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好句好段摘抄大全摘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近代史研究》1996年02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
【摘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胡绳1995年11月到12月间,我利用养病的时候把1980年初写成,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了一遍。自这本书完成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重读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书约70万字。1981年6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25【正文快照】: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胡绳1995年11月到12月间,我利用养病的时候把1980年初写成,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了一遍。自这本书完成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重读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全书约70万字。1981年6月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文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孙占元;[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4期
宋小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严昌洪;[J];理论月刊;2001年10期
严昌洪,马敏;[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于文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陈学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朱洪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王文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王文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王来棣;[J];近代史研究;1985年01期
黄艳,王文滋;[J];江汉论坛;2005年06期
周向军;[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文滋;[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张国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陈峰;[D];山东大学;2005年
陈桂香;[D];山东大学;2006年
林国华;[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蕾;[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放;[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王永进;[J];兰州学刊;2005年02期
胡瑞琴;俞祖华;;[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肖华;[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世红;[D];暨南大学;2005年
任云英;[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姜秀玉;[D];延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海忠;[D];汕头大学;2004年
李莉;[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丁曙光;[D];山东大学;2005年
林伟荦;[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范明辉;[D];吉林大学;2007年
蹇福阔;[D];西南大学;2008年
张明瑜;[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一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2期
沙健孙;[J];党建研究;1999年05期
李忠东;;[J];历史教学;1990年10期
胡绳;[J];近代史研究;1996年02期
胡元利;[J];近代史研究;1990年02期
叶尚志;[J];安徽史学;1999年03期
陈漱渝;;[J];共产党员;2009年10期
张恩和;[J];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Z1期
晓舟;[J];学术探索;1999年03期
叶尚志;[J];人才开发;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建陵;张末梅;;[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屠静芬;;[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唐奇甜;;[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田子渝;;[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王正斌;;[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哈正利;米霞;;[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沈蓓绯;;[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陈贵华;;[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王瑞莲;丁爱英;;[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埃及]萨米尔·阿明
摘译;[N];社会科学报;2005年
北京大学教授
谢龙;[N];人民日报;2009年
张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本报记者 何朝辉;[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李彩艳;[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武汉大学法学院
汤海清;[N];黑龙江日报;2009年
;[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王伟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尤婷婷;[N];甘肃日报;2009年
李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艳;[D];浙江大学;2005年
饶淑莹;[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陈亚杰;[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吴志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孔祥宇;[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马金华;[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雷家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胡现岭;[D];南开大学;2009年
谈丽;[D];复旦大学;2006年
