我们走出令人绝望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身上所潜藏的能量,往往是通过目标而被激发出来的,因为没有对目标的设定和对目标的追逐,我们根本就无法知道自己能做出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能到达什么样的高度,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埃德温·洛克是美国马里兰州大学的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个至今仍被追捧的著名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这套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即具有激励的作用,它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洛克和他的同事休斯通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调查发现,所有来自外界的刺激(比如金钱、荣誉、地位的诱惑,或是鼓励、监督带来的压力,等等)都只有通过目标的设定,才会在人们身上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常见到的情况是,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缺乏雄心壮志,可惜的是,肯将它们设计为人生目标的人却不多,能坚持到底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的人生也就缺少了成功必要的动机,以致无所成就。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们进行过一次跟踪调查,调查的时间跨度超过20年,目的是研究目标的设定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研究人员首先向参与这项调查的学生提问:“你们有目标吗?”有90%的学生回答“有”。他们再次向这90%的学生提问:“如果你们有了目标,是否会把它写下来?”这一次,只有4%的学生回答“是”。
  20年后,这个项目的研究者们找到当年参加调查的学生们,此时的他们都已步入中年,承担着社会及家庭中的重要责任。调查的结果显示,那4%会将自己所定的目标写下来的学生,无论在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都超过了根本没有明确目标以及没能把目标写下来的学生。这4%的受访者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超过其他人的总和,而剩下的人,都在忙碌着直接或间接地帮助这4%的精英一步步地实现当初设定的目标。
  没有人会真心甘于平庸,但我们当中的大数人却不得不忍受平庸的人生,真正能达成人生理想的人少之又少。有这么多的人不能达成自己的理想和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很少有人能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从而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动力。  目标是我们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是为了追求所期待的东西时真正下定的决心,只要我们能忠于这个承诺,实现目标就是我们应得的报偿。香港的商人李嘉诚曾说过:“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这位成功的商人也许就是这样在自己的前方设下了一个个的目标,然后又将它们一个个地跨过,由此,真正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通向成功的路线图
  没有目标,人在一生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好的事情;没有目标,我们也不会采取任何有益于成长的步骤。我们只会在人生中徘徊,找不到出路。但是,一旦有了目标,人生就顺利了吗?你可能不知道,这个世上的失败者当中,大多数人都是曾有过明确目标的,他们之所以没能成功,不是因为放弃得太早就是做法与目标背道而驰。如果说你想证明什么是失败的话,那么可以试试为自己设立一个宏伟的目标,然后不再理会它。
  学者们曾经对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作过专门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成功路线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即他们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而且对这个目标的忠诚和执着几乎可以达到忘我的程度,即使不能迅速地成就它,也会尽可能地争取点滴的进步。只要我们一直朝着目标走,都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创下一个不小的纪录,甚至是奇迹。
  在英国首都伦敦的西南部,有一个叫巴德里的小镇,在这个小镇的南面,是一片面积达6000英亩的郁郁葱葱的橡树林,而在三十多年以前,那里还是座没有一棵树的荒山。为巴德里小镇完成这一伟大杰作的是一个叫贾斯汀的人,而且,只有他一个人。18岁那年,贾斯汀子承父业,成为当地的牧羊人。每当他赶着羊群经过这座荒山时,他都在想,要是能在山上种上橡树就好了。于是,在他26岁那年,他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在这座面积达6000英亩的荒山上种满橡树。这是个看似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贾斯汀也为此遭到包括他妻子在内很多人的阻拦和嘲笑。即使这样,他还是决定忠于自己的目标,一边放羊,一边实施种树的计划。