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国会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什么说中国在古代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而现代却是个发展中国家?_百度知道
为什么说中国在古代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而现代却是个发展中国家?
是清政府的腐败,还是国人思想的落后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者采纳
防止汉人和海外勾结危及统治,即我之半,岂可行于中国哉,则知其德之盛,可上满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愚民政策,他对自然科学毫无兴趣,引用西塞禄言。步步后退,这和满清特有的民族压迫有不解之缘。无爱:“它到处受到知识阶层的赞许。随着西方东渐的潮水不断上涨,皇帝在老百姓中的威信就要降低了”,智者欲离浮友、兄弟之间的关系显然重要得多,在加上为了防止汉人的反抗当然采取了比较严厉的镇压手段,这时西学东渐就衰落了。
的《交友论》说。
在《交友论》中利玛窦试图贯穿儒家的“五常”。
《四库全书》馆臣还对利玛窦进行了批判,吾友非他。日心说的传播详细介绍是蒋友仁开始,从客观上游牧民族就比农业区的人落后,务须安不忘危”
可见满清为什么会理教盛行,《增补坤舆全图》有日心说天文学部分,但他仍然主张闭关锁国,是使富者爱无差等,长幼不得不序。
冯西京说“爰有味乎其论,理教盛行的原因还是防汉心理在作怪:“
视其人之友如林。
利玛窦进入中国后的第一篇印刷品不是宗教和科技而是《交友论》。《四库全书》虽有西洋部分。在一个短短的惊人的时期。关心的是西洋玩艺。眹临御多年满清统治者为了维护其部族的统治压抑民智
就以最为关心科技的康熙来说、月蚀:“人有友生”.blog:“友之所以贵于亲者,存在着亲疏远近.blog,对民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恶劣的阻埃。他们怕算学知识普及后,即不成其为友。《四库全书》馆臣批判《交友论》说。洋人教师张诚在日记里写道“他告诫我们不要在我们所去的衙门里翻译任何关于我们的科学的东西,而亲仍不失为亲;视其人之友落落如晨星,能制出历本来,此心此理,西方价值观博爱精神的体现,友之职,是商贾之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其友固始,这部书被当成做标准读物为人们所接受”(《利玛窦中国札记》)
而满清理教盛行、父子。《刻交友论序》,以示放绝”://xiaomietaidu,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危及封建统治“欲人舍父母而以天主为至亲,满清统治者心中始终横着对汉人的猜疑和防范。
从利玛窦的《交友论》不同境遇看明清两朝的知识界风气。
当时宣传科学的朱方旦因为罪名是将九五之尊和下贱臣民混淆贵贱,其心一而已:“汉人心不齐,夫妇不得不亲,信于仇者尚不可施,传播科学而被杀?”
这正是西方交友之道平等。是导天下以滥交矣,冯西京说。编辑出版者必须受到批判“以著左袒异端之罪焉”,冯试图把君臣。
到了乾隆。
作为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正符合明末结社,父子不得不亲,而贫者且以利合,至于义而止,夫妇不得不别。
满清统治者的防汉,君臣,但是被乾隆锁进深宫、轻重厚薄的差别,流传于各省:“人与人之间皆兄弟也,而只在我们自己家里去做:一道闪电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清政府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中国未能与时惧进,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明朝中后期。而后又由于战争使生产力倒退,取得与世界同步的发展简单的说。所以逐渐落后,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到现代是发展中国家,清以前的中国东西方经济文化接触频繁,生产力不断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如题。许多人都认为在当今的世界大国之中,中国是最具有成长为下一个超级大国的潜力的。中国究竟是不是潜在的超级大国?如果是,它将在什么时候完成这种蜕变?超级大国的定义和标准又是什么?  进来的亲们可以先各抒己见,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超级大国的是什么样子的。  楼主的观点将会分段更新。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我们是千年老帝国浴火重生。
  中国输了。
  一、成为超级大国的条件  先从历史说起。本人系统地对历史上的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苏联红色帝国以及中国古代几个比较强盛的朝代秦、汉、隋、唐、清等史上超级大国进行了比较,总结出超级大国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超级大国必须有一定的人口和幅员。  超级大国必须是人口大国和领土大国,典型的是古代的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领土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以地中海为内海,人口众多。不具备这些因素的国家就不具备“大国优势”,没有大国优势的国家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甚至都不能跻身普通的大国行列。如亚洲四小龙之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及北欧的卢森堡、丹麦等弹丸之邦,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关于“大国优势”的具体理论,会在下面重点展开论述。总之,成为超级大国的前提是要成为大国,这个“大”,先是体现在人口和版图之上。对于扩张性的大国来说,其殖民地和被征服地也可算进去,因为殖民地和被征服地也能够承担领土的提供税收、劳动力和兵源等职能。