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想进美术班,最近招生考试,但是没有画漫画要学素描吗功底,我挺喜欢画画的,4月1就开始了,怎么办呢。是不是会

1-11 凌晨五点半更新。工作实在是很多,今天忙完手头的事情就来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了。多图。所有关于争论的问题放在答案下面,优先回答题主问题。先放结论,真的很痛苦,不只是你一个人。唯一的办法是熬,熬过了也不一定是曙光,但是一定要熬。----------------------------------------------------------------------------------------------------------------答题主问题。为什么喜欢画画却还是感到痛苦?其实素描这个路,没有什么所谓的国内的方法,国内走的是苏联的路子,而西方在当代艺术这一块比我们走的前很多,对于新科学,新材料,新形式,新理念的探索,要远远领先于我们。对于素描这一块,也是着重对光影的认识。例如这本很早的《素描的诀窍》,你很难看到画面十分写实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笔触随性的对素描的探索,在大的框架上很有帮助。学习苏联技法有什么好处呢?基本功扎实,形体准确。其实这些都是各有取舍,各有各的好处。我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况且多数国内的学生都是从这条路走来的,那么在这条路下,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呢?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痛苦期:1、入门的痛苦时期2、技法探索的瓶颈时期3、创作的痛苦时期。现在的题主可能在1~2的过程之中,这个过程说实话是非常枯燥的,实际上没有几个人会喜欢这个过程。因为渡过这段时期,需要大量重复的训练,大量基础知识的熟络。说小的有线条,你可能会练习到上万次,再进阶些到排线,懂得了明暗,又要练习体积感,这些都解决了,又发现画面平平,最后不得不进入到空间感的训练和学习。主次、虚实、圆过去,这些话不胜其烦。直到他们全部进到脑子里,变成一种潜意识,变成一种能力。再往下去,你要学习人体结构,研究材料相关的知识,学习一些简单的美术历史,你的老师多半会向你推荐莫奈、伦勃朗这样的大师,你装作一知半解的看着大师的绘画,叹服他们的技巧,却依旧不知从何下手。这么枯燥的事情,怎么能不痛苦呢?如果题主真的喜欢画画,建议题主收藏自己的每一幅画,隔了一段时间回头看看自己的进步,这真的是画画的动力所在。至于其他的,我真的爱莫能助。绘画之路就像长跑,很累,很幸苦,有的人能跑下来拿到好的名次,有的人仅仅只能勉强的跑完全程,有的人半路就走了。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有些事情,自己喜好,觉得有能力坚持就坚持,没有能力就放弃。量力而行是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的东西。我到现在已经熬过了这三个时期,但我现在很少耗费很长时间去进行大幅的面上作画了,只是随手画一些速写和一些场景。因为我在其他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更多的突破。这也算是一种取舍。希望能够帮到题主。今天也在硬盘里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大概从10岁左右学习绘画,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所谓的国内的炉子来走。早期自己进步的速度大概是这样的。(为保护隐私,以下图片为裁图和水印模糊处理后的图片。)这是我在初中,大概12岁左右的静物素描,很拙劣。这是我在初中,大概12岁左右的静物素描,很拙劣。这是大概在初三暑假至高中的习作,这中间的跨度大约有两年吧,每周大概有3~6小时的训练时间,进步很缓慢。前后景的处理还是很糟糕。这是大概在初三暑假至高中的习作,这中间的跨度大约有两年吧,每周大概有3~6小时的训练时间,进步很缓慢。前后景的处理还是很糟糕。进入高中后成为专职的美术生了,训练时间也变长了。相比之前的作画可能更加严谨一些。但是整个过程还是很缓的。中途不止一次想到过放弃,因为这条路真的挺苦的。进入高中后成为专职的美术生了,训练时间也变长了。相比之前的作画可能更加严谨一些。但是整个过程还是很缓的。中途不止一次想到过放弃,因为这条路真的挺苦的。大概高二的时候所绘的人像。那个时侯刚刚接触人像一年多吧。现在来看还是很不满意,比如帽子的处理,暗部的细节,还有肩部肌肉的处理都不太好。大概高二的时候所绘的人像。那个时侯刚刚接触人像一年多吧。现在来看还是很不满意,比如帽子的处理,暗部的细节,还有肩部肌肉的处理都不太好。这已经是高考后了。这已经是高考后了。黑白丙烯画。相比油画更易掌握,但是缺点是画面容易反光。大概20岁左右的习作了。黑白丙烯画。相比油画更易掌握,但是缺点是画面容易反光。大概20岁左右的习作了。所以题主你也应该看到了,对于绘画来说,不画上几年,几十年,是不能知道自己走了多远的。可能对于题主来说,看不到希望,和进步太过于换慢,是痛苦的主要原因。所以还是那句话,量力而行,能够坚持的话当然是更好。=======================================================================然后原答案如下。对比原图直接看 @
的答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用3DMAX模型简单解释一下,请直接下翻。第一张图问题在于大小腿长途及斜方肌位置。作为一个系统学习了美术理论知识的学生,这种结构问题很简单 。第二张图在于整个上半身的透视问题,将整个胸腔理解为方块的话,显示在画面上,右半边相较左半边短,或等长,都是不科学的。不信的知友可以自己摆一摆这个动作让人给你拍一张,然后用相同模式勾线测量一下。简单粗暴。本来想找伯里曼的人体结构来解释这个问题,把书翻了一下没有看到这个动态,美院的教材上能用的图也不多。想自己画一个吧,又有人嘀嘀嘀说我画的怎么能和大师比,我画的肯定不准诸如此类。反正我两三年没认真画人了。干脆建模吧,另外,这个模型也不是我建的,是AUTODESK公司建的。(3D MAX自带的人形模板)。3DMAX如下:在这个小人头顶我给了一个摄像机,现在是正上方位置,在这个小人头顶我给了一个摄像机,现在是正上方位置,可以看到,在正上方两肩距离等长,看不到腹部左侧面(以面部朝向为准)。第二张图我将摄像头朝原作视角移动了一下,左肩长度的面上距离已经大于右键了,此时腹部左侧面依然不明显,但有趋势。第二张图我将摄像头朝原作视角移动了一下,左肩长度的面上距离已经大于右键了,此时腹部左侧面依然不明显,但有趋势。在第三张图能看明显到腹部左侧面的情况下,右肩的面上长度几乎没有了。在第三张图能看明显到腹部左侧面的情况下,右肩的面上长度几乎没有了。回头看原作,不是第三张图这种情况也是2~3之间吧。除非有人喜欢。。。。这样趴着?不好意思我又画火柴人了。又怎样?不好意思我又画火柴人了。又怎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艺术的圈子里有了一种对“对权威的崇拜”,王沂东老师作为央美的老前辈,他的画我自然是看过,其中不少也是临过的,确实很有功底,被称为实力派确实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王沂东老师有几幅习作我一直以来都觉得不舒服。包括这张蒙山晨雾和嘉德拍卖会上的作品。因为11年的秋季拍卖会和12年的春季拍卖会的时候我就在现场。一张画,看着不舒服就是不舒服,没有为什么。同样的你们大可来指责我的任何一张作品。我不是什么知名画家,也不是什么知名批评家。我也只是一个从艺多年的普通人,但是一个普通人就丧失了对画作品评的权力了吗?实在可笑。如果你觉得我指出的问题有何不妥,大可洋洋洒洒写下你的观点,距离,画小火柴,写个结论。我欢迎,这是对艺术的讨论。如果你只是像下面这样,以功名高低来判断是否有权利发声。你来知乎干嘛?去粉丝贴吧,去粉丝群,去百度知道,大有追捧之人。知乎是予人讨论之处,不给人讨论的机会,怕是不妥吧。你这么能说,那请你也上台来说几句,画两笔?或者把那张烂画的作者请到知乎来批判一番,岂不快哉?阁下评论的以上两幅的作者据我所知在中国的确是小有名气的画家,阁下功名不如此人,作为旁观者,我只能哀叹时运不济,为阁下这种形体天才未能出人头地而哀叹呜呼。答主对两幅画的分析很奇怪,仅凭意淫就可以推断实际情况嘛?而且两个方块和两根线实在很草率倒是另一位答主在答案下指出我答案的问题。人家这小姑娘就是单纯的身体平对着你脸侧了一下,非要玩个透视心里才过瘾。我没看过模特,所以我才去推断整体,前面只说“没看出问题”,你也没看过模特,这些子外形可能都是衣服鼓起来导致的。你挑挑错也成,问题在于你的右腿的小腿走势都标记错了,左腿的膝盖也不是在你说的那个地方,脚腕到膝盖很容易就推测出来了。去看衣服,没意义啊。我也在此作答:一、姑娘如果是平对着作画视角脸侧了一下。你都说是平着了,怎么可能看到姑娘的细腰?除非两眼间宽有两米吧。那岂不长这样?好可怕。勇明叔不要打我。勇明叔不要打我。所以抱歉,可能你没有推断整体,就是随便看了一下。二、人的身体里没有鼓风机,衣物不会莫名其妙的如肿瘤一般鼓起大块。答主作为一个走过美术高考的学生,应该清楚的知道,画人,衣服是贴着人的。换言之,衣物是表达身体结构走势的,画的那些速写动态,为何要费尽心思的去画衣纹?因为衣纹交代了结构和动态。随便百度一个学生作业:你以为裤子上那么多衣纹是干嘛的,难不成是来搞笑的吗?很明显这里右腿(人脸朝向为准)的衣纹交代的是大腿的位置和肌肉。那里是股外侧肌和肱四头肌的位置。顺便说,这个学生画画只会画,不动脑子。当然也跟现在大多数学生一样。拿着球的手,穿着这样宽松的运动衣,袖子的部分上面应该贴着肌肉画出肌肉走势,下面应该自然垂下。搞这么多衣纹在这里,难道衣服还上了502胶水?一看就是错的。不然怎么跟地心引力交代。看衣服没有意义吗?不去用知识推敲,看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看衣服没有意义吗?不去用知识推敲,看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就此结束,欢迎讨论,拒绝有病的喷子。我时间也还算值钱的,路上看到喷子影响心情影响效率。出去吃早饭了。
嗯嗯,看到这个问题没人答,我就来说说吧经验之谈,本人也是艺术生出身。就从艺术生的角度谈谈。鉴于题主没有具体说,我就姑且认为题主说的是艺考向的美术教育。
事实上,大部分说的中国式素描,是应试素描。这种素描,理论僵化,思维死板,但有利于教学,可以短时间内让新手学生上手,乃至考试。应试教育这个老梗,也多说无益。
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其他中国画家的素描。可以是这样的这样的很美吧,所以说,中国式素描这个概念用在艺术上,我觉得过于笼统。因为每个人的绘画方式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然后说说自己的学习经历。
我高三那年,来到省会学习美术。之前也是因为自己很喜爱画画,没怎么犹豫就成了艺术生。这个阶段我遇到了一个老师,和其他的老师不一样,姑且称之为c老师吧。c老师教学生的时候从来没听他说“这个地方不够黑”“这里要结构明显”,他最常说的就是“用心,好好画”“多多尝试新的方法”“尽最大能力去表现你想表达的东西”。我学东西有些慢,c老师也不会去教我一些秘诀,很简单的一句话——多多练习,多多思考,持之以恒。线条密一定要吗?一定要方方正正,结构明显吗?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画面,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老师,不一定要很牛逼很牛逼,但他一定要能真正的教你画画,而不会去给你灌输一些应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的条框。
另外一提,多看大师的东西真的有好处哦,可以学到很多。这张素描我很喜欢的,权当是欣赏了!
