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人看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先看哪集

阅读数:2577&&回复数:50&&
上访“钉子户”变身传统文化传播人博罗县通过开设“道德讲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素质日东江时报《东江时报》记者刘豪伟实习生陈燕惠 通讯员李晓敏4月5日,热闹、繁华的博罗县长宁镇圩镇上,有一位衣着得体、举止文明的阿伯正站在自家大门口,向过往行人免费发放《弟子规》、《圣贤智慧故事》等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在他身后的电视机里播放着国学大师的讲座录像。这位阿伯名叫陈顺来,而在去年,他还是一位执着于不断上访的“钉子户”。短短几个月时间,是什么原因让他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不少群众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主动成为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播人。”博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局局长喻红介绍,目前,该县共有道德讲堂200多家,开课1500余次,开课率达100%,并于2013年以全省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省文明现场。在道德讲堂统一要求下,该县创新了“军民共建道德讲堂”、“监管系统道德讲堂”、“音乐道德讲堂”三大类型,并率先在全省县级电视台创设 《经典频道》的同时,开设了“博仁文化学堂”,成立了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全方位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惠及全县群众。传统文化精华17小时连播4月4日9时许,博罗县广播电视台内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只见几名工作人员正将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央视著名主持人陈大惠有关“仁孝博罗”传统文化大型公益讲座的内容进行重新编辑,准备于当天下午通过电视台《经典频道》向观众播放。“传承文明,教化经典。”博罗县广播电视台台长刘庆华介绍,该县《经典频道》于去年7月1日正式开播,主要设有《道德讲堂》、《经典访谈》、《经典动漫》、《经典影院》等10大栏目,内容荟萃了诸子学说、历史文明等传统文化精华,每天从早7时播出至晚零时结束,共17个小时。相关节目播放时,记者发现在屏幕左上角还设有热线电话,可供观看节目的群众通过电话或短信留言参与互动。据博罗县有关部门统计,自《经典频道》开播以来,博罗当地居民参与互动率已超过95%以上。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博罗群众发生的可喜变化,家住博罗县长宁镇圩镇的陈顺来就是其中一位。陈顺来今年55岁,曾是一位上访10多年、6次进北京上访的老上访户。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 《经典频道》,陈顺来接触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便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不仅自己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还加入了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除定期到博罗县龙华中心小学宣讲优秀传统文化外,陈顺来还在自家门口摆上电视机和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免费给当地居民取阅观看,成为一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人。“以前也接触过(传统文化),但没有现在深,感悟也比较深,只要一有时间,我都会去给大家宣讲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陈顺来乐呵呵地说。男子放弃索赔宣讲传统文化在博罗县城城市代号小区二层空中花园有一处博仁文化学堂。4月4日下午3时,沿着一条张贴有《卧冰求鲤》、《行佣供母》、《弃官寻母》等24孝的宣传长廊,记者一行来到该博仁文化学堂,只见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学堂内,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课室、茶艺室等多个功能区,并开设了 “周日国学课”、“成人读经班”、“道德讲堂”等课程。此外,阅览室内还有1500多册经典书籍,200多册儿童书籍,可免费供家长和孩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社区和谐。”当谈起优秀传统文化对社区有何影响时,博罗县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吴炳菊如是说。吴炳菊介绍,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成立于去年11月4日,目前已有2000多名志愿者,前往博罗境内学校、小区、看守所等地宣讲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在城市代号小区的博仁文化学堂内,就有6名固定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服务。“大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后,改变很大,变化很大。”吴炳菊说,今年3月2日,该协会组织志愿者前往博罗县梅花看守所开展帮扶、宣讲活动,认识了涉嫌经济纠纷入狱9个月的李某。后来真正的嫌疑人被抓获归案,李某无罪释放。出狱时,看守所民警提醒李某,像他这种情况可申请索赔,但李某却说:“感谢看守所让我接触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我非但不上访也不索赔,还要加入志愿者协会为大家宣讲优秀传统文化。”今年3月底,李某通过学习培训顺利成为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Modified By 极乐净土莲花 On
[博罗新闻0317]传统文化改变人生 老上访户变志愿者
惠州东江文化传媒 陈顺来原是我县长宁镇的一位远近有名“上访户”,在接受传统文化心灵洗礼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访专业户”变成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
陈顺来的家位于长宁镇圩镇旁。在他家门口,左边摆着一台电视机,右边放着一些光碟和书,只要看到有村民经过,陈顺来都会向他们派发传统文化的光碟和书籍。
陈顺来家庭状况并不好,是困难户。房子不到60平米,布置简陋,客厅很暗。在他客厅的一张长沙发上,摆满了各种传统文化光碟,沙发后面还有几箱经典书籍。这些都是陈顺来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带回来的。
陈顺来曾是当地知名的“上访专业户”。十多年来,他不但为自己工作的事上访、还学习法律知识替人上访打官司。
今年初,父亲因病去世。事后他悲痛不已,深感自己是个不孝之人。3月初,他在信访部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报名参加了传统文化学习班,接受心灵的洗礼。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他心灵感到震憾,没能为父亲尽孝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传统文化的教育,让陈顺来转变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如今,以身作则孝敬82岁的老母亲,用传统文化教导孩子成了他主要的生活方式。他还加入志愿者协会,成为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长宁分队的队长。在近期举行的“雷锋精神大讲堂”上,陈顺来现场为“雷锋存折”续存600元。他还被长宁中心小学聘请为《道行讲堂》辅导员。
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下,陈顺来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他表示,下来再也不会去上访了,如果有人到政府反映诉求,他将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去教育他们,告诉他们要依法依规,并愿意用所学的传统文化经典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化解矛盾,为社会和谐出自己的一份力。? ?
