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八路军在什么战役中用60迫击炮炮击毙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黄土岭之战杨成武完胜日中将阿部规秀背后
中国“山里娃”完胜日军“山地战专家”
日,东京广播电台公布,日军中将阿部规秀于11月7日在黄土岭阵亡。
第二天,东京《朝日新闻》详细报道了刚刚在一个月前晋升中将的阿部规秀被击毙的经过,夸耀阿部规秀是什么“护国之花”、“武将之范”、“名将”,声称皇军建军以来的战史上,中将级指挥官阵亡于战场第一线,是少有先例的。
蒋介石也给延安拍来电报,说:“足见我官兵杀敌英勇,殊堪奖慰。”
从平型关大捷到雁门关大捷,从奇袭阳明堡到黄土岭战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逐步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徐焰说,八路军初到抗日前线时,3万多部队只有1万多支枪,有些人还扛着长矛,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直到1945年夏,总数超过90万人的八路军仍只有37万支枪,每支枪平均不足20发子弹。
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挺进到拥有飞机大炮的日军后方,使不可一世的日军从此日夜不宁。
黄土岭战斗的指挥员,是聂荣臻麾下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和政委罗元发。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阿部规秀,侵华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第二旅团长。
成长于闽北山区的杨成武撞上了日军“山地战专家”,这场规模并不大的战斗显得意味深长。
“1939年10月底,日军调集重兵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3日,一分区在涞源雁宿崖歼灭日军500余人,激怒了阿部规秀,他亲率1500多兵马,连夜扑向雁宿崖寻找我军主力决战。”97岁的罗元发回忆说。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是日军的“精锐师团”,曾与八路军120师在邵家庄交过手,当时的旅团长常冈宽治中将被击成重伤,险些成为八路军的枪下鬼。日军为了加强这支“王牌”部队,将“名将”阿部规秀调来挂帅。
杨成武利用阿部规秀狡猾的心理,制定了把敌人诱入黄土岭伏击圈的战术――虽然,阿部规秀有“山地战专家”之称,但在山里周旋,缺少重火力的八路军才会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几次扑空,急于报仇的阿部规秀“突然得到情报”,说黄土岭附近有八路军主力活动。6日晨,阿部规秀率领大队人马杀向黄土岭,企图与八路军决战。
杨成武、罗元发早在这里布下了“口袋”。
黄土岭,位于河北涞源、易县交界处,乍听起来像是一座黄土堆起来的土山,实际上是太行北部群山中的一个垭口。由黄土岭通向易县,先是一条5里长的山谷,然后才是平坦大道。
在八路军完成伏击准备时,谙熟山地战的阿部规秀恍然大悟:八路军是“以一部兵力引诱我方主力向黄土岭附近集结,企图从我旅团背后进行攻击”。为避免被歼,他在7日凌晨决定收兵返营。
为时已晚。
7日上午,天空飘着密密的细雨,山谷里弥漫着浓浓雾气。
“阿部规秀在山地战中确实有一套。前进时十分警惕,总是由约30多人的先头部队携好几挺重机枪、轻机枪,先行占领路侧小高地,然后大队才跟进。”罗元发回忆说,“这样反复交替前进,足以看出阿部规秀是个很难对付的劲敌。”
山里娃杨成武的战术,同样令日军军校培养的山地专家无法理解――与大多数的八路军指挥员一样,15岁就参加农民暴动的杨成武,是在枪林弹雨中一步步成长为指挥一方的将领的。4年前,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指挥部队一昼夜行军240里,在川军还没来得及毁掉系关中央红军命运的泸定桥时,率部从仅剩的9根铁索上冲过泸定桥……后来又率部突破腊子口,这样的经历,阿部规秀显然并不清楚。
阿部规秀在3个多小时后,才把主力带进峡谷――这种小心翼翼,却再也没有给他把队伍带出死亡之谷的机会。随着杨成武一声令下,数千支步枪、100多挺轻重机枪同时开火,把日军压在两三公里长、百余米宽的山谷里。
激战中,1团长陈正湘发现在一座独立院落后的小山包上有几个军官正在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判断独立小院是敌人的指挥所。
炮兵连连长杨九坪立即奉命用迫击炮进行炮击。
“一发炮弹在屋门口爆炸,弹片飞进屋内,将坐在太师椅上的阿部规秀和其他几个鬼子炸死、炸伤。我们一家18口人却无人伤亡。”几十年后,阿部规秀的丧身之地――离黄土岭不远的寨头村的独立小院已被作为历史见证保留下来。当年7岁的陈汉民,是阿部规秀丧命的目击者。
黄土岭一战,日军死伤900多人,秋季“扫荡”被彻底粉碎。而直到聂荣臻司令员打来电话,杨成武才知道打死了阿部规秀。
黄土岭成了日军的伤心岭。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俊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这一年,杨成武25岁,他的搭档罗元发29岁,阿部规秀53岁。
16年后,杨成武成为开国上将时,年仅41岁,比阿部规秀晋升中将时还年轻12岁。
内容编辑:
【】【】【】
??????????
