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选秀节目中的奇葩葩

作文:艺术奇葩――对联
艺术奇葩――对联
  艺术奇葩――对联
  对联,大家肯定非常熟悉,它是从我国五代时期开始盛行的。第一幅对联产生于五代孟昶的寝室门上,上联是“新年纳余庆”,下联是: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至今还能在许多户人家的大门上看到。  对联它巧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组成两联,有如鸳鸯戏水,又似莲花并蒂,短小精僻,是中华民族文化星河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对联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一些话语,它很具有趣味性,有时添上一丁点儿桃酥,原联的意思就会改变,令人难以捉摸。  从前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就是关于对联的。  明末清初,洪承畴做寿时,一个书生赠他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人们不明白这副对联的意思,那书生解释说:“首句隐藏无人,次句隐说无耻”,令洪寿畴暴跳如雷。后人用这副对联来批评卖国贼袁世凯,对他的所做所为十分愤怒。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肯定又知道了一些对联的结构,只要巧用语言,对联就可以蕴含许多道理,如上面的一则小故事,就是一个交际联,用于人口头交流,另外,对联还分春联,装饰联,专用联,名胜联,我就有一些名胜联,看了之后,你一定会从中懂得它蕴含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著名的大江,有些文人墨客就写了许多对联来通过长江抒发感想: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风采三秋明月,文章万里长江;大地迎春红日照,长江破浪白帆飞……这些对联都有它的价值。有人从中知道了高尚品格,有人学到许多文学,对联能让许多人受益匪浅,所以我们要好好理解对联。  为了更好地认识对联,我们班还举行了一次“对联交流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我看到了解缙的聪明才学,感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艺术百花园中,我最喜欢对联这一朵奇葩!
艺术奇葩――对联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对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研究.pdf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内蒙古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对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姓名:王金凤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指导教师:道尔吉
座机电话号码
对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对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对联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与其他文学艺术一样,经历了
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成熟过程。随着对联艺术文体形式的完善和应用范围的扩大,
它日益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已成为传统文化、社会文学艺术、
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联艺术的起源和发
展,梳理归纳对联艺术的种类,分析研究对联的构成形式、修辞手段和艺术特点,
力求阐明对联艺术得以继承发展,并深受历代各个阶层人们喜爱的原因。我们相
信,随着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对联艺术将得到充分的普及和提高。这朵独
具特色的艺苑奇葩,必将开放的更加繁盛、艳丽。
关键词:对联,对偶,类型,特点,功能
对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oftheArtof
Inhereitance
Development
artformowned
Abstraet:Coupletunique
people.Asany
otherformof
literature,it
experiencedlongprocessdevelopment
maturity.Withstylep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朋友圈曝奇葩对联:站立搂飘七小对 东西南北中发白
编辑:刘双
[导读]长春市民王先生25日来电反映:除夕这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副奇葩对联。这副对联太有意思了。
长春市民王先生25日来电反映:除夕这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副奇葩对联。这副对联太有意思了。
新文化记者迟久阳核实报道:对联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呢?王先生说,他除夕在看微信朋友圈时,一下子就被微友发的一张照片吸引住了,这张照片拍的是一个住宅楼里的防盗门。
上联:站立搂飘七小对。下联:东西南北中发白。横批:打骰对宝。
最有意思的是,门上贴的不是&福&字,而是一个大红贴&&&&赢&。
王先生笑着说,贴这副对联的人,一定是想在过年期间来个全麻啊。
其实,类似的奇葩对联,网上也会搜出不少。比如,在某医院的麻醉科室,就有&高手&琢磨出对联&&&
上联:打一针便可手足麻木。下联:吹口气立刻人事不省。横批:不痛就行。
骨科室有一副对联&&&上联:非木匠,非石匠,也曾挥锯弄锤。下联:是医生?是强盗?经常绑手缚足。横批:刀斧情深。
您觉得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双]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2015年南京中考录取查询及分数线查询中考录取查询: 查询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
2013年南京市联合体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来源:/e/6a1d8b17e3.shtml&&&&作者:/ohr//6a1cb68e99.rar&&&& 14:14:55
  欢迎关注中考网微信(ID:zhongkao_com),2015年中考真题、作文、查分、分数线、填报志愿、录取全程跟进!