[Modified By 极乐净土莲花 On
徐云枢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知行合一时间: 09:05:00
来源:惠州文明网   博罗县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实践中,打造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品牌。该县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记者日前专访了博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云枢。记者:博罗县如何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何借助岭南古县深厚的历史底蕴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徐云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知行合一。如何让百姓相信,主动去学?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县委、县政府自上而下,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开展了 “学习传统文化千人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已开展了28期约2000人的培训活动,培训对象有机关干部、教师、志愿者、特殊人群等。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借助岭南古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2012年以来,致力打造并发展了“博仁文化”这一社会大公益的理念及平台。  记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博罗县如何牢牢抓住道德讲堂这个主阵地?  徐云枢:在2012年建立机关、企业、行业、学校、社区、村镇、新市民道德讲堂这七类道德讲堂的基础上,2013年,我县创新道德讲堂的类型,增加了 “军民共建道德讲堂”、“监管系统道德讲堂”、“音乐道德讲堂”三大类型,到目前形成了十大类型的道德讲堂。  如今,道德讲堂建设得到创新发展并进一步向外拓展和延伸,绽放出“一台、一所、一队、一堂、一讲”这“五朵金花”。  截至目前,全县道德讲堂共有500多家,涵盖了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不同的阵地,形成了以23个精品示范点为骨干,以186个标准示范点为基础,串点成线,围线成面,室内户外互补,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的道德讲堂体系。  记者:“五朵金花”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有何举措?  徐云枢:博罗电视台 《经典频道》在博罗家喻户晓,看守所的教育效果凸显,博仁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老百姓赞颂,博仁文化学堂深受小区、农村观众欢迎……我们力求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犯罪率下降、上访率下降、离婚率下降的目标。  接下来,我县将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如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培训制度等,以制度建设作保障,注重实践,注重总结,注重提升,真正实现让“博仁文化”星火燎原,用志愿精神书写大爱。通过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到每个人的心中。  专家点评  博罗传承传统文化做到上行下效  刘余莉(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罗对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这个做法与我们当前的形势要求非常吻合。我们要有信心更进一步传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老百姓,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和领导干部均能身体力行学习传统美德。相信只要人们的内心转变了,这个行为自然会转变。  陈大惠 (中央电视台原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创始人):  博罗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很好的成果。从县委书记到所有的政府官员,都拿出时间来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老祖宗的教导。电视台开频道,家家户户都能看得到,全县民众从官到民,人人都学。通过学习,婆媳关系好了,要上访的不上访了,孩子听话了,民风大变。  蔡礼旭(著名传统文化老师):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核心就是孝,因为懂得孝,那么一个人就从爱父母,然后延伸到爱兄弟、爱家族、爱邻里,最后爱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看到博罗电视台的《经典频道》里面尤其注重对孝道的弘扬。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博罗最关键的是做到了领导干部带头学、上行下效,才让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在整个博罗县蔚然成风。  记者 贺小山 周 觅 实习生冯 艳 通讯员林宝明
徐云枢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知行合一时间: 09:05:00
来源:惠州文明网  博罗县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实践中,打造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品牌。该县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记者日前专访了博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云枢。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我不再sf 了
[博罗新闻0721]传统文化改变人生:酒鬼的蜕变作者:博罗广播电视网;发布于: 9:46:21
[博罗新闻0721]传统文化改变人生:酒鬼的蜕变作者:博罗广播电视网;发布于: 9:46:21 今年48岁的陈光明,是湖镇镇响水角头村人,他从14岁开始喝酒,嗜酒如命,醉酒后经常与人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打人,是村里臭名远扬的酒鬼。今年3月,陈光明被动员到外地学习传统文化,封闭学习7天归来后,他不但滴酒不沾,而且对父母照顾得体贴入微,让父母和邻居觉得像在做梦一般!到底是什么让他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今天记者带你一起去认识一下他。 记者采访时,陈光明正在给母亲喂药,并细心为母亲擦汗。陈光明住在湖镇镇响水角头村,而父母住在5公里外的响水圩镇,他每天骑摩托车在两地往返照顾母亲,为患有高血压的母亲喂药,并安顿好父母的日常生活。说起儿子发生的变化,两位老人感到欣喜和安慰。 陈光明父亲:“以前他喝了酒之后,脾气很不好,但是现在什么都改了,酒也不买了。对我们两老非常爱护,有什么病都带我们去看,差不多天天都来看望我们。” 陈光明母亲:“(陈光明)还买了一部手机给我们,晚上回家都打电话来跟我们聊天。” 我们跟随陈光明来到他在角头村的住处,一进院子,就看到一旁堆得高高的空酒瓶。陈光明说,这些空酒瓶是戒酒前留下的,那时喝酒没有节制,这么多的酒不到两个月就喝完了。 陈光明:“近5,6年来每天至少都要喝3瓶酒。越喝越多,一顿要喝一斤多,平时跟朋友应酬,喝多少就不知道了,但是每次都喝到头脑很不清楚。喝完酒之后别人惹到我很容易就冲动,不赢的话就不服气。” 有好几次陈光明因为喝醉酒,跟别人打架受了伤,被送进医院。 因为嗜酒如命,且对父母缺少照顾,陈光明在村里的口碑很差。 今年3月,在县博仁文化志愿者的带动下,陈光明到外地参加了传统文化学习班。陈光明说,那次学习经历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学了《弟子规》之后明白了不少道理,对它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陈光明说《弟子规》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的美德和陋习,教育个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弟子规》说到的“饮酒醉,最为丑”、“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等内容对自己触动很大,内心久久不能平息,学了这些传统文化,意识到自己不仅嗜酒成瘾,而且没有对父母尽孝,这些都是不孝的行为。于是,回来后,陈光明决心戒掉三十多年的酒瘾,并且还学会了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陈光明的改变邻居也看在眼里,现在的他暴躁的脾气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乐于助人、性情温和。他还时常为邻居送去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和光盘,与身边的人一起学习、分享传统文化。 邻居:“以前别人惹到他的话他就会有脾气,现在他就什么都不出声。像那天,他养了很多狗,咬到了我几只鹅,我说了他几句但是他都不吭声,有什么事我要他帮忙他都很乐意帮忙。” 在外地学习传统文化回来以后,陈光明就加入了博仁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去做义工。他认为,做义工不仅能帮助他人,自己的心情也会十分舒畅。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镇上办一个道德讲堂,用自己的行动,凝聚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获得人生启迪。 陈光明:“学习传统文化的确是可以改变人生,我现在好还没有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做人,有再多的财富都没有用,你脾气不好,又不懂得孝,你何必去追求那么多没用的东西。”
