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三代机数量现役的主力战机是二代机还是三代机?

中国空军二代机和三代机对抗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作者 无忧之徒&&&&&&&&中国三代机的量产与服役代表二代和二代半机的改造升级也到达了极限水平,道理很简单:三代机的技术在整体上高二代机一代,用三代机的技术对二代和二代进行升级改造肯定能达到二代机的技术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就是三代机了,至少是准三代。实际情况与这种理论推断基本相符,J8II出到F,基本上能改能加的都做了,J7出到G2,说明后续型号不会再是F。歼教改成山鹰完全变成了另外一架飞机,进一步大改的路已被猎鹰堵死。但用三代机的技术对二代机进行改造升级只发挥了三代机作用的一半,另外一半是通过三代机与二代机的战场对抗,提高二代机在三代机统治的天空中的生存能力。&&&&&&&&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条消息:J7在与苏27的对抗中获胜,还有一篇题为《一个中国空军教官的对两岸空战的看法》的文章,说部队搞过二代机对三代机的训练,并总结出多套战法。尽管这些都未得到“官八股”报道的证实,但这种对抗训练的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而且非常容易想到和做到,问题在于对抗的规模与普遍性。从网上流传的资料来看,这种对抗基本上都是测试式性的,包括J10与苏27的对抗,对抗的目的主要是看装备的作战性能,或总结经验研究大赢战术,并未作为普遍的制度化训练科目,而且并为普及到所有二代与二代半战机,比如强5与飞豹与三代机的对抗,甚至连编造的新闻都没有。我当然相信没有哪个空军指挥员会派强5或飞豹去迎战F15、F16或幻影2000,但没有哪个指挥员能限定对方不用三代机拦截前来空袭的强5与飞豹。在这种情况下,有与三代机对抗经验的强5与飞豹,就比只有战斗机护航的强5与飞豹有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这种生存能力是它们完成对地攻击任务的基本保障。何况护航战机由于属于不同的空军部队,需要在特定空域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机回合才能担负起护航任务,在朝鲜战争的空袭大和岛战斗中,就出现过一次担任护航的米格机群与轰炸机群错开5分钟的事情,结果是轰炸机群受到美F86机群的围攻。&&&&&&&&总之,解放军的三代机为提升二代机的战场生存能力提供了训练条件,由于潜在对手的三代机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中国二代机进行实战对抗训练,因此可能在空中一时发挥不出性能优势,于是也就等于在这一时刻降格为二代机,甚至还不如二代机。在前面提到的空袭大和岛战斗中,驾驶螺旋桨飞机的志愿军飞行员王天保,就利用本机转弯半径小的特点,连续摆脱敌机,并取得了击落击伤4架F86的辉煌战绩。有与三代机对抗经验的二代机vs没有与二代机对抗经验的三代机,胜利将属于谁呢?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更多 的相关消息
isBig5 = 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big5') != -1;
if (isBig5)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
版权所有 中华网“飞豹”战斗机的作战性能在中国空军和世界空军中分别处于什么水平?它是二代机还是三代机?_百度知道
“飞豹”战斗机的作战性能在中国空军和世界空军中分别处于什么水平?它是二代机还是三代机?
中国能自主研制出来已经算不错了的.飞豹是战斗轰炸机.飞豹说不上是第三代战斗机~但是它具备了一些第三代战斗机的性能.,美国的F111(已经退役),但是它的性价比高.对世界来说~战斗轰炸机的研制是十分困难的.飞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战斗轰炸机!所以飞豹在世界的战斗轰炸机中的地位还是蛮高的,所以它在中国空军中的地位是主力的,它虽然在性能上比不上购自俄罗斯的SU30战斗机(同样用来执行对地攻击),后勤保障有力(毕竟是国产),主要用来进行对地攻击~就象欧洲的狂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机名:FBC-1
  绰号:飞豹
  制造商: 武备:23毫米双管机炮
  PL-5空空导弹 C-801,C-802对舰导弹,最大载弹量6500千克
  机身长:22.325米 最大飞行速度:1.7马赫 最大飞行高度:15500米
  机身高:6.575米 最大起飞重量:28457千克 作战半径:1650千米
  翼展:12.705米 乘员:2/3 发动机:2 WS9 涡轮发动机
FBC-1“飞豹”是中国西安飞机设计所和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共同研制的双发双座超音速全天候歼击轰炸机,主要任务是战役纵深攻击,攻击海上和地面目标,并具有一定的空战能力。 FBC-1于1973年开始研制,曾使用歼轰-7的编号,原型机于日首飞,并在1998年11月的中国珠海航展首次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
FBC-1的研制成功和装备部队,是...
