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与民同乐的事例例子

未找到您要的页面 - 书包网 - TXT全本小说/电子书分享网
书包网错误提示:该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热门小说推荐下载↓河南|驻马店市
擅长:书法
入会情况:美协其他
今日访问:1
总访问量:569493
最近登录: 11:07:56
您当前位置: ->
-> 宋人与宋词的故事
宋人与宋词的故事&&
宋人与宋词的故事  (1)、司马光
  司马光(公元年),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他的词,很少被人提到,《宋词300首》和《宋词精选》等大众普及本,都看不到他的踪影。但,这并不表示他的词写的不好,怪只怪两宋是词的黄金朝代,写得一手好词的牛人实在太多。
  先看看司马光的这首《阮郎归》吧: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虽然还是延续五代十国的伤感风韵,但却没有过于颓废。
  司马光名字的来历比较有趣,据说,他出生的那一年(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取名为“光”。对此,吾友“新开铺掌柜”深以为憾,说:要是司马光出生在南山就好了,他定会取名为“南”,--那么,名垂青史的一定是“司马南”,而不是“司马光”!
  少年的司马光,就是个冷静机智的厉害角色,“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宋史司马光》记载了他砸缸救友的先进事迹:“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一时间,7岁的司马光名动京华;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许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
  但司马光并不“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大下莫己若也”,只是谦虚地说:“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首《西江月》的文风,依稀可见他的低调作风: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好一个“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司马光早期的词,是这般清新自然、朴素典雅,犹如素面朝天的大家闺秀,不施粉黛,不着红裙绿袄,依然“天生丽姿难自弃”!
  都说官场是个大染缸,但司马光为官多年,人品却无可挑剔,即使政治对手王安石也心悦诚服。《三朝名臣言行录》在评论他时,曰:“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乎!博学无所不通。”
  中年的司马光,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旋涡中去了。关于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友谊和交恶、王安石变法的是是非非,不是本篇重点讨论的内容。司马光为何成了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拗相公”?我以为,这可能与他看到了变法的一些弊端有关,也与他保守耿介的性格有关。
  司马光拒绝纳妾、严厉教子的故事众所周知,另一则小故事更能戏剧性地体现他的性格为人。嘉祐七年上元节,仁宗赵祯率后妃、百官驾御宣德门看戏,看到半裸的女相扑士们闪亮登场、激情表演时,众人大乐,惟独司马光大惊失色。司马光愤然不已,立即挥笔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旁侍,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但是,这篇强烈呼吁严禁女子相扑的奏章,一旦送到仁宗那里,就象他那些反对变法的奏章到了神宗那里一样,“杳然若投沙砾于沧海之中,莫有知其所终者”,令司马光非常伤心、失望。我猜想,赵祯大概瞥了一眼他的奏章,随即扔进了垃圾箱,还坏笑了几声:“禁你个头!朕要的就是这美女裸扑的效果,懒得理你!”
  虽然司马光连连上疏,决心以丢官和效死来竭力议争,王安石变法还是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司马光不得已沉默下来,主动申请离开京城,担任西京留守御史台的闲差,退居洛阳。这段时间的失落、郁闷心态,可以从《锦堂春》中窥见一二:
  红日迟迟,虚郎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政治上的失意,却成全了一个杰出的历史学者。司马光呕心励血编著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赞为“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可媲美的史著”。他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他恳切地希望皇帝通过观览此书,能够“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是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果能如此,他也就“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了”!
  然而,我想说的是,司马老先生的良苦用心,和孔老夫子欲以《论语》重建道德纲纪、鲁迅先生欲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来救中国的思路如出一辙。这些忧国忧民的大师们,总是天真可爱地以为,在历史进退的搏弈中,文人和文学作品的力量强悍得很,拼得过利益集团的子弹和尖刃!
  今年春节,我给7岁的小外甥讲历史故事,特地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本想教育启发他,却遭了他一顿抢白:“咳,姨妈,你懂不懂?这故事已经过时了!”
  小外甥跑开了,还挥挥胖手,学着好莱钨影星的动作,给了我一个飞吻,大声道:“在现代都市,哪里还会有那么大的缸?即使有,谁会舍得砸掉自家的宝贝大缸?”
  我骇然而悟,不禁莞尔:是啊,在现代都市,哪里还会有那么大的缸?即使有缸,又哪里会有司马光?
  滚滚长江东逝流,宋代衣冠成古丘!
  作者:李蓉蓉
  (4)、宋徽宗赵佶
  文章提交者:雨蝶梦加帖在闲话国粹【凯迪网络】
  宋徽宗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在位二十五年。靖康二年(1127),为金人所俘,绍兴五年卒于五国城。
  赵佶爱好书画,人称“书画皇帝”,至今有价值连城的书画流传于世。他创造的“瘦金体”独步天下,今日的“仿宋字”就是仿他的字体。他曾在宫里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画院,亲自给学员们上课和批改“作业”,《清明上河图》就是在他的支持下完成的,并在图上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至于“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水浒》语),实乃天生的艺术家。
  可惜,赵佶聪明绝顶,甚么都会,就是不会做皇帝。
  赵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他笃信神灵,为求长生不老之术,还自号为“教主道君皇帝”。他行为荒唐可笑,据说嫌一万余的后宫佳丽不够,还从皇宫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妓院,去私会名妓李师师。最重要的是,他治国无能,挥霍无度,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直接导致的“花石纲”的全国大劫难,为国家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赵佶在位时,不仅从不认为自己是追逐声色犬马的昏庸天子,而且自我感觉是“圣人天子”!他与同样精通棋琴书画的宰相蔡京惺惺相惜。讲究生活享受的蔡京非常鄙视历代那些节俭的帝王将相,常常推心置腹地对赵佶说:天子就要有天子的气派,敢于花钱,敢于纵情享乐,不必拘泥于世俗之礼,不必理会别人的说三道四;皇帝如过分节俭,就和那些土得掉渣的小民一样,肯定会遭人嘲笑,“所谓人主,就应该以四海为家,以太平岁月娱乐自己。人生几何,岂可徒自劳苦?”(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语)
  赵佶点头称是,视蔡京为知己,但还是有点心虚。一次在宴会上,一番声色享受后,又对太监梁师成感叹道:“皇帝确实应当为天下欢乐,也为天下忧愁。如今天下繁华,四海太平,朕才有机会喘口气,放松片刻,与民同乐啊!”
