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能动什么意思的 《山头南郭寺 》诗的意思是

乾元二年(759):诗圣穷愁过秦陇 - 才旺瑙乳的日志 -
博客西藏 -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乾元二年(759):诗圣穷愁过秦陇
已有 225 次阅读 18:04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乾元二年(759):诗圣穷愁过秦陇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杜甫的十三世祖是西晋大将、著名学者杜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做过朝议大夫、奉天令。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重要的时期:
  读书、壮游(35岁以前);长安求职(35-44岁):天宝十四载(755)十月,44岁的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军;陷贼与为官(44-48岁):公元755年11月发生安史之乱,次年六月长安陷落,杜甫流亡,被判军俘获,次年四月,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759)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现天水),后至同谷(现陇南成县),十二月又往成都。
  漂泊西南(48-59岁逝世):48岁-50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53岁又回草堂,友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世,他到夔州住了近两年,写了很多诗。57岁乘船出峡,想回家乡。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
因饥馑而弃官来到秦州
据《李白与杜甫年表》记载,杜甫“乾元二年(759年),初夏回华州,因饥馑,弃官往秦州”。记者注意到,当年的杜甫,因目睹官吏们不顾百姓死活,处处强迫征兵拉夫,只听见妇孺老弱在倾诉、啼哭,同时他也看到不少人民积极支援官军。这些见闻,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遂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同年七月,他因饥馑弃官不做,带着家小来到秦州(今天水)。
杜甫初到秦州,住在东柯谷(今天水麦积街子乡八槐村)。当时他心中萌生了“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的终老东柯谷的念头。就是后来移居秦州后,杜甫还对东柯谷白水涧的幽姿奇趣难以忘怀。在贫寒中,他保持了一个诗人的童趣。在他给侄儿杜佑的四首诗中有三首提及东柯谷白水涧。“山晚黄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倒,林黑鸟应栖”(《佐还山后裔三首》)。
杜甫居住秦州期间,曾与友人登麦积山,写下《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寓景于景之中,融景生情,是描写麦积山著名的一首诗。杜甫还曾到秦州城北,登仁寿山,踏访东汉隗嚣宫的遗址。对曾想盘踞一方,称王霸道,但到头来也只留得“丹青野店空”的西周大将,发出了感慨之情。杜甫在游古刹南郭寺时,留下名诗:“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邑一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细风为飒然”。
亦苦亦乐,
记者在南郭寺看到,该寺东院观音殿前现有一座八角尖顶小厅,内有水井清澈见底,水味甘美,四时不竭。据说这就是杜甫诗中的“北流泉”。西牌坊前有两株参天古槐,高约25米,围达6.8米,虬枝揽云,叶茂蔽日,树龄均在千年以上,俗称唐槐。东后院内,一座砖砌花墙围护着一株古侧柏。树身分三枝,形如斧劈,黛色霜皮,南北倾伸,据测定树龄约年,俗称“春秋柏”。树中寄生一黑蛋树(朴树),观者无不称奇。清顺治初,任陇右道佥事的宋琬(1614-1673),创造奇迹,主持集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等书体,选杜甫流寓陇右时所做诗60余首,镌刻而成的诗碑——二妙轩(因诗妙字妙而得名),现重建在南郭寺。
穷愁无奈,南迁同谷
