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新兵对机务放飞的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会

你的位置:>
"← →"翻页
工作间隙,王海山与战友互相交流。
“王海山和飞机之间有种默契,机务兵的特点在他身上更明显!”2月中旬,记者在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采访时,有官兵这样评价这名入伍17年的机务老兵。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外场一探究竟。
初春的华北大地寒风刺骨,呵气成冰。机棚内,几名机务官兵围在飞机尾部排故,中等个头、皮肤黝黑、身材消瘦的王海山在其中毫不起眼。只见他俯身抱起地上的机件,小心翼翼地检查着,机件上的油蹭到了衣服上,他浑然不觉。对准、装配、固定,机件安装后系统显示一切正常,王海山直了直腰、跺了跺脚,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这一刻,从王海山身上,记者陡然领悟到了机务兵的职业魅力。
2002年6月,王海山从空军某航空学院毕业,来到了北空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机械师。看着呼啸升空的战鹰,他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机务工作责任重大,既然揽了‘瓷器活’,手中就要有‘金刚钻’。”他给自己定下规定,每天比别人早起半小时,晚睡一小时,挤时间学习,周末也不例外。
没想到这个规定一坚持就是近十年。当初,他对照机务维护操作规程,从飞机的构造、气路、油路到动力布局、发动机工作原理,逐个学习摸索。不到半年,就完成了某型飞机的理论改装和外场带教,并且以优异的成绩第一个通过实际操作考试,成为同批学员里第一个放单的机械师。
“肯钻研、能吃苦,是干机务的料!”王海山的韧性让人对机务兵有了更为具体的理解。飞机换装,他们就得从头学起,要想胜任岗位就得不断学习。2009年5月,王海山调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由副厂长改为机械师。一切从零开始,他像个新兵一样,虚心向带教师傅和身边的同志请教,有时机械员的活他也揽下来,别的机组有故障他也能“掺和”,为的就是多学一点。仅仅两个多月,王海山便掌握了表演队歼-7GB和歼教-7A两种机型的保障方法。
十余年的保障经历,学习钻研已经融入王海山的骨子里,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排除一次故障,他都把现象、分析过程、处理意见记在自己的《故障分析笔记》里;他撰写的《多发性危险性故障预防措施》等数篇故障研讨论文在军内外多部杂志学刊发表,一些经验和排故方法不仅被部队推广,还被质控室编入故障查询系统,成为飞机维护、维修的“百科全书”。
2012年珠海航展前夕,他和大队技术骨干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制定《参演飞机综合评估方案》,对飞参判读、起飞振动值连续趋势分析进行细化规范,有效提高了参演飞机的准备质量。 “他维护的飞机,舒心、放心。”这是一次空地勤交流会上,八一飞行表演队副参谋长姜金泉对王海山的评价。
都说机务兵苦,不论高温酷暑还是冰雪严寒,都要坚持一丝不苟地作业。在王海山看来,真正的“苦”则源于对细节疏忽的惶恐。“1%的疏忽,就可能导致100%的失败,机务维护中1%的不合格,落实到飞机上就是100%的不合格。”求精和较真,是王海山对机务职业的终极理解,他对细节的追求近乎完美。