  梁师成立刻翘起大拇指:“就是嘛。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陛下您可谓达到了这种境界啊。”一席话,不仅将皇帝的最后一丝顾虑解除掉,还将皇帝的行乐挥霍提升到圣人境界的理论高度,皇帝不享乐倒是有悖“圣人境界”了!
  赵佶太喜欢这些“善解人意”的大臣宦官了,他兴奋地赏赐了这些“精英”,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享受着夜夜笙歌。蔡京等人则乘机把持大权,打击忠良,又与西夏战争,连金灭辽,并不忘搜刮民脂民膏,大发横财,搞得民不聊生,直到将北宋的江山断送,也断送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靖康之难”后,赵佶被金人俘虏,北行途中见杏花飘落、燕子南飞。他长叹数声,涕泪俱下,一种“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的凄凉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这是他所有词中最好的一首: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老实说,我十年前在《宋词选读》里看到这首词,感觉很是稀疏平常。后来词读得多了,对宋史了解得多了,才真正理解了后人对它“相思极苦,哀情哽咽,令人不忍卒读”的评价。繁华褪尽后的凄惨,令赵佶格外怀念故国与往昔岁月,“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但是往昔的一切,“和梦也、有时不做”,其悲怆可以想见。这首词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悲怆与真情,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亦略似之”。
  “书画皇帝”赵佶的人生经历,总会让人想到另一个“词人皇帝”李煜。他们俩太多的相似之处:在艺术上都颇有成就,擅长书法、绘画、诗词,很多作品被后世称为艺术奇葩;在政治上都是亡国之君,不务政事,沉迷酒色;连最后结局也同样悲惨不堪,都被敌国俘虏,不得善终。李煜被宋太宗毒死于开封,赵佶在囚禁中病死五国城。
  因此,一个故事渐渐地在后人的文学作品种流传开来:赵佶原来是李煜转世的!《养疴漫笔》很生动地记载了这个“转世托生过程”,弄得像真的一样:“神宗幸秘书省,阅李后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而徽宗生。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彩风流,过李主百倍。及北狩,女真用江南李主见艺祖故事。”
  “靖康之辱”也被说成是因果报应:北宋灭亡后,赵佶几乎所有妻子女儿都遭到女真人瓜分,沦为姬妾、奴婢。这简直就是当年李煜被俘后,眼睁睁地看着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召去侍酒侍寝的翻版。文人们对李煜的凄惨结局,大多抱有同情怜悯悲愤,因而对赵光义后代赵佶的结局,多少有一点点幸灾乐祸的意味。《野获编》说,宋人画了《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还在画上奋笔疾书:“江南賸有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吹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盖指靖康之辱,以寓无往不复之意。
  因果报应之说,虚渺荒诞,权作笑料!
  赵佶和李煜的人生经历,无非再一次证明“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的老话是多么正确!而浪漫的艺术家从政,又是多么危险:误人又误几,祸国又殃民!
  (5)、苏轼苏辙的兄弟情
  文章提交者:雨蝶梦加帖在闲话国粹【凯迪网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辙(年),苏轼之弟,字子由,号颍滨遗老。两人皆为唐宋八大家,连同他们的父亲苏洵,世人尊称“三苏”,归纳他们的特点是“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
  苏轼苏辙俩的性格生来就大不相同,苏轼热情奔放,苏辙沉静恬淡。少年游玩之际,但凡有山可登,有水可浮,苏轼未尝不急急撩起衣裳,率先而行,苏辙却要查看一番后,才不紧不慢地跟上;苏轼如得到一副书画佳作,立刻欢呼雀跃,真以为乐,而苏辙总是淡漠地看着,不甚经意,但跟在哥哥身后读书习字,未尝一日相舍。
  二苏的名字很有意思,都与“车”有关,名字里大有乾坤:“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是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处;“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担。在苏轼十二岁、苏辙八岁那年,苏老泉作了一篇《名二子说》,颇见取名的良苦用心: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知子莫若父”,苏洵是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的。他见“大苏”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就取名为“轼”,“轼乎,吾惧汝之外饰也”,故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适当“动辄由他”,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
  有人说,“名字决定命运”,绞尽脑汁地想个好名字来谋取人生的大富大贵、时来运转。我不知道“取名术”到底有无道理,但我知道,好名字并没有给苏轼的仕途带来好运!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尝尽世间悲苦离愁,做事并未“瞻前顾后”;而苏辙谨慎一世,未尝一日“由着性子”去。
  虽然个性文风截然不同,苏轼苏辙兄弟俩的感情却丝毫未受影响。相反地,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几乎贯穿他们的一生,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常说自己实不如子由,“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几十年间,兄弟二人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子由寄信赠诗,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
