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医院所辖5个县市共有几个县被列入全国文化先进县

浙江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浙江[zhè jiāng]
浙江省一般指浙江 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南翼,东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浙江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10%,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1-2]。浙江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距今6000年的和距今5000年的,是典型的、,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省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台州、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外文名称Zhejiang,Chekiang别&&&&名浙行政区类别中国一级行政区-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辖地区2副省级市9地级市32区58县(市)政府驻地省府路8号电话区号邮政区码800地理位置中国东南沿海,南翼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1]人&&&&口5508万人(2014年)[3]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等机&&&&场,,火车站,,等车牌代码浙GDP40154亿 第四(2014年)[3]历史名人、、、等主要民族,等著名院校、、等等所属经济分区中国所属气候分区南方地区
行政区划大事记
于越原始氏族公社
浙江各地出现原始氏族公社文化。距今7000年的、距今6000年的和距今5000年的。
分属吴、越两国
今桐乡以南的浙江省境是于越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
分属会稽、鄣、闽中等郡
在今浙江省境内设15个县
分属会稽、丹阳郡
增设5县,共20县
分属会稽、吴、丹阳郡
山阴县成为会稽郡政府所在地
增设4个郡,县共44个
分为5郡23县,州治山阴
属扬州刺史部吴州总管府
分为5郡23县,府治山阴
分为11个州(郡)
设11州、1军、63县
设11州、府
属江浙行中书省
省级行政区划的开始
浙江作为省名的开始,行政区域从此开始稳定少变
有11府(地区)、63县(州、厅)
参考资料来源[4]  浙江省下辖11个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其余9个市为地级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再下分为乡级行政区,截至2013年底时共有1324个,包括639个镇,264个乡(包括14个民族乡)和421个街道办事处。22个县级市名义上直属省政府,由设区市管理。[5]
电话区号邮编车牌面积(平方千米)下辖行政区
(副省级)
0571310000浙A16596、、、、、、、、、市、市、、
(副省级)
0574315000浙B9714、、、、、、市、市、市、、
0577325000浙C11786、、、市、市、、、、、、
0575312000浙D8256、、、市、市、
0572313000浙E5820、、、、
0573314000浙F3915 、、、、、、
0579321000浙G10942、、市、市、市、义乌市、、、
0570324000浙H8845、、市、、、
0580316000浙L1440、、、
0576318000浙J9411、、、市、市、、、、
0578323000浙K17298、市、、 、、、、
浙江地形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七山一水两分田”是浙江地形的概貌。
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浙东地区的沿海,浙南地区的山区,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境内的,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脉、盆地为主,占浙江省总面积70.4%。平原面积23.2%,四大平原平原(杭州、、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浙江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浙江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浙江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浙江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阴雨、倒春寒等。[6]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浙江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浙江天气仍有一定影响。浙江省各地雨日为32~55天。夏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旱涝等。[7]
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浙江省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浙江省各地雨日28~42天。[8]
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浙江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冬季平均气温3~9℃,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浙江省各地雨日为28~41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雨雪等。[9]浙江境内有、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 。自北向南有、(浙江段)、、、、、和等八大水系,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10]
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是中国降水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008立方米,最少的舟山等海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600立方米。[10]浙江海岸线总长6400余公里,居中国首位。有沿海岛屿3000余个,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主岛)为中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中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中国第5位。岸长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公里,占中国的1/ 3以上,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公里。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浙江省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中国海岸线总长的20.3%。拥有3061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其陆域面积有1940.4万公顷,90%以上无人居住。港口、渔业、旅游、油气、滩涂五大主要资源得天独厚,组合优势显著。截至2013年,有港口58个,泊位650个,年吞吐量2.5亿吨。海岸滩涂资源有26.68万公顷,居中国第三。舟山是浙江唯一的海岛市,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11]
浙江海域辽阔,气候温和,水质肥沃,饵料丰富,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栖息生长与繁殖。生物种类繁多,素有“中国鱼仓”美誉。[11]