前不久一次飞机维护时,王海山发现原本8天充一次氮气6天就用完了。“不能放过任何疑点!”虽然6天也在正常范围内,但他还是决定对飞机充氮系统进行检查。管道贯穿在机件中,空间狭小,又是摄氏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怎么查?只见他脱下棉服,挽起袖子,脸贴着冰冷的机翼,将手伸进机腹深处,一寸一寸进行排查。终于发现管道上有一处漏气的小孔。检查结束,他的胳膊已经冻僵了。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当好机务兵,王海山用自己对职业的深刻理解带教徒弟。就拿简单的画标线来说,他要求长宽须精确到毫米,稍有不合格,就得重来。晚饭后,别的新兵都自由活动了,王海山却要求徒弟留在宿舍学飞机理论,每天书写心得体会。
“以前觉得师傅有点‘吹毛求疵’,慢慢地我明白了机务兵注重细节的意义了。”去年入伍的机械员马家雷告诉记者,被王海山带教一个多月,小马就在检查飞机时发现了减速伞微动电门裂纹故障。这些年,王海山维护的飞机月月被评为“样板机”,从未发生任何人为维修差错和责任误飞。
苛刻、冷酷的背后,却是一颗热情似火的心。王海山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对这身军装的热爱,看着战鹰安全返航时的幸福,干机务十余年,他一直保持着当初的那种“热度”。
第一次发现故障时的情景,他还历历在目。那是一次开飞大检查,临收班了,他发现机背上部的蒙皮缝隙处有指头大的一小块湿润。他坚持打开机背大蒙皮检查,结果发现液压油滤进口接头有油迹,拧开接头仔细察看,喇叭口竟有一条裂纹。首次排除故障,让王海山体验到了巨大的成就,还有荣誉背后神圣的责任。
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是对机务兵的真实写照。而身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机械师,王海山的双手还托着祖国和人民赋予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去年8月初,八一飞行表演队执行莫斯科航展任务进入倒计时。这是表演队首次走出国门,从本场到莫斯科,飞机需要连续机动转场,对机务保障工作要求更严。王海山带领机组人员,每天泡在机场,对飞机几千个零件进行认真检查排查。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他发起了高烧,医生要求输液治疗。可他人在病房,心在营。在医院输了三天液,身体还未康复就溜回部队。一到飞行外场,他感觉高烧就自动退了。事后,他对妻子说:“部队准备进入关键期,我是老机务,我不带头谁带头。”
青春岁月尽托付,痴心一片护战鹰。在表演队,王海山的工作服、手套烂得最快,排笔、毛刷用秃得最多,手上老茧长得最厚最硬,无论寒暑秋冬他总是冲在机务保障最前沿。他说,自己那颗心早已被战鹰带走了,只有跟飞机打交道,看着一架架战鹰高飞、返航,心里才踏实。(来源:中国空军网 张清洪、特约记者 张雷)  
发布时间: 14:15:05 【编辑:王朋飞】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总机:86-10-快速推进的军队信息化建设,深刻影响改造着我们这支军队的方方面面。不久前,曾为机务兵的本刊记者回到老部队,重新体验了一次当机务兵的感觉。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仍然被这种巨大的变化所震撼。
在这里,我第一次以战斗员的身份融入军队战斗力的庞大链条,逐渐寻找并确认着自己的角色和力量,呈现自己的价值。7月下旬,我时隔6年,重新回到这里——刻录着我军旅生涯一段最难忘青葱岁月的沈空航空兵某部,暂时地代换“记者”的身份,重温了一次当年的角色——机务兵。
穿上崭新的机务工作服,我成了机务一中队的一名临时“电子师”。对着镜子,我看上去和别的机务战友没什么两样。但是,“电子师”这个称呼,却是以前没有的。当年,我在军校所学的是航空无线电维护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无线电师”。如今已没有这个编制了,代之以维护战机航电系统和电抗设备的“电子师”。
电子分队长赵鹏领着我爬进飞机后舱,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我仍为眼前的一切大吃一惊:我所熟悉的电台、罗盘指示表哪里去了?高度表呢?信标机呢?