  先来看苏轼的这首《沁园春孤馆灯青》吧: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有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当时,“王安石变法”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苏轼跟变法派唱反调,在朝中难以立足,就申请到密州就任。十月的清晨,野鸡时鸣,月尚未落,朝露漙漙,苏轼向密州急行。他勒马站立,凭鞍无语,思绪万千,在马上挥笔作就这首《沁园春孤馆灯青》。面对碰壁,苏轼直抒胸臆,告诉子由,虽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的壮志未酬,但自己十分旷达洒脱,“用舍有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乐于“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的诗酒人生。
  这首词较之苏轼后来的词,尚有不太成熟之处,但全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波澜起伏,脉络清晰,层次井然,而且这种超旷豪逸的磅礴气势,开始了词风的悄然转变。
  当然,苏轼写给弟弟的词,最著名的当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值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欢饮达旦。他大醉之后,举怀邀月,拍手狂歌,起舞徘徊,清影风露之中,今夕不知何夕。猛然想到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轼顿时生出无穷无尽悲欢离合之感,一时难以自已,神来之笔,潇洒挥舞,作成千古绝唱之《水调歌头》。
  全词构思奇幻,豪放旷达,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卷舒自如,颇有“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全篇皆是佳句,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此词自诞生之日起,大家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尤其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余词即或不必尽废,而苏轼此词自当高出一头。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相和,缓缓吟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苏轼见了,摇头微笑:“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为了开解苏辙,在分手之时,苏轼再和之以《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击掌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该词上阙借谢安事,作为“不及时引退”的鉴戒;下阙设想兄弟二人“退而相从之乐”,以安慰对方,尤其“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两句,温情脉脉,又让人忍俊不住。苏辙仿佛已经看到两兄弟相互扶持在路上走得东倒西歪了,不禁一扫离愁,绝尘而去。
  可惜,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没过几年,即元丰二年(1079年)7月,文字狱“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捕入狱,不仅不可能与弟弟“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而且连能否活着都成问题。
  关于这著名的“乌台诗案”,来龙去脉一言难尽,但总而概之,纯是恶龊的政治斗争,是当时“变法派”对“守旧派”的陷害,“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尔,自然做了首遭打击的“出头鸟”。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苏轼入狱,平日里的好友人人自危,大多不敢出头为他说话。苏辙也因受牵连而日子难过,但他不仅未有丝毫怨言,还将哥哥的家小接到自己家中安顿,并一再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提萦救父”典故,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
  苏轼无辜下狱,时不时地被拉出去严审,感到“变法派”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前半生风调雨顺、风光无限,哪受过这等罪?自觉前景黯淡,心理严重受伤,对形势估计十分悲观,甚至一度差点自杀!
  《孔氏谈苑》记载,苏轼与送饭的长子苏迈约定:如风声不妙,便送来一条鱼。某日,苏迈出城,托人送饭;那人不明就里,特地送了几条熏鱼。苏轼一见,惊出一身冷汗:“完了,完了,我死定了!”一阵伤心,一阵恐惧,顿时跌坐在地。
  摸到身下又凉又硬的地板,苏轼想到自己死后,妻儿家小的凄凉情景,心头蓦地一痛,潸然泪下:“闰之和孩子,可怎么办?只能跟着子由了……”
  想到子由,突然“哎呀”叫了一声,情不自禁的站起,在牢房里来回走动,心中怦怦乱跳:“子由怎样了?不知是否也遭了罪?我为甚么只想他来救我,却不曾为他处身设想过?可怜我们兄弟一场,到死不能见面,少年时还约好要'对床夜雨听萧瑟’呢……”悲痛绝望之意,又深了一层:“子由,我先走了,你的情谊,我只有来世报答了。”随即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绝命诗,叮嘱狱卒转交苏辙。
  看着狱卒的背影离去,苏轼长叹一声,慢慢陶出藏在胸口的青金丹,那是“有尊严地死去”的备用药物。他望空中拜了两拜,祈祷菩萨,保佑弟弟及家人健康长寿。这时,他想到苏辙以前对自己“谨慎择友”的忠告,今日果然栽倒在一些“好友”的身上,顿时对子由洞悉人情的能力深表佩服。自己曾经得意地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泛爱天下之士,无贤不肖欢如”,如今又如何?思来想去,不由得苦笑:“放眼望去,只觉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今日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他无意中暼到一旁的饭菜,登时觉得肚子饿得干瘪,干渴更是难忍,毫不踌躇地端起就吃,心想:“要死也要做个饱死鬼,怎好进了阴间地府,向阎王陛下讨饭吃!”
  待到吃饱喝足,连那鱼骨头都嚼着吃了,苏轼精神振作起来,随手将青金丹扔掉,心想:“即使要死,死前也可能跟子由见上一面。反正在劫难逃,他们要杀便杀,要剐便剐,悉听尊便!”心里更加无所谓了,忽然摸到脸上的泪痕,忍不住自嘲:“苏轼啊苏轼,你这人忒也无用,适才竟然吓哭了,要是给人知道,脸往哪里搁去?”
