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手记 凌志军 下载近况如何?病情是否稳定

[转载]当至亲遭遇晚期癌症,你可能需要知道的六件事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微博原文作者:@行将就默_Timelaid
按:我母亲于日PET-CT确诊右上肺周围型肺癌,纵膈淋巴转移,全身多发骨转移,右甲状腺肿瘤性病变,右脑疑似转移,入院行第一次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同时进行十次全脑放疗。8月8日活检病理报告出具,确诊为右上肺非小细胞低分化肺腺癌四期,同时附带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为ALK(2+),诊断建议行ALK分子检测。此时医生将二次化疗方案调整为P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9月初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我母亲EML4-ALK阳性,基因重排细胞比率为52%。因为已经失去一线靶向入组治疗机会,首次PP化疗结果显示稳定,家中的一位中央型肺癌亲属使用PN方案(培美曲塞+奈达铂)效果良好,我们决定再做三个疗程的化疗。10月底复查结果显示转移部位进展,化疗无效,开始靶向治疗,服用克唑替尼,效果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4年2月,克唑替尼部分耐药,骨转痛复发,脑转进展,颈项强直,停用克唑替尼,开始使用AP26113联合卡博替尼,副作用引发带状疱疹,停卡博替尼,血检证明AP26113有效。两周后呕吐剧烈,停AP26113,转中药治疗。三周后中药无效,骨痛愈演愈烈,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重新服用AP26113,剂量加倍。两周后情况缓解,但是因药量过大引发转氨酶持续升高,肝掌严重,停用AP26113,使用阿西替尼。母亲开始对治疗绝望生厌,一周后因副作用太大停阿西替尼,又重新服用AP26113普通剂量,联用BKM120控制脑部转移。由于骨转痛苦严重,止痛药逐步升级,由20mg奥施康定+150mg普瑞巴林胶囊升级到80mg奥施康定,因呕吐停奥施康定,该贴4.2mg芬太尼止痛贴。使用骨转针(唑来膦酸)无效,止痛药无法完全止痛。2014年6月初骨痛+肝部剧痛(可能肝转,但未验证)入院进行止痛和保肝处理。一月后母亲拒绝所有药物治疗,只同意打吗啡止痛,全身瘫痪,意识模糊,言语功能丧失,开始绝食。日,母亲离开人世,远离痛苦。
回想我母亲一年以来的治疗经历,其中走过的弯路数不胜数。遭遇绝症打击,全家人一时间手足无措,病急乱投,错失很多机会。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要说服自己和家人团结起来,冷静科学地去判断思考,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理解病情和正规治疗手段,对于诊疗目标,做最现实的考量—生活质量的最优化。如果能像这样将治疗和生活有条不紊地规划下来,现在的遗憾不可能没有,但是肯定会少很多。回想我母亲一年以来的治疗经历,其中走过的弯路数不胜数。遭遇绝症打击,全家人一时间手足无措,病急乱投,错失很多机会。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要说服自己和家人团结起来,冷静科学地去判断思考,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理解病情和正规治疗手段,对于诊疗目标,做最现实的考量—生活质量的最优化。如果能像这样将治疗和生活有条不紊地规划下来,现在的遗憾不可能没有,但是肯定会少很多。
这是我的惨痛教训。因为当初面临诊断时我和家人是如此的慌乱无助,料想这世上一定还有一些和我一样的人。那些在平静生活中突然接到晴天霹雳的家庭。所以将我的一些经验整理下来,写在这里,如果能帮到你们,也算是慰藉母亲在天之灵:
当至亲遭遇晚期癌症,你可能需要知道的六件事情(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1、确诊的目的
确诊的目的有两个:
①确诊癌症
②确诊癌症原发以及分期
※关于癌症的分期,请参考NCCN诊疗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目前14年的大部分指南还只有英文版,大家可以参考13年的版本。
NCCN中国网: http://www.nccnchina.org/nccn-guidelines-china.aspx
NCCN官网指南资源:
http://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f_guidelines.asp
※还可以参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的论文以及综合诊治专家共识,但是目前资源发布方很散,找到此共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通过专门网站的指南资源进行查找,比如:
医脉通的临床指南资源:/
丁香园的指南共识资源:/tag/guideline
2)通过“年份+名称+中国专家共识”的格式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例如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
/s?wd=2014++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rsv_spt=1&issp=1&rsv_bp=0&ie=utf-8&tn=baiduhome_pg&inputT=9431
