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和游钓台记翻译写山水有什么不同

无论是百丈山山水还是三峡山水,都是那么妖娆多姿.祖国河山如此壮丽,请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赞美之情吧!急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无论是百丈山山水还是三峡山水,都是那么妖娆多姿.祖国河山如此壮丽,请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赞美之情吧!急
无论是百丈山山水还是三峡山水,都是那么妖娆多姿.祖国河山如此壮丽,请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赞美之情吧!急
我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激流勇进,洗刷百年污浊,惊涛骇浪拍击峡谷涌起过多少命运的颠簸.我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我的祖国,人民勤劳,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东方神韵的精彩,人文风貌的风流,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这就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着.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可爱的祖国啊,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可爱的祖国啊,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你用速度,你用实力,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你用勤劳,你用智慧,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祖国啊,祖国,你永远朝气蓬勃!文言文阅读猜押篇目梳理与练习(蓝色的字是答案)第 1 篇 爱莲说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 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古义:立 . (2)一词多义 ① 清 濯清 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 . ② 远 香远 益清 . 清澈 清香 远播 距离远,与近相对,远处 少今义:栽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 . ③ 鲜 陶后鲜 有闻
.无鲜 肥滋味之享新鲜 芳草鲜美鲜艳 . (3)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不蔓 不枝 . . 蔓:原意为枝蔓,在文中意思为生枝蔓。 枝:原意为枝节,在文中意思为长枝节。 ②形容词作动词 香远 益清 远:原意为远处,距离长,在文中意思为远播。 . (4)实词解释 ①可爱者甚蕃 . 蕃:多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 .. .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③濯 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 .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 ⑤亭亭 净植 .. . ⑥花之君子 者也 .. ⑦花之隐逸 者也 .. ⑧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2.句子翻译 (1)晋陶渊明独爱菊。 亵:亲近而不庄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隐逸:指隐居的人 闻:听说译文: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而)我只喜欢莲花的出自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茎)中间贯通而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 (就)更显清香, (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 那里,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去靠近玩弄它。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二、问题探究。 (1)文中作者喜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 (2)文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的什么品质? 答: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 (3)作者以莲自喻,表明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明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答: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和批判,深化文章主旨。 (5)本文写莲,同时还写到了菊和牡丹,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设问变式:文章题为“爱莲说” ,为 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答: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高洁)品质。 (6)《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 ,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课后习题) 答: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 波逐流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 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 (7)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不同,你同意哪种 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示例:我赞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隐喻了做人要心地纯净,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而“近 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自控能力差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坏的现象所诱导了,说法很绝对。生活中,无论环境 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最后我们 都能“出淤泥而不染” 。 三、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 《通书》等。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借花喻人” ,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 四、写作特色。 1.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表达了作者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逐名利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2.衬托手法的运用。作者将陶渊明爱菊所表达的遗世独立的孤高品格、世人爱牡丹所显示的追求荣华富贵的世俗 趋向与自己爱莲所蕴含的君子之风作对比,表现自己的高尚品格。 3.语言:句式富于变化,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善于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 果。 考点精炼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香远益 清 . (2)陶后鲜 有闻 . 更加 很少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2)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译文: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 3.在语段(一)中,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 “君子”应是怎样的人?(2 分) 答:君子应是这样的人: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 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值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 4.作为“说”这种文体,请比较语段(一) (二)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点。(3 分) 【链接】说,也称杂说。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 说这种文体很像现在的杂文或短 篇的小论文,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答: 《爱莲说》突出的写作手法有: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衬托出了文 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师说》选段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 “士大夫之 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 【参考译文】 (二)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 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 ,他们就说: “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 差不多, (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啊!