浙江可供海水养殖的品种:、、、、、褐菖鱼由、、、鲈鱼、鱼免状黄姑鱼、黄条鱼师、、卵形鲳鱼参、鲻骏鱼、、、、、、、刀额新对虾、脊尾对虾、、、。[11]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浙江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自2007年启动,历时3年,至2010年1月完成了标准时点(日)调查成果的汇总分析,全面查清了全省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底数。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今天联合公布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
根据第二次调查的结果,至日(标准时点),全省耕地2980.03万亩,占18.83%;园地943.52万亩,占5.96%;林地8530.94万亩,占53.91%;草地155.76万亩,占0.9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33.49万亩,占8.43%;交通运输用地319.07万亩,占2.0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89.53万亩,占8.15%;其他土地273.53万亩,占1.73%[2][1]。
数据显示,全省2009年末耕地面积比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净减少207.98万亩,人均耕地从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0.72亩下降到0.56亩,约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全省耕地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耕地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第二次调查数据显示,全省2009年末建设用地面积比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净增加40.58万公顷(608.65万亩),虽然建设用地增加满足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浙江省的土壤以黄壤和红壤为主,占浙江省面积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为水稻土,沿海有盐土和脱盐土分布。浙江省矿产种类繁多,有铁、铜、铅、锌、金、钼、铝、锑、钨、锰等,以及明矾石 ,萤石、叶蜡石、石灰石、煤、大理石、膨润土、砩石等。明矾石矿储量居世界第一(60%),萤石矿储量居中国第二。[10]
浙江省境内已发现矿产113种。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统计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93种(不包括油气、放射性矿产)。浙江省列入统计的矿区有2392个,比上年减少302个,其中固体矿产矿区2343个,地热矿泉水矿区49个。
非金属矿产丰富,部分矿种探明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以探明资源储量而言,明矾石、叶蜡石居全国之冠,萤石、伊利石、铸型辉绿岩居全国第二,饰面闪长岩第三,沸石、硅灰石、透灰石、硼矿、膨润土、珍珠岩等列前十名之内。多数矿床规模大,埋藏浅,开采条件好。
金属矿产点多面广,但规模不大。浙江省铁、铜、钼、铅、锌、金、银、钨、锡矿产较多,但多数为小型矿床或矿点,仅少数矿产地达到大中型规模,且矿石组成复杂,共伴生多种元素。
省域成煤地质条件差,煤炭资源贫乏;陆域尚无发现油气资源,但海域油气前景看好。[12]浙江省植被资源在3000种以上,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45种。树种资 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
浙江林地面积667.97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84.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0.5%,活立木总蓄积1.9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中,乔木林面积420.18万公顷,竹林面积78.29万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85.95万公顷。[10]
浙江的森林覆盖率、毛竹面积和株数位于中国前茅。其中竹林面积占中国的1/7,竹业产值约占中国的1/3,森林群落结构比较完整,具有乔木林、灌木林、草本三层完整结构的面积占了乔木林的54.2%,只有乔木层的简单结构的面积仅占乔木林的1.5%。森林的健康状况良好,健康等级达到健康、亚健康的森林面积比例分别为88.45%和8.23%。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总体上属中等偏上水平,森林植被类型、森林类型、乔木林龄组类型较丰富。[10]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野生动物有兽类80多种,鸟类300-400种,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103种,省级保护动物44种。[10]二次能源
括苍山风力发电站电力生产:浙江省电力总装机容量5728万千瓦,总发电量2568亿千瓦时,,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发电量2503亿千瓦时。
热电联产:地方热电联产企业年发电量172亿千瓦时,年集中供热量3.2亿吉焦。(截至2010年)[13]
可再生能源
风能利用:浙江省已建成投产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24.9万千瓦。风力发电量4.7亿千瓦时。
太阳能利用:浙江省已建成投产的光伏利用示范项目装机容量2.96万千瓦,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920万平方米。
垃圾焚烧发电:浙江省已建成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3.3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0.1亿千瓦时。
农村生物质能:浙江省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能中,秸秆和薪柴消费折合标准煤57.8和95.6万吨。沼气用户14.4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7240处,年产沼气1.7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0.3万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66.0%。(截至2010年)[13]2014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5508万人,比上年增长0.18%。其中,男性人口2827.6万人,女性人口2680.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和48.7%。全年出生人口57.8万人,出生率为10.51‰;死亡人口30.3万人,死亡率为5.51‰;全年自然增长人口27.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00‰。城镇化率为64.87%,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3]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885.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942.5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9人减少0.37人。[14]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18.92万人,占13.21%;15-59岁人口为3967.91万人,占72.90%;60岁及以上人口为755.86万人,占13.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08.17万人,占9.3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8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0个百分点。