通过具体的指南,大家可以了解到自己家人的病情概念,严重程度,国际上通行的治疗方案,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及新药研发状况。
2、确诊的工具
①CT/加强CT、E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MRI(核磁共振,一般查头颈)、腹部B超
②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CT,价格昂贵,一般自费)
③活检(※务必保留足够的活检组织,以备基因检测使用)
④生化检查
前两种都属于医学影像检查,并不是所有都需要做全,应根据患者情况筛选检查。第三种是取活体组织用实验室技术做病理诊断,最后一种就是常见的全血细胞计数、肌酐、电解质、肝功能、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检查。
血检常见肿瘤标志物资料
/zhuanjiaguandian/drliuxinge_.htm
3、确诊结果
拿到确诊工具反馈的结果和病理报告之后,至少拿到两家三甲医院的肿瘤科请教专家,对比得出诊断结果,结果一定包含原发肿瘤位置及大小、转移灶位置及大小、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的医院会附上初步免疫组化结果。
PS:影像检查报告和图片、活检病理报告、病理报告可能附带的免疫组化结果、生化检查的各项指标,最好用手机一类的东西拍下来归档,时间充足的话,用一本容易携带的笔记本(或者文档、电子表格)把重点内容和医生嘱咐的注意事项按时间记录下来,这样无论是以后复查、去其他医院进行治疗、去网上询问资深人士,拿出来的资料都一目了然,对病人的后续治疗是非常有利的;家属也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拿着一大堆硬资料无从下手。
二、确定主要治疗方案
当病理分期已经确定,下一步就是确定治疗方案了。我本身只有非小细胞肺腺癌的陪同治疗经历,下面的经验只能给出方向上的大致参考,请各位还是根据自身情况,多多依照NCCN指南以及专家共识来做决定。
现在主流的晚期癌症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化疗。
②放疗。
②靶向治疗。
客观上看,这三种治疗方案之间并无明显的优劣分别,要从适应症和适应人群去具体分析考量,不能在确诊之前一棒子打死其中任何一种(诸如怎么样也不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之类)。
即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一般采取静脉滴注化学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化疗周期根据具体病情和方案的不同而变化。而化疗的副作用,也根据方案的不同以及患者的承受能力不同而不相雷同,例如大部分联用铂的化疗方案都会造成骨髓抑制等等。
我要说的是,不要闻化疗而色变。目前有一些晚期肿瘤,在最新版指南中明确说明了以化疗为一线治疗手段,是因为这类型的肿瘤细胞对于化疗的响应是最为敏感和迅速的,相应的治疗效果也是最好的,例如肺癌中的小细胞肺癌,进展速度相当快,如果因畏惧化疗拖延病情,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当然化疗也有相应的适应人群,病人的身体情况若达不到要求,院方是不会对病人实施化疗的。需要注意的是,化疗也有耐药周期。
即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同样,放疗也有相应的适应症、适应人群以及副作用。例如,对于肺癌多发脑转移的病人来说,全脑放疗是效果明显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可以持续半年左右;而对肿瘤造成的骨转移进行放疗,也是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我母亲右脑有一处转移,化疗同时进行全脑放疗,主要副作用是全身无力、眩晕以及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但是放疗抑制脑部进展长达半年时间,效果还是不错的。而因为母亲的骨转移位置敏感,我们没有对骨转部位进行放疗。)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是新型的治疗手段,它最大的特点是有针对性,相对来说,副作用比全身治疗的化疗要小。同样,靶向治疗也有适应症、适应人群,不同的靶向治疗根据打击对象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在靶向药物的说明书上会有比较全面的说明。靶向治疗最大的缺点在于花费巨大,有半年至一年不等的平均耐药周期,耐药之后只能选择化疗或者下一代靶向药物。
注意:目前有一些晚期癌症的一线治疗手段是靶向治疗,如果指南共识有提到这种情况,请有条件的患者务必进行全面的基因突变检测。这种检测需要患者的活检组织,通常需要三到四周才能出具检查结果,是否需要基因检测,务必在方案确定之前与医生进行全面地沟通。基因检测如果有阳性结果,最好先询问是否有相应药物的国内临床。靶向药物花费巨大,目前无法克服耐药的技术问题,
※如何选择或者了解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
1)参考NCCN诊疗指南以及专家共识。
2)根据1)的内容详细了解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案。
3)在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可以向更多的从业人士(肿瘤医生、肿瘤专家、新药研发团队…)以及资深病友、家属请教。
