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离岗位的讲话领导岗位怎么变成“吃空饷”

您的位置:>>
对关于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的思考
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www.
对关于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的思考
□ 文∕刘国强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不时在网络等媒体上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从2005年以来各级政府一直都在下大力治理,但从各项整治措施取得的效果来看,总体并不尽如人意,&吃空饷&犹如割韭菜,割了一茬又很快冒出一茬。当前,各地正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正风肃纪&中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情况,作为&四风&问题之一,开展专项整治,向&吃空饷&发出&最后警告&。干部&吃空饷&屡禁不止?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到底又是如何造成的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清理&吃空饷&工作提出如下思考及建议。
一、&吃空饷&表现形式及危害
综合近年全国各地查处情况来看,&吃空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被开除、辞退(解聘)、本人辞职(辞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或已被有关部门查实宣告失踪等情况,应停发工资,仍领取工资、津补贴的;二是旷工(含因公外出、请假期满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按规定应停发工资、津补贴而仍领取的;三是虚报人员或聘用他人顶岗,骗取财政工资、津补贴的;四是擅自签订停薪留职、带薪留职等协议,仍领取工资、津补贴的;五是已经调离未办理核减手续,同时在两个单位领取工资、津补贴的;六是在职人员已亡故而未办理相关手续,仍领取工资、津补贴的;七是离退休(职)人员已亡故未办理相关手续,仍领取离退休(职)费的;八是其他&吃空饷&的情况。
&吃空饷&的危害不可低估。从本单位来说,干部&吃空饷&危及到单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整个单位的工作绩效。从大的方面来讲,严重增加了财政负担,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流失,损害了公众利益,同时也制造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扰乱了分配秩序、助长了不正之风、损害了政府形象、增加了行政成本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增加了考核管理难度。
(一)领导存在&好人主义&。有的单位领导胆小怕事,怕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或者是自身在作风上、工作上过不得硬怕检举揭发、告状;又或是缺乏处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无法&摆平&。导致一些&背景&复杂、或者蛮横霸道的人不受纪律约束,长期我行我素,只要待遇、不干工作,长期无人过问也不敢过问。
(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在监督上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存在权力受不到应有制约和监督的问题,存在组织人事制度以及财务制度等被亵渎的问题。存在领导&一手遮天&的现象,上不上班,签不签到,都是领导说了算,外界人员根本不清楚是否到岗上班情况,存在庇护和利益链情况。
(三)查处力度不够完善。目前,清理&吃空饷&基本上是靠发文件作安排,要求各单位自查自纠,然后坐在办公室等着各单位上报清理情况,这样一来又只是一纸空文,不能落地有声,收效甚微。缺乏足够的决心和勇气,缺乏雷霆手段,即便相关单位有吃空饷现象,不清楚不明白也无法处理,有的即使是知道了,也是一拖再拖没有做相关处理,形成了客观上的纵容。
(四)工作安排有楚才晋用现象。有的单位领导在安排工作问题上没有根据人与事、人与职、人与责等&量体裁衣&安排工作,使有的工作人员在岗位上没有用武之地,无事可做,导致&闲置&、上班自由,在事实上形成了&吃空饷&现象。还有部分年龄较长者,倚老卖老,成天不做事,作息制度对他们来说毫无约束。
(五)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没有相关配套制度与&吃空饷&直接对接,导致&吃空饷&查处无法可依、惩处过轻,一般是警告处分、扣发部分工资、津补贴或者绩效等软手段,真正开除、辞退的较少。
三、对策建议
对于&吃空饷&,只有彻底清查、严肃处理,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根治吃空饷现象,才能维护法纪、凝聚人心。
(一)建立人员信息公开制度。一是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采用定岗定职定人的方式在政府网等公众媒体上公示单位人员名单,一个萝卜一个坑,打造阳光编制,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在单位建立工作人员信息牌,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个个有岗、人人有责对号入座。三是对人员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在人员编制管理上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二)建立长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一是细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配套制度,建立月、季、年度考核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日常工作核查;二是创新签到制度,可利用现有的政务内网建立起县域考勤管理系统,每个单位的签到情况采用数据库统一管理;三是规范请销假制度,对长期请假外出人员必须报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同时报编制部门备案,同时要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鉴定证明,并在工资制度上执行长期病假待遇;四是规范离退休制度,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应该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五是规范任职行为,编制与任职均应在同一单位,不得有张冠李戴的行为。
(三)建立长效的监督协调机制。一是在面上加大清理&吃空饷&工作的宣传,让群众人人知晓&吃空饷&行为;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可采取实名举报、有奖举报等形式,构建起内部监督举报和群众外部监督举报平台,成立专门机构受理相关举报,并对举报人相关信息进行保密;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纪委、组织部、财政、人力社保、机构编制、审计等部门相互配合,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查出的问题要下狠手出实招,及时查纠。