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吧,爱画画是好事。————————————————接着放一张图你再看下吧你挑挑错也成,问题在于你的右腿的小腿走势都标记错了,左腿的膝盖也不是在你说的那个地方,脚腕到膝盖很容易就推测出来了。去看衣服,没意义啊。透视这个东西人家这小姑娘就是单纯的身体平对着你脸侧了一下,非要玩个透视心里才过瘾。我没看过模特,所以我才去推断整体,前面只说“没看出问题”,你也没看过模特,这些子外形可能都是衣服鼓起来导致的。就这些,画个画而已,非要搞的像机器一样去找这找那。况且也没说对。
因为国内的素描教法的确太不合理,太容易打击人的积极性,用一堆型准体积的东西去约束你,很不适合初学者学。你可以去网上搜搜高考搞笑试卷,看似很好玩,画的很烂,但实际上很有感受,就是画出自己看到的,自己理解的东西(他们可能不知道颧骨怎么转折的,就觉得应该这得来一道黑线意思意思吧),我看了倒觉得,他们都是被扼杀掉的潜在的艺术家。艺术这东西教不了,老师教的只是技术,至于感受,灵感,那全是凭你对这个世界的爱恨与理解所得来的。如果你真喜欢画画,那大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来,对色彩敏感,喜欢颜色的话那就去画色彩,你觉得是什么色那就是什么色,别人都无法置喙;画素描也要努力去描绘你的感受,你个人对物体对物象的理解,少涂改,多肯定,没必要去参照硬性标准。你可能画不出伦勃朗那样的画,可伦勃朗也画不出你的画啊。总之,顺应天性,自由发展。
最近想做个喷子。&&& &&& &&&
作者简介 ? ? ? ? ? ?
  伯特?多德森是一位极富天分的画家。他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之后又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校。曾在纽约时装技术学院任教多年,教授绘画。曾为60多部书作过插图,也是漫画系列“核潜艇”的作者。如今同家人一起生活在佛蒙特州。 目录 ??????
前言第一章 作画步骤内在对话诱发词盲画画勾勒? ? ? ? ? ?
前言第一章 作画步骤内在对话诱发词盲画画勾勒观察与认识眯眼法个性化开发形状意识聚焦法第二章 艺术家笔势区分你的两种笔势临摹仿效自由笔势控制笔势探究作画工具抹擦第三章 比例:测量事情目测法找中点使用垂直线和水平线寻找对比测量透视缩短夸大比例第四章 光的效果映射造型处理边缘分析光夸大氛围合并形状用光设计第五章 深度效果重叠形式缩小尺雨聚集线条淡化边缘与对比透视作图目测角度眼睛水平线及交汇点勾画椭圆第六章 笔触效果清晰化与简笔化感觉线条重复和变化对比笔触统一笔触距离拉远线条变换第七章 图案与构图使用形状构图感觉图案取景图片裁切跨板中的对立面识别相切部分第八章 绘画与想像连接两个袋子创造性作画见惯不惯按顺序作画根据不同素材作画探索主题结束语后记? ? ? ? ? ? 书评: 21:33:03   来自: loverene (奶茶)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用过的一些专业教材和这样的技能启蒙书看来,一直存在这样的偏见:国外的教材往往写得更浅显易懂些。明明是非常专业的东西却能让你很自然地理解。这本书就算是其中一本吧。相比于前面看过的《五天学会绘画》,有了更多更广的理论视点。当然《五天》中所涉及的基础的理论也是占了很大的篇幅,毕竟这是掌握绘画技巧的第一步吧。       总结下来主要的几个基本方面就是:    1.摆脱大脑中固有意识的作祟,用细致的观察把所见物体如实描绘下来。    2.正确测量把握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采用的方法比如找中点,垂直与水平线等。即显像板的用途所在。    3.描绘光与影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细致观察。    4.制造出逼真的深度效果,让图画更有立体感觉。还是要观察,如实的记录,当然具备一些立体几何的知识会更有帮助。       其他既是有关笔触,构图以及想象等更高层次的技术要求了。而这些好像是没有止境的。       在经历了最初出于兴趣的好玩阶段以后,头脑中会有一个小人跳出来说到此为止吧,再接下去就很无趣了,全是枯燥的练习,而又有什么收获呢?这也许是多年来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思维惯性。做一件事情前总是会考虑付出之后会得到什么。好像读生物不发个Nature,学画画不成为梵高,写文章不得个诺贝尔此生就了无意义一样,而大家也都知道,最吸引人的也不过是这些光环背后或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想想《月亮与六便士》,当时如果大家知道查理斯的画日后定会卖出如此高价,估计都循着他的路跑去塔希提岛了吧。       可是真正重要的是如果享受这个过程就足够了。       最后,到最后会发现仅仅素描是不够的,因为色彩想要冲出来丰富那些过于单调与局限的世界。
21:41:56 本杰明  话说当初梵高还活着的时候,也没有人说他水平有多高来着,奶茶你右脑潜力无限啊,我估计当初问你打台球是如何瞄准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回答:感觉,第一,你用右脑打球,第二,你左脑的语言能力被束缚了 18:52:10   来自: 雪上尘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因为想学习网页设计,所以很多地方需要自己动手画。   想到只有12年义务教育的美术基础还不够,所以就没了这本书。   随着作者的指导,开始画画,发现素描也可以自习。   现在好了,跟着大师学习画画咯…………
17:47:14   来自: 复初 (怎么能放弃?)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批评性对话;       那个手臂画得不像    脚不能那样摆    我从来就画不好腿       实用性对话:       那个形状看起来像什么?    那条肩膀线是水平的?还是有些歪?    轮廓线的凹凸程度有多大?       批评性对话导致作品不是“错的”就是“不像”。实用性对话是一种真正发生于你和所画对象间的对话,能提供给你有关形状、角度及度量的信息,使你得以在图纸上将它们表现出来。给自己的是探索性信息,而不是判断性信息。       产生深度效果的四种方法:    1.重叠形式,当两个形状重叠在一起的时候,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形状在另外一个形状的后面时,就产生了三维。       2.缩小尺寸,同样大小的物体如果距离拉近了,就会显得更小一些。       3.聚集线条,像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以及电话线路这样的平行线,在伸向远方到达地平线处时会聚集在一起。这种现象是线条透视观察的基础。       4.淡化边缘和对比,越是远处的物体,空气的介入会淡化边缘,减少对比度。       我们趋向于秩序、稳定、相称的同时,也为自由、活力、变动所吸引。       靠近边缘的形状极为不稳定,除非把它们重新拉回到画面中。       通常要避免平均分割画面部分或是把对象摆在正中央,因为这样显得呆板,除非能想出一个办法打破这种均衡性。       挥动的手指写啊;只要有命令,    就写啊,写啊;虔诚与智慧都不能    诱惑它回头,去删除半行    连泪水也无法洗去只字片言。      
23:09:47   来自: Nika (反复)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一本好书是带着香气的,能让人无比安心。      相信会翻开这本书的人,都了解这本书的经典。   我想表达的是作者的用心还有在书中一些可以上升成哲理的观点。      \"没有一个人回按照死记指令的方法来作画的\".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知识...集中思想在作画对象上,   并且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有居高临下,   没有咄咄逼人。   的一本好书。         
