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营改增对物流业的影响发展存在哪些差距

中国物流业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及发展趋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1.00
&&¥1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物流业与国外同行业的差距及发展趋势
物​流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用户名/昵称/邮箱直接登录
医药物流:正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医药物流是一个大市场,所有的医药物流都应进入市场自由买卖,这是一种割不断的横向联结。   目前,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十分稚嫩,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医药物流公司一般都拥有自己的上、下游企业,因而往往采用企业(集团)内自营模式,实现企业内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和配送。这使得医药流通环节大大缩短,从而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这对规范医药市场,减少幕后操作,降低药品价格,打击假冒伪劣及非法药品市场,也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这也使得我国医药物流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遍存在着技术、体制、观念上的一些障碍.目前,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相比仍然显得十分稚嫩,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存在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费用高、效益差、秩序乱等主要问题。   规模之阻:市场集中度低   当前,我国从事药品批发的企业多而小,我国名列前10位的流通批发企业的销售额之和占市场总额的20%左右。而美国的医药市场规模是我国的近十倍,但美国的前三大药品流通批发商却占据了其国内市场的95%。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中国医药流通商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低下,成为医药物流发展的瓶颈。   医药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其次才是为了强化自身的核心业务。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了赢取更多的客户,就必须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规模优势。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组织客户群体,开展共同运输、联合配送;既可以减少交叉运输、空车返程,节约费用,同时还借助规模运作,实施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综合化、系统化。而目前,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普遍规模较小。   目前,国内确实有少数小型医药经营企业已经意识到,把企业内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大幅度降低本企业的流通费用。即便如此,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业务也仅限于仓储和运输。这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医药经营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总构成缺乏足够认识,往往只看到直接的运输和仓储成本,而把管理和库存成本排除在物流成本之外。实际上,在整个物流综合成本中,显性成本约占50%~60%,隐性成本约占40%~50%。库存量过大与流动资金周转慢不仅成了加大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而且成为影响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美国,许多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更倾向于把自己的物流业务完全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其中包括显性成本构成的物流活动,如运输、储存;也包括隐性成本构成的物流活动,如库存控制、信息处理等。相比之下,我国相当多的中小型医药经营企业仍然保留着“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从药品的采购到销售全过程的一系列物流活动完全由企业自身独立承担,持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理念。   体制之碍:条块分割路难行   医药物流是一个大市场,所有的医药物流都应进入市场自由买卖,这是一种割不断的横向联结。但部门分割的政策管理体制却把这种联结纵向切断,跨部门的东西很难形成整合与整体效应。在医药零售行业,按有关法规实行的是特许经营,需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才能够申请营业执照。虽然开办零售药店必需具备某些必要条件,且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进入的门槛较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对零售药店经营缺乏必要的规范。
  首先是工商政策与药监政策不配套。国家药监机构允许连锁企业跨区域经营,可以对异地所属连锁门店进行垂直管理和物流配送,而且连锁企业在公司的设置程序上也不违背《公司法》规定。可是按照工商部门的政策,就是同一法人主体在同一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分店也全部都是分公司,而不是连锁企业。这种政策间的不相协调,势必制约医药商业物流的发展,因为医药物流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大型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   其次是医药市场行政分割、地方保护严重,与现代物流业是相排斥的。现代商业物流要求打破地区界限,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将信息技术革命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将专业化分工推进到更高的层面,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而在市场分割状态下,往往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批发企业,其物流组织形式分散、低效、高耗,这样势必对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产生不利影响。   管理之缺:缺乏核心竞争力   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即缺少医药物流管理,缺少医药物流网络体系,缺少医药物流的增值服务。在短缺经济下,不讲服务,更不讲增值服务,造成了中国传统物流业缺的是顾客服务理念,而这种服务理念不是短时期能形成的。虽然中国医药物流的基础设施与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大多为粗放经营,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率低。因此,目前医药流通业极为缺乏医药物流的管理,或者说目前的管理不能适应医药物流的发展。   长期以来医药流通企业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企业都不区分自身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医药行业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萌芽状态。   按照现代物流管理原则中供应链管理原理,批发商必须和零售商、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关系除了人与人的交流外,还需要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撑。