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这四个字日本和德国为什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要对,只要意见一致

德国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英美法等国有什么不同?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快快快!!!是上海市初二年级下学期历史考纲上的。谢谢了!!!!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德国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英美法等国有什么不同?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快快快!!!是上海市初二年级下学期历史考纲上的。谢谢了!!!!
德国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英美法等国有什么不同?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快快快!!!是上海市初二年级下学期历史考纲上的。谢谢了!!!!
资本主义工业化始于1765年都是从18世纪30年代的工业革命事件开始的。英国的工业化过程 在18世纪3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当时,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先后出现了从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这一工业化过程首先从纺织工业部门开始。1733年,J.凯(?)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成为机械发明的创始。飞梭应用于生产,出现了纺落后于织的现象,引起了纱荒。1765年,J.哈格里夫斯(?~ 1778)发明了手摇纺车——“珍妮机”,大大提高了棉纱的产量,解决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使生产出现了飞跃。1769年,水力纺纱机问世,接着,第一座棉纱厂建成,此后,大规模的织布厂就随之出现。与此同时,J.瓦特()发明了双动式蒸汽机,并作为机器的动力,在1784年应用到棉纺织厂。蒸汽机的发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虽然不创造大工业,但是,它给大工业提供了动力,促使以机器体系和雇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迅速确立起来。在棉纺织业的带动和刺激下,其他轻工业部门也从工场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轻工业部门的机器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重工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末,蒸汽压力鼓风机开始应用于冶铁业,使英国的冶金工业迅速发展。进入19世纪,蒸汽抽水机在矿井中普遍得到应用,并陆续出现和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使英国的煤产量迅速上升。同时,各种锻压设备和金属加工机床陆续发明出来,相继制造出镟床、铣床、钻床,使机器制造业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在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强大推动下,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基本完成,它标志着机器大工业已居于统治地位。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掠夺和奴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道路来实现的。美国的工业化过程 美国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在经济上主要依赖于英国,近代工业没有什么发展。经过年的英美战争,才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美国的工业化,也是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1790年,仿制出英国的水力纺纱机,建立起第一座棉纺厂;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毛纺织、制铁、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厂。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在1828年,美国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到1865年,铁路线全长已达 35000英里。大规模的铁路建筑,不仅带动了东部重工业(如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的发展,也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增长。到南北战争()前,美国也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美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广泛地利用了英国工业的技术成就,以及欧洲的资金和国外移民所带来的生产经验。法国的工业化过程 法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较英、美缓慢。法国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6世纪,但封建行会制度(见西欧行会制度)和土地制度长期未被打破。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封建障碍,才促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初,在波旁王朝和奥尔良王朝统治时期,法国开始了产业革命,也是从纺织工业部门采用机器开始而逐渐扩展到冶金、采矿和机器制造业的。法国在60年代末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取得了统治地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居于优势,因此,工业化进程较慢,产业革命以后,其工业化程度还落后于英国和美国。德国的工业化过程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迟于英国约半个多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和农奴制(见普鲁士农奴制改革)的长期统治,直到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产业工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8%。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机器大工业才逐步地确立起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对国外的军事侵略及战争赔款,实现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经过很短的时间,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化程度达到了足以与英、法匹敌的地位。日本的工业化过程 日本工业化进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国家,统治阶级收入的85%来自农业,15%来自商业和手工业。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但与世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化水平很低。1880年,输入了新式纺织机后,纺织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在国家的推动、引导和扶植下,出现了开办企业的高潮,到1885年,产业革命已迅速展开。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及其他商业的特权和战争赔款,使其工业、交通运输、银行、贸易等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初,日本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起来。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变革。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资本家加强了对本国工人和农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资本主义列强也加强了对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发展。参考资料:/wiki/%E8%B5%84%E6%9C%AC%E4%B8%BB%E4%B9%89%E5%B7%A5%E4%B8%9A%E5%8C%96德国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英美法等国有什么不同?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快快快!!!是上海市初二年级下学期历史考纲上的。谢谢了!!!!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德国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英美法等国有什么不同?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快快快!!!是上海市初二年级下学期历史考纲上的。谢谢了!!!!
德国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英美法等国有什么不同?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快快快!!!是上海市初二年级下学期历史考纲上的。谢谢了!!!!
资本主义工业化始于1765年都是从18世纪30年代的工业革命事件开始的。英国的工业化过程 在18世纪3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当时,英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先后出现了从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这一工业化过程首先从纺织工业部门开始。1733年,J.凯(?)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成为机械发明的创始。飞梭应用于生产,出现了纺落后于织的现象,引起了纱荒。1765年,J.哈格里夫斯(?~ 1778)发明了手摇纺车——“珍妮机”,大大提高了棉纱的产量,解决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使生产出现了飞跃。1769年,水力纺纱机问世,接着,第一座棉纱厂建成,此后,大规模的织布厂就随之出现。与此同时,J.瓦特()发明了双动式蒸汽机,并作为机器的动力,在1784年应用到棉纺织厂。蒸汽机的发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虽然不创造大工业,但是,它给大工业提供了动力,促使以机器体系和雇佣劳动为标志的工厂制度迅速确立起来。在棉纺织业的带动和刺激下,其他轻工业部门也从工场手工业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轻工业部门的机器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重工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末,蒸汽压力鼓风机开始应用于冶铁业,使英国的冶金工业迅速发展。进入19世纪,蒸汽抽水机在矿井中普遍得到应用,并陆续出现和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使英国的煤产量迅速上升。同时,各种锻压设备和金属加工机床陆续发明出来,相继制造出镟床、铣床、钻床,使机器制造业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在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的强大推动下,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基本完成,它标志着机器大工业已居于统治地位。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掠夺和奴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道路来实现的。美国的工业化过程 美国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在经济上主要依赖于英国,近代工业没有什么发展。经过年的英美战争,才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道路。美国的工业化,也是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1790年,仿制出英国的水力纺纱机,建立起第一座棉纺厂;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毛纺织、制铁、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业部门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厂。到19世纪中叶,机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在1828年,美国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到1865年,铁路线全长已达 35000英里。大规模的铁路建筑,不仅带动了东部重工业(如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的发展,也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增长。到南北战争()前,美国也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美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广泛地利用了英国工业的技术成就,以及欧洲的资金和国外移民所带来的生产经验。法国的工业化过程 法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较英、美缓慢。法国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6世纪,但封建行会制度(见西欧行会制度)和土地制度长期未被打破。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封建障碍,才促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初,在波旁王朝和奥尔良王朝统治时期,法国开始了产业革命,也是从纺织工业部门采用机器开始而逐渐扩展到冶金、采矿和机器制造业的。法国在60年代末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取得了统治地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居于优势,因此,工业化进程较慢,产业革命以后,其工业化程度还落后于英国和美国。德国的工业化过程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迟于英国约半个多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和农奴制(见普鲁士农奴制改革)的长期统治,直到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产业工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8%。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机器大工业才逐步地确立起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对国外的军事侵略及战争赔款,实现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经过很短的时间,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化程度达到了足以与英、法匹敌的地位。日本的工业化过程 日本工业化进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国家,统治阶级收入的85%来自农业,15%来自商业和手工业。经过明治维新,日本的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但与世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工业化水平很低。1880年,输入了新式纺织机后,纺织工业才得以迅速发展。同时,在国家的推动、引导和扶植下,出现了开办企业的高潮,到1885年,产业革命已迅速展开。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近代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依靠在中国开设工厂、企业及其他商业的特权和战争赔款,使其工业、交通运输、银行、贸易等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到20世纪初,日本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起来。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使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生产技术方面的变革,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的变革。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资本家加强了对本国工人和农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资本主义列强也加强了对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发展。参考资料:/wiki/%E8%B5%84%E6%9C%AC%E4%B8%BB%E4%B9%89%E5%B7%A5%E4%B8%9A%E5%8C%96为什么德国二战能单挑全世界?德国的奔驰、宝马日本人为什么造不出?
