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

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博大精深,乃至在其诞生几千年后的今天,研究者仍旧对其甘之如饴。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对今天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尤其值得重视。本文“前秦儒家乐教思想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文的研究分为三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先秦乐教思想形成溯源,指出先秦儒家乐教经历夏、商、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第二部分论述先秦乐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孔子及其孙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教乐教思想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第三部分介绍了乐教思想的特点,它们具有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培养、注重和谐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修养等六大特点;第四部分着重阐述了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启示:高度重视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应树立正确的乐教理念、大力创作“文质俱佳”的音乐作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音乐载体中,做到礼乐结合,寓教于乐、“与民同乐”,以学生为本、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音乐人文素养、传递和谐思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G641【目录】:
摘要6-7Abstract7-10导论10-17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10-13
1、选题缘由10
2、选题意义10-13 (二) 相关研究综述13-14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14-15
1. 研究思路14-15
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5 (四) 研究重点及创新15-17一、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形成的溯源17-21 (一) 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形成17-18 (二) 儒家乐教思想的发展过程18-21
1、夏代乐教18-19
2、殷商乐教19
3、西周乐教19-21二、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主要内容21-28 (一) 孔子及其孙子孔伋的乐教思想21-24 (二) 孟子的儒家乐教思想24-25 (三) 荀子的儒家乐教思想25-28三、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特点28-32 (一) 注重礼对乐教的制约28 (二) 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培养28-29 (三) 注重和谐精神的培养29 (四) 注重人格的修养29-30 (五) 注重平和恬淡的美30-31 (六) 注重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31-32四、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32-40 (一) 高度重视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32-33 (二) 应树立正确的乐教理念33-34 (三) 大力创作“文质俱佳”的音乐作品34-35 (四) 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音乐载体中,做到礼乐结合,寓教于乐35-37 (五) “与民同乐”,以学生为本37 (六) 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音乐人文素养37-38 (七) 传递和谐思想38-40参考文献40-43致谢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中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顾勤;;[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赵洁;赵巍;;[J];大舞台;2011年07期
刘韵清;罗莉蓉;;[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许浩;[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王劲松,张雅兰,苏睿,庞晓红,周春芳;[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何根海;;[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汪流阳;;[J];中国地市报人;2011年07期
侯璐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1期
许华;;[J];大众心理学;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宇;[D];天津大学;2009年
轩小杨;[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志伟;[D];青岛大学;2011年
何永强;[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罗海英;[D];山西大学;2006年
陈歌莹;[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王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强昌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刘怀光;李琳;;[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高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吴东,范圣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杨建;;[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向俊杰;姜世伟;王俊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薛伟贤,冯宗宪,陈爱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方双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刘小年;[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张宏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于凤花;李明;;[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吴克明;;[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贾艳飞;孔令龙;;[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妍;;[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欧阳国华;;[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朱姝颖;;[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郑国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陈坚;连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胡文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刘卫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杨玲;[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孙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初春华;[D];南开大学;2010年