从 师学习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 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0 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二)公田悉令吏种秫,曰: “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 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 “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 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 (节选自《宋史?陶渊明传》 )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D ) A.蔓 不蔓 不枝 . 青树翠蔓 ( 《小石潭记》 ) . B.众 宜乎众 矣 . 众 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 . C.鲜 陶后鲜 有闻 . 芳草鲜 美( 《桃花源记》 ) . D.益 香远益 清 . 益 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 .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文: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意思对即可。2 分) 3.语段(一)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表现手法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2 分) 答:运用象征手法,用“莲”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具有高洁品质、情操的君子。 4.语段(一)周敦颐认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语段(二)陶渊明却喜欢菊花,请结合语段(一) (二)具体内 容谈谈你的认识。 (4 分) 答:①周敦颐和陶渊明都是品质高洁的人,他们分别喜欢莲花和菊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态度不一样,陶渊明 追求隐逸, 而周敦颐不慕名利。 ②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 “隐士” , 语段 (二) 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语段 (一) 中“出淤泥而不染”是相似的。 【参考译文】 (二)官府的公田都下令要种高粱,说: “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 ”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 是把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 “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 ”陶渊明叹气说: “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 向乡里小人折腰! ”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 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 ,没有接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共 10 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 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二) “海棠有色而无香” ,此《春秋》责备贤者之法。否则无香者众,胡尽恕之,而独于海棠是咎?然吾又谓 海棠不尽无香,香在隐跃之间,又不幸而为色掩。如人生有二枝,一枝稍粗,则为精者所隐;一术太长,则六艺 皆通,悉为人所不道。王羲之善书,吴道子善画,此二人者,岂仅工书善画者哉?苏长公不善棋酒,岂遂一子不 拈,一卮不设者哉?诗文过高,棋酒不足称耳。……噫, “大音希声” , “大羹不和” ,奚必如兰如麝,扑鼻薰人,而后 谓之有香气乎?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 1.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 (2)宜 乎众矣 . 应当 亲近而不庄重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 分)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答: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3.作者写《爱莲说》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志趣?(2 分) 答: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志趣。 4.周敦颐对莲之描述与语段(二)中作者对海棠之描述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语段(一)中周敦颐重在以花明志,语段(二)作者重在以花喻人。 【参考译文】 (二) “海棠花美丽却没有香味” ,这是《春秋》对贤明者加以责备,严格要求的说法。否则没有香味 的花太多了,为什么都宽恕了,但是独独海棠有罪?因为这样我又说海棠不是完全没有香味,香味在隐隐约约的 地方,而且又不幸被花的美丽外表所压过。就好比人一生有两根枝干,一根比较粗糙,就会被精致的另一根所掩 盖;一门技艺太强了,即便通晓很多门技艺,都不会被人所称道。王羲之擅长书法,吴道子擅长绘画,这两个人 难道只擅长书法绘画吗?苏轼不擅长下棋喝酒,难道就一点棋艺都不懂,一杯酒都不能喝吗?(他的)诗文太厉 害了,下棋和喝酒就不为人称道了。……哎, “最好听的声音是无声之音” , “最美味的东西是不调和五味” ,难道必定 像兰花像麝香一样,香气扑鼻芬芳熏人,这样以后才能叫做有香气吗? 第 2 篇 三峡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字词 (1)通假字 略无阙 处 “阙”通“缺” ,意思为中断。 . (2)古今异义 ①自 非亭午夜分 . ②至于 夏水襄陵 .. 古义:如果 今义:自己;从古义: “至”是动词, “到”的意思; “于”是介词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③或 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用于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古义:快 今义:病 . ⑤良 多趣味 . (3)一词多义 ①绝 哀转久绝 . 绝 t多生怪柏 . ②清 回清 倒影 . 清 荣峻茂 . (4)词类活用 ①动词用作名词 虽乘奔 御风 . 空谷传响 . ②名词作状语 有时朝 发白帝 . (5)实词解释 ①略无 阙处 .. ②自非亭午夜分 .... ③不见曦 月 . ④至于夏水襄 陵 . ⑤沿溯 阻绝 .. ⑥则素湍 绿潭 .. ⑦回清 倒影 .. ⑧绝 t多生怪柏 . ⑨飞漱 其间 .. ⑩每至晴初 霜旦 .. 11 属引凄异 ○ .. 古义:实在 消失 极高的 清波 水清 今义:较好奔:原意为奔跑,在文中意思为飞奔的马。 响:原意为回响,在文中意思为响声。 朝:原意为早晨,在文中意思为在早晨。 略无:毫无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属引: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2.句子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隔绝。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这其中的距离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茂盛) ,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叫,声音接连不断,异常凄凉。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二、问题探究。 (1)第一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二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答:山的特点:连绵不断(山多),遮天蔽日(山高)。水的特点:水清澈(水清),水流湍急(水急)。 (2)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课后习题) 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4)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 答: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答:理由一:水流急(或速度快,水势迅猛、水流湍急)。原句: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 理由二:落差大。 原句: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答:示例:我会在夏天去。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腾而下的壮观景 色,令我神往。 三、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郦道元(466 或 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 象,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 ,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 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 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四、文章中心概括。 本篇用生动的笔墨描述了三峡的景致,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 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作者融情于景,最后以忧伤的渔歌作结,也表达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 感情。 五、写作特点。 1.抓住特征,绘物写景。文中写山,突出高、连绵不断的特点;写水,则抓住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来写,且使用 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三峡风光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布局合理。作者先写七百里的山势,再写夏水暴涨,继写春冬美景,后写寒秋肃杀。因为三峡的山多、连绵、 高,峡间很窄,江水通过这样的峡谷必然比其他地方更急,更壮观。一年四季,涨落有序。由此,水成了串联全 文的红线。 考点精炼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郦道元《三峡》) (二)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 “异哉!