另外的治疗手段还有近年来流行的免疫疗法以及姑息手术等等。免疫疗法前景广阔,但目前的技术仍然有限,大规模应用时机尚未成熟,有条件的人可以试用,但没有必要在它身上押重注;姑息手术一般是为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PS: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绝对不是让大家越过医生做决定,而是在医院做出任何治疗方案的时候,病人和家属心中不至陷入懵然无知的状态,能更加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对可能出现的治疗方案选择分歧上有自己的了解和判断。(例如我家在病理出具之前,医生就争分夺秒地按照当时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共识为我母亲上了化疗,这在当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并不是唯一选择。我和家人对此一无所知,结果错失了最佳的靶向治疗时机,付出惨痛代价。)
三、确定辅助治疗方案
晚期癌症病人基本都有转移,而一般情况下,转移灶和原发灶的治疗手段有时不尽相同。例如骨转移的病人,一般推荐使用每月静脉滴注一次骨转针(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等等)的方式控制骨转移的进展速度;不靠近脊椎等敏感地方的骨转移,放疗是非常有效的止痛和治疗手段;肺癌肝转移,在病人可以承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对肝部进行射频消融或者介入治疗;单发的脑部转移,也可以采用伽马刀、氩氦刀(采用人群较少)进行姑息切除治疗;对于有癌痛的病人,根据疼痛等级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等等。辅助治疗,对于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我要多说一句的是,止痛对于有癌痛的晚期癌症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晚期癌痛的分级通常是相当高的,也就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不止痛,对于这类病人来说,就毫无正常生活可言,人生变成遍布痛苦的火海地域。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不能将止痛治疗当做洪水猛兽,在癌细胞得到控制之前,癌痛只会愈演愈烈。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这个原则)规定,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以往认为用吗啡止痛会成瘾,所以不愿给患者用吗啡,现在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使用吗啡的癌痛患者极少产生成瘾性。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止痛贴剂等等。但是,杜冷丁这一以往常用的止痛药,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四、确诊晚期癌症之后的日常
从确诊晚期癌症那一刻起,无论我们承认与否,
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日常,出现了一系列需要重新确认的问题。
①是否要告知病人病情?
这取决与病人自身的情况。就我个人的想法,如果病人不是(内心特别强大自信的)文盲,或者对家人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信赖,同时家人内心承受能力也不是特别坚强的话,有计划地按照病人的接受程度将病情分段透露给病人(例如,先告知是晚期癌症,但是只有少量转移,控制住的可能性较大,预后较好之类),是最好的情况了。一开始采取瞒骗的态度,但是中途出现纰漏的话,病人受到的打击可能会更大;而一开始就和盘托出的话,病人也可能很难立刻消化,从而消沉抑郁。
②是否要将病人的生活特殊化?
就是弥漫在朋友圈和QQ空间的那类,癌症病人不能吃什么什么什么,必须吃什么什么什么,不能干什么什么什么,必须干什么什么什么……同样,我的想法是,按照病人自身的情况来。如果病人自己特别愿意遵守这些东西,在不影响正常营养摄入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建议全素,如果病人坚持全素,建议进行营养补充,吃点安素/速愈素/保康速/蛋白质粉什么的全营养类保健品),可以不用干涉。同样,家属不要因为这些毫无根据的东西去主动限制病人的生活。
PS:这里并非是指癌症病人的起居无所禁忌的意思(不能抽烟喝酒大吃大喝熬夜过度劳累之类的常识性问题就不多说了),癌症病人的禁忌症要根据所进行的治疗进行处理。例如很多类型的靶向药都是禁止同时服用西柚葡萄柑橘类的的水果以及拉唑类的药物的,这类明令禁止的东西是一定要遵守的。
③病人得病之后的信仰问题
很多晚期病人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开始信仰某种宗教。我认为,在不过分重视形式的情况下,宗教信仰对于癌症病人的心理建设是很有帮助的。只要没有影响正常生活,信仰对于病人来说,是有益的(当然,这里要剔除掉各种鞋教组织)。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训吧。我母亲得病之后曾经有过各种信仰宗教的倾向,但因为我本人不信仰任何现存的宗教,让爱我的母亲深受影响,以至于在病情进展剧烈的时候,由于精神上的无法自处,使她陷入了抑郁状态。我现在知道,母亲最后的日子,是在肿瘤和抑郁症的双重痛苦下度过的;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一定鼓励母亲皈依某种宗教信仰,让她相信,明天的明天,并非是绝望的深渊。
④能否使用替代疗法,例如按摩、香薰等等替代医学的手段进行辅助治疗?