(四)建立严肃的惩处机制。建立起惩处&吃空饷&的相关硬性配套制度和法律法规,使在处理&吃空饷&问题上有章可循。以追根溯源的精神,按照一查到底、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追究,对&吃空饷&者要严肃处理,收缴&吃空饷&所得,并根据《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条款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同时对&吃空饷&单位领导进行行政问责,建立与&乌纱帽&挂钩惩处机制。
(五)建立查处&吃空饷&的决心。查处&吃空饷&不是缺办法,而是缺决心,浙江的&永康模式&值得效仿,永康市政府决心大、措施实、一刀切、不留口子,有动真碰硬的决心、勇气和魄力。要敢于深挖严查,不畏惧强权势力,严肃处理那些利用权力为亲属、熟人等提供吃空饷机会的领导干部,从权力源头上,铲除&吃空饷&滋生的沃土,杜绝&不上位、先占位&的权力垄断。
(作者单位:秀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Copyright & │HRSS.│││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版权所有: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信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一号│邮政编码: 401147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近期将在全国集中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治理行动。国务院19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治理范围涵盖从中央到县乡的机关事业单位,治理内容包括虚报人员套取财政资金等各种名目的“吃空饷”。
    这意味着,一场全国范围的集中治理“风暴”已经展开。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腐败
    从一些地方及有关部门披露的数据看,“吃空饷”并非个别现象。在近两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国不少省份清理出的“吃空饷”人员,都达到了上万人,30个省份共清理清退“吃空饷”16.2万人,涉及财政资金84亿元。
    “这只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报出来的数字,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这些,造成的财政资金损失也更加严重,已经成为蚕食财政资金的黑洞。”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
    白景明分析,“吃空饷”不仅仅是“饷”被凭空吃掉了,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也多支出了一块,因为公用经费是根据编制人数按一定标准下拨的。人均经费标准各地不大一样,大约每人每年3万元左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
    此次治理“吃空饷”将涵盖全国从中央到县乡的机关事业单位,治理内容包括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财政资金,以及在单位挂名不上班、已终止人事关系但仍领取工资津补贴等各种名目的“吃空饷”。要坚决追缴资金,核减单位编制和预算经费,严肃查处责任人。
    对于国务院重拳治理“吃空饷”,社会反响强烈。记者在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公共财政资金来自于广大纳税人,怎么能用来养闲人呢?此外,把违规进来的人清理出去,才能把岗位留给更优秀的人。
    “‘吃空饷’不仅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腐败,绝不能姑息容忍。大力整治‘吃空饷’,斩断伸向财政资金的黑手,对于我们建设廉洁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白景明表示。
    背后都有“权力”的影子,治理“吃空饷”更要问责“发空饷”
    “‘吃空饷’的形式与手段虽然五花八门,但背后总能看到权力的影子。”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认为,造成“吃空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缺失、管理松懈的问题,但根源还是滥用权力。
    以在编不在岗的情况为例,有的是已经调离,但没办理手续,属于制度管理不严;但也有不少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安插自己的亲属“吃空饷”,甚至有领导的子女高中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安排进单位领工资。
    实际上,一个单位编制人数有多少,哪些人在岗、领不领工资,这些情况单位或部门不可能不知道。像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长期旷工、请假但工资照领,受到刑事处罚工资却未按规定停发等情形的发生,都绕不过人事、财务部门和单位领导。这些现象之所以能畅通无阻,里面还是牵涉到权力与利益的问题。
    “‘吃空饷’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缺乏约束导致的。因此,治理‘吃空饷’更要问责‘发空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和彻底铲除这一不良现象。”胡怡建认为。
    关键是完善制度,加大人事、财务等信息的公开力度
    “整治‘吃空饷’ ,建立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长效机制,需要多管齐下。既要完善制度、堵住管理上的漏洞,又要加强权力约束,把权力装进‘笼子’里。”白景明表示,无论是个人在编不在岗、挂名不上班,还是单位虚列编制人数套取财政资金,都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任,也是相关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不得虚列收入和支出,不得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吃空饷”实际上就是一种虚列支出行为。对于这种行为预算法明确规定要责令其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白景明说,完善制度加强编制管理,是遏制“吃空饷”的重要一环。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是5年一定编,编制虽然定了但人员一直在流进流出,所以需要加强动态管理,全面掌握职工调出调入、长期请假以及死亡减员等信息,及时调整编制和工资发放。同时,还要详细了解编制外的临时聘用人员情况,摸清实数,堵住“虚报冒领”的漏洞。
    “将权力置于阳光下,加大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力度,是防止腐败、根治‘吃空饷’的关键。”白景明认为,“吃空饷”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进人、用人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比如,领导“安插”哪个人进单位,哪个人不在了工资还照发,可能只是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小范围知道。由于这些人只领工资不露面,广大职工很难知晓内情并揭穿这种违法违规行为。“单位进人、用人信息每年都要向职工详细公开,单位总共有多少人,又进了什么人、分在哪个部门,哪些人调出、编制是否调整,人数、职位、名字等都要对得上账。这样,哪些人在‘吃空饷’群众就能一目了然。”白景明说。(本报记者 李丽辉)各地为何频现“吃空饷”?