[14][3]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07.7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38.1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96.4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568.5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1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189人上升为933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0758人上升为1356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33336人上升为3668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33622人下降为28819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06.10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4.18万人,文盲率[5]由7.06%下降为5.62%,下降1.44个百分点。浙江省主要的民族成分为汉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下同)有45,535,266人,占浙江省人口的99.1%,少数民族总人口为39.97万,是浙江世居的少数民族,也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浙江省内有畲族人口170,993人,占浙江省人口的0.4%,占省内少数民族人口的约43%。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畲族主要居住于县城周围低山区。畲族人口在1万以上的县市依次为(19455人)、(16144人)、(16133人)、(13862人)、(13658人)。若以占全县人口比例而言,则10.55%最高,8.6%。[15]各市概况(截至2012年末)城市
常住人口出生率
城镇人口比重
总计5477.010.125.5263.2现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6]现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17]现任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兼职)。[18]现任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19]现任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0]现任浙江省政府顾问、省政府党组副书记。[21]现任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2]现任浙江省副省长。[23]现任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4]现任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5]现任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26]现任浙江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27]浙江省主要公路国道104国道320国道  高速公路沪杭高速杭金衢高速甬台温高速杭宁高速杭甬高速甬金高速诸永高速临金高速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立温高速上三高速乍嘉苏高速申苏浙皖高速杭徽高速台金高速杭新景高速杭浦高速申嘉湖(杭)高速杭绍甬高速沿海高速天仙高速龙丽温高速丽龙庆高速杭长高速杭州绕城公路宁波绕城公路温州绕城公路杭州湾宁波通道及接线杭州湾萧山通道杭衢南高速杭州湾绍兴通道 状态铁道线路已经建成正在建中 正在规划建德-金华城际杭温(杭台温)高铁杭广高铁   [28]  建德-衢州城际  
浙江省境内机场  地区机场级别备注杭州市4F世界百强机场、中国十大机场宁波市  4E 温州市  4E国内二级民用机场嘉兴市4D军民合用湖州市湖州长兴机场 军用绍兴市绍兴滨海机场 正在规划金华市金华义乌机场4C军民合用衢州市衢州机场4C军民合用  台州市
台州路桥机场
台州金清机场
丽水市丽水机场
 正在规划舟山市舟山普陀山机场4D 宁波港沿海的宁波、上海与舟山群岛之间每天都有多班客轮往返,形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海上客运“金三角”。京杭大运河的杭州—苏州、杭州—无锡区段每天尚存一班夕发朝至的游船对开。
2014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亿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0.8亿吨,增长7.5%;内河港口完成3.1亿吨,下降17.5 %。[3]杭州湾第二跨海大桥[29]
(正在规划)
(正在规划)
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达到美元,超出中国人均GDP6100美元,并且所辖所有11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发展十分均衡,发达程度高,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2亿元,分别增长1.4%、7.1%和8.7%。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增长7.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7:47.8:47.5调整为4.4:47.7:47.9。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3]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6%。[3]
2014年,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1亿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3]
2104年11月,浙江省区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30]
2013年浙江省各市GDP  排名城市GDP总量
增长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排名1
浙江省素有“”之称,大米、茶叶、、柑桔、竹品、水产品在中国占重要地位。产量占中国第一,产量占中国第二,出口量为中国30%,柑桔产量中国第三,产量中国第一。浙江是中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柑橘、海鲜和竹制产品等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浙江一个渔业大省,渔业由传统生产型,过渡到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石浦渔港、沈家门渔港是中国最早四大中心渔港中占两席,海洋捕捞量居中国之首。是中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201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26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5979公斤/公顷和75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3.2%(见表2)。油菜籽播种面积15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9%;蔬菜620千公顷,增长0.2%;花卉苗木138千公顷,增长5.1%;药材33千公顷,增长3.0%;果用瓜101千公顷,增长0.2%。
生猪年末存栏965万头,年内出栏1725万头,分别比上年减少25.1%和9.0%。肉类总产量156万吨,比上年减少9.9%。水产品总产量为575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68万吨,增长4.6%,淡水产品产量107万吨,减少0.7%。