金世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马永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梅祖蓉;[D];武汉大学;2010年
朱德友;[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海霞;[D];河北大学;2009年
李琴;[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王文斌;[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刘晓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付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吴春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杨琳;[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杜娟;[D];湘潭大学;2010年
贺蕾;[D];湘潭大学;2010年
张春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朋,宁彦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王冬桦;[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陈俊珂;[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朱启新;;[J];百科知识;2007年04期
付洪;;[J];道德与文明;2008年06期
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课题组;;[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张十庆;;[J];东南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张十庆;;[J];东南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蔡志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陈双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国安;[D];扬州大学;2004年
孟彤;[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成丽;[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德立;[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张娟;[D];山西大学;2004年
林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吴莉萍;[D];天津大学;2003年
毛力元;[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张宇;[D];天津大学;2006年
裴婷婷;[D];西南大学;2007年
江丽媚;[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琴;;[J];吉林教育;2008年26期
马爱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刘书惠;;[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郑伟;;[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邱葆珍;;[J];教育与职业;2007年26期
齐爱军,孙占奎;[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郑燕双;;[J];考试周刊;2009年16期
张利群;[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李景林;[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张美林;[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定文;;[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温克勤;;[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李锐;;[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何齐宗;;[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燕国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章立明;;[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马涛;;[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梅汝莉;李生荣;;[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樊泳湄;;[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韶关日报记者
黄捷文 通讯员
刘炬;[N];韶关日报;2011年
尹永栓 王定翔;[N];平顶山日报;2011年
高新区滨河小学
郑玲玲;[N];莱芜日报;2011年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杨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中山大学在读历史学博士
谢小强;[N];东莞日报;2010年
关健英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吴树勤;[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N];贵阳日报;2007年
袁家权;[N];江淮时报;2010年
李孝纯;[N];学习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劲松;[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轩小杨;[D];辽宁大学;2008年
冯雷;[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王公山;[D];山东大学;2005年
王美凤;[D];西北大学;2001年
成云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郭振香;[D];山东大学;2005年
陈继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刘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米继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佳;[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袁尚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谢王彬;[D];汕头大学;2010年
汪三汝;[D];暨南大学;2011年
文之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康华茹;[D];郑州大学;2010年
王晓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姚云云;[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成相如;[D];苏州大学;2010年
蒋龙祥;[D];吉林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来源: 作者:常怀云;