为什么德国二战能单挑全世界?
德国不要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远至公元1717年,在普鲁士时期就率先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实施国民义务教育,全国没有文盲,可那个时代的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写个名字写封信都得出门花钱找人来写!要不说德国士兵的素质是非常高的,因为人家文化普及程度高,没有文盲,都受过教育,一本书放在面前拿起来就能读能写,懂得道理自然也就多!这就是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会诞生康德、黑格尔、歌德、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爱因斯坦等等世界名人的原因。要知道,二战前,德国的柏林科学院是要比伦敦科学院还要牛叉的科学圣地,二战前,德国是获得诺贝尔学奖最多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的武器装备在二战那么牛叉,导弹、喷气式战斗机、突击步枪、雷达......等等都是德国首先投入实战的,奔驰、宝马、大众、劳斯莱斯、保时捷等等德国著名的汽车企业,康采恩、联合化工、克虏伯钢铁、莱因重金属、西门子电气、梅塞施密特......等等世界一流公司!光随口就能举出这么多世界一流的公司和企业,而德国像这样的公司还很多很多,比如德国的飞机制造工厂,在二战爆发前只有几十家,战争爆发后扩充到两千多家,年产飞机几万架!
德国敢打世界大战,不是人家脑子进水了,而是人家真有那两把刷子!德国竟然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且都是主角!以一己之力单挑全世界,最后逼得全世界联合起来才勉强打败德国!德军面对的可是当时的世界列强,反观日军......就不详细说了,士兵军官的素质、武器质量、战略战术......小日本哪方面是德国的对手?希特勒领导班子不是吹的,无论是动员、鼓吹思想、还是洗脑宣传.....他们都是最强的!一整个民族的心都被带动起来发动一场世界大战,这本身就已经很强大了......再加上完整的各种体系.....如果当时德国不是缺太多资源,估计二战很难结束......德国的战争理念,战争手段与技术比日本早30年,日本引以为豪的海军,和零式战斗机,包括航母舰队,都不是德国先进技术的对手,详细的讲一下,陆军,日本能有啥力量抗衡德国的装甲力量?日本陆军师属火炮以75口径为主,德国以105口径为主。德国空军ME109和FW190是日本的零式战机无法项背的,更别提德国ME262这种喷气机了,日本的航母,在制空权输给德国的前提下,就是德国空军制导炸弹和海军潜艇的一盘菜。
对比德日战争实力,日本长期的战争潜力更不是德国的对手,欧战的资源消耗量是日本侵华战争消耗量的几百倍,日本连侵华都吃不消,更别提去欧洲了。至于意大利,有不错的比日本明显领先的军事技术,装备不错的航空兵,有马基202这样的高性能战斗机,有不错的舰队,陆军装备很整齐,有比日本机动性更强的摩托化步兵。不过因为和欧洲列强作战,老是胜少负多,感觉上,到了亚洲很可能会比大日本皇军更风光。因为意大利总是和高手过招,就是像希腊和埃塞俄比亚这样有英法背后支持的菜鸟,战斗力也肯定比国军和共军强。如果没有美英的大力援助,俄国也承受不起那么巨大的消耗,脱离了同盟国美英军事、物资等的援助,俄国一己之力根本难以战胜德国。美国,英国等当时全力援助俄国军事物资,发挥了俄国的国家优势:人多死不完,又是大陆型国家,正好出资源支持俄国能跟德国死磕,倘不这样做,盟军可能要输掉二战。
德国潜艇切断英国殖民地和本土的能源脐带,英国坐困孤岛,根本顶不住。不过英国运气好,有个好姘头——美国。在美国参战之前,英德的对抗,如果不是二战后美国参战,大量投入生产护航航空母舰和新式反潜武器(如雷达、刺猬炮、新式探照灯和深水炸弹),英国早就完蛋了。没美国加入,英国有能力自己提供武装护航?没有美国参战后,大量支援的护航航空母舰和新式反潜武器(如雷达、刺猬炮、新式探照灯和深水炸弹),英国能打赢德国潜艇?