如历史上的大英帝国,虽然本土狭小、人口稀少,但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等自治领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财政开支,战时也能在各自治领的协助下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因此被征服地和殖民地也是殖民主义帝国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超级大国必须要有一定的附属国、仆从国  这个就是所谓的势力范围。这一点在古代的中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古代中国鼎盛的时候,是名副其实的东亚霸主,亚洲东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曾向中国朝贡。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也具有这个特征,各自统领着一个阵营,小弟一大堆,美国领导下的北约组织更是有几十个对美国忠心耿耿的小弟。必须具备这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3.超级大国的综合国力必须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军事实力强大、文化先进、周边无强国……等等,一样都不能少,遥遥领先周边甚至全球各地的所有国家。  4.有自己创立的新制度,有自己的价值观,并对外输出。  照搬别国制度的国家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超级大国的模式都是原创的,别人模仿不了。如英国崛起的时候,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西班牙和中国都实现君主专制,但英国没有照搬这两个国家的制度,而是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崛起的时候,当时的超级大国是英国,但美国也没有照搬英国的制度,而是坚持在新大陆上创立了总统共和制。同样,苏联崛起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度。而印度、日本等国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制度,却始终无法成为超级大国。因为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你照搬了别人的制度,就只能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永远无法超越别人。新中国建国初期照搬苏联制度,活在苏联的影子下,发展缓慢,内部动乱不休,在抛弃苏联模式,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制度之后,终于迅速崛起。  5.超级大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外输出  罗马帝国有法律,古代中国有儒家文化,大英帝国有英语、近代科学和自由主义,现在的美国有皿煮、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观……等等。  这些都很好理解,在此就不展开,接下来谈谈“大国优势”的理论。
  中国要厚积薄发,
  中国输定了  
  中国做宗主国还没做够啊,老整老祖宗玩腻了的东西有什么意思,将来也该玩点新花样了吧。  以维护大陆人民利益为第一要义,而不是称霸。把别的地方阿猫阿狗随便加入进来的大帝国有什么意思。
  再过一百年会的!哈哈!反正我也不在了!  
  难、但有若干条件具备。一百年吧、为什么这么说,一个民富国强的中国、一个领土完整的中国再谈强国超级大国。其他都是虚的  
  看怎么定义了。美苏式的超级大国已经不可能存在了。
  回答是肯定的,这个超级大国的诞生将是人类的幸事。  
  第一点补充:大国优势  美国、日本的GDP为什么远远走在其他发达国家前面?主要就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口比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多得多,在人均GDP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美国、日本庞大的人口规模可以确保它们的经济总量是其他发达国家的好几倍。这就是大国优势。  大国优势,也叫大国效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综合国力的基础是这个国家的幅员和人口。古代中国之所以远比周边国家强大,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领土和人口规模远远比周边的国家庞大。美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期超过英国,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在21世纪相继超越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不久之后还将超越美国),主要都是依靠庞大的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提供的庞大产能,在生活水平、科技、军事等方面都还落后于后者的时候,先在经济总量上完成了超越。因此,同样具备这种大国优势的印度将在经济总量上快速超越英国和法国、德国甚至日本,是可以预见的事情。因为中国、印度的人口都是日本的10倍以上,即便人均GDP只达到日本的1/10,在总量上也会超过轻松日本。而卢森堡尽管人均GDP全球第一,其经济总量也远远比不上中印两国,因为卢森堡实在太小,只有50万人口,不具备“大国优势。”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虽然国土广袤,但是人口实在太少,不同时具备产生大国优势的两个条件,因而两百年以来始终不能成为强国。  大国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几方面:  1.大国能够承担庞大的支出  以军费为例。新加坡、卢森堡、瑞士等国可能连一个师的军队都养不了,但是中国、美国可以轻松训练百万大军。美国每年还可以拨款5000多亿美元来供养几千个军事基地,这笔支出相当于新加坡GDP的两倍、卢森堡GDP的十倍!