如果没有这样的支撑,物流经营者对货源单位不熟悉,对零售药店、医院药房不能够有效的管理、及时配送,配送率不高,没有竞争力。我国现有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地区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多数医药流通商业企业缺乏市场开发和市场服务能力,这阻碍了医药流通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现代流通企业必须通过业务的整合和流通配送环节的优化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现在中国的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都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中心,各物流中心分别由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管理,即他们在负责商品生产、流通或销售的同时,也全权负责商品流动或管理的事务。显然,这种形式的物流中心可以整合医药企业自身的资源,但其在利益上表现为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能对商品流动、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造成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长期来看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及经营成本较高。   技术之失:“物”难“畅流”
  技术障碍是制约我国医药物流最主要的原因:   1.信息化水平落后。在发达国家,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当发达,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都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得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的自动化水平。而在我国,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医药物流企业并没有运用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缺乏相互链接和共享,远远没有达到物流运作所要求的信息化水平。尽管许多药品供应商、中间商、零售商、医院药房等都配备了电子计算机,但由于相互之间大多没有形成网络,因而发]的作用极为有限。   2.医药生产企业、商业批发企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药品标准编码。我国目前物资编码尚未实现标准化,各个领域分别制订了自己的物流编码,其结果是不同领域之间情报不能传递,电子计算机无法联网,因而妨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工商企业、医疗机构自行设计的编码,还是总后卫生部等各种组织设计的编码,均是自成体系,因而只能在各自的系统内使用,相互之间并不能兼容。药品进入不同的连锁门店,就相应印上自己的编码。进入超市的非处方药,则被纳入超市的编码系统。不同的连锁企业之间、连锁企业与超市之间的互不兼容,势必会造成信息处理和流通效率低下,这是困扰物流配送的又一大难题。(文章来源:医药经济报)
此新闻暂无评论哦!赶紧抢坐沙发吧!
& [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赢商网观点]
综合体省市:苏州吴中区面积:15万O社区商业省市:深圳南山区面积:2万O社区商业省市:深圳龙岗区面积:0.5万O商业裙楼省市:郑州惠济区面积:1.8万O综合体省市:深圳龙岗区面积:10万O
中餐品牌定位:中高档拓展区域:全国快餐品牌定位:大众化拓展区域:全国KTV品牌定位:中高档拓展区域:华南区域,华东区域,西北区域中餐品牌定位:高档拓展区域:全国家居用品品牌定位:中高档拓展区域:全国
各位地产人,这个五一你有假吗?吐槽赢大奖,说说那些奇葩事!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_励志成长-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原作者:肖 红 朱艳玲)摘要: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2005年起外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的政策限制关税壁垒将撤销,分销、仓储、运输、信息等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虽然我国的物流水平近期有所提高,基础建设效果明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与发展物流降低成本的目标相悖。因此,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物流巨头的挑战。通过SWOT分析,我国物流企业要把握时机,提升自己的实力,做到强强联合,提高中小型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向第三方物流发展,争取与物流巨头合作的机会。关键词:中小物流企业;国际物流巨头;出路;第三方物流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4-06根据我国人世时的承诺,日以后,外资物流公司可以在华设立独资分公司,中国物流业敞开大门,直面世界物流业的挑战和竞争。我国大量的中小型采用传统技术手段,提供简单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企业将面临人世之后国际物流巨头的威胁。由于条件有限,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病日益严重。面对挑战,如何改变经营方式,改善服务进而走出困境,是众多物流企业在急切寻找的答案。一、中小物流企业所处的市场背景(一)当今物流巨头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早在20世纪90年代,外资物流企业就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一些具有先进物流技术与经验的国际物流机构纷纷在中国投资,建立物流分支机构,开发物流代理业务,注册独资企业或以结盟或以并购股权的形式与国内物流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抢滩中国物流市场。其中,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大型物流企业为主。例如,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日新”,“丸红”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还设立独资的“上海住友仓储”,日本伊藤忠在北京设立“太平洋物流公司”。同时澳大利亚的232公司在上海注册合资了“上海天地快运”公司,并在广州、天津、北京设立分公司,英国的“英之杰”公司在南京合资成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DHL与中外运结盟,中远联手TNT打造物流公司等。物流市场全面开放的步伐加快,目前外资竞争最激烈的是国际货邮及快递业。如美国FedEx,目前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覆盖220多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4~5年内再新增100多个城市;美国UPS已拿到直飞北京、上海的6个航班,并在我国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荷兰TNT的服务已覆盖我国200多个城市,网点超过2000个,使中国市场成为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德国DHL已覆盖中国318个城市,开设了50家分公司。另外,外资对汽车物流、能源物流、港口物流投入也很大,港口物流与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领域。以普洛斯为代表的新型物流产业也已基本完成中国东部、中部的布局,推动了中国物流园区建设的进程。跨国物流企业的强势进入,究其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深化的具体表现。跨国物流企业迅速进入我国,抢占迅速增长的物流市场成为可能,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对于中国物流来说,国内物流业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这将是一个重新洗牌的痛苦过程,也是中国物流崛起的一大机遇。