应该属三代
三代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空军联合作战演练 三代机差点被二代机击落|中国空军|战斗机|解放军_新浪军事
中国空军联合作战演练 三代机差点被二代机击落
  雷霆出击(解放军报 曹占礼摄)
  搏杀海面上空、对抗电磁丛林、交战白山黑水……初夏时节,沈空主导的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基地化多兵种联合作战演练拉开战幕。与以往不同,“灵活、未知、真打”等成了这次参演官兵提及最多的“热词”,记者在演练现场追踪采访发现,深深触动指战员们打仗那根弦的,竟是一支比以往更多元、更强大、更凶狠的“蓝军”。
  小心,“敌人”并非孤军奋战
  对抗演练一开始,红方攻击编队施展娴熟的飞行本领,展开超低空突防。这一战法,此前他们已屡试不爽。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还未穿越山谷,隐蔽布阵的蓝方高炮集群火力全开,织就的火力网让红方机群险象环生。好不容易避开高炮阵地,蓝方战机迎面袭来,正准备迎战时,电台突然“失声”。原来,蓝方电磁分队对红方展开电磁压制,阻断了红方上联下通。
  更让红方指战员想不到的是,海上的蓝方战舰也急速驶来,逐渐形成合围之势,红方见势不妙,寻机突围。孰料,刚进入某空域,就接到导演部通报,前方正是蓝方地空导弹部队的伏击圈,红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敌人”怎么这么强大?导演部的点评解开了红方的疑问:此次与他们过招的“蓝军”,不仅有陆海空三军情报资源的支撑,而且航空兵、雷达兵、地空导弹兵、电子对抗兵等要素悉数配齐,还邀请了海军、陆军等多支部队助阵。在导演部大厅,“蓝军司令”的话一针见血:小心,“敌人”并非孤军奋战。我们天天喊联合,难道敌人就不联合作战吗?甚至他们的联合程度可能比我们高得多。训练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对抗的逼真程度。随着实战化训练的深入,过去那种一搞对抗就是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打敌人的理想化练兵,不能再有了!
  只有过硬的“磨刀石”,才能磨砺宝剑之锋。航空兵某旅副旅长郝晓峰带领红方战鹰掠过海面,以极限高度超低空突防,成功躲过“敌”雷达,顺利摧毁目标。尽管一招制敌,郝晓峰还是惊出一身冷汗:“好险!只要被发现踪迹,就会前功尽弃。”
  警惕,“敌人”一定凶狠狡猾
  碧空如洗,激战正酣。
  多次在对抗演习中击败对手的某旅飞行员孙迪,此次演练,却是折戟而归。
  “发现目标。”“构成射击条件。”孙迪正待锁定对手,显示屏上却突然“雪花”一片,“敌方”电磁压制增强,目标在雷达中消失了。凭着目测,孙迪紧追不舍,孰料,两架“敌机”从背后杀出,孙迪紧急实施机动摆脱,前方的“敌机”却突然杀了个“回马枪”……
  面对红方败绩,沈空领导告诫大家:“每一次战斗都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是输了还能再来的练习。我们的指战员必须时刻警惕,‘敌人’一定凶狠狡猾!”
  近距离观察“蓝军”,个个堪称良将:曾连续两次获得“金头盔”的航空兵某旅副旅长许利强,获得“空战能手”称号的飞行员董永武……
  此战胜负,谁也没有把握。红方获悉蓝方部队将在某时某地集结,果断出击,未曾想,刚到某空域就陷入包围圈。红方指战员恍然大悟:“信息竟然是假的!”