然而,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漂亮的座舱!一平两下共3个显示器,尽显“玻璃化座舱”的现代感,“无线电师”时代的通信、导航、着陆引导、高度指示等功能都在显示器上以数字的形式呈现。过去电台面板占了偌大一块面积,如今操作功能被集成到了油门杆上的一个黑色小按钮——往前推是超短波电台工作,往后推短波电台工作,按下则可以前后舱通话——这体现出了“手不离杆”操作的先进设计。右下方的航空电子启动板是电子师的“地盘”,通电检查时从这里启动各种航电设备,比如:CNI(通信导航识别)、JIDS(数据链)、PDR(脉冲多普勒雷达)……
我艰难地记忆着这些全新的概念,如同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背诵陌生的字母。赵鹏告诉我,自我离开,部队经历了两次装备更新。如今装备的是某国产新型歼击轰炸机,比之当年的战机具有划代性的优势:最核心的体现就是航电系统的信息化。
“航电设备之先进,有时候让我都有一种想上去飞一圈的冲动。”赵鹏开玩笑说。他举了个例子:过去飞行员着陆主要靠罗盘和信标机引导,可现在至少有6种设备可以帮助着陆:惯导、塔康、微波、无线电罗盘、信标机,还有GPS。
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曾说:“当注意力不再集中在工具本身时,它便通过工具,让我们同园丁、航海家和诗人所共有的某种气质相聚相汇。”从“无线电师”时代梦境穿越般来到“电子师”时代的我,虽然在新型战机的复杂电子设备面前,丢失了几乎所有关于技术的记忆,然而,却欣喜地猜测并确信,熟练掌握了信息化装备使用技术的今天的飞行员们,一定是可以更轻松地超越战机驾驶本身,去演绎空战艺术的空中战斗员。
一架战机打着加力拔起,有力地戳进云层,裂空之声重槌般撞击着人们的耳膜。
机场的一切都运转起来,如同一个指挥家完美调度下的交响乐团,共同演奏一首铿锵的空地协奏曲。这样的曲目,曾经在我生命中无数次上演。然而,这一次,在这个熟悉的机场演奏的,却是一段让我感到陌生而新奇的旋律。
过去,把战机放飞后,机务人员都会赶到着陆线等战机着陆,然后牵引战机到加油线排队加油。沿用多年的三线保障模式,就像一日三餐般天经地义。可奇怪的是,眼前的机务人员放飞后,却不慌不忙地在机棚待着。答案随着一架战机着陆得以揭晓:战机直接滑回机棚,机务人员就在机棚完成全部机务准备工作:每架战机旁边都有一个加油单元,由地下油管给战机供油,而充填加挂等工作全部都可以在起飞线完成。机务副部队长曹飞告诉我,新机保障早已更新为这种一线保障模式,战机平均再次出动时间至少缩短了20分钟。20分钟,在信息化战争中,足以打完一场决定性的空中战役。
在完成再次机务准备时,电子师杨子阳麻利地从战机上拔下一块飞参数据板,一头钻进旁边的机务人员休息单元。在这里,他把飞参数据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然后登陆“飞行数据地面综合处理系统”,片刻间,刚才飞行中的所有航电设备的状态曲线和数据清楚地呈现出来。随后,杨子阳快速做出有无故障隐患的判断后,通过一个类似QQ的软件,把数据传输给地面站作更细致的研判。
大队长白晟暄告诉我,通过这套系统,机务人员可以实时监控飞机各类专业设备的运转情况,第一时间发现、排除隐患。而且,机务保障一线的所有单位,从机务指挥中心到每一个机棚都实现了实时信息互联,必要时可以进行视频通话。信息像风一样在机场的每个保障单位间无障碍地流动。
随后,我来到实行了定检维修精细化管理的修理厂厂房,感觉就像在人少的清晨走进一个宽敞的机场候机大厅,一切都明亮、整洁而优雅。3架飞机整齐地列队,十多个机务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厂房正中央有一个巨幕的电子显示屏,上面显示着这3架飞机,一架正在进行试车,2架正在作300小时定检。而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由谁完成,有哪些注意事项,检查后获得了哪些数据,都一目了然。全然不是过去飞机被大卸八块人们忙作一团……  
连续两天跟着电子分队长赵鹏参加飞行保障,到晚上例行睡前侃大山时才知道,这个河南小伙子年龄和兵龄都和我一样,而且还是我的校友。