  在秦州居住约三个月后,因天气寒冷,饥寒交迫,也正是诗人忧虑去向之际,同谷(现陇南成县)县令来信相邀。于是,这年冬十月,“无食向乐土,无衣思南州(指成县)”的诗人,携家眷南下,踏上赴同谷的艰难跋涉。经赤谷(今天水市暖和湾)、铁堂峡、盐井(今礼县东盐官镇)、寒峡(今西和县长道镇祈家峡)、法镜寺(今西和县北石堡城西山上)、青阳峡(今西和县东南五十里处)、龙门镇(今成县纸坊镇府城村)、石龛(今成县观音崖)、积草岭(今成县西北九十公里处的殿山梁)、泥功山(今成县牛星山)到达同谷(现成县)。没想到到同谷后,县令竟然翻脸不认,不肯解囊相助,尴尬的杜甫只好在凤凰山下结茅而居。
&&& 在成县居住的这段时间,诗圣杜甫将所历所感写成了一组纪行诗,这组诗作几乎全是用所经历的每处地方的地名作为标题,真实地记录了诗人每一步的艰辛,反映出杜甫自己的不幸,进而想到战乱中百姓和士兵所受的灾难,始终贯穿着“穷年忧黎元”的主旨。这组诗作,在杜甫全部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乾元中寓居同谷作歌七首》(又名《同谷七歌》)和《凤凰台》中,诗人把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对远在他乡的弟妹的关怀,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对国事时局的关注,对昏庸腐朽的统治者造成的战乱灾祸的谴责,以及他“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的美好愿望都集中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他作品的“诗史”特征。
&&& 《同谷七歌》是一组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饥寒交迫的痛苦遭遇,以及他和亲人骨肉分离的悲哀不幸。他从秦州到同谷时,认为境况将会改变,一切将会好转。不料到同谷后,实际情况并非他想象的那样。一家流落山谷,生活更加艰难。他只得以白头乱发的暮年之躯,在天寒日暮的山谷中捡橡栗或挖黄独来充饥。有时还因雪盛地冻,空手归来。过着“短衣数挽不掩胫”、“手脚冻皴皮肉死”的痛苦生活。至今读来仍催人泪下,肝肠欲断。
《凤凰台》是杜甫自秦州赴同谷纪行诗的最后一首。该诗在杜甫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它上承长安十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思想,下启入蜀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表明的心志和《凤凰台》一脉相承,显示出杜甫在自己穷愁潦倒中仍不忘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情怀。
一个踟躇的背影和永远的伤痛
记者从天水的南郭寺,寻迹到成县。据说坐落于成县城东南 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杜公祠,是国内现存三十七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相传杜甫亲手种植有八柏一槐一海棠,现存古柏三株。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秀才赵惟恭捐地五亩,县令涑水郭慥始立祠。……使来者美其山川,而礼其像,忠其文”,也就是在杜甫故居的遗址上重修了一座祠堂。后来经过宋、明、清、民国年间几次修建和补葺,草堂才逐步美轮美奂。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 客服QQ:
战略合作伙伴:(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 ┊ 法律顾问:
严禁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和散播谣言
Powered by
X3.1GMT+8,通灵佛教网&||||||
--(98)[] newscj
南郭寺的魂与根
南郭寺的魂与根从天水市中心穿过藉河,汽车在南山山道上曲折盘旋,到海拔1200米左右的慧音山坳,眼前突然出现一片青翠茂密的白杨林,幽藏在里面的就是南郭寺。南郭寺建寺年代已无考,但从流传的诗文看,隋唐已具规模,宋代则称“妙胜院”,清乾隆十五年敕赐为“护国院”。山门外两株粗于碾盘的千年古槐,静静地迎送着游人。寺内殿宇、亭台、垣墙多复旧貌,大佛殿里香烟袅袅,钟磐依然,但今天慕名来此的外地游客,兴趣大多集中在寺内的“杜少陵祠”。唐乾元元年(758年),杜甫因上疏救房 获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关内大饥。对政治失望加上生计艰难,杜甫“满目生悲事,因人作远游”,7月便由华州弃官携家西行,流寓秦州即今天的天水,年底又到成都。