专家:应启动行政问责制_惠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8,352贴子:
各地为何频现“吃空饷”?
专家:应启动行政问责制收藏
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常红)今年以来,浙江永康市、江西新余市、重庆巴南区、山东济宁任城区都相继曝出部分事业单位出现“吃空饷”现象。无论是女商人王辉吃15年空饷后,摇身一变升任副县长,还是有的官员子女长达数年“吃空饷”,近年来的“吃空饷”曝光案例屡见不鲜,但是又为何屡禁不止?引发公众的追问。
“吃空饷”是指公职人员,不上班照样领工资,享待遇。现实生活中“吃空饷”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利益黑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地区在人事、财务等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如何才能杜绝或减少此类现象,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他们一致表示,要完善人事管理机制,严堵编制漏洞,还要对提供吃“吃空饷”者加大惩责力度,上升到行政问责,甚至可以定性为腐败或渎职,给予更高的处分。
事件:全国各地“吃空饷”知多少?  “目前,‘吃空饷’的现象频现,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县、乡镇一级存在较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现象更多地存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甚至有不少退居二线的干部“在编不在岗”,成了升级版“吃空饷”。
  不久前,山东济宁有群众反映,不少财政拨款职工在家做副业开种子公司,从2007年起,济宁市任城区的部分单位存在“在编不在岗”。种子公司在职37人,从2007年起,多数职工已不再上班。而从2006年起这家公司就没有参加年检,2011年已被工商部门吊销。
2012年5月,浙江省永康市的市委机关报《永康日报》刊登了在编不在岗人员自查情况结果通报,曝光公示了该市192名因各种原因“在编不在岗”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及请长假、停薪留职、中层正职退二线等八类人拿钱不干事“吃空饷”公务员,多人请假超过20年。
2012年4月,媒体报道“吃空饷15年商人变身副县长的主角”,42岁的女人王辉,2011年6月当选为山西省文水县副县长。然而王辉从1992年开始在京晋两地经商至2007年进入政界的15年间,在县民政局"从来不上班",却一直领工资,2011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副县长。
体育界也并不平静,2012年4月,“黄穗领空饷却代表外国打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被称为“黄穗事件”。黄穗曾经“担任”湖南羽毛球中心副主任,却代表国外打球,揭出了中国体育的一些所谓“赛而优则副主任”的“规矩”。不少世界冠军退役后自动就成为地方上的“副主任”,无论自己上班与否,都不用担心丢了职位。
2012年1月,有媒体反映“山西省静乐县县委书记女儿5年吃空饷10万元”。山西省疾控中心人事科一名女科员,2011年7月从山西省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当年10月第一次到山西省疾控中心上班,却从5年前入读大学时,就每月领取由财政全额拨付的基础薪、生活补贴及住房公积金等,5年的学费亦由山西省疾控中心承担,累计吃财政空饷达10万元。经查实后,这位女科员身为县委书记的父亲被免职。
2011年,曾有媒体报道福建龙岩的“最牛公务员”9年没有在单位上过一天班工资却照发。如此等等已不胜枚举。
在中央编办曾印发的《中央编办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将“吃空饷”现象分为五种:在编不在岗的;已经调离,但不办理核减编制等有关手续的;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财政拨款的;已经死亡未核销编制的;其他形式“吃空饷”的。
此前,从媒体披露的“吃空饷”者数据惊人。湖北大冶市2001年清理出“吃空饷”人员272人;湖南邵阳市2003年年底清理出201人;四川南充市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清理出6760人;安徽亳州2004年清理出2484人。2005年9月,中央编办决定在全国对“吃空饷”问题开展全面督促检查。据公开报道,已完成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市、自治区,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2006年重庆市清理出2652名吃空饷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一年要吃掉1300万的财政经费。
原因:政府信息不透明
监管处罚力度不够
全国“吃空饷”何以如此普遍?“编制管理不严,用人制度存在问题,编制实名制无全面开展,这是执行问题。”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总结说,“地方上一些机关全面推行干部年轻化,达到一定年龄有没有提升到一定级别就让其退居二线给后边人腾位子。其根本还在于编制管理不严格,因为,只是退居二线,一般编制还占着,但有些机关借此可以安排年轻干部,至少说明编制管理存有漏洞。
“此外,借调问题也助长了‘吃空饷’现象的存在,” 吕艳滨说,“岗位和业务本应对应,但有的单位人少事多,却没有编制,就只能借调。借调制度的存在一方面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又留有绝大漏洞,给“吃空饷”、占用其他单位编制留出余地。因此,关键还是编制管理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溯本追源‘吃空饷’现象的成因有三。”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刘熙瑞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一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管理制度在制定和执行上存在漏洞,导致部分单位职工擅自离职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职等。二是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部分单位故意隐瞒职工离职、调出、死亡等情况,虚增工资人数总量套取资金留作单位自行支配。三是部分官员手中的权力异化。少数官员滥用手中权力提前安排还在读书的子女占用单位编制或长期不上班,仍足额领取工资。