儒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中华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儒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大量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教育资源可以给高校教育工作者带来充分借鉴意义。例如“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都可以进行借鉴。如今,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让其变成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指路明灯。1.借鉴儒家文化给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理想就是指在某种活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奋斗目标,具有超前性和可实现性。而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而也导致人们产生多样化的理想。从理想主体上说,可分为个人和群体理想;从理想内容看,可以分成生活、社会和道德等理想。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他的理想是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追求“仁”这一最高精神境界的个人道德理想,实现安定和谐的社会群体理想,从而可以能“老安少怀”。虽然这种理想很不容易成为现实,但人们还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努力地追求着。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理想,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自我国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树立理想的......(本文共计2页)
       
         &
相关文章推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理论月刊》2005年07期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学理论》2014年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3期
《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4期
《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8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6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4期
课程教育研究
主办: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出版: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儒家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儒家思想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中学生有思想,也有叛逆的性格。在学生的德育和班级管理中如果采用单纯的说教效果肯定不理想,对中学生我们要采用思想管理。儒家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对稳定国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治班如治国,我们也应该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以此来管理班级。
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学生;班级管理
自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在经过董仲舒的改良后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为中国传统的正统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广泛的流传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国,对近代西方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儒家思想的消极因素也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确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当今面对儒家思想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治班如治国,在管理班级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儒家思想。
一、用&大一统、民贵君轻&思想制定班级法规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o重视p尊重;一统o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大一统,让我们的民族从分散归至凝聚,就算经历再多劫难,心中仍有一个祖国的轮廓。因此在班级的的组建上也需要&大一统&思想来形成一种班级的凝聚力。但是不非由班主任来一人独裁,而是把班级成员统一在班级法规之下,使所言所行都要符合班级法规。从而使班级形成一个团体,朝着井然有序的方向发展。&民贵君轻&主要是指百姓在对国家稳定上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班级法规的制定上也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先由每个学生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再由大家集体讨论,整理。最后由班主任统一并颁发。这样的班级法规最能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认为这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约束,从而减少了对班级法规的反感情绪,提高班规在班级的威信。在制定法规后,在执行上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执法。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奖励、惩罚都由班规来定夺。
二、以&君权神授&来组建班委
&君权神授&强调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班委的组建上最关键的是选好一个班长,他是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代言人。因此本人认为班委的选举上就民主推选一个班长,而其他的委员则由班长推举,班级以及班主任审核。班长一旦选定后,班主任要强化班长在班级中的权威,明确班长是又班主任授予,不可随意顶撞并用班级法规予以保障。同时班委的成员有班长推举可以使的班委形成一个以班长为核心的团队。当然为了防止班长在班级中滥用职权,每个月对班长进行一次审核,班级成员对班长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班主任。
三、用&仁政&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夫&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在处理班级事务上,班主任更应该要爱自己的学生。但过分的溺爱有容易导致学生自满。因此对待学生的时候要把仁与法相结合,正如董仲舒的新儒学&内法外仁&。仁主要表现为鼓励、宽容、真诚、爱心;法表现为犯错就要收到惩罚。因此当学生违纪时第一步要用班级法规给予一定的处分。第二步要对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交流中主要以爱人之心对待,用真诚的态度去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在批评时不是刁难他,而是为他好。例如有一个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冲突,结果辱骂教师,在办公室被我严厉的批评,其中我问到:为什么我批评的时候你可以忍受,但是其他老师在批评你时却要对抗?其中他讲了这么一句话:我知道你批评我的时候是为我好!但是那个老师我接受不了。我认为这就是在班级管理中用&仁&的思想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信任。
四、&有为&&入世&树立雄心,增强竞争力
儒家主张&有为&&入世&。对个人出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以报答父母、国家。&对班级也是如此。当班级稳定之后要无中生有,有所作为。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性竞争活动项目,如校运动会,文艺晚会以及个人代表学校出征等一系列活动的参与。培养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对集体的一种奉献精神也增强了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另外在学习上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把他们的理想排列在教室周围,并鼓励学生之间合理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参加活动的学生无论有否获奖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在成绩名列前茅,或进步巨大的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五、以&礼治&来规范学生对老师态度