短短的秦州生活是杜甫的重大转折,他从此客游外地,漂泊无定,再没有重回两京,11年后孤苦无依地病死在一条船上。杜甫留存下来的诗作1450余首,几个月的秦州流寓就写了lOO多首。不少诗章感时即事,关注平叛,评论朝政得失,虽然人在江湖,始终心存魏阙。他一生20多首怀念李白的诗,一半写于秦州。自称为“陇西布衣”的李白于乾元元年因永王李 案被流放,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到江陵。当时杜甫并不知李白被赦,在诗仙的家乡思念着颠沛在瘴疬之地的朋友,忧思拳拳,久而成梦,这就是情真意殷的《梦李白》。他的《天末怀李白》,使我们对两位诗坛巨擘超凡脱俗的高尚情谊所深深感动。天水是传说中伏羲女娲的出生地,也是千古一帝先祖苦心经营的一块基业。秦代先祖非子在这西陲之地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赐姓为赢,封地为秦,成了秦的发样地,后遂有“秦州”之称。至羽翼丰满的秦文公举族迁徙关中,秦人在此生活了160多年。秦州城坐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四周山岭重迭,地势险要,风光秀丽。杜甫在这里游步山川名胜,吟咏风物民情,最有代表性的是《秦州杂诗》20首。杜甫初到秦州,以负薪采橡栗自给,后来又发出“有客字子美,乱发垂过耳”的慷慨悲歌。生活的困窘折磨了他,也成全了他。“诗是吾家事”,他仍然对人生、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以诗人的心灵感悟事物,用心血写出了一首又一首美丽的诗篇,产量之丰,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百余首诗又几乎都是五律或五古,在杜甫诗歌创作过程中,无疑也是值得研究的。“文章憎命达”,这既是杜甫对李白一生坎坷的悲愤之语,也是他本人深切体会的辛酸总结。秦州的人民是有幸的,1200年前的诗人给他们留下了如此之多的歌颂自己家乡的华章;秦州的山水是有幸的,由于诗人的吟咏使本来就文化蕴积深厚的黄土沟壑更名传久远。南郭寺是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门各为中轴线,组成东、中、西三个大院。中山门内有前后院、东西院,现西仍为禅林院,清光绪年间将东禅林院改为杜少陵词。杜少陵构设在南郭寺,大概因为南郭寺当年曾是杜甫游憩之所。《秦州杂诗》第十二首是专咏该寺的: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把诗圣与佛祖同供一院,可见诗人在秦州人民心目位置了。杜少陵祠堂门外有一副对联:陇头圆月吟怀朗蜀道秋风老泪多凝炼、生动,概括了杜甫在秦州的日月及奔赴成都的艰难。词内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杜甫富态儒雅,颇见君子之风,这当是人们心目形象。供桌上也有应时果鲜,香火不断。东院观音殿前有一八角攒尖顶小亭,悬有“灵湫池”匾,内有泉水一眼,清澈见底,水味甘美,四时不竭,传是杜甫诗中所云的“北流泉”。谓泉实井,此水旱升涝减,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寺院逢会,万人朝山,竞饮北流泉之“神水”。北流泉后面是“轩”,为清初诗人宋琬集二王及其他晋人书法所勒《杜工部秦州杂诗》石碑。原碑毁失,近年来天水市政府根据拓片重新携刻,建起碑廊。杜诗,佳妙;名家书法,亦为精妙。俱备,遂名“二妙轩”。南郭寺的名胜,除过杜少陵祠,当数大佛殿院内的几株古树。如果说杜甫是南郭寺的魂,那么古树就是南郭寺的根。庭院正中,用砖砌勾栏围着的是一棵分了三株的古柏。三株南北欹侧。北向的一株苍干虬枝,西北向一株枯干如劈,南向一株则柯如青铜,盖如翠伞,借用杜甫的诗句,可谓“霜皮溜雨四十围,熏色参天二千尺。”李白当年游此寺,亦有“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的题咏。杜甫“老树空庭得”的“老树”,即指此柏。柏树生长已2500年左右,比还早几百年。今人啧啧称奇的是,柏树根中部不知什么时候寄生了一棵青翠直挺的小叶朴,树围达100余公分,当地称为黑蛋树。黑蛋树不仅用它的翠荫遮掩了古柏的巨大根系,而且它的根与古柏的根错节纠缠,支持着古柏在兀立的山顶迎风斗雪,站稳脚跟。最引入注目的是300年来为了防止古柏南斜而次第树立的三个建筑物: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天水官员竖起一人高的青石碑刻,支扶着下倾的躯干;新中国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在碑前又砌起一个两米多高的砖柱把树杆的上部托了起来;进入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又在砖柱前焊了一个3米多高的铁架,使古柏有了更稳当的依靠。