&英国空军一流个屁,不过是自吹自擂而已,就像战前法军号称世界第一陆上强国一样,没有海峡,海军,英国空军一点用都没有,所谓不列颠之战,不过是德国空军看轰炸没什么意义,因为只凭着轰炸,英国不会投降,所以准备转攻俄国,停止大规模轰炸英国而已,英国空军一直连保护自己的领空的能力都没有。
坦克那时还是德国有优势,比如很多独立的虎式重装甲营,在东线所向披靡,甚至出现一个排挡住俄国一个坦克师的战况,德国坦克成员组的实战经验很丰富,很多都是东线回来的老兵,如假设双方都是单兵种作战的的话,美军坦克不是德军对手,但实战中不存在这样的假设。希特勒的目标太大了,对付的国家太多,希特勒之错,不在于指挥,而在于一是狂妄,以一国之力对抗全部发达国家(他也不想的,);二是他没有想到意大利这个嘴巴强硬的盟友居然只是个萌友;三是没有想到莫斯科的魔鬼天气居然如此致命;四是没想到日本比他还疯,居然去招惹巨无霸山姆而不是和他夹攻俄国,这个才是轴心国最致命的的战败根源。假如德国占领法国后不急于扩大战果,暂缓进攻俄国;巩固占领区后再作打算;假如意大利能够单独扛下非洲战场,沙漠之狐就可以纵横东欧平原;假如夹屁一起夹攻毛毛熊,相信执着于意识形态的英美会乐观其成;假如莫斯科天气不是那么糟糕,东线部队的后勤、增援肯定大大改观,至少不会被对方反攻而撤不下来。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战争没只有胜者和败者,别听历史教科书胡说八道,历史其实非常简单: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胜利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失败者连说话的份都没有,失败者没有言论的资格和权力,胜利者就喜欢往失败者脸上泼屎撒尿,正义永远属于胜利的人,失败的人永远是邪恶的,记住:战争谁胜利谁就是正义,谁失败谁就是邪恶!元朝蒙古人占领中国屠杀汉人,满清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异族入侵占领中国,中国人还不是一样留着猪尾巴山呼万岁俯首称臣?异族还不是一样在中国建立百年皇朝统治?历史所谓的正义邪恶这时候跑哪儿去了?说希特勒是坏蛋,难道那么多德国人脑子里都是大便吗?都听他的?他们日耳曼人不牛B可以打到那么远吗?一个月让法国亡国,几天时间让波兰亡国......不到一年征服全欧洲......看到那些说德国这样哪样的不知道是什么智商,一是一,二是二,干嘛要扭曲很多事情呢?德国以一己之力单挑大半个地球落败,希特勒唯一缺点就是一他打输了。如果侵略成功了就会变成合法,失败就是战争犯。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以一国之力挑战大半个地球的国家叫人不佩服都不行,最起码,一个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就能让一个民族国家和全世界为敌,不像所谓5000年历史的某国————背负一个又一个屈辱条约,这就是差距。
德国的奔驰、宝马日本人为什么造不出?
日本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日本货无论是外表包装,还是内在品质,都令我们赞叹不已。但是,您知道吗?据说德国货更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是日本的师傅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对德国进行制裁,规定德国不能生产装备重机枪,于是,德国军队不装备重机枪,至今都不装备重机枪。原来,德国的设计师设计出的轻机枪完全可以达到重机枪的效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英国军人回忆说,德军的机枪响声特别,像撕开布的声音,可见射速之高。确实,德国的克虏伯、毛瑟军工产品一推向市场,差不多就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几乎没有改进的余地。
同样,德国的捷达、桑塔纳在中国市场畅销快三十年了,也未做实质的改进。相反,同样作为制造业大国的日本的产品却做不到这一点。而且,日本根本生产不出像奔驰、宝马那样的顶级车,只能在天窗、内饰以及基本用不上的配置上找卖点,弄得华而不实,看起来庞大体面,但在美国、欧洲,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一般不开日本车。
日本人为什么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像德国那样的工业品呢?我想,这恐怕与日本的人文素养不深有关。德国的哲学、美学是世界一流的,德国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观,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这此基础上,德国人对世界、对人生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于是就能做出世界任何国家都做不出来的工业品。
由此断言,理工科是给一个民族插上翅膀的学科,而人文学科是为一个民族塑造灵魂的学科。我有时突发奇想,如果没有高科技、没有载人航天,中国就称不上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但如果没有老子、孔子、孟子,恐怕我们就称不上是中国人,您说呢?
德国制造究竟凭什么可以经久不衰?
在当今中国公众眼中,Made&in&Germany(德国制造)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如果说在世界市场上,走大众路线的&Made&in&China(中国制造)以其价格低廉、营销灵活而称霸中低端市场,那么“高端冷艳”的德国产品则无疑长年雄踞制造业顶端。前者薄利多销,以量取胜;后者虽贵,然物有所值,亦能长盛不衰。
何止今日,话说一百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既有名又多金的“德粉”(德国产品青睐者),那就是权倾朝野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1870年,初掌北洋并由此登上中国外交舞台的李中堂,耳闻心系正在万里之外打响的普法战争。在色当要塞,普鲁士军以120门克虏伯重炮顷刻间将法兰西第二帝国埋葬在硝烟与瓦砾之中。由此,克虏伯家族一战成名。第二年,这位东方的仰慕者便迫不及待地奏请朝廷,一次性购炮328门,以实海防。
真是命运弄人。不到三十年光景,李中堂一生功业都随北洋舰队一并沉没,其重金购置的克虏伯大炮也无声地朽坏在炮台之上。但德国产品与中国的因缘并未从此终结。至于德国本身,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几度浮沉,却又一次次重新崛起。甚至在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后,踏实稳重、专注实业的德国“莱茵模式”相对于过度倚重金融资本的美英“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疲软不振的欧盟其他成员更是大放异彩,引得学界众说纷纭。
蒂森克虏伯大炮工厂而作为这个国家百年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克虏伯家族与德意志一样命途多舛。在老威廉的第二帝国如日中天、繁华褪尽之后,等待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耻辱:“恩主”德皇被逐,工厂被拆,工人起义,厂主被抓并被判为战犯,鲁尔区干脆整个被法国人占领。家仇国恨让克虏伯家族的下一代长大后一头扎进纳粹的怀抱,如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般,不仅用毕生才智为魔鬼制造杀人的枪炮,更直接血腥役使数十万犹太人和各国战俘做奴隶工。战后虽被清算,可受益于“冷战红利”,克虏伯家族又被西方重新扶植起来,奇迹般东山再起。
可惜好景不长,到1967年这家重新站立的巨人竟然因为沉重债务而被绊倒,从此脱离克虏伯家族而被股份化改造。但是,如果您认为克虏伯的传奇书写到此就画上了句号,那就大错特错了。经过并购改组,如今它又化身为蒂森克虏伯集团(ThyssenKrupp),仍然凭借其不断推陈出新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和专利技术而执全球一流钢铁企业之牛耳。
一家企业三落三起,一个国家几度枯荣,却都能一再复兴、重生,这其中不变的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中国问题意识”,结合历史数据与业界、学界的评述来一探究竟吧。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按照卡尔·哈达权威著作《20世纪德国经济史》的说法,在“黄金的20世纪50年代”德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7.6%,远高于同期的美英法意等国。其中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产值比重逐年提高。战后的民主化改革根除了德国体制中的军国主义残留,同时又继承、保留了许多有益的传统价值与制度,使之转向民生建设,为大众谋福利。因此,不少经济观察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德国战前战后某些一以贯之的国家战略和制度传统,并以此来解读“德国模式”。