本台记者报道
-------------------------------
本文已经被 作者删除&&&&&&
------------------------------
传统文化改变人生:叛逆青年迷途知返 来源:博罗县政府信息网 时间:
09:25 新华广东快讯微博
传统文化改变人生:叛逆青年迷途知返 来源:博罗县政府信息网时间:
09:25 新华广东快讯微博 今年24岁的杨志军曾因打架、赌博被关进了看守所,出来后不间断地到县里上访,一直是个“麻烦制造者”。然而近日他却加入了志愿者行列,成为了石湾幸福人生讲堂一名义工。那么,是什么让一个叛逆青年迷途知返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日前,信访维稳接访中心迎来一位特殊的访客,他叫杨志军,是一名“叛逆青年”,曾多次到这里上访闹访。然而,这次他并不是来上访的,而是来赔礼道歉的。
看到这位曾经的上访户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接访中心的工作人员吃惊不已,同时也深感欣慰。
年仅24岁的杨志军为何又会与“上访”联上关系呢?事情要从2010年开始说起:当年19岁的杨志军因打架、赌博被关进了看守所,无法接受事实的他对社会产生怨恨心理,怨气、压力无法化解,身体还出了毛病,眼睛一度神经萎缩。
从看守所出来后,杨志军就不间断地到县里上访。不管工作人员如何耐心接待、劝解都无法劝退,在两年的时间里,杨志军连续上访达30多次。
他的亲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从何下手劝导。后来,亲属朋友建议他参加石湾幸福人生讲堂学习,想通过传统文化化解其内心积怨。
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杨志军踏出改变第一步。从光碟的内容中,杨志军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为了更深入学习,今年3月,他与父亲、妹妹一起报名,正式参加了石湾幸福人生传统文化学习班。
三天的学习,让杨志军意识到以前自己的种种过错,心中怨恨慢慢消逝。传统文化教会了他做人,教会了他要对父母尽孝。学成归来后,他决定重新生活,从小事做起,下定决心要将以前所有不好的陋习改掉。
传统文化改变了杨志军的命运,心灵得到洗礼的他今年5月再次来到石湾,报名参加第二次学习。他认为,传统文化“重人”、“重德”、对为人处世和人的健康心态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杨志军决定在石湾幸福人生讲堂长期做义工。
如今的杨志军,在外面乐于助人、服务社会,提升自我;在家里,尽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用行动阐述“孝”的含义。看着儿子慢慢懂事,父母也放下了心头大石。
今年20岁的乔奇,正是花样年华,却曾经因逃课、打架、喝酒、吸烟、收保护费等不良习性被赶出校门,不断转学而后辍学,并因此被劳教过。但在去年10月后,她性情大变,从一名叛逆学生转变成现在的乖巧、懂事女孩,是什么让她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记者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传统文化教育显力量 老sf户变成宣讲员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我不再sf 了
博罗8000教师轮训传统文化
[博罗新闻0224]市民点赞传统文化公益讲座作者:博罗广播电视网;发布于: 10:56:05
点击量:13
24日,我县在县体育中心篮球馆举办第二届弘扬传统文化大型公益讲座,特邀传统文化名师刘余莉、蔡礼旭作主讲人。讲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为市民奉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饕餮大餐。 一大早,县体育中心篮球馆就来了很多前来听讲座的市民。 来自惠州市区的缪曲清三姐妹是最早来到现场的观众,她们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很好,可以让人明智懂礼。 何海鹰是传统文化爱好者,何海鹰说,学习传统文化帮她戒掉了赌博的陋习。 来自惠州的企业家黄永强也特地赶来,他之前参加过惠阳幸福人生传统文化学习班,这次听说刘余莉教授和蔡礼旭老师过来授课,他还组织了学习班的同学一起过来。 本台记者报道
[博罗新闻0505]黄雁行:用道德凝聚力量让讲堂走进生活作者:博罗广播电视网;发布于: 9:30:38
点击量:19
5月4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雁行带队到博罗调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要求总结推广我县《经典频道》做法,用道德凝聚力量让讲堂走进生活。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云枢,县委副书记肖建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易康陪同调研。 黄雁行一行先后到城市代号社区、县广播电视台等地,实地了解博仁文化学堂、市民道德大讲堂等活动开展,及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经典频道》建设情况,并与市民宣讲、乡村巡讲、学校巡讲讲师团部分成员进行交谈。 黄雁行表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博罗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推出了《经典频道》等做法,用道德凝聚力量,让讲堂走进生活,形成了具有博罗特色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为推进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提供了重要经验。 黄雁行强调,要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顺利通过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检打下基础。一要以点带面,不断扩大覆盖面。要认真总结博罗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工作向纵深开展。二要注意总结,发挥典型引导作用。要在完成中央文明办交办的各类工作的基础上,打造可信可学可做可推广的典型,供全市模范学习。三要知行合一,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将广泛性群众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与部门日常工作、与群众日常生活、与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三个倡导”融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四要加强宣传,不断扩大影响力。要通过新闻报道等形式对博罗特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注重总结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推送惠州经验。五要狠抓落实,尽快开通市级《经典频道》。 徐云枢介绍了我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他说:博罗县委县政府藉借岭南古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罗浮山“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传承,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分别在博罗电视台,看守所,博仁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博仁文化学堂,传统文化校园行巡讲、乡村行巡讲等五个不同领域以点进面推广道德教育,实现了良好的互动局面。下来,博罗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到每一个人心中。 据了解,我县通过在电视台、电台开办《经典频道》,开展道德教育进看守所活动、成立博仁志愿文化服务队、建设博仁文化学堂、搭建道德巡讲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台记者报道
[博罗新闻0312]观看传统文化分享会 感受看守所新气象
传统文化教育在博罗处处开花 住宅小区设学堂 09:39:00 稿源:东江时报