(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1、基本发展现状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量将有10%~20%的增长,商业企业的物流总量也有12%的增长。2007年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增长15%以上,物流总费用规模预计增长11%以上,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以上。到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将达到11972亿元,并将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2、基础建设效果明显,物流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1)我国物流业形成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硬件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公路、铁路、内河、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规模扩大速度明显。(2)近年,我国的物流设备设施改进和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运输工具,条形码、激光导引车、立体化仓库、自动化装卸的机械设备在我国也得到了普遍采用。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于软件和服务的投入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建设投入100万元以下的占13.6%,101万--200万元的占15.3%,201~500万元的占22.9%,501万~1000万元的占13.6%,1001万~2000万元的占11.0%,2001万~5000万元的占14.4%,5000万元以上的占9.3%。另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MRP、WMS(仓库管理系统)、BCP(条码印制系统)和RP(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已经被众多企业采用。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物流效率和节约了成本,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物流发展区域体系基本形成。以新兴经济核心圈为中心形成的物流布局将成为中国物流体系发展的核心部分和辐射中心。他们分别是: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以厦门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及即将出现的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南物流圈和以西安、兰州为中心的西部地区物流圈;这些物流圈将成为推动中国物流发展的有力支点,以高效便利的运输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信息化平台,以多功能配送中心为节点和专业物流公司为主导的全国物流体系正在从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中形成。3、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通过一组数字的比较可以发现(见表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总水平落后,物流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有资料显示,美国的托盘拥有总量约为15亿~20亿个,人均占有7~8个;日本的托盘拥有总量已接近10亿个,人均占有4~5个;韩国托盘达到人均占有1.1个;而我国托盘拥有总量仅有1.2亿至1.4亿个,人均仅0.1个左右。我们的物流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的差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正好与发展物流降低成本的目标相悖。因此,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所谓中小物流企业,一般指那些固定资产10130万元以下、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企业员工500人以下的物流企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约有99%的物流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小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物流市场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面临十分严峻的状况。1、我国物流企业具有的优势(1)国内企业熟悉市场环境。由于多年来依托国内发展,已经形成相当的网络优势。如中远国际货运有(原作者:肖 红 朱艳玲)限公司已经在国内建立了300多个业务网点,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业务网络。(2)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3)具有一批多年从事运输服务的骨干技术人才。(4)有相对固定的流通渠道。一些公司在国内市场享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品牌效应。(5)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为稳定的货主和市场份额等。2、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劣势 (1)内陆的物流基础设施仍然非常薄弱。物资向偏远内陆地区分拨仍然很困难;缺乏较完善的服务控制手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平时的通讯与联系主要是电话(或移动电话)与传真机,它们不仅准确率低,及时性差,而且出错率高。(2)货物运输成本较高。中国的货物运输成本比西方高出3倍,物流费用占了货品总成本多达30%,这个比例比西方高出10%。目前,中国物流费用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7%,而在西方物流费用只占10%。据统计,我国货运车辆的空驶率平均为49%,其中有17.2%的物流企业空驶率达50%。另外,自2004年5月以来,物流运输业的利润较前有大幅度减少。首先是与运输成本相关的油价不断惊人上涨;其次是正式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严令禁止车辆超载,导致运输成本加大。过去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可以装到15吨之多。而禁令出台以后,物流公司为保证一定的收益,只有提升运营单价。油价上涨导致客户流失。中小物流企业本来的客户就不是很多,或许因一、二个客户丢失。公司就维持不下去。所以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新的交通法规能够一直严格执行下去,那些主要从事营运的小物流企业将会有一半以上倒闭。(3)我国物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4)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我国物流行业管理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比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管理。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5)物流企业规模小,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造成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6)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原是传统的物资企业、传统的储运业或是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分拆而来。他们往往被动地满足客户需要,在服务项目的开拓、市场反应速度、价值定位等方面都未能实行市场运作。我国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7)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8)本土物流企业大多经营时间较短,资金缺乏,规模有限,也难以得到金融市场的支持。