李工真教授在其著作《德意志道路》中爬梳了德国两百年现代化的艰难历程。而从经济发展的视角来说,“德意志道路”也可以被视为一条技术立国、制造兴国的道路,而从内部支撑这一道路的是一种“工匠精神”&-对技术近乎宗教般的狂热远大于对利润的追逐。因此,奉行这种精神的企业主,本身在自我定位上就并不单纯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矢志要以技术改变世界的工程师。他们并非不关心金钱,只是把技术、工作本身置于利润之上。
纵观全球经济,在20世纪最后的十多年中,网络、金融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而曾经被各国视为立国之本、“现代化”重中之重的传统工业、制造业却被斥为落伍的“夕阳产业”,似乎注定要被淘汰进历史的垃圾堆。
然而,与很多国家“反工业化”、“后现代化”的做法相反,时至今日德国工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到四分之一强。对此,有学者评论,这些企业留在德国专心致志地从事其本专业的工作,而不像很多英美公司那样更热衷于通过上市、融资等方面扩大规模,然后在海外另寻人工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生产,以获得更大的利润。从主观意愿上,“工程师精神”似乎能够部分地解释德国企业家的行为,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在客观条件上是否也存在一些制约的因素使德国企业主更倾向于留在人工昂贵的本土而不“见利思迁”呢?对此,也有研究者从国民教育和劳动力素质的角度给出答案。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德国只能依靠人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发展,因此在战略层面,国家在扶持科技研发、资助基础教育时不计血本,仅科研一项,每年的投入都在700亿欧元以上。高科技在德国经济生产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每10个就业人员中就有一个在高科技领域工作。无论欧盟还是其他国家,都无法在这个比例上与德国相较。而在民间层面,大众意识也是如此。
有不少组织机构对德国年轻人进行职业愿景方面的问询和调查,最受他们尊重的是工程师。按照这一说法,很多在国内被网民讥为“程序猿”、“工程虱”、“搬砖码农”的工科生,应该会无比向往德国吧。
人才是分层次的,一个大国不仅需要高端的大科学家、大工程师,也(甚至更)需要千千万万有理想、懂技术的工人。因此,独具德国特色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也进入业界学界视野,正是它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德国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缺乏足够意愿读大学的高中生可以在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专业的培训,然后自信地走向市场,凭借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从企业家的角度看,如此大批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德国以外,在人力成本低下的欠发达国家能找到吗?所以还得留在德国。
有战略、有人才,当然很好,可如何保障这一切?德国之声(Deutsche&Welle)曾发文指出,“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是德国经济成功的关键。该制度的创立者还是“铁血首相”俾斯麦。一百多年来,该制度不断完善,但宗旨不变。它不仅保护了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也有效地使工会更倾向于以“新合作主义精神”与雇主采取伙伴式合作而非对抗。所以,相对其他西方国家,德国工人的罢工率、失业率都很低。英国对此就艳羡不已,《经济学人》引OECD数据说,德国5.4%的失业率仅为欧洲均值的一半。此外,也有论者从金融体系、融资方式、银行贷款制度、德国人的“国民性”与金钱观等角度解释德国制造业的繁荣.
总结全文,以上业者、学者们的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而笔者则补充强调一点,即国家战略层面下各种相关制度的配合非常重要。徒有顶层设计,没有细化的游戏规则和政策去推行,难见成效;配套制度彼此间符合“短板原理”--有一处缺失,则其他部门的努力效果将大打折扣。譬如我们国家也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兴国,在高校、科研院所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高科技转化为工业产品,光有专家、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掌握相当技术的熟练工人,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
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产业升级后出现的“蓝领荒”,以及最近教育部推动的本科改回大专,都是明证。须知,国家战略永远是一个体系、一套组合拳,它需要五脏六腑一应俱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政治家、改革家也得沾一点作坊里的工匠精神:哪儿短就得补哪儿;差一块板,这桶您都箍不成。
德国制造再创辉煌,我们乐观其成;中国制造何日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工业4.0,看看德国是如何干掉日本的!
日本和德国很多相似的地方,日本人和日耳曼人一样,都是O型血为主体的人群,性格长处也很接近:敬业、认真、韧性和责任心;也同样都崇尚武力、好战勇猛,有强烈的征服欲;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后起之秀;当然也都侵略过周边国家……但两个国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为什么同为先进的工业国家,工业4.0的大旗却被德国先扛了起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很有必要深入的学习一下两个国家的发展路径。
先从两个国家开始崛起说起:
1870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指挥下普鲁士击败了法国,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当年领土约61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工业产值占世界13.2%,在英国(32%)和美国(22%)之后,居世界第三位。此时,日本明治维新刚刚开始三年,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3300万,但此时它的工业产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时候德国远远强于日本。
到了1900年,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16%,依然排在美国(30%),英国(20%)之后,德国人口5600万,居欧洲第二位。日本经过32年的明治维新和甲午战争,吞并琉球改县、并强占中国台湾作为殖民地,此时人口达到4000万,面积37.7万平方公里(1879年)。
当时的世界格局如果用GDP来表达是这样的:美国23.6%,英国18.8%,德国17.9%,俄国8.8%,法国6.8%,日本2.4%(而且农业占了大头),德国是日本的7倍半,差距依然较大。
1905年日本战胜了沙俄,得到了库页岛的南半部;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但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差距基本不变。此时德国人口为6700万,日本约5000万。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遭受了极大损失,180万人战死沙场。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让德国失去13%的领土、10%的人口。盛产煤、铁的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纺织中心西里西亚大部分割给了新独立的波兰,剩下的东普鲁士与本土互不连接,海外殖民地约330万平方公里全部丢失。战后德国面积变为53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降为9%,还要还要支付大量赔款。一战使德国被洗劫一空,同时也埋下了德意志的民族仇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和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战争期间,日本工业飞速发展,1919年,产值占了世界2%,并委任统治了原属德国的南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中国的青岛也在此时被规定由德国转交给日本!