20:04:48   来自: [已注销]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先感谢国家 然后感谢小肉童鞋友情提供本书      当我看到本书如此之新 咳咳 我纠结了      此书貌似就是给想学素描的看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像个目录一样 基本浅尝辄止 像要深入自己学去吧      由于他讲的都学过或者正在深入的学习      我就找一些其他感兴趣的东西      结果在最后几页的一个角落里      看到了 阿尔罕布拉宫的装饰瓷砖      我就悲伤了      想到阿尔罕布拉宫就想到了西班牙      是怎么样的宫殿,能让塔雷加写出如此悲叹哀婉 百转千回的旋律      据说 塔雷加就是在眺望过雪山衬托 夕阳西下的这座宫殿后 才写出了      那首 名曲中的名曲 吉他演奏者的国歌 ――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      突然想了解一下西班牙的历史了               
21:01:34 赃小右  没错 我没看 还提不起兴趣 让我爸帮我拍伯里曼时他善做主张一起拍的 00:02:00   来自: 侯亮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原文(含图):http://www.naowan.com/archives/0/1442      终于下决心开始学画画。一个月的学费不菲,所以早晨上班前、晚上下班后都尽量去画室练习,不能把钱糟蹋了。学了不到一个月,看到自己的素描有所进步,虽然还是入门级,但看倒纸上凸显的画面,还是有所成就感的。 更重要的是,在学画的过程中,还悟得了一些道理,算是一份额外的收获。      1. 关注对象,还是关注作品?      刚学素描时,把握不好线条,总觉得自己画的不直,画的东西不像,改了又改。后来读到《Keys to drawing》书中的一段话,描述的正是我遇到的问题:      【作画时你看哪?是画本身呢,还是作画对象?如果不确定,就做做这个试验。当你作画时,让别人看你的眼睛。眼睛停留在作品上的时间长,还是停留在作画对象上的时间长?这个问题很重要,也是提高水平的关键。】      你猜答案会是什么?我问一个朋友(他不是学画的),他说,当然应该注意作品,因为画的就是作品嘛。而这也是我刚开始学画时的做法。事实上,正确的答案是:眼睛集中在作画对象上,才会画好:      【当你关注的是作品,特别是在刚开始作画时,你就会对自己所做的努力加以判断,结果就导致一种自我干涉、自我分析的批评模式(“那只手臂画的不像。”“脚不可能那样摆。”)作品中的东西不是“错的”,就是“不像”。你可能更多的是依赖于所学的规则和技巧,而不是画实际观察到的事物。... 如果把思想主要集中在作画对象上,就会产生实用性对话。它是一种真正发生于你和所画对象间的对话,能提供给你有关形状、角度以及度量的信息,是你得以在纸上将它们表现出来。】      可不是么,画幅画和开发产品多类似(不好意思,我又引申了)。多思考,多观察,多分析,多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这个产品的用户是谁?要提供什么服务?要提供哪些功能?如何才能最有效的提供这些功能?……”也就是说,关注产品服务的对象。而不是关注实现产品的具体过程(虽然这些过程不能忽视):“用什么技术实现这些功能?某个特性太难设计了,干脆忽略?为了实现这个功能,要花费很多精力,得不偿失?……” 正如画画应该更多的关注对象、光线、明暗而不是画纸上的笔触、线条、技巧一样,如果关注的是产品的实现,而不是产品的功能,那么,就难以设计出好用、易用、为用户喜欢的成功产品,进一步讲,也难以推动技术的探索和创新。      2. 抓整体,还是抓局部?      画画时,无论是最开始的构图,还是后来的铺调子,都容易陷入局部的处理之中。打个比方,画一副头像,不仅要眼睛、鼻子、嘴等各个部位画的很到位,还要互相之间在位置、角度、大小上的一致,不然,就算每个局部都很成功,整副画也不能算作成功。道理也很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勾勒细节其实是很迷惑人的,把握整体反倒需要一种胸怀。或者说,控制全局需要一种领导和管理能力。刚开始画一幅画,切忌在最开始作画时就陷入到对局部细节的刻画之中,一定要时时顾及整体,和其他局部协调刻画。一个绘画作品,就算每个局部都很完美,但如果互相之间错位,那也是一个失败的作品。相反,如果每个局部都有瑕疵,但整体比较协调,那算成功了大半。夸张一点说,一些绘画作品,如果单看局部,看不出什么蛛丝马迹;正是因为组成一个整体,才产生神奇的效果。下图就是一个例子,生动的熊熊烈火,十分逼真;但靠近一看,都是由一些无意义的局部组成的。(该画取自今年10月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副油画,侯亮拍摄。)      【插图:整体,是一团生动的火焰】      【插图:局部,是一些随意的笔触】      引申开来,任何一个产品的开发团队,都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组成(哪怕是一个人承担这些不同的职能),如开发、测试、产品设计,等等。要牢记各功能是一个整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协同工作。否则,即便每个部门工作都很出色,但如果配合不好,也是徒然。而即便这些团队但看起来都很平凡,但是因为能够步调一致、协力配合,最后仍能开发出很好的产品。      3. 根据观察,还是根据常识?      这是一个看似两难的问题。观察,是眼见为实;常识,是普遍科学。似乎哪个都不能违背。但在学画过程中,却要记住:重要的是观察,而不是常识。根据常识,长方体的四个高是相等的;但根据观察,越远的边长度越小。根据常识,脑袋长在脖子上面;但根据观察,仰卧的人脑袋可能长在胸中。事实上,最可怕的往往是常识。如果遵守常识作画,画出的话反倒不像。相反,如果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面前看到的活生生的事物,并用画笔描绘出来,反倒更加是最逼真的。画画是一门关于观察和动手的学问。刚学画时,老师就说,学画常犯的毛病是“眼高手低”:看都能看明白,但无法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这就像一个人很懂乐谱,但是无法用声音表达;很明白游泳的技巧,但不能下水施展一样。太多的“常识”,左右了我们的观察,误导了我们的判断。常识的关键在于“常”,而世界往往是变化的,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相信自己的观察,如果发现和常识违背的地方,要像发现金矿一样,马上挖掘出背后的原因。这是一个纠正“常识”,让自己进步的好机会。(生活中都是“常识”将会多么枯燥啊!)      4. 耐心,耐心,耐心。有足够的耐心么?      作画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有学过画的同事对我说,他最不喜欢铺调子,一遍一遍很麻烦。画画确实需要很大的耐心。不过,看到一张空白的纸上,最开始出现线条,后来出现面,接下来出现明暗,出现逼真的效果,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下面三幅画是我所画的大卫像的石膏局部。这个看似简单的素描,耗费了我2个小时的时间。用线条构成面,把不同的面用凸凹的视觉形式展现出来,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      画作是打磨出来的,好产品也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对象,而不是作品;要重视整体,协调局部;要相信观察,而不是相信常识。      【插图:大卫(石膏),最后的成稿。作者侯亮】      【插图:大卫(石膏),最初只是一些线条。作者侯亮】      最后,推荐《Keys to drawing(素描的诀窍)》这本书。“只要能握笔,就能学会作画。”如果说艺术是相通的话,那么,这不仅是一本教你学画的书。      ---   闹玩(不是闹着玩):   http://www.naowan.com/
23:15:25 只剩苹果核  学画画,很好啊。
23:41:54 长乐未央  受启发了。
09:11:40 被风吹过的夏天  我也想学画画   LZ报的是哪种类型的培训班?收费怎样?