传统文化教育在博罗处处开花 住宅小区设学堂 09:39:00 稿源:东江时报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5月11日,周日下午,博罗县城的城市代号小区传来稚童朗朗读书声。  这是一个传统文化公益教学课堂,面向全社会免费开办,主要你想来便可来学习。它并不是由政府部门牵头创办,而是由房产开发商全资创办。它的名字叫博仁文化学堂。  如今,在博罗县此类传统文化公益教学课堂正在不断增多。在城市代号小区,它叫博仁文化学堂;在龙溪镇龙溪新城小区,它叫弘德文化中心;在石湾镇,它叫幸福人生课堂……它们当中,有的由开发商主动创办,有的由热心志愿者个人创办,还有的由部门牵头、村委会建设。  “我们被这群有公益心的人推着走。”博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县城工作局局长喻红说,如今,政府部门把传统文化公益教学课堂看作是道德讲堂的外延和补充,拥有道德宣讲、法制教育、农科技术(生活知识)培训“三合一”的功能,并随之成为了博罗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创新举措。  开发商纷纷办学堂  博仁文化学堂每天上午8时30分至12时、下午2时至6时开放,由图书阅览室、多功能课室、文化长廊等组成。  阅览室摆放着各种国学经典,还有舒适的木质桌椅。除了提供阅读场所,它还有一个功能,当孩子们在多功能课室里上课时,家长可以坐在这里通过实时视频观看孩子上课。  每逢寒暑假,学堂还开办免费的夏令营和冬令营。也正因此,学堂获得许多家长的认可。至今,已经有2000多人次来参加周末的诗经班和书法班。  它是全县最早的一家公益学堂。2011年,开发商的妻子朱楚凤力排众议,投入上百万元,将小区原来700平方米的营销中心改建成学堂。发展至今,学堂不但制订了规范的管理规约、课堂规约,还形成“博仁文化教室”、“家长学校”、“四点半学堂”、“道德讲堂”4大品牌活动。  博仁文化学堂的可复制性让部门看到了推广的方向。今年初,县政府召开了房地产商小区文化教育现场观摩活动。企业家从中看到了学堂进小区的社会影响力和潜在经济效益,主动表示将在自己的小区建立学堂。  龙溪镇龙溪新城小区是最快动手的,其开发商与博罗县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合作,参考博仁文化学堂的方式,将原计划建设成社区文化中心的地方建立了弘德文化中心。  “我们觉得学堂更有利于社区和谐。”龙溪新城开发商陈武勇透露,公司开发的汇金广场等也将开办学堂。  “我们是一拍即合。”博罗县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陈坚说,开发商提供场地,协会提供讲师,同时弘德文化中心也成为该协会在龙溪的服务站,为志愿服务提供场地保障。  开发商在小区开办的学堂硬件设施条件好,方式多样,已成品牌,对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起了较好的补充,并隐隐有携领的势头。  志愿者婉拒政府补助  石湾镇靠近东莞市,是博罗县发展最好的镇之一。在这里,由博罗县博仁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江依素创办的幸福人生课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精神慰藉。  “在这里学习后,我现在能放下对前夫的怨恨。”55岁的石湾居民钟姐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多年来不幸的婚姻生活,让她对前夫充满怨气。“以前总想看到他没有好下场,现在不理会这些了,我们各走各的路。”  到幸福人生课堂学习后发生改变的可不只是钟姐。比如,几成仇人的两父子学会了相互体谅,婚姻濒临解体的夫妻变得恩爱,计较小气总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的老奶奶变得豁达且乐于助人,嚣张的吸毒坏女孩变得谦逊有礼……  这一切都是在一座条件简陋的居民楼里悄然发生。这里只有简陋的投影仪、几张陈旧的桌椅,组合木质书架上陈放着一些小册子,再无其它高端大气的设备。如今,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学堂。人们慕名而来,不少人甚至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现在我觉得我有这个能力去帮人。”钟姐说。  “我不需要什么补助。我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4月,政府注意到幸福人生课堂的影响力,主动提出可以给予补助,却被江依素一口回绝。在这位举止温婉、性格坚韧的女子眼里,做公益只有一个要求:即有一颗帮助别人的心,其他有或无影响不大。  “不少妇女都流泪了”  博罗泰美镇岑坑村,是个偏僻、落后的村,1000多位村民,300多户人家,几乎全姓利。在泰美镇21个行政村中,岑坑村算是经济收入偏低的村子。村民的经济来源,原来主要是水稻与荔枝;如今,全村近一半人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孩子。  博仁文化学堂在乡镇第一批选点有三个:观音阁镇杨村村、泰美镇岑坑村和长宁镇。岑坑村虽是最偏僻的,却是示范点。  “岑坑是个古村。500年前,车、林、利三大姓结拜兄弟,从河南迁到博罗。利姓先民在岑坑、岭子头等村安家落户,逐渐繁衍。”岑坑村党支部书记利志忠对村史很熟稔,他认为村子有着自己的文化根基。  在村委会办公楼,辟出1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作为博仁文化学堂。门口处,“博罗博仁文化学堂”的牌子很新,是上个月17日挂上去的。  那一天,村里300多位妇女来到这里,听了第一节文化学堂的课。老师是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的周翠芳,上的课叫“家和万事兴”。她用本地方言和村妇们沟通,拿自己的变化做例子,深入浅出。  “面对村民讲传统文化,学核心价值观,会有成效吗?说真的,我心里没底。”泰美镇党委书记梁柳文记得,第一堂课前,他很担心村民不愿来听、听不下去,“人家不是村干部,你用行政命令要求行不通的”。  “不少妇女听完都流了泪。”反响如此热烈,缘于不久前的3月8日,村里来了一场400位村妇大扫除的活动,村里卫生状况有了大改观。“不少村民已有 ‘大家好小家才好’的意识了,这个时候来上一堂课,他们愿意。”  持续性如何?梁柳文还不敢下结论,农村是个复杂的地方,村民需要慢慢接受,但是“有信心”,“隔壁岭子头村跟我说,书记,我们村也要办学堂”。《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博仁文化学堂:您身边的精神氧吧 09:21:00 稿源:惠州日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5月11日母亲节,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在优雅的古琴声中,孩子们跟着老师用吟诵的方式诵读《游子吟》,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这是记者在博罗县城市代号小区博仁文化学堂里看到的一幕。  在博罗,作为道德讲堂的延伸和补充,博仁文化学堂应运而生。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一所所博仁文化学堂悄然崛起,俨如一个个精神氧吧,传递着正能量,让道德的新风融入更多人心里。  从无到有  没任何宣传,但来的人却越来越多  每个周六日早上八点,城市代号小区的居民都会看到有一名孩子守在博仁文化学堂的门口等候学堂开放。他叫黄健君,今年17岁,是博罗特殊学校七年级学生,也是博仁文化学堂的铁杆粉丝。  “其实八点半学堂才开门,但是来这里学习的人很多,我怕迟到,也怕坐不下。”小健告诉记者,他就住在城市代号小区。从2012年1月博仁文化学堂成立起,他便是这里的常客。  八点半,学堂的大门终于徐徐打开,小健走进去,勤快地帮助工作人员摆书。与此同时,优雅的古典音乐响起。走进学堂,极具古典韵味的书架、茶室,让人的心一下子清静。  “这里是不收费的,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想学习传统文化,都可以来。”博仁文化学堂的创始人朱楚凤说,博仁文化学堂设有图书阅览区、多功能课室、文化长廊等区域,还设立了不同的课程,如周一到周五的“四点半学堂”,周六的书法课,周日国学课等常态化课程。此外,还根据家长们的需求设立了 “家长学校”、“成人读经”、“太极晨练”等。  “在学堂上课的老师都是较为专业的志愿者。”朱楚凤说,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学堂,博仁文化学堂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但来的家长和孩子却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有2000多人次参加了该学堂周末的读经班和书法班活动。  成立近两年的时间里,最让博仁文化学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欣喜的是,他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  博仁文化学堂的工作人员肖嘉秀告诉记者,小健刚来到学堂的时候,性格比较孤僻,话也讲不清楚,有时候为了隐藏内心的自卑还会打其他小朋友,是人见人怕的“小霸王”。经过近两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不仅能流利背诵 《弟子规》,还十分有礼貌。“其实不只是小健,很多孩子都是一样,变得谦卑有礼,变得勤快懂事,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城到村  今年内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文化学堂  “博仁文化学堂可谓是道德讲堂功能的扩大化,它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场所,是群众掌握科学知识的学习乐园,也能成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第一课堂。”博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云枢说,基于此,博仁文化学堂开始向乡镇延伸。  去年10月,博罗县观音阁镇杨村村博仁文化学堂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博罗县乃至全市首所服务村民的村级学堂。