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丧礼上孝子拿的招魂幡是什么写什么字

青海汉族丧葬礼仪与《礼记》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青海汉族丧葬礼仪与《礼记》考
民​俗​学​论​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父亲的葬礼
父亲的葬礼
&&&&&&&&&&&&&&&&&&&&&&&&&&
(1)父亲临终前
今天是阳历3月16日,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是父亲去世后的5·7祭日。
春节刚过,我到单位才上了一个星期的班,在2月7日(农历正月十六日)就接到了弟弟打来的电话,说父亲不行了,从接到电话的那刻起,我就忍不住地落泪,春节回家就一直希望父亲能够多活几年,希望父亲多陪我们,有父母健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上天的恩赐。我一直这么认为。伤心归伤心,还得联系火车票或飞机票,该以最快速度用最短的时间回到父亲的身旁。我乘坐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七日)早9点多的飞机飞往咸阳,回到家里时是下午2点多,父亲依然处于深度的昏迷状态。父亲是由于憋尿引起的脑部高压造成了血管堵塞或破裂而昏迷的,昏迷前有上吐下泄的症状,80多岁的老人,农村人只凭借简单的医疗条件,进行把脉,导尿,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
后来,每每有不同的设想,为什么没有送父亲到医院,医院会接收吗?就是可以,父亲的生命会延长吗?
回到家里,我们兄弟姐妹都在父亲的身边,姐姐和哥哥主张我回来见父亲最后一面,弟弟说我过春节刚回来,不要叫我。不过,我在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回家,见父亲。到了2月9日(农历十八日)早上,父亲醒了,但是不能说话,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在他身边的每一个子女,倾听着每个子女的话语,眼泪悄悄地流淌在父亲的面颊,看了,让人伤心。有人说父亲不会马上就走,如果父亲这样维持两个星期,我心理忐忑犹豫,弟弟说那就走吧,我怎么能走呢,让已经穿好寿衣的老父亲孤独地等待死亡,而我还要离开他老人家去上什么班吗?我怎能离开!不能!
父亲的目光是那样的微弱和朦胧,不能说话,不能进水,只能用棉球蘸些水湿润一下父亲干裂的舌头,干燥的嘴唇,看着,痛从心起,泪哗哗地坠落!
父亲此时是在经受着多大的痛苦啊,不能向任何人诉说,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任何人的呼唤都是让他老人家的牵挂多了一些,走得更为不舍!
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在父亲的身边照看,给他老人家擦擦手,洗洗脸,看看父亲,即使不说话,想着父亲一定能懂,懂得子女对他的爱!
农历正月十八那天,有人提议,说十九日那天要到外村去问一个神,说给父亲开开路,父亲会很快就走。说实在的,我不信,大家意见不一致,母亲也不相信,所以就没有成行。