从事机务工作11年,赵鹏经历过5次新机改装,维护的航空电子设备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数字电路的巨大变化。他坦言,今天所面对的信息化知识,在军校不仅没学过,甚至想都不敢想象。虽然与当年相比,新机型的航电设备设计更加人性化,设备出现故障,通过更换局部模块的方式,就可以快速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然而,如果不能深入地理解那些复杂电缆、馈线之间的神秘关联,你永远无法懂得座舱中那些时刻跳动的数字背后的真实意义。
我翻了翻他桌上的一本新机航电设备维护手册,却发现已经完全看不懂里面的大部分专业术语和理论阐述。不难想象,初始知识背景和我类似的赵鹏,必定是经过了一番艰难蜕变才走到今天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信息化似乎是一个更轻松的话题。电子分队的年轻电子师杨子阳告诉我,在军校期间他们就掌握了信息工程、导航工程、数据链等知识,还学过英语、俄语两门外语。刚接触新装备时,并不觉得多么高深,稍微熟悉一下就上手了。而在大学生新兵、电子员卢浩然眼中,新型战机座舱里的平显,无非就是复杂一点的“智能手机”而已。
政治处主任王忠海告诉我,即使是政治干部,也必须跟上装备信息化的步伐。因为,“政工干部如果说外行话,威信就会降低很多”。去年,军区空军组织的飞行大队教导员的“六会”培训中,就加入了“会判读飞参”这样的硬性要求。如今,这已经成为政工干部的基本能力标准之一。
信息化大潮席卷着这个时代的一切,无微不至。显然,眼前这支部队的每一名军人,无论是主动信息化还是“被信息化”,都只有加倍努力填平从知识到观念层面的“代差”,才不会被时代甩开。
去年,一中队奉命赴沿海边境地区执行驻训任务。战机第一个起落下来,电子师李洪原判读飞参时有点懵——雷达告警器上怎么显示有外军战机型号?后来,才明白过来,在国家空中边境巡逻,与对手相互监视、锁定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可在当时,这件事让全中队官兵都小小地兴奋了一下:战斗就在身边。
就是这一次,在具有硝烟味的战斗一线,一中队官兵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队训:“底气、锐气、霸气”。指导员王浩忆说:“近年来连续执行任务干出了成绩,所以我们有底气。干工作我们要靠不甘人下,永争第一的锐气。面对信息化挑战和强敌威胁,我们需要有横扫千军、舍我其谁的霸气!” 
这样的解释让我很高兴。未来战争一旦打响,我们资以制胜的,正是眼前这些头脑已完成了信息化改造,而且拥有了与之相应的制胜精神的人。回到老部队,我在一片熟悉的陌生中所寻找和期待的,不正是这样的变化吗?
【责任编辑:空军】
主办:解放军报社空军分社
京ICP备号&公安网备号&&法律顾问:北京荣德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刊登的新闻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空军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郑州机务段:“吹角连营”迎战新兵运输战场
时间: 10:43:42
作者:付龙 韩冰
  2014年新兵运输工作即将开来序幕,郑州机务段客运车间及时召开新兵运输工作部署会议,对今年的军运工作进行部署。该车间分别从&优化乘务机班、落实干部添乘、强化整备质量、提升业务技能&四方面为着力点,确保新兵运输工作圆满完成。
  优化乘务机班。该车间通过对机车乘务员的综合评定,精挑细选出&心理素质强&、&业务技能强&与&责任意识强&的&三强乘务员&担任新兵运输任务。根据乘务员业务娴熟度和操纵习惯,进行合理配班,力图搭配出高水准的&强强组合&。此外,该车间要求牵引新兵运输列车的乘务员严格执行段、车间制定的出退勤劳动纪律,出乘前保证5小时睡眠时间,严禁班前饮酒行为,牵引600V直供电列车必须按规定时间出库、转线、挂车、送电,杜绝不良影响。
  落实干部添乘。针对此次新兵运输任务,该车间要求添乘干部严格执行&五同&规定,即:与乘务员同待乘、同出勤、同退勤、同出库、同作业。添乘途中,乘务员要严格执行&乘务员两标作业&,添乘干部与乘务员进行互控,对乘务员的&两标&执行质量进行评定。此外,添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新兵&的意识,实时记录列车运行情况,提前做好事故预想,出现紧急状况要及时做出应急指挥,加强信息反馈。