今年4月,博罗县第二家农村博仁文化学堂在泰美镇岑坑村挂牌。随后,长宁镇、石湾镇等地的博仁文化学堂也相继成立。目前,博罗县常态化开展活动的乡镇社区博仁文化学堂共有7所。在这些学堂里,宣讲的志愿者们用本地方言讲述孝道故事,为村民们分析化解家庭矛盾,通过多种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让乡亲们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博仁文化学堂让越来越多的成功企业家感受到文明的感召力,开始纷纷加入传播传统文化的队伍。在博罗县龙溪镇龙溪新城小区,博仁文化学堂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龙溪新城小区弘德文化中心负责人陈武勇告诉记者,弘德文化中心是以城市代号小区内的博仁文化学堂为蓝本打造的,但也添加了自己的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志愿者的帮助,所以我们和博罗手有余香志愿者协会联手来做这件事。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听到后都很支持,中心里很多书籍都是他们捐赠的。”  博罗一企业老总曾友才表示,接下来他将在自己开发的楼盘“汇金广场”内打造一所博仁文化学堂。目前,该学堂正在筹备阶段。此外,在罗阳镇水映山小区、东森华庭小区内,同样类型的国学堂正在建立,传统文化的星火,在博罗大地上点燃。  “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博仁文化学堂的建设,今年内让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文化学堂。”博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县城工作局局长喻红说。  从疑到喜  不怕没人听,村民还期待老师再来  农村成立博仁文化学堂之前,不少乡镇干部也怀疑过,“有村干部问我,办文化学堂好像都是城市里的事,在农村会不会被接受。说实话,听到这话我当时心里也没底。”泰美镇党委书记梁柳文坦言,上个月,岑坑村办了第一场博仁文化学堂的讲座,当时我们还在担心,群众会不会来?听了有没有效果?  结果却让梁柳文感到意外:现场反应十分热烈,很多村民听完课后拉着老师的手问长问短。“当时的课讲的是‘家和万事兴’,来的是博仁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周翠芳老师,她讲得非常好,一个个身边的故事全部讲到大家心里了,我听了也很受触动。”梁柳文说,到现在,还不断有村民找村干部问老师什么时候再来讲课。  岑坑村是泰美镇的一个偏僻的村子,属于省级贫困村。村干部利金转说,在村里,兄弟之间扯皮、邻里打架的事很常见。“现在大家很多人都想着挣钱,传统的东西少了,没有了感恩意识,开设博仁文化学堂,是希望找回传统。”岑坑村医疗站医生蓝顺添听了课后很感慨。他告诉记者,一期主题为《家和万事兴》的讲座让村民们很受教育。“以前,我在医疗站经常看到有老人家孤身来看病,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人陪同。村民也不乱丢垃圾了,我还在医疗站听村民们讨论要怎么孝顺婆婆,这些变化都很好。”岑坑村村民李文清更是自信地说:“现在村子清洁干净,环境比以前美了。大家都不再乱扔垃圾,我心里很高兴。”  观音阁镇杨村村村民柯美莲连续听了两节课,她说:“传统文化和法律课堂让我改变了许多,也让我平静了许多。”原来,柯美莲家之前发生了一些意外,她一直都放不下。听课后,她学会了宽容和换位思考,心情渐渐地平静了。  这是一个提升品位的好地方  本报评论员  窗明几净,书香四溢,阅览室、多功能课室、文化长廊一应俱全,室内宽敞、安静而高雅,这里不仅是读经典习书法、接受道德沐浴的理想之所,也是让心灵可以放松停歇的地方——— 位于居民小区内的博罗县博仁文化学堂,给每个到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博罗县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今天人们的不仅仅是充足的精神食粮,也有利于营造“慢生活”。立足社会力量运营和传播公益善念的博仁文化学堂,正是对此的一个生动注脚。  精神需要滋养,生活需要适当调节。公交上时常发生的“抢座”风波甚至为此拳脚相向,恶意中伤的网络谣言斩不断、理还乱,一触即发、接连不断的群体性事件等无不提醒我们,社会戾气依然不少,公民道德建设、国民文明素养提升依然任重道远。而博仁文化学堂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在品味传统经典的同时,接受道德沐浴和心灵洗礼,充分滋养精神、享受“慢生活”的公益场所。  作为道德讲堂的外延和补充,博仁文化学堂依托社区、村镇力量,秉持公益理念,集经典学习、艺术熏陶、道德宣讲、法制教育、知识培训为一体,受到老百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点赞。  在博罗,观音阁镇杨村和泰美镇岑坑村、长宁镇等3家博仁文化学堂已投入运营,在这里用当地方言讲述孝道故事,为村民分析化解家庭邻里矛盾,得到乡亲们的普遍青睐。在龙溪镇龙溪新城,旨在弘扬国学的“弘德文化中心”启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在龙溪镇汇金广场,同类型的讲堂也正在筹建中,讲国学、学国学、爱国学的星火在博罗大地点燃。  品味文化滋养精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博仁文化学堂的成功实践,乃至博罗县以“一台、一所、一队、一堂、一讲”为载体,致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探索,归根结底都是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博仁文化学堂创始人朱楚凤为实现理想放弃安逸生活  坚持纯公益弘扬传统文化  背后故事  初见博仁文化学堂创始人朱楚凤,是在博罗县城市代号小区的博仁文化学堂里。在一群志愿者中,她个子小,站在最旁边,微笑不语,温婉内敛,一点都看不出来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能毅然投入上百万元的“猛人”。朱楚凤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坚持以纯公益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其实是受儿子的启发。”朱楚凤告诉记者,儿子上初中时,写了一篇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他没有写‘我想做老师、想做科学家’之类的理想,却写道‘我希望有一个很和谐的社会,居住的小区里面不再有防盗窗,家家户户不再紧闭家门,大家可以肆无忌惮地串门子……’”  儿子简单的几句话,带给朱楚凤很大的震撼。“怎么样才能建成一个和谐社会,我当时就在想,和谐离不开道德,而传统文化无疑是教人向善、感恩和知足的理论武器。”出于这样的想法,朱楚凤走上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  朱楚凤说,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从青少年做起。“学习传统文化需要很安静的环境,我当时就想,要不我就打造一个免费让青少年学习国学的平台吧。”  朱楚凤将这个想法和家里人分享,没想到丈夫却不是很赞成。  “做这样的慈善工作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付出的,不单单是要持续付出资金,还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一年、三年、五年,你能坚持下来吗?如果坚持不了,那还不如不做。”  “我可以的。”朱楚凤说。尽管诸多顾虑,但在朱楚凤的坚持下,丈夫还是全力支持她,不仅拿出一部分房产作为博仁文化学堂的场地,还投入了百余万资金作为学堂的启动经费。  “我很感谢我的先生和身边这些不遗余力、不求回报,帮助我实现心愿的朋友和志愿者们。”朱楚凤告诉记者。从最初的一个设想,到装修场地、制定博仁文化学堂的规则和制度、招募人员、课程设计,在他们的努力下,博仁文化学堂慢慢完善起来。  正像朱楚凤设想的一样,正能量的东西,总会有很多人喜欢和支持,博仁文化学堂受到很多人的关注,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但是开展活动、持续运作需要经费,朱楚凤每个月都要拿出两万余元用于学堂管理和员工工资等。对于博仁文化学堂能够持续多久,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  “我认为对的事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在学堂开建的时候,我就和我的员工说过,就算我去打工,我也一定会把你们的工资发下去,所以也请你们一定要坚持。”朱楚凤告诉记者,她是一名比较传统的女性,婚后一直作为全职主妇在家相夫教子。为了让博仁文化学堂能够更好、持续地运作下去,她毅然放弃了在家的安逸生活,走向职场。  “我们不会借公益之名做其他任何事情,这是我的原则。”朱楚凤告诉记者,博仁文化学堂会一直沿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向善和感恩这条路往下走。  学堂学生  小区保安为实现理想手抄《道德经》  在城市代号博仁文化学堂的图书阅览室里,一位青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他拿着一支笔,对着一部厚厚的《道德经》在奋笔疾书。“这个小年轻是这几天才来的,读书特别认真。昨天我们要下班了,他还舍不得走,拼命记笔记。”一旁的工作人员说。带着好奇,记者走近了他。  “我刚到这里工作,才发现有这么个免费看书的好地方。”他叫陈建文,是城市代号小区的一名保安。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推销员。”