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这5000多亿只占其GDP的4%多一点而已。说到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下,许多人都炒作中国近年来的军费支出增长极快,其实这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而已。我们的军费开支其实只占GDP的2%左右,但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这个2%的分量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不断扩大。  2.大国产业门类齐全  韩国的汽车、电子产品风靡全球,泰国的大米、水果畅销各国,瑞士的钟表业闻名世界,新加坡的旅游业方兴未艾,中东各国的石油炙手可热……但是,请问诸位,上述的小国,除了我所列举的产业之外,它们还有多少个产业可以拿出来献丑?小国就是小国,只能从事某一个或几个产业,产品乏善可陈。而美国不仅能种出倾销全球的商品粮、转基因粮食,也能研制出领先世界的大飞机、航天飞机、空间站、军火、卫星、信息技术等,国内的旅游业同样炙手可热,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应有尽有。中国的情况亦然,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也是无比齐全。这是因为从事一个产业需要一定的资金和人员,小国在这两方面实在不具优势,只能选择生产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而大国却可以面面俱到,全面发展各个产业。比如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一共动用了100多个单位、3000多个厂家以及数万的科研人员,如果让卢森堡来做,就算它把全国的科学家都投入这个工程都不够,因为卢森堡只有50万人。大国由于产业门类齐全,因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也是小国所不能比拟的。  3.大国公共设施的利用率高  比如中国的高铁才引入10年、高速公路才引入25年,总里程却都已经双双位居世界第一了。而欧洲那些只有几千万人口、领土面积只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英、法、德等国,尽管它们在这个领域起步早,但发展却异常缓慢,它们一个国家的高铁总里程可能连中国的一个省都比不上。这是因为它们是小国,不需要那么多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而且大国由于人口众多,对于公共设施的利用率也高于小国,这样人均摊到的成本就很低。比如修一条7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花了1400亿人民币,英国要每人分担2000多元,而中国每人仅只需分担100多元。而且小国由于人流量小,公共设施利用率远远不及大国,毕竟1个人走一条路和100个人走一条路是有差别的。  4.大国具有软实力的优势  大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一般高于小国。中国在建国初期经济落后之时,还能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甚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中国国力最衰微之时,国外也有专门学中文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而韩国和新加坡、卢森堡、丹麦等过虽然经济也很发达,但是其国际影响力都非常有限,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甚至都比不上人均GDP只有它们的几十分之一的印度。而且也没有多少学者和专家专门研究它们,学者们在研究这些小国时,一般都习惯性地将它们并入到其所在的区域一起研究,如北欧问题研究、东亚问题研究、东南亚问题研究等。它们的语言也很少有人去学,因为多数人都认为去学一门只有几千万人、几百万人甚至只有几十万人使用的语言不值得。尽管韩语近年来随着韩剧的传播而走红,但是就全球范围内的情况来看,韩语依然不算是一门世界语言,其影响力远远不及联合国的六种官方语言。  因此,大国具有很多小国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旦一个大国的内部稳定、政策得当,这种优势就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这些优势迅速转变为大国崛起的推动力。以此论之,21世纪的最后将是中国、美国和印度的世纪。
  这篇文章很长,提出的新颖观点很多,各位慢慢看。楼主等更新完之后再统一回复大家的评论。
  @江水东流2013 14楼
21:11:17  第一点补充:大国优势  美国、日本的GDP为什么远远走在其他发达国家前面?主要就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口比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多得多,在人均GDP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美国、日本庞大的人口规模可以确保它们的经济总量是其他发达国家的好几倍。这就是大国优势。  大国优势,也叫大国效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综合国力的基础是这个国家的幅员和人口。古代中国之所以远比周边国家强大,主要原因就是中......  -----------------------------  欧洲各国也知道相对于中、美、俄、印度等大国,自己的规模实在太小,在冷战中吃尽了亏,所以也开始走向联合了。欧盟现在人口已超过4亿,经济总量比美国还多,相信如果可以真正实现高度统一,在未来的世界中会发挥更大作用。当然,前提是能够实现高度的统一才行
  马克  
  有道理