??????????
红潮网-中国军事历史故事()版权所有& 站长QQ:
红潮网声明:本站文章多为原创,部份搜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 邮编:100081& &京ICP备号您所在的位置: &
黄土岭战斗: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图)
日11:16  
黄土岭战斗示意图
  七十二岁的陈汉文祖祖辈辈居住在河北西部群山之中的黄土岭,发生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上旬的著名“黄土岭战役”,八路军将侵华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打死在他家。图为陈汉文在自家院中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着房门说,八路军一颗炮弹打进院中,炮弹炸开后弹片飞进屋内,当即击毙阿部规秀。作者:田地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各一部在河北省涞源县城东南黄土岭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
  1939年10月下旬,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10、第26师、独立混成第2、第3、第8旅各一部,共2万余人,分多路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冬季"扫荡"。11月3日,由涞源城出动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独立步兵第1营主力,被八路军部队歼灭于雁宿崖。晋察冀军区第1、第3军分区针对日军每遭歼灭必急于报复的特点,迅即做好连续作战的准备,隐蔽待机。4日晨,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旅长阿部规秀中将率独立步兵第 2、第4营共1500余人,再次向雁宿崖、银坊方向急进,企图寻歼第1军分区主力。晋察冀军区即令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统一指挥第1、 第3、 第25 团,游击第3支队,第3军分区第2团,第120师特务团等,共6个多团的兵力,在民兵配合下,先以少数兵力调动、激怒日军,再将其诱至有利地形予以歼灭。
  日军于4日夜到达雁宿崖村。5日晨,日军进至张家坟一带,游击第3支队、第1团各以一部节节抗击诱其深入;第25团、游击第3支队各一部,前出至涞源城东五回岭、浮图峪,城西灰堡、石佛袭扰和迷惑日军。当晚,日军主力进至司各庄等地,扑空后即大肆烧杀抢掠。6日,日军在游击队的诱击下,于黄昏进抵黄土岭。杨成武决心于黄土岭东北上庄子至寨头之间狭谷伏击日军。遂以第1团及第25团一部并加强第1军分区炮兵连占领寨头东南、西南高地;第3团占领上庄子东南高地;第2团占领黄土岭东北高地;特务团由神南庄北进,从黄土岭东南方向加入战斗。当夜,日军发现黄土岭西北有八路军部队活动,感到有被围歼的危险。7日晨,阿部规秀率部冒雨向上庄子、寨头方向边侦察、边交替掩护前进,以避开八路军主力,绕道返回涞源城。但却始终未能发现两侧高地上的数千名伏兵。15时,当其全部进入设伏地域时,预伏的第1团、第25团一部迎头阻击,第3团和第2团分别从西、南、北三面包围,展开猛烈攻击。日军猝不及防,急忙抢占上庄子东北高地,并向寨头阵地反扑,双方展开激烈的山地争夺战。16时许,第1团指挥员发现在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座独立家屋附近有多名日军指挥官活动,即令迫击炮连对准目标轰击,后证实,击毙的指挥官中有阿部规秀。经数小时激战,日军被歼过半,余部被压至上庄子附近狭谷底部。当夜,日军残部连续突围十余次,均被击退。