每天出门前,贾斯汀会数出100颗橡树种子带在身上,在山上安顿好羊群后,他会把橡树种子一颗颗种下去,浇水,并用羊粪施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在这座荒山上种下100颗橡树种子。2010年,当英国国家森林学会的科学家们来到巴德里小镇时,面对这6000英亩的橡树林,无不为一个人能创造这样的奇迹而惊叹不已,虽然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专家。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那么还有什么能阻挡得了我们最终走向成功?”这是哈佛大学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讲的一段话。一旦目标确定,走向目标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庆祝和为之欣喜的,这些许的进步也是我们能继续前行的动力。重要的是,我们能朝着目标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设定目标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缺乏雄心壮志和聪慧的头脑。我们在设立令人兴奋的目标以及为此制定完善的计划时,总会把各种有利以及不利的因素考虑进去,有时甚至不厌其详。然而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最有可能让我们一败涂地的因素——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一个人目标的实现,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而对这种能力的缺乏,却让很多人在还没开始为自己的目标战斗时就自动缴械投降。为了能达成目标,我们需要时时对自己的前途作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坚持到底,很多时候,成功就是我们因坚守目标与执着追求而赢得的奖赏。
  20世纪70年代初,一个日本年轻人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大型电器公司工作。与此同时,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用10年时间存够10万美元,然后创立自己的事业。为了这个目标,他每个月存下自己工资和奖金的三分之一。在工作的几年里,他曾无数次面对生活的窘迫、缺钱的尴尬以及要不要买下一件东西的内心挣扎,然而他的目标始终推动着他克服欲望,从未间断地按计划增加着存款的数目。当这个年轻人的存款达到5万美元时,他遇到了一个机会,但是需要7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年轻人向银行提出了贷款申请,并向犹豫是否该把钱贷给他的银行总裁讲述了自己的目标,以及他为实现这个目标所作的努力。银行总裁在向柜台职员调查了他的存款状况后,深为感动,同意无条件给他贷款。因为他相信,一个有着远大目标和坚强毅力的年轻人是会有出息的。
  银行总裁目光如炬,这个年轻人,就是麦当劳在日本第一家分公司的创立者藤田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麦当劳株式会社已经有三千多家连锁店和三十多亿美元的营业额。藤田田本人也成为日本乃至全球经济界的传奇。
  确立远大的目标并不意味着我们必然卓尔不群,重要的是我们能否达成目标。心理学家们发现,当我们达成一个目标时,大脑中会释放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当我们的某些行为能够让我们取得成功时,这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就会把这种行为与神经元网络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更有可能重复这种行为,我们也称之为“成功吸引成功”。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我们能否为目标作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到达成功的路线图上,没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规则,只有一个个阶段性目标连缀而成的人生经历。随着它们一个个地实现,我们会遇到人生最希望看到的风景。
  把成功吸引过来
  2006年,一部名叫《秘密》的纪录片风靡美国,这股热潮也很快席卷了全世界,引起了诸多争论和思考。它所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智慧,然而却又是十分新鲜的话题,现代人称之为“吸引力法则”。
  在这部纪录片中,吸引力法则被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将它描述成数个世纪,甚至更早以前那些拥有权力、财富和超绝技艺的人们所独享的不传之秘。相传吸引力法则来源于古老的东方智慧,古印度人曾经对它有很好的应用,从而创造过相当丰富的文明,如今它已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推崇,成为人们追求成功的宝典。
  这个法则的核心内容就是,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由我们自己吸引而来的。
  “无论你想得到什么,都能把它吸引过来”
  根据吸引力法则,当一个人的思想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的时候,那么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因此吸引力法则还有一个极为有趣而形象的表述:人就像是一个大的磁铁,人的思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无论心里想着什么,我们都会把它们吸引过来。我们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几乎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思想吸引而来的。