全省新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457个,面积107万亩,累计建成6441个、面积572万亩;新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4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26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42个,总面积360多万亩。农民信箱系统完成升级改版,现用户保有量达到272万人,2014年共发送信件6亿封,短信9亿条,日点击量超过200万次。全省已有农业龙头企业7621家;全省土地流转率达48%。新登记家庭农场5000多家,14326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全年各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到208亿元。到年末,全省共开展612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已接入和正在接入)150万户;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村1901个。全省97%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37%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42%,已有46个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全省在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87个,保护利用一般村434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旅游村856个、旅游点2336个。“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总人数69万人。[3]工业
浙江工业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9%,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亿元,分别增长6.1%和7.4%(见表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4392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2085亿元,增长5.2%;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8.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36亿元,下降5.5%;股份制企业428亿元,下降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034亿元,增长6.3%;私营企业1221亿元,增长5.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590亿元,增长11.2%;税金总额660亿元,增长16.1%。[3]社会消费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7%(见图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177.7亿元,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27.6亿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179.5亿元,增长11.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25.8亿元,增长10.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9%,中西药品类增长16.5%,日用品类增长14.1%,金银珠宝类增长5.1%,通讯器材类增长10.2%,家具类增长36.9%,五金、电料类增长47.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8.2%。年末全省已登记的商品交易实体市场4321家,交易额为1.95万亿元,增长9.2%。[3]
2014年,进出口总额355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进口817.9亿美元,下降6.0%;出口2733.5亿美元,增长9.9%(见表7)。月均出口228亿美元,其中7月份出口2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出口1911亿美元,增长14.3%,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9.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7.1%。[3]
2014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50个,比上年减少22个;合同外资2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1%和11.6%。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合同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7%、增长24.3%,分别占外资总额的59.5%和62.0%,比上年分别回落2.4、提高6.4个百分点。[3]
2014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全省劳务人员实际收入1.6亿美元,增长46.9%。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共计577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中方投资58.2亿美元,增长5.4%。全年实际对外直接投资34.8亿美元,增长45.2%。[3]
201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铁路、公路和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95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旅客周转量1077亿人公里,增长5 %。[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38.8亿元,增长64.3%;电信业务总量1145.7亿元,增长19.6%。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1769万门,比上年减少844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1141万户,增加3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71万户,比上年增加299万户,普及率134.6部/百人;本地电话用户1642万户,减少139万户,普及率30线/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数6371万户,比上年增加373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6万户,增加33万户。[3]
2014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79亿人次,增长1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47亿元,增长14.3%;接待入境旅游者931万人次,增长7.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7.5亿美元,增长6.7%。[3]
2014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2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3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9.5%。年末个人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311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
