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ppt有怀以物代人的诗句

诗词在线友情提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提示:不明白的汉字去搜索下。&&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上片&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下片&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因此,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一样。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
&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
&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如果您认为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鉴赏、评论:
&&&220.164.201.169&&&&
18:05:03&&&& 29 楼
借古讽今之杰作。
&&&59.63.116.253&&&&
17:37:13&&&& 28 楼
&&&114.105.88.75&&&&
12:31:08&&&& 27 楼
还可以,但还是不具体。
&&&123.5.134.167&&&&
0:14:34&&&& 26 楼
&&&121.16.171.12&&&&
16:28:19&&&& 25 楼
&&&122.225.36.212&&&&
12:31:01&&&& 24 楼
&&&121.21.251.234&&&&
22:17:59&&&& 23 楼
&&&221.11.121.192&&&&
11:19:32&&&& 22 楼
&&&221.217.80.206&&&&
17:23:26&&&& 21 楼
&&&123.154.107.180&&&&
13:40:21&&&& 20 楼
&&&61.187.92.238&&&&
15:09:25&&&& 19 楼
垃圾垃圾要你说诗,又没要你分析!
&&&119.5.100.14&&&&
20:29:57&&&& 18 楼
陈子昂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户牖观天地,阶基上杳冥。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222.184.197.84&&&&
9:46:17&&&& 17 楼
&&&58.209.112.165&&&&
18:16:39&&&& 16 楼
&&&58.209.112.165&&&&
18:16:22&&&& 15 楼
&&&218.93.175.37&&&&
19:40:02&&&& 14 楼
呵呵。说不完了。
&&&218.93.175.37&&&&
19:38:44&&&& 13 楼
又me发的。
&&&218.93.175.37&&&&
19:37:09&&&& 12 楼
我连这个一共发了4个,让我说也说不完
&&&218.93.175.37&&&&
19:33:37&&&& 11 楼
&&&218.93.175.37&&&&
19:32:24&&&& 10 楼
这个写的满好的,i like it.
&&&218.93.175.37&&&&
19:30:04&&&& 9 楼
&&&221.227.166.125&&&&
19:07:02&&&& 8 楼
&&&222.80.22.18&&&&
23:20:41&&&& 7 楼
&&&222.185.41.183&&&&
19:51:47&&&& 6 楼
我靠,太烂了
&&&222.185.41.183&&&&
19:51:00&&&& 5 楼
&&&58.209.58.187&&&&
10:12:56&&&& 4 楼
&&&118.74.40.236&&&&
13:10:54&&&& 3 楼
&&&58.214.73.163&&&&
9:31:42&&&& 2 楼
&&&125.77.23.57&&&&
23:41:28&&&& 1 楼
可以仔细点 可以吗?
正在提交,请稍后。。。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zhōu ? mǎn
lóu 。 qiān
shì ? yōu
yōu ! bù
liú 。 nián
móu , zuò
xiū 。 tiān
shǒu ? cáo
liú ! shēng
【鉴赏】1、辛弃疾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2、辛弃疾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显然辛弃疾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3、末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辛弃疾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如豚犬耳。”辛弃疾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另人叫绝。《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上片“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下片“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因此,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这是问答句,先问后答。这两句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两句一样。“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话很好,在说千古兴亡事总在那里变化着,而只有长江滚滚流,永远不变。另外,这句话是杜甫《登高》诗中的,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用了现成的句子摆在这里,很合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是问答句,“不尽长江滚滚流”是人家的话;这跟下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问答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是人家的话对衬起来了,对得很好。“天下英雄谁敌手”也隐含着一个典故。据《三国志o先主传》载,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指刘备。)这里辛弃疾运用原话,再加上孙权,成为三人。“年少万兜鍪”,这句话为什么不说一万个士兵,而说万兜鍪呢?这就是以物代人,因为士兵的特征,除了战甲以外,头盔也是特征之一,所以拿头盔当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指宋高宗、孝宗等)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好些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鉴赏同朝代其他作品鉴赏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4套(含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4套(含答案)
2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诗中化用了哪些诗句和典故拜托各位了 3Q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诗中化用了哪些诗句和典故拜托各位了 3Q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诗中化用了哪些诗句和典故拜托各位了 3Q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3“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借历史人物讽喻当朝统治者的诗句是“ ”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借历史人物讽喻当朝统治者的诗句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借历史人物讽喻当朝统治者的诗句是“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借孙权的伟业,来讽刺当时的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