完全可以,前提同样是不能影响正常治疗。这类型的疗法通常对缓解病人的心情能起到正面作用,这也是有利于整体治疗的。
PS:这里说说我对比较热门的中医治疗和郭林气功的看法。
○我不相信中医,或者说我不相信中医可以治疗癌症。中医开具的药方也许对某些轻症确有疗效,某些中药材中也可能的确含有抑制癌细胞的成分,但是这些药方组成的中药①内容太不单纯,②对于癌症的疗效无法确认,这是我不相信中医的最主要的三个原因中的其中两个;另外一个原因就简单了:③由于我母亲后期一直使用靶向治疗,同西柚、葡萄、柑橘类水果、拉唑类药物一样,很多种中药材(包含但不限于黄芪、金银花)中含有抑制肝药物代谢酶CYP3A4(P450酶的一种,负责人体肝脏中50%以上的药物代谢)活性的成分,使用中药极有可能影响靶向治疗的效果。
所以,吃吃药食同源的大枣什么的我不反对,正常治疗的同时天天吃蜈蚣蛤蟆之类的还是算了。
○郭林气功,我觉得是一项针对癌症病人开发的保健运动,同时在癌症病友当中也起到了社交的作用,适当练习的确有益身心,但是能否创造奇迹就很难说了。我尤其不建议晚期病人过度练习,因为癌症病人本身消耗很大,过度劳累百害无一利。
五、家属:如何自处
这里的家属,指的是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单独的个体,可能是儿女、父母、关系密切的亲属……在面对晚期癌症诊断结果的那一刻,我们必须明白,百分之九十的明天,面临的将是或早或晚的离别,人终将一死。你肯定会问为什么,而追问到尽头的结果,也许只是一句没有答案:这世界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有限。我们面临选择以及由此而来的一连串选择的子集,无论你做出哪种选择,面临的可能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癌症不单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肿瘤进展可能会带来各种身体疼痛、免疫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全身恶液质……我们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逃避。尽人事,听天命,希望这一切能让你变得更强大,这也许是不幸之中,唯一的万幸所在了。
另外,和家人融洽相处,建立有效和谐的沟通渠道,团结一心渡过难关也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病人的儿女、配偶、父母三方对治疗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无法互相理解,不仅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情绪,也会将治疗带入举步维艰的泥坑。(经验之谈)
六、可能会用到的资源:
与癌共舞:
(最近正在升级论坛)
我要奇迹:
inspire(国外的患者论坛,有很多前沿信息):
临床试验:
http://www.clinicaltrials.gov/
(一般新药上市之前的临床都会在这个网站注册,在搜索栏搜索癌症名/基因突变+china,在检索页选择状态为recruiting的项目,这意味着在国内已经有了相关临床,能够参加临床,意味着靶向药品的开支大大降低。注意:临床试验被试要求复杂,如果有意加入试验组,请在治疗开始以前检索相关内容和要求)
这是我关注的微博小组“妈妈的病”,除了与我母亲病情相关的病友及病友家属、组织以外,还有一些医生以及新药研发的前沿学者。微博信息流通十分迅速,大家有空就可以在搜索栏搜索与自家病人有关的内容,关注相关账号,保持对信息的敏感度:
癌症日记小组:
/group/79862/
QQ群搜索出相关病友群加入。我加入了几个肺癌相关群,在这些群里,病友和家属交换信息,互相帮助,除此之外,对于解除一开始面对事件的孤独和无助感有莫大的好处。
微信平台:
(面向癌症家属,十分友善的平台)
肿瘤新青年论坛
(肿瘤学者的前沿信息发布平台,比较专业)
相关书籍推荐:
重生手记(凌志军)
/subject//
可以给患者本人看,有助于树立信心。但是凌志军本人的癌症分期其实是早期,所以治疗经验可以借鉴的并不多。
生命日记(陈安)
/subject/5915882/
也可以给患者本人看,非常乐观的晚期肺癌患者写的书,治疗经验十分真实励志,作者最后出院结果是"完全缓解”,令人振奋,可惜的是由于日期太早,作者并没有进行靶向治疗,也不知其后的近况如何。
细胞叛逆者:癌症(温伯格)
/subject/3121168/
家属观看,非常简明有趣的科普读本。
众病之王:癌症传(悉达多·穆克吉)
/subject//
2011年普利策奖作品,生动翔实的癌症发展史,案例有点华丽,适合空闲比较多的家属观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朱镕基罗庄在线观看||朱镕基近况||朱镕基从政历程
朱镕基深情朗诵的《狮子山下》。。。。。。。。
最新高清视频推荐,免费在线观看!