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 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WW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选自欧阳修《秋声赋》)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自 自 非亭午夜分 . 不宜妄自 菲薄(《出师表》) . B.或 或 王命急宣 . 或 其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 C.绝 绝 t多生怪柏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桃花源记》) . D.属 属 引凄异 . 忠之属 也(《曹刿论战》)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 B )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文: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 3.语段(一)中的表现出了春冬之时水的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来谈。(2 分) 答:①水清: “回清倒影”就表现了水的清澈,能够映出树木的影子。②水急: “素湍” “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都是表现水流湍急的特点。 4.同为秋声,其情态却是迥异,其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请结合语段(一) (二)的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表 现秋声的不同特点的。(3 分) 答: 《三峡》主要抓住秋声中猿猴的鸣叫声来写,突出了声音的凄凉悲哀的特点,渲染出三峡秋天萧瑟的气 氛。在《秋声赋》中,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 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用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 【参考译文】 (二)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 (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 他一听,惊道: “奇怪啊! ”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 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 (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0 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 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郦道元《三峡》 ) (二)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 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 浑洪P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 ,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孟门山》 )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有时朝 发白帝 在早晨 . (2)良 多趣味 . 实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 分)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 久很久才消失。 3.从语段(一)中可以看出,三峡的四季风景体现出怎样的美?(3 分) 答:夏季水势浩大壮美,春冬季节的清澈秀美,秋季哀婉凄凉的美。 4.比较语段(一) (二)的内容,说说两文中的水有什么相同之处。(3 分) 答:三峡夏季的水流速很快,声势都很大。 【参考译文】 (二)这里的岩石首先经过大禹开凿,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两岸高峻而深邃,倾斜的崖壁 相倚相撑,巨石临近危崖,好像随时就要坠落下来似的,却又相互倚拄而悬在危崖边缘。古人曾经说过,水虽不 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透岩石,确实如此呀!这里水流交相冲激,白色的水气好像飘浮的云雾,来来往往遥远 观看的人,常常会觉得仿佛被雾露沾湿似的,如向深处俯视,更加惊心动魄。而且河水在此迸溅万寻的浪花,千 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奔腾澎湃的水流,狂暴地涌起如山的巨浪激荡腾跃,巨浪一个接着一个翻滚而下,直到 下游出水口。这才知道《慎子》中所记载的:下龙门时,漂流浮竹,不是驷马所能追上的。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0 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 (二)二十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 里,攀一尖峰,绝顶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 涧,自巅至底,一目殆无不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下台,循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 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阁外 修竹数竿,拂群峰而上,与山花霜叶,映配峰际。鄱湖一点,正当窗牖。纵步溪石间,观断崖夹壁之胜。仍饭开 先,遂别去。 (节选自徐霞客《游庐山日记》 )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回 回 清倒影 . 峰回 路转( 《醉翁亭记》 ) . B.重 重 岩叠嶂 . 重 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 . C.素 则素 湍绿潭 . 可以调素 琴( 《陋室铭》 ) . D.阙 略无阙 处 . 必能裨补阙 漏( 《出师表》 )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隔绝。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这两地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3.语段(一)在末尾引用渔者歌的目的是什么?(2 分) 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凄凉的气氛。 4.语段(一)和语段(二)中都写到了瀑布,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 答:两者有相同之处:瀑布都很高,而且水量都很大。 【参考译文】 (二)二十三日,由开先寺后的侧边小路上登山。越过溪涧,盘旋于山岭,在山半宛转前行。隔着 山峰又看见另一瀑布,并挂在瀑布东面的,就是马尾泉了。走过五里路,攀登上一座尖山峰,其绝顶为文殊台。 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四面无有倚靠,峰顶有文殊塔。对面的崖岩削立,高达万仞,瀑布发出轰轰的响声向下坠落, 与文殊台仅仅相隔一涧,从崖巅到崖底,一眼几乎看不尽。不登临这文殊台,就不尽知这瀑布的胜景之妙。走下 文殊台,沿着山冈的西北面追溯溪流,即是瀑布的上流。一条小路忽然伸入,山回谷抱,黄岩寺正高踞在双剑峰 下。越过溪涧再向上攀登,得以到达黄石岩。岩石有的奇异突兀,有的平覆如磨刀石。岩侧的茅草阁方丈,幽雅 脱离尘世。阁外面有修竹数竿,在群峰之上轻轻摆动,与山花、秋天的霜叶,辉映相配于山峰之间。远眺鄱阳湖 ( A ) 一片,正对着窗户。在溪洞、岩石间放开步伐游览,观赏断崖、夹壁的种种景致。仍然在开先寺用饭,饭后告别 而去。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 4 题。 (共 10 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 (二)山既奇秀,境复幽茜,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 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飘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 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 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 觉视先生,悉在下风。 (节选自郑日奎《游钓台记》 )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一项是(2 分) ( D ) A.清 清 荣峻茂 . 水尤清 冽( 《小石潭记》 ) . B.生 绝t多生 怪柏 . 然后知生 于忧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C.绝 沿溯阻绝 . 往来而不绝 者( 《醉翁亭记》 ) . D.命 或王命 急宣 . 奉命 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语段(一)先写山,再写水的目的是什么?(2 分) 答:写山的高是为下文写水流的急做铺垫。 4.同样是写山水,语段(二)中的描写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4 分) 答:①与语段(一)中的山“遮天蔽日,连绵不断”相比,语段(二)中的山显得奇特秀丽,主要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②和语段(一)中的水“沿溯阻绝”的水势大相比,文段(二)中的水主要是甘甜,主要运用了 味觉嗅觉相结合的手法。 【参考译文】 (二)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不能勉 强他,于是对着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 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 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在船舱中,仔细地 寻找探究山峦起自哪里,终止于何处、山路隐现之状,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阶,像整顿衣 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 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 第 3 篇 马说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字词 (1)通假字 ①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意思为表现。 . ②食 之不能尽其材 ,意思为喂。 “材”通“才” ,意思为才能。 . . “食”通“饲” ③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 . (2)古今异义 ①世有伯乐,然后 有千里马 .. 古义:这样之后 ②一食或 尽粟一石 .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古义:有时 今义:用于选择关系的关联词 今义:安定;安全;安装③安 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 . (3)一词多义 ①食 食 不饱,力不足 吃 .食 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 ,喂 . ②策 策 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这里意为驱使) . 执策 而临之 马鞭 . ③能 安求其能 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 虽有千里之能 . (4)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用作动词 名词,能力、 本领 一食或尽 粟一石 . ②名词用作状语 策 之不以其道 .尽:原意为完,在文中意思为吃完、吃尽。 策:原意为马鞭,在文中意思为用鞭子打。 千里:原意为数量名词,在文中意思为行千里。③名词用作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 .. (5)实词解释 ①o 辱于奴隶人之手 . o:只是②骈死 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 ③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犹,尚且 . ④策之不以其道 . ⑤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 . 通:通晓骈死:并列而死道:正确的方法(SJ:方法)⑥执策而临 之 临:面对 . 2.句子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骏马,一餐有时能把一石粮食吃光。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听它嘶鸣却不通晓它的意思。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难道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二、问题探究。 (1)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后习题) 答: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他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答:社会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没有人发现、善待和重用,他们往往被埋没。 (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当时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后习题) 答: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 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5)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 ,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需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 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答:示例一:只要是“千里马” ,才能就会施展出来。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自身有实力,不论什么条件下都 能施展自身的才华。 示例二:千里马需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自身才能的施展需要伯乐来 发掘。 三、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 字退之, 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 唐代文学家。 祖籍河北昌黎, 世称“韩昌黎” 。 谥号“文” , 又称“韩文公” 。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都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的文章为论说文。 四、文章中心概括。 《马说》是通篇借物喻人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 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 得其用的遭遇,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 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五、写作特色。 1.中心突出,线索清晰。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 2.托物寓意。本文写法上的显著特点是:使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如文中用“o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埋 没的原因;又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考点精炼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二)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 “王之伐越,何也?”曰: “政乱兵弱。 ”庄子曰: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 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 “自见之谓 明。 ” (节选自韩非《韩非?喻老》) 注: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能 虽有千里之能 . 先帝称之曰能 (《出师表》) . B.食 食 不饱,力不足 . 肉食 者鄙(《曹刿论战》) . C.是 是 马也 . 斯是 陋室(《陋室铭》) . D.临 执策而临 之 . 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文:只能在马夫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3.语段(一)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寄托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答: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当时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很多人才却“祗辱于奴隶人 B )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作者在此寄托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4.比较语段(一) (二)的内容,浅薄愚妄是“食马者”和“楚庄王”身上相同的特质。请谈谈“食马者”浅薄 愚妄的表现,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造成“楚庄王”浅薄愚妄的原因。(2 分) 答: “食马者”的浅薄愚妄表现在不善于发现人才,又不能够爱护人才,以至于埋没人才。造成“楚庄王” 浅薄愚妄的原因就是不“自见” ,即缺少自知之明。 【参考译文】 (二)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 “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 “因为越国政事混乱, 军队软弱。 ”庄子说: “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 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 一样。 ”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 说: “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1 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 (二)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 “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使虞人②起③禽而射之,禽发, 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④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 ‘臣 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⑤矣。 ’ ” (节选自刘基《郁离子》 ) 注:①田:同“畋” ,打猎。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起:驱赶起来。④旃(zhān) :红色曲柄的旗。⑤必: 完全肯定。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o 辱于奴隶人之手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只 意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粟(谷子) 。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驾驭它(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日行千里的才能充分发挥。 3.语段(一)中伯乐、食马者、千里马的寓意分别是什么?(3 分) 答: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浅薄愚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寓人才。 4.语段(二)中的常羊若想成为射箭方面的“千里马” ,如何才能做到?(2 分) 答: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才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 。如 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都做不成。 【参考译文】 (二)常羊向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 “你想知道射箭的道理吗?