年末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66家,累计融资3706亿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23家,占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6.8%;创业板上市公司41家,占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0.1%。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4亿元,增长14.2%;人身险保费收入674亿元,增长12.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50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125亿元。[3]截止2014年,全省共有幼儿园8871所,在园幼儿185.8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1.2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3]
全省共有小学3344所,招生59.8万人;在校生354.5万人,比上年增加4.9万人,增长1.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8平方米;生均图书25.9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6.4台;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比例为95.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建立校园网校数比例为98.8%,提高0.9个百分点。共有初中1719所,招生50.4万人,比上年减少0.8万人,减少1.6%;在校生149.9万人,初中入学率为99.95%。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6.9平方米;生均图书42.2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26台;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比例为96.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建立校园网校数比例为98.3%,减少0.7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中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143.9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人数为103万人,占71.6%。随迁子女在校生中,在小学就读的有114.5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增长2.3%;在初中就读的有29.4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增长5.4%。[3]
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75所,招生24.6万人,在校生74.8万人;普通高中561所,招生25.2万人,在校生79.1万人,毕业生29.7万人。[3]2014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07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院校)。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7.6:6.5;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5.8%,与上年基本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全年研究生招生20164人,其中,博士生2343人,硕士生17821人,招生总数比上年增加629人,增长3.2%;在校研究生60511人,其中,博士、硕士在校生分别为10634人、49877人,在校研究生总数比上年增加2710人,增长4.7%。普通本专科招生28.4万人,比上年增长0.4%,本专科招生比为53.7:46.3;在校生97.8万人,增长1.9%,毕业生25.4万人,增长3.7%。[3]
本科院校名单(35所)  地区学院
温州绍兴 
顺序按车牌号
(金华) (舟山)  独立学院名单(22所)  地区学院
宁波 温州绍兴 嘉兴
金华 湖州
舟山大学校区 高职院校名单(49所)地区学院  杭州
 绍兴 金华台州嘉兴 其他地区
  浙江省拥有国务院部属科研和开发机构27个,省市科研机构154个,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专业实验室3个。
2005年全社会科技投入305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中国第2位,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14项,获奖数居中国各省、市第5位;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分别跃居中国第7位和第6位。加强创新系统培育和基础性研究。浙江省拥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10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
水稻育种,畜禽、鱼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蚕桑、食用菌、蜂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处于中国较高水平;机电、轻纺、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科学研究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环境保护、医学卫生等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国先进水平。此外,浙江在基因技术、遥感技术、液体分离膜技术、光电技术以及沼气、太阳能、风能、潮汐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
2014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66%;研究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4%左右,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财政科技投入208亿元,比上年增长8.4%;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3%。
全省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7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1家,累计6232家。新培育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8家,示范企业50家,累计分别为492家和296家。全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26.1万件和18.9万件,分别比上年下降11.1%和6.8%。[3]截止2014年末,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98个,文化馆102个,博物馆148个,隶属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57个。省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78座,县级广播电视台66家。有线电视用户1495万户,比上年增长3.0%;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6 %和99.65%。全年共审查电影38部,制作电视剧62部2717集;制作动画片41部1750集,19020分钟。全年广播影视经营收入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电影票房收入23.61亿元,增长30.9%。全年观影6426万人次,共完成28.7万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全省14家图书出版社,共出版图书12963种,总印数3.68亿册,比上年下降3.9%;公开发行报纸69种;出版期刊223种。[3]截止2014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3万个(包括村卫生室)。