现在,随着岁月的流逝,石碑、砖柱、铁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质材,依次升高,共同托举着树干,共同呵护着这天水沧桑风雨的见证者。三百年时光,“羲皇故里”人对古物的重视和苦心,一以贯之。古柏也似乎尤为珍惜乡亲的心意,更加枝叶繁茂,生机盎然,历久弥健。又令人称奇不绝的,还有清代石碑左前方的一棵古槐。这棵300年的槐树,人们初植时似不经意,与古柏亦无关系,但待它长到与古柏高度差不多时,便横空伸出一根粗壮的枝桠,顶住了柏树的躯干,起了牢牢的固定作用。人们说,黑蛋树、槐树共同支撑古柏,当是天意,老天也要保护它。既有天工,鬼使神差;又赖人力,几代同心,古柏何其幸也!正应了“看景不如听景”的老话,使我对南郭寺的魂与根有了深刻印象,应当感谢为我讲解的周先生。先生原为银行干部,雅好乡邑文物,胸罗野史佚闻,退休后自愿来此服务。他一口纯正的秦腔,但不夹土语,吐字清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两手托着一个茶杯,未见呷上一口,大约像是演员手中的扇子,起着道具的作用。他穿插介绍关于古柏南北分张的传说时,夸张而又风趣,同时极好地掌握着分寸,嘎然而止,不枝不蔓。说到黑蛋树、古槐合力支撑着古柏时,那虔敬的神态,声情并茂的解说,令听者无不动容。当我离开南郭寺后,脑子里仍不时浮现着周先生讲解的情景,浮现着杜少陵构和千年古柏,总觉得这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后来猛然憬悟:诗魂与柏根不仅弥漫和深扎在南郭寺,不是也体现在天水人民群众身上吗?【畅游秦州】“陇上古刹”――南郭寺(图)--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正文
【畅游秦州】“陇上古刹”――南郭寺(图)
( 16:39:41)  来源:秦州区外宣办―区旅游局 
  南郭寺,国家4A级旅游景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因地处城郭之南而得名,其寺前临藉水,背负幽林,是市郊最古老的一座梵宫古祠。诗圣杜甫行寓留吟:“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南郭寺以古建筑、碑碣遗存、楹联匾额、雕塑、古树名木、北流泉、隋塔遗址、杜少陵祠、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而著称。主体建筑依左中右三院横列于山坳台地之上,一字排开。门前有两株千余年以上树干直径在两米左右的古国槐,恰似两位将军拱卫在寺门前,成为本寺风景线上最大标志。正中有三间垂花牌坊式山门,门楣上高悬着赵朴初榜书“南郭寺”三字,院内左右各有一间小型牌坊门,为东西禅院。殿内正面有大肚佛弥勒,左右列四大天王,后有护法韦驮,穿堂而过,副阶横列四檐柱,横额园枋粗壮硕大,有元代遗风,其上斗拱密布雕梁画栋,庄典不俗。中院的“南山古柏”,树龄约2500年;东院之清泉,千秋不竭,享有“灵湫”之誉;西院隋塔民国时倾倒,塔基地宫尚存。 “二妙轩碑”为南郭寺“四绝”之一。碑体长35.6米,高4.36米。清顺治年间,由宋琬主持,集王羲之等晋人书法,镌刻杜甫秦州诗为碑,字妙诗好,故称“二妙”。“二妙轩碑”摹刻精到,自然连贯,气息纯正,美轮美奂,为国内王羲之书法刻石精品。
  乘车路线:乘26、9路车
  开放时间:8:00―18:00,假日期间延长至6:30-19:00
  票价:20.00元
摄影相关图片&#187; 天水南郭寺简介
天水南郭寺
天水南郭寺的联系地址:天水市城南两公里
天水南郭寺的咨询电话:
天水南郭寺所属景区分类:
天水南郭寺的门票与开放时间:
8:00-18:00
天水南郭寺旅游景点简介:
  【自古被列为秦州八景之一的一组古建筑群】
  这个南郭寺与民间传说中的那个“好心的南郭先生”并没有关系,只是因为它建于城郭之南而得名南郭寺。有史学家考证,南郭寺有可能始建于北朝,距今约1600年历史。宋代的南郭寺被称作“妙胜寺”,到了清朝,乾隆帝敕赐名“护国禅林院”。
  卧佛殿院中旧有一座建造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的舍利塔,历来称为“隋塔”,以此推测,南郭寺在当时已是颇具规模的寺院;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杜甫曾游南郭寺,写下《山头南郭寺》一诗,现寺内建有杜少陵祠,以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寺内的汉柏唐槐就是因诗人的吟咏而被命为“南山古柏”。