朱镕基罗庄热门推荐
朱镕基罗庄 相关热门视频推荐
我对朱总理感觉很好
当您身为总理在任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现在长大了,您已经卸任多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您的崇拜和敬畏,您的睿智 大气 担当!敢于向权贵和贪官污吏作斗争的铮铮铁骨已经垂青于历史,您个人也非常喜欢商鞅,您也是法家,其实您对国家以及人民的责任已经履行的淋漓尽致,就此而言
朱总理是中国的骄傲,中国的自豪
1问:日美安全条件问题,亚太地区安全问题,是不是需要这个安全体制?
2问:朱总理每次外访的时候,特别是到西方国家,都会被追问人权的问题,您觉得这样公平吗?
3问:我正在学中文,我知道中国人很会唱歌,也都有自己非常喜爱的歌曲,请问总理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可能的话请哼唱几句?
4问:这是胡琴,您会拉吗?
5问:今天没有计划让总理表演京胡,十分高兴,已经过了一些时间,最后一个问题,和市民对话与和官员对话有什么不同?
朱镕基的感人场面 最后一句太给力!!_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朱镕基总理“告别演说
离职以后,朱总理几乎再没有在公众的视野中出现过,国庆阅兵再见时,老人已经是白发苍苍。。。
朱镕基罗庄内容简介
朱镕基深情朗诵的《狮子山下》。。。。。。。。
我对朱总理感觉很好
当您身为总理在任时,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现在长大了,您已经卸任多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您的崇拜和敬畏,您的睿智 大气 担当!敢于向权贵和贪官污吏作斗争的铮铮铁骨已经垂青于历史,您个人也非常喜欢商鞅,您也是法家,其实您对国家以及人民的责任已经履行的淋漓尽致,就此而言
朱总理是中国的骄傲,中国的自豪
1问:日美安全条件问题,亚太地区安全问题,是不是需要这个安全体制?
2问:朱总理每次外访的时候,特别是到西方国家,都会被追问人权的问题,您觉得这样公平吗?
3问:我正在学中文,我知道中国人很会唱歌,也都有自己非常喜爱的歌曲,请问总理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可能的话请哼唱几句?
4问:这是胡琴,您会拉吗?
5问:今天没有计划让总理表演京胡,十分高兴,已经过了一些时间,最后一个问题,和市民对话与和官员对话有什么不同?