各类医院床位数21.3万张,比上年增长8.1%;卫生技术人员显著增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37.5万人,比上年增长6.5%,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58万人,注册护士14.51万人,分别增长5.4%和9.4%。医院年诊疗239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0%。孕产妇死亡率5.5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29‰。省级预约平台全年累计新增注册用户125.4万人、预约总量544.2万次、预约成功399万次,预约成功率73.3%;平台历史累计注册用户339万人,预约总量1373万次、预约成功量960万次,预约成功率70%。共计接入194家医院。[3]2014年,浙江运动员在各类国际性、洲际性、全国性比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9个、亚洲冠军21个、全国冠军148个。共创建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4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2个。年末全省共有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8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42所;省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49个,国家级营地5所。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107.2亿元,比上年增加20.9亿元,增长24.2%。[3]201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增长7.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393元和19373元,增长8.9%和10.7%,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6.8%和8.3%。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8580元,比上年增加3370元,增长13.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6404元,比上年增加3656元,增长1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460元,比上年增加2581元,增长16.3%。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52元,比上年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增长7.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7242元和14498元,增长7.9%和13.2%,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5.8%和10.8%。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1.5平方米。[3]2014年,全省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42.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0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1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899.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48.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70万人、109万人、65.8万人、73.4万人和75.8万人。企业正常缴费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水平超过2500元;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00元;全省失业保险金月均标准达到1097元;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提高110元。
2014年,全省新农合参合2527.5万人,参合率巩固在97.7%。人均筹资标准649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财政补助453元,占70%。所有统筹地区各级政府人均补助均高于省政府要求的330元,部分地区人均筹资标准超过700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8万元。
2014年,全省在册低保对象60.5万人,其中,城镇6.4万人,农村54.1万人(含五保对象2.9万人)。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21.9亿元;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587元和48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和20%。获得生活补助的城乡低收入家庭持证重度残疾人9.6万名,发放补助金额4.8亿元,分别增长7.8%和20%。
2014年,全省共支出医疗救助资金9.8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投入资金4.57亿元,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3.7万张,新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147个。[3]2014年全省共发行各类福利彩票137.8亿元,比上年增加13.3亿,共筹集公益金38.2亿元。[3]2014年,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59.0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4.8%,其中,人工造林27.06千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12.23千公顷,迹地更新19.76千公顷。全省森林抚育面积241.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28%。完成义务植树6800.5万株,与上年基本持平。根据2013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0.89%(含灌木林)。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8平方公里。[3]2014年,全省有气象雷达观测站点9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5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883个。全省霾平均日数69.7天,比上年减少14.3天。全省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5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1%;11个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AQI)比例范围为60.8-94.0%,平均为75.5%;69个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AQI)比例范围为56.0-97.8%,平均为81.1%。[3]2014年,全省221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3.8%,与上年持平;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断面占67.4%。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0%,其中设区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7.8%。全省145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中,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断面占67.5%。