张陟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婕;[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程文华;[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陈乾雄;[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刘爱国;[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彭胜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李加凤;[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丁小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李宏;[D];武汉大学;2005年
肖艾芹;[D];武汉大学;2005年
吴玥;[D];吉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由于我在高中时候读的就是文科,所以对历史本身就比较感兴趣,在看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书以后,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感触已经良多。这本书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来发生的较为大型的战争或者起义反抗一一作了讲解,也属于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前一段,即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的一段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里,我们的国家受尽了欺凌;在这段历史里,我们的人民受尽了屈辱。但是在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里,总有有识之士的觉醒,伴随着他们不堪忍受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他们做出的努力也在不断动摇着陈旧的根基,无惧于那些强大的势力,一次又一次地解放人们的思想,试图解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里我想谈谈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部分。
首先我想说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奉行了很久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主要还是因为盲目自大的心理,认为其他国家只能围着中国转,没有了中国提供的各种丝绸布料,香料茶叶等其他国家就不能够活下去了,殊不知有竞争才有进步,有沟通才能继续发展,等到后来知道的时候已经太晚太晚了。曾经的中国在各方面都远超西方国家,如此一个泱泱大国居然只能不断退缩,割地赔钱只求息事宁人,不再挨打,但是试问尝到甜头的帝国主义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中国呢,这是谁都能想明白的。我们只能被人用暴力的方式强制打开大门,书中有一句话讲得很正确:帝国主义在中国历来是一面想使中国对外开放,一面又压迫中国,使中国保持落后和贫穷,因而实际上对外开放的程度极低,甚至并不开放。这样的话,中国只能受着压迫,并且是越开放越落后,几乎是不能得到发展的。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卑鄙的帝国主义将鸦片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尽管嘉庆、道光年间禁令不断,但是运输鸦片的船舶依旧公然地停泊在黄浦江,鸦片就像一个黑洞,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将中国富足的白银吸走,中国在逐渐地变得贫穷。更为可笑的是在那时候居然有的官员提出“变通办理”的主张,主张“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也就是让鸦片贸易合法化,使官员们从走私商人得到的贿赂变成国家的税收。这实在是不可思议,那些是毒品啊,在今天只要人一旦沾染想要戒掉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当时的科技医学还是那么不发达。那些无知腐败的官员认为吸食鸦片的人都是游手好闲之辈,就听任民间吸食,这实在也算是骇人听闻了。而且这也明显看出了那些官员只是想保住大量流出的白银,并没想过鸦片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没想过要去根除鸦片。当然,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总是会有勇士的出现,比如因为虎门销烟而赔上性命的林则徐。林则徐雷厉风行的禁烟运动和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外国人目瞪口呆。回过神来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更加陷入了被欺压的深渊。至于说,中国的封建皇朝在贸易关系上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外国,所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取“平等”。——这是一种强盗逻辑。强行进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否认这个国家有权自行规定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贸易制度,企图用武力来取得在这个国家中为所欲为的地位,而称之为要求“平等”,这是十九世纪的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强盗逻辑。就算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借口来发动战争,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充其量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正好对了他们想要找理由的胃口。结果我们只能签订了可耻的城下之盟——这就是南京条约,在近代史上第一个加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其实我认为在这里面除了有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原因,包括各种守旧势力原本就不同意严禁鸦片,还有道光皇帝,他是一个无论在禁烟问题还是在战争问题上,都没有一贯坚定的方针,只要稍微一遇到挫折,立马就害怕气馁了,既然“战”也不成功,“抚”人家根本不接受,那就只能乖乖地任人鱼肉了。至于后来的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也不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看到中国原来是只纸老虎,其他国家又怎么能不趁火打劫呢。
接着我想说说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在农民运动中也算是一个明亮的星星了,虽然最后也是失败了,但是它起自一个狭小的地区,发展为全国性的巨大势力,成为中国在无产阶级产生以前的历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其实根据当时社会的情形,我们可以发现:封建地主阶级到了这个历史阶段已经彻底地堕落;在外国侵略者的压力面前,它只能起约束人民群众的爱国斗争的作用。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它也宁愿向他们妥协,甚至想依靠他们来求自己的生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太平天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只能拼命打压苦难的民众在帝国主义面前却大气也不敢出。其实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战绩是挺辉煌的,还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等政策,可是在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开始狂妄自大,只顾着争抢胜利的果实,以为从此就可以掌控全局了。只是随着内讧的产生和矛盾的增加,其实已经埋下了失败的苦果。不仅如此,它的某些领导人和部队中的游民习气和其他坏习气也是需要改造的。太平天国初期在从广西到南京进军途中,曾经能够把各种不同来源的农民起义力量团结到自己内部来,溶化成为一个整体。但在此以后,它基本上只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拒绝合体,例如对上海的小刀会起义;另一种办法是大开门户,无条件地收容。当它感到兵源愈来愈困难时,就愈来愈采取后一种办法。但这种办法,同拒绝合作一样是错误的,这是我们从天地会的问题上已经看到的了。&所以太平天国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其实问题重重,就像是一颗粗壮的大树,虽然从外表上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实树干的中间已经在逐渐地被侵蚀,变得越来越脆弱。不管是中外反动势力的互相勾结、共同镇压还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致命弱点,都是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最后难逃失败的涩果。