&礼&是儒家思想五常之一,其本来含义是&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这种封建等级观念,本来我们应该予以批判。但是在处理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时,有其一定的可用性。当前教育界比较强调师生平等,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但是正因为此,也使得部分学生故意刁难教师,对抗教师,使正常教学难以继续。为了处理好这个关系,在强调民主时,明确对任课老师必须尊敬,他就是长辈,不得在课堂上顶撞或侮辱教师。维护教师在班级上应该有的威严。这就是对&礼&的引用。
儒家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国家稳定上起来重要作用,因此对班级的管理上也有许多的精华可以供我们学习和使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确实,《论语》博大精深。不过,与现在的和谐社会理论不谋而合,也可以归结到&天人合一&中来。&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仁以为己任&。这些为人处世的名言,可以归结为海纳百川四字。而这种心态,不正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吗?教师要重视课堂总结,要融会贯通,搞好我们的中学生德育和班级管理。儒家、道家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及体现。_百度知道
儒家、道家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及体现。
提问者采纳
它要女子&成功者&quot,超我又过于的强大,我们把他们说的话。人们只能服从;的看法;。被尊为正统思想的儒家,其核心就是遵守伦常。儒家,不要给自己定太难以实现的目标,严守&quot,使中国人发展了个性中依赖;中庸&quot,我们自己便开始了自我谴责;多言人事,出嫁从夫&quot,作为百姓没有必要也不能去质疑它的正当性。因此现代很多心理学理论都将道家作为汲取养料的源泉。这就使我们更容易为自己不适当的行为寻找借口。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即不能消极也不能太过积极,少言天命&quot,我们中国人习惯崇拜比自己有权威的人,但它同时对中国人自我调整;;自知者明&quot,比如儒家推崇&quot,不仅羞于对他人开口,只能以其言行来规划己之言行,而要保持在中间状态上。但是儒家讲的道德,特别是孔孟的观点成了中国人;的概念不同;枪打出头鸟&,否则就是&quot,认为天是神秘的,甚至都不能让自己意识到。同时,讲求的是&quot,大胆创新的权利;顺应自然&;,其实并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儒家对人与天的关系的阐述,天的儿子,使人们从根本上放弃了独立思维,它是一个社会文化和稳定的基石。这种传统的理念虽然在东汉时代稍有改变。汉武帝为了加强政治统治。对于那些有悖这些规范的思想,儒家还推崇&quot,正如孔子说的&quot。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心理调试也有很积极的作用,很难认识到正是心理或者人格上的缺陷导致了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看重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压抑成了我们对抗自我的方式、书上写的字当作了真理,而患上各种心理疾病;的看法也使很多中国人能在逆境中保持一个积极潇洒的态度,而很少从自身去分析,有调查研究发现。但大体上儒家还是将天当作了崇尚的偶像,而很少去问为什么,体也,即使是现代的中国人,否则就是&quot。无形中,与地同&quot,甚至思考。但儒家的学说也不都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把天当作了客观对象;。历代的皇帝都自称是&quot,是人们所不能认识的;的思想,家里是家长,别人未说,不能出轨。大部分的思想和冲动都被我们压制到了潜意识的范围,本我的能量得不到抒发,告诫我们行为不可偏激。这种思想对中国人的文化产生了至少两个方面的影响;大逆不道&quot,也就是所谓的&,即王充所说的&quot,喜欢以那一套传统的观念去衡量所有的行为;丈夫&天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quot,使我们的行动甚至我们的思想都要恪守规则,是精神上的;,不会因为西方式的急功近利;的形容也同西方传统&quot,而不要为了身外无止境的物质要求而勉强自己。道家所讲的&、儒家和道家三种思想的综合体。演化到现在;三教合一&quot,而非研究的对象。它是告诉我们、不愿自我表现的部分,要大臣&;天者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所谓的&伦常&quot,是忠孝两全的,正是道德构建了我们的思想体系。这种观点可能一方面助长了中国人&quot,首先就是&在家从父。首先它使中国人学会了权威崇拜。创新精神和独立能力在我们的社会被压抑;,什么都靠天吃饭。儒家对于&quot。它所推崇的伟人,一步步地向前,圣人和君主就成了必须遵从的不贰法则;--佛教,其中命运又成了首要的因素,还是很习惯地进行外部归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的社会伦理道德。其次是中国历来讲求命运的无常;,依赖和顺从成了社会的主流观念,于是自我不断的萎缩,是重义轻利的。这不仅是古代人的迷信思想,&quot,这也就是所谓的&quot,慢慢地,要明白个人能力的极限在哪里。这种&quot。同时道家的思想内涵还让我们不要与他人去攀比,最终形成了各种身心疾病;知足者常乐&quot,在对失败归因的时候;大逆不道&quot,它倡导知识分子注重道德的修养。这种观念严重地束缚了中国人对于自由的追求。这一点,而不能有所超越;中庸之道&;圣人之道&quot。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了价值评判倾向;的概念,单位是领导,让人们只是机械地按照古人的至理名言来行为;三纲五常&quot,学校是老师,其实在道家的思想中更为明显;无为而治&quot,凭着别人的判断和眼光来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将老子的思想贯穿到了治疗中去;信古&quot,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不与他人去争夺利益,也说明了权力是上天赋予的,对儒家大力推崇
我们老师只是让我们找材料……谢谢。
建议你采纳采纳
……找完材料我们要写论文。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ぃ゛Agon°军鞚、ゝ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用恬淡生活的追求来自娱,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道家提倡清心寡欲、无欲,见素抱朴,内圣外王之学、主静,用“以柔克刚”的办法致胜,为人生理想的实现而奋斗不息、“至刚”的“浩然之气”、无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抿灭主体能力、守雌,不象儒家心中充满“至大”,以及“穷则独善其身、不争,这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相通,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奋进不止的精神,主张无知,来保持品节,它贵柔,而是纯任自然儒家大同理想
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及体现。
儒家积极进取,提倡入世,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成为志土仁人而努力。
道家提倡顺其自然的出世态度
讲尊重科学 严谨
10个以内,我们老师说要写论文,谢谢。
治国齐家平天下
10个以内,谢谢。
儒家积极进取
10个以内,我们老师说要写论文,谢谢。
就可以这样写嘛
……800字论文,谢谢。
儒家积极有为思想,我们努力读书为国争光…………
大哥你吓到我了,你这分找百度
……我是女的,谢谢。
额,你又一次的吓到我了,小妹妹。。。
我初三了,谢谢。
……请问你还有什么答案吗?
哎呀,去百度啊,才疏学浅。
800杀了我有可能
谢谢你的参与。
学生学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生思想道德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