楚王在云梦打猎,让掌管山 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跑了出来,鹿在楚王的左边出现,麋鹿从楚王的右边跑出。楚王拉弓准 备射,有天鹅拂过楚王打猎时的红色小旗,展开的翅膀犹如一片垂云。楚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 上前说道: ‘我射箭时,放一片叶子在百步之外去射它,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在百步之外,那么能不能 射中,我就很难说了! ’ ”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0 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二)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 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D ) A.食 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食 之不能尽其材 . B.常 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 . 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得 . C.通 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 . 中通 外直( 《爱莲说》 ) . D.临 执策而临 之 . 临 表涕零( 《出师表》 )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从语段(一)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 分)1 伯乐不常用;○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策之不以其道;○ 4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4.语段(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答:告诉我们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参考译文】 (二)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 “可以让老 马发挥作用了。 ”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 说: “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 ”于是开始挖,果然挖到了水。凭 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明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昧的心却不 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0 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 (二)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 “孰可使嗣?”祁奚对曰: “解狐可。 ”君曰: “非子之仇邪?”对曰: “君问可,非问 仇也。 ”遂举解狐。后又问: “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 “午可也。 ”君曰: “非子之子耶?”对曰: “君问可,非问子也。 ” (选自《祁奚清老》 )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 分) (1)策 之不以其道 . (2)非子 之子耶 . 鞭打 你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 (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4 分) 3.语段(一)第一段中的“o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两句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 (请用原文 填空) 。 (2 分) 4.在对待人才方面,食马者与祁奚各有什么不同的做法?(2 分) 答:食马者不辨人才,不能发现千里马的不凡之处,反而使千里马被埋没;而祁奚则能够知人善任,而且举 贤不避亲、不避仇,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 分) 【参考译文】 (二)晋国大夫祈奚老了,晋悼公问他: “谁可以接替你的职务?”祁奚回答: “解狐可以。 ”晋悼公问: “他 不是你的仇人吗?”祁奚回答说: “大王问的是谁可以接任,而不是问谁是仇人。 ”晋悼公就立解狐为中军尉。后来晋 悼公又问他: “谁可以当国尉?”祁奚回答说: “祁午可以。 ”晋悼公问祁奚: “他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回答说: “大王 问的是谁可以担任,而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 ” 第 4 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字词 (1)通假字 ①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意思为肢体。 . ②同舍生皆被 绮绣 . (2)古今异义 ①录毕,走 送之 . “被”通“披” ,意思为穿。 古义:跑 今义:行走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今义:快走;趋向②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 古义:借 . ③尝趋 百里外 古义:到 . ④媵人持汤 沃灌 . ⑤主人日再 食 . ⑥右备容臭 . (3)一词多义 ①慕 益慕 圣贤之道 .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继续 古义:气味,这里指香气 仰慕 今义:臭味略无慕 艳意 羡慕 . ②从 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当余之从 师也 . ③色 未尝稍降辞色 . 色 愈恭 . ④若 烨然若 神人 . 脸色 表情介词,向 动词,跟随好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 如,比得上 . ⑤或 或 遇其叱咄 有时 . 或 异二者之为 或许 . ⑥患 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心、忧虑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忧患 名词 . ⑦道 益慕圣贤之道 学说,名词 . 任重而道 远 道路,名词 . ⑧至 色愈恭,礼愈至 . 周到 至 舍 . ⑨故 故 余虽愚 . 公问其故 . 温故 而知新 . 到 连词,所以 原因,缘故 名词,学过的知识(4)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腰 白玉之环 腰:原意为人身体的部位,在文中意思为腰佩。 . 余则袍敝衣 处其间 .... 袍敝衣:原意为破旧的衣服,在文中意思为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手 自笔 录 . . 手:原意为手,指人的身体部位,在文中意思为动手。 笔:原意为笔,指书写工具,在文中意思为用笔。 ②形容词用作名词 无鲜肥 滋味之享 鲜肥:原意为新鲜、肥厚,在文中意思为鲜鱼和肥肉。 .. (5)实词解释 ①无从致 书以观 致:得到 . ②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 假借:借 .. ③弗 之怠 . ④不敢稍逾约 .. 弗:不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尝:曾经 硕:大⑤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 .. ⑥尝 趋百里外 .⑦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 叩:请教 . ⑧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言语和脸色 .. ⑨援 疑质理 . ⑩或遇其叱咄 ..11 俟其欣悦 ○ . 12 穷冬烈风 ○ .. 13 足肤皲裂而不知 ○ .. 14 以衾拥覆 ○ . 15 戴朱缨宝饰之帽 ○ . 16 右备容臭 ○ .. 17 烨然若神人 ○ .. 18 略无慕艳意 ○ ..援:引、提出 叱咄:训斥,呵责 俟:等待 穷冬:隆冬质:询问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衾:被子 缨:帽带 容臭:香袋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慕艳:羡慕2.句子翻译 (1)余幼时即嗜学。 译文: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文: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6)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所以虽然我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8)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9)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 , (所以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二、问题探究。 (1)为什么“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选文多次提到同舍生学习条件优越,其用意是什么? 答:与自己学习条件艰苦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自己的勤奋,从而有力地表达出这样的观点:业有所精,德 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 (3)学完本文,在学习上你有哪些启示(写两点) 。设问变式: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示例: (1)学习要努力刻苦,克服恶劣的环境,想方设法的汲取知识。 (2)要向学识渊博的老师请教, 虚心学习。 (4)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课后习题) 答: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家贫无书看,无师教,求学异常艰难,寒冬之际穿行深山雪谷,一日粗饭 且只有两顿,袍敝衣。 克服的方法: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虽苦不怠,因此得以遍观群书。尝趋百里外,从师叩问。 提示:对知识的渴望,使他获得了强大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动力的支撑,因而不会动摇求学的信念。 (5)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 尊师方式?(课后习题) 答:这种学习态度值得肯定,另外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的关系要分辨清楚,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当今社会,老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但并不能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三、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 , 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著有《宋学士文集》 。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 。 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赠序。本文即是一篇 赠序。 四、文章中心概括。 这篇赠序,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问师的种种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表达对马生的期望 和勉励之情。 五、写作特色。 1.行文紧凑,结构严密。先讲述作者本人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起笔点出“嗜学” ,为全文定下基调。 “嗜学”与“家贫” 相矛盾,引出求学的勤苦。接着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 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难,又表现了作者求知的渴望与决心。接着具体写从师求教的道路之苦。然后叙述 了求学时粗劣的衣食、简朴的生活。最后以“勤且艰”总括全段: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 奋,一切艰难困苦才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对比鲜明、说服力强。用作者自己粗朴衣食与同舍生玉食锦绣相对比,得出“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的结 论。 3.叙议结合、突出中心。本文以记叙为主,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这里 的“足乐者”就是议论,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志趣。 考点精炼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1 分) (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 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 (二)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 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 、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v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 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节选自《宋史?苏洵传》 )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余则袍敝 衣处其间 . (2)主人日 再食 . 破 每天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1)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译文: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家。 3.语段(一)中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有什么用意?(3 分) 答: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来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不畏艰难,刻苦攻读,将来定有所成。 4.语段(一) (二)的读书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2 分) 答:读书必须勤奋刻苦;只要肯学习,就为时未晚。 【参考译文】 (二)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但在参加进士,特殊才学 的考试中,都没有如愿以偿。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 、百 家之说,达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至和、嘉v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 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将他们父子三人所做的二十二篇文章上呈给朝廷,朝廷将这些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士大夫们 争相传阅,一时间,学者们写文章都仿效苏氏文风。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1 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 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 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 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二)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社,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数十茎 小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 “大人闻公清若,遗以食物 而不下h,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 “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节选自郑u《昨非庵日纂》 )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四支 僵劲不能动 肢体 . (2)礼愈至 . 周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3.语段(一)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2 分) 答: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 4.根据语段(一) (二)的内容,概括范仲淹与宋濂在读书上的相似之处。 (3 分) 答:虽然家境贫寒但是都一样的勤奋好学。 【参考译文】 (二)范仲淹在南都学社读书的的时候,煮了两升小米,做了一锅粥,经过一晚上就凝固在一起了; 用刀子分成四块,早上晚上分别取两块,把咸菜切断成几十根吃。留守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回家告诉了他的父 亲,他的父亲把公家厨房做的饭赠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放到一边,不久食物全部都坏了。留守子说: “大人听说你 清贫艰苦,赠送给你食物,你却不下筷子,难道不是犯了浪费的过错吗?”范仲淹谢道: “我没有不感到大人的好 意,只是喝粥喝的久了,现在突然吃这么好的饭食,以后还怎么能吃得下去粥呢?”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 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 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业精于勤,荒于嬉②;行成于思,毁于随③。方今圣贤相 逢,治具毕张④。拔去凶邪,登崇萘肌U夹∩普呗盛抟月迹灰照呶薏挥耿摺E缆尢蘧瘼啵喂改ス猗帷8怯 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 (节选自韩愈《进学解》 ) 注: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 ②嬉:戏乐,游玩。③随:因循随俗。④治具:治理的工 具,主要指法令。毕:全部。张:指建立、确立。⑤和ā翱  ,才智出众。⑥率:都。⑦庸:通“用” ,采用、录 用。⑧爬罗剔抉:意指仔细搜罗人才。爬罗:爬梳搜罗。剔抉:剔除挑选。⑨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 意指精心造就人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D ) A.自 手自 笔录 . 名之者谁?太守自 谓也(《醉翁亭记》) . B.益 益 慕圣贤之道 . 斟酌损益 (《出师表》) . C.至 礼愈至 . 每至 晴初霜旦(《三峡》) . D.足 以中有足 乐者 . 不足 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3.语段(一)中多次提到同舍生学习条件优越,有何用意?(2 分) 答:与自己学习条件艰苦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自己的勤奋,从而有力地表达出这样的观点:业有所精,德 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专一。 4.从语段(一)中可以看出,宋濂成为有名一代的大儒的原因是什么?这正好印证了语段(二)中的哪句话?请 摘录出来,并作简要分析。(3 分) 答:原因有:①学习勤奋刻苦。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语段(一) 中宋濂说的“以中有足乐者”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等话,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参考译文】 (二)国子先生早上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立在学舍下面,教导他们说: “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 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当今圣君与贤臣相遇合,各种法律全部 实施。除去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优秀人才。具备一点优点的人全部被录取,拥有一种才艺的人没有不被任用的。 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侥幸被选拔,绝无才行优秀者不蒙提举。