&&&&然后我想说的还有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我不想过多地去谈它的开始和结束,经验和教训。反而我是在这本书上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两种分歧,让我很感兴趣。在洋务派官僚大肆购买洋枪、洋炮、轮船、兵舰,并开办各种工厂的时候,封建官僚内部有一派人提出了反对的主张。由于这派人坚持拒绝任何在封建社会中原来没有的新东西,可以称之为极端守旧派。在洋务派大力兴办学堂的同时,守旧派如监察御史张盛藻、大学士倭仁等人极力的反对下,虽然同文馆还是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当时所谓理学的权威人的反对舆论下,投考的人竟然寥寥无几。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守旧派的人大都是以“孔孟之道”、“尧舜之道”来反对洋务的,他们害怕“洋学“的盛行将会给传统思想体系带来强烈的冲突,因此动摇封建政治和封建经济体制。而李鸿章却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实,封建官僚中的洋务派和极端守旧派同样都是要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他们的分歧不过在于洋务派认为必须给封建主义的统治机器加上一些洋式的利爪,以挽救它的垂危的命运。洋务派的反动目的固然不能达到,极端守旧派以为拒绝“洋器”和“洋学”就能维持封建主义于不坠,当然也只是反动的空想。其实,我倒是认为,极端守旧派对于洋务派的讥讽,有些话虽然说得很尖锐但是却很符合事实,如书中也有说到:刘锡鸿于光绪元年致书李鸿章,申述洋务派的练兵、理财、造船、制器均无实效。但李鸿章当然不会愿意承认,因为这是腐朽的政治统治下的必然现象。守旧派总是用各种理由来反驳洋务派的唯武器论,守旧派总是指责洋务派“用夷变夏”但其实他们自己也是投降主义者。说到底,守旧派在中国封建制度濒于没落,中国社会面临巨大震荡和变化的时候,他们仍想把中国人民束缚在封建传统中,抗拒任何一点新的变化和进步。他们是用比洋务派更加落后的观点来反对洋务派。洋务问题上的又一个分歧起源于福建按察使郭嵩焘,他本是一个同李鸿章一样热衷于搞洋务的人,但是他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与李鸿章又有不同,他不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而以为它们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只是因为现在还不能一下子从根本上学它,所以只好先从造船制器学起。他认为必须像西方那样“通商贾之气”,让商人自由地经营造船、制器等业,而不大赞成官督商办的招商局的那种做法。他还以为“竭中国之力,造一铁甲船及各兵船布置海口”,是谈不到“操中国之胜算而杜海外之觊觎”的。还有例如强汝询虽赞成用新式武器等,但是他还认为西方的强大不只在于武器,他们的官民关系和睦,他们的愿望和志向都很一致,他们的法治简单而严肃……这才是使他们强大的关键。对此我十分赞同他的看法,说到底我觉得洋务派的眼光还是过于短浅了。毕竟他们最终想要维护的还是封建清王朝的统治。让我也了解到了原来赞成洋务派的人中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他们中许多人的观点既结合了洋务派的优点同时也剔除了洋务派的一些缺点,如果他们也能勇敢地站起来同洋务派对立起来,那么也许历史会改写也说不定。
最后我还想简单地谈一下五四运动。随着新文化运动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逐渐传播,给五四运动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19
年的五四群众爱国运动是为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反对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而爆发起来的。因为在战后,西方列强重新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更是成为了直接的导火索,终于五四运动爆发了,而它的直接斗争目标也得到了实现,随着学生们反抗,工人群众们也奋起了,这更加增添了运动的声势。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五四群众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激荡。坚持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观点的人们在运动的高潮中渐渐地退出了斗争,在斗争中最坚决的,能够起领导作用的是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在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旗帜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与个人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新青年》杂志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就是这种发展的一个标志。“五四”后全国各地知识青年纷纷成立社团,出版刊物,在仅仅一年间出版的刊物达四百种之多。这些社团和刊物虽然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倾向,但除了明确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以外,也几乎都不能不议论社会主义,议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议论马克思主义。
虽然中国仍然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但是经过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而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五四运动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近代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
读完这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使我对于中国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的一段历史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浅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浅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以​前​一​段​的​历​史​。​全​书​主​要​内​容​分​为​绪​论​、​第​一​编​ ​雅​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第​二​编​ ​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形​成​、​第​三​编​ ​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第​四​编​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和​第​五​编​ ​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六​大​主​题​,​共​第​二​十​七​章​节​。​作​者​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系​统​地​叙​述​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记