  原来,红方截获的信息恰恰是蓝方故意散发的。此次演练,蓝方借助复杂的形势,不断隐真示假,发起一次次突袭,红方不得不实时搜集掌握各方情报,及时应对。
  清醒,“敌人”同样打得顽强
  这一战,胜负似乎毫无悬念:二代机对抗三代机。
  这一战,过程竟然出人意料,弱旅差点吃掉强者。
  战局初开,红方两架三代机凌厉出击,蓝方两架二代机迎面而来,战场优劣明显,红方直扑敌机,蓝方毫不畏惧,展开厮杀,眼看红方利用性能优势,刚刚击落一架蓝方战机,另两架蓝方战机却超低空杀出,突然从后面咬住红方战机……
  “剑不如人敢亮剑!”蓝方编队长机飞行员李峥的话掷地有声:“与其挨个被歼灭,还不如有一个当诱饵,险中求胜。”
  砺剑先砺胆。现场观摩的一位将军很是感慨:“尽管我们的装备越来越先进,但是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没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精气神,很难打胜仗,别忘了‘敌人’也同样打得很顽强。”
  红方接连打出组合拳,非但没有把“敌人”打垮,反而把自己打出了一身汗。海面突击,红方不但时刻要关注对手,还要时刻提防地面防空火力和海面舰艇的火力攻击……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以前只能靠“假设”的协同演练如今正真刀真枪火热进行,以往在图上作业的高难课目全部实兵演练。两个对手从超视距一直缠斗到近距格斗,在短短的几十秒间,完成了一系列的“撕咬”“扑杀”……某旅旅长张勤国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红蓝对抗,蓝方很少打红了眼,更多是点到为止,现在蓝军越打越顽强,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特约记者田旭辉王军岳德沉)
  沙场视点
  “磨刀石”要能真磨刀
  刘立文
  1966年,以色列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敌军模拟部队,以开展对抗训练提高自己。在与伊拉克的空战中,以色列空军以1∶20的比率重创对方,“蓝军”的威力从此震惊世界。“蓝军”不是增强部队自豪感的“道具”,而是让指战员感受残酷战场的“磨刀石”。“蓝军”形神兼备,才能为部队提供接近实战的战场环境和战场对手,才能有效激发官兵的训练潜能,促进战斗力水平的提升。红蓝对抗,胜负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目的都是为了让部队适应“敌人”的作战风格和习惯。沈空开展的实战化演习,“蓝军”设难局、危局、奇局、险局,逼着部队练出了新招,真正让部队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这才是“蓝军”的价值所在。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深度:再议中国空军是否应买苏27 米格29助我抗美航母|苏27|中国|空军_新浪军事
深度:再议中国空军是否应买苏27 米格29助我抗美航母
  因为RD-33短环形燃烧室设计燃烧不稳定,导致低速运转时需要更多燃油,而燃烧不充分的缺陷,使得使用RD-33的米格-29战斗机每次在航展上出现都少不了“自带黑烟”的场面。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人的帮助下,中国空军先后装备和仿制了米格-15、米格-17、米格-19、和组装39架米格-21等,并号称跻身世界空军强国。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很长的时期内歼-6这种世界航空史上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一直是中国空军的主力,由于歼7仿制道路坎坷机型换代一度停滞。
  1976年1月,第一架正式为作战部队生产的F-15A服役,这宣告着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正式登上舞台。而此时中国空军的主力仍然是歼-6,连歼-7都无法保证正常产量。中国航空工业刚刚掌握第二代初期战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推出了歼8以及改进型版。到了80年代末,歼-8家族依然存在着大量工艺和可靠性问题,甚至到了1993年歼-8III&01号机刚刚成功首飞,95年10月转场试飞院参与定型试飞。然而配装的“昆仑”发动机和雷达问题层出不穷大大拖延试飞进度,直到1999年正式落马。
  与外军装备水平的代差令人焦虑,中国军队期盼强大的空军,强大的战斗机,但军工的不给力令中国的天空之能依靠歼-6守卫。对苏联战机的引进就是从那个年代开始了。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装备着大量的歼6,少量装备着歼7,歼8,虽然数量多,但是都属于一、二代机,性能落后,在亚洲,当时日本装备着F-15J,印度装备着米格-25、米格-29、幻影2000战机等,就连台湾也开始购买F16,自产“经国”号等第三代战机。面对周边严峻的形势,我空军开始和俄罗斯谈判,日至6月1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率中国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就中苏两国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问题进行了会谈。这次访问,是中苏军队高层领导中断来往30多年后的第一次交往。
