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舰载武器雷达的问题

当前位置: >>
中国舰载相控阵雷达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作者:angadow
“海之星”——H/LJG346型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早在1989年11月,海军舰载雷达研讨会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十四所(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召开。会上,为了满足舰载环境和使用要求,使中国海军装备上一个层次,十四所舰载雷达科研团队提出了研制舰载相控阵雷达的构想,这个构想被不少与会专家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完成,但却得到了对先进军事科技具有敏锐嗅觉的海装电子部专家和领导的认可。因为舰载相控阵雷达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相控阵雷达具有多种功能,一部舰用相控阵雷达可以代替一部警戒雷达、一部目标指示雷达、几部跟踪雷达,将使舰上雷达天线配置上的矛盾和信号相互干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另外舰载相控阵雷达可以与区域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紧密配合,构成有效的对空防御作战系统,能抗击空、海多目标、多方向、多批次的饱和攻击,同时舰载相控阵雷达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系统反应时间短,自适应能力好,抗干扰能力强,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空然袭击的战场环境。舰载相控阵雷达与舰用指挥控制系统紧密配合后,将构成一套新型指控系统,突破了传统的作战系统与各分系统相对独立松散耦合方式,而形成整体性强的紧密耦合优化组合方式,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舰艇的作战能力。
(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军图连连看
在线投稿邮箱:
值班电话:工作日 010-:00-18:00)Copyright (C)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10164号 京ICP备号英国下一代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进展(图) ―
国际防务快讯 ― 国防科技信息网
中国最权威的国防科技信息的专业门户 国际军事新闻 国内军事新闻 热点军事专题 中国独家的军事图片 军事视频
英国下一代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进展(图)
580)this.width=580;" onclick="window.open(this.src);" src="http://old.dsti.net/upfile/Sbj_002/_15_49_32_1E0.jpg" border=0>[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报道]BAE系统公司的综合系统技术分公司计划于今年5月份向承包商的试验基地交付首套试生产“桑普森”多功能雷达(下称P1雷达)。第二套试生产的雷达(P2雷达)将于8月份装备在“长弓”号制导武器试验驳船上。第三套试生产的雷达系统(P3雷达)将在2006年的下半年交付给位于朴次茅斯附近的海上集成与保障中心(MISC)。首部生产型“桑普森”雷达的交付工作有望于2007年初进行,比原计划迟了12个月。 “桑普森”雷达是一型工作在E/F波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英国版的舰载主防空导弹系统(PAAMS)的核心组成部分。PAAMS将装备在英国皇家海军新的45型驱逐舰上。 PAAMS由MBDA公司的英国子公司UKAMS公司研制,同期,意、法版的PAAMS系统也在研制中。其中,后者配置的多功能雷达为Selex Sistemi Integrati公司的EMPAR相控阵雷达。