  他再不去想那些生死攸关的事,倒头便睡,鼾声如雷。这是苏轼在困境中的唯一一次自杀念头,自那以后,他彻底豁然,即便后来被贬到海南儋州,也不再绝望苦恼,总是设法寻找乐趣,开慰自己。
  元丰二年(1079年)12月,“乌台诗案”终于结案,苏轼死罪赦免,但活罪难逃,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筠州监酒。《蓼花洲闲录》记载,苏轼出狱时,苏辙来接他,特地捂住自己的嘴巴,提醒他对这次“口舌之祸”引以为戒。随后,苏辙在小客栈里为他饯行。时值隆冬,寒风凛冽,苏辙拿起筷子,吃了几口面条,心中凄苦,难以下咽,连连停下。而苏轼重见天日,早将入狱的悲痛扔到爪哇国去了,狼吞虎咽地吃着面,完了拍拍肚皮,大呼“好,好”。苏辙脸色一变,一边向仔细四周查看,一边急忙暗示苏轼要“三缄其口”,不要深谈。苏轼喏喏点头。
  饭毕,霜色仍浓,苏轼带着儿子苏迈骑马离去,回首看到子由拉着家小几十口人,站在郊外远远地望着自己。他心里一酸,想停下来,想再跟弟弟叙叙旧,马却飞跑起来,苏辙的乌帽渐渐淡去,终至不见。
  苏轼微叹一声:“此生,还能实现与子由“对床夜雨听萧瑟”的约定吗?”
  原来,苏轼少年时,读到韦应物“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时,十分欢喜,立刻与弟弟约定,年老后,一定要“夜雨对床听萧瑟”。“夜雨对床”的约定,后来在两人的互答诗词中不断提起,如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任颖州知府时,还作了《满江红怀子由作》寄给苏辙: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然而,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二苏兄弟的“夜雨对床”之约终成画饼。1102年,苏轼在常州逝世,葬在河南郏县小峨嵋山。其后,苏轼儿子苏迈、苏迨等生活艰难,虽然当时苏辙遭到贬官减薪,日子也甚节俭,但他毫不犹豫地倾力相助,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一处,终于度过难关。1112年,苏辙临终时,命子孙将其遗骨安葬在兄长身边,此墓地逐有“二苏坟”之称。如此,兄弟二人庶几成“夜雨对床听萧瑟”之约?
  古今中外的历史,数不尽、道不明的是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手足相残故事;如果人类的发展尽是这些“血淋淋的吃人史”,岂不是太令人悲哀、绝望?幸好,历史并不全是如此,我们还有苏轼,还有苏辙,他们的兄弟深情,无论何时都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
  苏轼活着时,追逐崇拜他的“粉丝”数不胜数;他死之后,“苏迷”人数更加扩大了,崇拜者赋予了苏轼许多虚虚实实的故事传说,甚至还有神话。如宋朝有流行歌谣说:“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眉山草木尽都枯萎失色,原因是草木之色全加诸于三苏身上了;还有如“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之类。
  还据说,在三苏祠的古井旁,那棵苍劲的荔枝树就是苏轼亲手种植的。当年,他一边植树,一边祈愿说:但愿自己退休后,能回到这里,和弟弟一道在树下乘凉赏月、弹琴论诗、听风观雨、饮酒欢歌。
  苏轼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但当年的荔枝小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绿荫婆娑,仍在千年后迎风招展,笑对游客,笑对风雨!
  *.*.*.*2:19:56
  悄悄话好友信息博客搜索回复本主题下所有发言第19楼
  (6)、10首苏轼精词赏析
  文章提交者:雨蝶梦加帖在闲话国粹【凯迪网络】
  最近为写苏轼,看了几大堆资料,再草草地将300多首词看完,竟不知该写什么好!他留下的一首首词,仿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粒粒珍珠,随便抓起一粒,都是光彩照人。我这个半罐子“苏迷”,忍不住想把这10首苏词再唠叨一遍,以便与朋友们同赏: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国维之言:“东坡之词旷”,即说“旷达”是苏词的主要风格。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旷达词”。这首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生动,种种精妙之处已经被无数“苏迷”热烈谈论过,我就不再哆嗦了。但凡有点文化的,如果还不知道这首《念奴娇》,肯定不是中国人!
  曾有一位音乐才子邻居,想找一首古词来歌咏长江,挑来挑去选中《念奴娇赤壁怀古》,但觉得词较长,想压缩几句。当他兴致盎然地讲述计划时,我好半天作声不得,最后大笑:“什么?压缩几句?这是千古绝唱,别说压缩几句,谁能改得了一个字?谁又敢改一个字?”
  他呆了一会,叹息道:“如此,就谱不成曲了!”
  我也糊涂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本就是宋朝的流行歌词,当时风行一时,关西大汉可以手持铜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到了千年后的今天,却反倒无法谱曲演唱了?
  亲爱的,聪明如你,能告诉我缘由吗?
  2《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水殿风来暗香满”,孟昶与花蕊夫人纳凉的摩河池,简直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刘熙载说:“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自是天仙化人之笔”,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
  此词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唱!让我们再喊一次:“坡仙,您辛苦了,党和人民会永远感谢您!”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绝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一腿。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描写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那些闭眼说什么宋朝风气保守的人儿,要么睁开眼睛,要么去死吧!
  3《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豪气干云,让我大滴口水。陆游云:“试取东坡诸乐府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信然!“自东坡以浩瀚之气引之,遂开豪放一派”,苏轼因此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对此词也颇为得意,特令全体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大呼过瘾。我如在场,呵呵,也一定觉得过瘾啊,过瘾!
  4《永遇乐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白居易这厮,自己风流好色,却像所有那些道学古董一样,希望女人为自己“殉节尽忠”。盼盼本是一歌妓,张建封死后,能念旧爱而不嫁、独居燕子楼十余年,已是很不容易了,白老匹夫还嫌她没有“一朝身去不相随”,害得盼盼绝食而死。东坡感于盼盼的凄凉,写了此词,又说“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是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我现在就对这电脑,为苏轼浩叹!也不知我死后,可有人为我浩叹?