俄阅兵机群训练猛照 米格29苏25机群组成70字样
  歼-8不给力影响我空军一代机
  在80年代末的中国空军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役战斗机作战半径太短,无自主拦截能力,全是些近距离格斗机,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尽管歼-8II的作战半径比前的型号有所提高,但也不够用。
  在1988年的“3.14“海战中,中国以伤亡1人的代价击沉击毁了越南海军三艘作战舰艇,并收回我南沙6个岛礁。这场海战中让中国空军缺乏远程作战能力的缺陷暴漏了出来。当时苏联和越南是军事同盟,苏联可以无偿使用越南金兰湾基地,并且在金兰湾苏联常驻一个中队16架图-16轰炸机和一个中队的米格-23战斗机。此外,越南空军自身还装备有苏-22M战斗攻击机,也就是这批苏22战斗攻击机直接影响了我方舰队本应乘胜追击,结果却是成了“南云忠一”,挟胜利而走。而越南装备的苏22攻击机在当时确实执行了南海巡逻,但是能否执行对海对舰攻击笔者保持怀疑,因为在很多国家里苏-22战斗攻击机是作为战斗截击机使用,这一点在1984年利比亚空军苏22拦截美军F14就可得知。
  为此,在海战爆发仅几天之后,空、海军以及航空工业部立刻气动883工程,对歼-8II进行改装,将原来的2个760升机翼副油箱和1个850升机身副油箱改为FYX1400副油箱,同时机内加注610千克超载油。同年9月,航空工业部下达了歼-8II型空中受油机的研制任务,10月份完成实验歼-8与轰-6加油编队试飞。验证了空中加油的可能性。歼-8II受油型项目也被叫做8911工程,正式交付部队称为歼-8D,并且直到1999年大阅兵时候才为人所周之。
  歼-8III01号机于日首飞成功【图1】,95年10月转场试飞院参与定型试飞。然而由于配装的“昆仑”发动机【图2】和XX71G型雷达问题层出不穷大大拖延试飞进度,97年1月24号4号原型机降落时冲出跑道损毁,补充生产的05号机又在99年5月20号左发失火而坠毁,两次二等事故最终促使歼8III工程下马。(图片来源:网络)
  正在维护中的涡喷14“昆仑”。新发未经检验就上新机,确实是惨痛的教训。八三下马后,昆仑还寄希望在其他后续机型上继续使用,但装备部队后问题依旧不断,最终不得不全面撤装。(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就算歼-8D在90年初服役又能怎么样呢?歼-8战斗机以苏制米格-23为主要作战对象,可苏联在1983年就装备了米格-29战斗机,同时苏-27在80年代末也走入正轨。1987年美国“雷鸟”表演队来华访问,其中目的之一就是推销F-16战斗机。经过在南苑机场精彩的表演后,让中国军方和航空工业人员第一次感受到了第三代战斗机带来的巨大冲击。
  中国空军此时急于求得一种适合自己的第三代战斗机,谈何容易!国产第三代战斗机10号工程项目(后来的歼-10战斗机项目)刚刚起步,连发动机是使用国产还是俄制法制美制都还尚未确定。
  同时中国也考察了多款战斗机,但时间是不等人。台湾空军也在全世界搜查可以购买的战斗机,连苏27战斗机都经历试飞,最后台湾选择了F16和幻影2000战机,这两种战斗机都是西方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相对解放军空军主力歼-7和歼-8都整整领先一代,更别提占主要数量的歼-6。台湾海峡上空的力量开始失衡,一时间台独势力很嚣张,周边国家换装也很及时。
  在这种现状下中国空军急切的渴望先进战斗机保卫领导和维护国家统一。摆在中国空军面前的很现实:别指望歼-8打赢F-16,更别指望歼-8去和幻影-2000打。这个时候苏-27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苏-27战机来中国的坎坷
  笔者不再阐述中苏谈判的过程,日首批共12架苏-27战斗机,其中包括8架苏-27SK单座型和4架苏-27UBK双座教练型,由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于当日上午10时15分安全飞抵中国空军芜湖基地。苏-27正式加入了解放军空军装备序列。日,所有订购的战斗机全部交付,并额外得到了两架苏-27UBK双座战斗机供研究测试使用。
中国飞行员体验幻影战机
1982年我空军试飞员试飞的“幻影”2000B型战斗机
  开始引进苏27,并在沈飞建设生产线,进行组装生产,引进加上生产达200多架,耗费数十亿美元,堪称有史以来最贵的军购。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回头一看,苏27系列战机使我们拥有的很少很少,我们再造好100多架歼11A后就抛弃了俄国技术,随之而来的就是歼11B产能不足,这使得原本引进苏27系列飞机目的渐渐成了国产无着落。注意,我们这里说的鸡肋是指苏27SK,而不是单指苏27SK型号,而是这一型号中国战机发展的影响。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必须完整的生产飞机,这一点我相信俄国人当时和我们合作11号工程的时候也是清楚的(沈飞购买苏-27的生产线)。
  苏27SK优缺点评述