  与此同时,驻涞源、蔚县、易县、满城、唐县、完县的日军第110、第26师及独立混成第2旅余部分路速向黄土岭方向增援。各县区游击队广泛开展袭扰活动,以牵制增援的日军。8日,被围日军在5架飞机掩护下,向上庄子西北方向突围。第1团和第25团一部把突围的日军拦腰截断,并包围了被阻截在上庄子的200余名日军。约400名日军突围至上庄子西北高地,继续向司各庄方向逃跑。第2团从右翼、第3团从左翼迂回追击,与逃跑日军展开激战,特务团亦及时赶至和第3团从左翼加入战斗。在给突围和被围日军再次杀伤后,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参战部队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毙伤日军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打击了侵华日军的气焰。
行军在长城脚下的八路军主力部队
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
杨成武将军
相关专题:
让儿童远离战场
农民拍电视剧自述婚外情
性开放的十大动物
盛唐美女生活写实
美女老板5000元租男友续
奇特建筑"色情小黄瓜"
华语影坛“情色女王”
抓拍体坛极度爆笑瞬间
女儿举报父亲包二奶被判
6对农民夫妇拍裸体日历
网上传颂中国最美女教师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67式82毫米迫击炮 -
67式82毫米迫击炮
该炮炮身采用单筒身管,外部制有上、下炮箍槽,口部为内锥形,便于装填炮弹,身管下部制有螺纹与炮尾旋接,炮尾装有拉发机构,便于平射及发射特种弹;缓冲机为单管双簧式,由缓冲杆、缓冲管、长短簧组成;托架上方左右各装有滚轮和偏心轴6并以螺钉固定,滚轮作为炮身运动的辅助支点,其高低位置可由偏心轴调整;方向机装在托架下方,座装在托架左上方;高低机由大小锥、螺筒及外筒组成,转动手柄可使大小锥齿轮及螺筒转动,进而使高低螺杆上下移动,赋予炮身高低射角;该炮配用62式光学瞄准镜,镜头放大率2.55,视场9度。
该炮配用榴弹、照明弹(5.48KG)、发烟弹(3.58KG)、燃烧弹(3.44KG),还可发射宣传弹、长弹和炮榴弹(14.4KG)。
67式82毫米迫击炮 -
性能及配置
口径:82毫米& 全炮重:35千克&
中国67式82毫米迫击炮分解
炮身重:13千克& 炮架重:10千克& 座钣重:12千克& 炮身长:1220毫米& 榴弹全弹重:3.16千克& 装药号:0-3& 初速:211米/秒& 射速:25发/分& 最大射程:3040米& 最小射程:85米& 高低射界:45度-85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3度& 炮班人数:8&
67式82毫米迫击炮 -
结构与操作
67式82mm追击炮可分为炮身、炮架、瞄准装置、座板以及附件4大部分。其中炮身用于击发炮弹和赋予飞行方
67式82毫米迫击炮
向,由身管(滑膛)、炮尾和击发装置组成。炮架用于支撑炮身,可调整炮身的高低及射角方向,由托架?方向机?高低机?缓冲机?架腿和水平调整机组成。配用的瞄准装置为62式瞄准镜,放大倍率2.55倍,视界9°。座板为迫击炮的后支点,射击时承受后坐力,座板中央有驻臼,用于连接炮尾的炮杵。附件为照明器材、拉火绳、拉火柄、专用扳子等。
67式82mm架炮之前须先挖一深25-30cm?长38cm?前宽25cm?后宽55cm的土坑,将座板放置其中,然后将身管?炮尾插入驻臼中定位,最后将炮架上的炮箍盖打开,箍于炮身管上的炮箍槽内,追击炮即成战斗状态。
67式82毫米迫击炮 -
67式82毫米迫击炮
67式82mm迫击炮是在53式82mm迫击炮结构上改进而成的。67式82mm迫击炮研制之初,部队要求减轻重量,提高机动性能,并提高射击精度,使用原产各类53式82mm迫击炮弹,不改变弹道性能。还要求赋予迫击炮拉发机构,使之可以较为方便地平射。故而67式82mm追击炮在上作了一些改进:
(1)炮架的主要变化是将方向机?高低机的螺纹结构变为内藏,减少泥土进入高低机和方向机内的几率。