到了正月十九那天早上,我想着今天父亲一定还有未了的心愿,我想父亲曾经给我说过,他最爱小叔叔,我就接通了居住在河北的叔叔的电话,让他们兄弟俩有个电话交流,算是尽了子女的心意,叔叔的话语刺激着父亲的神经,他痛苦的表情让我知道父亲听到了他身在远方的弟弟的心意,说了几句不忍看父亲受苦,就让叔叔挂了。后来,我也打通了女儿的电话,让她在电话里叫一声外公,算是道别吧。中午,86岁的姑姑来了,不停地叫兄弟,我来看你来了。父亲听见了,一定的,但他没有睁开眼睛。姑姑说,给咸阳的叔叔也打个电话吧,遵照姑姑的话,打了,叔叔由于没有车没有及时赶回来,没能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
除了在外地的小叔叔,在咸阳的三叔之外,就是四姨在北京儿子那儿,也打了电话。该通知的都通知了,不能落下任何有关联的亲戚。老人快临终了要通知到所有的亲戚,老人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有老人的孙子孙女,这是作为子女要考虑的,我女儿早已买好返校的车票,那天她想和我一起回家看外公,我说我回去,你就到学校吧。
父亲一生养育了七个子女,五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由于家境贫寒,唯有小女考上大学。孙子外孙子八个,其中技校、大专毕业五个,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技校;孙女外孙女九个,其中两个大学毕业,三个在读大学;成家的孙女、外孙女四个,重孙子五个。
(2)和父亲做最后的道别
十九日这天,夜幕快要降临,大嫂来了,说要给父亲开路,她会。说让父亲快走,要不老人太受苦,其实嫂子没那么好心,她说父亲整个冬天把人给整咋了,但说真的,是哥哥和弟弟们轮流陪父亲度过了三个月的漫长之夜。她说她的,没人打理她。那个时候,大门大开,所有人让开。大嫂、二嫂、两个弟媳在灶房点燃了蜡烛,再用碗盛满沙子,点上香,开始烧纸钱、纸,开始嘴上说着一些我也没有留意的话,大概是给灶王爷多烧些钱,多带些,去给各路神仙,希望给老人开路,别阻挡他。然后我就随着她们再到井边上,点上蜡烛,端上香碗,烧钱烧纸,说给土地神仙的,也希望各路神仙不要阻挡的意思。最后,嫂子让我和姐姐到大门外,她则在大门前点上蜡烛,烧纸钱和纸,姐姐在前边走边用高粱枝条沿着东去的大路扫,我跟在姐姐后面,扫过十几家门前,让我们俩在无论哪家的门前躲避一会儿,然后在从台阶上回家。说把父亲的灵魂送走。说实话,那会儿扫着扫着,我感觉脊背很凉,心里很害怕,难道真有神灵吗?
做完了开路,孩子们都来到了父亲的身边,他们一排排地站在父亲的窗前,轮流叫着爷爷,说我是亨特;爷爷,我是飞龙,爷爷,我是瑶瑶,爷爷,我是月月,爷爷,我是秒秒,孩子们在和他们的爷爷做最后的告别,弟弟将父亲扶起,让父亲再看最后一眼他所有的子女和孙儿。
这两天来,我看着父亲时而伤心流泪时而疲惫的眼神,睁开又闭上,就用手放在父亲的面颊,低声呼唤着父亲,告诉父亲您好好休息吧,别有什么牵挂,我们会照顾好母亲的。
父亲一天一天地消耗着自身的能量,这天晚上,小弟弟一个坐在父亲的床边,三弟弟坐在父亲的床上,他说父亲今晚的呼吸很平稳,说完,他下床去上厕所,小弟弟说,姐,父亲似乎吸一口气,很久,才会呼出来,父亲此时是气若游丝。我和姐姐连忙从炕上起身,来到父亲身边,给他穿好袜子、鞋子,我看着父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父亲平静地停止了呼吸。他似是睡着了,一脸的祥和和微笑,那慈祥的面容我永远难忘!父亲升仙了,他一辈子的辛勤、恬淡、坚韧、善良、功德无量,此时,父亲驾鹤仙游去了。大哥说记下时间,时针指向二零一二年农历正月十九日二十三时四十八分。
我们几个给父亲怎么也捆扎不好裤脚,就去叫在侄女房间休息的妈妈,妈妈累坏了,陪着儿女们一起熬夜,陪着父亲。后来妈妈一直埋怨为什么不早些叫她呢?我说,您来的时候,父亲还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您不要自责,父亲是笑着走的,没有遗憾,妈妈,是您给了父亲最悉心的照顾,我们做子女的都懂!