  你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吗?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人的力量都存在于人的思想里。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机遇,把它们吸引到自己身边,这是我们特有的能力。当我们想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专注于这些想要的东西时,我们就是在给自己创造得到它的机会。虽然很多人故意把这个法则装饰得玄虚而神秘,但它其实也有着相当坚实的心理学依据。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曾说:〖DK〗“对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
  为了能让这个据说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精准的法则生效,我们需要在头脑中为自己勾画出一幅图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然后不断地完善这个想象出来的画面,对它进行视觉化和形象化,直到它活生生地摆在我们眼前,几乎触手可及。
  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是两名作家,他们就是那部几乎在全球范围内都家喻户晓的畅销书《心灵鸡汤》的作者。据说这个别开生面的书名诞生于杰克·坎菲尔德凌晨3点突然惊醒的头脑之中。当他们把这个苦心孤诣想出来的书名交给出版商提交出版计划后,就开始为这本书勾画头号畅销书的大好前程了。
  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从报纸上剪下畅销书排行榜的版面,然后把排名第一的书名剪下,把《心灵鸡汤》的书名贴在第一名的位置,然后把它镶进相框,放在办公桌上。这样他们就天天可以看到自己的书成为排行榜上的头名畅销书。这个画面每天都会出现在他们眼前,而且两个人也每天都兴奋地想象着成为畅销书作家后那令人向往的生活。38周之后,他们所写的这本《心灵鸡汤》真的成为畅销书榜上排名第一的图书。这一回,他们可以真地剪下属于自己作品的版面,镶进镜框里了。在那以后,这本《心灵鸡汤》被译成47国文字,迅速成为畅销全球的图书,如今,它已累计卖出上亿册。当然,它让两个作家过上了畅销书作家的生活。由此,杰克·坎菲尔德也常以自身经历对别人说:你也可以做到的,只要你相信。正如成功学家波恩·崔西所说:〖DK〗“一个人之所以没办法成功,就是因为他没办法在脑中看到他成功的画面。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把脑海中的画面搬到现实中。”
  专注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当我们将全副身心置于一件东西之上,吸引力法则就会准确无误地将它送到我们面前。专注需要我们心无旁骛,排除各种干扰,那些怀疑、犹豫、拖延都会对我们散发出来的磁力有所干扰,让那些我们一心向往的东西无法到达我们的人生中,因而导致了生命中大多数的失败。专注能力是所有天才最显著的特点,因为专注,他们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焦点,所有成功所需要的因素因此被吸引过来。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汉森的成功就来自这种生机勃勃的专注力所创造的奇迹。
  《圣经》中有一句话:“你的宝藏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吸引力法则相信,如果我们不能用持续的思想来吸引和召唤,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进入我们的生活。人人都有选择的机会,但是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心里没有一个明确的订单,那么命运的快递员就永远不会把我们需要的货品送上门。
  金·凯瑞被称为“好莱坞的喜剧天王”,他曾以特有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叱咤人才济济的好莱坞,成为当时风头无两的当红明星。在13岁的时候,金·凯瑞曾因父亲生意失败而辍学,开始参加一些喜剧表演帮助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当年龄稍长,他决心涉足影坛,然而开始时,仅能饰演一些跑龙套的角色。面对前景一片黯淡的演艺生涯,以及身上已所剩无几的钱,金·凯瑞天生的幽默感促使他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他拿出一张空白的支票,在上面写下:在1995年年底,这个支票要付给金·凯瑞1000万美元。他把这张支票随时带在身上,没事儿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就好像他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许诺。然而有趣的是,1995年,他果真得到了一家电影公司的合约,与他的要求不同的是,他得到了2000万美元的片酬。
  虽然所受的正规教育不多,但金·凯瑞无疑是那些能认识到自己精神力量的幸运儿中的一个,他们相信自己会拥有生活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东西——事业的成功、高品质的生活以及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于是这样的机遇就会来到他们身边。金·凯瑞那张空白的支票就是他向命运下的订单,吸引力法则这个恪尽职守的快递员精准地把他所要的东西送到了。
  吸引力法则同时还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那就是它也会把你头脑中所害怕和担心的事情吸引过来。虽然没有人会笨到故意将不想要的东西吸引过来,但是你可以试着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怕什么就来什么的经历呢?