此时日本和德国差距明显缩小,但战败的德国仍然强于战胜国日本。
但是一战后,在美国资本扶持下德国经济开始恢复,1927年和1929年,重新超过英、法,回到了世界第二位。当然,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打击很大,美、英、法、德、日、意都受到了影响。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经济又开始恢复(这一点确实要客观评价希特勒)。1937年,德国又占世界工业产值12%,居世界第三,第二为苏联,占13.7%(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工业)。此时日本为4%,居世界第六位。德日差距进一步缩小,但是日本海军实力超过德国,这也是日本唯一领先的一项。该年,德国人口与日本持平,都是7000万。
但是,跟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打击是毁灭性的:700万人阵亡;东普鲁士划给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州;奥德河以东10万多平方公里割给波兰;更惨痛的是,剩下的土地被分成两个德国,东德10.8万平方公里,西德24.8万平方公里。虽然二战对日本的打击也很大,死亡310万人,吐出了库叶岛南部、朝鲜和台湾,但还不至于四分五裂!此时日本依然拥有琉球群岛,并全国处于美国保护下。
1950年在美国的援助下,德国、日本的经济基本恢复。这一年,联邦德国GDP为233亿美元,日本为107亿美元,西德为日本的2倍,居世界第五位,日本居世界第八位,日本此时不仅同德国差距进一步缩小了,而且开始了全面赶超西欧的时代。
一切来的太快了:日本的GDP在1966年超过英国、在1967年超过法国、在1968年日超过了联邦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苏联!而这一年,正是明治维新100周年。此时日本终于超过了德国!此时日本在钢铁、汽车、造船、海外纯资产等方面都超过德国。德国只有机械制造和对外贸易两项领先。
1990年以后,由于苏联的崩溃,德日两国的GDP分布居世界第三、第二位。但日本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2000年,日本GDP为4.77万亿美元,占世界14.7%,德国为1.88万亿,只占世界6%,日本是德国的2.5倍,人均是德国的1.6倍,此时德国虽然统一,但东德GDP只占全德7%,微不足道。直到2005年,日本GDP为4.99万亿美元,德国为2.85万亿美元,日本是德国的1.8倍,人均是德国的1.15倍。
这就是历史,真是风水轮流转,一百年河东一百年河西!
在近代史上,德国好几次向世界霸主发起过冲刺。但是都失败了,为什么呢?
德国的教训:俾斯麦之所以没有一味扩张,因为他知道普法战争后德国的疆域已经到了欧洲列强能够容忍的极限,但后世的德国人被扩张冲昏了头脑。假如希特勒在二战时不进攻苏联,它其实已经完成了复仇……
德国的科技一直是世界最强的,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是美国人的3倍;是德国人最先开始研究原子弹的,犹太人很聪明,但希特勒却要逼的大批犹太科学人才流亡美国,很多可以搬动的工业设备、精密仪器和大量技术资料则落入苏联手中,肥水全都给流了敌人田!这一切都缘于畸形的民族主义和个人的野心!国虽大,好战必忘!(以上内容有摘自《一百多年来德国和日本实力对比的分析》)
水木然点评:科技引发争夺,争夺触发大战,大战塑造格局,格局引起反思。正是因为德国遭受的创伤太大,所以德国的反思是最深刻的,而日本呢?虽然同是战败国,但是日本没有被彻底打垮,所以日本也没有真正的反省!不得不说,这是日本的遗憾,也是历史的戏剧性。
历史跟人生有时是一样的:一时的得势往往注定一生的失败。摩根斯坦利分析师任永力的文章《德国制造与日本制造》指出,虽然德国和日本是许多人心目中并驾齐驱的工业出口大国,MadeinGermany和MadeinJapan是难以超越的金字招牌。然而,情况逐渐悄然变化,德国出口业一路高歌,日本却不断受挫。德国出口业以其扎实的竞争力坐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基本在处于零增长,德国却稳中有长,再加上欧元不断升值,以及德国在制造业不断积累,终于引发了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日本的领先地位岌岌可危!
水木然点评:德国和日本的第一轮较量,日本凭借机遇上位,实力方面压倒了德国。但是:比机遇更重要的是实力,比实力更重要的是态度!德国就是依靠端正的“发展态度”完胜日本!
我们来看对比一下两个国家的“发展态度”:
首先,德国和日本的“出口战略”是截然不同的。日本惯用的是一种“入侵”式的出口。如1969年美国进口的钢铁42%来自日本,彩电更是高达90%。八十年代日本生产的半导体不仅占领美国市场,而且还进入美国在欧洲的市场。日本把高达5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也占到74%。能源危机后,日本生产的价廉、省油汽车更是充斥美国。
而德国它尽量分散其出口产品的种类。以1987年为例,德国没有一种产品的出口能占到25%以上的份额。德国还尽可能多的国家出口,大多数公司只把不超过10%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在出口大量商品之后,还会在当地同时进口大量产品。而日本则是出口在美国,同时又在第三世界国家进口,以捞取巨额回报。
两种完全不同的出口方式的背后,其实是两国对历史问题采取完全不同的立场(这一点下面再谈)。这就使德国没有发生贸易摩擦,也没有受到报复,而日本却被迫签下广场协议,最终为其贪婪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使日本债务更高达GDP的200%!
但是面对经济下滑,日本连续五次下调利率,降到2%最后甚至降到零,同时实施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贷款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50%升至八十年代末的100%,从而出现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
当然欧洲也发生了危机,但德国并没有走日本放宽贷款、增加货币的道路,其利率依然维持5%。开始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方向。德国政府采取提供更好的职业教育环境、改善就业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不是一味直接刺激经济而积聚资产泡沫的做法。
结果到1988年,德国经济增长率就达到3.71%,1990年更超过5%,重新回到平稳增长的轨道上。这和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出现的大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又奉行强美元策略,美元对日元升值85%,但日本在这个时期也并没有走出困境。但广场协议只不过是导火索,真正令日本经济没落的还是其本身的应对失误或者丧失了应对挑战的能力。
德国在面对危机时做出的举动是令人钦佩的。这些改革可归于一句话:大幅减少医疗、养老金和失业补贴方面的开支。其具体做法包括:延长退休年龄至67岁、养老金缴纳比例由19.5%提高22%、领取失业金的时间从32个月一下砍到12个月(55岁以下失业者)、免费医疗改为每人负担10%并每次交纳10欧元的诊费、非处方药完全个人承担等。今天的德国,有五分之一的劳动人口每月收入仅五百欧元(法国最低工资为1200欧元左右)而不得不从事多份工作。
而同一时期的日本,首相是被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首相小泉纯一郎,六年六次参拜靖国神社(默克尔是七年六访中国)。他的最后一次竟然选在8月15日二战结束日,挑衅意味十足。这自然引发亚洲各国特别是中、韩、朝三国的强烈抗议,导致日本和东亚各国关系急剧恶化。
要知道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之所以略有复苏,主要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小泉之所以如此挑衅中国,是因为以他为核心的政治精英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会成功。他大概根本不会想到,他下台后仅仅五年,中国就取代了日本占据近半个世纪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本部分节选自《日本与德国的全方位对比》)
以1991年初“泡沫经济”破灭为转折点,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经济低迷时期,国民对日本政治的现状越来越不满,他们期待一个强势的政治领袖出现。此时小泉纯一郎参拜的忠实拥护者安倍晋三又登上了首相的位置,安倍晋三坚决继承外祖父岸信介的“强国论”思想,支持参拜靖国神社。
安倍晋三最妙的一招是“安倍经济学”,自2012年在日本实施以来,至今已经第三年,日本经济出现了技术性衰退,依靠举债拉升经济增长的策略已经到了极限,外界对安倍经济学的前景有所怀疑,前途一片渺茫。数据显示,安倍急功近利的“三支箭”几近饮鸩止渴,安倍自己都信不下去的“安倍经济学"失效之际,2014年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最近下调日本政府信用评级到A1。
如此极端的领袖,怎么可能把日本带向光明大道?