父亲永远闭上了他慈祥的双眼,我和姐姐给父亲洗了脸,洗了手;我的兄弟和母亲替父亲擦净了身子,因为父亲临走时拉了最后一泡屎,全是金黄色的。妈妈说,这是父亲给子女后代留的金子。
因为十六那天,就给父亲穿上了寿衣,最里边一层是白色衬衫和衬裤,上边一层是小的夹层绸子衣服和裤子。所以,父亲停止呼吸后,大家也不用着急,穿戴好后,哥哥和弟弟在大厅支了一个床,南北方向。床板早备好了,支好后,铺了一个新的床单,上边铺上给父亲准备的褥子,然后是大袍子、小袍子依次放上,然后哥哥和弟弟将父亲的遗体抬到大厅的床上,父亲的头朝北,脚朝南,给父亲戴好帽子,放好夹脚板,然后给父亲将小袍子穿上,再把大袍子穿上,系上扣子,但是不要系上领口的扣子。最后,将父亲的脸用白纸盖上。
在盖上之前,我默默地注视着父亲,他那么安详,依然睡着了,可我再也不能叫醒您了,回家以后再也见不到您了,父亲!我亲爱的父亲!
因为我不懂,就把父亲的领口处的扣子扣上了,后来妈妈发现了,说不能扣上,说是后代会是结吧。还有,父亲在病床上的时候,我哭了,眼泪滴在了父亲的寿衣上,姐姐说,离远点,不要把眼泪滴在寿衣上,什么讲究呢,说是不好。我没问,因为不知者不为过。
给父亲把衣服穿好后,在父亲的右手拿着厚厚一打纸钱,和一把扇子;左手拿着穿好的一串饼干。在父亲的脚那端,在地上,点上香和蜡烛,立一面小镜子。拿来一个铁盆,开始烧纸钱和纸,子女跪拜两边,开始哭吊,父亲一定没有走远,一定听得见我们的哭声和不舍!
(3)向父亲遗体告别
第二天,让风水先生看出殡日,按照家乡的习俗,老人去世,要放好几天的。最后决定是正月二十五下葬。
那天一早起来,我就和小弟弟到县城去购买古钱币,是要放在父亲的身底下的,顺便也买了金童玉女,是石膏的,后来在订做纸花时,又发现了陶瓷的金童玉女要比石膏的好得多,就白送了石膏的给人家,买了陶瓷的,这是放在坟墓里的。
第二天下午三点,是向父亲遗体告别的仪式。唯有儿女、儿媳站立在父亲的右边,其他所有孝子站立在门外。
鲜花簇拥着父亲,揭去了盖在父亲脸上的白纸,父亲的面容慈祥、安和。
遗体告别仪式有负责摄像的,也有司仪。这是最后一次看见父亲的容颜了。悲痛难忍!痛哭难耐!
司仪伤感的话语使我们原本悲痛的兄弟姐妹倍感悲痛,为了录制效果,事先讲了不让出声,可我忍不住的饮泣,几乎成了呜咽。三叔叔绕着父亲的遗体转了一圈,眼泪哗哗地往下流。然后所有亲戚和来宾向父亲遗体告别,作为子女,唯有深深地鞠躬以表谢意。
所有亲属与来宾向父亲的遗体告别结束后,就要把父亲的遗体放入棺木,此时,女儿要给父亲洗脸,用干净的脸盆,倒上酒或水,我不懂几乎到了整瓶的白酒,用新的白布,蘸上酒,仔细地给父亲擦了几遍,直到白布上没有了一丝的灰尘的痕迹,我才放心,这也是我最后能为父亲所作的!