  5《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实在是描写杨花最美的词了。我们第一次知道,那毫不起眼的小花,竟像是庭院深深中的怨妇。苏轼的随意几笔,区区几字,就让我们仿佛听见了杨花的叹息,写意,太写意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但苏东坡的“和韵”却举重若轻,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轻松地超越了“原唱”。
  苏轼,没说的,I真服了YOU,--不服能行吗?
  6《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在这首精彩的苏词前,我的任何评论都显得苍白无力。还是让名家说话吧,如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所云:“此等句法,使作者稍稍矜才使气,便流粗豪一派。妙能写景中人,用生出无限情思。”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每读此词,也嘻笑一声,快哉,快哉,不亦快哉!
  7《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阳春三月,苏轼前去沙湖道中遇雨,身边没带雨具,同行的人皆现狼狈,唯他“吟啸且徐行”,只觉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也无风雨也无晴”。看哪,人家苏轼,神定气闲,笑看世间云卷云舒,一根竹杖、一双芒鞋、一件蓑衣,就成了行走江湖的“三种兵器”!
  蓦然想起,自己也曾遭遇了“2007年的第一场春雨”,当时全身淋湿,惊惶躲藏,还大骂气象预报员。汗,狂汗啊!读了这么多苏词,怎么就没学到东坡的半点豪迈、大度?
  8《行香子清夜无尘》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仕途不顺,多次想“几时归去,作个闲人”,盼望过那“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日子。可是,菩萨果真如了您心愿,我们今天还能读到如此美妙的词了吗?
  所以,我想说:我们应当感激上帝,感激他给苏轼制造了许多灾难;我们还应该感谢那些搞“乌台诗案”的人们,是他们创造了苏轼……
  “苏迷”们,可别砸我呀!
  有没有头盔,借我一顶!
  9《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这样悲凉的词,竟真的是苏轼写的?
  当然没错,苏轼,可以有“明月几时有”的豪迈旷达,也可以有“酒贱常愁客少”的苦闷和凄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兄弟之情见于末句之间矣。这才是真实的苏轼。
  10《浣溪纱麻叶层层檾叶光》
  麻叶层层檾叶光。
  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
  捋青捣麨欠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读了这首词,我才终于搞明白苏轼仕途失败的原因了!你想想,他竟然亲自到农村,去询问农民“豆叶几时黄”,结论是老百姓“捋青捣麨欠饥肠”,这岂不是扰乱官场潜规则、自找罪受么?那些通过数字游戏升官发达的人们,毫无疑问,肯定会对苏轼恨之入骨:“我们都上交了“亩产上万斤”、“全年无安全事故”、“公司业绩良好”、“形势一派大好”报告,皇帝那里也通过了;苏轼你个傻冒,脑子有病,'一肚子不合适宜’,竟要来一番实地考察,想让我们下不了台?我们也是花了钱才坐到这个位置的,我们,我们容易吗?再说了,你以为皇帝陛下真的就不知道实情啊,你都是一成年人了,还象那个无知幼稚的小孩,叫嚷什么'皇帝的新装是假的’?我们不整你整谁?”
  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林语堂说得最精彩:“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一个创意画家,一个酒仙,一个小丑,但这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
  苏词是什么样的词呢?我说,苏轼写出来的词,或豪放,或旷达,或缠绵,或悲伤,或恬淡,或空灵,形式不拘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词”;题材也极为广泛,男女恋情、离愁别绪、吊古伤今、述电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谈论哲理等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统统溶化到词里。但,我胡扯的这几句话,举例的这10首词,还不足以道出苏词的全部……。
  *.*.*.*1:07:19
  悄悄话好友信息博客搜索回复本主题下所有发言第20楼
  (7)、苏轼的妻室和“春娘换马”事件
  文章提交者:雨蝶梦加帖在闲话国粹【凯迪网络】
  一、第一任妻子王弗
  王弗,眉州进士王方之女。新婚时,王弗16岁,苏轼19岁,少年夫妻,琴瑟和鸣,嗣后出蜀入仕,恩爱情深。
  王弗“美而贤”,“敏而静”,知书达礼,侍翁姑恭谨,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苏轼豪爽,喜交朋友;王弗比他细心,在他与访客谈话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事后告诉苏轼她对访客性情人品的看法,结果无不言中。
  可惜“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恩爱夫妻难到头,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殂谢了。东坡丧失爱侣,心中的沉痛,可想而知。父亲苏洵说:“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要苏轼将王弗安葬在她婆婆的墓边。我想,苏洵大约是想找个人陪着亡妻吧!第二年,苏洵也死了。于是苏轼兄弟护丧回家,将父亲和王弗都葬于家乡的祖莹。苏轼在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同时也种下了一丝牵挂。
  自此以后,由于宦海浮沉,苏轼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10年后的熙宁八年,东坡在密州任知府。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里,他梦见了王弗,醒来异常伤心,便写下了这首凄美绝艳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里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淡而弥永,久而弥笃,且发自肺腑,十分诚挚;梦中的夫妻相会,“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死虽永隔,感情却永存。王水照先生高度称赞此词,说它“含悲带泪,字字真情,将满腔思念倾注于笔端,创造出缠绵悱恻、浓挚悲凉的感人意境”,实为定评。
  二、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王弗病逝三年后,苏轼娶王闰之为第二任妻子。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原叫二十七娘,因出生于闰正月,苏轼给她改名为“闰之”。结婚时,苏轼33岁,而闰之22岁,我一直怀疑,闰之到了如此大龄还不嫁人,莫不是从小就暗恋姐夫、非苏轼不嫁吧?