大家对“安倍经济学”最大的批评就是投入大量的资金却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特别是日本的实体经济依旧低迷,日本公司的利润率只有美国的二分之一,日本企业的创造力之所以逐渐丧失,也跟日本对于市场的引导有关。
在德国,中小型企业(Mittelstand)是经济结构中独特而重要的一支,占据德国全部经济输出的52%。超过99%的德国公司属于中小型企业(“GermanMittelstand”)。德国的中小型企业占据全部经济输出的52%左右,全职雇佣劳动力的60%,还有82%的管理培训生。这些中小型企业几乎都是家族所有,家族运营。因此,本质上公司的发展策略倾向于长远策略以求代代相传,股东权益比率很高并且借贷谨慎。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在质量和产品方面展开角逐,却很少造成价格上恶性竞争。德国还鼓励中小企业同海外合作,助推其国际贸易发展。
而日本的中小型企业大多仅限于向大型企业提供中间产物,日本的大型生产商已本身已经承受巨大的价格压力,于是中小型企业则被大生产商压榨。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的调查,21世纪初日本大型企业利润的反弹大多来自对中小型企业的压榨。在最后几年,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日本中小企业是盈利的。最无奈的是:在日本只要总公司可以维持,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就不能关门。
因此在德国像汽车这样传统优势产业愈发成熟,而创新力匮乏的日本却在不断丢失如电子产品这类原有的优势市场。
德国嘲讽日本的封建制
另外日本这个民族骨子里其实还是有封建主义的残留。
研究日本雇佣制度的塞巴斯蒂安发现了德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区别。对于德国企业来说,雇佣的核心指标往往是专业方向和技能。简而言之,德国企业更关注“你能做什么”。
而日本企业更在乎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更关心“你是否能融入我们这个团体?”。这就是封建制遗留下来的效忠潜意识。一个企业、一个机构,甚至一个学会都成了封建小王国,通过裙带关系和效忠原理构建起内部的等级制……
举个例子:日本大学过去十任校长无一不是东大出身,而德国海德堡大学从80年代以来的历代校长只有一人有过在海德堡大学读书的经历。所以德国人用“封建制”比喻日本社会“门第”观,抨击其僵化的体制。
水木然点评:虽然日本借助机遇发展了起来,在实力上后来超过了德国,!一个人对待各项事情的态度,决定了他能得到多少人的认同感。一个国家对待历史的态度,也决定了他能获取多少支持和帮助。其实德国以上的很多作为,跟他们二战以来举国上下的反省有关,德国可以诚恳的面对历史和现实,所以也会诚恳的往前发展。再纵观日本历史,日本由被人欺,走向欺人,最后又开始自欺,所以日本的发展也必然会走向“自欺欺人”。
我们来看一下两国对于二战的表现的区别: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1985年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明确表态:“5月8日是解放之日,我们大家(在这一天)从纳粹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
日,在德国东部城市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旧址,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集中营遇难者纪念碑献花。
再来看下安倍晋三的语录吧:“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理所应当的,这是首相的责任。下任首相当然要继续参拜”“别国不应指手画脚”“我认为,甲级战犯不能被称为战争罪人。”“在日本,不能说他们是罪犯。”
而且德国对二战的反思还有很多实际行动,先后向波兰、俄罗斯、原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国家和受害的犹太民族进行了巨额赔偿。联邦德国成立后即开始退还纳粹没收的财产,赔偿受损失者。1956年,联邦德国议会通过了纳粹受害者赔偿法,400万人获得赔偿。2001年6月,德国议会批准成立资金为45亿美元的基金,用来赔偿纳粹时期被迫为德国企业卖苦力的劳工。6300多家企业为这项基金提供了捐助。2002年,德国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
德国在教科书方面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内容的纳粹时期历史。根据这项法规,各州在联邦教育部的监督下编写、审定及出版历史教科书。
而日本的教科书一直在掩盖历史。2015年1月初,日本文部科学省已经批准一家出版社修改高中教科书的申请,修改后的教科书删除“慰安妇”字眼。这家名为“数研出版”的出版社提出申请,计划新学年使用的三本社会学教科书中删除“随军慰安妇”和“强征”等字眼,文部科学省已经批准这一申请。安倍晋三再度上台以来,一直试图修改日本教科书,试图从根本上否认二战时日本的各种侵略事实!
二战之后日本为战犯修建了靖国神社,将战争罪犯供奉起来,(如上图)。虽然现在德国境内也有二战遗址,也有纪念碑和墓碑,德国领导人每年都会在这些地方悼念,但是他们悼念的是与德军作战的苏联红军和西方盟军。纳粹分子在德国成为骂名,德国领土上没有他们的坟墓,更没有他们的任何纪念物!1995年,德国在柏林市中心修建了“恐怖之地”战争纪念馆,专门揭露纳粹的种种暴行,后来又修建大屠杀纪念碑和纪念馆。
德国甚至还制定法律,坚决打击新纳粹主义、种族主义以及其它极右势力。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在法律上限制了纳粹的死灰复燃。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
而安倍晋三却力主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要求实行集体自卫权、鼓吹中国的威胁论。2004年12月,正是在安倍晋三等人的活动下,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允许李登辉访日。
再来纵观下两国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德国经历了分裂统一、统一发展、分裂统一、统一发展的“生死轮回”过程。就像弹簧一样,被压制的越深,蕴含的能量也就越大。当然两次惨痛的教训彻底唤醒了德国,使德国充满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次又扛着“工业4.0”的大旗引领下一轮工业革命,准备第三次和平崛起。
水木然点评:只有经历过地狱的人,才知道天堂在哪。中国不也是一样吗?中国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经历的挫折和磨难其他任何一个大国也不能相比的。所以中国的选择也是“和平崛起”!崇尚和而不同的和谐境界。因为只有经历过彻痛的人,才能领悟到“大爱”,我至今坚决相信这一点。
正是因为日本没有经历过分裂,也没有大起大落。所以日本的民族意识一直没有根本进步。一直停留在明治维新的阶段:要么你死要么我亡。日本对周边的国家一直都是敌对态度(比如同韩国、俄罗斯的领土争端)。我可以理解一个岛国浓重的忧患意识,但是一向以擅长学习和模仿外来文明的日本,为什么看不到这股和平与协作的世界大浪潮?