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看这些书籍时,陈建文告诉记者,他只有初中文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多看书,从书中汲取养料开拓自己的思维。而他之所以不选择营销类,而选择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他觉得传统文化对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连做人的道理都没学好,那什么都卖不出去。”  20岁女孩半年间像变了一个人  见到琪琪(化名),是在石湾镇的博仁文化学堂里,她穿着一身很有古典气息的麻制衣裳,嘴角含笑,显得温婉文静。但谁也想不到,这个20岁的女孩子,在半年前还吸毒,和人一言不合即大打出手。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转变,记者与琪琪进行了对话。  琪琪说:“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变了一个人(笑)。刚开始来学的时候,我很不习惯,对人也很不耐烦,来的第一天就把老师给骂了,第二天就跑出去买东西、洗头发。但是老师没有训我,反而很和气地跟我谈心,把她的过去和学传统文化后的故事都讲给我听。她信任我,令我有点感动。后来,当老师说到孝道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从来没有人这样和我讲过这些道理。现在,我成了学堂里的工作人员,可以一直跟着老师学传统文化。”  她表示,现在已经学会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事情了。希望以后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统筹 本报记者龚 妍 采写 本报记者龚 妍 周 觅
博罗县看守所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助在押人员改邪归正
■《东江时报》记者谭学竞 骆国红   “看守所举行的传统文化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出狱后,我想回家乡传播国学,让更多的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近日,博罗县看守所的在押人员江某告诉记者。   江某2011年底被关进看守所后,几乎天天打架,自去年9月看守所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传统文化以来,他所在的重型犯仓没有发生过一起打架事件。作为全市首家引入传统文化对在押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的看守所,活动效果让不少人吃惊。  干警 与家人同事关系变和谐   博罗县看守所1000多名在押人员大多与家人关系很差,内心的负面情绪很多,有些人长期与干警作斗争。黄秋声刚担任所长时,发现这里的干警脸都是黑的,没见一个民警笑过,神情很疲惫,这让他感到害怕。上任一年,他想了多种方法进行班子建设,但效果不大,他头发都愁白了,每天上班内心都很压抑。   “现在博罗在搞传统文化教育,你能否从这方面试一下?”博罗县委书记建议黄秋声。黄秋声觉得这不失为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子,他每天组织干警看半天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弟子规》、《太上感应篇》等光碟,并与干警轮流去潮安参加黄河福利会的免费国学培训,大家学习后都觉得挺有意思。   黄秋声意识到,传统文化不能光说,要先从自身做起,于是他与班子成员先做一个试验,连着几天下班回家后为家人做饭。“如果连家人都感动不了,如何感动别人?”他说。第二天上班后,大家交流时都说,以前从不做饭、干家务,昨天做了一次饭后,与妻子的关系好了很多。后来黄秋声就传统文化学习提出了一个口号:“小孩听话,和老婆不吵架。”渐渐地,每当工作上出了问题,黄秋声和干警总是先找自己的原因。一段时间下来,黄秋声发现,干警与家人的关系变融洽了,干警之间的关系也和谐了。   通过学习,许多干警由原来的追求名利金钱和享受,变为追求人生的精神意义和价值,他们觉得能把对社会有害的人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在押人员 主动忏悔自己犯的错   去年9月,黄秋声开始在所里天天组织在押人员看传统文化的光碟。最初的一两天,许多在押人员不干,5个仓的人员反对。于是黄秋声让每个仓派出两个代表和他谈话。   “黄所,你那是洗脑。”代表们说。“洗脑没错,那要看洗什么脑。“我让你们学习如何让家庭幸福,你们要不要?”“当然要。”“我允许你们反对,但你们要先了解,看完这些光碟再下结论。”结果到第三天,大家都看进去了。   在押人员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让黄秋声感到吃惊。学了一个月后,在押人员黄某主动向黄秋生忏悔他曾杀过人。这种事情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今年,该所全体人员用一个星期系统地学习了传统文化,每个监仓有两个老师和民警与在押人员一起学,然后互动,帮在押人员寻找人生失败的原因。一个原来天天念叨“巴不得妈妈出门被车撞死,自己进看守所是因妈妈唠叨造成”的小伙子,学习结束后谈感受时,跪在地上忏悔,额头都磕出了血。其他在押人员也纷纷忏悔自己曾做过的错事,事情多到让干警记不过来。   “自己怕吃苦,没关心妻子,作为老大不顾父亲,做了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所以才会有今天。我现在常对照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想想自己做到了什么。”在押人员徐某学习了传统文化后,决定出去后把老婆找回来,向她道歉,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类似徐某这样深刻反省自己、决定走正路的在押人员还有不少。  声音   林某:发动家人学传统文化  “只求你们等我出去,我会给你们一个最幸福的晚年,因为我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孝,懂得了怎样去报答父母了。以后我做事不会那么盲目了。”不久前,在押人员林某的父亲看了女儿的信后,发现女儿长大了,感到很高兴。   38岁的林某曾是博罗县的机关干部,由于与朋友之间的经济纠纷,一年多前被关进看守所。刚进看守所时,她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就自暴自弃,对管教方式也很抵触。   在看守所第一次观看传统文化的光碟时,光碟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林某,她每天都拿着本子,边看电视边做笔记。通过学习,她深深地反省,人生在世,孝是最重要的,自己坐牢对父母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她进看守所不久,父亲就得了胃癌,母亲吃不下、睡不着,原来的黑发全变成了白发。以前自己对父母的衣食住行照顾得很好,那其实只是小孝。自己以前从来不会问:“妈,您最需要什么?”自己根本没有做到孝父母之心,更不要说孝父母之志了。   林某意识到,要真正孝顺父母,就不能自暴自弃,而要让自己站起来。她现在不但每天认真学习,还写信给父母,让家人亲戚都看光碟,学传统文化。林某很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监仓有不少人是几进几出看守所,甚至十次八次的都有。学习传统文化后,每一个人都有触动,有反省,特别是孝字在她们心里扎了根,相信这批人出去后,再犯的几率会少很多。  江某:出去后也要传播国学  “传统文化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我现在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像前几年,只是追求好车、漂亮的房子,我现在想要的是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吃饭,能经常给父母洗脚。”在押人员江某告诉记者。   十多年前,福建人江某看到家乡的人到沿海一两年就赚了一两百万,买房买车,于是大专没毕业就到深圳制售假烟。2007年,他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不是正当生意,就到博罗开茶庄。2011年10月,他因被牵涉到一起因聚众斗殴造成一死两重伤的案件被关进了博罗看守所。当时他非常悲观,因心情不好几乎天天打架,90%的时间在发呆。   去年9月,黄秋声拿了《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三字经》几本书给他看,他开始有些不屑,认为那是儿童启蒙书。看了书后,他才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前他认为多赚点钱,多寄些钱给父母就是孝,现在才明白,有时间多打些电话给父母,多回家看老人才是真正的孝。   以前极少看书的他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读书。他说,以前自己的心灵、精神很空虚,现在看守所让大家学习传统文化,使他们接触到原来从未看过的书籍和做人的道理,这对他们帮助极大。   “传统文化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以前我想的是别人能为我做什么,现在想的则是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出狱后,我想带孩子去做志愿者,也想回家乡开办个道德讲堂,传播国学,让更多的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江某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  对话黄秋声   传统优秀文化启发了在押人员心灵  记者: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黄秋声:现在的人欲望很强,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总以为钱越多越好。