  美国社会学家所作过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那些安装有警报或其他防盗装置的家庭被盗贼闯入的比率远远高于根本没有想过要去安装任何防盗装置的家庭。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学校里,那些总是害怕自己被同学欺负的学生,也总是能“如愿”地招来学校里不良少年的注意。
  吸引力法则可以让人们相信自己会拥有美好的事物,从而把这些事物吸引到自己周围。同样的,吸引力法则也可以把你所担心的事情、害怕的事物、不想见的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来。很多古老的文明对于不吉祥的语言有着诸多的忌讳,尤其是在特定的场合以及重要的节日中,因此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严格的语言禁忌传统。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些传统被认为是一种迷信而遭到嘲笑和排斥,而事实上,它们包含使我们免于不幸的古老智慧。
  虽然我们会抗拒一些不好的东西,但它们却还是会被吸引过来,这是因为我们的情感太过于集中于这些东西之上。我们头脑中的一些负面的想法会使我们的身心都陷于一种消极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比如疾病,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当我们担心、害怕、抱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时,它们同时也会以一种负面的强大力量根植于我们的思想当中。因此失败、失望、贫乏和混乱的思想取代了成功、勇敢、富有激情的想法。当我们的思想发生着这样危险的转变时,我们的身体和行动也同样发生着转变,虽然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此都难以察觉。
  为此,既然我们知道吸引力法则在不可避免地发挥着作用,那么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思想中只保留我们想要得到的那部分,从而摒弃你所不愿意看到的那部分,使身心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将注意力集中于所有美好的事物,集中于我们所渴望的成功,最后把它吸引过来。
  是什么在吸引成功?
  吸引力法则通过人的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为了能把自己渴望的东西吸引过来,我们需要培养起足够的自信,并把它化成坚强的信念。不断增加自信心就像不断给能吸引成功的电磁铁充电一样重要。
  杜根曾是美国橄榄球联合会的主席,他不仅是体育界的风云人物,在心理学领域也有杰出的贡献。是的,我们并没有搞错,其实一个运动管理专家对人类心理的了解程度通常超乎人们的想象。杜根在心理学界有着一项很多资深心理学家都没能获得的荣誉——以他名字命名的心理学定律。身为橄榄球联合会主席的杜根在观看完无数场比赛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强者未必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属于有信心的人。”这就是著名的“杜根定律”,如今它已被人类社会中包括体育比赛在内的各种活动验证。
  生活对于在社会中挣扎的任何人来说都绝非易事,我们非得有坚忍的意志和超强的耐力才能应付生活的磨砺,而最最要紧的是,我们不能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就像著名作家奥格·曼狄诺说过的:“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那样的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曼狄诺由一个精神颓废、衣食无着的退伍军人成为单本书销售量超过3000万册的畅销书作家。
  著名的成功学作家弗兰克·贝特格曾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坚强的自信,常常使一些平常人也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成就那些天分高、能力强,但多虑、胆小、没信心的人所不敢尝试的事业。”对于这一点,心理学家们也通过各种研究和实验予以了证明,并且将其表述为一个定律: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百的相信,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这就是著名的“坚信定律”。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信念坚定的人总是会表现得无所畏惧,视成功如探囊取物。
  汉涅斯·林德曼是德国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并且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里颇负盛名,当他作出要只身横渡的决定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位精神病医生的精神可能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然而林德曼医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虽然单人单船横渡的冒险活动在当时的欧洲非常盛行,但他并无意于为了热爱冒险而把自己投身大海,他的目的是要完成研究者必须亲身参与的一项心理学实验。