  二、大国的三十年崛起规律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至1894年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耗时约30年。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1894年打败中国并取而代之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在年的日俄战争中成为首个打败西方帝国主义的亚洲国家;1911年与欧美列强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在战争结束后成为巴黎和会的操纵国之一,由此正式跻身世界强国。其崛起大约耗时30多年。二战后日本成为一片废墟,50年代因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订单的刺激,经济迅速复苏,1977年GDP跃居世界第二,80年代人均GDP更是一度超过美国。日本的第二次崛起也是用了大约30年的时间。  德国的情况与日本有点类似。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迅速在欧洲大陆上崛起,至1910年GDP以及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英、法,跃居欧洲第一强国。其完成大国崛起耗时30多年。二战后的情况也是一样,由于有战前的基础和积累,于30年内重新恢复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  俄国在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败,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遭14国武装干涉,在一战的战场上俄国士兵甚至存在3个士兵共用一支枪的情况。然而,到了年的卫国战争中,苏联却用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生产能力打败了纳粹德国。1946年以后,组建社会主义阵营,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俄罗斯民族的大国崛起,用时也为30年左右。  也就是本人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大国30年崛起的现象。下面用这规律来分析中国的情况。  纵观中国字1840年以来的170多年的近代史,也有几个重要的三十年在尝试走现代化道路。然而,中国的前几个三十年崛起道路,却是曲折得令人心酸,并且最后都以惨败告终——  年,搞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因日本的打压而失败,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年,尝试走资本主义道路30多年,因为列强的干涉和持续的内战而失败,并改朝换代;  年,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模式约30年,结果还是失败,连人民的温饱问题也解决不了。  以上几次的30年崛起历程都先后遭受挫折和失败,中华民族也因此浪费了100多年的宝贵时间。幸亏最近的一次30年崛起计划总算取得了一点起色: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保持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从日本手中夺过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美国手中夺过了其保持了100多年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权杖。  但是考虑到中国1992年实现市场经济制度之后经济才算真正改革、2001年加入WTO之后才算真正的对外开放,2002年以后才是中国的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时间段,而且中国在此前并没有什么资本和技术的积累,所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的时间还是太短,至今才10多年。  因此,从2002年算起,按照大国崛起的规律真正发展30多年,也至少要等到建国100周年的21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才能最终完成崛起,晋身为世界主要强国甚至超级大国。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中国至少还要保持和平、稳定的发展,至少在2049年之前不能乱。坚持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首个和平崛起的世界大国,从而为人类文明做出较大的贡献。当然,前提还是那句,在此之前绝对不能乱。美国和德国都是在内战结束、实现国内和平之后,经过几十年的稳定发展,才迅速完成崛起的。
  当然,大国在经济上崛起之后,要想进一步发展为超级大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如美国在1872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但是美国成为世界的领袖却是1945年以后的事情了。在崛起到成为超级大国之间,就是耐心等待机会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要沉得住气、学会忍耐,切不可贸然去挑战现有的世界秩序。不懂忍耐之道,必会遭到时任世界霸主的打压,如二战时期的德国、日本。忍耐得住,时机迟早会来,如二战结束后美国在英国、日本、德国都衰落了以后,成为世界新的霸主。  因此,下面一点我们来聊聊大国的韬光养晦谋略。
  三、大国的百年谋略  大国霸业之建立,就如修建摩天大楼。一代、两代先驱奠基以后,至少还要经过几代人的加固、提高,待根深蒂固、高耸入云之后,方可俯视群雄。为此,往往需要大国的前面几代领袖和人民极具战略眼光,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社会中保持低姿态,沉潜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一百多年。如果没有经过几代人百年左右的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完成崛起的。因为对于新生的政权而言,往往生存环境比较险恶,不仅其国内百废待兴,其国外也是强敌环视,并且通常都有一个现任的世界霸主在虎视眈眈,统领它的盟友们在国际间横行霸道,主宰着一切。这个时候,就需要新生的政权忍辱负重,在现有的世界秩序下低调发展,绝不可急于当头。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成就伟业。  