  强化整备质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确保新兵运输任务安全有序,该车间加大对配属和谐机车的整备保养力度,针对电力机车在季节更迭阶段易发或多发的故障隐患进行分析预防。专项检车员对每一台入库机车的受电弓、高压互感器、走行部逐项排查,发现活件立刻登记保修;对入库整备的机车进行全方位补给维护,由保养室牵头落实入库机车整备情况,确保每一台机车上满沙,每一个部件不缺油,每一片闸瓦不松懈,&身强体壮&投入新兵运输主战场。
  提升业务技能。为提升乘务员的业务技能,该车间组织技术骨干与&平操能手&,为牵引新兵运输任务的乘务员们&量身打造&业务提素餐,传授大车们&硬功夫&。利用学习会时间,车间组织教育专职对乘务员进行&新技规&学习培训,确保乘务员会背、会用。另外,该车间组织&平操能手&对乘务员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手把手的教学演练,与大家一起分享途中平稳操纵的经验技巧,向乘务员传授和谐型电力机车&克诺尔&制动装置&带流制动&的窍门要领,致力提高了乘务员停车对标的精准度,减少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车体冲动,为入伍新兵们打造安全舒适的&坦途&。
人民铁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铁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铁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文章排行榜
人民铁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民航资源网日消息:23#机位短停,提前十五分钟达到工作现场,摆好轮挡、雪糕桶,确认滑行道无外来物,一切正常!晓晓和师兄坐下来等待飞机。一抬眼就能看到跑道上的飞机起落,一架接着一架,漂亮的弧线,冲上云霄。阳光有点刺眼,晓晓带上墨镜,继续望着远方,飞机终于穿过云层消失不见。师兄突然问“女孩子家的干吗来当机务啊?”晓晓笑了笑,“那你呢,你为什么要当机务?”师兄望着远处的飞机,“我是喜欢飞机,从小接触的多了……”晓晓还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凌晨五点半,闹铃声响起,晓晓从梦中惊醒,先想一想,确认时间,没问题,今天早班……一骨碌爬起来,洗漱完毕,换上昨晚准备好的黄色工作服,机务一天的工作由此开始!
  六点,天色有些昏暗,楼下同事们在等候班车,似乎还在回味昨夜的梦境。“大白鲨”缓缓驶来,载着大家向机场开去,一路沉默无语,虽然机务上班日夜颠倒,但是生物钟依然发挥作用,早上谁都不想说话,晓晓看到同事们闭目养神,也渐渐合上了双眼……
  六点半,清晨的美极了,天空是一抹郁蓝,然后逐渐地清晰透亮起来,空气中少了平日机坪上将近四十度的炙热,凉凉地弥漫着淡淡的植物清香。飞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像治愈的病人,意气风发,静静地等待下一次起航。在工段长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先头部队准备放油充气和早班航前,晓晓就跟着剩下的人去吃早饭。
  八点,晓晓借好工具,来到13号机位做航前,今天负责A330,深圳最新最先进的飞机。广告上宣传它的豪华宽体娱乐,晓晓每次跟人说起的却不是它的豪华头等舱,而是它粉红色的马桶,超可爱!晓晓拿出工卡,绕飞机一圈,每个细节都检查到位。晓晓其实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但自从岗前安全教育到现在,机务人的严谨作风,已经深深烙印在心里,安全无小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机外一切正常,打开舱门,机内一股阴霾之气,晓晓不禁想到尘封的古宅,心慌慌的恐怖故事,来到驾驶舱,打开窗户透透气。实习生徒弟把起落架销子收好,按规定必须露出三根飘带,让机组可以一目了然,显然小徒弟没掌握技巧,晓晓急了,自己干了起来。其实这A330的起落架销子让晓晓很受伤,记得A330刚来的时候,晓晓自告奋勇去取主起落架销子,身手敏捷地站到主轮上时还很得意,却发现够不着销子,因为个子太矮……晓晓一直很不服气,自从带了个实习生小徒弟,就主动请缨做A330的航前,可不能一直当小飞机专业户。检查完面板、跳开关,启动APU,每一步,按部就班,心却悬了起来,可不要跳出什么信息。ECAM一切正常,各系统页面正常,打压收舱门,校准惯导,例行工作非常顺利。