擦完脸,舅舅帮忙整理父亲棺木里边的夹纸(卫生卷纸),我和姐姐帮忙整理,要让父亲在里边的一切整齐舒适。
一切整理就绪,司仪宣布盖上棺木,从此,我们再也不能看见父亲了。
以后的几天,每晚夜幕降临和天蒙蒙亮,子女都要在父亲的灵前哭吊、烧纸、烧钱。
每顿饭在开始之前,先给父亲献上一碗,每天要献上贡品,如苹果、橘子、柚子、香蕉、软面包、蛋糕、点心、冰糖等,用三四个碟子盛满,有的是父亲生前喜欢吃的,有的不是,但这是讲究,每天要更换,换下来的一定要吃了,自己的子女和亲人吃。我尽可能地每天给父亲按时打扫灵堂,给父亲更换贡品,给父亲擦一擦落了灰尘的遗像,然后默默地在那里垂泪,因为哭声会让我的其他兄弟姐妹哭,所以每当烧纸的时候,大哥都要避开姐姐,因为姐姐哭开了,就拉不走。
父亲去世的第二天早上,就要设置灵堂,给父亲选一张遗像,父亲没有正式地照遗像,因此在以往的相片中,我们选了一张父亲在合作医疗本上的那张,觉得比较喜庆,就去紧急制作。
每当我看到父亲这张微微笑意的面容,想着父亲病床上的情景,一股伤心升起,泪陡然蓄满眼眶。
(4)丧事议程
第二天开始,大哥负责请来了执事经理和副理,与他们一起列出所有帮忙人员,做饭的女厨四人,帮厨的、端盘子的、烧水的、接礼的、负责将客人的摩托车轿车摆放在其他街道的,报丧的(谁跑西路、谁跑东路、谁跑南路、谁跑北路,上午之前就要报完),至于报丧的名单,哥哥和弟弟,他们在父亲病重的那几天已经列好了。所有人员进入自己的角色。
大哥和弟弟,他们在一起商量有多少人来,最后决定,不收村上的礼,估计有60席,按照65席准备。
因为父亲是老人,前来帮忙的人很多,也因为父亲一辈子的严谨善良,在人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从第二天开始,一切交给经理(钱、烟、酒),家里的吃用都由他们安排。
然后,我们兄弟姐妹商量,每人出多少钱来给父亲办理这场丧事。哥哥说他们每人一万,姐姐和我,作为女儿,按照家乡的习俗,要拉一只肥羊,一头肥猪,还有乐队,加上所有的纸花(暖阁、床、马拉车、一对狮子、电视、收音机、金童玉女、十美女、金山银山、马莲灯等等)估计一万元,我和先生商量后,先生说,除了我们女儿该置办的,不够的我们都补上。
就这样,我们也希望给父亲举办一个大气的葬礼,小弟弟原本想叫舞狮子的歌舞队,可惜那个时候,人家演出已经排满,腾不开时间,只能是歌舞。最后决定二十二晚和二十三早各一场歌舞。
另外,父亲生前喜欢皮影戏,我们没能在父亲在世的时候给他老人叫来看一看,但愿父亲在天上也能看见!已出阁的外孙女孙女给父亲叫了两场皮影戏,二十三晚和二十四早上各一场。二十四晚上祭灵、放烟花、唱一场大戏,第二天早上出殡时(九时)一场;大戏是由父亲的七个外甥和两个外甥女负责叫的。在农村为老人举办丧事的所有歌舞、皮影戏、大戏的曲目都是成套的,他们会考虑一些乡俗,还有教育意义,但是我们没有特别的要求。因为那似乎是给乡亲们演的。唯有乐队,可以点乐曲,要另外给钱,亲戚、朋友、子女、孙儿都可以点。以表示爱心。
(5)搭建灵堂
正月二十日下午,父亲入殓后,父亲的几位外甥,局长表哥大笔挥毫,为父亲的灵堂写了一副对联,大门外写了一副对联,都非常贴切地总结了父亲的一生和人格魅力。灵堂的挽联:勤俭持家远近赞誉;宽厚待人老少共钦。横批:德范永存。大门挽联:敦厚可风实为宗亲楷模;和谦共仰堪做子孙之师。核批:泣血思亲。
小叔叔不时地通过短信传递对兄长的手足之情和敬仰之情,还和三叔叔为父亲赠送一个牌匾,题为“功德千秋”。
&&&&&&&&&&&&&&&&&&&&&&&&&&&&&&&&&&&&
二哥人生多曲折 年少如苦老福乐
力助父母披肝胆 抗衡贫困傲江河
家室坎坷心不悔 儿孙满堂生气勃
盛世光焰逢机遇 家世兴旺旺日月
功德卓著天官喜 宗祖欣慰后楷模
壬辰年正月二十一日
读着表哥为父亲写的对联,我心中升起几多欣慰。父亲,您的严谨赢得了众人的口碑,您在女儿的心底本来就是那么的坚强、质朴、勤劳和善良!