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百分之百的人都需要家庭幸福,能与老人、伴侣、孩子和谐相处。现代社会都注重术,而不注重道。其实,人道的教育,即如何做人处世的教育是最根本的,因为这方面教育没跟上,导致社会乱象横生。   记者:您觉得看守所开展传统文化学习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黄秋声:在押人员进入看守所,外在的表现形式是违法犯罪,而根源却在于价值观的扭曲、道德的沦丧。因此,对在押人员的教育改造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解决他们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重大缺陷的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自我改造、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看守所以前面临这样的尴尬:教育改造说教的成分多,真正冲击、启发在押人员心灵的内容不多。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是解决内在问题的好方法。在押人员由于失去了人身自由,亲情常是牵绊和困绕他们心灵最敏感的因素。通过传统文化尤其是孝道教育,可以直捣他们心灵中最柔软、最脆弱的部位。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监所管理,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为人处世如孝道、仁爱、廉耻、诚信等的基本要求来教育在押人员,让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熟背、解读、领悟和应用,可使他们原本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纠正,从根本上改邪归正。看守所的干警们先做好这方面的表率,对他们真心相待,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   记者:您觉得在看守所弘扬传统文化更深层的意义是什么?   黄秋声:在没学传统文化之前,看守所的在押人员是负面能量的代表,如果把他们放出去,很可能对社会的治安、经济发展非常不利。学了传统文化后,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他们出到社会后,就很可能照亮社会最黑暗的角落,让他们原来的同伴改邪归正。这个潜在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体会   《弟子规》让我学会反省自己宽容他人  我因犯盗窃进来。没进来之前,在家经常和父母吵架,还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想想这些自己觉得很愧疚。对其他人也是,像平时说话有过不慎,在无形中损伤了别人的自尊心还浑然不知,对他们的过错不留任何情面,使人家下不了台。学了弟子规后,使我慢慢学会反省自己,宽容他人。   如今,父母年纪大了,我以后还要做家里的顶梁柱,学了传统文化教育以后,我希望出去能好好孝顺父母,不再让父母担忧。(在押人员:王某)  家人,恳求你们学习《弟子规》  亲爱的家人,吕明桥老师讲的《弟子规》通俗易懂,他把生活做人连贯一起,做人做事道德教育,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可以让人明白真正幸福的人生到底在哪里。现在的我好幸运,接触到也在学习当中。亲爱的家人,放下你们持有的种种议论、看法、想法,认真来学习再做结论,我真心恳求你们。现在人注重名利,忽略人生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在押人员:黄某)  我愿成为推广《弟子规》的志愿者  “孝”有三种境界,更是令我为之动容:小孝是解父母温饱,中孝是不令父母操心,大孝是立大志,为社会做贡献。为了不让84岁高龄的老母亲担心她曾经最疼爱、最引以为傲的儿子,我至今仍隐瞒了自己当前的处境,这是大不孝啊。   我要向榜样学习,我愿成为推广《弟子规》的志愿者,结合实际现身说法,尽自己绵薄之力,教育、警示更多的失足者,挽救更多本来不应蒙难的幸福家庭。拯救失足者,功德无量。(在押人员:陈某)
博罗看守所建国学堂宣讲传统文化改变在押人员时间: 09:05:00
来源:惠州文明网
[博罗新闻0508]传统文化改变人生:教钢管舞到教《弟子规》的蜕变作者:博罗广播电视网;发布于: 9:20:28
点击量:24
原本的她,衣着时尚,从事热情摩登的钢管舞教学;现在的她,衣着朴素低调,不仅从事净化心灵的瑜伽教学,还在石湾镇开创了传统文化学习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志为圣贤教育奉献一生。她就是江依素。今天记者带大家一起去见识这样一名“不普通”的女人。 这位身穿唐装,衣着朴素的女士就是石湾镇幸福人生传统文化学习班的开创者江依素。五一期间,学习班迎来了第二十期的40多名学员,看着学员们学有所成,江依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现在的生活人生有了方向,生活有了目标,江依素感到很充实。 看着眼前这位端庄优雅的女人,你能想像她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是从事热情奔放的钢管舞教学的吗?一边是简朴健康,一边是激情时尚。江依素说,这一切的转变都源自09年朋友赠送的两张传统文化的光碟。 江依素:“我一口气把这个光碟看完了,看完这个光碟后,我非常震撼,觉得我们祖宗的文化好,那我就到处去找这个文化的学习班,到湖北湖南等这些地方去学习。” 通过到湖北、湖南、深圳、东莞等地不断的求学,江依素觉得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付出,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事情,于是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立志传播圣贤教育。 江依素:“不断地学习,让我觉悟了生命的价值,觉得人生苦短几十年,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觉得生命其实是在于奉献与付出的。” 从2012年6月起,江依素就着手筹备传统文化开班的大小事情,坚持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信念,最终,她来到了石湾镇,找到了福祥花园,尝试在这里开班。为了让小区居民接受传统文化,江依素决定从自我做起。 江依素:“每天我早上很早起来,穿好唐装,自己梳理好,然后就在小区,楼梯口上上下下打扫好。扫了几个月,小区通过我这种身教,也自觉起来,再也不敢乱丢垃圾了,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身教。” 通过半年的努力, 日,第一期幸福人生传统文化学习班的该小区正式开班。教学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教人崇德向善,感恩孝亲。四天的学习,让不少学员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江依素信心倍增。 江依素:“没想到这个班四天下来,这个效果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不懂孝的都出来忏悔,然后回去之后要怎么样孝顺父母,家庭有问题的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离了的也复婚了,想离的也不离了,家庭教育不懂教育的也懂得教育了,看到了这种希望,我就一直这样子办下去。” 至今为止,学习班已经成功举办了20期,近2000名学员在此毕业。每期学习班为期四天,学费全免,吃、住也全由学习班免费安排。学员中有离婚又复婚的,有叛逆的变孝顺的,有80多岁做义工的,有不远千里自费从福建过来的,大家同吃同住,一起生活,大家学习后更加上进、向善。虽然办学途中遇到不少的压力和阻力,但一批批学员学有所成、变得友善孝顺,一个个浪子回头、迷途知返,学员的这些变化都给了江依素很大的动力,因此她仍坚守着这一最初信念。 怀着一颗善心,坚持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念,让江依素心灵不断地得到了修养与净化。她还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瑜伽教学当中,使瑜伽学员们的身心都得到了健康。 现在的江依素,生活简单而充实,她还会隔三差五地到当地的敬老院看望老人们,给他们带来关怀与祝福,让老人们开心,让人们和谐的相处。 如今,传统文化学习班开班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江依素免费投入培训班的资金已有近20万元,几乎用光了她的全部积蓄,但她仍无怨无悔,凭着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和开办瑜伽教学班的微薄收入继续无私奉献着,在公益队伍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采访中,记者最大的感受是江依素那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她说,为人民服务是她的一个梦想,现在,能从事传统文化学习班教育,将圣贤教育的思想传承下来,把正能量传递出去,这也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下来,她的梦想是想把这种学习班继续地办下去,不断地扩大影响,让更多地人来接受圣贤教育。如今,江依素正在圆梦路上。
本台记者报道
视频中心>惠州时政>传统文化唤醒博罗看守所在押人员
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培育讲师队伍宣讲传统文化受追捧发表日期: 15:00:10