诸位学生只要担心学业 不能精进,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够英明;只要担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担心主管部门官吏不公正。 ”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 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 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 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节选自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以 计日以 还 . 悉以 咨之(《出师表》) . B.尝 尝 趋百里外 . 予尝 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 C.再 日再 食 . 一鼓作气,再 而衰(《曹刿论战》) . D.鲜 无鲜 肥滋味之享 . 芳草鲜 美(《桃花源记》)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B )译文: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2 分)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2 分) 3.语段(一)中宋濂为什么要突出自己“借书” “抄书”的经历,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 分) 答:作者之所以要写到自己借书、抄书的经历,是为了表明自己即使学习条件艰苦,也仍然不畏艰难,创造 条件也要学习的执着精神。启示:学习要勤奋刻苦。求学就要像宋濂一样,不畏艰辛,坚持自己的求学梦。 4.赠序,是一种文体,通常是亲友离别时的规劝赠言。请结合语段(一) (二) ,谈谈这两篇赠序的作者分别要表 达怎样的思想情感。(3 分) 答: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问师的种种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表达了 对马生的期望和勉励之情。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作者韩愈表达了对董邵南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希望他能够行使 仁义施展抱负的勉励。 【参考译文】 (二)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 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要到这个地方去(谋职) 。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 合(受到赏识) 。董生努力吧!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 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 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 我怎么能知道那里 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 第 5 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重点字词 (1)通假字 ①曾 益其所不能 . ②衡 于虑 .“曾”通“增” ,意思为增加。 “衡”通“横” ,意思为梗塞,不顺。③入则无法家拂 士 “拂”通“弼” ,意思为辅佐。 . (2)古今异义 ①舜发 于畎亩之中 古义:起,指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出 . ②傅说举 于版筑 之间 古义: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今义:举起 . .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路 ③所以 动心忍性 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 ④征 于色 . ⑤而后喻 . (3)一词多义 ①拂 行拂 乱其所为 . 古义:象征、表现 古义:了解 违背 今义:出征 今义:比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 通“弼” ,辅佐 . ②发 舜发 于畎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 征于色 发于声 . ③士 管夷吾举于士 . 发出 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 . 贤士 (4)词类活用 ①使动用法 必先苦 其心志 苦:原意为痛苦,在文中意思为使??痛苦。 . 劳 其筋骨 . 饿 其体肤 . 空乏 其身 .. 动心忍 性 . 劳:原意为劳累,在文中意思为使??劳累。 饿:原意为饥饿,在文中意思为使??饥饿。 空乏:原意为空虚乏味,在文中意思为使??经受贫困之苦。 忍:原意为忍耐,在文中意思为使??坚韧。行拂乱 其所为 乱:原意为扰乱,在文中意思为使??受到阻扰。 . ②名词用作动词 人恒过 过:原意为过错,在文中意思为犯错误。 . ③动词作状语 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为敌国外患者 . . 入:原意为进入,在文中的意思为在国内 出:原意为出去,在文中的意思为在国外 (5)实词解释 ①舜发于畎亩 之中 畎亩:田间、田地 .. ②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 . ③人恒 过然后能改 恒:常常 . 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⑤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 .. 2.句子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 译文:舜从田间(耕作)之中被任用。 (2)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译文: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能。 (4)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二、问题探究。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就这一中心论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认识:联系实际,围绕“居安思危,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有忧患意识” 或“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谈即可。 (2)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共同点:这六个人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这些事例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 境中造就的(或说明“逆境出人才”)。 (3)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有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它是 否还有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答:忧患能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因此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物质生 活优裕了,但我们仍需要忧患意识。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素养就无法适应将来的 社会发展,所以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 (4)这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还是驳论?下面这句话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立论;道理论证。 (5)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 答: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我认为一个人犯错 是难免的,但犯错后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认错,就能改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三、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孟子(公元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 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 四、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国的问题。作者先后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终于有所作为的人的事例, 说明忧患可以使人奋发向上;又从个人发展、 国家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告诫人们要勇于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不能沉溺于安乐,否则会遭到失败。 五、写作特色。 (1)本文善用排比,具有说服力。 (2)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第一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二段)和类比论证(以个人事例类比国家存亡),论证有力。 考点精炼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4 题。 (10 分)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二)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 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虎曰: “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 ”啖已又弗觉也。 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 注:①猱(náo)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 (1)舜发 于畎亩之中 起,指被任用 . (2)必先苦 其心志 . 苦,形容词作动词,表使动,使??苦2.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能。 3.