朱镕基的感人场面 最后一句太给力!!_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朱镕基总理“告别演说
离职以后,朱总理几乎再没有在公众的视野中出现过,国庆阅兵再见时,老人已经是白发苍苍。。。
【老兵】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是一位备受海内外关注,具有传奇色彩的高层官员。卓越的经济头脑,心怀坦荡,疾恶如仇的个人品格,也使他在中国内地特有的政治现实中个性非常鲜明。
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今后能说一句,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的,我就谢天谢地了。结合中国内地特有的政治国情,从朱镕基卸任后不问政治,不著书,不题字,不单独参与政治性活动的情况来看。他的确是位心胸坦荡,正直无私的人。这与那些退休后不甘政治寂寞,出行时依然官气十足,而且时不时拿一些小恩小惠来沽名钓誉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镕基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相信再有10年左右的时间,他的历史地位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因为是他,开启了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他是一个先驱,一个探索者,一个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的人。
真是想不到。”一个名叫钟闻一的香港记者说,“我本来以为他得罪了很多人,得票不会高的。”一个自称连续十年采访人代会的记者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热烈的场面”。另外一个更老资格的记者说:“我看到过,那是在周恩来时代。”
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财经出版社向全国发行。该书收录了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约123万字。收入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绝大部分文稿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尽管朱镕基已经远离公众视野多年,但关于这位前总理的话题,却一直是民间热议的焦点。一向以写内参闻名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凌志军在《变化:年中国实录》书中,首次披露了朱镕基许多不为人知的政坛秘闻。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祖籍广东,生于上海,长在北京。15岁到工厂做工,16岁做农民,19岁当兵,25岁成为新华社记者。没读过中学,也没读过大学。30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在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朱镕基的话并不比江泽民说得更加严厉,可是他说话的方式和口气却又截然不同,语气尖刻,毫不留情,没有余地,这让官员们难以接受。”
“本以为他得罪很多人,得票不会高的”
金融危机的逼近的确是帮了朱镕基的忙。这个人根本用不着收买人心,已是人心所向。
1997年春天,朱镕基在这边宣布“软着陆”已经实现,得意之情就像一个驾驶着毛病百出的飞机摇摇摆摆回到地面的机长。可是才过了三个月,就有消息说大事不好——泰国宣布泰铢不再与美元挂钩。接着泰铢大幅贬值,股市一落千丈,银行纷纷倒闭。“分明是一场金融危机嘛。”他这样说。
由于朱镕基让中国成功地“软着陆”,国内舆论已经产生对他的依赖,他能理解这个局面。同样能够理解的是,如果他现在不能够阻止“金融风暴”的登陆,人们还是会认为他的新政失败了。
到亚洲金融风暴发生9个月后,也即他就任总理的这个月里,他相信自己胜券在握。日,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踌躇满志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人人心知肚明,朱镕基就要取代李鹏成为总理了。
正式的选举还要等两个星期以后,不过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金融风暴”的团团包围之中,人们都觉得只有这个人可以依赖,甚至连那些对他持有最尖锐的批评态度的人,也不再置喙。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危机的逼近的确是帮了朱镕基的忙。这个人根本用不着收买人心,已是人心所向。
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是在3月17日。他得到了2890张选票(只有29个人反对他,另外有31个人弃权)和连续三次掌声。投票程序尚未开始,2000多位代表只听到江泽民主席提名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当即鼓起掌来。等到大会主持者胡锦涛宣布投票结果的时候,会场上再次爆出掌声。然后,上午10∶40,高音喇叭里面响起一个声音:“朱镕基被批准为国务院总理”,掌声第三次响起。这三次掌声就像潮水似的,一浪高过一浪,未肯止息,以至胡锦涛几次想要继续下面的程序又被掌声打断。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掌声完全发自代表内心,而非事先的安排。
“真是想不到。”一个名叫钟闻一的香港记者说,“我本来以为他得罪了很多人,得票不会高的。”一个自称连续十年采访人代会的记者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热烈的场面”。另外一个更老资格的记者说:“我看到过,那是在周恩来时代。”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就像他迄今为止生命中的许多篇章一样,这次演说也具有悲剧气氛。
大会闭幕这天,北京天气骤冷,白天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地面上覆盖着薄冰。上午11∶00,李鹏的车子开走了,朱镕基留下来,举行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他没有发表就职演说,不过,一开始讲话就很精彩。他说他很喜欢看“凤凰卫视”的节目,后来这家电视台的那位年轻漂亮的女主持人——吴小莉,果然有机会站起来提问,请他说说自己的“心路历程”,这让在场的记者都为之一振。
就像他迄今为止生命中的许多篇章一样,这次演说也具有悲剧气氛。不过,人们总是被悲剧感动,喜欢为悲剧鼓掌,当他说出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记者席上掌声响起,连外国记者也在鼓掌叫好。
他还说了一些一针见血、纯粹朱镕基味道的话。“为什么不能实行科教兴国
不管我批评得对或者批评得不对,我都请同志们谅解,请同志们相信我是出于公心。大家还了解我这个人吧,不搞阴谋,没有私怨。
值得纪念的五年(日)