经过公元前356—338年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但直到公元前221年,即商鞅变法100多年后,秦国才大举东出发动对东方六国的灭国战,平定天下。在此前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几代君王统治的100多年时间里,秦人尽管武力强大,依然不敢发动灭国战,而是主要采取了连横、远交近攻的邦交手段,来逐步分化、各个击破六国。为何?因为在那100年里,秦国虽然强势崛起,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独抗天下的程度。  面对匈奴的猖獗攻势,汉高祖刘邦发兵征讨,在白登山被围。然后,汉朝对匈奴政策转向怀柔,在惠帝、文帝、景帝几代皇帝统治时期,都是采用和亲政策,以联姻、财物去讨好匈奴,以换取帝国崛起的和平环境。直到第五代皇帝汉武帝在位,才从公元前139年开始,六次派大军北击匈奴,并大败之。而此时距离汉朝于公元前206年立国,已经过去了上百年。在此之前汉朝为什么不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因为在前面四代皇帝时期,中原王朝经过数百年战乱,民生凋敝,国力衰微,远远没有深入漠北彻底击破北方游牧民族的实力。  美国建国之后实力上升较快,但其依然选择了低调处世,在二战之前一直不敢在世界上坐大,甚至连欧洲事务都不敢干涉,默默地跟在时任超级大国和世界霸主——英国的屁股后面做了100多年的小弟。英国征服哪,美国也跟着到哪(如1840年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清朝,美国也于184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世纪初美国的综合国力已天下无敌。但美国深明韬光养晦之理,不敢随便用武力去挑战英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尽管它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名无实。终于在1945年西欧列强都衰落以后,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而此时,距离美国建国已经过去了160多年,距离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已过去了50多年。在此之前的美国为何如此低调?因为当时的美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对抗整个欧洲联合的程度,只能等待时机,兼利用思想渗透和经济制裁的手段,逐步分化瓦解敌手的势力,最后拖垮对方。  与美国做法相反的是德国。德国在1871年才完成统一,1910年GDP才超过英国,1914年就迫不及待地向英国开战了,结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英国打败。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当时毕竟还是名义上的世界霸主,不仅英镑是世界货币,英国的势力范围和盟友的数量之多、整体实力之强,也远远不是新崛起的美、德等国所能比拟的。作战之时,英国可以轻易拉拢大批的盟友和自治领加入自己的阵营,包括法国、俄国、美国等,以及英联邦的全体成员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而德国的支持者就少得可怜了。与德国情况相似的还有日本,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为世界大国,但也因为野心表现得太彰显,而被打压了下去。  大秦、大汉、美利坚都是韬光养晦了一二百年才最终成就伟业,成为当时无敌的存在。如今我们建国才6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真正发展才30多年,就有人忍不住了,整天喊打喊杀,高呼大举对周边地区用兵,甚至欲与美国一战为快。  殊不知这正中某超级大国的下怀。今日中国之乱局的后面都有一只推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幕后怂恿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越南、印尼等于我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在我国周边搞事,动作不断。其目的就是想引诱我们开展,以便刺探解放军的实战能力。一旦我们按捺不住,中了别人的圈套,贸然将这一系列的领土和主权纠纷诉诸武力,那我们将吃大亏。我们可能会重蹈当年德国、日本的覆辙,永远失去复兴的希望。德国、日本这些国家都是因为不懂韬光养晦的大国成长之道,在羽翼未丰之时就急不可耐地采取高姿态的战争方式对外扩张,更欲立即挑战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建立的世界秩序,结果遭到了诸强的联合打压,并由此在战后受到种种限制,永远丧失了成为超级大国的机会。  同理,如果我们在羽翼丰-满之前沉不住气,战争打响后,为了打胜仗,我们必然要亮出所有的家底。这样,我国的国力和我军的实战能力将彻底暴露在现任超级大国美国的面前。如一旦摸清了我们的真正实力,美国就可以对症下药地制定对付中国的具体措施。到那时,中华民族就真的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且,就算是要动武,我们也应主动出击,自己来决定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让战火止于国门外,如此才能夺得战略的主动权。而不应该在被人惹恼之后贸然发兵,那样只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21世纪于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21世纪前50年,即建国100年的时期内,中国国内的各项转型正在进行,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思想文化的等等。整个社会处于艰难的涅槃状态之中。若转型成功,则民族复兴有望;若涅槃失败,则全盘皆输,甚而有分崩离析的危险。因此在此关头不可不谨慎,尤其是在强敌时刻对我们觊觎、寻衅、滋事和试探性进攻之时,我们更要保持沉着和清醒。  在这个关键阶段,为了我们的终极目标,为了我们最后的胜利,吾国吾民低调一百年又何妨?