10:59:12 侯亮  是在一个画室学习,每小时200元,或者每月2000多不限时。
19:15:17 都料董  那画室真够黑的啊……
19:00:57 Seven  无图无真相
14:02:31 Annmi  说的非常好,支持你的观点。【……一个从小学画画的人】
19:57:59 Elaine  你好哦,你学的这个画室学费挺贵的,请问老师是哪里的呢?我也想学画画,谢谢 13:09:54   来自: yiyi-以以 (花农小姐姐)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以前一直很想学画画 但总是被这样那样的理由牵绊着   今年是本命年 在左手腕绑上红丝带的那一刻 决定 今年要给自己留些纪念   我的女同学选今年背包去了西藏   我的男同学选今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我没有那么大的勇气   只是在我琐碎的小生活中有了细微的改变 终于开始认真画画      买了2B铅笔 可塑橡皮 画板 素描纸   《素描的诀窍》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还有一本素描范本的书      于是 若有其事的开始了      向学过画画的朋友请教 我该从哪里开始呢   朋友说 先画线条吧   我楞了一下   线条?   线条谁不会画 这也要练吗   可是当真正捏着铅笔时 明白了什么叫“手眼不协调”   看着这么简单的线条 怎么就画不直呢   横线条 竖线条      练了几次后 开始画几何图形   圆 ---正方体---圆+正方体---八棱柱---锥形      通过一根线条一根线条   才慢慢知道怎么掌握手中的笔   才慢慢知道 橡皮也是一种笔   才慢慢知道 画画时 心可以这么安静      每次和自己比赛   每次都有进步      现在还在继续学习画画   我喜欢这样属于画画的安静时光      我的画   http://newyiyi.blogb</logs/.html   
13:29:14 丫头  可塑橡皮 画板 素描纸   在成都哪里有卖的呢?我已经买了这本书啦
22:09:49 yiyi-以以  我都在新华书店买的   一般文具店也会有   另外还需要买一些夹子或者大头钉 用来将素描纸固定在画板上
14:23:04 丫头  我小学的时候美术就很一般,但是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学画画了,看了你的自述,更增添的动力,呵呵
12:44:03 yiyi-以以  我们一起努力吧 :)
18:42:10 旖漪  楼主加油喽   还应该注意些细节问题哦   比如说哈,那个棱锥有点点歪,什么的   还有就是,如果下一步开始上调子的话,轮廓不需要这么重的
23:47:14 罗思丁  我也是一直想学画画,也有《像艺术家一样思考》。铅笔很多很多,以至于一见到铅笔就想买,还特意买了一卷画纸到现在还没拆封过……总对自己说时间忙,等我搬新家稳定后我要好好学画画,好好练手绘……不知道搬家后又会编什么理由来。能静下心来画画挺好的,会发现很多细节自己从未留意过。
19:01:10 yiyi-以以   18:42:10 旖漪   谢谢:) 记下了   
19:03:24 yiyi-以以   23:47:14 罗思丁   “会发现很多细节自己从未留意过”   完全同意
13:40:54 lilian  这本书我也有,不过都没按照书一步一步地画。。。。主要是看下有什么要注意的,自己画的时候感觉一下。      光练习很难维持兴趣,我好喜欢颜色。。。 22:40:06   来自: mar.kao (在北京一个人怎么过周末)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我是做it的,刚工作了两年。但渐渐觉得工作的枯燥,生活不顺心。最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自己还是有绘画天分,可惜上高中的时候,就被扼杀了。在我们那边人看来,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会报艺体专业。而且家里条件也不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总觉的己不能这么自私,应该要为父母着想,就这样放弃了。   今天在豆瓣上,看到这么多大哥大姐,工作多年还热爱绘画啊。这种热爱,特别纯粹,特别让人感动。   特别这位大哥   /a.htm?www.douban.com/review/1764982/   太让我感触了,   我觉得,明天开始!不!从今天开始就,学素描。   还有就是有个提议,能不能建个组,把大家的作品(只限于非专业)的作品传上来,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18:17:17 ……  等着你传了看看
23:30:05 阿福|---__  我也喜欢素描
00:04:31 Li  不小心按到了一个“有不合适问题的按钮”,不知道怎么取消,大哥(或大姐)不要怪我……
12:27:14 William@Peking  支持支持,我跟楼主有着类似的经历,对绘画念念不忘,偶尔也动动笔,但是不会素描,只会丁点卡通。希望在这里跟大家共同进步,让我拾回童年的梦想。
11:53:28 elva  “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会报艺体专业”,你这是对艺术的侮辱、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侮辱,我看,你还是别跟风学素描了,真正的热爱艺术的人又怎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14:20:28 mar.kao   11:53:28 elva  “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会报艺体专业”,你这是对艺术的侮辱、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侮辱,我看,你还是别跟风学素描了,真正的热爱艺术的人又怎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      突然想起&密码》,/a.htm?www.douban.com/subject/3266968/,里的一句话“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 。最近在看《丑陋的中国人》,楼上的评论就泡出来的。应该是“整个宇宙”派来的吧。不知道你是哪个星球的。人头马星座,还是xo 星座的。。。。。   1.我没侮辱艺术,充其量最多在侮辱那些在国内搞艺术的人。(其实也没有)   2.我还没那么大能耐   3.在侮辱艺术的常常是那些搞艺术的人。   对于艺术教育,可能除了中央美院之类的学习校,还能冒一下泡,还有其他千千万万的艺术系的学生,大都多不还是浑浑噩噩的。美院其实就是“美容院”,隆胸、修眉、拉皮,换张脸。那里想过为艺术献身,只是把它当成吃饭了工具罢了,希望艺术为自己献身。现在国内那么多艺术家,没几个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还是媚俗的活着,从这个坑到那个坑,从这个圈子到那个圈子。圈内互相取暖,坑外互相攻击。平民和牧师同时淫乱,是谁侮辱了神呢?   跑题了。希望我不是“整个宇宙”派来的,没在自我膨胀。         
10:54:18 elva  你又一次侮辱了中国的各大美院和美院学生,请自重。
16:10:16 小蛆  喜欢就是喜欢,别的都不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贵之处~   真的很喜欢画画,喜欢颜色和线条无尽的变幻~可惜连基础技巧都没有
11:27:36 Sonia~星马  5楼的同学非常激动的歪曲了楼主的意思......似乎应该先去学习一下语文....不然,真的是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侮辱...
18:41:47 MARTIN CHIU  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会报艺体专业      我文化课成绩是不好 专业课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
15:05:25 elva  谁也别拿艺术做幌子 ,也别以为自己语文有多好。没上过艺术系的你们这些人,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妙。喜欢美术,和选择专业都是自己的事,谁也别踩着艺术系的学生抬高自己罢,没有谁比谁高贵 。我的评论到此结束,如果搂主真的爱美术谁也拦不住,只是请注意说话方式,毕竟,你也是热切地发表了出来,学艺术的,不学的谁都能看到。告退。
11:59:17 小蛆  同意专业艺术人才更能真正懂得艺术,外行人应该先做好自己的本职
22:25:51 Flashtony  各自的小我在对战。 专业与非专业都不重要,重要是你来自本心的喜欢,而不是让别人如何看你。来自专业的自傲恰恰变成的专业提升的心魔。   艺术这种东西说的好听是对心灵的慰藉,不好听是虚妄.   -------同意专业艺术人才更能真正懂得艺术,外行人应该先做好自己的本职   难得只有母鸡才知蛋的味道吗?      
11:05:12 有点神   11:59:17 dolphin  同意专业艺术人才更能真正懂得艺术,外行人应该先做好自己的本职      艺术在每个人的心里,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艺术建个高台,并且认为只有“专业”的人才真正懂得是不是偏离艺术的真谛太远了呢,一个不能引起大众内心共鸣的东西,一个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欣赏”的东西,我们还能称之为艺术么?
12:12:13 云见风欣  很理解LZ,我们高中因为是重点学校,所以很多学习跟不上的人才会选择走艺术道路,他们也顶多是为了混学历。   但还是有很多真正有艺术天分的人去了高等学府进修   而我,只是为了爱好,才想去画画
23:49:03 shana  奇怪,楼主只是写“在我们那边人看来,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会报艺体专业。”,学过语文的人也知道这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描述吧,并不代表楼主本人的观点,却抓住后面一句话来批判,比较搞笑。我上小学那个时候环境也是这样的,导致我当时很想学却没有学得了。现在工作了重新拿起笔开始学习,希望能与各位正在学习素描的同仁们共勉!
23:51:44 shana  很赞同楼主的观点能有这样的绘画学习小组,由非专业的刚入门的同学组成,期待啊。。
15:25:20 Auron  呵呵,有些同志激动了,在我上学那会也差不多有这样的情况,文化成绩相对较差的也有转去报考艺术专业。。