语段(一)中舜等人成就大业的原因是什么?(2 分) 答:甲文中舜等人成就大业是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 (4 分) 答:示例:语段(一)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语段(二)运用借事喻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 写法) 。 【参考译文】 (二)野兽中有一种猴,体小而善爬树,爪子锐利。老虎头上痒,就让猴替它搔。不停地搔,搔出 洞来了, 老虎却觉得特别舒服而不知有洞。 猴就慢慢地汲取老虎的脑浆来吃, 而且用剩余下来的虎脑浆献给老虎, 说: “我难得获得这荤鲜,不敢自己吃,特地献给你吃。 ”老虎说: “这只猴真是待我忠心耿耿,如此爱我而忘记了自 己的食物。 ”老虎吃自己的脑浆也不知道。 时间长了,虎脑快空了,发痛了,就去追赶猴,猴早就逃避到高树上去了,老虎翻腾蹦跳,大声吼叫而死。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 题。 (11 分)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二)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会稽之耻 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选自《史记》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 分) (1)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增加 (2)而后喻 了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表现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3.语段(一)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磨难成才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语段(二)故事可以用成语卧薪尝胆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3 分) 4.品读语段(一) (二) ,谈谈忧患意识对中学生的现实意义。 (60 字以内) (4 分) 答:示例:古人尚且有忧患意识,在生活优裕的今天,我们中学生更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浸于安逸享乐 之中,要努力进取,充实自己。 【参考译文】 (二)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 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 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 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 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最终灭掉了吴国。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①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 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②,旋复持儿而泣曰: “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 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 “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 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注:①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②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发 舜发 于于畎亩之中 . 野芳发 而幽香(《醉翁亭记》) . B.士 管夷吾举于士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 ) . 也(《桃花源记》 C.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 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 . D.喻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 失义(《出师表》)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译文: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 (2 分) ( C )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 (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 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3.语段(一)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灭亡的危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2 分) 答:在国内,要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要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 祸患。 (2 分) 4.结合语段(一) (二)的内容,谈谈你对蒋士铨母亲严于教子的看法。(3 分) 答:蒋母严于教子,正是“苦其心志” ,与孟子强调困境造就人才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往往是忧患使人成 才,安乐使人走向灭亡,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参考译文】 (二)回忆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一旁,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 子上读书。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 起。我懈怠时,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后又抱着我哭泣说: “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好好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 亲! ”到了半夜,天气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后背,和我一 起吟诵读书;我读得疲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一会儿,母亲摇摇我,说: “可以醒了! ”我张开双眼,看见母 亲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母亲才和我一同睡觉。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共 11 分)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二)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①称焉。 盖文王拘②而演 《周易》 ; 仲尼厄③而作 《春秋》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④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 囚秦, 《说难》 《孤愤》 ; 《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 注:①倜傥非常之人:卓越超群的人。②拘:拘禁,关押。③厄:受困。④厥:于是,就。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 A.故 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故 余虽愚,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B.空 空 乏其身 . 而或长烟一空 ) . (《岳阳楼记》 C.行 行 拂乱其所为 .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 . D.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若有作 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3.语段(一)的两个自然段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3 分) 答:不能。理由有二。其一,文章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谈“生” ,后谈“死” 。第一段主要 是紧扣“生于忧患”的内容来论证;而第二段的中心则谈到治国之道,这是紧扣“死于安乐”的内容来论证,原 文的这种结构,对应论点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其二,从认知的层面上看,第一段主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 而第二段主要从治国的角度来谈,这也符合由小到大,从个人到国家的认知规律。如果互换后,行文的逻辑就会 产生混乱,所以不能互换。 4.语段(一) (二)中共列举了十三个人物的事例,请谈谈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些事例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 理?(2 分) 答:共同点:这十三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这些事例说明了人才是在艰 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或说明“逆境出人才” ) 。 【参考译文】 (二)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文王 被拘禁在里时推演了《周易》 ;孔子在困穷的境遇中编写了《春秋》 ;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 ;左丘明失明 后写出了《国语》 ;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 ;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韩 非被囚禁在秦国,写下了《说难》 《孤愤》 ; (至于) 《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山水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