全面推进禁燃区建设,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完成禁燃区划定。全省近岸海域共发生赤潮18次,累计面积约1720平方千米,其中有害赤潮5次,有害面积242平方千米,与上年同期相比,赤潮发生次数有所增加。[3]2014年,全省城市污水排放量28.2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8%;城市污水处理量为25.3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3%;城市污水处理率89.8%,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8%,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城市用水普及率为99.9%;城市燃气普及率9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3]2014年,全年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县16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81个,省级生态县57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10个,省级生态乡镇1038个。[3]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比上年下降0.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7%。其中,千吨以上和重点监测用能企业能源消费均比上年下降1.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6.9%和6.7%。[3]浙江人大部分属,其中吴语人口占浙江省总人口的98%以上,除此以外还有、、、畲家话、官话等语言人口分布在省内个别县市。
使用地区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吴语台州片台州金华、衢州吴语瓯江片温州吴语上丽片丽水为省树、兰花为省花。
(吉祥之树)、银杏(长寿之树)、(富民之竹)、(造福之树)为浙江省特色树。
(高洁之花)、荷花(清纯之花)、(天香之花)、(幸福之花)为浙江省特色花。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新近发现的萧山“跨湖桥遗址”也获得了丰富得遗迹、遗物。2005年,浙江省在中国率先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数量位居中国第一。2007年,省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大类225项。[31]
在中国率先公布首批省级名录,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数量位居中国第一。
戏曲越剧[]调腔[新昌]平调[]昆剧[]婺剧[]皮影戏[]三脚戏[]杭剧[杭州]绍剧[绍兴]莲花落[绍兴]甬剧[宁波]姚剧[]瓯剧[温州]湖剧[] 曲艺四明南词[宁波]明州走书[宁波]西湖小热昏[杭州]鼓词[]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绍兴]道情[金华]钹子书[平湖]摊簧[]词调[]舟山锣鼓[] 舞蹈长兴百叶龙十八蝴蝶(永康)浦江板凳龙大头和尚舞[宁波] 造型艺术
铜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龙泉宝剑宁波朱金木雕骨木镶嵌都锦生织锦[杭州]西湖绸伞硖石灯彩[海宁]王星记扇[绍兴]乐清细纹刻纸桐庐剪纸萧山花边苍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瓯塑和瓯绣黄岩翻簧竹雕东阳竹编浦江麦杆贴   民俗风情
衢州南宗祭孔畲族祭祀仪式海盐骚子炼火[]扫蚕花地[]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州山歌和琴书路桥气象谚语渔民号子佛教音乐织里刺绣昌化竹编松阳端午茶台州道情桑生产习俗杭派书画装裱工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海县平调杭州铜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石篆刻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传统烧制技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32]  【主词条:】
浙江菜,简称,是西湖醋鱼我国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浙江省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素有“”之称。西南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东部沿海渔场密布,水产资源丰富,有经济鱼类和贝壳水产品500余种,总产值居全国之首,物产丰富,佳肴自美,特色独具,有口皆碑。[33]
具有悠久历史的浙江菜品种丰富,菜式小巧玲珑,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在中国众多的地宁波汤圆方风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浙菜主要有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四个流派所组成,各自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33]
原料讲究品种和季节时令,以充分体现原料质地的柔嫩与爽脆,所用海鲜、果蔬之品,无不以时令为上,所用家禽、畜类,均以特产为多,充分体现了浙菜选料讲究鲜活、用料讲究东坡肉部位,遵循“四时之序”的选料原则,选料刻求“细、特、鲜、嫩。”[33]
浙菜以烹调技法丰富多彩闻名于国内外,其中以炒、炸、烩、熘、蒸、烧6类为擅长。“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浙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有三十余类,因料施技,注重主配料味的配合,口味富有变化。[33]秀美的雁荡山[32]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中国东南文化区”,其主体构成是。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3个。[34]
浙江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18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森林公园35个。浙江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7处,国家自然保护区65处,是森林公园最多的省,有丝绸、茶叶、服装、南宋官窑等博物馆。[35][32]城市  著名景点杭州、、、、、、、、、  宁波、、、、、、嘉兴、、、、、、()、、、、、温州、、、舟山、、、、湖州、、、、太湖、、金华、、绍兴、、、、、衢州、、台州、、、丽水、、、、城市特产杭州、、、、、、、、、、杭州炖菜、、杭州等宁波、、、、、宁波、香干、等嘉兴、、、、、、、、、、、、、、、、等温州、、、、、、、、、等舟山、、、、、、等湖州、、、、、、、、、等金华、义乌蜜枣、鹅肥肝等绍兴、、、、等衢州、、、等台州、、、、仙居云峰茶、黄岩龙乾春、、、、、等丽水、鱼头、、等自东汉至现代,浙江籍文学家载入史册者已逾千人,约占中国的1/6,科学界到处是浙江人的身影,“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其中宁波两院院士中国最多。[36]
古代文学家:、、、、(、、、)、、、、、、、、厉鹗和、、、、、、、、、、、、、、陆游、、、。
近现代文学家:、、、、、、、、、、、、、、、、、、、、、、、、戴望舒、、。
美女:、、、、、、、。
国学大师:、。
史学家:、、。
药学家:、。
军政界:、、、、、、、、、、、、、、、、、。
革命家:、、、、、。
科教界:沈括、、、、强、、、、、、、、、、、、、、、、、。
书画家:、、、、、、、、、、、、、、、、、。
设计师:、、。
戏剧家:、、。
企业家:、、、、、、、、、、、、、、、、。
艺术家:、徐绍兴、。
运动员:、、、、、、、、、。
娱乐界:、、、、、、。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嘉兴市第一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