除了“桑普森”雷达外,PAAMS还包括“紫菀”-15和“紫菀”-30主动雷达寻的导弹,48单元的Sylver A50垂直发射系统,S1850M远程警戒雷达和英国专用的指挥控制系统(执行威胁评估,武器分配和导弹制导管理)。 “桑普森”多功能雷达采用了双面旋转阵列天线,内置于碳纤维复合球形抗风雨雷达罩内,每个阵面包括大约2600个辐射单元(每个砷化镓收/发模块有4个通道)。该雷达能够提供监视、跟踪和导弹中程制导支持。 BAE系统公司Insyte分公司负责向PAAMS计划提供“桑普森”雷达,该全尺寸工程研制和初始生产合同于1999年9月由UKAMS公司授予,价值约为2.61亿美元。该合同内容包括“桑普森”雷达的设计和工程研制;试制三部雷达;为45型驱逐舰生产一部雷达;以及交付相关的维护培训设施。 然而,MFR研制计划由于受到工艺设计问题的影响,试生产工作延迟了18个月。2005年,英国海军对“桑普森”雷达计划进行了审查,分析了计划延误的原因和相关的时间和风险因素,重新调整了计划进度和交付时间。 根据BAE系统消息,P1和P2雷达目前已在BAE系统公司Insyte分公司位于英国南海岸怀特岛的雷达开发与制造厂的试验塔内完成了测试与鉴定工作。 根据修订的计划,P1计划于5月份交付给位于坎布里亚郡的承包商试验场。在此之前,UKAMS已经利用其位于Filton的初步集成试验场在实验室环境下把P1雷达与指挥控制功能进行了集成;在2004年3月进行的联合集成测试见证了作战管理系统、PAAMS指挥控制系统和多功能雷达集成工具实现了联合运行。 P2将被运往朴次茅斯(英国港市)海军基地,安装和集成在“长弓”号海试平台上。根据修改的PAAMS计划,安装了P2雷达的海试平台将于月份驶往法国南部的土伦,并于2007年中期在那进行首次实弹试验,总共将要进行4次实弹试验。 第三套试生产雷达将在2006年的下半年交付给位于朴次茅斯附近的海上集成与保障中心,以支持45型舰的作战系统集成工作。 45型舰计划于2009年5月服役。虽然首部生产型“桑普森”雷达的交付延迟了1年,但英国国防部正在极大地避免45型的服役时间受到影响。(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吴镝)
[]  []  []
国防科技信息网
& 2006 - 2015 版权所有深度:中国老式舰载米波雷达具备理论反隐能力|米波雷达|反隐身|HLJQ-517_新浪军事
深度:中国老式舰载米波雷达具备理论反隐能力
中国海军深圳舰上的米波雷达
  中国海军常见的舰载对空警戒雷达,因其具有一个硕大的“八木天线”而备受争议,所谓“八木天线”, 源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东北大学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O两人发明了这种天线,被称为“八木宇田天线”,简称“八木天线”。中国海军装备此八木阵列天线的雷达,即为H/LJQ-517型对空警戒雷达及其发展型号。
  防空警戒雷达是防空作战系统中的最主要探测手段,是先期预警、发现敌人空袭的有效方法,是取得先机、决定战斗胜负的重要一环。但是,防空警戒雷达同样也存在被反制的问题,现代战争中,突袭方往往都是先摧毁对手的警戒预警雷达,让对手成为聋子和瞎子,让战场变成对己单向透明。常见的对警戒雷达反制手段主要有:电磁干扰、反辐射导弹攻击、隐身目标突防、低空突防等等。故此,保护自己、发挥性能、打击目标就成为各型防空雷达的关注重点。
  防空警戒雷达常见的有米波雷达和微波雷达,两者之间各有长短。
  微波雷达对目标的测量精度要优于米波雷达,近些年,微波雷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取代米波雷达的趋势,但此文重点在于米波雷达,故对于微波雷达不展开叙述。
  米波雷达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恶劣气象条件下,能穿透云雾和雨水。对于遮挡物后面的电波阴影区的目标,米波雷达仍有一定的探测能力。