  闰之是传统的家庭妇女,才干见识也许比不上王弗,在苏轼“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时,她又惊又怕,负气之下,竟将苏轼的诗稿焚毁。但闰之也是一个贤淑的妻子,在她跟随苏轼共同生活的25年里,历经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官任,历经著名的“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几起几落,巅沛流离,在生活最困难时,毫无怨言地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可谓与苏轼同甘苦、共患难。
  苏轼曾记录了他们夫妻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可见闰之的性格为人。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润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作诗,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一次,苏轼郁闷呆坐,偏偏小孩还要来牵衣哭闹,惹的他几乎要发火。闰之就取笑他:“你怎么比小孩还痴,为什么不开心点呢?”言毕,又洗涤好酒杯放在他面前,令苏轼十分感愧。
  在闰之过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蝶恋花》纪事,“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是称赞她对三个儿子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闰之去世时,苏轼痛断肝肠,“泪尽目干”,亲自写了祭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在她死后百日,苏轼请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一边让和尚为她诵经超度时,一边将这十张价值连城的画像烧给了闰之的亡魂。
  闰之的灵柩在京西寺院里停放了十多年,直到苏轼死后,苏辙将两人合葬,才实现了苏轼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三、爱妾朝云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妻高于妾,妾高于婢。苏轼中年以后养了歌妓,也纳了几个侍妾,但他的侍妾人数远较同时代的文人少。这其中的缘故,一则如他自己说的,“性不昵妇人”,“惯眠处士运庵里,倦卧佳人锦瑟旁”,没有耐心与女子纠缠,二则也与一桩小事有关。
  《挥麈后录》记载,苏轼迁谪黄州时,曾得到知府徐君猷的多方帮助。君猷后房甚盛,极宠一个叫“胜之”的小妾,两人在苏轼面前俪影双双,誓同生共死,苏轼还为胜之作了几首词,极力称赞她的美貌和多情。后来,君猷去世,东坡作祭文,挽词甚哀。几年之后,苏轼北归,过南都时,得到好友张厚之的热情款待。酒过三巡之后,苏轼突然发现胜之出现在这里,登时惊喜不已。他连忙站起来,想和胜之打个招呼,张厚之却拉住他:“子瞻,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胜之,我新纳的爱妾!”苏轼张大了嘴巴,正不知说什么好,胜之却似不认识他一般,敛衽施礼,然后依偎着张厚之撒娇发痴。
  苏轼怔怔地坐下,看着胜之和张厚之打情骂俏,听到她说那些对徐君猷说过的绵绵情话,心里颇不是滋味,脸色很难看。胜之暼了苏轼几眼,心里也觉厌恶:“徐君猷为我花大钱,我自然也尽职供他欢心;他死后,我当然也会投奔另一个出大钱的男人。你大苏这等表现,岂不和程颐那些腐儒无异!简直可笑之极!”嘴角扯过一丝冷笑,最后放声大笑。苏轼本是一豪爽洒脱之人,此时却联想到君猷,十分看不开,竟悲从中来,掩面泪下。
  苏轼越伤心,胜之笑得越响;胜之笑得越响,苏轼越发难受,终于忍不住,伏案嚎啕大哭。张厚之及在座宾客,惊愕不一,又莫明其妙,皆面面相觑,低头议论。
  这是苏轼在人前的一次严重失态,对他刺激很大。以后,他常以为戒,劝弟子不要纳妾蓄婢。
  苏轼晚年再度陷入新旧党争,仕途上一贬再贬。眼见他不可能东山再起,那几个识时务的侍妾,四五年间,相继或者主动开溜,或者被苏轼劝走改嫁,唯有朝云终身跟随。当苏轼被贬往荒凉的惠州时,他想到朝云才三十出头,漂亮聪慧,没必要跟着自己受罪,就劝她也离开另嫁。朝云生气了,第一次对他发起了脾气,然后收拾行李,毫不犹豫地跟着他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
  《林下词谈》说,朝云初到惠州时,见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苏轼就做了《蝶恋花花褪残红》,让她歌唱一乐: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朝云歌喉将啭,依然泪满衣襟。苏轼见了,询问其故。朝云答道:“我所不能歌者,正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苏轼翻然大笑,道:“瞧瞧,我正悲秋,而你又伤春矣。”
  从苏轼后来写的《悼朝云诗》、《朝云墓志铭》来看,朝云是杭州钱塘人,“敏而好义”,十二岁进入苏府做小丫头时,“始不识字”,跟着苏轼学字画和歌舞,后来成为苏轼的侍妾,成为晚年苏轼生活上的助手、精神上的知己。苏轼对她既怜爱又感激,称其为“天女维摩”,晚年给她写了许多诗词。
  但是造化常常弄人,两年之后,朝云突然得了一种瘟疫,不治身亡。临终之际,朝云握着苏轼的手,念着《金刚经》上的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意思人生如梦,自己死了就死了,要他不必太伤心,倒要多多保重身体。
  按照朝云的心愿,苏东坡把她安葬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大圣塔的松林里,在墓边筑“六如亭”,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这副亭联,不仅是他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也饱含着他对朝云这位红颜知己的深情。
  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
  四、无中生有的“春娘换马”和私生子事件
  一年以前,网上盛传一篇《苏东坡的待妾之道》。作者如发现新大陆般,激愤地宣称:苏轼在前往黄州时,曾想用一个叫春娘的小妾,与蒋运使换马,结果春娘不肯,触槐而死,足见苏轼是何等薄情、何等无行,云云。
  我初看此文,也是大吃一惊:看了那么多研究苏轼的书,怎的就无人提到这件“轰动新闻”?后来才被朋友告知:这则轶闻,作者原来是从冯梦龙编的《情史类略》(冯抄自钟惺编的《名媛诗归》)里挖掘来的!