(秦淮区、浦口区、原下关区、沿江工业区、栖霞区)
南京联合体2013年初三练习
一(23分)
1.&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 。&&&&&&&&&&& (《诗经&周南》)
(2)但使龙城飞将在,&&&&&&&&&&&&&&&& 。&&&&&&&&&&&&&&&&&&&& (王昌龄《出塞》)
&(3)&&&&&&&&&&&&&&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4)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曹刿论战》)
(9) 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蓦然(m&)&&&&&& 阴霾(m&i)&&&&&&& 断壁残垣(yu&n)
B.瞻望(zhān)&&&&& 沙砾(l&)&&&&&&&& 吹毛求疵(cī)
C.倒坍(tān)&&&&&& 枭鸟(xiāo)&&&&&& 五行缺土(x&ng)
D.战栗(l&)&&&&&&& 阔绰(chu&)&&&&&& 锲而不舍(q&)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和谐&&&&&&&&&&&& 波涛汹涌&&&&&&&&&&& 侧隐之心
B.揣摩&&&&&&&&&&&& 如坐针毡&&&&&&&&&&&& 目光灼灼
C.诉讼&&&&&&&&&&&& 海市盛楼&&&&&&&&&&&& 引颈受戳
D.收敛&&&&&&&&&&&& 相形见拙&&&&&&&&&&&& 影影绰绰
4. 下列画线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2014年南京青奥会即将拉开序幕,这不仅是青少年展示运动才能的一次盛会,也是南京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舞台。
B.我校几位草根教师合作拍摄的电视片《水竹》,荣获南京市第五届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特等奖。
C.近期香港新鲜牛肉价格上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部分香港市民感叹吃新鲜牛肉已是一件奢侈的事。
D.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献身科学、英勇顽强的尼摩船长这一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全班同学。
班级开展&姓名大观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7分)
【嵌名对联】
5.嵌入人名的对联,是我国对联中的一朵奇葩。请将下面这副嵌名对联中的上联补全(注:下联中的&畹华&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字,意为&地上开花&)。(2分)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 ,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取名要求】
6.以下材料是从我国《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摘选出的片段,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2.违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两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
姓名不得使用或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请概括一下,上面材料从哪些方面对姓名提出了限制性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字品析】
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名学是一门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备的学问,这门学问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说说它的妙处。(2分)
琢成&&&& 若晨&&&& 弘毅&&& 一鸣
示例:思宁,巧用双关,既有思念南京的意思,同时也蕴含着父母期盼孩子成为一个善思宁静之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j&)秸(jiē):张耒(lěi)二子张、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
(1)诗中对两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 ,&&&&&&&&&&&&&&&&&&&&&&&&&&& (1分)
(2)赏析下面诗句(3分)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阅读】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①。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I②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③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④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R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释]①高安:地名,今属江西。②岌I[y&]:危急的样子。③震掉:惊恐。④葱`[qi&n]: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4分)
(1)余得罪迁高安(&&&&&& )&&&&& (2)渡桥而东&&& (&&&&& )&&&&&& &
(3)汇为大车轮& (&&&&&& )&&&&& (4)穷水之变&&& (&&&&& )
10.下列加点字与&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中&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受地于先王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 虽R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即点明这次游山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叙事简洁。
B.文章层次井然:先写栖贤谷,后写栖贤寺。写谷先写水,后写石;写寺,先写位置,再写寺内僧堂。
C.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且与三峡作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D.&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相纠&,这几句从形和色两方面描绘&杉松竹箭&,使景色鲜明突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6分)
童年随之而去
(1)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
(2)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4)&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5)&那饭碗,越窑D(注:同&碗&)。&
(6)&你放在哪里?&
(7)&枕头边!&
(8)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9)&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10)&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D是有一无二。
(11)&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12)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13)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14)杜鹃花,山里叫&映山红&,是红的多,也有白的,开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这样动作着。
(15)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人们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16)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17)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来&&可是不见人影。
(18)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19)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D,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20)一阵摇晃,渐闻橹声G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袅娜,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21)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24)我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25)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26)我告诉了她。
(27)&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28)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29)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D,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30)那时,那浮氽的D,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有删改)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叙述的事情。(3分)
&&&&&&&&&&&&&&&&&&&&&&&&&&&&&&&&&&&&&&&&&&&&&&&&&&&&&&&&&&&&&&&&&&&&&&&&&&&&& &
14.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
焦急等待 &&&&&&&&&&&&& &感到不祥&&&&&&&&&&&&& &感到宁适
15.赏析下面句子。(5分)
& (1)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袅娜,迎面的风又暖又凉。(2分)
&&&&&&&&&&&&&&&&&&&&&&&&&&&&&&&&&&&&&&&&&&&&&&&&&&&&&&&&&&&&&&&&&&&&&&&&& &
& (2)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3分)
&&&&&&&&&&&&&&&&&&&&&&&&&&&&&&&&&&&&&&&&&&&&&&&&&&&&&&&&&&&&&&&&&&&&& &
16.请分析本文最后两段的含义(3分)
&&&&&&&&&&&&&&&&&&&&&&&&&&&&&&&&&&&&&&&&&&&&&&&&&&&&&&&&&&&&&&&&&&&&&&&&&& &
17.下列对本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12)段通过对&我&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我&要取回那只碗的坚决态度。
B.第(15)段中写同船的人各自找乐子,既暗示等待时间之久,也表现了同船人的冷漠。
C.第(18)段中的破折号解释说明&我&不祥感觉的具体内容,感叹号表达了预感碗丢失的忧惧心情。
D.第(24)段中的&醒&字富有表现力,表现&我&沉浸在深深的不舍与失望中,难以自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2分)
环保&新兵&&&玉米
① 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用去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污染了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②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玉米。
③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④它能做瓶子、盒等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
⑤英国的一家公司刚刚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⑥&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⑦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⑧手机,居然也可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没多久,花花草草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你说妙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全球手机使用量已超过15亿部,报废的更多,&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⑨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
⑩现在,几乎所有的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生物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谁会想到玉米竟然还能穿在脚上.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更放心。骨折是很痛苦的。有时要开刀用钢钉固定,等骨头长好了,再开刀取出钢钉。要是用&玉米骨钉&,就不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了。开一次刀植入骨钉,断骨长好后,&玉米骨钉&也会慢慢降解,消失在体内,多棒啊!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盒子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2年第7期)
18.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普通塑料的缺点谈起?(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与普通塑料相比,&玉米塑料&有哪些优越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第⑩段加点的&几乎&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中的&杰出&一词加引号,表示在此处有特殊含义,意为&突出&&严重&,这样表达有幽默感。
B.玉米不能直接替代化工塑料,必须借助现代科技,利用玉米生产出聚乳酸,然后才可以替代。
C.文章第⑦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玉米塑料&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的特点,使说明内容具体而有说服力。
D.本文从&玉米塑料&的由来谈到&玉米塑料&的特点和用途,遵循了逻辑顺序。
三(50分)
23.请以&我终于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书写(4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葩对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