  米波雷达的一个长处就是具有对付ARM反辐射导弹的优势,其大致原理是这样的:反辐射导弹因受载体及空气动力性能等方面的考虑,弹体直径必然有限制,不可能将弹径设计的很大,通常而言,现代的ARM反辐射导弹最大的弹径约为40厘米。而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要能够精确搜索和跟踪目标雷达,其天线的口径至少要大于一个波长,在对付米波雷达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无法对付米波雷达。当年美军空袭利比亚时的战例就是较好的注解,美军发射了大量ARM反辐射导弹先行攻击利比亚的防空警戒雷达,几乎完全摧毁了利比亚的防空预警网,而唯独只有一部米波雷达逃过ARM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米波雷达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理论上,米波雷达可以探测到隐身目标。现代主流作战飞机,基本都采用吸波材料涂层,用来减小目标雷达截获的截面积,而这种吸波涂层对米波雷达而言,基本是毫无用途的。飞机采用的谐振吸波材料涂层的厚度只有达到雷达波长的四分之一至十分之一才能发挥隐身效果,而米波雷达的波长较长,在飞机上要达到这样厚度的吸波涂层是无法实现的。同样,因为米波雷达的波长可与飞机的几何尺寸相比拟,通过采用外型设计来实现隐身的飞机,仍可以被米波雷达有效探测到。比如美国空军的F-117隐身战斗机,对于2至3厘米波长的雷达,其RCS雷达截面积约为0.1平方米;而对于米波雷达,其RCS雷达截面积约为1平方米。
  中国海军所使用的对空警戒雷达开始研制于上个世纪90年之前,早期的型号为517,后续发展出517A型和517B型。517B型在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可靠性和操作性上,较之前的517和517A型有较大的提高。517雷达大量装备中国海军的主战舰艇,成为标准配置,还装备于一些出口型号的作战舰艇上。
  517雷达可装备在1000吨以上的舰船上,也可用于陆地、海岛及沿海的防空警戒;舰载517雷达可承担母体舰或舰船编队的中高空的远程警戒任务。517雷达由天馈、发射、频率综合、接收、信号处理、终端、监控处理、伺服等分系统组成。可接入作战指挥系统,提供远程空中目标的预警信息。
  517雷达最大发现目标距离超过300公里,覆盖360度方位范围,具有干扰分析自适应频率捷变能力,天线阵列扫描一周(360度),可同时处理大于500个目标点迹,可连续24小时开机,操作手1名。517雷达在220伏供电时,整机功耗小于3Kw,不及一个家用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功耗。
  随着中国舰船电子设备技术水平的发展,性能更高的新型警戒预警雷达将会出现,517雷达会逐渐被取代,这是中国舰船技术进步的必然,但不是否定517雷达在中国海军警戒预警雷达中历史地位的借口。(作者:鼎盛论坛pop3)
(新浪军事)
(编辑:SN087)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查看: 1114|回复: 0
中国国产舰载相控阵雷达为何加装“弧形挡板”
& &&&新军事消息:是进步还是落后――国产舰载相控阵雷达加装“弧形挡板”。这是近一段时期网友们讨论的比较热烈的问题。
& & 其实无论是美国的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还是国产的**型有源相控阵雷达,雷达板本身都是平面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认为弧面阵比平面阵好或是反之的推论,在这里都是不着边际的说法。因为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阵面的外形工作方式的异同,而是散热方式的不同才导致了中外舰载相控阵雷达在外型上的差距。
& & 众所周知,相控阵雷达是由成千上万个t/r组建和晶体管构成的,而恰是这成千上万个组件和晶体管就构成了巨大的发热体,因而能否有效的对雷达进行冷却就成了研制相控阵雷达的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
& & 如果我们选择的冷却方式合适,提高冷却效率,降低功率晶体管的结温,使成千上万个晶体管可以长期高效的工作,即可有效的提高雷达的性能,请大家注意,舰载相控阵雷达工作在海上这一特殊环境中,有别于陆地环境,这里再提一下170未来是装备南海舰队,对于西沙南沙热带环境,关键部件降温便更加重要。
& & 美国的spy-1型无源相控阵雷达采用的即是风冷的降温方式,国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样采用风冷的降温方式,sampson与荷兰德国的Apar也是采用风冷的降温方式,(以上舰载相控阵雷达全部工作在E/F波段)这似乎已成为了现代舰载相控阵雷达的一个显著特点了。在这里很明显,降温方式最好的要数德国和荷兰的相控阵雷达,因为人家的雷达个头比较小,所以可以安装在桅杆上,流经桅杆的风力较大,因而降温效果最好,工作环境也好,工作更稳定!