汪玉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吃空饷”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与以往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中,为能够尽快分流富余人员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有一定关系。比如为鼓励一些工作人员永远离开党政机构,允许一些人停薪留职,到市场创业。也有的地方给离开党政机构下海创业的人员一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工资照发,待过渡期结束后,再停止其工资和福利。其次,一些上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往往喜欢从下级借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仍然由原单位发放,这也客观上为“吃空饷”提供一定的空间。第三,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对领导干部的年龄要求过于呆板,往往领导干部刚过50岁,就要从第一线退下来,退到二线实际等于可以自由、回家不上班了,但所有工资福利仍然按照在职对待。
“无论是人事管理部门,还是财务管理部门等,面对扎堆‘吃空饷’的尴尬乱象,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吕艳滨表示,“吃空饷”的存在反映出很多问题,但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监管缺失。另外,除了上级监管存在问题,外部监督也难以及时发挥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不足,编制实名制无有效执行。
治理:约束权力
早在2005年底,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有官员承认,一些地方“吃空饷”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日中央编办、监察部就颁布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强调要严肃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每一位知情者,都可以向监察部门或者通过“12310”举报电话向机构编制部门举报。近年来,“吃空饷”在各地又日渐“抬头”。目前,全国各地也正陆续组织编制核查工作。
“吃空饷”事件频发,从一个侧面提醒人们,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迫在眉睫。但人员编制的清理规范本来就涉及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其间存在复杂角力现象。近年来,随着各地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并着力加大清理,“吃空饷”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
吕艳滨说,“治理‘吃空饷’问题的关键是对权力约束和监督,必须能够堵住这些漏洞并同时加以完善。杜绝其发生在于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编制、经费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并加大对事业单位预算和支出的审计、问责力度。”
“具体来看,比如公职人员的选拔和考核应该更多向社会公开,让老百姓真正拥有对公职人员称职与否的发言权,让这些不称职吃空饷的没有办法再玩‘潜伏’。”吕艳滨认为,“除了完善社会监督,就是加大惩罚力度。有‘吃空响’者,就有“发空响”者。有的单位可能是未知实际情况成了‘帮凶’,对这些单位或责任人,对出现这种‘吃空饷’严重的部门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考虑定性为腐败或者渎职,甚至给予更高的处分。”
“一般而言,只要吃空饷者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原单位上班或是退还‘空饷’,基本上就可以既往不咎。此等处罚力度犹如隔靴搔痒,难达惩前毖后目的。”刘熙瑞也同样认为,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动真格”,把行政问责上升到法律层面。一经查处“吃空饷”者,单位“一把手”就地免职,连同吃空饷者以渎职、诈骗、恶意侵占公共财产甚至贪污公款等罪追究刑事责任。
“管好钱袋子才能管好人,而不是管好人了再管好钱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既然这么多人可以“在编不在岗”,那么岗位根本没有必要设。最关键要控制预算,现在财务不公开,只能通过财政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彻底地解决公务员人数扩张等问题。
“要严厉查处吃空饷中存在的腐败问题,特别是那些利用权力为亲属、熟人等提供吃空饷机会的领导干部,更要严厉惩治,从权力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汪玉凯也同样支持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在一些地方,即使不存在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但由于领导干部不负责任等造成的‘吃空饷’现象,也要启动行政问责制度,从根本上铲除吃空饷的社会环境。”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根治吃空饷顽疾还需制度给力
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让吃空饷者无可乘之机。只有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治理好吃空饷这一官场顽疾!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C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董少清
  去年,河南省公安厅在正风肃纪专项整治活动中,调整存在突出问题的领导班子120个;共辞退民警34人,开除民警22人,调离公安机关12人;全省有1439名在编不在岗人员返回原工作岗位。(来源:河南商报)
  在一个省的公安系统,就有1400多人吃空饷,看了这样的报道,确实有些触目惊心。虽然,对各地的吃空饷乱象我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但一个省的公安系统,究竟能有多大的庙,来供养这么多吃空饷的&菩萨&?