  1,苏27SK是苏27系列中的初期版,其雷达,电子系统落后。大家现在看看中国空军的苏27座舱,连枭龙都不如,号称第三代的战机,连个屏显都没有,密密麻麻的机械仪表,与二代机没啥区别,当然只是外观,当初刚引进的苏27只能攻击两个目标,比起F16相差甚远,而苏27SK只是个三代机战机初期版,其性能可想而知。
  2,国外F16和幻影2000都采用了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苏27仍然采用模拟操纵系统。在空战中,采用电传系统战机飞行员的飞行负担很小,实现了手不离操纵杆的飞行。而采用模拟电传的飞机,飞行员既要驾驶飞机,又要发射各种武器,以导致手忙脚乱。改进型号已经开始淘汰不先进的技术,其中就包括模拟电传系统。我们的苏-27SK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升级,对岸台湾空军的F-16得到美国人不停的“帮助”,但只有模拟电传的苏27SK如何与他们相比呢。
  雷达的问题,苏-27SK使用的H001E基本型雷达技术依然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功能单一、工作模式受到限制,任务电脑无论在运算速度还是容量上都无法同最新产生的多功能雷达相比。同时重量达到500公斤,探测距离只有才120公里。
  在军费相对充足的支持下,俄军开始大量列装新战机替换老旧机群。目前,已经陆续列装的苏-27SM2、苏-35、苏-30SM、苏-30M3、苏-34战机等新型主力战机。近日,俄军又公开了最新列装的苏-27SM3改进型战机。
  4,制造工艺落后,俄罗斯的军工产品向来制作粗糙。
  5,苏27SK用途单一,不能适应现代战争。只能携带空空导弹等空战武器,对地的从电视上看,只能带火箭弹等常规对地武器,携带这些武器,如火箭弹,必须近距离的攻击,被击落的风险相当大。苏27SK没有对地对海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比起对地攻击,歼10能够携带先进的红外吊舱,精确指导炸弹,这一点,苏27比不上。对海攻击,飞豹能携带国产C802,C803等反舰导弹,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这一点,更没法比。
  当时空军买米格-29很适合
  米格-29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格斗战机其后期改型的作战性能并不在歼-10之下 而且价格便宜可以大量装备,提前歼-10十多年服役。当时中国空军好像只买了苏-27连武装直升机和苏-25都没有买(据最新资料我们确实有打算引进苏25强击机生产线,已经去格鲁吉亚考察)是不是一个遗憾。笔者不认为米格战机的性能在歼-10之下,就算它是30年之前的战斗机&!笔者觉的最遗憾的是在俄罗斯军工普遍不景气的90年代我们尽然没有花大力气招募前苏联米高扬军工人员&!
  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日报道 俄海军航空兵主管伊戈尔少将对外宣布,2015年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将实现编队的更新换代和现代化升级。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2015年计划为俄海军航空兵装备20架以上米格-29K,这些战机将隶属俄北方舰队,并成为其新的空中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米格29在战争史战绩略有不好,就影响了中国媒体国内报道的口径,特别是早年国内军事媒体的不作为,一贯的将我国引进的苏27吹捧,导致我们一提到米格-29战机就废物,垃圾。而笔者认为在90年初的时候,对于中国来说恰恰相反。
  别把米格-29说的那么一无是处,米格-29的空中机动性能相当好,实战狗斗不比苏-27差多少,近距空中格斗很厉害,最起码不会形成代差!我们也客观讲述米格-29是一种前线式战斗机,在长距离奔袭以及超视距作战的情况下,确实没有苏-27好。但不能否定米格29战机不适合我国的战略需求,这点是最重要能的。
  笔者试想如何在94年黄海危机时我们有100架米格-29战机,我们岂会让美军抵达渤海湾!如果在台海危机的时候,我们有200架米格29,岂会容忍美国航母战斗群践踏我国主权!
  综合以上比较,笔者不否认米格-29在技术比苏-27落后,但是米格-29作为前线战斗机,又是高消耗品要相当便宜,同时产量又十分充足(印度在1987年引进的米格29战机每架1800万美元,而我国购买苏27战机单架花费2950万美元),价钱便宜足以解决我国空军大批战机量换代的需要。笔者认为中国引进苏27还是米格29战机,说白了就是在考虑是否应迅速打仗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曾经的航空人不想阐述过多,只希望中国空军越来越强大!本文以拉沃奇金面见斯大林时说的一句话为结语:如果今天就打仗,应该投产拉-11,马上形成战斗力;如果战争一时半会不会爆发,米格-9代表着未来。(作者署名:小浪)
  据外电报道,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以及英国26日举行联合军演,旨在加强地区安全。图为参加“Bersama Shield 2010”演习的马来西亚空军米格-29N机群在南中国海上空飞行,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空军战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