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清是不是个我是一个小画家舞蹈、

查看: 6331|回复: 3
《沉雪》及其他文革小说
主题帖子积分
青铜长老, 积分 7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2 积分
《沉雪》及其他文革小说
日13:37:03 网易文化 flyinice-jiang
  昨天,买了一本书,《沉雪》。最近很少买当代小说了,会买这本书是冲着两个原因:一、这本书获得了十九届《联合报》文学奖,当初就是他们的慧眼,让王小波声名鹊起的,作为喜欢王二的读者,自然要了解一下《联合报》文学奖的内容了。二、这本书描写的是“老三届”中最后一届的情况,我对文革很感兴趣,自然也想看看书中描写的又是怎样一种情形。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感觉不是很好。尽管作者从她本身的经历来写,按照文艺理论的说法是生活真实,但是文学作品的文学真实却是源于生活真实而又高于生活真实的。作者却没有掌握好文学真实,并且人物的刻画,除了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很出色外,其余人就像行尸走肉,虽然有各种行动做支撑,但是还是没有将人物活动的心理通过活动描绘出来,感觉其他人物形象不够丰满。
  故事情节就是讲一个老三届的学生到北大荒开垦的经历,其中政治环境的险恶如果是不了解文革的读者,那么在书中,他只能看到一些历史名词而已,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根本无法了解。也就是说,作者对主人公自身的心理行为描写淡化了作者本想描述的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显得有点自恋的倾向。从文中看,人物甚至是自闭倾向,尽管一直说是在幼儿园时早成孤独寂寞。社会环境在文中逐渐消解,主人公内心的刻画,再加上文章一开始引用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文字,和对一个画家想象中的心理描述让我好不激奋,以为会看到一本意识流的小说。最后,我失望了。主人公最多只是把自己的心理描述出来,只能代表着一种人的心理,这或许和作者是女子,不够大气有关,波澜壮阔的政治社会画面最后浓缩在一个有点自闭的女子身上,想凭借一个人的遭遇和心理来表现整个社会,作者的意图与作者对文字把握的的功力没有很好的融合,和其他一些描写此类的文章相比只能说像一本流水帐,让对这本书抱以希望的读者失望了。
  当然,工人出版社还出版了一系列的《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一共有十一本,其中对书的介绍用词语堆积起来,这种炒作甚至到了让人恶心的地步了,如“华语世界的一流精品”之类的,一篇文章的简介就如一篇歌功颂德的文字一样,真是让人对文学的严肃产生了怀疑和批判。
  想起自己看到的其他人写的文革小说,不管是描写城市还是农村,所有的人物性格都很有特点,心理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也很出色。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阿城的《棋王》,以及小时侯看过到现在都没有忘记的《酒殇》、《情殇》中的几篇。城市人群的疯狂、农村在疯狂下淳朴的一面,政治环境下的天地良心、人性的善恶、爱恨情仇,都表现巨大的感染力。独特的乡村山野风情和人物的心理行为刻画无一不描绘出那个独特而疯狂的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各种毁灭——信仰的毁灭、道德的毁灭、人生的毁灭。
  然而,在那些书中,我又看到了年轻人在精神荒漠、社会荒漠中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深刻反省和对理想的追求,在他们的书中,希望总是存在,他们也总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就像食指在《相信未来》中所显示的那种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一个年轻人或是一代年轻人的朝气,这才是文革除了毁灭和伤害以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尽管会遭遇到各种社会的阻力和压抑,但惟有不殚前行,给人们以希望,才让人们可以放心的憧憬未来。
  知青文学,除了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外,四人帮倒台后,伤痕文学开始成为主流,反省、描写和揭露成为伤痕文学对文革的主要方法。刘心武的《班主任》也描写出一代人的精神状态,虽然小说现在看起来不是很成熟,但他毕竟在当时揭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把人们对知识对内在精神的渴望也写出来了。
  后来就是王二用性爱来描述的文革了,在《黄金时代》这本书里,性爱所代表的人性成为人的内在精神与外界社会压迫进行抗争的有效工具,虽然有时想起来觉得太儿戏化了点,但是他文中的思维方式和行文方式让人惊叹,也引起无数的褒贬。
  以上可能就是我对知青文学的一点了解吧,对那段历史也因为这些文字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曾找到一些书来看,这是外话,暂且不提。  
  ---------------上犹浪花一朵朵!
主题帖子积分
安文江 《我不忏悔》
刘小枫 《冬妮娅》
艾群等 《文革五大学生领袖今昔》
蔡明忠 《文革中的北京市公安局》
杨 绛 《干校六记》
冯骥才 《一百个人的十年》
彭荆风 《绿月亮》
刘 琪 《老知青们的故事》
晓 宫 《三线不配套工程》
韦君宜 《思痛录》
李梧龄 《不堪回首》
雁 宁 《文革流浪》
蒋 韵 《上世纪的爱情》
王曦昌 《紫色学历》
凸 凹 《慢慢呻吟》
王旭烽 《筑草为城》
流沙河 文革作品选
丹 娃 《风雨花季》
梁晓声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 
作 品 集
戴厚英作品集
从维熙作品集
  ---------------上犹浪花一朵朵!
主题帖子积分
浅谈&文革&小说的收藏
&文革&小说具有特定的内涵,指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6.10)出版或重版的小说。但由于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于社会存在,所以76年10月至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新出版的相当一部分小说,仍然没摆脱&文革&小说&左&的框框,仍然主张&三突出&,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文革&小说也应该包括这部分小说在内。
&文革&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极为广泛的,并且也达到了一定的世术水平,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很多的。反映工业题材的小说有: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三部),周良思的《飞雪迎春》。李良杰、俞云泉的《较量》,刘彦林的《东风浩荡》等;反映农村,农场生活的有:浩然的《金光大道》(二部)《艳阳天》(三部),克非的《春潮急》(上下),谌容的《万年青》,毕方、钟涛的《千重浪》,郑加真的《江畔朝阳》等等;反映知青生活的有:郭先红的《征途》,张抗抗的《分界线》,汪雷的《剑河浪》等;反映战争生活的有: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郑直的《激战无名川》,黎汝清的《万山红遍》(上下),前涉的《桐柏英雄》,孟伟哉的《昨天的战争》(二部)等;反映空军生活的有:杨大群的《彝族之鹰》,齐勉的《碧空雄鹰》,王忠瑜的《鹰击长空》等;反映渔民生活的有:姜树茂的《渔岛怒潮》,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单学鹏的《渤海渔歌》等;反映公安战线反特斗争的有:龚成的《红石口》,尚弓的《斗熊》等;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儿童小说。
&文革&小说的收藏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文革&小说是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生活的反映,尽管有些小说是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但对研究&文革&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状况,也仍然是有价值的。其次,正如&文革&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样。&文革&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尽管这一时期文学处于低潮,但也产生了一些有文学价值的作品。第三,由于&文革&结束后。许多&文革&出版物被销毁,大量文学作品已经散失,只有少量的作品还珍藏于有心的读者手中。尤其是由于思想性的原因,绝大部分&文革&小说已不可能再版,成为绝版图书,这就更增强了它的收藏价值。(本文由《旧书交流信息》报提供)
世界出版信息网站
--------------------------------------------------------------------------------
  ---------------上犹浪花一朵朵!
主题帖子积分
巧!这段时间我正在看 梁晓声的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是我一个朋友吐血跳楼推荐的。
对人性的描写非常深刻,很值得一看。再次推荐给大家
人的一生,是从故乡出发走向远方,却终生寻找内心故乡的旅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家个人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