南郭寺初建于隋代,现存建筑为清代增修。寺庙占地面积不算大,新建的盘山公路可以直接通到山腰处,有步行台阶直达庙宇。院内一株已有1730年历史的古柏,宛如一条苍龙斜刺天空,内生有一棵黑蛋树,着实令人称奇。观音殿前有一深两米的泉眼,椐称为北流泉。唐代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至秦州登南郭寺,写下了“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千古名句从中可以体味诗人当时的飘零之苫。
天水旅游景点介绍
天水是位于甘肃东南部的省内第二大城市,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相传华夏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所以这里又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有多处享誉中外的古迹名胜,尤以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齐名的麦积山石窟最负盛名。市区内的伏羲庙、周边的甘谷大象山、平凉崆峒山亦是陇东陇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奇异风景。天水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小陇山的莽莽林海和连绵起伏的天然牧场让人流连忘返,是避暑、休闲、旅游度假的胜地。
美如诗画的奇秀风景,浩瀚烟海的历史人物,珍贵久远的文化遗存,天水的许多“中国之最”使它在国内外闻名遐迩。天水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形成了古石窟、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交织,奇景竞秀的旅游胜地,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和石窟文化为代表的旅游...&&
国内热门旅游景点天水南郭寺(2)
  南郭寺背负苍山,面临水,禅林宝地。如今唐代诗圣杜甫登临吟咏的古柏苍翠拂地,巨槐尉然参天,北流泉甘甜清冽。佛门殿宇,翘脊飞檐,气势恢弘,庄严肃穆。三座山门均座南面北,院墙东西横向逶迤,院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三进七院。建筑整体以三座山门与三座正中殿宇呼应作纵向轴线,分为东、中、西三个套院,套院隔墙设门,以相贯通。甘肃省天水市市区南郊有座慧音山,山势奇特,风景幽美。慧音山是太阳山的一条支脉。太阳山主蜂位于秦城区正南方向约二十五公里处,海拔2059米。是一座森林密布,雄奇险峻的大山,它的支脉伸向四面八方,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民间称颂它是&福德智慧&之山。这座大山的支脉中有一条北向支脉,名曰盘龙山,它莽莽仓仓,恰如婉蜒的青龙直奔秦城,伸向河,呈&戏水抱珠&姿势。这条&青龙&以龙王沟为界又分出二山:一曰文峰山;一曰慧音山。慧音山,又名会应山。&慧音&一词原出佛家语,有启迪智慧开蒙先导之意。此山海拔米,高差226米,坡度为12.4o,其势颇为奇特,其形似农家簸箕,呈半圆凹现状,凹间一块开阔平台,南郭寺就坐落在这块平掌台上。慧音山又是一座风水宝地,历来被赞誉为&山有灵慧,水有湫神,钟灵毓秀。所谓山有灵慧者是指山头凹岘处有一座历史久远而名传四方的南郭寺。这座古刹之所以颇有名气不仅仅由于它置身奇山秀景之中历经沧桑的佛门胜地,而且由于有唐代诗圣杜甫题咏的《山头南郭寺》一诗,
  寺以诗名,传唱千古。另外还有一首《南山寺》的五言诗,相传为诗仙李太白所作,虽然尚不能确认,但此 诗流传千载,无论如何也是南郭寺的文化遗存之一,历来被认为是吟咏南郭寺的一首好诗,备受赞赏。所谓&水有湫神&者是南郭寺东院有一湫池杜甫诗中的北流泉,湫池泉水数千年来四时不绝,虽有旱涝不缩不盈,而且水质清冽甘甜,民间称之为灵泉神水,饮之却病,因而是陇上名泉之冠。南郭寺处在这种奇山胜水之地而享有钟灵毓秀之誉,非为虚美之辞。各套院均作四合院独成格局,所属小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托,女儿墙相隔,月门出入。进一门可通七院。七院:东套院一进二院,中套院一进独院,西套院一进四院。西院有隋代砖塔(已记)。全寺建筑物,有殿宇、禅堂、楼轩、亭阁、牌坊等计二十八座,八十余间,占地面积为2.67万平方米。西院西院:是南郭寺的主体建筑群。由盘山曲径,经一段台阶踏步入寺。院前两棵国槐虬枝览云,叶茂蔽日。首座垂花牌坊式山门,门楣上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南郭寺》大字匾额。内侧左钟楼,右鼓楼。前院东西两端两处院落:东为《杜少陵祠》;西为&禅林&院。