10:22:20 云非若兮  当楼主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证明楼主是虚荣心多么强的一个人,只有文化成绩不好的人才去学艺术,意思是楼主你文化成绩很好,即便你真的很好,那么你为了所谓的这种说法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放弃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我想楼主也只是一个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庸人罢了,学习是众生平等的,我们不应该谴责楼主这种人不配学画,但是希望楼主能在学画中悟出一些道理,那些所谓的文化成绩那些人们为评价一个人而强加上去的评判标准并不都是真理。一个文化成绩不好的人见得道德品质低下,所谓古人所说,修身 齐家 平天下,那也是把修身放在首位。能说出这种话也只能证明楼主修养还不到家,那么我们这些所谓学艺术的曾经的艺体生没有必要对这句话多纠结以显得我们失去了多年来画画所得到的修养。我想我们从画画总悟得最多的是豁达,宽容内敛,才气是自身的挡不住的光芒。审美是大众的需求,美术在生活各个方面满足大众狭义上的审美,生活提升了品味。    最后我想说我也是你所谓那种文化成绩不好的艺体生,我并没有考取你所谓能出人才的 中央美院,我只在一个普普通通的艺术院校学习设计。我现在快乐的工作,投入激情的画画创作,品味生活的品质,我尽个人的微薄力量贡献社会,我没觉得我比别人差,也从来没看不起任何人,我坚持个人的审美原则,但不干涉别人的生活也不对别人的生活妄加评论。    无论是你是专业画画的还是非专业的,画画时一种感性的思维,每个人通过它会达到不同的天堂,希望你能在画画中悟出更多的道理。但是最无可厚非的是画画能培养你的修养,让你又别与比人的气质。 15:15:03   来自: 火星人激光剑 (/a.htm?/)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铅笔的型号与正确使用-送给大家~         直到18世纪末,世界上还只有英、德两国有铅笔供应,拿破仑发动了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命令法国的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石墨矿,然后造出铅笔。但法国的石墨矿质量差,而且储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好使耐用的铅笔芯。   以石墨与粘土相配,以木质为外壳,便于修改。极大的改变了画家、测绘人员等使用木炭条之类的工具时的脏手、不易修改、不易携带等缺陷,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使用。   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型号的划分,根据铅笔的硬度,偏硬为H(hard,硬度),偏软为B(black,黑的深度):12B―B、HB、H―12H。“B”型铅笔石墨含量大,粘土含量小。前面的数字越大,铅笔越粗越软,也就越深;“H”型铅笔粘土含量大,石墨含量小。前面的数字越大,铅笔越细越硬,也就越浅。HB铅笔为粘土和石墨对半的铅芯。还有一种标有“F”记号的铅笔,这是英文firm(坚固的)一词的首字母, 表明硬度、黑度在HB或B之间。   铅笔的使用要讲究型号合适。例如:平时写字用的铅笔是“HB”,画速写一般用“8B”以上,填涂答题卡时使用“2B”。   一般来说我们绘画时使用铅笔的型号范围是6H―8B。通常以“HB”作为起稿、铺调子的基本型号,因为“HB”软硬适中,不易划伤纸张(硬铅),或太深而不利于“色阶”体现以至于画面太脏(软铅)。软铅和硬铅的使用一定要适度,因地适宜。此外,还要考虑纸张是否“挂铅”等因素。   铅笔的正确使用,会给我们的画面带来更好的表现力和艺术氛围。
13:45:57   来自: 三点 (Bach Invention 1)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女孩:“妈妈,你是做什么的呀”。   妈妈:“我是美术教授,恩,就是教哥哥姐姐们画画的”。   小女孩瞪大眼睛:“你是说他们都忘了”。    --摘自我记忆中的一本书      一,缘起   先谈一谈笔者的背景,可能有助于各位读者理解这篇文章。我从事工程行业,平时与电脑为伴,大约有超过十年的时间没怎么碰过笔了。记得小学的时候,每次上美术课,都是草草了事,像鬼画符一样把一堆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图形扔在纸头上。我不怎么在乎美术成绩,从升学的角度看,美术是块鸡肋。那时候的我,比现在功利,轻视所有升学考试无关的课程,“砍掉了自己的枝枝蔓蔓”。      中学,大学也是这样度过的,除了恋爱,和短暂的工作激情,其他都是淡而无味。工作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同事,他和我谈起绘画和雕塑。那时,我虽然对这两样东西没什么兴趣,但是出于礼貌,还是洗耳恭听。他是那么的激情澎湃,讲到自己绘画和雕塑的乐趣,滔滔不绝。他从小在少年宫学习绘画,工作以后,自费学习过雕塑。估计整个公司只有我表示出友好的态度,他像碰到了知音,把自己的绘画和雕塑作品都拿给我看,还推荐我去美术馆走走。      一次,我和女友一同去美术馆,正好碰到欧洲艺术展,这一看便爱上了。我在高中的时候也有相似的经历,第一次在音乐课上听到Beethoven的交响乐,便到商店里将Beethoven的九个交响乐磁带都买了回来,等到吃完晚饭,一边洗碗,一边听磁带,跟着吹口哨。就这样听了三年(还有Mozart,Bach,柴氏还有其他大家的作品,不过Beethoven作为我的初恋,永远占据首席),以至于后来可以自己想听哪一段,便在脑子里“点播”,脑海里就会响起优美的旋律。      说不清是什么东西吸引了我,可能是那些线条让我蠢蠢欲动,我定定地站在那些画作之前,不愿离去。我想弄清究竟是什么东西吸引我,我仔细观察画上的笔触线条,比较色彩,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我败下阵来。我发现理工科的素养无法帮助我欣赏这些绘画作品。在我的眼里,绘画是神秘的,一个二维图形具有的力量让我激动不已,同时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家,我立即将两本书翻了出来,其中一本是Richard Feynman的“别闹了,费曼先生”,Feynman是物理学大家,诺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个老顽童,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绘画(他早逝的第一任妻子曾鼓励他这么做),竟然举办了画展,并且卖出了一幅画。他认为物理教学应该向绘画教学取经,他的绘画老师从来不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之类的话,只是教授他一些观察的基本技巧,然后鼓励他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并将其描绘下来。      如果说Feynman的话是纸上谈兵,那么第二本书,Sven Hedin的“我的探险生涯”,则提供了最好的实例,Hedin先生是到达中国西藏的第一个欧洲地理学者,在长达十多年的旅途中,Hedin描绘了大量的人物,风景,建筑素描和速写,他的画到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生动。看着Hedin的画,我想我得到了答案,那是一种活力,创作者自身的活力和生活态度,它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伤心失望时,会说“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而在我们快乐时,“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响起了美妙的音乐”。我们面对着的是同一个世界,世界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观察者。相比之下,照片的主观性要小一些,无论如何,照片是通过镜头和底片看世界。就像老鹰的视觉能力五倍于人(相机的视觉能力一定能超过老鹰),但老鹰对于视觉美却可能一无所知,这一点有待动物学者确证。      我发现我爱上了绘画,更具体一点是素描。我想学素描,而且要趁早。记得两位管理学大师Peter Deruk和大前沿一都表达过相似的观点,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在退休之后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所事事,老年女性比较合群,但是老年男性一般比较容易孤立,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不想到中年以后,只剩下看电视这个娱乐方式。虽然我离退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如果能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爱好,也是不错的选择(我曾经想去学乐器,但是由于环境关系,不得不作罢)。而绘画似乎符合我对于兴趣的要求,便宜,容易携带,不妨碍别人,这点尤其重要。让我比较忐忑的一点是,我是不是学绘画的料,不过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我已经下了决心开始,并且我的目标不是成为专业画家。      二,开始学习绘画   工程师做事情都比较教条,先要资料调研,也就是读书,包括Bert的素描的诀窍,还有Betty的右脑系列(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本书在Amazon的drawing栏目排名第一),还买了些Vincent的画挂在墙上,是不是有点儿迂。每天睡觉之前都会读一个小时闲书,我一遍一遍地读Betty和Bert,读他们的绘画教学理论(Betty偏务虚,而Bert偏务实,如果想研究绘画心理学,看Betty,如果想学素描,看Bert),并且很快生厌。我之前有较好的数学和心理学基础,所以Betty和Bert的理论在我看来比较简单。绘画难道就是这样的,那我也不需要参加什么美术班了,自学吧。我将Bert的书作为主要参考。      我在网上选购了素描所需的画材:   笔2支:2B,4B(数字越大,铅笔越软)   橡皮2块:普通绘图橡皮,可塑橡皮(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成任意形状,比如可以擦出眼球上的反光)   速写本1本:A4大小,110g纸(110g指单位面积纸的重量,越大越好)   以上产品总计 15~20 元,可以在网上购得。因为都是耐用品,尽量选国外的大牌子。另外,美术刀,胶带纸有时也会有用,这两样共5元。如果还有闲钱,可以买瓶定画液和资料册,将自己的作品保存下来,这两样共20多元。   为了学画,还问朋友借了WACOM的数位板,用下来完全没有使用铅笔时的触感,这种感觉对于初学者掌握用笔力度与纸张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重要了。而且最关键的是,绘画的技巧不是靠数位板可以弥补的。数位板能使绘画高手画起来更方便,而不能使一个初学者成为大师。      画材还没到,我就用家里有的铅笔(中华2B)和旧笔记本练了起来。第一幅画的是自己的手,也就是素描的诀窍,第一章的第二个练习。我把门关上,第一次耐心地开始勾勒自己的手,大概10分钟之后,我就忘记了时间,只有自己的左手,和纸上逐渐浮现的印象。      完成最后一笔,签上名和日期,我抬头看钟,发现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仔细观察,发现大拇指和手掌画的还不错,中指有点儿比例失调,我又把画翻过来,透过灯光看,发现其他的一些比例失调问题和颜色的深浅问题。修改以后,我把自己的作品和书上的习作比较,发现自己画的还不错,心里一阵激动,看来这个兴趣没有选错。      接着我又画了家里的椅子,一些水果蔬菜,以及瓶瓶罐罐。那个时候,我开始把Bert提到的目测法全部用了上去,帮助我绘画。但是我立即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画出来的东西不够生动,对了,我一直没有上调子,画中的物体没有光影的衬托,怎么行呢?在我的印象里,我从未学会上调子,在学校里,我画出的图总是一团一团黑乎乎,脏兮兮的东西,分不清是动物还是植物。如果我画一只狗,画面上的东西就像是一只刚在泥塘里打过滚的可怜的残疾狗。我想,我一定要学会上调子,它会给我的画作水平带来质的飞跃。      Bert的书里第二章的一个练习是画色度条,一个很好的练习。可惜旧笔记本的纸张粗糙度不够,铅笔上的铅墨无法容易地附着在纸上,于是年龄大的好处渐渐显露出来了,我怀着极大的耐性一遍一遍地轻轻地让铅笔在纸上散步,我把这种方法戏称为“洒沙子法”,也就是说让铅笔的笔头在纸上散步,边走边撒沙子(铅墨),用力就撒得厚,不用力就撒得薄。每次撒薄薄的一层,几轮之后,我需要的色调就呈现在眼前了。我用铅笔和钢笔(交叉斜线法)画了好些个色度条,心里渐渐有底了。      有了色度条的基本功,接下来就是Bert书中的黑白美女照片,我花了两个小时把她临摹了下来,可以说效果非常好,几乎可以乱真。后来我才知道,年轻女性是最容易画的,她没有皱纹,只有一个小小的酒窝阴影,而且眼睛是闭着的,所以省去了许多麻烦。      为了巩固这些技巧,我又找了一些黑白照片来临摹,我发现老人的肖像细节难把握,他们的皱纹太多,脸上高低不平,在照片上留下阴影。不过只要我开始下了第一笔,慢慢的,这些画就能浮现出来。所以在开始作画时,要有耐性,不断发现问题,修改,这样循环往复。      过了几天,收到了淘宝上买的画材,发现画起来是舒服多了。之后给家人,朋友看看,他们说,想不到你画画还有一套。听到这些,“心里可甜了”。      我现在的计划是,先学会素描,等到技法比较成熟了,再练速写(就像写字要先练正楷,再练行书或者草书一样,补记,Bert认为速写和素描应该一起训练,见书中,第二章,自由笔势)。Sven Hedin和他的速写永远是我学习的对象。      三,尝试肖像写生:   画了一段时间静物后,有点儿于不满足于简单形状的物体,便劝说爸爸来当我的Model。他老人家经不起利诱(我同意帮他洗几次碗),同意给我2个小时。      在画之前又一次仔细阅读了Bert第三章的“正面观察”,在脑子里把整个过程走了一遍,比如要注意哪些比例关系,等等。Model就座,我让他盯住我的眼睛。先把那些最重要的关系用目测法测试了一遍,画出大概的轮廓。