(2)炮身管改进为上下两道炮箍槽,而不是53式迫击炮的一条突起,从而架炮时炮箍可固定于任何一个槽内。当炮箍固定在上炮箍槽内时,高低射界为45-62°;当炮箍固定在下炮箍槽内时,高低射界为54-75°。这种结构改进的好处是高低射界的调整方便了许多,同时减少了发射时带来的炮身管位移。
(3)炮尾的发火装置由53式迫击炮简单的迫击发射装置,改进为既能迫击发射,又能拉火发射。该装置由撞针机、击发机和转换机组成。动作过程是:转换机的转换轴上端刻有“迫”“拉”字,并有箭头指示,用专用起子转动转换轴可使“迫”箭头对正炮杵上的刻线,转换轴的圆面即顶击锤向前移动,使撞针突出于本体之外形成迫击状态。当炮弹从炮口装入时,即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撞击撞针,尾管中的基本发射装药和附加发射药包即发火,使射出。当用起子顺时针转动转换轴,使“拉”箭头对正刻线时,需装上拉火柄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拉火柄带动拨动子转动,将击锤后推压缩击锤簧。此时将炮弹(长炮榴弹最好以拉发方式发射)从炮口放入,松开拉火柄后拨动子回转,击锤在击锤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撞击撞针击发炮弹。击发后在后坐力的作用下,撞针、击锤向后运动,拨动子从击锤斜面通过,再次卡住击锤,又成待发状态。此项改进赋予了67式迫击炮平射的能力。在近距离内,用45°以下进行射击可以摧毁轻型土木工事。但在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普及之后,这种方法就很少使用了,最早的53式迫击炮平射时因为没有拉发装置,所以必须用拴上绳子的高梁杆或玉米杆将炮弹猛地推向撞针。
(4)缓冲机由缓冲机管、缓冲机杆、长缓冲簧、短缓冲簧、护套等组成。整个缓冲机以螺纹旋接在炮箍本体的缓冲机管固定孔内,缓冲机上部连接于炮架上。与53式迫击炮不同的是,67式迫击炮的缓冲机改为结构,在发射时炮身后坐,长?短缓冲簧均被压缩,缓和了炮身对架腿的冲击。后坐结束后,长?短缓冲簧伸张,通过缓冲机管拉动炮架向后,此时座板与炮身受土壤弹性作用向上复进,使短缓冲簧压缩。如此反复,可使炮身和炮架恢复原来射角,从而保证了射击精度。
67式82毫米迫击炮 -
67式82毫米迫击炮弹种
67式82mm迫击炮主要配用杀伤榴弹、长炮榴弹、照明弹、发烟弹、宣传弹。
杀伤榴弹 弹体为钢性铸铁,全弹质量3.22kg,内装0.4kg TNT炸药或梯萘-42混合装药,有效杀伤半径(落角90°时)为26m(对立姿步兵)/15m(对卧姿步兵)。
长炮榴弹 长炮榴弹包括长弹和。长弹全弹质量8kg,装药1.4kg。炮榴弹又分为110炮榴弹和150炮榴弹两种。110炮榴弹弹体为钢性铸铁,全弹质量6.28kg,内装2.4kg梯萘-42混合装药;150炮榴弹弹体则采用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全弹质量6.28kg,内装5.97kg梯萘-42炸药。
长弹可单独发射,也可与炮榴弹结合发射;炮榴弹可在使用时将长弹的弹头旋下,将炮榴弹旋接在长弹弹杆上,然后装定引信、基本药管和附加发射药包。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使用长炮榴弹时最大发射角不得超过75°。长炮榴弹射程也有限,110炮榴弹最大射程为1000m,150炮榴弹为950m。长炮榴弹的比杀伤榴弹大,长弹有效杀伤为30m,110炮榴弹杀伤半径37m。这两种弹除杀伤人员外,还可破坏土木工事、铁丝网和轻型装甲车辆。长弹还可作爆破筒使用,炮榴弹可作和使用。
照明弹 全弹质量5.33kg,内充照明剂0.75kg,炸高31m,照明半径可达438m,用明剂静止燃烧光度25万烛光,燃烧时间22s。
发烟弹 全弹质量3.51kg,内充黄磷发烟剂0.39kg,在风速5m/s时烟幕宽度14-36m,高度7-13m,持续时间18-30s。
宣传弹 全弹质量4.72kg,可充宣传品0.63kg。