  单人单船横渡并不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旅程,参与其中的人虽然不乏运动和航海的好手,但大都以失败告终,甚至很多人为此葬身大海。林德曼医生认为大多数人的失败是因为精神先于身体崩溃,被恐惧和绝望拖入绝境。他以其多年的精神病以及心理学研究经验得出一个推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为了验证这一推论,他决定在的波涛中亲身实验。林德曼医生的小船只有5米长27公斤重,是当时所知载人横渡最小的船,而他本人也只是一个业余的航海者。72天之后,林德曼驾驶他的小船成功地横渡了。对于这次不能不说是相当惊险的旅程,林德曼医生回顾说:〖DK〗“我从我的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自我融为一体,它充满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这种坚强的自信最终会化作对于成功的强烈信念,它曾在人类的历史上不止一次地证明,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对自己失望,我们就会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取得人生最好的成功。林德曼医生的坚强自信让他得以对抗的惊涛骇浪和海上可怕的孤独。然而成功的人所拥有的坚强自信还不止如此,它经得住更为严峻的考验,同样的,它也能收获更高的回报。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通常不会超出他自信心的大小。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有多高的期待,他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心理学研究以及实验的结果都能证明,当你有足够的自信去达成所愿时,几乎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的。正如拿破仑将军那石破天惊的一语:“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
  “不要着急,休息一下”
  1927年,一个叫威尔逊的英国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有趣的是,获此殊荣的人却是一个气象学家。在完成他那加速了人类科技进程的发明之前,查尔斯·汤姆逊·里斯·威尔逊还只是剑桥大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气象学研究者,他所作的研究是云雾中的光学现象。出于研究需要,他迫切想要了解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在大气中如何运动和变化,但在当时,却难以做到。威尔逊为此夜以继日地苦心研究,却没什么进展。于是他决定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一下。
  在这段时间里,他回想起自己曾到位于苏格兰西部的本尼维斯山上作过的一次旅行。在海拔4000米的本尼维斯山上,威尔逊看到了奇丽的云雾美景,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想法突然冲进他的头脑中——也许他可以在实验室中重现这一景象,从而让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在这些云雾中留下痕迹。云雾室这项使威尔逊获得科学界最高奖项的伟大发明就是这样出现的,它为人类洞开观察微观世界的窗户,这次灵感的闪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物理学的发展轨迹,也开启了威尔逊本人在科学界的大好前程。
  威尔逊所遇到的状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作酝酿效应,它是指当我们在反复探索或思考一个问题而得不到答案时,可以暂时把它放下,去做一些与之不相干的事情,而当某种机遇出现,这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会突然解开,让我们恍然大悟。如今,科学家们也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只能告诉我们,这样做可以让你突发灵感,但是不要问我它是如何发生的。而对这一现象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不要着急,休息一下。”
  学会酝酿“灵光一闪”
  英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由一个有趣的题目开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尝试着自己想出答案,或许还会得出与心理学家们相同的结论。这个题目是这样的:在你的面前,有这样四个小链子(如图1),每个小链子有三个环。现在,你一共有15元钱,每打开一个小环,会用掉两元钱,每封合一个小环,会用掉3元钱。这个题目开始时,所有的小环都是封合的。你所要做的是,把这12个环连成一个大链子(如图2),但一共花的钱不能超过15元。