读​书​笔​记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1981年初版到1997年再版,作者始终坚持了他在探讨中国近代史发基本规律时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了他在表述中国近代史发展基本规律时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意见。虽然有些具体的结论在学术界还有很多的讨论,但是他在研究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指导原则还是让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们引为参考。
纵观《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为宗旨,以历史唯物论研究中国近代史,富于创见,颇具影响,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得到学术界一至很高的评价。该书系统地叙述叙述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记述和分析了一百年来中国几个革命高潮和曲折历程。作者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经过了两千多年基本上停滞的封建社会以
后,社会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动荡和变动。
作者认为如果把每次革命高潮时期和在它以前的准备时期合并起来,那就可以把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二个是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第三个是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时期;第四个是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
年),这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酝酿的时期。
我相信读者们按着这条清晰的路线去了解那段历史一定不会觉得枯燥,而那些一件件一桩桩悲痛的事件都让每一位爱国人士都深感沉重,悲痛不已。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主要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正统。而这些都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滞后,思想文化的沉闷,各级政府的腐败,为后来鸦片战争的爆发埋下了导火索。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五口通商和买办阶级的产生以及租界的出现。
到了太平天国的兴起,洪秀全等人利用被“修饰”过的上帝和人民的迷信号召农民起义,拜上帝会(附:我之前看了一本名叫《中国历史之谜》的书,书中否认了拜上帝会的存在,认为只是后人的误解,因为在太平天国的文献和与太平天国交战的清朝官吏的奏报及书信上没有出现“拜上帝会”字样,对此不知老师有何看法?)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民革命纵然取得了推翻一个旧的封建皇朝的胜利,但是胜利的果实却总是为地主阶级用这样那样方法所窃取。洪秀全等人上台后,官民制度两种化,引起了极大的不满。新起的皇朝仍然是地主阶级的政权,农民仍然处于封建的压迫下。
在作者看来,太平天国的城市政策带有致命的弱点,他们所设计的整个社会由废除剥削制度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组成的方案,也就很明显的不过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来的社会制度事实上从未真正实行过,也不可能真正实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的灭亡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仅靠农民起义的弊端,因为虽然他们富于社会经验,见多识广,更多
权变和机灵,但是他们也往往把无组织性、无纪律性、流寇主义、单纯破坏性这些坏东西带进了农民革命队伍,阻碍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再后来,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统治了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年来的帝制也宣告灭亡。
但以本人的浅见,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当时社会和国民素质还不足以推行资本主义,这其中需要一个类似君主立宪的过渡阶段,而那时的中国不得不处在了一个不土不洋的尴尬阶段。而且当时许多遗留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比如清末的土地兼并问题、西方列强政治经济上的侵略和压迫等等。他在遗嘱内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倘若一直走下去必定会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不幸的是最终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夺走,更是将中国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正如作者所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没有把任何社会现象都归结于阶级问题,或者只是用阶被级根源来解释,也没有把把任何社会矛盾都说成是敌对阶级之间,或这个阶级和那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当时旧的阶级虽然衰落,但仍然存在,新的阶级虽然已经兴起,但尚未取得胜利;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更使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所以绝对不能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简单化、公式化。
作者着墨不多,用事实再现了那段悲痛耻辱的历史,着力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无形中激起了读者对民族英雄的钦佩敬慕之情和对卖国贼的愤怒不满。
这么多次的革命最终都悲壮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苦苦地挣扎,救国之路该怎么走?强国之路又该如何?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深思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用大量的史实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只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让中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巧妙地化解各种危机,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
该书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是用马克思主义开拓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先锋,他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贡献是需要认真加以总结的。
我曾在别的一些文章里看到其他有观点认为谋略处是不存在,不知到底事实是怎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美句子摘抄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