轮廓还没画完,便发现A4纸实在是太小了,耳朵只能摆上半个。      画完粗糙的轮廓,大概用了15分钟,爸爸已经坐不住了,开始左摇右晃,嘴里唠唠叨叨。我赶紧让他老人家休息,端茶送瓜子。不经意间,让他看到了草图,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太可怕了,别让人家看到我是这个样子”。我说“草图当然是比较丑陋的,我还没上调子呢,所以不生动,而且我是第一次做肖像写生,你看过第一次写字就能写出柳公权的吗”。      休息片刻,考虑到他老人家的心理感受,又把轮廓改了改,重点突出老男人的阳刚之气。这样修修补补,1个小时就过去了,其间又休息了好几次。      接下来就是上调子,这是轮廓之后的重头戏。我一改以前过于细致的“洒沙子法”(这种方法画出的调子逼真,但是所花时间太多,估计我爸不会给我这么多时间),而采用草笔,自由笔试和控制笔势交替(在一个映射块上先飞速画上几笔,看看效果,如果好,再用控制笔试的交叉斜线法微调)。      2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真的就像Bert说的那样,一直处在“观察-记忆-绘画”的循环中。我都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脑子里就是两张面孔(纸上的和真实的)。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幻觉,我爸真正的脸跑到了纸上,是不是很有趣。      由于时间太短加上我技艺不精,画出来的肖像显得呆板,没有生气。老爷子说你应该让我摆出笑容来啊。我说,我让你笑2个小时,你能坚持下来吗。      注:传说达芬奇在画“门娜丽莎”时,为了捕捉女主角微笑的美妙瞬间,给她讲了几个小时的笑话。      四,自学绘画总结:   0.学绘画从素描,速写,写生开始练起。练习观察世界的能力和手眼协同能力。即时想学漫画,也最好要有写生的基础,因为漫画上的素材,也是从生活中的物体夸张,扭曲,组合而来的。比如,我们看到的外星人漫画,都有我们这个世界的动物和人类的影子。漫画可以参见Bert的另一本书“创意素描的诀窍”。      1.找一个安静的房间,在门口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即使奥巴马先生来,我也不见。投入至少1个小时的专注时间,专心地画一幅画。先大致确定明暗,接着将大轮廓画出来,然后是更细节的轮廓,最后慢慢地上调子。不要想着每天花20分钟,一周画一幅,因为把你自己带入绘画的境界大概都要这么长时间,我有时会瞪着物体看15分钟,用目测法确定明暗和比例关系。20分钟以后,你会忘记了自己在作画,忘记了时间,沉浸在绘画的美妙世界里。      2.相信你所看到的(在这一点上和杜威的实证主义的眼见为实是不是很像?)。把它画下来,即使你画上去的时候看起来不太像。等到画完的时候再看看,可能会觉得非常完美。所以说绘画的训练方法最好是写生,而不是描图,与其描别人看到的东西,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呢。说到底,绘画最重要的是训练人的观察能力。      3.写生的时候需要一些技巧和工具。比如技巧有目测法(素描的诀窍,第三章),透视作画(素描的诀窍,第五章),完全可以从书上学到,对于有初中几何基础的读者没有任何难度。工具都可以自制,比如取景器(将一个纸板中间挖一个框,框的长宽比等于你的画的长宽比,我记得在Betty的书上有取景器的改良版,即将两根线交叉,其中一水平,一垂直,这样就可以对准中点了),Betty还提到了比例尺和角度计,用上面提到的目测法都可以粗略地模拟这几种工具。      4.如果觉得写生太难,可以从画黑白照片开始。翻翻家里的老照片,顺便欣赏长辈的花样年华,让照相机帮你看这个世界。比如,在素描的诀窍第二章有一个搭配色调的练习,是临摹一个女人的照片,尽量画地和照片上一样。顺便说一句,这张照片的构图也非常美,可以参考素描的诀窍,第七章,背景和图像的关系,以及图片裁切的技法。据我所知,有些一流画家也常常借助光学仪器看世界,但这不妨碍他们的一世英名。      5.画完了之后,要检查画作。离远了看(这在一开始画轮廓的时候就要做,不要等画到细节了才发现比例失调,和透视问题),从各个角度看这张画,通过镜子看画作的像(丰子恺),或者将画翻过来放在灯和观察者之间(达芬奇的原话是把静物放在灯和画作之间,检查静物和画作的区别,我借鉴了他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看到画作的反像。我试过达芬奇的方法,比较管用。      6.学习大师的风格。每一位大师都有独特的风格,将他与其他二流画家区别开来。Bert的书上就有好些例子可以模仿。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前,一般也借鉴过其他大师的风格。      7.享受这个过程吧。如果觉得累,或者不想做,就不要勉强自己。绘画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磨砺。从Betty的书中,我们得知Van Gough早期的作品有比例失调的问题,而他渐渐克服了这个问题。所以要耐心地对待自己不成熟的画技,只要坚持练习,总有飞跃的那一天。         一个上午,终于写完了,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这里借刘谦的台词“如果您热爱绘画,如果您觉得有趣,我的要求不多,10秒钟的掌声加1个推荐”:)       五,后记:   一个月之后,当我又翻开这篇文章,读着大家的评论,心中混合着两种味道。思来想去,还是应该向大家公开,也给这篇文章一个结尾。      其一是甜甜的高兴。看到我的文章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帮助大家鼓足勇气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又没有勇气去做的事,心里真是无比的舒畅。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认为,为人师表的最高标准就是让学生爱上这门课,我想Bert的书(也许还有我的文章,自己smile一下)绝对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其二是酸酸的惭愧。因为从两周前开始,钢琴已经代替了纸笔,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在购买数码钢琴之前,我仔细考虑过自己真正的兴趣。我不得不承认,我选择绘画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环境不允许其他爱好。而我从高中起最喜欢的是古典音乐,可以说绘画对我的吸引小于音乐。就这样,我又去了解了乐器的现状,发现数码钢琴是不错的选择,价格是真钢琴的零头,音量可以调节,还可以用耳机,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了。      注:数码钢琴的具体型号是Yamaha P85,总共3600大洋,音色是大三角钢琴,还有选择性延音踏板,这在一般的立式钢琴上是没有的。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把房门关好,弹高音,那正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练习曲从拜厄和车尔尼开始,挑着弹,目标是古典时期的贝多芬和巴赫。      其三又是甜甜的高兴,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也了解了自己。去做“一件一直想做又始终没有开始的事”总是困难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越是“想”做,越是无法开始,自己会给自己设置大量的障碍。反而一些不一定非常想做的事情,做起来没什么障碍。所以说,我的文章给了我自己勇气和暗示:我既然能开始绘画学习,我也一定能开始钢琴学习。顺便说一句,我现在已经能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我希望这个爱好能持续下去,成为一生的爱好。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所爱,并坚持下去,谢谢:)      另一篇,自学钢琴记   /a.htm?www.douban.com/note//      美文共赏:   我与绘画的缘分 丘吉尔   /a.htm?www.douban.com/group/topic/9879081/      回复请不要用\"mark\"之类无意义的句子。
16:24:00 坐井观天的蛙  一个即将选修素描的本科生~   谢谢!很有帮助!
14:41:29 丁谷相   记得十来岁的时候,狂热的爱上了画画,一到星期六下午,就在家里对着美术课本上的素描画,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只是我们那个时代美术对升学毫无作用。渐渐的学业负担加重,就丢掉了。一晃20来年都过去了。很怀念那个痴迷画画的少时岁月。    很想把画画的爱好捡起来。
16:11:26 豆儿  想要学习素描的想法已经在心头缠绕很久很久,却始终未曾实施。在这个月底就要结束的考试和毕业论文之后,希望自己能真正开始。只是用素描的手法,用最简单、最纯粹的线条,黑白的画面,记录下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最美丽城市,她的海、她的岛、她的桥、她的一石一草。。记下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动,和那些由幸福与伤悲所组成的,永远铭刻于心的记忆。   谢谢。
16:28:13 一直晴天  掌声一下
16:57:49 木耳  是Sven Hedin,一个传奇。   我要重学素描。   谢谢。
17:17:35 四月四日  赞一个
17:33:09 三点  改过来了,谢谢木耳:)
18:08:05 火星人激光剑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一个场景的感受--说说素描   光影之下的东西都很有美感的,画出来要加强这样的效果,会很美。前几天看了一个人像写生,女人长的...但是画出来就是好看。      光把体积表现的很有立体感,人物似乎都不是重要的了...      画素描要注意节奏(歌曲也是有节奏,想想那些交响曲,自己摇头晃脑的感受一下~美~),用素描的手法就是黑白灰要分明。想今天刚看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的时候,小军在泳池里面的那个场景一点阳光普照的感觉都没(相对于《毕业生》里男主角那段在泳池里面的场景...当然可能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故事和场景有自己的用意。),我认为这段场景的光感实在不好。整部片阳光的感觉也不是特别强烈。      既然想学就要运用。      以前做设计的时候竟然常常把素描的基础抛弃,都不知道自己学素描是干什么的了...      还好,我认识到了这种白痴行为。
18:12:26 火星人激光剑  学会了规律老人和年轻人都一样的,越老到好画了。呵呵~
18:21:53 Lucciola  绘画是一样很神圣的事情,我能够花费一整天坐在那里,只为了描绘一样东西,世界消失在我的背后,这种感觉很好~      还有,推荐多买点8B的铅笔,虽然,你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会下手比较没有轻重,但是,8B厚重的颜色,运用自如后会非常让人着迷的~
18:53:50 小夏  绘画可以让世界都变得安静,可是我总是画不好素描。。。
21:13:21 nae  让自己的素描看起来是素描,比如安格尔的素描,最开始画的时候我们用线条堆积感觉,,到最后,最漂亮的线条是干净的。就是你以前画的很轻的线,表现光的线,就不画变为留白,,只有眼睛和手指和脚尖精细用4b甚至5b来雕刻,,,就能最接近你想表达感情的方式了    小感想,大家不要笑我hiahia
21:37:45 芒   7.画完了之后,要检查画作。从各个角度看这张画,通过镜子看画作的像(丰子恺),或者将画翻过来放在灯和观察者之间(达芬奇)。我试过达芬奇的方法,比较管用。      这个口否具体讲一下啊:)
21:39:06 芒  还想问问楼主和各位,学素描的顺序?就是说,静物,石膏像,和写生,各个部分怎么练习呢?~
22:04:42 三点  username,很好的问题,我根据它们修改了原文。
16:42:44 洛/single  小女孩:“妈妈,你是做什么的呀”。   妈妈:“我是美术教授,恩,就是教哥哥姐姐们画画的”。   小女孩瞪大眼睛:“你是说他们都忘了”。      --摘自我记忆中的一本书      
19:48:00 强盗同学  Bert的这本 什么书?