出处:东江时报
编辑:博罗县委实践办 “那天这里坐满了人,个个连饭都不煮了,从8点多听到12点多。”5月8日,回忆起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一个月前进村宣讲传统文化的情景,博罗县泰美镇岑坑村村民李文清记忆犹新。当天,村委会的党员活动室被近百名村民挤得水泄不通,志愿者周翠芳用客家话给他们上了一堂的 “家和万事兴”,引经据典,举例子深入浅出,让一些村民听得眼泛热泪,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她都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她理解我们。我们都希望周翠芳老师再来给我们讲课,她讲得真好。我觉得她……嗯,是偶像。”48岁的李文清露出羞涩的笑容。 李文清不知道的是,在博罗很多地方,如她一般把志愿者当偶像并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令人惊讶的是,这支在博罗俘获众人“芳心”的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仅6个多月。 缘起 千人到潮州学习回来开班讲课 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的起源,要从2012年说起。 那一年,为更好开展道德讲堂,博罗县有计划地分批组织 “学习传统文化千人培训计划”,学习人员以体制内各负责建设、宣讲道德讲堂的人员为主,同时欢迎市民自愿报名免费参加。 一些市民去潮州学习回来后,建立了QQ群,在群里交流学习,更有甚者自发组织去学校、企业、乡村宣讲。这里面,主讲成员主要由老师群体组成,其中便有博罗县实验学校老师周翠芳、博罗中学育英学校老师李小瑜。 自参加千人培训计划回来,李小瑜不但在学校给学生讲授 《弟子规》,还走出了学校,在博罗县文化馆开办免费的学习《弟子规》课程,一度引来众多学习者。 取名 博代表博罗博爱仁代表仁爱仁者 2013年10月,博罗县委、县政府和文明宣传部门发现了民间这团 “星火”。尽管当时博罗县“创文”即将结束,但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云枢当机立断,提出把默默干事的“星火”们组织起来,形成燎原大火。 博罗县文明县城工作局专门听了周翠芳、李小瑜们的授课。很简单的一堂课,从头讲到尾,最后通过互动、点评,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听者所接受,没有什么程序、形式,简简单单,但就是能打动人心。 服务队的名字也颇费了些心思。大家讨论商量许久,最后选了“博仁”。博,代表博罗,也有博爱之意;仁,孔子所说的仁爱之意,但更重要的是博罗靠山,有着2000多年的乐山文化底蕴,有仁者乐山的含意。 挂牌 找到组织了 力量变大了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博罗县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挂牌成立,李小瑜们也正式注册成志愿者,有了官方认证的身份。最早开始宣讲的李小瑜等人组成讲师队。 热心肠、能说会道的吴炳菊被选为会长,李小瑜被选为副会长。在服务队的管理层里,林庆年是惟一的男性,被选为副会长。“原来大家在QQ群里就有所交流,注册后大家都非常开心,觉得找到组织了,力量变大了。”他说,挂牌成立后,对他们的影响很明显。 “以前想要去宣讲,要自己去联系学校、企业、乡村,别人还不一定能理解,也不放心。”林庆年说,以前仅联系这一块就耗费了志愿者们极大的精力,他们都是凭着热情、激情和爱心才支撑下来。有了队伍后,资源得了整合,部门主动联系听课单位。“我们只要专注于不断地提高宣讲的技巧,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便可以。” 开讲 培育讲师队伍试讲合格再出去 对于周翠芳而言,如何不露痕迹地把要讲的内容撒播到人们的心里,是她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这支志愿服务队中,这一观点成为讲师队的共识。 “一定要试讲,然后不断改进。”林庆年说,不少人学了传统文化后很感动,但不会表达,在服务队里,这样的成员不在少数。 成立后,讲师队在到处宣讲之余,还花大量精力培训讲师队伍。发展到如今,不管是老讲师如周翠芳等,还是刚培训出来的讲师,每一堂要对外宣讲的课都要先在内部进行试讲,讲师队全部人在一起听,然后再根据大家的反馈不断调整,甚至细致到手势、语调、眼神,到不同的地方用当地的方言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如今,这些志愿者的课程都打出了名堂。周翠芳的“家和万事兴”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李小瑜的“细讲《弟子规》”、林庆年的“百善孝为先”、孙启堂的“开启幸福之门”、韩峰的“孝行天下”等在博罗大地被广为传诵,他们都拥有大量的粉丝。 壮大 半年吸纳2000多名志愿者 他们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普通居民加入公益事业。至今,服务队已经拥有2000多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 近半年来,志愿者们走进县城文化广场幸福大舞台市民道德大讲堂、社(小)区博仁文化学堂、县城和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看守所,开导“上访户”,颇受欢迎。 对博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县城工作局局长易红来讲,最欣慰的是学习传统文化后,圈内的志愿者队伍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博罗有20多支志愿服务队,实力强的就有6支,各有侧重。”易红称,此前各支服务队之间经常竞争资源,“抱怨我们给某支服务队提供的资助多了”。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给志愿者们上课后,大家意识上发了转变。如博仁服务队专门给手有余香服务队上礼仪服务教导课,各服务队之间由竞争改为互助、互补。“现在管理起来轻松多了。”易红说。 未来 建设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站 将来,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打造新的品牌课程,确定的有“家风·朱子治家格言”、“博罗故事”、“太极养生知识普及”等7个主题课程,目前正在不断试讲修改中。 和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一样,人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讲师队只有20多人,很多地方的群众听了课后觉得不错想再听,但常常人员都安排不过来。”林庆年说。 “我们计划推开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站,老师也是最难攻破的难题。”易红称,县文明县城工作局已选定观园社区作为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站的试点,计划在居民中挖掘师资力量。“如有人擅长烹饪,有人擅长编织,我们把他们请过来,通过培训达到能授课的水平,就可以给居民讲课”。《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博仁”二字是什么意思? 博,代表博罗,也有博爱之意; 仁,孔子所说的仁爱之意,但更重要的是博罗靠山,有着2000多年的乐山文化底蕴,有仁者乐山的含意。 背后故事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博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县城工作局局长喻红记得,2012年下半年开始,我市7个县(区)掀起了开展道德讲堂的热潮。凭着“我讲、我议、我唱、我选、我行”等多样形式,博罗县脱颖而出,在全县完成了近200家道德讲堂建设。但随着时间推移,如同其他地方一样,由政府和部门单位组织开展道德讲堂疲态开始显现。 道德讲堂不管怎样创新,都跳不开“思省心、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行善举”7个固定的流程。在大部分人看来,程序太多导致主题分散,“到了后来我们都觉得快搞不下去了”。 这种状况对2013年举全县之力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的博罗县来说,无异于一个打击。喻红讲起曾经走过的弯路:“创文”之初,博罗县抢注了一批志愿者,他们全都是体制内成员。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这批志愿者局限性很大,首先是时间不自由,“像交通志愿者,我们原打算采取划片区的办法,不同片区由不同单位的志愿者包干。结果大家意见很大,例如让他们在上班时间来指挥交通就很不现实。” 让喻红想不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推广普及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2年,博罗县组织“学习传统文化千人培训计划”。正是这个计划,让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在民间收获了实效。《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博仁文化志愿服务队培育讲师队伍宣讲传统文化受追捧发表日期: 15:00:10 出处:东江时报 编辑:博罗县委实践办
本帖已被锁定,不允许对本帖进行回复
48小时热门
e京生活超市
¥230¥1866
¥17.5¥102
¥24.5¥1461
¥48¥3872
¥32¥25.68
¥27¥21.621
¥18¥9.922
¥12¥9.381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