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39293部队66飞行运输大队长运输大队长长

当前位置:
追忆核工业基建工程兵铀矿地质矿山部队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日期: 
26支队某团现场教学培训技术人员
  中国核工业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为国家和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遥想当年,党中央运筹帷幄,从全国各条战线选调了一大批政治可靠、业务精湛、年轻力壮的优秀人才,开始了研制“两弹一艇”的神秘事业。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支队伍已经集聚了近35万人,其中有4万多名穿军装的干部、战士,他们隶属于基建工程兵铀矿地质、矿山部队,担负着铀矿地质普查和采、冶的艰巨任务,成为核工业建设大军里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这支特殊的部队虽然只存续了短暂的12年,但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如今,基建工程兵铀矿地质、矿山部队撤销、改编已经过去30年了,但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核工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却已永载史册。广大指战员听党指挥、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崇高精神永远为世人所传颂。我们4个从这支部队走出来的老人,每当回忆起当年那段火热的军营生活,心情就久久难以平静。那身草绿色的军装、红领章、红帽徽是我们永远的骄傲;那段难忘的经历是我们毕生的财富。
  我们怎能忘记,从塞北莽原到岭南、海岛,从西蜀“天府”到苏皖、闽浙,在祖国14个省区的广袤土地上,到处都留下部队跋涉“探宝”的足迹。12个寒来暑往、12个冬去春归,他们身背伽马仪,翻山越岭、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涉涧溪、穿林海、攀峭壁,斗毒蛇、抗猛兽,在人迹罕至的旷野荒原和深山峡谷一丝不苟地踏勘、钻探,仔细地查找着每一个异常点、异常带。面对频繁的搬迁,年轻战士稚嫩的肩膀扛起笨重的钻机,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无怨无悔;在简陋的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技术人员强忍着蚊虫叮咬,全神贯注地分析数据、整理资料、探寻规律。基层干部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心往一处想、汗往一处流,结成了兄弟般的情谊。正是凭着这份执着、真诚与追求,部队年年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并系统地总结出区域铀矿分布规律,为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铀成矿理论作出了贡献。其中,26支队挺进“干沟”、“红山子”,再战“赛马矿”,终结“盘岭头”,攻下“连山关”,突破了东北老地层;27支队扩大了粤北老区,开辟了海南新区,落实了探矿新基地,提交了万吨铀矿田;28支队摘掉了四川无铀矿的帽子,找到了富矿体;291、292、294团组建时,干部、战士绝大多数来源于部队,技术力量薄弱,他们奋发图强,边干边学,刻苦实践,分别在苏皖闽浙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我们怎能忘记,从事铀矿采冶任务的官兵长年奋战在地层深处,在当时防护条件相对落后的环境下,面对矿井可能出现的塌方、冒顶、透水以及瓦斯爆炸和放射线辐照的威胁,官兵们靠勤奋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更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无私奉献精神战胜了自我。他们无所畏惧,奋勇当先,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采掘记录。“工改兵”期间,25支队267团通过调整开采顺序、改造运输系统、加强技术管理、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使“工改兵”前长期达不到矿石生产设计要求的741矿701工区进入稳产高产的黄金期。25支队268团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完成了架空索道机械化换绳装置的技术改造,比传统换索工艺缩短35天,提高工效十多倍,且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成本约30%,大幅度地提升了743矿的各项生产指标,创造了掘进月进尺的新纪录。他们还通过对老尾矿进行改造,使其服务年限延长了7~10年,节约投资170多万元。25支队269团“工改兵”后通过广大官兵5年的奋战,使745矿成为一个大型现代化铀矿采冶联合企业。293团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大搞技术革新,先后完成技术革新项目39项,使771矿实现了小型机械化作业,扭转了矿山采掘失调的被动局面,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各单位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地防控了职业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年里,铀矿地质、矿山部队认真贯彻基建工程兵“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方针,充分发挥解放军年轻力壮、组织纪律性强、机动灵活、能打硬仗的优势,学习、吸收地方同行业的管理经验,在完成生产任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地质工作方面,全面完成了“四五”、“五五”规划,实现了“六五”规划的良好开局,1976年已实现无亏损单位,生产利润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在完成铀矿地质、矿山任务和抢险救灾任务中,部队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高素质铀矿地质、矿山队伍。先后有11个团被兵种评为大庆式基本建设突击队、第一流基建队伍;27支队622团9连荣获国家建委党的核心小组授予的“勇猛顽强钻探连”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如今,当年的英模绝大多数已经退休,有的已经离世。但是,他们献身核事业的崇高精神还在世代延续。(注:本文作者祝建华原为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程爱忠原为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政治部组织处副团职干事,罗长本原为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司令部地质处处长,李韧杰原为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司令部矿冶处处长)
  历史足迹:
  1970年
  3~4月,国防科委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向中央专委请示,建议将二机部地质、矿山系统职工队伍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
  <font face=楷体_GB年
  1月14日,周总理在中央专委会上就铀矿地质和矿山队伍“工改兵”问题作出指示,二机部再与有关军区研究,提出意见报批。5月16日,周总理在接见国防科委,二、七机部某座谈会全体同志时指示,二机部“选几个试点”,“取得经验再推广”。8月,二机部向国务院、中央军委请示,提出了“工改兵”试点的建议。9月1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示,同意将二机部在辽宁、广东、四川、浙江四省的2个地质大队、12个地质队、6个矿山,整编为基建工程兵第201师、第203师、第205师和第608团,分别归所在军区建制领导,二机部负责制定规划、计划、投资和国家统配物资的分配,产品调度,生产、基建的技术指导和经验交流。
  3月和7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南京、福州军区率先在江苏、福建各组建了一个铀矿地质团,即第607团、第609团,分别隶属南京军区和福建省军区建制,经费由二机部负责。
  1972年
  1月和4月,第201师、第203师、第205师和第608团组建完成。
  1975年
  7月,铀矿地质、矿山部队3个师、4个独立团(1974年4月,从607团分建出606团)由国家建委统一归口管理,二机部负责具体管理和领导,业务上接受国家建委基建工程兵办公室领导。领导关系变更后,二机部所属的3个师的番号分别变更为第26支队、27支队、28支队;4个独立团的番号依次变更为第291大队、292大队、293大队、294大队。
  1978年
  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从基建工程兵27支队分建出基建工程兵25支队,下辖4个大队,担负铀矿冶生产任务。10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成立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为军级单位。
  1982年
  1月,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军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央决定撤销基建工程兵部队。
  1983年
  6月2日,核工业部、基建工程兵联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将基建工程兵铀矿地质矿冶部队改编为核工业部企事业单位的请示》,提出拟按核工业管理体制,将基建工程兵铀矿地质矿冶部队分别改编为企事业单位。9月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核工业部和基建工程兵的报告,铀矿地质矿冶部队的撤销改编工作全面展开。12月,基建工程兵二机指挥部所属4个支队、4个独立团共2.7万人集体就地转业,分别改为核工业部广东矿冶局、东北地质勘探局、华南地质勘探局、西南地质勘探局及华东地质勘探局第271大队、272大队,771矿,华南地质勘探局294大队。之后,二机指挥部机关66人集体转业到核工业部有关部门工作。
】【】【】
& &相关新闻
 |  |  |  |  |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一号 邮编:100822 电话:86-10-
Copyright by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京ICP备 京公网安备63号 技术支持: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66293部队山西太原阳曲军需供应站开心购物有奖促销是真的吗?_百度知道
中国人民解放军66293部队山西太原阳曲军需供应站开心购物有奖促销是真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少信为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大队长主题火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