前院第一座殿宇为&天王殿&,面阔三间,悬山顶五擦抬梁造前出廊式结构。门额上悬挂临摹北宋书法家米芾行书《第一山》大字匾。门联曰:佛地本无边,看慧山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流泉不能浊,笑出门滚滚,河百里抱城来。前坐弥勒佛,后站护法韦驮。泥塑彩绘四大天王(摩天四将)造像,后院正南为正殿,即大雄宝殿。大殿正中门上悬挂天水名人、当代书画家周兆颐先生所书《应无所住》大字匾额。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的慧音山。建寺历史久远无考,从流寓秦州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游览题咏看,南郭寺在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内有天王殿、钟鼓楼、禅林院、关圣殿、杜少陵祠、北流泉等建筑名胜,另有&唐槐汉柏&,黛色参天,虬枝冲霄。现为省级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市区游览胜地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的伏羲庙会和农历五月十三日的伏羲文化节。天水民间有着嗜茶的风俗,天水罐罐茶可谓是古城余俗。公元759年的秋天,当杜甫一身沧桑,满面风尘地走进秦州,走进这座长久以来寂寂无名的小小寺院,也许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人可以如此深刻而久远地改变一段历史。出片名,风雪南郭寺,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这首名为《南山寺》的诗相传为李白所作,诗中所咏的南山寺也就是现在的南郭寺。祖籍据说是秦安的李白究竟有没有到过天水,登临过南郭寺,因为无据可考,至今依然是个谜。但与李白并称为中国古典诗歌&双峰&的杜甫却在公元759年的秋天,实实在在地将自己疲惫不堪、饱经风霜的心灵,交给了秦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胸怀大志却命运多舛。杜甫也曾当过几任地方小官,但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加上安史之乱和连年饥荒,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使杜甫决意罢官远行。公元759年7月,杜甫弃官携家,翻越陇山,投奔远在秦州的侄儿杜佐和好友赞公。可以想见杜甫跋山涉水,一路走来时心中无言的感伤。一个心怀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一个梦想着太平盛世的诗人,当多年的理想在霎那间灰飞烟灭,杜甫的内心会涌出怎样的凄凉和悲怆!虽然只是七月,但我想,那时一定会有一场漫天弥漫的大雪,静静地飘落在杜甫伤痕累累的心灵里。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出片名:风雪南郭寺,纯朴的秦州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杜甫,侄儿杜佐、好友赞公的情谊也让杜甫的心灵感到了久违的温暖。但让人感慨的是,杜甫在秦州依然过着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
  除亲友时常接济外,杜甫只能采药晒卖,贴补家用,有时甚至不得不捡拾橡栗充饥。就是在这种极端的穷困中,杜甫登临南郭寺,留下了这首足以让秦州和南郭寺永传青史的不朽诗作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葱郁的南山古柏是幸福的,清澈的北流泉水是幸福的,默默地等待了近千年的南郭寺是幸福的。因为风证了一个伟大诗人曲折的心路历程,分享了他无法诉说的长久痛苦和短暂欢乐。但秦州却是无奈和悲伤的。这片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的神奇土地却无法给诗人一片安放灵魂的永远的净土。无以维系的艰难生活和吐蕃将侵的战争威胁迫使杜甫在辗转飘零三个月之后,在留下了一百多首优秀的诗歌之后,挥别南郭寺,飘然南下同谷,只给秦州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磨灭也难以忘怀的苍凉背影。那是一个诗人的背影,那是一个王朝的背影,那是一个历史的背影,那天秦州下着一场多年不遇的苍茫大雪。在沉重飘落的雪花中,南郭寺静静矗立在秦州城外,一片风雪茫茫。南郭寺是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门各为中轴线,组成东、中、西三个大院。