今天的会议是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全体会议。过去的五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一个相当特殊的阶段。一是正面临着世界经济不景气,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许多国家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二是面临国内大量困难,包括1998年的特大洪水,1999年的相当大的洪水,遭受了自然灾害;又正赶上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市场不景气,生产萎缩,造成万职工下岗失业。
回忆这五年,能够走过来,确实不易!没有想到我们不但克服了这些困难,而且还利用这个机遇,极大地发展了自己。虽然不能说这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因为我们过去百分之十几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有过,但确实是历史上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时期。我们可以用一些数字来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五年的投资是过去几十年的两倍甚至三倍。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建设规模啊,不但改变了自然和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民生活的状况。我想,这是由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同时,也由于国务院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具体落实政策,克服了重重阻力,一抓到底,政策到位,项目到位,资金到位,各种监督到位,保证了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一,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地实施和加强宏观调控,是不可能取得今天这个成果的。党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我们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个面貌就改观了。
我们并不是只集中于交通运输建设,在水利建设方面和其他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和力量,这是长远的投资。这些都发挥了很大的效果,不但拉动了生产的发展,把原来萎缩的国内市场带动起来,而且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格地控制信贷,主要是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国债项目的配套资金,没有造成全面的过热。这才使我们有可能在这五年里面,发了6600亿元国债,也贷出了两三万亿元的银行贷款,使财政收入每年都增加,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过去一年增加财政入几百亿元,而这几年每年增加1000亿元到2000亿元。中央把这些大幅度增加的财政收入,大量地转移支付到中西部地区去,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才有今天这个局面。在这五年里,曾三次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中西部地区增加工资都是中央拿的钱。这样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别,至少使这种差别没有急剧地加大。
第二,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解决“三农”问题,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这五年,我们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特别是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了促进农村的义务教育,中央财政帮助地方给教育发工资、搞教室危房改造。为了解决农村合作基金会、城乡信用社的问题,我们发放再贷款2000亿元,主要是还给农民。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在农村搞“费改税”,中央一年要拿出几百亿元,去年拿了250亿元,今年拿了300亿元,今后还会拿更多。帮助一亿多农民到城市里来打工,使农民增加了一大笔收入。我们要始终牢记这一点:农业要基础,要扎扎实实地去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一点,今后绝对不能放松。我们要时时刻刻关心农民,不要轻视农民,不要以为现在形势好了,就应该去搞汽车、搞房地产、搞什么主题公园,把农民丢一边了。国民经济缺了农业这条腿是绝对不能前进的。社会购买力主要是在农民,农民的购买力不提高,国民经济怎么能够持续发展?
第三,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敢于跨越,进出口就不会大幅度地增加。没有进出口大幅度的增长、外汇储备大幅度的增加、投资环境大大的改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的增加,是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的。我们原来曾经预计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有两年或三年外贸出口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但由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而且一抓到底,结果外贸出口不但没有出现负增长,反而是大幅度地增长。特别是去年,全世界的出口停滞不前,有的国家甚至萎缩,我们却大幅度地增加。另外,因为我们坚决打击走私,打击出口骗税,海关税收大幅度增加。对走私、骗税、骗汇的人不能手软,这方面还要严抓。如果没有这几年的打私行动,外汇怎么能出现今天的局面?不可能的!我们也确实没有想到外商直接投资能增长这么快,去年外资实际到位528亿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我们讲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改进了企业的经营机制。这些都是我们过去不能想象的。第四,如果我们不是始终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教育领域,我们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首先是农民义务教育事业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是欠教师
朱镕基妙语连珠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置明镜一方、清水一盏、白菜一叶,焚香跪道,爆竹声十里不绝
历史会给阁下一个评价
人民的好总理:朱镕基总理的精彩瞬间……
上传了《朱镕基答记者问》,有空看看吧。。。。
朱镕基罗庄 最新发布
朱镕基罗庄人气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手记 凌志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