读着大家对您的评价,感到欣慰之余也感到无限感慨,您为原来那个大家和这个小家的付出,有人懂,大家懂!我们懂!您可以含笑九泉!
(6)感谢那些为父亲“盼丧”和帮忙的乡亲们
随后的几天,所有的事务按照我们的安排顺利进行。陆陆续续地,我家里聚集了很多人,本门的、帮忙的、凭吊的、亲戚、邻居等等。每天要为这些帮忙的、不帮忙的,本门的、非本门的,早餐、中餐、晚餐,要正常准备。每天晚上六点以后大厅里准时聚集了七~八桌玩麻将的人,他们是不请自来,这在农村唯有是有威望的,子女在村里有为作的人才这样,他们是来为父亲守灵,家乡叫“盼丧”。我记得小时候,爷爷去世的时候,要子孙整夜地守灵,那时候家里穷,爷爷在我心里也是个很善良的人。现在老人去世在家里一放好几天,很晚了,子女可以休息一会。那些打麻将的人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夜里11点多要给他们做一次“幺饭”,吃毕,就没有家属的事了。
那些在厨房帮忙的几个媳妇,真是不错,每天都很认真地做饭、做菜,都非常的能主事。让人放心和感动!
还有一些乡亲,看着他们为父亲的丧事帮助我们料理着一切,那么认真、分工明确、有条理,让我在伤心的同时也感动着!
门前的雪要铲,门前的枣树枝干要剪掉,门前的石头要堆好,因为正月二十四日下午要搭建花灯,父亲84岁,在街上两边要挂84盏灯;挂挽幛;要在门外搭建歌舞台子,演完后要拆除;然后搭建灵堂,搭建招待客人的席棚;戏台子不在家门前,在三弟弟家门前的田地里,这都需要乡亲们的帮助。
父亲的坟墓是几年前就建好的,坟窑是挖好的窑洞,再用砖砌好,最后用水泥抹平,再贴瓷砖。这次父亲走了,就需要人去开幕、开窑,而且,我们每天要有人去坟上酬谢这些帮忙的人。第一天、二天是哥哥和弟弟,第三天是表哥和堂哥,第四天是姐姐和我,儿女去坟地要戴上草帽,不能光头见日,怕天塌在了头上。最后一天即下葬的时候是女婿给谢礼。酬谢的礼品一般是一~两条烟、2~3包副食,每次都是3~4个品种。
(7)遵守习俗
在父亲的遗体未下葬之前,家中的所有重孝不得洗头、不得向门外倒垃圾和泼污水。这些事务均由其他人代劳。讲究是先人的灵魂未走,那些脏东西会让先人吃了,不好!而且儿女在六七祭日前,不得洗衣服。碰到七祭日时才可洗衣服(父亲下葬日是头七,第二天是全二、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四月三十日是百期祭日)。
每逢七祭日就要烧纸、烧钱,而且是要自己买的,说是一种尊敬和为后代积福。
另外,在这三年内,子女家里不能动土盖房,过年不得放炮。
祭日表单上写着虎、猪、猴、蛇等四相不宜碰见父亲的灵堂,避之为吉,亲属不妨。
金童、玉女、十美女都要将嘴巴用白纸糊上,怕在了那边那些人要向父亲要吃要喝养不起。而且要在金童玉女的脖子上挂上一串饼干,一串金块或银块。
妈妈说,女性老人去世要戴上耳环,说是两盏灯。
这几天,我想着该给父亲准备什么,父亲生前喜欢喝茶、喝酒、抽烟;只因为父亲身体动了几次手术,酒戒了,可是烟总没有戒成,妈妈经常为这责备父亲。我们也经常劝父亲,也向父亲解释妈妈是为他好。我想给父亲带上酒瓶、酒盅、酒壶;茶壶,茶杯;烟两包;收音机;放在父亲安睡的窑里。
