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毓钟会少有令誉翻译,钟会和元方的共同特点

聪明少年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于是敕①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聪明少年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聪明少年&&&&&&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于是敕①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散酒②。其父时觉,且假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解:①敕:皇帝的命令。 ②散酒:药酒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1)语其父钟繇曰(&&&&&&&&&&&&&&& ) (2)既而问毓何以拜(&&&&&&&&&&&&&&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文中“卿面何以汗?”的“以”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以天下之所顺 &&&& D、成,将以攻宋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散酒。&&&& && &&&&&&&&&&&&&&&&&&&&&&&&&&&&&&&&&&&&&&&&&&&&&&&&&&&&&&&&&&&&&&&&&&&&&&&&&&&&&&&&&&&&&&&&&&&&&&& &。 4、读了此文你会发现两兄弟都很聪明,但性格截然不同,请你说说他们的不同性格特点。(各用四字短语概括)&&&&&&&&&&&&&&&&&&&&&&&&&&&&&&&&&&&&&&&&&&&&&&&,&&&&&&&&&&&&&&&&&&&&&&&&&&&&&&&&&&&&&&&&&&&&&&&&& &。
&&试题来源:浙江省月考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文言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1)告诉 (2)不久,不一会儿,一会儿 2、B 3、又恰逢他们的父亲白天睡觉,于是就一起偷喝药酒。(意思对即可)4、钟毓:老实厚道 、忠厚老实等&&&&&&&&& 钟会:机智善辩,调皮能言、聪明机灵等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聪明少年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文言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文言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陈太丘与友期》“钟毓、钟会少有令誉”比较阅读及答案翻译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2327 题。( 11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3&27题。(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②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④面何以有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注】①令誉:好的名声。②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③敕:皇帝召见。④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
22、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⑵相委而去 &&&&&&&&&&&&&&&&&&&&&
⑶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⑷卿何以不汗 &&&&&&&&&&&&&&&&&&&&&&
2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之&字含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其邻人之父亦云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⑵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
25、用甲文原文填空(1分)
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表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乙两文 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是写儿童的聪颖机智,试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2分)(1)约定&& (2)离开&& (3)小时候&&& (4)出汗
23、(1分)A
24、(1)陈太丘的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的手(表示道歉),元方朝家门走去,连头也不回一下。(2分)
(2)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2分)
25、(1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26、(2分)陈元方小小年纪对友人的批评十分中肯;兄弟二人在大殿上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且语言风趣诙谐。(意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微信公众号:yuedudaan】
------分隔线----------------------------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 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题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题二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 - 百度文库
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
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 ,恨别鸟惊心.
(2) 青山缭绕疑无路, .
(3),三万里河东入海, .
(4),予独爱莲之 , .
2,解释带点字
(1),陶后鲜有闻 鲜 (2),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
(3),斯是陋室 斯 (4),无案牍之劳形 劳
3,阅读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9-12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 ) (2)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 )
(3)孔子不能决也 决( ) (4)问其故 故(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孰为汝多知乎
11,两小儿辩斗的问题是 ,所得结论不同,是因为一个是从 觉判定太阳远近的,另一个是从 觉判定太阳远近的.(3分)
12,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4分)
9,(1)汤:热水. (2)及:到. (3)决:判断. (4)故:原因
10,(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
(2)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11,太阳一天中什么时候离人近(远) 视 触(或感)
12,对于两小儿的&辩斗&,可以认为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或者认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对于&孔子不能决&,可以认为知识无穷尽,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或者认为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的问题,能实事求是.回答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智子疑邻
贡献者:theibees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钟毓钟会有令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