67式82毫米迫击炮 -
中国军队装备和使用迫击炮的历史十分悠久。旧中国由于炮兵火力十分贫弱,故而在诞生之后大量引进和
中国67式82毫米迫击炮
生产,装备使用。而领导的武装力量成立之后,从敌人手中缴获过大量的迫击炮,并应用于实战。在时期,政府领导的正面主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上,都发生过使用迫击炮击毙日寇高级指挥官的战例,如在月间的中,日寇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和参谋长田原贞三郎,于6月28日9点30分被预十师第28团迫击炮连以民国20年式82mm迫击炮炸毙,从而导致第68师团指挥系统完全瘫痪,后又击毙日第57独立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日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第一军分区炮兵连以自制82mm迫击炮,击毙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这些战例表明,迫击炮,尤其是80~82mm的中口径迫击炮是我军营一级战斗中不可或缺的火力。& 新中国成立后,对迫击炮的研发和装备尤为重视,先后仿制和自行研制了1963年式、1963年-1式、W1985式60mm迫击炮和1953年式、1967年式、1983年式、W1987式、PP87式等型号的81~82mm迫击炮。其中,1953年式82mm迫击炮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我部某团于凌晨2点袭击略克图山口之敌,当步兵在进攻中遭到敌机枪火力压制时,我炮排迅速抢占发射阵地,根据敌机枪发射时的枪口焰和声响,判明敌机枪的位置,迅速开火压制敌3个机枪火力点。我方前后共发射82mm迫击炮弹56发,有效支援了这次战斗。这次战斗击溃印军锡克第二营两个连260余人,打通了略克图山口这一交通要道。又如,我山南炮兵连2班携带一门1953年式82mm迫击炮随同山南支队渗透入敌后,于略马东公路东北侧占领发射阵地并设伏,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先后转移发射阵地3次,发射迫击炮弹80余发,支援步兵消灭从棒山口、达旺撤退之残敌700余人,摧毁一个连并缴获、牵引车等20余辆。迫击炮是我军手中的一件有效武器,我军对其运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67式82毫米迫击炮 -
日凌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下爆发,迫击炮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我军作战的越南北方属于气候、喀斯特地貌,那里山高林密,重型火炮运动困难,而迫击炮却可以在炮兵的背负下快速
中国67式82毫米迫击炮各种配件
机动,能做到“展开战斗,马上支援,步兵要求打到哪里,炮兵就打到哪里”。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最为先进的82mm迫击炮是1967年式迫击炮(简称67式迫击炮)。& 在北部的丛林里,67式迫击炮伴随我军步兵圆满完成了各项火力支援任务,其中战果最为丰厚、将迫击炮特性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日至25日在广西宁明县板烂地区的防御战斗。板烂地区与越南禄平县接壤,该地区有一条公路通向越方境内,我方广西军区某团2连于公路西侧480、544高地修筑工事,防御迎面之敌的入侵。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越方即准备向我方此地区进行进攻。2月22日,越方107mm火箭炮和对我480、544高地进行炮击,持续时间达5个多小时。随后以步兵进攻我480、544高地,我方战士凭借工事连续击退越方多次进攻。