中小型物流企业没有现代金融所需要的融资条件,既没有诚信记录也没有多少可提供担保的资产,不能满足金融市场资金的安全性;资金投入后需要时难以及时低成本地变现,流动性差。由于盈利性低,中小型物流企业不会像大型物流企业那样,要想得到金融资金的支持是非常困难的。(9)在全球化优势方面,本土企业更是无法与西方物流企业比拟的。以TNT快递为例,其在全球已有超过50年的运作经验,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TNT可以在帮助客户节省费用的同时,提供更多灵活性的服务。(10)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与决策权受到制约。以省(市)级物流主管部门为例,对物流的管理就有国资委、发改委,外经委,交通部,港务局,贸易局,物资局,海关,铁路局,民航总局等,物流企业至少同时受到3至5个部门的监管,这大大地制约了企业运营。(11)没有长远规划,市场定位不准,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服务没有自己的特色,羊群效应明显,一窝蜂上设备,上项目,短期效益可能较好,但没有长远规划,后期肯定会造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资源浪费。3、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1)客户需求进一步增长。不断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于物流服务外包的强烈愿望将会带来更多的企业为了满足市场急剧扩张,带来了巨大的外包物流需求。(2)物流行业巨大增长潜力,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增长。(3)合作关系进一步成熟。为了与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将有更多客户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达成利益共享或风险共担协议,从而使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与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合理分享效益,降低合作风险。(4)我国整体国民经济良好而稳定的增长势头。(5)政策上,我国政府积极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6)我国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4、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威胁国内物流形成国企外企民企三足鼎立竞争格局;2005年中国的物流和快递市场向外资全面开放,跨国物流企业加快了进军中国的步伐。它们进入中国后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迅速扩张,抢占国内市场,并以其在全球的网络优势,为跨国企业提供全程全面的物流服务。二、如何面对国际物流巨头的入侵中国物流企业面临两种未来:一是随着市场的开放,大量外资企业涌入,势单力薄的物流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局或被兼并收购;二是延长企业内部供应链,不断增加物流服务的内涵,加大物流的增值服务,创新服务项目,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在竞争激烈的物流领域占一席之地。中国市场逐步开放融入WTO。中国企业要把握时机,提升自己的实力,主要要做到如下几点:(一)强强联合从当前来看,就是如何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借鉴跨国公司竞争的经验,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与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加强联合,从货源、资金、网络的规模化人手,通过兼并、代理等方式,走规模经营之路。像欧美等国,物流市场80%的份额被20家特大型跨国物流企业所垄断。通过兼并、重组,组织一些大的物流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改造,强强联合,扩大规模,有利于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公司,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提高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与信任度。尽管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能吸引不少人员就业,但中小型物流企业能力有限,从一开始就难以引起社会的重视。(二)提高中小型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原作者:肖 红 朱艳玲)企业综合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成本投入下快速适应和占领市场的能力。提高竞争力要做到下列几点:1、加快建立企业资源的整合速度机制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及时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的关键是要有较快的资源供应和整合速度。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下游的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快,前、后置时间,配送间隔就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快,商品周转次数就越多。加速企业供应链建设。可以驱动成本的降低,使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市场,服务于用户。中小企业的特征是规模小,船小好调头,其资源的整合速度能迅速做出转变。2、提高技术与服务的创新水平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定位与完善化且有不断创新能力。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要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3、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处理好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应充分运用供应链思想为下游服务,为最终用户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同物流各种中介组织的联系,目前我国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培育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物流中介组织。各种物流中介组织一般均能根据企业的需要,努力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也会对成员企业上至高级管理人员,下至一般雇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为使成员能更迅速地了解有关信息和工作动态,广泛的使用计算机就可随时了解最新信息,替企业做好谋划。4、尽早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手段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需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控制。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信息投入,加大信息化硬件的建设;其次尽可能进行横向联合,开放各自的物流资源,形成信息共享;第三,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处理机制,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梳理出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P)、机器人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中小型物流企业应尽可能早点采用这些现代化物流手段,以在综合竞争力的竞争中再加一码。5、中小型物流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技术人才,如优秀的营销人员、业务熟练的装卸工、高素质的配送员和物管员。