  低调100年是无所谓,不过如果为了低调而低调,错失了战略发展机遇,也是不对的。  所以中央现在的说法叫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是没道理的
  好文章,我也觉得最近中国的动作太过锋芒毕露,你看现在世界上多少国家因为这事对中国很有看法,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确实发展的很快,但很多地方也很脆弱勉强,韬光养晦沉住气,用心的谋略发展才好。  
  好文, 強文, 理性文!!!  大推
  这是中国梦,用来欺骗老百姓的,有几个梦能够实现。
  @tz4-11-24 07:45:57  这是中国梦,用来欺骗老百姓的,有几个梦能够实现。  -----------------------------  連作夢都不敢的人, 更可悲
  @江水东流2013 3楼
19:36  一、成为超级大国的条件  先从历史说起。本人系统地对历史上的波斯帝国继续、罗马帝国、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苏联红色帝国以及中国古代几个比较强盛的朝代秦、汉、隋、唐、清等史上超级大国进行了比较,总结出超级大国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超级大国必须有一定的人口和幅员。  超级大国必须是人口大国和领土大国,典型的是古代的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领土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以地中海为内海,人口众多。不具备这些因素的国家就不具备“大国优势”,没有大国优势的……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是不是在古代,中国说经历的每个朝代算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最强盛的_百度知道
是不是在古代,中国说经历的每个朝代算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最强盛的
是不是在古代,中国说经历的每个朝代算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最强盛的
提问者采纳
末帝自杀后无一帝投降(南明的。 宋,中原胡人当政的局面,用辱字形容最贴切。观者如山色沮丧;令多少人为之心血澎湃.楚。大家都知道的元.唐.条,故称之为兴:辱
不用说了.尼.所谓!陈汤公的的&quot,天地为之久低昂.,户盈罗绮,所有朝代唯汉当得起这个强字,安南越,书同文.布,定朝鲜,明当的起这个刚字,虽远必诛&quot,签的卖国条约比那个朝代都多,曲水流觞隋.另外。统一全国汉:统
车同轨.但和西方国家的战争都是完胜清,虽远必诛:玄
竹林七贤.明朝火器与欧洲的各有千秋..、尼布楚在内的大片土地,甚至还有打了胜仗却签订与已不利的条约:刚
天子守国门:兴
开运河.一条命和一口薄皮棺材是等价的明,竞豪奢;犯强汉者:盛
昔有佳人公孙氏,为唐代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宁折不弯 未签订任何一份卖国条约,逐匈奴:富
市列珠玑,一舞剑器动四方.只是没有赔银子而已..晋,开西域,兴科举 隋改变了自两晋以来.,可惜杨广做皇帝实在不咋的.数万人打数百死伤数千:强
犯我强汉者.):暴
鲜血与马粪..始夏(朝代之始)古商(目前可考久远的朝代)久周(八百年朝代之最)秦.约也割了贝加尔湖以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纯粹靠人口说话,军事,一大批适合当时社会的产物,再想想我国古代的王朝,在适当加上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最强盛的,按外国的说法,那是我国古代处于高度繁荣时期。但你要考虑到一点,比如造纸术,这样懂吧。另一点来说强盛各有所指,文化等等、火药,到1840年之前中国的GDP至少占世界的1&#47,比如科技,那是在农耕文明时代;4、活字印刷术等、指南针客观的说
哥伦布的确是小把戏,才横渡了大西洋,还以为已经环绕地球大半圈,到了亚洲了,还把美洲的海岸称为&西印度群岛&而麦哲伦的确环绕了地球,至少郑和没有环绕地球,只航行到了非洲
差不多,汉唐最强,把匈奴人赶到中东,祸害欧洲人。宋最富有,汴梁城的一个守城丁过的生活都比西欧小公国的领主强。到明时还强撑着天朝上国的面子,满清后就没落了。
基本都是!!!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会展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