21:48:09 三点  素描的诀窍
16:28:41 nae  解释为什么对着镜子检查    人的视觉会产生错觉。就像右撇子左撇子一样,眼睛会习惯性将看到的画面中心偏向一方,就好像中心不正的取景器 这个偏差就是著名的黄金分割 让你看起来舒适,却不科学。所以反过来看可以反方向纠正视觉偏差
21:14:58 火星人激光剑  那不如把画的画倒过来看~
21:45:59 三点  倒过来能检查吗?
10:24:13 小鱼只会飞  哈哈哈,要放在固定的地方,站远一点。,对不对着镜子无所谓的,推荐画的时候就站着画,很开阔。      可以用铅笔量取固定的距离比例,取高取宽,取左取右。   素描毕竟是理性的东西,而速写是可爱而感性的东西。      很多画家画素描是为了给自己的油画打底稿,嗯,推荐一下佛洛依德的素描吧,可以单独成为艺术品。以及埃贡.希勒的速写,不过起步的时候还是可以多临摹古典大师的。
10:25:26 小鱼只会飞  素描是从开不见的东西开始,到看见的东西结束。
15:58:46 火星人激光剑  可以的,把画倒过来看,很能检查形体是为准确,还有还有体积塑造是否正确。   
15:39:30 Lucciola  啊~想起来~推荐N.费辛的速写~!!   非常有FEELING ~
19:50:23 nae  倒过来还是一个画面,不是这个意思,我解释能力好差。。5555
20:24:25 火星人激光剑  倒过来以后再去看你画的物体,观察物体的体积是否表达的充分,是否表达的到位,这样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且还可以看是否物体的形状准确,这都是倒过来看能容易开出来的。      当然,倒过来看和正过来看都一样的画~那你的形态和体积就表达的很好了~
20:25:36 火星人激光剑  LZ也说了,用镜子检查,也是很好的办法~LSSSSSSS某个地方有解释~
22:27:24 三点  我会逐渐加入肖像写生,景物写生,建筑写生等,可能会有些琐碎:)
01:21:53 火星人激光剑  我喜欢画最简单的石膏,还有人头像,嘻嘻~      有空去画画景物去,特别想画画物体的质感。      多写生比较好~
23:39:07    刚买了《素描的诀窍》正在学。。。   
14:54:05 火星人激光剑  好久没见LZ啦~
22:07:59 武啦妞子  作者真是个有耐心和毅力的人,有志者事竟成,要向您学习
19:27:01 三点  惭愧惭愧,加了“后记”。
21:24:23 三点  :),我还想写一篇“自学钢琴-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自述”,不知道有没有人感兴趣,只是不能发在“素描的诀窍”下面了。
21:42:37 aliceshouse  你快写“自学钢琴-一个音乐爱好者的自述”吧,方便的话,给我发个豆邮,谢谢!
01:45:32 火星人激光剑  呵呵,终于更新啦~
23:03:44 七生  得挺好,很用。
06:31:53 3dmaxhy  感谢分享,很受用!
19:27:16 火星人激光剑  LZ怎么画了一会就去弹琴了...
20:26:05 三点  辛丰年的书里提到,Van Gough在绘画之前,也喜欢过钢琴,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绘画,这就是命运:)。   
20:34:39 火星人激光剑  不管怎么说,对于不以画画为生的人来讲,这也没什么。重要是调节生活的情调。烦躁的时候选择画画或者弹琴都一样。恩,你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感受和体会。      没有贬义,LZ别多想哈。      我以后决定常画自画像~
22:33:31 三点  恩,你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感受和体会。相当同意这句话,只有自己画过,才能更好地体会绘画的乐趣和提高欣赏水平。况且有时候,浅尝辄止也不错,有助于保持爱好者的心态。      从我这几个月的体会来看,钢琴技巧要比绘画难地多。在书里读到,要成为一般的钢琴演奏家,至少付出25000小时的训练时间,差不多10年,每天8个小时,这真是一门残酷的艺术。(绘画要多少时间?)      不过当我在钢琴上弹出贝多芬“月光”的三连音,和著名的“命运”第一乐章时,那种感觉,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还有个小插曲,周末弹练习曲的时候,有一只小麻雀停在我家阳台上,静静的听钢琴声,(麻雀是否有听觉?),大概待了一分钟后离去。它可算是迄今为止听我弹琴时间最长的听众了:)
22:40:56 火星人激光剑  LZ,我给你看一个帖子。      我前一阵在读毕加索传,感受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看不懂他的画,或许是因为接受的东西太多了。      这边有一个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困惑的。         为什么我做不好饭?画不好画?弹不好琴?      哈哈~         地址:/a.htm?www.douban.com/review/1130882/   
23:07:40 火星人激光剑  LZ走啦?
10:15:25 三点  推荐一本书,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   /a.htm?www.douban.com/subject/2143015/
22:59:59 火星人激光剑  谢谢!
19:09:50 三点  不用谢:)
10:52:00 枉凝眉  18岁左右的那时候,非常喜欢梵高的《星空》。按照“梵高的油画都是可以还原成素描得”的这样的体会,一个下雨的傍晚,我依照着《星空》的黑白印刷物,尝试着用自己的铅笔画下。   至今犹记得那4个多小时时间的流淌,世界只剩下我和梵高,那黑色的火焰在眼前跳跃,有着晕光的星星闪烁闪烁……      LZ的自述写得真好,阅读之中,我生命中曾经那么真切的时光又回来了。
18:37:38 小鱼只会飞  看到有这么多人真心喜欢画画,我真开心~
01:04:13 骠悍  别的不多说了,赞楼主!
13:20:05 snowspring  鼓掌..
22:09:24 2xt 瞬间收藏家  在书店见过达芬奇的素描集,明天再去看看……
22:48:12 Andréa  很好的书评!!
18:15:27 冰箱里那一点光  把学画的经历写得如此详细~      鼓掌一下了
11:32:43 奶酪布丁  致敬!
10:06:13 藏书人  艺术和生活应该都是相同的,要把现实的物体映射到内心抽象的物件再具体到笔尖的东西该多么有趣啊
23:46:27 动物那啥来着  我只知道,耐心。也是我最缺的。
22:31:00 winyi-好好读书  恩,非常感谢!在找自学素描的书找到的,《艺术家一样思考》也打算看看。非常感谢这么休息的指导介绍起步啊。连素材,准备工具等都有,实在太感谢啊!   而且 古典音乐我也很喜欢啊!! 小时候学过弹琴,不过也是苦于买不起钢琴这种高级品啊!握手。去看看另一篇
19:40:08 ~落  写的非常非常好 支持你!我也挺喜欢钢琴的 尤其是重音 但是五音不全手指长度也不标准呵呵 所以还是学画画 因为也很喜欢动漫~~
21:05:11 D#~角5媾嗳  绘画是一种享受,它可以使你到达一种境界。比喻;达芬奇所绘画《蒙娜丽莎》,还有凡高的等等作品,它们并非有神韵而制作,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达到一种高境界............
15:15:29 [已注销]  哎 正需要这样的过来人的自述啊……涂涂画画十几年 该正规学习了
14:52:54 MR Lost&Found  keep doing
23:52:33 shana  深受鼓舞啊深受鼓舞,我要坚持!!
15:18:43 Antares  记得以前做什么事情思想都不能集中,但是在绘画的时候却是例外。   一坐3,4 个小时,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16:34:45 老一套牛皮  看到这篇文章,心里痒得很啊
09:57:22 catomy  谢谢楼主,其实绘画主要是一种兴趣,因为全身心的投入,创作很有成就感,能专心做一件事情,很开心。
22:12:23 Theo  真心谢谢楼主。我买了这本书,也想像你一样开始画了
01:00:36 kaka1990  楼主感谢你哦,我也才刚刚开始学素描,认真看了你文章很有启发。
20:40:06 芝士铅笔和硬糖  拾回童年的梦想   不要年华老去的时候,生活依然苍白得了无生趣   刚刚买了这本书,还有另外一本创意素描的诀窍,按图索骥到了这里   LZ的文章那么真切而热烈,令人一看再看   绘画和音乐,能够多少认同固然重要,更迷人的是那个沉醉的过程吧   沉迷其中,那么快乐~   
19:55:24 玉米棒  一个初入美术的人 觉得 还是 色彩更能表现出内心
22:00:44 左耳  一样是理科大学生 一样 对素描产生了极大兴趣 看完楼主文章 决定要自学素描 太诱惑人了
23:21:04 苜蓿|promise  我也是想学画画和钢琴的。。。从很小的时候都想 现在已经工作了 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初学素描?~~ 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很受鼓舞 恩 我会努力的!