一枚“德粉”的反思:莫盲信德国神话
中国有非常多的“德粉”,笔者早年也算是一枚,或许现在依然算是。没错,深厚的哲学基础、优异的学校教育、严谨的民族文化、强大的汽车与机械制造业、完善的技工体制……这一切造就了“德国神话”,大众在中国被称为“神车”,亦可以视为全面“德粉”最好的注解。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除了桂林米粉,越来越与各种“粉”绝缘,其中也包括对“德粉”的反思。这种反思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希望以更加完整的视角看待世界,去除“粉丝情怀”后或许更能实事求是。
反思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可以在局部学习德国,但是,却不能局限于这样的视野,而是要绕过“德国陷阱”,超越“德国视野”。
德国企业没有那么强
确实,从1871年德国统一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在70年左右的时间里,德国堪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国家之一,与英国、美国齐名,即使经常合纵连横对抗英、法、俄、土耳其、波兰等多国也未落下风,即使一战战败也没有影响其向上的步伐。洪堡大学是当时全球最好的大学,德国哲学是当时最丰富的思想库,德国军队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西门子、奔驰、拜耳、克虏伯分别是当时电气革命、汽车革命、化工革命和钢铁革命的领导者,是全球工业革命的先驱。
尽管二战后德国仍然再次快速崛起,尽管欧元区成立后德国仍然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但是,人们低估了二战对德国的阉割,而高估了德国经济的实力。从微观经济角度,我们不妨看一组数字:
先看《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德国有28家企业入围,其中9家以制造业为主,5家金融企业;英国有28家入围(含英荷共有1家),其中金融业10家,制造业5家;法国有31家,其中制造业9家,金融企业6家,还有7家以工程建筑和公共设施为主的企业。也就是说,你去比较这三个国家,它们处于完全相同的水平,只是各有所长。德国制造要强一些,英国金融要强一些,法国比较均衡,但是采取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它公众设施企业最强。
很多人还有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德国有很多“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比英法要强大,这个说法其实也站不住脚,至少在中型企业当中是这样。我们不妨查看《福布斯》2000强名单:德国有52家上榜,法国有66家企业上榜,英国则有高达92家上榜——与之对比,日本有惊人的225家企业上榜!尽管有部分德国家族企业不上市,只按照上市公司来核算有所偏颇,但是,从定性角度这仍然是一个公允的结果,德国中型企业也并没有那么强。如果考虑到德国的人口比英国和法国要多不少,甚至可以说德国的企业还有整体劣势。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开,可以看到,在全球的科技研发方面,德国的专利领先于法国、英国,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按照《自然》指数,仍然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基本处于一个水准。诸如此类,不再一一枚举,可以说,德国在各个方面依然是与英国、法国处于同一档次的国家。
德粉和其它粉一样是一种迷信。
德国经济真正强在哪儿
既然德国企业不是最强大的,那么,宏观层面德国经济为什么是欧元区最好的,强在哪儿?按PPP计算,2013年德国为4.5万美金,法国为4.1万美金,英国为3.9万美金,金融危机后,德国最先达到危机前的GDP水平,为什么?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不是全部)与德国更加“资本主义”的政策有关。德国的退休年龄限制是66岁,而且要在2029年前逐步提升到67岁;法国是60岁,想提升到62岁而引起了无尽的罢工;英国男性退休是65岁、女性是60岁。美国的制度比较复杂,但是平均起来主要在65-67岁,还可以延长到70岁。同时,德国在施罗德年代推行《哈尔茨法》,也较早启动了非全职工作的制度、更方便解聘的制度、部分领域取消最低工资制度,削弱福利,让更少的人失业、更多的人参与到价值创造中,这一点与日本相似,在法国、西班牙等国则是一种禁忌。这些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PPP和GDP略微领先具有可比性的英法,奇怪吗?
一言以蔽之,德国这些政治制度让德国在欧元区获得了相对便宜的劳动力、更高的生产效率,加上其相对吃苦耐劳的文化,在其他优势相当、甚至更少的情况下,不断扩大相对欧元区多数国家的比较优势,因为不需要汇率升值,从而不断扩大其贸易顺差,从而让德国的经济更具有竞争力,也算卧薪尝胆。
如果我们回看历史,德国在90年代曾经遭遇过经济大停滞,一些人认为是东西德合并导致,但是,也不能否定当时欧元区不统一的原因。那时候,德国马克就像今天的人民币一样不断升值,让较为领先的生产力优势很快被汇率侵蚀掉了。今天,有了欧元区,德国免受汇率升值之苦,这也是德国竭力维护欧元区的原因所在;希腊等国要求德国进行救济,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但是,德国也不傻,对吧?换句话说,德国要想享受欧元区带来的好处,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否则德国赖以发展的出口业就不可能那么顺畅。
当然,德国的成功不仅仅是劳工政策和吃苦耐劳,但是,这确实是被广泛忽略的一个基本事实。特别是与很多欧洲国家比起来,这个优势绝对是最重要的。
默克尔的政策为什么拧巴
纠结的不仅仅是欧元区问题,德国的很多政策都非常拧巴。比如,对待美国的窃听,德国表面抗议、但是很快就和好了;比如,在美国存放的黄金说要拿回来,但是压根也没从美国拿回来一盎司,只是象征性的从乌克兰金库里运回来一部分;比如,对待俄罗斯,表面上大打制裁牌,实际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如,对中国的谴责,经常和欧盟、美国口径不一致……
凡是拧巴的人,都有难言之隐,就像默克尔出身东德的身份一样,也是德国不得不承受的痛点:
首先,德国落后于英、法、西、葡、荷等国崛起,总体上又是内陆国家,缺乏工业化所需的资源。一战、二战本质上是德国希望重新获得“生存空间”的战争,是资源和殖民地之争,是新老巨头对抗的战争。但是,两次战败让德国不仅没有了海外殖民,东普鲁士的老家也被人切走了大块。结果是,德国鲁尔区的煤矿衰败之后,德国能源、资源产业严重不足,需要进口;德国众多优秀学者受到希特勒迫害和美国挖猎损失大半;这时候的德国只能依赖制造业、依赖出口,不是吗?不与资源近邻、历史外亲俄罗斯保持合理关系行吗(德国是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波兰等“新欧洲”老宿敌彻底和好可能吗?不止如此,实际上德国也一直与伊朗、土耳其等保持着比较暧昧的关系。
与之相比,盎格鲁-撒克逊人就不一样了,美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说,加拿大、澳大利亚也是大英帝国的遗产,人少地多,都是所谓“五眼联盟”成员。因此,即使80年代撒切尔夫人的政策拆散了英国的多数制造业,打破了英国的福利制度,但是,如今它依然拥有壳牌、BP、力拓、英美资源等顶级的能源和资源企业,这是战胜者的福利,就算没有了政治殖民,资源殖民的余晖也依然相对完整地存留下来。
其次,德国的拧巴也集中体现在它对中、日的态度上。远交近攻,德国与中、日都无大的政治矛盾,但是,经济上则不同。
中国是德国最大的经济增长拉动力,相当时间内都是互补的。默克尔上任9年以来7次来到中国,每次都是贸易主题,双边贸易上升了300%,中德贸易额占同期全欧贸易额的比例上升至2013年的30%。德国在欧盟内贸易占据其56%左右,欧盟外最大的就是中国、美国,按增量中国就是最大动力。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到今天,德国在与中国合作中存在诸多顾虑——表面上是意识形态,根本上是经济利益。因为中国下一步的产业升级,一定会触及到德国、法国、日本、韩国们的边界,双方合作为主,日益变为竞合为主。这时候,德国的意图在于保障其汽车、机械、化工、电气四大产业优势,需要与中国有一个“混合所有制”式的合作;应该希望中国的入侵边界首先是电子、IT、家电——这些恰好是日韩的优势。
德日在大多数领域的竞争关系则颇为微妙,因此,我们看到,在华为、中兴进入欧洲的时候,德国是设置最少障碍的大国;而且在中国收购德国企业的时候比较灵活,这与德国比较保守的政治和文化相悖,背后的交易耐人寻味。而在汽车产业,当然也乐见中日冲突。
所以,我们看到,德国政策的拧巴自有其道理。默克尔被称为“科尔的小姑娘”,这位前总理是一位战略大师,无论是继任者施罗德、还是默克尔在对待东方的时候,无论是对待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没有缺少这种战略灵魂性。
这是一个中等强国的生存之道,经济利益、民族利益远在意识形态之上。
对德国神话的三个反思
上面,我们分析了德国的企业、经济政策和国际格局的优劣,我们可能更能接近真相,接下来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有什么启示?
第一,国家战略上,中国必须刚柔并济。作为后发者的后发者,中国如何和平地获取资源,不至于像德国一样被几乎包裹到内陆(以至于直接让荷兰、比利时成为表面上的贸易大国),但是同时不至于引发重大的战争?现在,中国也在非洲、南美和南海等地区扩展战略空间,但是,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才能避免类似德国两次大战的冲突。如今,德国的国家战略是把8千万人附着在7亿的欧洲人口上,从而成为欧盟政策的影武者;但是,中国是大国,不可能广泛结盟,周边地缘矛盾日渐大于地缘利益,与金砖国家、特别是俄罗斯的结盟,也必须面对内部的若干矛盾,必须追求多赢。因此,必须要理解,中国为什么必须对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和一众非洲南美国家让利,而不能走孤立主义和过于重商主义路线,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以金砖国家、非洲的同步发展为前提。
第二,在产业政策上,中国不可能纯粹学习德国。德国是一个中等国家,可以主要依靠高端制造业生存的很好,中国的13人口却不能;德国军工航天一度领先全球,但是受到美国限制,现在只能堪称二流,类似的也包括日本。对中国来说,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保持,汽车、机械等老产业要发展,IT、医药、航天等也要不断突破,非制造业的金融、消费品也不可忽略,军工也必须做好。比如金融业,对德国来说是比较薄弱的一环,资本市场不发达,VC/PE匮乏,以至于最近30年德国鲜见一家新的全球500强企业,IT领域也是固守旧地为主,创业少、守成多。这时候,作为大国的中国唯一的对标对象只能是美国;这时候,就需要解决好竞合关系,和德国,甚至法国、英国都能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不一定要你死我活,短期要重点瞄准日本,未来瞄准美国等相关行业,直到达到一个可以议价的均衡点,达到一个利益均沾的均衡点,完成现代化的后半段。
最后,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福利政策和劳工政策的问题——这是一个人人都不愿意说、因为说出来会被民粹“喷”的议题。中国过去35年、乃至过去65年的快速发展,都有赖于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变相的集体性剥削,中国政府通过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政治上的精英主义集权、文化保守主义和放任开放的媾和,从而实现了更快的现代化,实现了较高的储蓄、积累、投资。未来呢?中国未来20年注定要迎来老龄化,注定依然资源稀缺,平均人力素质在20年内也不可能达到德国人、日本人今天的水平,注定要面临农村人口还众多的情况下、中产阶级和城市群体的权力诉求……在这些紧约束的情况下,中国未来的财富分配政策、福利政策也必须压制在一定的限度,保持资本主义精神,同时还要避免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资本家左右政治方向、民粹主义盛行。
否则,中国就算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要想追赶德国、就是韩国的经济水平都颇难达到的。但是,这是一个逼仄的空间,需要高超的政治、经济手段,还需要中国精英的主体没有因为过度轻视、侵犯民众利益而自掘坟墓。不管他们以腐败之名、以改革之名、还是以自由化之名,唯有利益分配的公正而不失效率才能真正自我救赎。但是,撒旦一直在每个人的身边逡巡。现在的反腐适逢其时,对资本的约束就应该是下一个国家命题。
当然,这不是说德国现在的优点不需要学习了,恰恰相反,需要认真学习。比如,德国比较健全的法治环境,相对平等的财富分配,注重人尽其才的大学、技工培训,中国需要Copy2China的还非常多。只是说,任何空泛的德粉、美粉、甚至日粉也好,都难免陷入到一叶障目的境地。大国需要大国思维,中国必须在视野上越过德国;在行动上,还需要一国之众步步为营。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谁知道这四个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