  作者辛苦了,竟拿《情史类略》、《名媛诗归》之流当历史教课书,还信誓旦旦地,真不容易!
  好在已有“苏迷”站出来,为苏轼清洗“罪名”,作了一篇《居士本来无垢-驳网上流播的苏轼“春娘换马”的传闻”》,对《苏东坡的待妾之道》全文作了逐条反驳,有理有据。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只是提醒大家思考一下:
  稍懂苏轼历史的人都知道,苏轼是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在前往黄州时,是如同犯人,被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随同的除了长子苏迈,哪还有妻妾家小?再说了,如果苏轼真的做了“以人换马”、酿出人命的勾当,押送的差人会放过他吗?那些千方百计想置苏轼于死地的政敌,会放过他吗?最绝的是,整个宋朝都无人知道这事,钟惺记录的“春娘换马”故事,究竟来源何处,实在是“查无凭据”!
  对于钟惺编的《名媛诗归》,《四库总目提要》的评价是:“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而冯梦龙,本就是一个擅长《三言》故事、恶搞历史人物的才子,“小说家之言”岂能当真实历史?现在戏说历史的电视剧也很多,莫非400年后,也有人理直气壮地大声疾呼:“纪晓岚真有一个武功高强的侍女杜小月,依据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
  还据说,苏东坡贬官之时,将身边的姬妾一律送人,据说有两妾已经身怀有孕,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就是苏轼的私生子。有人说,梁师成“自谓东坡遗腹子”,连苏轼儿子苏过都默认了,并保持亲密往来,梁师成还对宅库有令:只有苏过用钱,使一万贯以下,不须回复自己等等;这些,足以证实梁师成确实苏轼私生子。
  但是,让我们看看《朱子语录》的这则原文记载:
  “苏东坡子过,范淳夫子温,皆出梁师成门下,以父事之。又有某人亦然。师成妻死,温与过欲丧以母礼。方疑忌某人,不得已衰绖而往,则某人先衰绖在帷下矣。师成自谓东坡遗腹子,待叔党如亲兄弟,谕宅库云:'苏学士使一万贯以下不须复。’”
  确实,梁师成这个附庸风雅、权势倾天的大太监,一直在鼓吹自己是东坡的“遗腹子”,也在热烈地拉拢苏过,生活艰难的苏过确实也被他拉到了门下,但苏过真的承认了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吗?梁师成说的“苏学士使一万贯以下不须复”,苏过真的用了他的钱吗?为什么,有人只愿看到梁师成的自说自划,而没有看到苏过的默然反对呢?苏过用“以父事之”的方式对待梁师成,“丧以母礼”的方式对待梁师成的死妻,不正是向世人宣告:“梁师成根本就不是我的弟弟,我不得已和他来往,但对他敬而远之,对他施以父亲之礼!”
  至于孙觌自称是苏轼后人的荒唐传闻,一些研究苏轼的论著也早就进行了驳斥,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春娘换马”的故事和私生子事件,已经在网上大肆流行,以讹传讹。直到如今,借“春娘换马”来评析、诋毁、唾弃苏轼人格人品的,依然大有人在。
  如果苏轼从地下醒来,来一番“故国神游”,得知自己又被网罗了“春娘换马”的罪名,且多出了几个私生子,惊叹之余,一定会哈哈大笑:自己在生前就被人网罗了种种罪名,到了21世纪,关于自己的谣言还是层出不穷,没想到,想不到啊!
  “蓉蓉,月明多被云妨,何必气恼!”他肯定会捋捋胡须,拍拍我的肩膀,劝道:“吾平生遭口语无数!何况,你们21世纪,生活紧张,也需要折腾几下古人,来娱乐一下!”
  《苏东坡的待妾之道》引来一片喝彩,符合娱乐时代的精神需求。
  甚么时候,我们能将诸葛亮“考证”成女子,曹操“考证”成女真人,才真正符合娱乐精神!
