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古代有哪些玉器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特点:中国是君主专制政体(皇权至高无上)(1分),;希腊是民主政治(1分);
  原因:自然地理环境(1分)、城邦制度(1分)
  (2)形式上的相似处:分权(制约或牵制也可给分)(2分)
  不同:唐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1分)美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1分)
  (3)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分)。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共和制(2分)。
  (4)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必然趋势(1分)。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一3月适应性考试文科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近代以来,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经济贸易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
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此过程中,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美国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起了主导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_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
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
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葡萄牙人也向新世界引
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色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
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经济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
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40年一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
的政治经济条件。(4分)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
外的巨大提高。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济就已经十分强大了,只是经济保护主义
和相互孤立限制了它充当全球角色。二战后,由于其工业未受到任何损失,经济变得更为强
大,从此以后.美国便担当了管理世界资本主义的重任,包括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充当核心
角色。美国十分大度地保持自己对进口的开放……允许技术自由转让,通过马歇尔资助计划,
美国向欧洲提供了巨额贷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当然,它在向各国提供贷款的同时。
也为美国本土的一些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主要原因。(不得摘抄
原句)(4分)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
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
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
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4)利用材料三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发表你
的见解。(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3届江西省赣州市十一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开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在制度构建上,“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因为自从它产生以来,它的制度就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监察官每年都要检查一个共和国当时实际情况,这样就把人民分配到不同的特里布(部落,古罗马的行政单位)里面去,以便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
&&&&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 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 材料四: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 ——《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 (1分)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2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认为罗马法之所以促使罗马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2分)简述其思想在18世纪的实践情况。(1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1分)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分)&&&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北省天门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32分)合作、交流、责任、义务,是当今观察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国际形象或地位时使用较为频繁的词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来……①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竟皆衣胡服。②故有范阳胡之乱(注:指安史之乱),兆于此矣。”
——《旧唐书·舆服志》
材料二& 1 9世纪末,欧洲人深信,上帝创造了不同的人。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挥劳动,能指导宽背、低能的劣等种族的发展,因而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在印度,他们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被称为“恩主”。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用近视的眼光、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自我中心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也就不足为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33年夏天,全球66国的代表团聚集伦敦,召开了被舆论界指为自凡尔赛和会后最重要最大型的国际会议——“伦敦国际经济会议,,( London Economic Conference)。社会舆论敦促与会者务必使其不得失败,因为“文明世界站在十字路口”。
结果则出乎举世的期待与预料。英国力图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而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苏联建议“世界各国之间,尤其是各大国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不受各国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限制。”但未获得支持。7月3日,罗斯福申明美国不参与任何有关货币稳定协议,间接导致会议失败。
会后,国际贸易和关税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不仅延长了“大危机”,而且还延长了危机过后的萧条阶段。
——关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卷&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胡”在《辞海》里有如下两种含义:“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泛指来自外国或外族的(东西)”。依释,例举“胡”在唐朝的具体表现。(2分)材料中①、②哪一句属于事实叙述,哪一句属于历史评价? (2分)依据材料指出唐时“胡风”盛行的积极影响。(3分)
(2)漫画中的人物形象比喻的是哪国人?(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白人责任” 的观点。(6分)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社会舆论对伦敦国际经济会议寄予厚望的理由。(4分)依据材料概括导致会议失败的因素。(6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6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就当今重大的国际问题如安全、气候、资源等问题的解决,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浙江省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百年来,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付出了巨大艰辛。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古希腊时期的剧院遗址
材料三&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材料四&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五&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 (5分)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4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2分)
(5)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6分)指出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4分)(1)差异:西方以实验探究性为主(或理论性为主,或近代科技等),近代科学,中国以总结性为主(或实用性为主,或传统科技等)。影响: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近代科学进入到全面繁荣时代;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生。(2)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政治。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3)不同之处:阶级属性: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作用:法国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26分)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17分)科学技术、教育和学术理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⑴依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教育家人数
特点和地位
&&&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 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
&&& 既有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主张学习西方技艺;也有出身于士大夫阶层但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仿行西方宪政。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份子。
——摘编自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
(2)任选上表中中国古代史两个时期的一个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出现诸多教育名家的原因。(4分)& 如果对两个时期均作了回答,只按回答顺序的第一个计分
(3)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5分)
严复所以翻译《天演论》,正是因为它关于“自强保种”的“达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起到惊世骇俗,促人思变的作用。就是说,他是想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阐明这样一个中心思想: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反之,则将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述《天演论》的目的和影响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表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从特点方面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差异。(2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2分)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3)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10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表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科技成就或主要思想。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从特点方面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差异。(2分)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2分)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3)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10分)(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试题分析:(1)材料一文字“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较为全面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上述特征的原因在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2)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指近代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从科技对现代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中能够得出西方主要经济体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在于: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3)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含义是指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维新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在科技发展方面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和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考点: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特点;近代科学技术·电气技术的应用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盖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也……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
&&&&&&&&&&&&&&&&&&&&&&&&&&&&&&&&&&&&&&&&&&&&&&&&& ——《王安石全集》卷三十九
材料二& 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于是泛滥波腾,以导谀宣淫,蛊其君以毒天下。而善类壹空,莫之能挽。民乃益怨,衅乃倏生,败亡沓至而不可御。
——王夫之《宋论》卷六
材料三&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注:指王安石)。
&&&&&&&&&&&&&&&&&&&&&&&&&&&&&&&&&&&&&&&&&&&&&&&&&&& ——梁启超《王安石传》
(1)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解决财政危机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何不同?分析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
(3)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
科目:高中历史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5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
(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地认识它?(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一曰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保国、保教、保种,合为一心,是谓同心。保种必先保
教,保教必先保国。种何以存?有智则存,智者教之谓也。教何以行?有力则行,力者兵之谓也。故国不威则教不循,国不盛则种不尊。回教,无理者也,土耳其猛
鸷敢战而回教存。佛教,近理者也,印度蠢愚而佛教亡。波斯景教,国弱教改;希腊古教,若存若灭。天主耶苏之教,行于地球十之六,兵力为之也。我圣教行于中
土,数千年而无改者。五帝三王,明道垂法,以君兼师,汉、唐及明,宗尚儒术,以教为政。我朝列圣,尤尊孔、孟、程、朱,屏黜异端,纂述经义,以躬行实践者
教天下。故凡有血气,咸知尊亲。盖政教相维者,古今之常经,中西之通义。
——张之洞《劝学篇·同心》
材料三:一、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名为(保国)会。
二、本会遵奉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日)上谕,卧薪尝胆,惩前毖后,以图保全国地、国民、国教。
三、为保国家之政权土地。
四、为保人民种类之自立。
五、为保圣教之不失。
——《保国会章程》(日)(节录)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卫鞅、甘龙、杜挚各自的观点。﹙照抄原文不给分﹚﹙6分﹚
⑵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角度,分别评价张之洞的“保国、保教、保种”与康有为的“保国、保教、保种”。﹙10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有哪些玉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