& & 其实大家由目前国产891试验舰相控阵雷达图片所反映的上侧壁上的一大堆导管,即可推知我们的相控阵雷达是主动阵了,道理很简单,主动相控阵雷达每一个t/r组件都是发射源,很明显的这就要比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工作是产生的热要高,由此冷却问题便更为重要对于国产舰载相控阵雷达,进一步讲国产**型舰相控阵雷达采用的是风冷模式。而那些导管便是送风管路。
& & 国产***型有源舰载相控阵雷达采用静压箱孔板送风方案,这种方案是天线罩和发射板之间的空间形成静压箱,于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的“弧面阵”,其实他的真实名字叫静压舱,而阵面本身依然是平面阵。
& & 在静压舱的侧壁由若干孔型(大家观察一下图片,在雷达罩子的四周都会发现一些发白的小孔,那些小孔既是用来进风的)当然t/r组件进风口也带着小孔,只是罩在罩子里面大家看不见就是了)
& & 大家注意以下botherfour同志拍摄的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大尺寸图片,在雷达罩子的底部还有一个绿色的管状物,被绿色的防雨布遮盖着,大家千万不要忽视这个细节,这不是工作的脚手架,而是相控阵雷达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风机
& & 风机的作用我想就不用我再来向大家解释了吧,至此国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所谓“弧形阵”的面纱被揭开了。
& & 评价:
& & 关于以上我所提到的那个叫风机的东西简直就是奇丑无比,严重损害了“板转”的整体形象,也反映出我国在工业外形设计上的巨大不足,由此从外型角度打分,在现役几型舰载相控阵雷达上外形设计最漂亮的要数Apar,其次是spy-1,sampson,最后才是国产舰载相控阵雷达。
& & 但有介绍称,这种特殊的设计使得相控阵工作时降温效率非常高,而且使的内部某些部件的重量减轻,与国外同类型相比,单在阵面重量这一项就减轻了2.73吨,单面成本比过去节约了40多万。特别是散热效率比过去提高了4.6倍,这可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对于军舰来说降低设备重量是很有价值的),14所为该舰载相控阵雷达专门研制的某冷板,获得了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2等奖。我看就再给每人发一辆中华好了!
& & 邓小平说,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这里我说:不管啥样的板转,拍下飞机导弹就是好砖。
& & 最后,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关于对目前在役的舰载相控阵雷达性能排队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处理数据能力,到工作稳定性,再到功率、工作模式,以及作战软件的开发应用水平,还有相关导弹的配合程度。只能比较客观的说国产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性能上超过了spy-1的早期水平。应该与德荷的apar处于同一起跑线,又因起步较高,发展前景巨大。(sampson无源相控阵雷达尚未服役暂不评论)有望全面超越spy-1后期型(美国正在研制舰载主动相控阵雷达an/spy-2预计年问世),代替无源相控阵雷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第一步是走对了,就看下一步的发展了!!
Powered by刚看了柯南2013剧场版,舰载雷达能探测...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刚看了柯南2013剧场版,舰载雷达能探测到电波表的信号么?