  (8):李煜
  文章提交者:雨蝶梦加帖在闲话国粹【凯迪网络】
  李煜(公元937-978),初名从嘉,即位后更名为煜,字重光,江苏徐州人,世称后主。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祖父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
  将南唐君主李煜归于“宋人”,可能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我以为,李煜后期的词,意境深远,凄凉悲壮,感情真挚,开创了一代词风,为两宋词的广阔发展开拓了眼界。最主要的是,他最有成就的词,都是在亡国之后、生活在宋朝时写的。
  例如这首《浪淘沙令》,此词作于宋太平三年(978),临终前不久: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言梦中之欢,益见醒后之悲”,自然率真,直写观感,直抒胸臆,“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绝也;“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抒写自已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哀感动人。
  李煜降生于一个神奇的日子,公元937年的七月七日。在古代,七月七日是传说中的织女和牛郎相会的日子,是一个很吉祥、很神秘的日子。更神秘的是,李煜还天生异相,生有所谓的“骈齿重瞳”:宽宽的天庭,丰满的双颊,两颗前门牙并二为一,有一只眼睛有着两颗瞳仁。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有旷世罕见的富贵相。在旧史书的记载中,周武王就是天生骈齿,舜、项羽则都生有重瞳。因此,李煜的降生,为李府带来了吉祥富贵的征兆,尤其令他的爷爷李昪喜出望外。
  李昪出身贫寒,从小父母双亡,生逢乱世,沦为一个要饭的小沙弥,但他奋力进取,南征北伐,审时度势,逐渐混到了齐王、太师,老年时已经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夹天子以令诸侯”,把持了朝政。孙子李煜的降生,使他预感到某种大吉大利的征兆,坚定了称帝的决心。李煜出生3个月后,李昪毅然地逼迫吴王禅位,自己称帝,一手创建了繁荣昌盛的南唐国。
  李昪非常喜欢这个皇孙,见李煜幼时聪颖,7岁时就能背诵、理解曹植的《燕歌行》,就为南唐后继有人而欣喜。但李昪去世后,儿子李璟继承了皇位,南唐国势就一天不如一天地衰微下去。
  中主李璟,聪颖风雅,精通诗词歌赋,可惜风流有余而王气不足,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不堪当守成保业的大任。后周崛起后,南唐战败,李璟只得臣服于后周,改称国主,贡纳大量的金银布帛,还将江北14州割让给后周。几年后,李璟在无限惆怅、无限悔恨中抱病而亡。由于前五个儿子都早死,六子李从嘉,就成了唯一的皇位继承人。
  当时,25岁就继承大统的李从嘉,确实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他上任后,立刻改名为李煜,字重光。煜,是“光明耀世”之意,出自西汉杨雄的《太玄元告》中的两句话:
  “日以煜平旦,月以煜平夜。”
  他要借这新取的名字,寄托自己重振南唐雄风、恢复祖宗基业、成为耀眼君主的美好心愿。
  但是,事实很快就证明:改名不过是一场“喊大话、表决心的形象秀”,这位年轻的南唐第三任君主,不仅豪无重振乾坤的宏大气魄,反倒会将大好河山葬送得干干净净!
  李煜从父亲李璟那里继承了全部的文学艺术才能,且较之乃父,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尤其是对于填词一道,更是炉火纯青。但在政治上,他也继承发扬了父亲的全部缺点:轻佻治国,沉迷声色,不谙国事,忠伪莫辨,宠信佞臣,致使本就国力大减的南唐终成奄奄待毙之势。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立为王,建立北宋。之后,他就开始实行“统一中国、先南后北”的军事计划,在收拾了后蜀、南汉之后,目光自然就瞄准了南唐。面对北宋的强大势力,李煜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以图苟且偷安,建隆二年,奉宋正朔称臣,后又降称江南国主,贬损仪制,改变朝服,降封子弟。
  但是这种屈辱日子也不能持久。开宝七年(公元975年),赵匡胤要求李煜降宋,回归一统。李煜无可再退,也就作困兽犹斗状,开始筑城,戒严抗敌,慨然对大臣们道:“一旦宋军南来,孤当身披战袍,亲自督师,背城一战,以保社稷。如果兵败,便自焚而死,绝不作他国之鬼。”
  这话传到汴梁,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掷杯于地,对左右大臣说道:“这不过是文人的气话罢了,李煜空有那张嘴!假使他真有这番壮志,孙皓、叔宝也不会作降虏了!”立刻派遣大将曹彬、潘美等,出兵进攻南唐。
  开宝八年(公元976年)冬天,宋军轻而易举地便取了池州,南下采石矶,架上浮桥,迅速渡江;再一鼓作气,长驱直入金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金陵城关,将金陵城团团围住。城中的李煜君臣,顿成瓮中之鳖,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慌得魂不附体。
  战鼓咚咚,人喊马嘶,宋军震天欢呼。曹彬执行赵匡胤“和平取城“的命令,先后几次致书给李煜,要他限期开城投降,否则大举攻城,到时生灵涂炭,别怪手下无情,云云。李煜受了恫吓,六神无主,又看连续兵败,实在抵挡不住,犹豫再三,终于召了近臣亲眷,齐聚宫门,自捧玉玺,肉袒出降。
  出降后,李煜踽踽行向宗庙,去向供奉在那儿的列宗列祖辞别。他不敢仰头看祖父的眼睛,稍微磕头,就仓皇出逃。李昪乃一世英豪,如见这个从小被寄予厚望的孙子如此不争气,肯定会怒吼一声,气得从坟墓里跳起来的!
  教坊的乐人宫娥们纷纷向李煜辞别,此别经年,或成永诀,都泪珠涟涟地对视,奏起了别离歌。李煜感慨万千,填下了悱恻凄凉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试干戈?
  一旦归来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惶辞朝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见李煜去宗庙拜祭久久不归,大宋的将领们坐不住了,纷纷议论,急躁的潘美担心李煜会自杀,曹彬却神情自若,安抚大家道:“你们没见到李煜投降时的懦弱模样!假如他敢于自杀,又何必投降?我保他活得好好的!”潘美性不耐事,为防不测,急忙召李煜来船中饮茶。李煜走到岸边,见船与岸间架有一块独木板,他就徘徊数次,不敢登那块独木板。曹彬见了,摇头叹息,只得命左右前去扶持,李煜这才颤缠唯唯地上了船。曹彬微笑着对身边的将士道:“你们看看,如此贪生怕死之人,怎么会有勇气自杀?”
  当年腊月,也就是公元976年,四十岁的李煜做了俘虏,被押送到了北宋首都开封。赵匡胤没有杀他,封了他一个“违命侯”,享受高级亡国奴的待遇。
  君王降虏,人间天上,李煜一下子从九五之尊的帝王沦为阶下囚,简直是从天堂掉进地狱,心境之凄苦,可想而知。历来“愤怒出诗人”,“诗欲究后工”,李煜的这些切身体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与民同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