另一个讲究,就是要发一大白碗的面,旨在后辈能发;要一根大葱,带须的;一个大蒜头;旨在后代聪明会算。这是农村人的习俗。大家都遵守,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几个侄女就围在桌子旁,用白纸和金黄色的纸折叠了许多金锭银锭;八嫂和八妈为父亲用纸糊了纸人、花兜兜、还有其他、招魂幡。
二十四日下午迎取所有花圈、纸花、礼品时,乐队开始吹奏,走在队伍的最前,两个本家侄子抬着贡品桌,上边摆着贡品:三个大白馍,馍上插着花;香碗;走在乐队的后边;然后是一个哥哥拿着招魂幡,一个哥哥端着父亲的遗像;后边是所有孝子,手端点着的香。先去奶奶的坟头,迎回奶奶的魂灵,然后再到爷爷的坟地,迎接爷爷的魂灵。
最后一一迎接舅爷、舅舅、姨家、干亲、女儿、孙女的花圈和所有礼品。
迎礼进行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
结束以后,是招待客人和所有孝子,那顿席面得到了很多客人的赞赏,是十出头,就是十一个菜。真是我在农村过事吃过的最好的菜。也许是大家走累的吧。不过,菜,确实做得好!感谢厨师!
(8)正月二十四晚祭灵
司仪宣布祭灵仪式开始,所有重孝按照顺序跪拜。
奏乐开始。
然后由大嫂和二嫂为父亲大嫂灵堂。完毕。我借此机会读了几篇思念父亲怀念父亲的文章,如《父亲的手》,《父亲组诗》,在父亲生前我们没有给他读过我写他的文字,我给妈妈读过,妈妈说写的真好。在歌舞晚会的那天晚上,我读了《父亲的双手抚平了那块田》和《父亲你别那么快就走》。小叔叔的这篇《哭灵》由表哥代替念给父亲听,念给众人听。
有一天,我问哥哥,父亲这几天在哪儿呢,因为人死如土为安,而家里每天那么多人,夜里也是,父亲的灵魂在哪儿呢?哥哥说,在天上游荡呢。我信。父亲的灵魂一定听到,看到,他的子女因他的离去多么的伤心,他的子女为他的离去是多么认真地操办。妈妈也说过,三天后,父亲就知道他死了,他就见到爷爷奶奶了。
手扒灵堂诉肝胆,血泪点点把兄唤。
赤日炎炎火烧天,兄长劳累握斡杆;
衣衫湿透汗如雨,兄长吃苦弟心酸;
我站渠沿把水管,改畦导流浇田园;
怕我年幼身受损,送来草帽遮前颜;
隆冬上学受风寒,冒雪护我把病看;
目睹兄长遭酷刑,心如刀绞骂蒋官;
年少心灵立壮志,誓要报仇伸屈冤;
春雷一声民解放,百姓拨云见晴天;
六十春秋情难忘,魂牵梦绕挂心间;
喜看小康如人意,平安登程心放宽。
四弟:维俊叩拜
壬辰正月二十二日
&将自己的情感带进这些诗语中,让泪水自由自在地流,朦朦的小雨打湿了花圈,打湿了地面,也打湿了当时我们沉痛悼念父亲的心情。
表哥念完后,乐队奏乐开始,一套音乐献给所有帮忙的乡亲、朋友等等;那个年轻的乐队、吹得、打的、舞的都不错,很振奋人心。
接着是献爱心曲目,有弟弟的朋友、父亲的干儿子、堂姐夫、姐夫、先生、外甥、孙子、孙女等分别点了壹百、两百元的爱心点乐。说那晚和第二天下葬,乐队共收到了献爱心点歌两千多元。
奏乐完毕,是所有孝子行奠仪式。因为孝子多,就不一一分别行奠,很多就是集体行奠。
所有仪式完毕,毛毛细雨似乎还大了些,我们就迅速将所有花圈转移,放置在邻居的屋檐下,以避免淋湿,第二天不好烧着。
(9) 我们哭送父亲离开
正月二十五日是父亲的下葬日。
早晨六点钟,司仪宣布,所有孝子穿衣成孝,然后坐席,轮流坐席,共50多席。完毕。
司仪宣布所有孝子门前站立。
追悼会开始。
追悼会上,由宣读了我写的《悼念我的父亲》, 念了《父亲,您真的走了吗?》,表哥念了小叔叔写的《送殡词》。