  其实,从近些年媒体频繁曝光的吃空饷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吃空饷者大多都是和涉事单位的领导沾亲带故,因为这些领导手中掌握着相应的权力。他们对吃空饷者是心知肚明,但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公开、不透明。说白了,这是一种典型的&隐性腐败&,更是一种典型的诈骗行为。这是一种利用公权力满足私利,骗取纳税人的血汗钱的可耻行为。
  笔者认为,出现吃空饷的乱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或者是不利;二是一些单位的主要责任人特权思想依然在作祟;三是一些人法律意识的淡薄。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吃空饷这一问题,我们还需多措并举,从以上几个方面下狠招、出实效。对涉事单位的主要领导或者是责任人,要给与严厉的党纪国法制裁,让他们意识到纵容吃空饷,不但不会帮助到吃空饷者,还会让自己受到惩罚和处分。此外,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让吃空饷者无可乘之机。只有切实做到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治理好吃空饷这一官场顽疾!
【一键分享东北新闻网微博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 14-01-0811:12
·&& 14-01-0209:05
·&& 13-12-2508:57
·&& 13-12-2409:03
·&& 13-12-1915:15
频道热线 024-31  投稿信箱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当前位置:
事业编制员工被迫吃空饷8年多 称遭领导报复
&&稿源:&&
  上月,浙江省某政府部门的信息中心一员工钟先(化名)将单位告上法庭,称其正常拿工资,但单位并未给其安排具体工作,被法院驳回诉请。4日,该案二审在杭州中院开庭。钟先在庭上提出,自己是因上级领导记恨,才在长达8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岗位工作,被迫吃空饷。
  1960年出生的钟先表示,自己曾是从杭州市土地监察支队工作,因为自己开发了一套先进的土地监测系统,曾接受过焦点访谈等采访。
  2000年,他是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调入浙江省某厅的信息中心,做指挥系统开发工作。
  庭上,钟先表示,2001年,他所在单位要搞一个10亿元的规划,在内部讨论会上,他提出规划中存在“假、大、空”现象,但这可能触犯了某些领导。
  2002年,他所在单位就开设了浙江大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按照钟先的意思,这个公司就是意在消化10亿的项目。
  2003年,钟先在电梯里碰到了该厅的一位领导,并将信息中心开办公司的事儿如实告知。而该位厅领导则在一次会议上就此事严厉质问了有关人员。
  钟先认为,此事得罪了有关人员,而在上述厅领导调离后,他就因为此事被架空了。
  2005年,单位突然通知钟先不用做岗位工作了,他的工作已被外包给大禹公司。到了后来,他甚至无法进入单位文印室,也没有单位网络和帐号。
  钟先说,自己没有具体工作,但每月五六千的工资还是有的。
  今天在庭上,该厅的信息中心方面表示,大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按法定工商程序正常登记的。另外,单位确实给李某配置了电脑和网络,但是网络通不通就不知道了。
  该中心负责人还表示,钟先所说“打击报复”的情况根本不存在。并称钟曾称自己在原单位受到领导打击,才在2000年来到现单位。
  庭后,双方表示愿意协商解决,法庭宣布将先协商,协商不成,将择期宣判。
标签:事业编制员工 吃空饷 领导报复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国内国际社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请调离岗位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