& 2月23日18时,宁明县某厂民兵迫击炮连的42名民兵携带6门67式82mm迫击炮前来支援。24日3时,该迫击炮连奉联合指挥部命令,在544高地后方的426高地占领发射阵地,架炮准备战斗。24日7时30分,越方1个排在炮火掩护下向480高地东南侧发起攻击,迫击炮连立刻实施阻拦射击,发射60多发炮弹,将敌击退。8时30分,该迫击炮连第一次转移发射阵地,占据480高地西北150m处,此后544高地正面2&500m处发现越方榴弹炮射击的征候,迫击炮连还击,第一发炮弹未中,第二发命中越方榴弹炮,然后6门炮各4发急速发射命中,越方榴弹炮从此哑火。至9时40分,我方利用迫击炮又击毁越方观察所一个,压制迫击炮阵地一处,击退敌一次进攻。10时,越方集中远程火炮再次猛轰480、544高地和炮连阵地,迫击炮连被迫第二次转移阵地。迫击炮连在板烂以东无名高地占领阵地,并与480、544高地上的2连和联合指挥部进行联系。& 下午14时,越方遣一个排兵力进攻480高地。我迫击炮连长令一炮试射,2连报告偏左100m,炮连修正,第5发弹命中敌群,然后炮连一次发射100余发炮弹将敌人击退。此时无线电监听发现,越方使用明语向上级报告说:“遭炮兵射击,部队冲不上去。”此后几小时越方均无动静,这造成了我方一定的麻痹情绪。18时,越方利用我方吃晚饭之际,集中一个连的兵力在炮火和机枪掩护下,沿480高地山背分3路同时进攻,我方反应不及,东侧山梁和部分战壕失守,2连看情况危急,果断召唤炮连向自己的阵地开炮,炮连长命令一炮打高地,防止敌人继续向544高地接近,其余5炮密集轰击高地东侧山梁和原我方战壕,在几十米宽的地段上共发射90多发炮弹,将敌人轰出了战壕,紧接着2连一个反冲击就夺回了阵地。24日白天的战斗中,迫炮连共向敌人炮击20多次,发射炮弹800发,击退越方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电子侦听获悉越方报告:“遭敌人山顶暗火力点和迫击炮火力杀伤,进攻失败。”懊丧之气溢于言表。& 25日凌晨,炮连又集中火力压制敌火箭炮发射阵地和60、82迫击炮阵地各一处,击毁火箭筒3具,击毙敌迫击炮炮兵16名。越方不甘心失败,早8时又发动了两次进攻,均被我迫击炮连的准确炮火击退。下午16时,我方增援的部队抵达并投入反击,越方总崩溃,连抛在我方阵地前的70多具尸体(此数字只是阵地前沿的敌人尸体数字,越方的实际伤亡应该远大于此,大约为150~200人)也顾不得收就仓皇逃回了越方界内,迫击炮连又协同主力炮兵分队以炮弹为溃逃之敌送行。& 在这次战斗中,越方以小群多路的方式向480、544高地反复冲击,共进攻了8次之多,每次均遭到迫击炮连的打击。当敌人冲击时,我炮连即实施拦阻射击,阻止敌人冲击;当敌人遭到火力打击后撤时,炮连即以火力断敌退路;敌人停止进攻时以及晚间,就利用单炮、单发进行不定时的游动射击,消耗敌人精力,破坏敌人的冲击准备。在整整两天时间内,越方始终没能前进一步,被牢牢地钉在了我军阵地前,既攻不上去,也撤不下来,就像被粘住的苍蝇一样,无计可施。& 但是在这一战中我方兵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迫击炮炮身发射中因后坐力而下沉严重,最后只好用打碎的弹药箱垫在座板坑中。另外,由于射击时间过长,我方部分迫击炮出现过热现象,导致口径由原来的82mm涨至83~83.2mm,严重影响了精度。因此我军在设计新式迫击炮时做了改进。&&&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22:02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猜您喜欢的
注意:遵守《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广告性质的评论会被删除,相关违规ID会被永久封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部规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