中山门内有前后院,前院东、西看楼,后为钟鼓楼,东西禅林院。现西仍为&禅林院&,东为杜少陵祠,祠内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后院为三间两进宽阔宏大的天王殿。院内有一株生长年的三权古柏,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柴,直插云霄,但顶端仍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权上,更神奇的是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黑蛋树(朴树),与老树相依为命,据考中国仅此一树,东院观音殿前有一八角攒尖顶小亭。
  南郭寺寺院规模宏大,它分为西、中、东三个院,西院是主院,有造型各异的佛像,建筑风格各异的殿宇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每殿都有佛像。天王殿正中塑有大肚弥勒佛像,两旁是两幅耐人寻味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无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诸一笑。&弥勒佛两侧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佛身后面南塑一手持魔杵、神态庄严的护法韦驮像,这尊塑像满面机智精明,俨然一尊恪尽职守的护法神。在大雄宝殿内主要塑有&三方佛&、&二弟子&和&二菩萨&的雕像。&三方佛&是指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约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二弟子&是指释迦牟尼的两位弟子,即:迦叶、阿蓝;&二菩萨&是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总之,每殿必有佛,每佛造型各不同,雕塑艺术家根据每位佛的&岗位职责&塑造出各不相同的性格容貌。这些佛像的艺术造型有的表现出唐代雕塑丰腴富态的风格,有的透露出北魏雕塑清秀睿智的神韵。南郭寺西配殿修复,颇壮观,但殿内佛座空空,游人多有愤慨议论。此间原有三尊高两米多的铜铸鎏金坐佛造像。是宋时高僧备尝艰辛从印度迎请至中国。当时共请八尊,四尊去中原,今不存,一尊中廷留兰州以西(或日兰州五泉山),今尚存,余三尊住锡南郭寺几近千年。其问历经地震、兵燹,僧俗人士精心护卫,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前期仍保存完好。佛像造型十分精美,骨相清癯,螺髻深目,身披薄纱,神态庄严。这种形制同麦积山早期泥塑佛像一脉相通。麦积山造像是我国泥塑艺术传世精品,此三尊铜铸鎏金佛像是印度铸佛艺术杰作。它们都是佛教文化东渐的历史信物,都是中印文化交流的文物瑰宝,其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为秦州历代人民引为自豪。但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三尊堪称国家级的文物珍宝竟未能逃过&文革&的劫难。
(责任编辑:陈冬梅)
------分隔线----------------------------
拉脊山总体走向北西西——南东东,东段近东西向,是拉脊山的主体,西段近北西——...
巴尔曲德寺位于林芝地区朗县朗镇堆巴村半山腰,占地2000多平方米,在雅鲁藏布江畔,...
五峰寺现有建筑均系1978年后陆续修建的,有菩萨殿、无量庙、八卦亭、玉皇庙、三清宫...
鲁朗林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鲁朗镇境内,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座落...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沟寺位于乐都县县城东偏南9公里处,距西宁60 公里,在姜湾村南...
火石寨,在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境内,由于它的山峦呈现暗红色,尤其在绿树的掩映下,...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C)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 位访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的望岳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