此时,姐夫要走在灵的前边去打扫陵墓,而且去扫陵墓的人不能和棺陵正面相遇,就是说,姐夫要绕道回家,带回打扫墓地的灰尘,以后再去坟地的时候带上灰尘倒掉。另外,姐夫仍要赶到墓地,因为先生把答谢封窑的烟转交给姐夫了。这是必须要的。
父亲的棺木抬放在一个棺罩里,用三个白布一个花布拉着。哥哥头顶纸盆,哥哥弟弟们走在前边。我和姐姐在父亲的棺木的旁边,手抓着棺木,哭送父亲离开。我正好站在父亲头部的那边,我诉说着一切父亲可以听懂的话,让父亲安心的走,让父亲别有牵挂,安息永远。
在十字路口,要停下一会儿,有人点乐曲,有人行奠,就是子女。我只记得我就照着姐姐的动作做,因为那时候,我们哭的已经成泪人了。
到了墓地,要让儿子下去看看父亲的墓窑里边如何,二哥和三弟下去了,检查了里边的情况,检查完后,要哭着上来,这是讲究。弟弟哭着上来的,二哥没有哭。
那么多人,我亲眼看着他们把父亲的棺木抬下,然后移进墓窑,检查所有:放入金童玉女、给父亲带的烟、酒、茶、以及用具、收音机、鞋子、大蒜、大葱、发面等等,然后由姐夫将烟扔下,放置停当,开始封窑门,这个时候,我更伤心了,再也看不见父亲了。窑门封好后,开始落土埋葬,第一把土是所有儿子铲的,所有亲属围着坟墓转一圈,乡亲开始埋土,给父亲坟地堆土的过程就是乡亲们不断要求答谢,哥哥嫂子、弟弟弟媳他们轮流磕头答谢的过程,就这样,父亲的新坟在儿女们的眼泪中,在乡亲的热情中堆了起来。之后,所有儿子孙子将手上的纸棍插立坟头,哥哥用砖立一个临时的窑门,以便祭日时给父亲献上贡品、点上香、蜡烛。哥哥弟弟们缝有白布的棉鞋丢弃在坟头。然后烧掉所有拉来的花圈、纸花。一对纸狮子按照方位立于父亲的坟头两端。坟顶压上白纸,不要折叠,要错开。
然后回家。
父亲走了,父亲安息了!父亲,您安息吧!
这篇文章从父亲去世的5·7祭日开始写,写写停停,到了父亲6·7祭日那天写了很多,却不知道那天是父亲的祭日,冥冥之中,心中想着父亲,那天电话问候母亲,才知那天是父亲的6·7祭日,之后就百天祭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年祭日。
父亲您走了,可您活在女儿的心底,永远永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欢迎您 亲爱的书友,请 / 起点中文网,
您的书架(0/5)
| 加入书架书签 |
投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给本书投月票&|&
打赏作品&|&
给本书评价
更新时间:
字数:3438&&
(快捷键:F8)
扫描起点微信二维码,全民抢答冷知识,拿勋章,赢大奖!
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参与!
各种大奖,轻松拿下!
向朋友推荐 |
本书作者隆重推荐:
本周新人榜第一名
本周最新加入精品频道力作
本周起点人气作者新作推荐
扫码下载客户端
还没有起点帐号?
填写手机号码发送本章节地址到您手机
扫描二维码
(请于24点前激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封神传说招魂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