  问题出完,实验开始了。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们被分成了三组,每一组的成员都有30分钟用来解答这个题目,不同的是,设计实验的心理学家对每组成员的完成过程提出不了同的要求。第一组成员有连续不间断的30分钟用来解题;第二组在30分钟内插进了30分钟来做与解题不相干的事情;第三组在30分钟内竟然中断了4个小时让其成员“不务正业”。结果,在30分钟的思考时间内,第一组中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有64%的人得出了正确答案,而第三组中成功的人则高达85%。(在本节的最后,你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之前,笔者祝你好运。)
  这个实验要证明的,就是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酝酿效应”。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认识和经历到它,因为这种效应常陪伴在我们身边,时不时地带给我们惊喜,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叫它的另一个名字——“突发灵感”。  
  在众多心理学效应中,酝酿效应无疑是最让我们惊喜的一个。根据认识学的解释,它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我们原有的思路不能适用,致使问题无法解决,但我们却不愿放弃这种思维定势,因而陷入困境中找不到出路。当我们把需要解决的难题暂时抛开,也就摆脱了紧张的精神状态,这使我们的头脑有机会消除不适用的思路,忘记前面误导我们走向僵局的想法。而且,在这个停顿中,我们虽然暂时停止了对问题的思考,但思维的过程却停留在我们的头脑中,它仍然在潜意识里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关于这个问题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阻碍我们开发新思路的心理定势已经不起作用,让我们能构思出新的想法,把问题解决。这种“休息一下”的方法不仅能让我们的思维成功走出困境,还能使其更具创造力。
  这一效应运用在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智慧。一些人在遇到令人束手无策的事情时,会把难题放在一边一段时间,而这些人最后通常都会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就像一时间找不到某件东西,凭你一番地毯式搜索之后仍踪迹皆无,它却会在放弃寻找后的某个时刻意外出现,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生活经验。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两人都是心理学博士,也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两人合著的《拖延心理学》一书不仅在学术界获得很高的赞誉,也是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她们曾经在书中回顾自己的写作经历:“有时候,当你面对一个障碍的时候,对你最有好处的做法或许就是休息一下。在共同写作的漫长一天结束之前,我们两个人有时会发现自己对对方有些恼怒,为一个用语而相互争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经过几次争执,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恼怒可能并不是出于无法容忍对方的愚蠢或错误,它可能是应该结束一天工作的一个信号。奇怪的是,第二天,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用语,相互之间也达成了一致意见。”
  其实,当我们遇到了思路上的阻碍,让我们的工作停滞不前时,大可不必一条路跑到黑,不妨暂时将它放下,去做一些与这个让你头痛不已的事情不相干的事。这个停顿,也许就能酝酿出那可贵的灵感与顿悟。正如前面那个拆封圆环实验所证明的,暂时放下的方法在解决棘手的问题时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酝酿效应又被称为“直觉效应”,主要的原因是这种灵光一闪来自我们的直觉,而不是由理性和逻辑的思维创造出来的。很多相信理性思维的人往往对直觉不屑一顾,认为那是毫无根据的臆想,但实际上,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一点不亚于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对于现代科学的作用。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马克斯·玻恩就曾说:“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是源于一些人的直觉。”
  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这种非常规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创造力的真正源泉,它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惊人的成果。
  费米是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一个引起原子核裂变的关键性发现。费米在回顾他所做出的这一重大发现时曾说,他的灵感产生得非常偶然,只能解释为一种直觉:“当时我们正在不辞辛劳地研究中子诱发放射性的问题,迟迟得不出什么有意义的成果。一天,我来到实验室,突然产生一个念头:我应该考查一下,在入射中子前放置一块铅会有什么效应。我一如往常,不惜付出艰苦的劳动,到机床上加工了一块铅。我分明感到某种不满意,因此我找种种借口拖延时间,不把这块铅放上去。最后,我终于准备勉强把它放了上去。可是,我喃喃自语:&不,我不想把铅块放在这里,我想放一块石蜡。&事情就是这样,没有先兆,事先也不曾有意识地进行推理。我马上随手取了一块石蜡,把它放在原来准备放铅的地方。”费米就这样完成了他在物理学界的伟大发现。我们并不打算在这里普及物理学知识,只想说明,人类很多创造性的火花就是这样不经意间由直觉打擦出来的。