+ 加入我的果篮
远洋航天测控工程师
没看过该片,不知道具体情节设定。被 at来了就说说吧,如果说从手表只接受授时信号不发射信号的角度来说, 确实从电波表的原理上,是没有办法定位,GPS就是个典型例子(北斗不是),即使发射信号,你要利用舰载雷达来完成这个任务,在信号的频率上差距也非常大,不是一个波段的,不好使。这和你带个收音机身上,对救援方是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是一个概念。在这个方面,大家说的都很到位。不过,我们假设一个概念,就是利用雷达的反射搜索功能,因为表上金属较多,反射的搜索雷达信号强过海水,再假设雷达灵敏度够高,搜索够仔细,也不能完全排除会出现一个稍微强一些的亮点,比其他海浪等引起的反射好处在比较稳定,再假设雷达有一定的一直水花杂波的处理能力。再假设反复搜索并对信号进行积累增强,是有可能从浪花中分辨出来的。当然,这就和搜索一个铁片、铝箔什么的是一个意思了,与电波不电波的表没有关系。没看过片子,手表是在人手上的吧,那么有人体的反射又会强过海水,虽然总体来说有效反射截面和反射物不大,但总是有的。那么,还真有找得到的可能性存在呢。------------------------------------------------------------------反复看了一下,原来SPY-1D雷达是宙斯盾上的雷达啊,分辨率高,搜索能力强,愿意搜的话确实能够识别出来。但是SPY-1A按照网上有有源和无源两种工作方式之争,SPY-1D雷达无具体数据,如果被动式雷达,那么,不行,如果是有源的,那么,有可能。(感谢
指出的错误,已改为被动式雷达,即无源雷达,非无源相控阵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是有发射机的,只是统一的发射机,而非分布到每个单元的)------------------------------------------------------------刚看到 的贴图和说明,用船速、航向、洋流和风向估算一下位置范围吧,赶紧开雷达搜,就不要等5点钟了。我觉得,柯南的意思是利用被动式雷达的搜索能力来获取手表在自动校时时产生微弱的电磁反应信号,正如 所说,压根不在一个频段上,搜个屁啊,这样的话,我估计小兰基本上被坑了。(不过物体尤其是导电和带电工作的,都会造成电磁场的畸变,只有大小问题和能否被探测到的问题。我现在就在关注研究一种针对法拉利笼屏蔽效应而进行无损检测的技术,利用畸变现象来获得数据,技术上是可行的,实现上是困难的)-----------------------------------------------------------就SPY-1D雷达作用距离的问题,SPY-1D对海和低空是45海里作用距离,按照平方米标准计算,对手表大小的目标的作用距离,折合就是11公里左右。因未查到具体参数,从知远防务上查到2008年Artisan雷达可跟踪20公里内台球大小目标,那么发现台球大小目标的距离就会超过20公里。台球尺寸是5.25到5.7厘米,西铁城电波表表盘直径是3.8厘米,面积差距为2.25倍。假设spy和Artisan性能相当,那么对手表的跟踪距离是8.9公里。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型4航速最高30节,正常航行20节,约37公里,按电影里落水时间做15分钟计算,为9.25公里,理论上讲这个距离是可以被发现并被锁定的。SPY-1的特点是数据处理能力强大,能够将目标从干扰中分离。从这些角度讲,发现一个距离10公里以内,漂浮在水面的手表,是具备技术基础的。
那啥我来补充一下具体情节给还没看的人,求不折叠。。一开始的铺垫是这样,大家到军舰上参观,光彦借给小兰一块手表,这是一块防水而且可以通过电波校准的手表:在之后的情节中,小兰和潜入舰艇的间谍打斗,在此过程中被那个人推下军舰落入海中。而这件事情军舰上的人是过了差不多十几分钟之后才知道的,由于海浪的问题,这时候小兰可能漂到的地点范围很大,搜救困难,而且马上就要天黑了,柯南突然想到小兰戴着那块手表,于是就建议利用军舰上的雷达在下午五点手表利用电波校准的时候寻找手表的信号来定位,并最终通过这个方法探测到了信号,救了小兰。(当然中间洗衣机君的爱的呼唤这种不科学情节就先忽略不计吧= =)然后就是,电波手表其实就是有一个电波接收装置,像是收音机那样,但没有发射装置。接收的频段大概是在几十kHz:由此看来卡时间至少是没什么道理= =我感觉希望比较渺茫,求高手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学士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电波表是无法发射信号的。