优秀的营销人员可以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业务熟练的装卸工人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高素质的配送人员外出送货,其优质的服务会给公司带来回头客和较好的收益;同样地,经验丰富的物管员可以合理地运用条形码和区位码,快速、准确、无误地存取货物,提高工作效率。许多物流高级人才由于薪酬高,而不被中小型物流企业所用。我国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类人员跟普通从业人员的薪酬差距很大。一个普通的员工一个月的薪金2000元,而一个高级物流经理可能是10万元。中小型物流企业往往对此认识不足,高级人才大部分都进入大中型物流企业。而21世纪的竞争恰恰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流失越发加大了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竞争难度。(三)向第三方物流发展1、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环境分析r0(1)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据Morgan Stanley的统计结果,2004年中国由第三方物流处理的产品总量的16%,经第三方物流环节的工业原始生产资料占总量的20%。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只占总体物流业务的2%,美国为8%,欧洲为10%。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2)物流需求无处不在如蒙牛的“货的”现象:蒙牛现在共有近2000多辆各式各样的冷藏运输车辆作物流服务,每一辆车都带制冷设备,价值20多万,加起来可得四个多亿资金。其实这些车没有一辆是蒙牛购置的,全部是整合社会的运输资源。蒙牛只有一个部门管运输,仅仅几个人,几十平方米的环境。类似这类大型生产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都有竞争优势。为了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它们乐意把非核心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或以战略联盟形式,交由外部组织承担。从而为供应链核心竞争力赢得优势,这样就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奥运物流将带来机遇。北京市物流协会会长王国丰认为,“与奥运会相关的物流需求总量大约为433亿元人民币,有可能是物流需求量最大的一届奥运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交通运输发展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已在西部12个省区规划了35万公里的公路和1万公里铁路以及重要的干线和支线民用机场的建设目标,这些都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量的增加,假日经济、会展经济将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从而带动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3)物流市场环境逐步改善2004年九部委联合发文,从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简化通关手续,拓宽融资渠道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推出了各项政策同时,在降低通行费用,取消国际货代企业审批,启用新版联运发票,推进物流标准化等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这说明我国第三方物流有巨大的市场潜能可以发掘。(4)中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向第三方转型存在优势。下表为西方国家有关第三方物流的调查。从结果上看,欧美企业在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最常见的内容是仓储,共同运输和车队等。在所有的物流服务中,除仓储服务外,运输服务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大大地超过其他的服务。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前身是运输货运代理公司,由于自身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一直以来都是以货物运输组织为主要业务,对货运代理部分非常熟悉。因此,汽车货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2、如何发展第三方物流(1)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规模化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600亿~700亿元,不仅规模小,而且高度分散。在1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占到2%以上的市场份额,无法满足客户的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应通过重组与购并,逐步形成少量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和服务产品,在特定物流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第三方服务。&&中小物流企业转型初期由于实力的限制,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利用现有的市场,向熟悉的客户推销第三方服务,打开市场。在保证对原有客户忠诚度的基础上发展争取新客户。(3)物流服务以大型企业为依托,有针对性量体裁衣。&&以当前客户为中心,设计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目的。他们应该在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方面达成共识,树立与顾客达到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的思想。在一定资源条件下,甚至在不利用外部资源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用户结构,集中资源为主要和重要的用户服务,甚至为单一客户服务,从而形成经营规模化。例如目前广州宝供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领域做的比较出色的公司。1993年,美国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后,把其在中国市场的物流业务交给宝供物流的货物转运站。有了全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加盟,宝洁的物流服务迅速登上了一个国际水准的高台阶。3、争取与物流巨头合作与学习的机会中国物流业的对外开放过程是渐进的,中国本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可以在这些宝贵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物流服务水平。争取到更多的国内和国外的客户。其次,这些国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虽然长期从事物流服务,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行业知识和运营经验、先进的理论、完善的设施。这些公司资产庞大,有完善的海外网络,但是在中国缺少网络资源和运输资产,而要建立自己的网络需要大量的投资,并且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他们大多是通过与内地物流企业合作的方式经营其业务,这样不会增加他们在中国提供物流服务的成本,而且向中国的物流企业提供了学习其先进的思想和经营方式的机会。我国的物流发展要站在世界物流发展的肩膀上,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外资优势,&&“师夷长技以治夷”。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参与国际竞争,加速物流国际化进程。像海尔的国际化战略一样,充分整合国内物流资源,加速物流发展的国际化进程,进而进军国际物流市场。&责任编校:齐&&民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励志成长好评励志成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业行业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