  直觉是人类在逻辑思维之外的另一个认知系统,也是与逻辑思维并行的一种重要的能力。然而,我们对于直觉的误解却由来已久,将它认作是一种没有根据、不值得重视,而且是相当不可靠的认知方式。如果一个人敢于承认他的某种创意和想法来自直觉,那么他所招致的嘲笑将不会比承认自己相信鬼神更少。因此自认为是理智的人,都不愿意公开表明自己相信并愿意遵从直觉的指引。《求生之书》的作者盖文·贝德克曾说:〖DK〗“逻辑思维和自我否定是扼杀直觉的头号杀手。”虽然难免有些夸张,但是现代教育对我们所采取的逻辑训练也确实让我们不幸地对直觉产生了怀疑和反感。请相信我,很多自认为成熟理智的人就是这样失去创造力的。那些少数能始终相信直觉的幸运儿,通常都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直觉。”
  然而,如果你认为要拥有创造力只需凭借纯属偶然的直觉,从而可以不必诉求于辛苦的劳作和思索,那么就会像守株待兔的中国古人一样,你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终身的毫无所获。尽管直觉的产生方式极为突然,它的出现却绝非偶然,因为直觉的产生虽不受逻辑思维的约束,但它却是对事物本质的最直接领悟,如果没有最客观和最严谨的积累,即使在最有利的机缘中,它也不会像阿拉丁神灯里的魔怪一样轻而易举地现身,再附赠你理想的实现。
  直觉看上去是不经意间的灵光一闪,却有着相当复杂的生成机制,每一个可贵的直觉出现,都曾经伴随漫长和点滴的知识积累,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经验会反复实践,最终把它们积淀和存储于我们大脑皮层那些灰色的细胞中。我们一旦有机会处于一种特别的场景之中,或是观察到一种特殊的景象,或是不幸处于一种突发的压力以及危险之中,那么思维的突发性脉动产生的泉涌就会冲决我们长时间思索而不得其解的困惑,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但重要的是,不能停止期待你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停止积累知识和勤于思考。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个著名的卡姆典研究实验所,这里诞生过许多足以夸耀现代文明的科学成果,当然也有过不少看起来穷凶极恶的发明。当时这个实验室正致力于开发一种比雷达更为精密的能够跟踪飞行目标的电子设备。但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研发工作,一干科技精英花费了无数时间和金钱都没能寻求到好的设计方案。一天,一位研究人员在河边钓鱼(研究历史后不难发现,垂钓是导致很多人成功的有益娱乐),他无意间看到一只青蛙安静地蹲在河边的石头上,灵巧地用舌头捕捉偶尔飞过的小虫。这种迅速而灵敏的捕食方式让灵感的闪电穿击他的大脑。他用了两年时间研究了青蛙大脑和眼睛的功能,以此开发出具有与青蛙视网膜和神经元相似工作原理的电子仪器。后面的故事是科学的常识,这个仪器至今仍称作“电子蛙眼”,而且拜它所赐,我们正享有越来越安全和快捷的空中旅程。
  类似的情节也发生在“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个学说的提出也相当偶然,当然,同样是直觉创造的功勋。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家里卧床养病,因为行动不便,他每天只能看着病床对面墙上的世界地图打发时光。一天,他突然发现两岸海岸线的形状十分吻合,如果拼接在一起,就可以连接成一块完整的大陆。直觉告诉他,也许是地壳的运动,让一块完整的大陆发生分裂,并且各奔东西,中间由相隔。这一假说,经过魏格纳本人以及众多追随者的不懈研究和验证最终得到证实。
  电子蛙眼的发明以及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都颇具传奇色彩,主人公很幸运地得到灵感之神的眷顾,然而并非全无代价。电子蛙眼的研发者要成为身兼电子与生物两个领域的专家,而大陆漂移学说之父虽然是躺在床上想到这个点子,他本人却为此几度在地球最寒冷和危险的区域作地质研究。
  人类创造性的火花,大多闪现在直觉中,直觉是每个人都有的天赋,找出自己的酝酿节奏,学着信赖它们,这是利用直觉发挥创造力的秘诀。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直觉是凭空而降的,它首先源于我们心里最渴望达成的愿望,这个愿望曾促使我们一路上不断学习与积累,甚至让我们历尽艰辛苦不堪言。然而知识与思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加之特定的情境出现,直觉或灵感也会及时现身,给予我们渴求已久的报偿。
  古代中国人曾说过:“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他们很早就洞悉人生成功的秘密:努力工作与适当放松一样重要。他们同样说过“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这些智慧的人们也知道,只有不停下探索的脚步,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越过极困惑艰难的境遇,才能赢得那可贵的直觉和灵感出现,带给我们创造力和成功的希望。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破仑七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