另外指望手表内部微弱电信号产生电磁波以及手表反射雷达信号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海事雷达不同于其他雷达的地方在于,为了避免海浪反射雷达回波,造成虚警(雷达将海浪识别为目标),雷达的回波信号都需要进行虚警处理,也就是将回波值设定在以距离为函数的阀值上才会识别目标。所以手表内部的电磁波以及手表反射的雷达信号(先不说手表是不是露在海面)都将被虚警处理忽略掉。另外,雷达在船的近距离是有盲区的。因为雷达的原理就是先发射信号再接受信号,雷达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完成这两个功能,而共用一个天线或天线阵,为了不使接收机受到发射机发射信号从雷达内部的干扰,在信号发射后会经过一个小小的时间间隔后再启用接收机,这个时间间隔内雷达是无法接受信号的,而信号已经发射出去几百米甚至几公里了,按照动画片中那么及时的抢救时间来看,小兰同学很有可能就在这个盲区内。唯一能救毛利女神的,想不到吧?是我大天朝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的北斗卫星手表。因为区别于gps导航授时,北斗的导航授时(时间同步)是主动式的,也就是说手表不仅仅接受卫星信号才能定位,而是还要发射信号与卫星通信才能定位。所以北斗卫星手表是可以发射信号的,而这个信号由于采用的是cdma模式,允许接收机通过码相关的方法识别出淹没在噪声下的信号,所以一定是可以被搜索到的。(地上的手表能穿过大气层被卫星接收到,你说船能不能搜索到)。唯一的问题在于,北斗的发射频率为.08MHz,而宙斯盾上的AN/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工作在s波段,工作频率为2--4GHz ,理论上略高一点,但是通过手动调节滤波带宽是可以实现的。什么?你说北斗只能在国内使用,好吧,直接扔一张图。我大天朝研究北斗是有准备的好不?
理论上不可能吧。电波表只有接收信号的装置,没有发射信号的功能。如果电波表都能被定位,那美军的GPS在战场上早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了。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这就是日系多功能表为了抗衡欧洲机械表而作的软广告!!!
我也刚看完,注意到这问题了= =就像楼上说的,电波表只有接收天线而已,兰想要被SPY-1D雷达侦测,跟校对时刻根本无关啊;如果跟手表无关,这么小的目标漂浮在几公里距离的海面上,加上海面杂波的影响,实际上根本无法甄别吧。
手电发烧友,汽车悬架工程师
与其期望手表中的金属被灵敏度超高的雷达发现,还不如期望用雷达发现小兰bra中的钢丝更靠谱些吧。。而且无论现实中有没有如此NB的雷达,与那块手表的电波校时功能都毫无关系啊摔。。
电波表对时接收的频率一般几十KHz中波范围了,中国是68.5KHz的信号,日本两个台,时码代号为JJY,频率分别为40 KHz和60 KHz;,雷达一般是毫米波40GHz之类的,而且电波表不发射电波
大酒楼员工
其实那些名片是可以被相控阵发现的....根本不用等电波表...
如果这个手表内有一个本机震荡线路(差频调制),那么还有点希望。本机震荡多少会泄漏……这也是飞机上不让用收音机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电路是广播-&收音机,或者电视机常用的。对于电波表是否有必要用差频电路我还真是没考虑过。如果这个手表有本机震荡那么就好办了。首先为了省电,本机震荡平时是不开的,到了接近校准时间的时候,手表开启本机震荡,用差频的方法接收信号。而舰船可以接受这个泄漏出的本机震荡信号……那么一切就变得合理了……关键是:1)泄漏量能有多少……2)手表里是否有一个本机震荡的差频电路……
话说在哪看的啊?国内没上映啊。
连柯南都有了逆天的卫星通讯手表,能发信号的手表就不在话下了吧。话说我看剧中也有一个地方不明白,柯南君不是发现在船上打电话会被发现吗然后躲到一个强磁场的地方,这样就有用了么就能在自己保证自己通话的前提下不被其他人发现呢?
那么紧张的时刻柯南还强调电波表的收信电波是上午和下午的五点整,他那时的意思是想探测发射台发出的电波。他强调的这个时间不是收信时间,是信号发射时间。可我不懂的地方是,虽然水会减少电磁波,但手表上本来就有信号接收器应该是可以被探测到的吧,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我看了柯南也纠结在这电波表上了= =
靠 一个小学生的动漫,你们至于这样较真么?
只需要设定兰手上那块手表是可以发射信号 就解决了
世界首款双频定位信标紧急求救腕表
讨论二次元的科学性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舰载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