  八点半,机组到了,“飞机一切正常,已经放行”简单地交流,然后是漫长的等待……
  晓晓带着小徒弟,重新绕飞机一圈,教他识别飞机上的部件,这一幕却是如此熟悉。三年前的一天,师傅也曾这样手把手教会晓晓。三年了,原来已经当机务三年了,晓晓突然意识到。
  晓晓想起一个关于机务的比喻,她听过机务工作的最佳诠释。希腊神话中有位名叫西西弗斯的大力神,他的力气大得足以将一块巨石推上山,但却没办法让石头停留在山顶,因此,推石上山成为他一生的使命。机务人的工作与西西弗斯惊人的相似。他们的优秀足以将飞机的每一个故障排除,但却不能保证飞机一劳永逸地不再出现故障。于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发现故障、排除故障,让银鹰能够在蓝天白云之中安全飞翔。机务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科技含量和高辛苦指数,天还未亮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在机坪上忙碌,对飞机进行起飞前的检查,确保飞机无故障上天;而满天的星辰已然疲倦,三三两两的离去时,他们还在钻油箱、爬起落架,油污满身,奋战在机舱之中,为归航的飞机做全面检查,为第二天航班做好技术准备。
  晓晓想起那些烈日炎炎,那些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那些寒风中远机位伫立的等待……不禁湿了眼眶。
  九点半,红闪灯亮起,这是飞机要起飞的信号。晓晓和前来送飞机的同事指挥飞机推出。
  “机组您好,地面一切正常,可以起动二发一发,祝您今天,飞行愉快!”晓晓记得把这句话曾真实地搬上公司的春晚舞台,大家整齐划一的伸出右手做出放飞的动作,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自己也被感动的一塌糊涂。把最完好的飞机送上天,是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是技术工作者对高科技特有的偏爱与追求。这种责任感就像是一种无言的承诺,对于旅客生命的保证!
  飞机缓缓的滑出,晓晓跟机组挥手再见,有乘客向晓晓挥手,晓晓报以微笑,“祝您旅行愉快”。
  回到值班室,航前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乘着短暂的休息时间大家谈天说地,好不热闹!晓晓最喜欢这种气氛,无拘无束的侃大山,兴奋点降的很低。因为是唯一的女孩子,大家都喜欢逗晓晓,晓晓其实以前挺内向的,现在却是一只加强型的大尾巴狼,随你怎么策,也能应对自如。晓晓突然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要离开外场,远离这种战场般的生活,她会舍不得这帮可爱的兄弟,舍不得这种无所顾忌的聊天氛围。她会因为外场的艰苦环境和永无止境的倒班制度选择离开,更会因为大家的宠爱与照顾而选择留下!
  晓晓当机务,是纯粹的偶然,那风雨中的眼泪与烈日下的汗水是机务真实的付出,他们用双手呵护每一架飞机的安全归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能明白机务的骄傲与无奈。机场承载了相聚与别离,跨越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也许可以改变一切!乘客望着那身黄皮,什么都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
  吃过午饭,做完两个短停,已是下午两点半,交接班的同事到了,早班结束。
  下了班,换掉工作服,不当机务的晓晓,风华正茂……
  23#的飞机已经撤廊桥了,师兄最后绕飞机一次,确认没有问题。他夺过晓晓手中的轮挡,“你戴耳机吧,其它的不用管了……”晓晓好想回答他刚才的问题,“也许,我当机务,是因为可以跟你一起,快乐放飞!”(供稿:,
延伸阅读:
16:28:20.0
14:30:24.0
21:49:34.0
相关评论   [] [ ]
严禁发布违者法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务维修实习心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