20:52:08 vanmildert  很感谢楼主花一上午时间写了这么长的文章。   一是给私心充满各种梦想,却总是怯于实践的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reference,另外是因为看到这种这种平实饱满的文字觉得很亲切。我曾经非常喜欢看一个理工科毕业的人写的文字,可无奈他视写文章为一大负担。   希望楼主继续追寻自己的各种梦想。Never too late to learn!
20:26:20 飘扬的笑  我是大二的学生,不是绘画专业的,学的专业也与绘画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已经决定了学素描,自学,。给所有存在动力的我们加油,放飞自己的梦想
13:09:12 CD.me  ‘年轻女性是最容易画的’...      可能实际刚好相反,在必须融入骨骼、肌肉和皮肤肌理的情况下,   青年女子比较难表现~   
13:05:52 HavenKid  看了你写的,我这个美术专业的学生都自叹不如了。。。。。好久都没有画画了,刚刚买了几个速写本,准备利用暑假好好练练手!
23:45:14 kaka1990  呵呵,这个帖子生命力真强,这么长时间了还有人来留言。楼主有魄力!
23:13:59 三点  是魅力。
10:59:35 水叮当316  LZ要是把画作上传就更好了,
11:16:38 降温的微微荫  不错,LZ钢琴弹得怎样了?
14:35:22 三点  开始弹巴赫的创意曲。
01:49:20 starry  好文章,感谢楼主!
10:18:42 nagiaqiao  我现在和女儿也在学习素描,画画的时候心灵澄净,感觉很好。向楼主学习,认真画下去。
12:53:43 Shirley  楼主是我的榜样啊
03:55:14 chirose  看了lz的文章,打算I懋P和白,好好W一W。
10:28:40 猪猪爱豆瓣  鼓足勇气做一些自己想做又没有勇气做的事 13:59:05   来自: soso (漫卷诗书喜欲狂)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如果你像我一样是初学者,喜欢画画而又总觉得自己画不好,这本书上的技巧一定能帮助你更好的描绘图案。      这本书中每一章都会教你几个诀窍,每个作业都告诉你用什么标准去检查,完成一幅作品的时间,教授的过程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步骤开始一些稍显乏味的练习,从第一章开始你学到的每个技巧动能马上运用到作品中,并体会其中的乐趣,按照练习做下来你的水平一定会大增      这本书不讨论深奥的理论知识,作者把多年绘画的心得说出来让你直接体会作画的乐趣和成就感,整本读完也许只要几个小时,要做练习的话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总之我的评价是受益匪浅,我感觉与作者有一次十分愉快的交流
15:39:29 花生小盆友  没有一点画画功底的人,有帮助吗? 20:38:56   来自: 牛精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快f公司今天才l.慢....   f回磉@里,豆k真是毒淼,大毒!!!!!!!!!!!!!!!!!!!!!!!!!!!      
05:12:41 火星人激光剑  呵呵,又破费了把~ 19:12:49   来自: 王满囤 (越简单,越幸福。)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因为这本书告诉我,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还告诉我要保持自己的一颗好奇心。   告诉我不要迷信权威,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正确的方法,要享受过程的快乐。   感觉让人看了很舒服的书。
20:32:19 [已注销]  呵呵,我可以培养你~和姐学素描吧~ 20:12:36   来自: nileriver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小学三年级,老师反复的强调不可以去描任何一条线,多余的线条都要擦掉,画了一个学年圆型和三角形的石膏以后放弃素描了。今天再拿到这本书真是感慨,如果那时候有这样的老师大概不会放弃绘画吧!
17:14:30 小骆驼商队  “不可以去描任何一条线,多余的线条都要擦掉”   那位老师说的也有他的道理吧 :) 23:33:28   来自: 哆啦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我是个工作离不开绘画的人,无奈工作前没大量练习过,只是在历年的美术课、大学里的素描选修课中画过一些作业,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指导,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书里将绘画、艺术用明了的语言、图示教授,并布置了详细的练习作业。仔细阅读、勤奋练习,就像真正拥有一个艺术家作为自己的素描老师一样,充满趣味而且进步飞快!
20:24:55   来自: 全部标记为已读 (知性神医)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我差点都要忘记这本书了,今天看见真是倍感亲切,这书是高一时候买的,高二就通读了,结果高三时老师弄过来给我们当了教材,我差点给他讲,后来就去了北京,离开了那个概念。   对于初学者开始,这书是培养自我的最佳辅导,基本上看完之后形成风格不经历大的波折,你辈子也就这么样了。如果你要做个自由的画家,你可以把它当圣经看,如果你不能这样,你只是为了考个学校,弄个学历什么的,劝你还是放弃了,你按那个画下去,让学校看见,基本可以把你划入到走火入魔的境界,或者大言不敢涉评,事实的讲,就是你被孤立了,没什么说的,就一个字,惨。   两个畜生在催我吃饭,不说了。
22:52:09 Mazzy  为什么这么讲啊   那这书到底好是不好啊==b
13:30:33 古奈   22:52:09 Mazzy  为什么这么讲啊     那这书到底好是不好啊==b      ------------------------------      同问
16:58:43 全部标记为已读  不会吧 这样也看不懂?
14:50:32 versace  书很好 但是适用于想自由作画的朋友   如果期望这本书能指导你的美术高考之类   拿就放弃这个想法吧      
21:12:22 阿 WEI  哈哈 我的大思想家!!!
20:18:16 莴苣  两个畜生在催我吃饭....      是哪两个畜牲阿......
17:05:15 [已注销]  我也对最后两句比较好奇~   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未尝不是好事~现在学校里的孩子有几个是有自己风格的~都是流水线生产下来的了~
20:06:45 shadow  为了考试而学的东西,总是几乎没什么兴趣可言 18:38:10   来自: 石之轩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这本书只让我知道了一件事,这件事可能被忽略,即使画了多年。      素描就是,用你的笔,还原你眼睛的所见。没有思想的参与,没有心理的变形,这样的作品会随着你握笔技巧的熟练度,而越来越精彩。      
14:46:34 versace  同意 严重同意   但这条对于眼睛近视的人来说是个打击   而我 就是这样的人   呜呜      
14:58:42 [已注销]  我感觉恰恰相反 12:58:39   来自: little O 素描的诀窍的评论 &&   如果能够回到从前,我希望能认真的学习美术甚至选择作为自己的专业,但是现在我只是很单纯的想要画画,就算没有人会欣赏、就算会把龙猫画成机器猫也无所谓,我真的很享受那种高度专注而又平静的投入一件事的过程,而且完成之后超有成就感――虽然实在不是什么起眼的成就,但是比起工作和生活中一大堆貌似不可能的任务相比还是很小儿科。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素描的诀窍》是相当好的一本书,毕竟我还是很想把龙猫画得更想龙猫一点,即使是毫无基础的初学者也可以从中获益良多。   请容许我发扬一下超女的自娱自乐精神:想画就画,要画得漂亮!
10:03:00 [已注销]  嗯,我现在也有一种想画画的冲动~
23:57:45 丁晓  和你的感觉很像   投入的画画是很好的感觉
14:55:24 啊啊婆婆  郁闷,网上每这本书卖啊~~~~~
11:31:34 kenishy布老师|宓郊  喜欢你的文字   
14:03:03 aliceshouse  支持。
01:07:21 qwerty  和你一印N艺W,m然不可能W得很I了,不可能那它成事I了
01:25:05 芝哩芭啦  “我真的很享受那种高度专注而又平静的投入一件事的过程”      有同感~可惜时间已逝,每天对着这台机器实在乏味,拿起纸笔,这种朴素的感觉很好~
15:11:44 扬子江渔夫   点错了
22:51:11 Mazzy  呵呵,
19:37:33 麦子  谢谢
10:32:16 . ma琴琴ヤ  喜欢静下心来去画画的感觉~\"向往\"      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山坡上,拿着笔享受生活中的画~
23:02:32 Joyida  在别的学校的图书馆发现这本书,让同学帮忙借了,觉得很是受用啊.
23:21:40 我得了一种不吃碎碎冰就会死的病  每天都说想画画,可是把画具冰冻了一个暑假了。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感觉真不好。         不过,我爱画画
08:33:13 EE  “我真的很享受那种高度专注而又平静的投入一件事的过程,而且完成之后超有成就感”      Y
20:29:08 光年M51  虽然 与所学专业 毫无关系    但就是想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11:06:31 阿蛛蛛  说出了我的心声。   不要那么功利的看待艺术,艺术本就是为了照亮我们自己的心灵。
13:37:08 keep smile  做以为自己永远都学不会的事情
22:23:58 HellGirl  等你们学了专业了,可能就不喜欢了???所以啊,美好的还是留在心中吧。美院现在太???
13:05:48 火星人激光剑  说的好!
10:36:54 改自己  我也很喜欢这种感受,是多么的美妙
13:24:41 爱好者  说的好!我的一个爱好比较多的额,这个,也在我将来的目标之中。。。
15:31:26 Antares  喜欢就行。
22:04:02 左耳  赞
20:39:09 阿凯  的确啊!
11:02:03 s\'agapo.  虽然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看着别人漂亮的作品,就有那种冲动.   想握笔,感觉好期待,
01:39:54 夏。未央  同感
00:42:18 杳杳  楼主的话给我了继续画画的理由。。。   以前画漫画的时候,化的一般,但是很开心,心理上觉得笔下的人物是活的。后来被教育,升学考试之类的才是人间正道,就不画画了,画起来也失去了那种快乐的感觉。。。我知道我变得功利了。。。
22:58:25 vivi  楼主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19:55:12 s\'agapo.  激动的喊,我们下半年的课有美术课,好欣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美术画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